为什么产能过剩一直在中国出现?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有两年有余,你的看法哪?
补充说明部分应该只是对问题中容易造成误解或者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说明, 问题的答案建议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谢谢。
首先产生过剩根本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更不是私企的问题。“一抓就是死,一放就乱”80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是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很多人以为白色家电的产能过剩是市场问题,可1980年企业连承包制都没有实行,国家轻工业部只审批了5家冰箱厂商,而1985年已经扩充到42家了,要知道同年中国才开始实行城市企业改革。同样是80年代,几乎每个省都引进彩电生产线,总计超过100条。改革前就有产能过剩问题,所以产能过剩可能是私企或者市场经济的问题?
其实稍微对产能过剩问题有点认识的人,就不可能把此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因为中国政府和经济学界最早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问题是由于80年代的一本书——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科尔奈通过对匈牙利经济的观察,创造了“投资饥渴症、扩张冲动、父爱主义、软预算约束”等学术名词。正是由于科尔奈对社会主义经济有如此见解,后来对中国改革影响巨大的巴山轮会议便邀请他演讲,要知道此次会议连当时中央最高领导都派自己的秘书前来聆听。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多属于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的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出现产业潮涌现象,所以产能过剩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特别突出。所谓潮涌现象就是厂商短期内会瞬间进入同一行业投资,而发展中国家之所谓潮涌现象特别严重,是因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各国大众的消费支出都会发生相似的结构变化,比如纺织、家电、煤炭、钢铁、房地产,不同于发达国家国家厂商要创新,制造新的产业以创造消费,发展中国家的厂商都很容易辨别出哪些行业赚钱。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厂商投资的行业,没有创新门槛,大家短期内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投资生产线,就可以轻易扎堆进入新行业,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潮涌现象。
我想稍微年纪大点的80后,就知道90年代初很多地方扎堆投资纺织、家电、化肥行业,在九十年代末这些行业也都纷纷倒闭。所谓说发展中国家有严重的潮涌现象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即便是国企,甚至没有企业,仅仅是政府,也会一窝蜂投资某一行业,比如90年代、2000左右各地政府建的的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
所以说投资饥渴、扩张冲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并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会加剧这个现象。但是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特有的经济制度加剧了产能过剩,原因有二:
1、社会主义国家产业链普遍是偏重工业,有着严重的金融抑制政策。社会主义国家想短期内超越发达国家,以为自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产业结构,因此想提高重工业的比重,而重工业需求投资,于是在银行普遍国有的情况下人为的压低存贷款利率。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结构一般以大银行为主,这样的银行业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融资。投资门槛低使2发展中国家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此时社会主义国家的贷款成本低,银行业产业结构又不合理,这样国有企业投资成本自然就低,加剧了潮涌现象。
2、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所谓预算软约束,就是私人企业投资失败了,投资者会破产,而国有企业投资失败了,会有国家兜底,所以国企投资往往会不计成本。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10月开始北京新单价地王频生,其中樊家村地块楼面积破7.5万/平,而这些购地企业都是国企,比如此案例中是葛洲坝集团购买的,而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居然都没有举牌。国企不计成本不但是因为国家兜底,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实际情况往往是领导借着投资政绩升官,3年后企业破产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
以上两条是造成社会主义国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两条普遍原因,因此身在匈牙利的科尔奈率先总结出了这些现象。不过中国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地方政府补贴新兴产业,同时采用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典型的代表就是汽车行业,中国n个地方政府规定当地出租车只能是购买本地生产的汽车,或者给本地生产的汽车极大的补贴,如此引发了至少数十亿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黑幕。为了当地的利益,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置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于不顾,这样能不投资饥渴、产能过剩么?
如下图所示,,一方面国企的贷款/总产比高于私企,另一方面国企的效率至少比私企低10%以上,你觉得国企产能过剩严重,还是私企严重?我想即便不看书,稍微读读新闻,就知道国企的产能问题比私企严重的多。比如去年新闻爆出国企负债单月暴增6万亿,要知道中国总体债务规模160w亿左右,而国企差不多有80w亿,占了总体债务的50%,GDP的120%,国企一年的利润交利息都够呛了。连发改委产业司司长都认为产能过剩主攻方向是市场化,某些人居然把国企的屎盆子扣到私企身上,我建议这些人多买股票,毕竟中国股市繁荣使国企得以偿还大量债务。
什么产能过剩,人家有英文名的,叫“经济危机”。
不过咱们的产能过剩确实是有中国特色,那些市场行情好就一哄而上的小作坊即使产能再多都不叫过剩,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行情变差就共赴黄泉,哪里会过量生产成为顽疾?我们的产能过剩,主要指钢铁水泥等企业,而它们产能过剩的本质是我国姓资又姓社,于是经济不姓市也不姓计。
我是学冶金的,就以钢铁为例,这种事关国计民生资本密集进入门槛高退出难的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项目,但毕竟市场经济,你怎么可能管的住人家挣钱?04年江苏铁本与宁波建龙的同作为不同命,可谓中国民企官商勾结拼“关系”的缩影。05年首钢搬迁曹妃甸之时,产能调控、产业升级已经列入了胡温案头。在领导心中,亲儿子国企的作用可不单单是交税,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可这是市场经济,能躺着挣钱为什么要站着研发?科研是要搞,特钢也在做,威震纽约的中铁山桥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用得着才会做,宝钢的汽车板材,武钢、首钢的工程机械用厚板材,马钢、邯钢的热、冷卷板材,攀枝花钢铁的重轨钢材都有一手。像圆珠笔头这种市场太小的材料就完全入不了人家法眼,也不可能指望它们养活大型钢企——这是产业升级不足,其实钢铁行业还算有良心做出成绩的,一汽为代表的那帮国企干的都是什么玩意!都特么不如四个轮子一沙发的李书福!
再说扩大产能,毕竟唯GDP,只要有钱赚地方政府是哭着喊着要企业建钢厂,先盖起来再说,发改委总不能强拆我吧?于是现在发改委只好弄出新概念“X年X月以前的全拆,之后的保留”。无论合资独资,在地方政府全力配合下跑马圈地阳奉阴违扩大产能抢钱赚,还不是美滋滋。本来经济危机下这种粗暴扩张能解决,然而信心比黄金重要,“too big to fail”又来了个四万亿变本加厉——跟美帝一个德行,华尔街玩金融游戏玩砸了害苦全世界,于是一波救市,华尔街盈利创了记录。
现在钢铁行业产能多挤得利润低,于是民企抱怨说有些国企明明在亏损为什么不关门,国企说老子要照顾这么多菩萨怎么可能不亏本?去年宝钢南钢日子过得比鞍钢舒服太多,为啥,东北穷,可江苏上海有钱补贴呀~
直属中央的大国企尚可调控,更可怕的是地方企业,有太多的县市就靠本地的企业支撑着,利税就业GDP全指望人家,一旦倒下,成千上万的工人去哪吃饭如何养老?即使企业亏损严重,政府也要强令银行贷款续命,指望着把别人拖死,这又导致银行为了坏账率看紧钱袋子,某些有可能盈利的小型民企不得不找地下钱庄,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而且有些人说他是“企业”都抬举了他,臭名昭著的“地条钢”或质量低劣,或污染环境,从而降低成本严重打击了正规钢企,这些玩意的产量大约八千多万吨,对,顶一个美国。都能跟美帝并肩了,当然不是什么作坊产品,这些“钢企”的规模也不会太小,也为当地提供了宝贵的就业和GDP,你说偏远地区的县市,除了发展这种企业,有谁能看上眼?严格执行环保工商监督,本地人吃什么?当地政府竭力保护违规企业,与发改委斗智斗勇。
其实一切跟朱相改革以前是一样的,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不能该倒台就倒台,该下岗就下岗。你看人家欧猪失业率都大几十了,不还是照样过日子。只要政府不看GDP不看就业率不看民生水平,工人随便失业,产能过剩马上就能解决——一年了,借环保之名,产能淘汰如火如荼。商务部:中国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方面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
2013年初,由于习大大的一个批示,当时工信部、发改委、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产能过剩的政策,当时随联合调研组前后跑了一个月,去了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光伏等行业进行了大体的了解,分享如下:
一、当我们谈论产能过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知乎第一守则: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纯属耍流氓。
产能过剩年年喊,自从这个概念90年代初提出后,每隔一两年就要拿出来炒一遍,四万亿后频率已经到了月月炒的频率了。
想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一是产能不等于产量。产能的过剩会导致产量的过剩,但产量的过剩并不直接推断出产能过剩,用时髦的词来说,产能过剩是供给端因素,而产量过剩还可能糅合需求端因素,媒体上用来佐证产能过剩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产量过剩;
二是产能过剩的标准怎么衡量?大伙都知道,产能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有检修维护,发电厂90%的产能利用率和化工企业70%的产能利用率可能都是正常范围,而长三角的纺织厂在景气的时候,产能利用率能达到95%,所以说标准很难定义;
三是产能过剩一定就是不好的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最优的状态是供需平衡,供需平衡的前提是供给弹性要好,弹性好则对应着一部分产能必然闲置,这样在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供给才能实时满足。
从当年的调研过程看,许多人,包括政府官员、银行高管、企业老板乃至发改委、工信部的决策人在这三个问题上都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由此可知问题的解决为什么难上加难了。
二、产能过剩解决起来为什么这么难?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按重要顺序排列:
一是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导向。多年来惟GDP导向的结果下,谁能产生GDP谁就是市长的座上宾,土地、环保、信贷、税收等手续地方政府会一路绿灯,市长巴不得今天招商过来一个项目,明天就能签意向,年内就能开工,明年就能投产;全国都在这种思路下,能不过剩吗?
