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有沒有什麼短板?
末學不才,混跡心學論壇一年有餘。
首先對LZ的提問表示不解,為何在開始了解一個人的觀點首先尋找他的短板呢?我們不是應該取長補短嗎?
陽明先生的學問最重要的在於「致良知「三個字,以」誠意的事上磨練「作為踐行的座右銘,不斷檢視自己,讓自己的心獲得不斷的暴晒,在這其間並不帶有任何道德的評價。只是不斷的暴晒與檢視自己,消弭個人心中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的區隔,最後達到心中如鏡,照見真實萬物。
心學,末學把它當作一種信仰來實踐,漸漸感覺上天就駐留在我心中。大學中說到,」物有本末「,那麼上天是本,它給我們一顆純凈的心,而每個人其實只是末,我們應該儘力去守護自己那顆代表上天意志的心。
對於心學的一些書籍,末學由《明朝那麼事》中描述陽明先生的段落入門,以下是幾本自己覺得不錯的相關的書。
《傳奇王陽明》 董平著 故事書。可以略知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三不朽。
《有無之境》 陳來著 學術型書籍。這本書的一些篇章可以解答LZ的短板問題。我讀過一部分,該書提到心學一個短板是陽明先生對」心「的定義在其著作中有多種解釋,導致了後人對王學的批評。其他的請LZ再尋找。
《楊明學述要》 錢穆著 學術普及書籍。通過對宋明理學的梳理,指出陽明先生解答了宋明理學的遺留的大問題。本人在圖書館讀此書,看到先生懷著做聖人的念頭,披荊斬棘殺出一條血路,忍不住落淚。
《傳習錄》《大學問》 學心學不可不讀的書。
然後,推薦心學聯合論壇。
心學是陽明先生留給後人的一張魚竿圖紙及製作要領,至於如何取材,如何製作,釣什麼魚,則取決於我們後人。
話說的糙一點,拿到這圖紙的人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製作了款式不同的魚竿,有的人釣蝦米,有人釣大魚,有人釣王八、鱔魚,有人專釣蛤蟆,還有的人,能釣起海里的龍王。某以為,心即理,所謂理就是你心裡的道理和良知,心學沒有什麼缺點不缺點,其本身就是一門哲學,是一種指導思想,他希望所有修習這門思想的人,從心出發,找到內心的感覺和良知,並凈化內心的一些惡念和歪理,並將良知付諸於行動,如果你能按照這個人生哲理,修習自身,自然便有所感悟。
如果非要用現代人的觀點來評價,陽明學說的短板有兩塊:
一、強調合,強調圓融統一,而相對忽視了分、忽視了對豐富多彩本身。
二、邏輯不嚴謹,很多觀點無誤,但論據經不起推敲。
陽明致良知學說,與兩百年後的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很多觀點速途同歸,弱就弱在邏輯性上。
一般研究把心學作為哲學,很難說哲學有什麼長短板。不能拿科學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哲學。
如果當做行動指南的話,不如去直接研究具體的專業知識,比如文學,軍事,邏輯…… 古人是真的看了很多書才敢當大V,寫心靈雞湯的。
心學更多是一種信仰和啟發。你看科學不也是一種信仰么。世界如此之大,人只是塵中之塵,永遠有人類認知能力之外的世界。
看了點《傳習錄》,不是非常喜歡他,因為我比較喜歡事功(功利)學派吧,更喜歡王安石、葉適、陳亮、王夫之。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傳習錄》)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盡心上》)
個人認為,「不慮而知」的「良知」也就是人不假思索的初念(動物性?)里未必儘是「善念」吧?
不假思索的「良知之發「真的」無私意障礙」嗎?
