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音乐必定成为未来吗?

流媒体似乎必定成功,假设带宽足够,网络连接无缝。不过像Last.fm、spotify还有更多的流媒体都相继收窄服务。他们的订阅 广告的分成是否能够令音乐行业满意;人们的支付意愿;难以垄断以产生规模效应等问题都是未知之数。
你喜欢在哪听音乐?虾米、豆瓣、 QQ 音乐或其他?为什么?

http://musicianguide.cn/03-31-guo-wai-zui-you-ying-xiang-li-yin-le-bo-ke-shu-zi-yin-le-xia-zai-xian-fu-zeng-chang-shazam-cai-bao-hua-na-yin-le-zhai据Statista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数字音乐下载的增长速度逐年放缓。而到2013年,数字单曲下载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从数字音乐收入来看,数字音乐下载从2008年到2013年增长了 54%,而流媒体服务则出现爆炸性增长。其中付费订阅流媒体收入增长了367%,免费有广告流媒体收入增长了293%。


现在看,肯定就是流媒体了,除非又有了重大技术革新,超过了流媒体。我还想不到,总之,实体产品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流媒体免费,我认为也是必然的。


这个话题太大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不过可以参考乔布斯传,里面回答了一部分内容。

我们所熟悉的流行音乐历史其实非常短,从二战开始到现在也只有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音乐工业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所以自身的进化受科技进步的制约很大,每一次颠覆的过程都是漫长和缓慢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二战之前是没有流行音乐的,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以后,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和电视的普及,现代流行音乐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当然时间也可以提前一些,但是二战之前的历史太复杂,我是没有能力描述了。

先从一张图开始吧,这张图大体概括了音乐工业每一次颠覆的过程。

LP 黑胶唱片

LP record 是黑胶唱片的一种格式,直径12英寸,转速每分钟 33又1/3 转。1948年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推向市场,大约经历了10年的发展,在1958年成为了唱片工业的标准格式。当时有一个标志性的音乐人出现,就是 1956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的 Elvis Presley 。

LP为标准格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其录音长度的胜出。45分钟的录音长度给了音乐家们无数发挥的空间,一般一张唱片可以承载10首以上的歌。把专辑这种形式玩到极致的是 the Beatles,其标志性的专辑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发行于1967年,从这张唱片开始,专辑的统一度,叙事性,思想深度都构成了判断一张专辑是否出色的标准。

整个60和70年代都是黑胶的黄金年代。

Compact Cassette 卡式录音带

卡式录音带是荷兰飞利浦公司在1962年发明的。初期卡式录音带的音质并不出色,直到1971年的高保真磁带技术成熟之后,录音带才渐渐开始被用于灌录和发行音乐专辑。

但是70年代录音带并没有取代黑胶成为市场主流,事情的转折点在1979年索尼发明随声听之后。第一款随身听名为 Walkman TPS-L2,也是银河护卫队里星爵的那一款。

随着随声听的热卖,1983年卡式录音带的销量第一次超越黑胶。卡式录音带逐渐取代黑胶,成为80年代最主流的专辑载体。

Compact disc 激光唱片

激光唱片是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合发明,并在1982年推向市场的。这也是音乐开始迈进数字化的开始。CD 不但重塑了音乐工业,在其他领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前,它是数据储存的良好载体。在后来的电影发行领域,DVD和蓝光光盘都是以它为雏形发明的。

CD 在音乐输出质量,易用性,保存和运输上的优点可以说是秒杀了卡式录音带和黑胶。随着价格的下跌,CD 迅速开始普及。在1988年,CD的销售量首次超越了黑胶唱片,随后又在1992年首次超过了卡式录音带。

从1992年到2011年的19年间,CD一直是主流的唱片发行格式。

Download Music 下载音乐

1995年的Windows 95,改变了全世界,互联网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也毫无疑问的改变了人们收听和购买音乐的途径。

1998年开始,MP3格式的音乐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大家可以下载到电脑和MP3播放器中收听。第一个大规模分享音乐的网站应该是1999年6月成立的 Napster,但是版权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美国唱片工业协会1999年12月提起针对 Napster 的诉讼,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功的让它关了门。

杀死互联网公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唱片公司本身也是很痛苦的在寻找出路,一方面是 CD 在2000年销量达到顶峰后逐年下滑,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数字音乐是不可阻挡的流行趋势。

2003年上线的 iTunes Store 是当时唯一的正版数字音乐下载渠道。iPod 和 iPhone 销量的成功则从硬件上保证了苹果的优势。

Streaming Media 流媒体

苹果软件和硬件对普通消费者还是会造成一定的门槛和障碍,下载音乐也不再是最方便接触到数字音乐的手段了。音乐流媒体市场正在渐渐赶上音乐下载市场。

2011年则是标志性的一年,数字音乐的市场规模第一次超越了实体唱片。接下来的4年里,美国音乐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在每年69.9亿美元左右。

2015年单曲下载的市场规模为12.2亿美元,付费订阅12.1亿美元,唱片下载10.9亿美元。苹果所倡导的下载模式依然是市场主流,但是分析普遍认为市场将在五年之内发生逆转,2020年流媒体服务将会取代下载模式,但是现在只能采取观望态度。