二是行政审批的随意和不公开。发改委的那位匿名领导也说了,审批只能管得住守法的管不住不守法的,但现实可能更严重,朝令夕改和暗箱操作式的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逼良为娼,能管得住的到最后只是国企,因为他们的领导把帽子看的比票子重要,而民企压根不管有没有审批,先投产运营再说,地方政府早就被摆平了,上级来追查最后也大多是罚款整改补充手续完事。河北的小钢厂、山东河南的小水泥等都是这种模式。
这种”事后追认“式的审批监管也起了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先把孩子生出来,你难道能杀了不成?“现在大到核电站,小到路边房的改建都先造成既定事实,再由”审批部门“来追认。
上面说是个案层面,如果扩大的行业层面的话,历次治理过剩产能都会听到一个词:新老划断。人为设置一个时间点,在此之前的就合法,之后的就是限制,造成了一旦某个行业赚钱,大伙纷纷卯足劲大干快上,赚不赚钱是以后的事,就怕晚上一步,政策窗口就关闭,沧州的玻璃行业就是这么干的。
再澄清一个概念,媒体上经常提”未批先建“这四个字,但有没有人追问过:通过审批的标准是什么?拿发改委来说,有同意立项的批复,有对可研的批复,”路条“听说过没?这个标准可能连审批人自己都说不清楚,所以“未批先建“严格的讲是个伪命题。
三是当前特殊的市场规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一个直观的经验是: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只要挺过产业的冬天,将来肯定能赚大钱,如果敢在冬天的时候扩大生产,一旦赌对了,后面的日子就是风口上的猪。而”冬天“什么时候过去主要取决于政策而不是市场,赌的成分就更大了一些。所以会出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企业的老板在不景气时宁可欠高利贷给工人放假停产,也不愿意将企业转手,更别说破产清算,客观上抑制了过剩产能的退出。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厂商进入市场意味着技术门槛已经大幅降低,中国企业通常无力撼动高端市场,高端市场的利润率较高,厂家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严格,大多都有稳定的供应商,甚至有参股关系,一点价格上的好处不值得厂家去冒这个风险,中国厂家自身也明白打入其供应链绝非易事,所以定位本身就在利润率较低的入门市场。在很多对成本敏感的小企业看来,低廉的价格和可以接受的质量的组合再好不过,因为他们的产品本身也是这两者的组合。
有了这样的需求,厂家自然有动机增加产能。中国的资本成本过低,利率很低。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企业非常容易获得贷款,低利率使得企业认为可以确保投资回报。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欢迎和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风险认识不足,企业通常拟定了较高的目标,认为自己可以在市场增长和单价下降中找到平衡点,可是一旦经济形势不景气,单价和需求都出现下降,工厂的开工率就受到威胁,库存上升,企业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点,这时企业其实可以选择卖掉设备和工厂以减轻亏损并获取资金偿债,可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得企业在偿债上游刃有余,并坚信市场终会好转。问题是即便市场好转,在市场繁荣的年间增加的产能也已经透支了五年以上的市场需求,如果大家都期待着市场好转,都维持产能,那么到设备到达使用年限的那一天也许产能仍然处于过剩状态,那么全行业均无利可图,这批设备和厂房的投资血本无归,企业只能靠非经营性手段弥补损失,比如厂房处的固定资产增值,这是非常被动的,也背离了企业的初衷。
这一点在新兴产业中也很明显,虽然新兴产业没有太多经济不景气的威胁,但是企业高估了市场增长,低估了竞争程度,同质化严重和寡头的存在使得脱颖而出难上加难。我认为有不少企业自知胜算不大仍执意一条路走到黑,这与社会的浮躁氛围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看到宣传成功者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但对失败者的教训总结却比较少甚至根本不受欢迎,加上媒体为国民经济唱赞歌,频繁抨击担忧中国市场风险的海外机构,让很多人产生了只要是在中国这个潜力最大市场就不会失败的错觉。
高端市场的增长:随着民众的收入增加,追求品质生活的居民比例急剧上升,在终端消费品这一块仍然倾向于只选便宜货的消费者大幅减少,我们看到纸尿裤市场的反转就是一例,高端品牌好奇和进口品牌花王大肆抢占市场。在这个背景下,低质低价的产品被排挤到了市场较小的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人口密度的下降和渠道的复杂加剧了利润的恶化。
最为典型的中国式产能过剩来自钢铁,水泥,多晶硅,风机,液晶面板,太阳能面板,海运,运动服饰。
再说一下国外企业的策略:在尚未被中国厂商染指的行业,跨国企业也未雨绸缪。他们担心中国企业的进入会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虽然中国厂商通常不侵占高端市场,却会打破既有产品价格结构,削弱竞争对手们的议价权,所以他们会随时准备收购中国的新兴企业并想方设法避免二三线厂商被中国企业收购。
当然,中国消费市场的景气使得也有很多产能增长迅速的行业尚未被产能过剩所困扰,比如汽车行业,跨国车商的在华合资厂目前就没有产能过剩之虞。不过这是建立在中国仍然极低的汽车普及率的基础上的,而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中国已经过了巅峰期,这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情况。当然即便是在汽车行业,隐忧也是存在的。目前市场领先者大众的OPM大概是15%,而较小的参与者如标致雪铁龙则为7%。可是如果中国车市的年增速减慢到7%以内,那么按目前的产能增速考量就会造成产能利用率下降和价格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届时大众的OPM会降至7%,标致则会降至盈亏平衡点附近。
为什么产能过剩一直在中国出现?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就很不科学,什么叫“一直在中国出现。”
难道当初什么产业都一穷二白的时候,也叫做产能过剩?查了查资料,哦?原来这个“一直”,也不过是08年之后才开始报道的。
最简单的逻辑回答:
中国是世界工厂,不仅仅为自己生产商品,也为全球生产商品,目前国际市场逐步萎靡,自然显得产能过剩,我国试图出口转内销,但内需消费疲软,所以我们还是过剩了。
好了,只是来凑热闹的朋友可以不再往下看,怕您没那个耐心,另外键盘侠们可以直接“这国怎,定体问。”不必在这浪费时间,反正你们的情绪早就支配理智了。
-------------------------------------------------------分割线-1--------------------------------------------------------------
详细的深究起来,又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 产能过剩是否只存在于中国?为什么会产能过剩?
答:产能过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词汇,主要是为了替代经济危机的说法。
其实就是供给过度引发的经济危机,不过现在坏账还没爆炸,只能算是经济危机前期。
经济危机不是中国特产,更不是我党特产。
经济危机的历史相当悠久:
1636年荷兰郁金香崩盘(当时还是封建统治,但有资本主义萌芽)。
1720年南海泡沫破灭。
1788年第一次全面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结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经济危机开始不断涌现,至今起码出现了30次以上。有兴趣的朋友自行查资料,基本都是因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
而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
现在最过剩的就是原油了,产油国中谁都不愿意减产,约定一个生产规模还选了个近期历史里最大的时候,油价一度跌破30,除了几大产油国的原油生产企业,其他的全部亏损经营。
2, 国际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萎靡的?
答:08年是关键的一年,它的影响至今没有过去,从那开始,欧美市场的消费能力螺旋形下滑。
3,经济危机对于中国而言,到底是好是坏?
答: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分别在1980年、90年发生过全球金融危机、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消费过度危机+网络泡沫破灭崩盘、08年次贷危机、到今日的次贷危机后期。
实际上80年、90年都促进各国产业向中国转移,对中国有莫大的好处,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是中性,下岗潮之后迎来了较为彻底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一段高增长低通胀黄金期,而对于亚洲四小龙而言则是直接击倒,奠定了中国的制造业崛起。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几乎没有影响,因为中国互联网还没建好。
08年,全球崩盘,不用多说,大家都挺惨。而我国的产能问题也就是这时暴露出来,原因就是欧美消费萎靡。
4,出口转内销为什么没能解决产能问题?
答:两个方面:
1, 中国的生产能力非常庞大,内销根本消化不了,因为它的产能本来就可以同时供给给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在出口转内销的口号喊出之前我们早就自给自足了好么。
出口转内销,在普通人的视角里看来,就是产品涌回国内市场,产品降价,消费者受益。
然而这在具有经济学常识的人眼里,却是最经典的经济危机传导链条:
物价下跌(通缩)→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变现困难→债务危机→失业/工人工资降低→停止投资→企业破产→产能削减。
现在喊出的去产能口号,其实是因为出口转内销步入了产能削减这一步。
5, 中国为什么消费疲软?消费力上升就可以消化掉产能了吗?
答:我国的居民消费能力其实不差,但除去了房子之后,可支配收入很少。
在贫富分化之前,我国消费疲软是因为文化问题,我们喜欢储蓄,不喜欢花钱,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传统。
但是现代银行其实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是说大家喜欢存钱,消费上不去没关系,银行可以有更多的钱放贷,以投资拉动经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二则是因为贫富分化,我们没有足够的中产阶级去消化商品(因为贫富分化),而且就算人人都是中产阶级你也消化不掉为全世界做供给的产能,去产能是不可避免的。
但以上这5个问题,远远不够深入,接下来我们不再是为了简单的解答问题,而是为了探究问题的根源。
--------------------------------------------------------分割线-2-------------------------------------------------------------
经济周期,有多少种解释?内生、外生、债务、货币、生产等等,太多了,这种基础玩意请好奇者自行翻书查询,但从细节来看,都有个直接因素:
作为经济体主体的公司全面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中。
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最本质的地方去,越是根本的东西越能揭示现象的内在规律。
市场经济体最本质的地方有三点。
1, 公司运营(细胞)
2, 货币本身(血液)
3,贫富分化(演化)
一,公司运营。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全球任意一个国家地区,只要你是公司制度,那么运作起来都是一样的。
所以首先我们看公司的初衷:
高利润、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必将不断扩大自己的公司规模,
它不可能在没有遭遇到亏损的情况下主动削减产能。
也不可能在还有利润空间的情况下选择不扩大产能。
为什么经济危机总是生产过剩?因为企业本身就是这么个见缝插针的玩意,只要发觉市场还有消费的余力,就会毫不犹豫的填满它。
而消费总会有一个顶峰,过了这个顶峰,企业自然会生产过剩,库存积压,债务缠身。
所以行业本身,自然会有周期。
中国的地方政府和所有企业的债务总计,大概是当前GDP的250%。
欧美国家高的更是离谱,400%的都一大把。
这些债务,就是资金链断裂的根源,然而,企业发展却根本离不开债务,因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债务货币。
上图是取自美国美林的统计数据,展示了自1952年以来,美国名义GDP和信贷市场总债务水平:万亿美元
二,货币本身。
现代信用货币体系。
什么是债务货币?央行以向商业银行放贷的方式放水,这就是我们使用的钱。
为什么上图中,货币供给越来越陡峭?越来越庞大?