他說的良知是剔除了私意的良知,仍然是一種道德訓誡而已。
樓上的幾位沒讀懂心學,心學是叫你做一個真正的為善去惡的君子,強調知行合一。內心的強大是真正的強大,內心的正義感,才是你有強大的力量。
孔子曰仁,孟子談義。仁義之道,就是儒學的真精神。純理論和概念的邏輯推理,都已經入了宋儒開啟的抽象理論中,概念的清晰和生命的修鍊是完全兩回事。
再說一遍,真正的儒學,是教你明白人倫常道,善惡是非之學,是修鍊之學,是為君為聖之學,是格去私慾致良知之學,非概念的抽象推理。
沒有短板,陽明心學注重知識和實踐的統一圓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實踐都有特定的條件和場景,與實踐者的經驗學識等有關,所以不可教條主義。
更何況陽明先生指正朱聖人的短板,沒有問題,缺乏足夠的哲學素養和人生格局的人也來批評,只怕是人云亦云的笑話了
如果說有短板,就是門檻太高,一般人入不了門。而學朱熹就比較好入門。
唯一的短板,就是看的時候都會有一番體悟,總感覺自己有所提升。
然而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幹嘛還是幹嘛,不實用。或者說只是精神上的愉悅,並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還是要多去處理問題才能提高自己。
---------------------------------------------------------------
感謝有人看我的回答,然後想和你聊聊知行合一。
通常能在心學上達到高度的人,講究內聖外王,要麼修身養性,要麼功成名就。
半夜12點評論,逛知乎算不上修身吧,評論只是一番質問也算不得很有修養吧,這樣的一番評論不能使你獲利吧。
知行合一,還有一種解釋。知行本一,你所做所為就是真實的你,沒有營養的評論,沒有實質的收益,只是純粹的發泄,是否說明平日生活不順,無處發泄,看心學也只是當作心靈雞湯一樣,你的知行合一就是為了發泄多餘的精力,讓自己晚上能睡得更香點?
說到事上磨,其實處處都在磨,你的當下又在磨什麼呢?是有意識的在磨,還是無意識的在磨呢?你培養的是你的缺點還是你的優點呢?
至於是不是哲學我到不太明白,心血前期強調知行合一,提高個人的自律,為目標不擇手段,更強調怎麼達到外王。而後期強調的是至良知,如何達到內聖的。
心學是很主觀的,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其實我有時候真感覺像雞湯,鼓勵面對問題。掃除內心障礙
—------------------------------------------------------------
心學是很主觀的,你的生活是這樣必定有其中的道理,無論你是否滿意。
你對心學理解建立在和儒家,馬克思的對比之上,覺得他更自由,更開放。不會禁錮思想。然而你又說你不喜歡講道理,不喜歡辯論,不喜歡別人問你問題,不覺得有些矛盾嗎?不辯論不思考,本身不就是在禁錮思想嗎?
然後你說你狀態好的時候都在鍛煉自己,磨練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就不行了,你幹嘛要讓自己狀態不好呢?還常常讓自己狀態不好,狀態不好該看病看病,該休息休息啊。
然後相互共勉,好好加油吧王陽明已經不起分別心,但我執破沒破不好說,不做評論。
唯識上來講,第六識是分別心,第七識是我執,也就是業力。
另外在具體運用上來說,王陽明還沒有徹底擺脫儒家固有的一些缺陷。要成為經世致用之學還有距離,比如佛教制定了嚴格的戒律,而儒家一直主張以禮來約束,但不具備徹底的強制性。當內心的約束力難以自持的時候,外在的戒律還是很有必要的。王陽明還秉承著儒家固有的承重業力。
所以王陽明以後的明朝心學向著與原先儒家相反的方向發展,明心見性變成了狂放不羈,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明朝社會的動蕩,無政府主義者越來越多。凡執政者都會要努力改變這種情況,張居正以及東林黨都要在努力改變這種情況,張居正毀書院禁講學,東林黨大肆攻擊王學秉承朱熹理學,清朝將心學徹底禁絕等等有,沒有根基就容易逃禪,比如心學末流就說過「既然知行合一那麼我知道了就等於做了」(忘了原文了,見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以十三經為根基,兼采眾家之常