要知道,资金的价格就是利息,所以这些钱,理论上是要还的。
这个偿还是一种游戏规则,事实上如果你都还给央行的话,市面上就没钱流动了。
但游戏规则又必须遵守,那么我们偿还的钱从何而来?
当然还是央行发出来的。
想要维持这个循环,两个途径:
1,对于国家而言,企业群体必须不断扩大规模,使得钱源源不断的投入市场进行流动。(市场规模)
2,钱的流动速度加快。(科技问题/金融发达程度)
有兴趣的去研究费雪方程,这里只说结论。
如果央行停止发钱,企业直接就无法偿还,商业银行将全面面临坏账,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经济崩溃。
而维持这个工具正常使用,货币供给量就必须逐年增长,否则企业从哪里赚钱?
因为央行放水还必须偿还,所以央行是各国政府剥削其使用者的工具吗?
央行、信用货币制度确实是工具,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持一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行,让经济、人口、财富不断增长,国家实力不断增加。
如果说货币本身是流动的工具,那么贷款利率,就是督促货币使用者赚取货币的工具。
信用货币制度确实具有剥削属性,但高利贷总比亲戚借款更能让人坐立不安,不是么?而且从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度的剥削属性其实不强,而是以维持经济发展为第一目的: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央行是会以负利率发放贷款的
--------------------------------------
其实股票是最简单易懂的经济模型,而且通用。
A是一个专门负责贷款给别人的土豪。
某股票只有10个参与者,这10个参与者分别向土豪贷款100万,利息是10%一年。
他们不断的把钱投入到一只股里,这只股的价格一直涨,只要你买入了,不管多少,账户上的总价值都超过100万,没有一个人是亏损的。
大家看能赚钱,不再犹豫,开始加速投钱,股价也越来越高。(经济高速增长)
对于土豪来说,你们的资产都比100万多,我不担心你们还不了款,这10个人只要互相博弈,今天你赢明天我赢,如此,轮流还款就可以保障土豪的还贷不断。
但对于土豪来说,他清楚这些人之中肯定有人无法还款,因为这10人的钱只能来自于他,如果他不继续释放贷款,无论如何都没有多余的利息。
因为还款利息是10%,多年后大家虽然还能保持轮流还款,但却发觉股价停止增长转而下跌,因为属于利息的这部分钱正在被动的不断流出,资金的流出速度无论如何都不会低于它。
这时候土豪表示去年大家的经济发展都不错,继续放贷100万,利息不变。
于是新的一年里,大家拿到了新贷款,继续按照原样玩耍。
这一回大家的账面总额都超过了200万,只有几个倒霉的家伙在博弈中被人干掉,没有翻身之力只能申请破产,其他人皆大欢喜。
这是经济良好循环。
这个游戏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断的,而且随着放出去的水越来越多,其实资金成本也越来越高。
为什么上图美国的货币供给量中,几次经济危机都只是让它小跌一下?因为那小小的下跌就已经相当于玩股票的人加了配资还跌到了强平线,大家都不动了,如果进一步恶化,则会引发抛售潮。
也就是已经引发了集体变现的行为(钱不去投资资产,流动性缩减),集体坏账(钱不流动,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搞不动了)
央行不求大家真的还款,它的目的就是要保持的就是这个循环永远都不会间断。
------------------------------------------
为什么产能(资产)必须扩大?货币供给必须扩大?因为这就是一条不归路,从这个制度设计的初始就决定了这一点。所以无论是什么国家,只要是使用信货币制度、公司制的国家,就一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这个制度问题这么大,为什么大家都在用它呢?因为之前用的制度更差劲,被淘汰掉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经济史看看。
三,贫富分化
首先我们看看世界主要大国的贫富分化程度:
2012年,美国人自己的统计中,美国最富1%的阶层占有了全社会财富的41.8%,最富10%的阶层占有了全社会财富的77.2%,剩下90%的人仅占有全社会财富的22.8%,详见下图。
下图,是世界银行分析报告里摘取的,各国基尼系数统计,系数越小代表收入越平均。
各国历年来变化如下图,系数越小代表收入越平均。
为什么会有贫富分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贫富分化的现象,甚至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别以为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的演化是直接断层的,它们的经济规律一直在延续着。
如果去掉手段,回归本源,各位就会发觉,贫富分化的最根本就是:
因为资金有中心,它的漩涡中心,财富增长的速度永远快过周围。
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而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恰恰就有这么一个绝对中心。
在绝对中心之外,诸如地产、能源这一类的企业,也是较大的漩涡。
2012年数据,工资收入最高的金融业,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4.3倍。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导致贫富分化,这已经是一个定论,先是一轮破产潮,越底层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越低,再是一轮大放水,越是高层的企业越容易拿到贷款,这是从银行的风险评估角度来看的。
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相对而言)。
微观经济上,我们看的是正常经营的企业,老板财富的增长永远快于员工。
宏观经济上,我们看的是金融,金钱流动永远离不开银行,离不开央行。
政策层面上,我们看的是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这些以各种投资或产品为手段的工具们,本身就具有巨额的财富效应。
(在经济学界,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和国家竞争力强弱也没有必然联系。)
--------------------------------------------------------分割线-3-------------------------------------------------------------
真的有橄榄形收入社会的国家存在吗?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先了解人类经济体的结构。
上图是人类社会完整的产业链,它可能是几个国家构成,也可以是单个国家构成。
我们可以看到,在金字塔的最基础位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门槛低(使得低素质人口可以从事,而低素质人口占人口的大多数),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稀薄。
但它们必不可少,不可替代。
越往上,对教育的要求越高,对资金的需求越高,属于资金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
服务业(金融也属于服务业)、信息产业,则是穿插其中的血液。
为什么发达国家科技发达,服务业发达?
我们可以发现,越底层的产业对脑力的要求越低,而服务业正是一种让人从体力解放,成为脑力劳动者的产业,它的主题思路就是给人以方便,才所谓服务二字。
教育跟得上,服务业跟得上,才能最大幅度的解放脑力。
理所当然的,越往上,收入越高,而且注定收入高的人群少,因为知识、专利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前面说到,金钱就是力量,利息就是动力,这个社会注定了围绕着金钱的中心转动,这个中心恰恰就是央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距离央行越近,收入/利润越高。
完整的产业链剖析完了,那么国际分工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美国是最顶尖的,有最发达的科技、有货币霸权、发达的服务业。
在央行层面:
美国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霸权,三分之二的美元在国际上流通,用于国际结算,甚至还有美元化国家,可以说美联储就是全球的央行。
央行放水这个行为我们都知道,等于是直接把购买力塞到土豪们手里,变相掠夺资源,而美联储大放水就是抢劫全球。
货币霸权直接保障了美国金融业的超高收入,也保障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金融业(资金流通)
除美国之外在国际金融界有一席之地的央行还有:加拿大银行、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国民银行和日本银行。
除日本当初号称买下纽约时被美国人击倒了,现在经济萎靡,其他央行覆盖范围内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收入国家。
可见央行地位对国民收入的重要性。
高端制造业层面:
产业以军工(国家保障)、互联网产业(信息流通)、交通(物资流通)、航天(比如复杂,囊括许多)、精密机械(生产资料)等。
有部分国家则是部分制造业发达,如英、法、日、加拿大等国。
高端制造业为什么附加值高,收入高,因为技术、知识的稀缺性。
世界八大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俄罗斯。
中低端制造业:
中国几乎在这个领域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总规模足足占据世界20%的比例,这个比例带来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东南亚多国则属于低端制造业,出口加工业为主,印度也很有潜力。
原材料、资源类产业:
澳大利亚(农业、铁矿)、东南亚多国(农业、)、南美多国(农业、建材)
非洲什么都没有,南非因为钻石资源和港口而最为富有。
服务业则是酝酿高端制造的土壤,它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信息交换、资金,也为人才提供生活服务。
整理如图:
(讨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民主等话题的知友可以在此图标注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看看基尼系数和社会制度是否相关。)
基本情况说完了,可以根据上图分析橄榄形收入这个问题了。
在国际分工和基尼系数(衡量是否橄榄型收入的最好指标)的这个分布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基尼系数低的国家的共性。
1,人口密度不高
2,或者国土面积小
1、2条主要就是说人口少,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澳大利亚这种产业最底端的国家而言,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少的令人发指。
3,国际分工里处于上层位置。
4,它们的产业链不完整(不代表他们不会,而是走过了那个阶段)。
5,基本都是央行+高端制造业同时发达
对于全球的分工金字塔而言,金字塔的顶部部分可以容纳他们为数不多的人口,这才是橄榄型收入国家的秘密。
基尼系数在完全没有什么产业和资源可言的国家,也非常低。
因为大家都穷到不行,如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这种沙漠地带。
国际斗争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二战的影响已经很小了,当年战争的双方底子都是很厚实的。
如战败国的德国、日本。
真正让一些国家没有起色的,是战后斗争。
如俄罗斯,地广人稀,产业链齐全,还是战胜国,但冷战时期被美国人弄得经济+政体全面崩溃,制造业还留了底子,央行没有影响力。
如日本,明明拥有央行+高端制造业的实力,80年代经济时经济繁荣的如东方明珠,却因为趁美国制造业寒冬而大肆收购美国企业,被美国人盯着干,随着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全面崩溃,至今没有回复元气。
链接:日本当年为什么接受「广场协议」? - 金融(文章里的最后一句话:日元升值只是平成泡沫经济的导火索,而日本实行的一系列“扩内需求增长”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则是它的根本原因。值得让一些幻想立刻就把内需刺激起来的人好好反思,国家的发展是渐进的,步子大了绝对扯着蛋。)
另外,广场协议这种多个国家强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真的符合许多人臆想的西方自由市场概念么?
美国的情况更加特殊,毕竟是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
如果把最高层的一批人删除掉,美国或许能和德、法的基尼系数同一个水平。
最高层这批人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美国的财富分布前文有说过,典型的二八分布,贫富分化严重。
但是,它的富的部分,除了因为信用货币制度对本国内财富分布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对其他国家财富的掠夺。
与其说美国最顶层的人异常富有,倒不如说这个顶层和中下层的划分门槛,就是它们所拥有的资金是否能剥削其他国家,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资产累计数据。
而我国09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是2457.5亿美元:GDP是5.08亿美元,所占的比例基本没法比,当然,人民币还没国际化,跟货币霸权的美国不在同一个阶段。
另:中国对外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是7.8%,美国是11.4%。(如果没记错的话)
中国想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想步入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提高,必须达成这样的架构:
--------------------------------------------------------分割线-4-------------------------------------------------------------
市场化可以解决贫富差距吗?
贫富差距的根源前面有说到,是现代货币制度,和资本本身的特性,这一点马克思看的非常透彻。
再分配制度只能稍微缓解,所有的市场化,好吧,资本主义国家都符合贫富差距扩大的规律。
目前全球央行都正在扩大贫富差距,BIS(国际清算银行)在今年的报告中写道:在过去十年,家庭对利率和资产价值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可能也同等程度地推高了贫富差距,并给出了一系列分析,涉及国家法、德、意大利、西班牙、英、美等国。
此外《21世纪资本论》(作者: [法] 托马斯·皮凯蒂),里有专门分析这个问题,这值得一读。
那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形成橄榄型收入社会呢?
这取决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从事高附加值的产业,居民收入不可能提高。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人口基数。
这两者加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效果:
大概画了一下,我想如果把各国的真实人口和收入、产业层次详尽的画出来,会更加一目了然。
想通过再分配制度实现橄榄型收入社会?有一定作用,但明显不是决定性因素,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现代货币制度决定了现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远不如贷款权的分配重要,分配的再好,架不住人家直接拿到刚印出的钱。
一些对所谓再分配迷信的知友,你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金本位的时代。
中国真的可以成为以橄榄型收入社会吗?
目前基本不可能,成为橄榄型收入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大部分人口挤进国际分工的顶端,中国人口太多,目前世界的分工金字塔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大家可以看看基尼系数小,国家还富有的部分的人口总和是多少,如欧洲(包括较穷东欧)(7.26亿)、加拿大(3300万)、澳洲(2300万)这三块加总,总人口是7.9亿,世界总人口是72.08亿.
如果计算发达国家总人口10亿(包括美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依旧不高。
中国目前有13.7亿人,想变成橄榄型收入社会,这发达国家的10亿人手上的资源全部移动到中国还差不多。
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上的竞争力,碾压现有所有国家,抢占所有的资源和控制中低端制造国,才能做到。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个分工金字塔上层可容纳的人数会不断增加,中国完全有机会挤进上层,而且必须选择超大型产业的目标发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我国人多的问题挺严重,如果试图把人口通过教育和产业升级转换成工业人口,农业利润低,收入低,农村人口比例降低就好了。
首先我们的农村人口实在太多,你的岗位一时半会提供不了那么多,而且制造业需要转型,现在开头都没开,何谈新的就业岗位。
如果我们学习美国将农村变成农庄式机械大生产呢,这样不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机械化生产总可以解决问题了吧?
现在全球粮食供给全面过剩,这个时候想释放农业产能,根本没有利润支撑,没有活路。
目前附加值又高,产业规模又可以做的非常大的有哪些?
基础需求中的衣食住行(发展中国家的动力源泉,特别是房地产这种门槛低的超大型产业最能拉动经济。)
经济发展中的交流需求(资金流通、信息流通、物、人流通),同时还要生产要素的充裕支持(掌握农业、能源、其他资源、低端制造业的来源。)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期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大力支持金融行业发展(资金流通)
支持互联网发展IT产业,航天(信息流通)
新能源汽车、高铁(物、人流通)
发展核电,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最有潜力的新能源)
此外手上还得掌握其他资源(矿产、石油试图从非洲获得、农业靠自产和美国)。
同时还要掌握底层,中国的底层非常厚实,但最底层的能源、资源缺乏确实一个大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球就这么大,中国的未来将不得不和美国人抢世界的掌控全力,而这抢的就是各类资源,想支持自己的国民往更高层发展,以中国的人口数量,要抢的东西不是一般的多。
为什么现在各国都是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
完全自由市场经济西方国家已经尝试过了,行不通。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他的资本主义理论在美国建国初期付诸实践时,而后弊端种种,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强制的制衡措施,以抵消无限制的自由竞争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样就出现了强制制衡措施与自由竞争共存的自由市场经济。
最出名的弊端就是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而凯恩斯主义发展到现在,它的主要操作思路就是:
通过放水,解放被套牢的债务,恢复元气,同时把产业淘汰更迭的破灭过程,转换成温和的旧产业贬值、新产业崛起过程,以此来淘汰落后部分。
这个前提就是金融要足够发达(让货币政策迅速生效),国家的手要强而有力(引导新方向,让财政政策迅速生效),两相结合方能指哪打哪。
经济是讲究优胜劣汰的,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当然是因为它竞争力强。
一旦有国家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下使用了看得见的手,我们就发觉它的经济危机的危害性从暴力通缩,变得相对温和,而放水放出去的钱,则是具有购买力,因为货币不会在你放水的同时贬值的一步到位,而是随着释放慢慢贬值。
而且一旦放水就不止一次。
那么我们发觉,放水可以掠夺财富的,放水可以降低波动性。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一个国家放水了,其他的国家也难以顶住压力不得不放,不然一直升值对于制造业是巨大打击。
投资者厌恶风险,厌恶资产暴跌,国家救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层面,凯恩斯主义也击败了自由市场主义。
美国经过QE1~4的大水漫灌,目前经济已经好转,通胀和失业率都回升,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全面胜利。
另外,这一轮放水里,日本率先,欧洲步后,中国是最后一个放的,为什么被迫放水。
其他国家放水会输出通胀,对于中国而言就是输入性通缩,不但对制造业是打击,而且通缩可是大忌。
一味的怪罪政府我觉得没有理由,别人都放你不放只会更惨。
过去为什么一直大力发展房地产,政府做错了吗?
首先,历史上所有国家都有城市化这个过程,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力发展房地产,总思路是没有错的。
我们需要经济引擎,因为经济增长就是滚雪球,速度下降,崩盘的可能就大,详见上文内容。
我们的发展轨迹,就是重工业-农业-低端制造业-中端制造业-服务业+高端制造业。
成就如何?要知道二战后全世界80%的脱贫人口来自中国。
服务业之中最重要的两块是金融、交通和餐饮,其中金融和交通都是需要环境条件的,如网络建设、汽车、铁路等前提条件。
而高端制造业对教育水平、金融条件和科研程度的要求都很高。
那么在从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过程中,有一个空白期,房地产就起到这么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点,政府没有做错,而且做的很对。
我国的房地产就是在这个空白期崛起的,时间在1998年至今。
如果没有它,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提前减缓了。
也就是说,政府选择的房地产发展时间和条件都刚好契合,这个选择是没有错的。
但有一个问题,正如做交易的,买入合约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什么时候平仓。
政府明显没有想好,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进程是全世界最快的。
改革开放38年,我们完成了从最底层的农业一路到中低端制造业的过程,发展的速度快,对政府的要求极高,不但要密切监控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对出现的信号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
世界城市化出现过两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城市化,资料比较少,而且当时生产力没现在发达,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次浪潮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城市化。城市化率从1860年的20%起步,增长到1950年的64.15%,用了近100年时间。
我们用了多久?相比之下几乎是一瞬间,这个把控对政府的要求,比西方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还要高,否则出问题是肯定的。
但是,如今的房地产,确实是做错了,政府的醒悟太慢。
发展房地产是没问题的,老百姓也需要居住条件改善,然而当它过热的时候,还没有发现,就是大错特错。
当一个行业门槛降的极低,而且只要进去就可以赚到钱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畸形。
可以说老板拿到了地,20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个地产公司的搭建,建筑请建筑公司,销售请销售公司,一边卖楼一边还款,自己只要负责运营部分就好。
如此的低门槛,行业极速爆发,阿猫阿狗都进去了。
门槛这个东西,政府完全可以把控,但却没有这样去做。
低门槛意味着,这个社会的资金大都有条件通过金融渠道进入该行业。
门槛越低,资金来源距离央行越远,利息也越高,这就让成本变高了,而成本又决定了地产商对利润的要求。
而想要完成资金回笼,又意味着社会上大部分资金都要参与房地产的消化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地产抽空了我国居民的其他消费能力。
地产的运作之简单粗暴,而地产政府又在其中获得了地皮和税收收入,让政府迟迟不愿意放手这块大蛋糕。
很明显,如今已经热过了头,是时候付出代价了。
最近紧急叫停首付贷,如上图所示,光是步入了地方政府这个层面就已经过度投资了,如果再把辐射范围扩大到民间,那么就是纯粹的投机,杠杆高、对回报要求也高,引爆的泡沫会更加恐怖。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08年时是地产最好的崩盘时间,而后的四万亿放水是个严重失误,在缺乏金融条件和政府引导的同时,四万亿惯性的流向地产、基础建设(钢铁水泥等)。
如今意识到当初的错误,不再支持地产,转而促进去库存,同时开始政策引导向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互联网这四大块,金融建设也试图跟上,接着再放水,这水的流向就正确了。
目前而言,政府虽然慢,但这一届政府的修正速度还是挺快的。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
对于小型国家而言,他们可以以一两个港口发展起来,然后以一两个产业作为精修,直接进入高端制造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但他们是缺陷儿,体质脆弱,严重依赖进出口和外来商品输入,弥补自己的产业链不足。
这是无法成为大国和强国的。
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大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土,我们注定不得不成为强国。
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链要尽可能完善(目前是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就是国家卡在中低产制造业迟迟无法迈入高端制造业+金融的这一个阶段。
因为只有高端制造业才具有高附加值,才具有高利润让居民收入提高。
而金融实力则更加关键,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根本不可能全员高素质的挤入高端制造业。
那么如何提高其他人的收入呢?