我仰慕心學1年多,也多了幾本心學的書。陽明先生的思想精髓提煉的四句話我就不多說了,我覺得真的入門之後不會覺得心學有短板的存在。用時下流行的一個詞:不忘初心 來說也能有幾分真意。正如其他同學所說,心學在於清洗自己,讓自己找到內心所在。不要用任何道德和法律來束縛心學,那都不是你心中最初的本意,也不要用邏輯來苛求心學,因為心學不需要邏輯。
就我個人的理解,一般情況下,人們做事需要考慮目的,然後思索過程,但是心學本身是先感受你的心的本意,再由心而發的行動。聽起來是兩個步驟,事實上只有一個步驟,心動。
知行合一也是如此,聽起來似乎是我知道了,然後我去做事去實踐。其實不是,是我知道並且實踐了,才能叫知行合一,也就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說起來麻煩,但做起來簡單。正如傳習錄中所說,本是一體的事情,為什麼要說知行二字呢?是因教化需要,等到真的知了和行了,才懂知行合一。
在學習心學的時候,我參考了道德經,我個人覺得 道 這個字眼,更適合知行合一後的人對心學的理解。比如技止於道,正是知行合一的最終體現。
王陽明並沒有為真理而真理的傾向。與朱熹一樣,他的目的也在於利用他的思想方法,去證實他從小接受的儒家信條,以求經世致用。 他的方法較之朱熹的方法更為直接,然而這裡也埋伏著危險。如果一個人把王陽明的學說看成一種單純的方法,施用於孔孟信條之前,就很有可能發生「未信先橫」,認為自己的意識可以為真理的主宰。其後果,則可以由於各人的個性和背景而趨向於泛神主義、浪漫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實用主義,乃至無政府主義。這也就是王陽明心學的危險所在。 它具有鼓勵各人以自己的良心指導行動,而不顧習慣的道德規範這一趨向。這一點,可能算你所問的「短板」吧。
見地不如佛法高,就是短板還是不夠徹底,南懷瑾先生講到過。
王陽明第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我說他錯了,他沒有徹底的開悟,只見到一點清靜,你們打坐的時候都碰到過的;就是坐得好的時候,沒有妄想,也沒有想什麼,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這個是對了,不過你們不敢承認而已,對不對?好像那個稀飯煮得很稀,一端來「噓噓」一吹,米漿吹開了,看到裡頭有幾顆米,這比方叫做「吹湯見米」,你聽懂嗎?好像把分別心打開了,咦咦!咦咦!很清靜,就是這個。
這是第六意識分別妄想不起了,可是那個清靜也只是心的一面啊!大家看《六祖壇經》學禪的,同王陽明一樣,認清凈心就是本體心,都走了這個錯路,所以我說王陽明錯了。「無善無噁心之體」,認為心性的本體,就是無善無惡,這個是什麼佛啊?只能叫糊塗佛!我常說笑話,呼圖克圖,糊裡糊塗。政府封西藏喇嘛活佛叫呼圖克圖,叫錯了就是糊裡糊塗。
你們注意!這叫做參禪,不是思想噢!你們學禪要曉得參,參就是追問,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說「有善有惡意之動」,我們心性是無善無惡的,這個念頭一動就有善有惡,對不對啊?對,他講的也對。那我就要問了,請問:那個本體既然無善無惡,這個一動念有善有惡,這個有,這個作用,是不是從體上來的啊?(答:是啊)那可見體上有善有惡了,「用」離不開「體」的,「有善有惡意之動」,那體豈不是兩個了嗎?一個是不動的,一個動的,對不對?(答:是)
第三句「知善知惡為良知」,這個是第三個了,這個像是包子里有三個餡了,有青菜蘿蔔,還有牛肉呢!「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一動就是體上來的,可見體本來是有善有惡,一動它就能分別啊。你另外加上這個良知,還有個知道,當我意動的時候,我們想一個事情善惡的時候,我們心裡知道不知道?(答:知道)這一知,是不是本體來的?是啊!所以說,把它分成三個了。