靠金融,靠货币的辐射力,让附属国家的廉价产品进入中国降低生活成本,让中国的资本进入附属国家收取利润,让金融的流动能力全民受惠。
可以说没有中国就没有美国如今的高收入,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美国已经创建了TPP,目光瞄准了东南亚,东南亚热带,作物成熟的快,劳动力素质跟得上,成本也低,人口也够多,正如当初的中国。
美国都提前做出了反应,那么中国又将把自己定义成哪个经济圈的金融中心,又将在何处寻觅自己的附属国家呢?
最后放两张图:
1,TPP成员国分布
2,亚投行成员国分布
关于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
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有知友提到民主,民主能解决贫富差距吗?民主可以让中国变成消费型社会吗?
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吧。
在沈雅涵的回答中。
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政府对高收入群体重税,对低收入群体免税-通过再分配缩小两极分化-使得总体收入结构变成橄榄型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消费能力提高-中国变成消费型社会-靠消费拉动中国的制造业。
所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困境=没有实施民主,所以再分配力度不够。
美国靠的是高科技赚钱,中国科技程度不足是因为政府问题。
要知道中国发展的时间已经够短了,如今就迈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发达国家对此严格保密,想买都买不到,高科技哪能凭空出现?只听过有人吃了4个烧饼吃饱了,没听过谁直接吃了第四个烧饼就管饱的逻辑。
可这回我见识到了。
并且,如果你读了上文所有内容,你就会发现,贫富差距的最大源泉来自于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放水,而放水的性质和途径上文有说到,大水漫灌到谁家,谁就流油。
所以小市民的视角去看世界,你会认为谁赚的多谁富有,而以有钱人的视角看世界,你会发觉谁的负债多,谁就富有(拥有的资产多)。
这和民主不民主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就是如此。
而再分配,根本无法触及钱的真正来源,自然也谈不上治疗根本。
建设高收入社会,还得靠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来完成。
我没看出来把西方民主套用过来,人家就能挪一块空间把中国10亿人装进产业链顶端。
也没看出来套用西方民主,中国就能收取一排小弟,然后把自己的低附加值产业都塞小弟手里。
那么民主要怎么提高居民收入,怎么变成消费型社会?
靠的是国家实力,不是民主了就能实力增强,而是眼里面老是盯着实力强的民主国家,却忘记大多数发展中和落后的国家使用的都是民主制度。
只有发达国家的民主才是民主?典型幸存者偏差。
政治以经济为基础,无论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政体,国家的发展模式就是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高端制造。你就是制度上变出花来这个套路也无法改变。
政体只要合理选择契合这个道路的政策,及时跟踪经济发展状况调整策略,这就是最好的政体。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都大力发展重工业?弃民生于不顾?
其他回答里,有知友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天生就不在乎民生。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从战火中走出的,不发展重工业连国家都不会存在,对于民生而言,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国家不能战乱,不信去非洲或叙利亚玩生存大挑战?
另外,轻工业也是分科技层次的,手工小作坊那一类轻工业早被淘汰了,根本无法和现代建立在石油化工之上的现代轻工业相比。
而石油、化工、钢铁,都是重工业代表,没有他们,轻工业连服装、日用品、家具家电都做不出来。
中国为什么得以神速发展35年,而现在却渐渐停滞下来了?
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已有技术成熟之上的。
科技研发的前沿,有无数条路等待验证,而别人做出来之后,我们即使无法知道技术细节却知道了方向。
这个好处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可以在短时间里复制别人的产品。
我们以往的发展路径,上文都有阐述,并没有什么遇到一个阻力却没有解决方案的时候。
而如今遇到了技术门槛,我们的生活里使用的、见到的产品和发达国家没什么不同,没有什么是急需进一步追赶和更新的东西。
我们从未有如此需要创造的时刻,而过去我们几乎全在复制。
海绵吸饱了水,自然没之前膨胀的速度那么快。
消费型社会,会不会出现经济危机?它的经济危机是否同样具有加剧贫富分化的可能?
会,美国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就是消费过度引起的经济危机。
结局,依旧是贫富分化加剧,没得跑。
中国为什么没有个人破产,个人破产对于经济体有什么重大意义?
叶建平:个人破产立法是化解债务危机的必然选择
得到一些知友的认可,颇为欣慰,今天突然有感,觉得应该补充个结论性的表述:合成谬误并非造成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个人认为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中的产能提供者(包括潜在提供者)和产品需求者(包括潜在需求者)太多,而且无法有效统计和预测,供需的平衡被短暂打破。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在生产者设定产能的时候无法有效预计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无法正确判断需求的变化及产能被替代和淘汰的周期。过剩是相对的过剩,在我朝的过剩,不代表在非洲的过剩,在当期的过剩,不代表未来的过剩;这是市场经济供给和需求在短期过程中不能平衡的表现,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联系的越发紧密以及信息处理的加速、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改变等等因素会让产能的调整变得频繁和趋于平衡,波幅减小。这应该是可以遇见到的,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经历的必然调和过程。合成谬误能对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做较小程度的合理解释,但并非全面的,它最终要归于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平衡,这个平衡的出现需要市场的自发调整,也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整,这个动态过程中肯定还伴随有新的因素的出现。
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们关注的是物质匮乏,各行业生产能力都严重不足,但是,人口生产却是世界之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进行生育计划和控制,拉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物质产品随之丰富多彩并有过剩之嫌,并且在人口规划和控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是非常应景。
2015-12-05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是保罗·萨缪尔森,他在二十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叫做“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有述。 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很可能是错的。一个农民决定今年多种大蒜提高家庭经济副业收入,这个决定对他的家庭而言是对的,而如若同时,百万计的农民都做了同样的决定,就很有可能意味着他们无意地配合搭档促成了一个巨大的谬误。
“香港的很多马路很窄,比如旺角,两车道、三车道而已,但是公共汽车开得非常快,呼啸生风!而北京的很多路,多达七八条车道,车仍然开不快。从这个角度来说,在香港开车,一直沿一条道走会比较快。而在北京,马路很宽,左边不行就右边,右边不行再右边,右边不行还要右边,甚至到辅路,所以老是有很多车在不停地并线,总体上来说,这让整条很宽阔的马路的运营效益大大下降。”(这段文字据说来自梁冬《无畏》,本人未考证)。
有个朋友去过美国,他在那里发现,美国人开车汇流时都很默契地遵守“拉链式”汇流,左车道一部,跟着右车道一部,非常顺利,很少堵车。而在中国开车的朋友应该有经验,每遇车道减少的路段,鲜有不堵。行车慢堵车与产能过剩,有关系吗?
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80年前后出生的伙伴,可有印象在读高中时,政治经济科教材中曾有的桥段。某个冬天,米国经济危机期间,母子相拥取暖,炉子里无煤可烧。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不烧煤呢;妈妈说,爸爸失业了,我们买不起煤。孩子继续问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妈妈说,因为煤太多了。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描述。多么鲜活地再现在当下的中国!那时,我们学习到的观点是,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罪恶的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经济危机)。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们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旧不知道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政府也在较早时间就提出了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的时候失灵。但是,调控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情况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什么范围的失灵是可以容忍的?什么样的调控手段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最好的补充,而又不会导致新的问题?这一切都还在主动的、自发的摸索调整当中。
没有什么程度是合适的一层不变的,这是我的观点。一个人的饭量都不是每天每顿一样的,何况这么大的中国社会。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宏观调控也好,市场自发调节也好,主动也好,自发也好,都是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相对的,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阶段。饿了就多吃点,饱了就停下筷子,吃不下了又不能保存太长时间就只有倒掉或者接济一下隔壁小非哥,还能顺道赚个人情。题主描述的产能过剩场景在几十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也出现了,再过几年也会出现在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
个人曾在房地产配套行业工作,曾想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城市多大的规模是合适的?应该建设多少高楼、多少别墅?配置多少公共设施?多少停车位、多少绿化?思考良多。后来,我发现,生老病死,人来人往,新的机会,新的资源,多少往复,何来常数。总在平衡和失衡间交替。
“萨缪尔森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让我们想象一个非常简陋的露天剧场,大家可以坐在地上看,但是总有坐在后面的人觉得看得不够清楚,为了比别人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们就会站起来。他们一站起来,后面的人也会站起来,结果大家就都站起来了。站起来以后还是看不清楚,成本增加了,福利却没有增加。聪明人又会想出一些办法来,站着不行就踮着脚,这样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其他的人也会踮着脚,结果全场的人都会踮着脚看,整体的福利更下降了。表演还是没有看清楚,但是成本又增加了。
如此循环往复,整体福利一直在下降,个人成本不断在上升,这就是“合成谬误”。当第一个人站起来的时候,应该能想到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踮着脚站在高凳子上看。
“合成谬误”只是萨缪尔森的一个概念,他真正要提出的理论叫“公共改进”,就是要终止一个恶性循环的游戏。”(斜体文字摘自网络《合成谬误,当第一个人站起来时》)
堵车了,交警就会出来,我也会绕道;老堵车,交警老出来也不是个办法,那就建立新的规则、调整车道、增加交通违法摄像头、在驾照考试中增加提高安全高效驾车意识培训。公共改进。个人+机构+制度,微观+宏观,自发+主动。
大数据,云概念,是这两年才兴起的。有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我们能彻底解决合成谬误或者生产过剩吗?留给您思考。
2015-9-11
回答里居然有发改委工作人员。。。。匿了
产能过剩主要几个原因:凯恩斯主义、产业垄断及资本管制
凯恩斯主义: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历年来为保增长、促就业大肆投资造成无序及重复性的建设,直接造成国有企业及间接造成私有企业盲目投资扩大产能。一旦经济放缓,政府带动的需求降低,就造成扩容后的产能明显过剩。
产业垄断:国有经济体垄断了大量的行业,造成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不得不在已经饱和的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在被淘汰前必然导致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而且国有经济体自身也非常低效,上层机构以政绩为主并非以效率为主,导致垄断行业自身也过度扩张产能过剩。
资本管制:对于一个产能饱和的市场而言,在自由经济体制下资本会脱离该市场,追逐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一国众多产业均饱和的情况下,资本会脱离该国投资有利可图的新国家市场,待原国家市场洗牌后再考虑是否入市。但在中国资本管制情况下,国内资本出境投资极大的受限,既不能出境投资,又要面对垄断行业无法进入,就只能在现有市场重复投资杀个你死我活,因此现有市场必然产能过剩。实名反对 @沈雅涵 的结论。他的回答前半截说的还算有道理,然而后半截和结论太扯。更在评论区里说马克思的理论是错的,大哥说胡话也要按照基本法好吧。他的观点在其回答末尾已经说的很直接了,“产能过剩是TG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毛病,永远不会消除。”
至于两极分化的原因,这牵涉到政治体制,前面说过,不能展开;这里提醒一下,我们国家的两极分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是科技进步导致的,而中国是政治体制导致的
资本主义国家对高收入有自我调节和限制功能,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
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两极分化,但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中产还是有能力消费的,而中国的中产很少,而且他们的财产都是房产,根本没有消费能力,所以,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有限
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产能过剩是gcd从娘胎里面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毛病,永远不会消除;
这里也是 @沈雅涵一直想强调的,即TG不民主所以没法实现通过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更因为政体不民主所以中国的两极分化也是带有“中国特色”色彩的是带有原罪的。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然而还是扯淡…
第一,我不理解为什么要特别把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分开,中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啊,还是他特指那些生活水平高福利好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印度菲律宾伊拉克摩尔多瓦都被开除资籍了?那我就默认他指的就是那几亿人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吧,剩下几十亿人口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先开除资籍。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的两极分化是科技进步导致的,而中国是政治体制导致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就是建立在发展新科技和新生产模式之上的。你要非说中国没有科技进步或者中国的科技进步不如养牛种花的新西兰荷兰丹麦那我也无话可说。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对高收入有自我调解和限制功能,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
嗯,美帝调节出来个巴菲特和一堆黑人贫民窟。英德法日调节出来一堆财阀富豪和街头流浪者。中国调节出来个王健林和无数国企下岗职工,我看都是半斤八两吧。现代政府都具有对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职能,不论是威权政府还是民主政府都会对高收入群体的财富过度膨胀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威权还是民主的限制,在超级富豪眼里看来都没有什么卵用。他们有的是避税的法子,最近的ICIJ事件就是个例子。从中国沙特的的政治门阀和财阀到某些民主国家的富豪明星都有自己避税的门道(卧槽提到这件事好怕被续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有两极分化,但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中产还是有能力消费的,而中国的中产很少,而且他们的财产都是房产,根本没有消费能力,所以,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有限。”
这段话虽然还是有很多槽点,但传达意思懂,基本同意。但这也根本不是中国的政治体制问题或者民不民主的问题,而是中国能不能像欧美国家一样最大程度地剥削地球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养活自己的中间阶层。民主不民主根本不是关键所在,菲律宾印度都是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产业链上游主导地位也白搭。
关于结论的反驳见以下回答
-------------回答分割线-------------------------
中国之所以产能过剩,是因为中国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凡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就一定会出现产能过剩,这是资本主义从娘胎里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毛病!就连经济高度国有化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也不例外,大跃进就是个例子。是不是高度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或者是不是民主政体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从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美帝再到穷国菲律宾越南哪个自由市场经济的皿煮国家没有过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产能过剩是生产能力的总和远远超过消费能力的总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同时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入手。
中国政府推动的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问题,而提高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政府一直是喊口号,至今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因为要切实大幅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必然要进行全国规模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央财政能否负担如此庞大的支出是一码事,但这必然是要遭到无数官僚和大资本家的阻挠了。
我们用什么消费?用钱来消费啊,为什么中国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因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也就是手里可以用于消费用途的活钱不够。在中产阶级和小资身上的体现就是月入一万,扣下房贷五险一金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税款剩下的钱不够消费每天一顿红烧肉一周看一场电影。一个家产五百万的中产当然说不上是穷人,但是这不代表他的消费水平就一定强,因为这五百万家产里可能有四百八十万其实是房子,还有十万是一辆汽车,最后的十万存款只剩一两万是可以随时用于消费的活钱。所谓的中产阶级尚且如此,中国还有十亿工人、农民,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能比有车有房的中产小资还强吗?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最近大火的“供给侧改革”难道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吗?产业转型升级是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至少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但是能不能解决又是另一回事。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要在生产消费两方面同时入手,不论ZF怎么搞发展新工业和IT,老百姓没多余的钱或者是动力去消费,新兴产业还是然并卵。未来三五年全球经济依然不够明朗,搞出口不见得能养起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了。提振内需不能光喊口号,赵家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切实提高和保障人民收入,否则大清吃枣药丸。顺便吐槽一句最近肉价菜价涨的真厉害,多少工薪家庭连菜都吃不起了,还特娘的去看电影去看房子去买手机去出国旅游?
房子买不起,钢铁水泥各种产能过剩,三四线城市新开了一堆电影院必胜客汉堡王,店里却从没坐满过一半人,连我老家的苹果都烂在树上没人摘。一二三产业都有严重产能过剩、生产严重脱离消费实际的情况,经济增速下滑的锅有不少,但不能都让任志强背咯,也得分个一半给各地唯GDP论的官老爷们背着。
也许我们能解决这次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在未来几年搞定这一次的经济危机。然而还会有下一次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等着我们。
要想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消灭剥削和权贵对人民的欺凌现象,唯一的出路就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和打倒和谐词!建立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一个真正人民当家做主的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
中国作为一个特色资本主义国家,不说什么橄榄型社会吧,要想拥有占据13亿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中产阶级,就必须要打破现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成为能够剥削全球领导全球的资本主义霸权国家。而美国有几百个海外军事基地,几乎碾压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空军,还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和最狡诈的资本寡头,即便如此美国也不过拥有几千万家庭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的中产人口。而中国13亿人,哪怕就是只有三亿人家庭年收入年收入超过三万美元,又需要多少血汗工厂多少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去养着呢?又得把多少高福利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挤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业链中游以下呢?他们能心甘情愿地被我们超过去吗?换句话说,在没有新科技、能源革命的情况下十亿人口的中国人均GDP达到了3万美元,对美国以外的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一场灾难,也许美国依靠自身丰富的能源强大的经济军事基础还能是世界一极,但是欧洲原来那些既没有广袤国土也没有充足劳动力更没有庞大资源储备的发达小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有可能会陷入崩溃,到时候欧洲会成为道德崩溃的地狱。而中国则会成为新的民主灯塔,自由之光。说的更直白一点,没有雄厚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就是个屁。
总结:
要么赵家药丸、要么大清药丸、要么你球药丸。再不改革大清和屁民都是吃枣药丸。
未来数十年,全球各地区的劳资、官民、民族矛盾会愈演愈烈,你球要么倒向极左要么倒向极右,没有中间项。
Marx is watching you!Mussolini is watching you!
经济危机是中学课本的内容啊?