「為善去惡是格物」,第四句話不管,是行為上的,都對。修行,是修正自己心裡行為,每天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善去惡,行為上都是對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蘭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惡,向善方面走。——《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偉大的馬克思思想都是不斷前進完善的,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心學由陸開啟,到王這發揚光大,與理學分庭抗禮,在由顧炎武,王夫之補充。 心學強調知行合一,那麼來看看到底有什麼能力。心學沒有拯救大明,心學也沒有給大清續命,更建立不了新中國。 樓上很多說沒有短板的簡直就是逗逼的存在,任何時期心學都沒有成為主流,甚至被片面的去打壓,無短板一說從何說起
心學發展到極致,就可能導致無政府主義和極端自由主義。
1.佛學四句,【有性不能現觀無性,無性不能現觀有性,有性不能現觀有性,無性不能現觀無性,有得、現觀,然離四句】
2.王陽明心學心法四句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3.理學四句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序說》
漢族人學佛之人,最典型就是王陽明。如果你要評價漢地佛教,就想了解王陽明。
佛學的四句【【有性不能現觀無性,無性不能現觀有性,有性不能現觀有性,無性不能現觀無性,有得、現觀,然離四句】】。
佛學四句,說的是說,一切法本空、無自性,學佛之人,需要以無我、無心去體證、現觀一切法,與一切法相應。然而,一切法無所得,一切法既是有性、又是非有性、觀不可得,一切法既是無性、又是非無性、觀也不可的,一切觀的觀者、觀所不可得,觀本性空,觀主體【我本空】,觀的對象【一切法】本空,觀的方法本空。
佛學四句用句漢族人的詩歌表達的更準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王陽明把佛學四句,改變為心學四句。【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四句,就是漢地佛教的核心思想--如來藏思想體系的準確表達。他的體、動、良知、格物,都指的是【我】之如來藏我之真心。
陽明之如來藏,把佛學的一切法空偷換概念為無善無惡,把一切法性偷換為本體,這裡面大前提就是在儒學倫理的下面,善惡的道德價值的絕對的存在,這本身就是與緣起性空的理論背道而馳的。
陽明之如來藏不是寂靜不動的,不是如如不動的,是有善有惡的判斷的,這一點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易經的思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而佛學的一切法攝受一切法,般若攝受一切法,菩薩行攝受一切法,世間法攝受一切法,出世間法攝受一切法,這才是佛學中的幻化與攝受,但絕對沒有善惡的道德判斷在前面為條件。
陽明之如來藏,認知到善惡之區分,而隨後採取格物分別之法,那就完全背離了佛學緣起性空的理論。陽明的如來藏,已經不承認【無我】了,不承認【一切法不二不可分別】,而是有一個大大的【我】,在進行價值判斷,而這個判斷只有依靠我的良知,而不看因緣關係、不看境界,一切由我來判別,。由我來決定是善是惡,我已經成為主宰一切的【上帝】。
明朝的東林黨人就是陽明四句的堅定不移的信徒。
王陽明肯定不得好死,他一方面忠君,一方面又要佛心的大自在,一心二用,違背一切法皆是空,一切心本是幻。他當然不得好死!
不知道理論有什麼短板,本身也看不太懂那些無定義的理,氣,心,性等名詞。
但實際中的短板很明顯-----王陽明的傳人,到三代弟子就開始大量的轉向佛道思想。說明這套心學對儒學傳播不力,學多了容易走偏到佛道上。========================
在看了一段時間傳習錄和朱子著作之後,我認為王陽明的心學,它的短板就是它的長處。它的短板和長版就是-----認為真理在心中,也就是說,可以自由思考出真理而無需經典。因此帶有發散性,走著走著,就有人走到佛學上去了。
因此統治者不喜歡它,容易走偏,王陽明還是承認君臣父子的,後來的學生學著學著,覺得眾生平等了,這就是不安定因素。
但是,因為如此,這種發散性的學問,更容易找出和現代倫理道德相近的東西。在儒學和儒學依賴的君主制轟然崩塌之後,心學看起來早已經有符合現代道德的東西了,地位反而得到提高,這又成了長處。
我覺得,主要是拉近了和禪宗的關係,很多東西弄得曖昧,跟禪宗太過類似。
而當時又流行禪宗。最後弄得又點不清不楚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