大片大片的回答,居然不知道经济危机,把产能过剩说成中国特有的现象也是醉了。
产能过剩不就是供过于求吗?有资本主义以后,这个发生多少轮了?资本追求最大利润和现在中国地方政府追求GDP没有本质的区别。
供给端投资过多,超过了消费能力,自然就过剩了。个体看,张三干机械赚钱,李四也干,大家都干,超过市场需求,张三李四过剩。把各个地方政府作为个体,佛山搞建材发了,有GDP,负责人高升,惠州也上项目,大家都上。最后也过剩了。
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出口因为海外的经济危机下降,因为人民币升值下降,消费因为国内贫富差距的拉大,房地产的打压和政府开支的压缩下降,投资4万亿强拉的春药没法一直吃,自然就过剩了。
过剩了无非优胜劣汰,强的生存下来,弱的死一批,各种合并重组,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重新赚钱。但是这个阵痛会很严重。
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这个大公司为了自己的KPI,不愿意承受这个阵痛,而是各种办法补贴自己不太强的企业,过剩了以后,优胜劣汰不了,大家都不淘汰。
搞一路一带,拉动第三世界的出口,重新刺激房地产,搞国内消费拉动,继续放水吹泡泡,都是政府用过的办法,目前看没有能解决问题。所以转供给侧改革,优胜劣汰,阵痛还得痛。
阵痛的过程就是经济危机的过程,企业倒闭,大量失业和工资下降,消费能力下降,进一步过剩,产能再缩减,等到新的平衡才能跳出这个螺旋。我们以简化的汽车消费做模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A有200W人口在8年内陆续可以买车了,
每年存到钱可以买车的人口有以下规模,5W,10W,20W,30W,40W,40W,50W,5W。
假设买车人平均8年一更换,
那么在第7年的汽车购买量最大,近乎有75W量,到了第9年只有25量,这样产销之间相差50W量,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
1.所以产能过剩非常容易在增量市场至存量市场转变的过程过程中产生。
近30年,中国的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快要结束,农村人口进城变市民以后,买家电,买车,买房,这些消费驱动的产能的提升,而这些耐久品的消费更换时间长,导致提升的产能无法被继续消费,然后产能过剩。
2.更换时间长,非易耗易损品的商品容易产能过剩。
3.产能过剩更容易发生在前期投入巨大,投入周期长的重工业产品,或房地产上。
钢铁厂,水泥厂,汽车厂的新建都需要预估未来数年的产能,而且建厂费用高,一旦后期市场萎缩,导致尾大不掉,即使亏损也得投产。
4.政策性购买力释放使商家误判形势
家电下乡的政策结束后,空调彩电类家电的销量瞬间下滑,导致库存加压严重。
政府大力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许多政府性采购一旦结束,光伏厂家的压力瞬间加大。
这几年现行的购车购置税减半在结束前会让购车的消费量增大,而一旦政策结束就。。。。
5.人口结构性调整导致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
中国近30年的一胎半化导致年轻群体的消费的衰减,所涉及的行业有以下
1.针对青少年的餐饮,可乐,薯片,肯德基,饮料,牛奶,等
2.针对青少年的服饰,童装,运动衣,球鞋等
3.社交类,电影,夜宵等
6.社会观念的改变导致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
结婚率的下滑导致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大件减少,房子,汽车,家电等
电视作用的弱化导致,电视的需求下降。
7.其他想到的谁想到的可以补充。
PS.国家的基础建设带动了非常巨大的就业和产能,每年建设了许多的机场,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但是一旦开始了就很难停下来了,不然这些产能怎么办!!
所以为什么产能过剩在中国出现?我只能说世界和中国都变化的太快了,欧美百年的发展,港澳台日韩50多年的发展,中国只用了30多年。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电商化!互联网+!
也许,我们应该走的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身体的脚步。产品过剩为何挥之不去,为何一直存在?最最本质的原因是政府干预经济导致的周期性扭曲。
众所周知,我国自建国以来,有两次去产能的浪潮,一次是90年代末,另一次是现在。回顾90年代末产能过剩形成的背景与当前类似,同样是经历了一段高速的信贷投放,从而引发了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过热。
1、政府主导的投资高速增长
在经历89、90两年投资大幅收缩之后,90年代的投资扩张从91年开始启动;92年邓小平南巡激起了全国范围的投资热情;93、94年地方政府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口号下迅速扩大投资规模,从而形成阶段性投资高峰。
类似地,我们同样选取10年时间,2005-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可怕的20%。
2、无效投资的恶果
1997年之后,在外部出口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之下,此前过度扩张形成的问题逐步浮现:企业过度举债后的偿付困难,三角债问题严峻,银行坏账率高企,财政压力巨大,甚至出现外债压力;在物理层面,“八五”期间中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大约1/3亏损,工业企业开工率持续降至冰点,不少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0%。当前经济形势除了银行坏账率较低和无外债压力之外,与90年代末期十分相似。
3、产能过剩的本质
何为产能过剩?从数量上看,供给超过了需求,生产多了,卖不出去。但从经济意义上看,简单来说就是赚的少,甚至亏了。深入观察我国的实际情况,我更倾向于将产能过剩存在的原因解释为周期性的现象,但这里的周期性并不是自由市场下的周期性现象,而是政府干预下的周期性扭曲。
(1)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导致市场扭曲
从政府本身来说,政府是可以直接参与经济的,当某行业利润高,就会有国有资本涌入。举个典型例子,重庆市某国企曾利用行政的力量,强行垄断收废品市场。2009年重庆拟对9万名废品回收人员进行转型,这是某国企给市政府提的建议,但实际上这块大蛋糕,国企垂涎已久。据重庆市商委统计,截至08年底,重庆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50家,回收站8000多个,年收入高达68亿元!此外,再生资源回收站的数量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看到这些“油水”,国企按捺不住,开始主导私人收废者“转型”,主导的国企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公司,系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直属市级集团公司,其目标就是收编收荒匠,统一定价,垄断市场,谋取超额利润。
但一个行业,当年有多赚钱,有多吸引投资,那么其亏损的时候就越严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谈恋爱的时候越幸福,分手的时候就越痛不欲生,一哭二闹三上吊。当发现有亏损的势头,民营资本的做法一般是及时撤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恢复供求均衡。而国有资本则相反,地方政府出面保护,出钱出力,继续生产,久而久之,产能过剩。
一个典型的案例,民营钢铁大王戴国芳,在2004年以前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民营企业家。2004年,戴国芳创立民企“铁本”。2004年国务院宏观调控一声令下,民企“铁本”必须停工,而国有钢厂照常扩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宝钢扩建1千万吨产量,投资500亿,占地1万2千亩;而“铁本”目标年产840万吨,投资100个亿,占地9千亩。在这里,我们看到:效益低的国企照常扩建,而民营企业必须停产,结果如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中央政府的5年计划中,总是会出台支柱性产业,作为其垂直领导的地方政府,当然积极响应老大的号召,积极投资发展,结合上述国有资本的特点,不难看出产能过剩无法避免。
(2)政府能强烈影响企业行为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自己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一次又一次向投资者证明经济形势大好,以及政府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信心和能力。在此大环境下,也同样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扩大生产,扩大规模成了企业家的理性选择。
两次产能过剩,都出现过通胀升温,货币供应量上升,理性投资者预期资产价格上升,经营者便大量借入债务,扩张产能,以期待在下一轮资产泡沫获利,结果产能大幅扩张,最后纷纷过剩。
(3)金融垄断倒逼企业扩大规模
中国金融绝对垄断,导致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以企业规模作为重要的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倒逼企业扩大规模,结果产能过剩。但中、小、微企业也有资金需求,便催生出了“草根金融”,草根金融分两类,地上和地下的,地上的公开,阳光下运作,地下的又可分为普通的,以及与黑社会关联的。虽然草根金融也能缓解企业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可由于管理监督的不完善,高利息,甚至带有敲诈勒索的债务关系,让企业头痛不已。
2013年,某人因欠债被四位债主关在家中,后为摆脱对方,趁4人不备,欲翻窗逃出,因手中抓的电线断开,结果坠楼身亡,酿成惨剧。这五人为一借贷链条,第一个向第二个借,第二个向第三个借,一直下去,后四位联盟向链条的源头讨债,以还清债务链。类似此种层层转贷,层层收息的“金字塔”形借贷模式在社会上已普遍存在。该模式的危险是,一旦崩盘,必将牵涉众多人员。当可能面对血本无归的结果时,债权人往往不惜使用非法手段直接拘禁、威吓债务人甚至雇用黑恶势力上门逼债,一旦局面失控极易引发重大刑事案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扩大产能,成长为大规模企业,摆脱不规范的草根金融,成了企业家的最优选择,结果产能总是一直过剩。
综上,如果政府深度插手市场,强行扭曲市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那么即便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暂时去产能,但产能过剩还将周而复始、挥之不去。
篇幅有限,只列了一个大框架,更细致的分析可关注我的微信公号:伪砖家说经济。
分享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关于经济大势的思考
扫码关注微信公号不出意外可以让你少奋斗5年
题主抱怨的并不是产能过剩。至少不是生产这个行为本身。题主最后的落脚点是“团结”,而最后一段上面是“垄断”,所以推测题主想提的真正问题是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垄断程度为什么这么低?这不科学!我们要搞寡头垄断。”
“第二、中国企业为什么不掌握渠道啊啊啊?为什么搞得没有定价权一样。”
既然过剩,总有一个相对的指标。相对什么过剩?这个问题没法答。是个泡面都酸菜这不叫过剩,只要市场能支持,企业盈利能支持,满大家酸菜泡面根本没什么问题。抗生素生产也不叫过剩,这就是市场,一个产品出来,只要有盈利,资本自然会流入,这有什么问题吗?自愿投入,输赢自负,谁规定一定都是赢家了?另外只要能盈利,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凭什么每家都要到极高的利润率?
顺便红酒那个例子,张裕和长城的灌装酒能喝?(两家的顶级酒我也不觉得特别好)和一流酒庄有可比性?同价位的进口红酒比这两家好喝的比比皆是(我就不吐槽为什么那么喜欢苏维翁这个家族了)。这个例子并不是因为“过量生产”引起的。
马克思当年就描述过在资本主义下,生产是过度的这个事实。这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过度会带来利润率下降。这个结论虽然并不是事实,但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有无法讨论异质品的逻辑漏洞。技术水平是影响很多问题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证明,这种自由竞争——不形成特殊有力量的利益集团——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引新政经在这方面上的一堆论文了。可参考克鲁塞尔1996,斯文森1999,重点是欣赏利益集团的困境,这些论文设计的模式,就是利益集团和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的问题)。实际上政府提出产能过剩的理论,很可能就是为了给一些企业和领导打预防针,提醒你们GDP为纲有风险。考虑到中国现实,某些特大企业倒了,维稳压力太大了。而在未来,这是很可能的。这些以GDP为纲,政绩为主的管理者,会造成无限制扩大规模而忽视技术的研发的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钢铁集团。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一堆人疯狂的投入,而在于政府的首鼠两端。一方面说是要尊重“市场的力量”,另外一方面却又基于维稳的考虑总怕企业垮了(特别是国有企业)。王石抱怨,万科想降价,政府不让降,说万科要“搞垄断”。这种思维太可怕了。垮几家,大家就有经验了,知道尊重市场了。中国现在发展还是有点过顺,有些人觉得过去挺好,一直持续下去就好,明明市场不认同,却强行持续下去。
另外,闲的没事关心这些企业家做什么?说的这群企业家一个个无脑自利一样。企业家绝大多数比我们这些网民有经验的多,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市场经济的事情,就让市场自己去解决,市场自己去筛选。很多东西,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另外中国出口商品已经一半是机电类了,产业升级还在进行,技术上去了,利润率早晚会有变化,现在下结论太早。
一定要重复:只要能赚钱的企业,都是好企业。虽然这个好,是动态的。还是操心操心鸡蛋怎么又涨价了这件事情吧。
楼主这个事儿你得把眼光放远一点看
产能过剩这个现象其实历史上在哪个国家都出现过,而且很多
比方说铁路,钢铁这些行业在美国历史上都有过严重过剩大量倒闭的情况,就连卡耐基自己的单一企业都有过没地方卖钢铁的时候,这在一个行业的发展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表现形式无非是大量的企业涌入一个行业,少数几个抓住了产业链的高端,大量的企业拥挤在中低端,竞争环境逐渐恶化然后大量倒闭兼并重组,最后大浪淘沙剩下10家左右企业把持整个行业,极端点的一两家企业。
这是经济规律,但是为什么你感觉国内的产能过剩很多呢?首要原因我觉得是国内的发展速度确实太快,这样也缩短了产业周期,大浪淘沙自然来的也快。
其次国内工业品类也全,各个行业都有大量的参与者,这也就意味着各个行业都有潜在的产能过剩的倾向。
另外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在某个或某几个行业比较兴盛的时候,其他行业的信息往往被淹没,也是导致很多人段时间内突击做一个行业的原因。
当然,缺乏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教育不足),也是原因,看看满大街的煤老板和没读过书的生意人就知道了。
为什么医疗行业没有产能过剩?为什么教育行业没有产能过剩?因为老百姓的钱都存着消费这两个方面呢。也回答了为什么三架马车消费这架马车一直跑不动。
作为国家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想谈谈工作中的体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常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造成我国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上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需求疲软,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市场、资源富集国家提供资源、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产品的传统供求格局愈来愈振荡。
从国内看,作为尚未完成工业化阶段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的基本预期是向上的,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快速发展中已积累了庞大产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市场主体难以形成准确的市场判断和预期,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扩张。在体制机制方面,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不强,导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最后重点要谈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采取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直接干预市场,助推了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这是为什么产能过剩问题市场调解失灵的重要原因。
因为有很多人买不起。
楼上诸位说的都没错,但是我觉得都没说到根上。
所谓过剩,就是消费力不足。都说钢筋水泥产能过剩,那是因为房子多到没人需要了吗?肯定不是,是许许多多人买不起房。白家电冰箱空调这些也是因为多到家家都有才卖不掉了吗?显然也不是。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贫富差距,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无力消费。
比方说,10个人生产100个包子,要是平均分配每人10个,大家都吃得饱饱的,产能也不过剩。但当其中两个权贵分走了80个,其他8个人分剩下的20个,这时候这8个人只能勉强充饥,而那俩权贵手里却多了60个“产能过剩”,怎么办呢?权贵们把这60个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卖给美国。
然后继续生产、继续过剩、继续卖给美国。因为不持续生产的话,其他那8个人生存都成问题了。然后就“国力强盛”、“GDP年年高增长”、“外汇储备节节高升”。
任何市场经济都会面对经济波动的困扰,就好比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样。经济景气的时候,就业的增长导致群众消费能力的增长,厂商因此雇佣更多工人来扩大生产,而生产扩张的速度远高于就业的新增人数的时候,厂商就必须去掉多余的产能,减少薪酬,从而导致就业率下降,经济走向萧条。政府能做的就是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尽可能熨平经济周期。
所以总的来说产能过剩并不会一直存在。但题主想问的肯定是近年来中国的问题。
至于中国近年来的情况,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一个是传统工业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第二是中国没有形成高端的产业体系,政府高层沉浸在GDP高速增长的欣喜中,对于新兴科技发展趋势反应迟缓。
首先说第一点,中国的确是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这话没错,但此一时彼一时。比如说在10年前的时候,牛奶在市场上极度稀缺,以至于达到只要能收到奶源甚至可以不问来源的地步。比如说臭名昭著的X牛公司,开创前三年,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5年间销售额增长200倍。最嚣张的时候,收购员拿着钱去拦别的公司的运奶车。再比如说电脑业、空调业、银行业,以及近年的智能手机业……大家可能还记得几年前在营销分析时,动辄提到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唯一要做的就是速度,当时的中国企业,要做的是和政府搞好关系,争取上市融资,疯狂地在全国范围内拓展门店,大量招聘销售人才……至于说前景规划,三年翻五倍,五年翻十倍,科技研发?那是个啥?
2013年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达到半数了,农村的空心化已经成为事实。计划生育带来的后果也开始凸显,新增的劳动人口数量也走向了拐点。在各行各业血腥的原始积累,资本洗白与并购形成寡头局势后,问题来了:说好的产业升级呢?
以大家吃的鸡为例。市面上的鸡有大半是白羽鸡,成长周期很短只需要40多天。而这种鸡实际上需要经过四代的杂交形成(类似于无籽西瓜这样的优良品种),分别是曾祖父母代、祖父母代、父母代与商品鸡。按照道理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应该不缺这样的产业链,但事实是所有的祖代鸡都需要国外的引种,而出口活禽祖代鸡鸡苗的是美国、法国或者西班牙这样的国家。现在中国企业面对的尴尬,是产业转型非常不顺利,低端产业饱和,高端产业竞争不过欧美,一边靠着贸易保护苟存,一边被中国高额的税负剥削。
其实大家也能体会到,高档的服装品牌基本来自国外,诸如李宁等公司的高端化国际化战略非常艰辛。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上备受欢迎开上千家分店,而中国的永和豆浆在国外不太吃香。至于说日用消费品、食品业,很多都是卡夫、联合利华这样的跨国巨头控制,中国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去进一步争夺国际市场,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而做到这一点很难,尤其需要高新技术的先发优势与机遇。错过了,你就永远得不到了。
苏联在70年代不可一世,当时的工人和现在的北欧国家一样享受完整的教育、医保、休假体系。然而体制僵化,靠能源贸易吃饭,错过了西方国家个人电脑与自动化科技的浪潮,然后崩溃。日本在进入21世纪后,对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技术反应不及时,结果白白错过一轮发展机遇,经济一直萎靡不振。中国么,大家也都知道,谷歌十年来做了啥,百度十年来做了啥。由于某墙的存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满足于在市场圈子捞钱,对成为伟大的企业既无兴趣,也无实力。至于Facebook、Google、微软、苹果这样的巨头,我们能做的就是亦步亦趋,模仿。人家的科技巨头钻研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孜孜不倦,我们的企业想着买房产搞大金融。
无论是抗癌新药、基因测序,还是金融衍生品、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我们总是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世界,如果说只想蹭点汤喝是没前途的。旧的产能吃完了,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信贷机制 两元经济体制
应朋友之建议,补充了分税制的影响。
------
从供需两个视角去看产能过剩。
从需的视角:这个需,既包括内需(也就是三驾马车里面的消费),也包括外需(也就是三架马车里面的出口)。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尤其是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的日子不好过,需求大减。需求降低,就相当于供给相对的增多。于是外部观察来看,产能过剩了。然而,「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会自行决定是否进行新的投资,因此各行业虽有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但供需总体是均衡的,除非遇到较强的经济周期波动,产能过剩矛盾并不突出。」
那么当市场机制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呢?这才是中国特色的产能过剩的主因。
那就是从供的角度,中国之前的地方考核都是GDP驱动的,所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是他们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去给企业便利,比如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什么工业园区,或者在百度搜搜看“城市名+投资+优惠”就能懂了。
地方政府会让渡出税,以低廉价格的土地租金,去招揽企业,关键企业还能用土地质押去获得银行贷款,企业的投资成本与风险大大降低,于是…投资就一下过度了。
此外,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税收。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权上交中央,仅能留增值税的25%(过去超过80%),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开始不统一,因此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开源来提高税基。因此招商引资成了其中一个选择;而另外一个选择,亦即土地财政,在推高房价的同时,也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另一个毒瘤。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市场需求下降幅度很大,国家给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也是对产能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宏观调控措施力度过大也是刺激企业过度扩大产能的原因”。大家可以搜一下“三期叠加”,其中第三期指的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不得不说,这些原因归结到最后,都是供上出了更大的问题,此也应该为今天的“供给侧改革”埋下伏笔。
推薦閱讀:
※眼看著所在行業日漸興盛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茅於軾?
※怎樣看待基礎設施的新的一輪「十萬億投資」?
※老媽迷上了經濟學,天天看郎咸平 時寒冰 葉檀的書怎麼辦?
※為什麼說中國20年後農業發展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