===================================================

从另一个方面说,这次流媒体的崛起同唱片公司和消费者对苹果本身的担忧不无关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LP,卡式录音带,CD都是可以授权给各大硬件制造商生产的,但是苹果硬软件的封闭众所周知, iPhone ,iOS, iTunes Store 形成的闭环滴水不漏,全球60多亿美元的数字音乐分销渠道首次集中在同一家公司的手里。

苹果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从唱片公司等内容生产商到普通消费者,已经数次感觉到垄断带来的危险和压迫感。

2009年12月 Mark Fiore 推出了一款名为 NewToons 的 iPhone 应用程序,不过苹果却以“嘲笑公众人物”为由没有让这款漫画应用程序通过App Store的审核。
2010年04月21日 Mark Fiore 获得普利策社论漫画奖,成功打脸。

苹果的行为遭遇了记者和政治讽刺作家的强烈反弹,后者担心苹果今后可能会以类似的理由对 iPad 产品上显示的新闻内容进行删改或屏蔽。在各方压力之下,苹果总裁乔布斯回复质询邮件时表态称这种行为“是个错误”,5天后的4月16日,这款程序终于出现在App Store上供用户购买。

2014年9月9日,U2 的专辑 Songs of Innocence 被自动下载到所有的 iTunes 用户的账户里。这次又引起了五亿用户中大部分人的反感,苹果不得不推出专门的帮助页面协助用户删除这张专辑。

苹果的 Apple Music 服务也在2015年推出,所以未来谁会是流媒体音乐的主导者还很难判断。

======================================


到2016年年底,在全球最大的音乐市场美国,音乐流媒体收入将首次超过实体唱片和付费下载

上图是我们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整理的,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16开始,音乐流媒体收入超过实体和付费下载。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场的收入远超其他。(具体收入数据请上新观网站查询,http://re-chord.net)


其实,这个变革在某些国家早就发生了,只是,美国市场的变化更具指标性意义。

早在2014年,流媒体收入已经成为瑞典、韩国、挪威和芬兰音乐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无论如何,2016年开始,全球音乐行业正式进入“流媒体时代”,这意味着,我们对于音乐行业的所有认识都需要全面更新——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商业模式,“流媒体”跟传统的唱片业有着根本性的变化,音乐市场将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链接:时候到了,让我们好好聊一聊“流媒体” - 新音乐产业观察精选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户不是不愿意付费,而是怎样才能舒服的付费并享受服务。
年轻刚接触网络时疯狂的找各种资源下载,觉得很爽,赚到了。现在如果需要什么软件和资源的话我会想:能不能方便的买到?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折腾,还不用担心病毒啊售后啊神马的问题。音乐也是如此,我相信和我一样的用户不在少数,只要支付平台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花一点钱完全可以接受(吃个KFC还几十块呢)。


这个问题可能是从商业模式层面发问的吧?
如果从应用层面,流媒体音乐,已经是现在了。
从商业模式层面更看好两种服务,一种是版权、数据类服务(版权分销、租赁、整合、曲库数据等等),一种是产品应用型(客户端、社交交互、传播渠道)服务,两种都必须有收费模式;整体来说广告收入只能成为商业模式的基础和补充。


反正CD一定不是未来,如果流媒体音乐无法成为未来,说明音乐没有未来。


这个问题问的好,恰巧之前也写过关于实体唱片没落的文章,在此分享,以供参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体唱片的没落,的的确确不可逆转,不仅仅是国内,亚太、欧美都有向数字音乐全面转型的趋势,之所以说全面转型,是因为在流行歌曲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早就实现,但这几年越来越令欧美乐评人焦虑的问题是,很多独立、非流行音乐人也逐渐接受数字化发行。

那么,如果真的在不久的将来,CD沦为跟黑胶一样的老古董,我们失去的又是什么

之所以要强调失去的,是因为我觉得数字音乐的好处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了,方便、快捷、廉价、时尚、环保.........但就目前的技术来讲,作为主要的网络音乐传播载体的MP3文件格式,哪怕是320k的,离CD的音质还是纯在一点差距,但可以预见,这种差距会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小,最后反超CD。

但对于许多像我一样还坚持实体音乐的人来说,原因更多还是出于文化层面的因素,而非技术。就像我抵制kindle而坚持买实体书一样,不仅仅是由于纸质的阅读快感,更是实体书的收藏价值,对我来说,真正能反映我文化品味的,是书架上一排排横陈的书脊与CD,而非屏幕显示上表明亮丽实则苍白的电子文件缩略图

在这里,并不是想当宣扬保护实体产业的时代脱节者,而是想说明,目前音乐消费市场的局面,数字化因其廉价方便而占据主流,CD则成为了一种品味与小资的象征,这样趋势发展下去,CD很有可能重复黑胶碟的历史,殊不知,当年CD技术刚出现时也是一片质疑声浪,高举黑胶拥护大旗,在这两者的斗争中,CD凭借低成本低售价愈加普及,黑胶则加剧小众化。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CD会从小资消费品变为古董奢侈品。

可能有关心音乐史的朋友会问,那么在黑胶碟普及之前流行音乐以什么为载体,答案是电台,在6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受众都是通过广播电台来接受音乐,黑胶碟普及后(是普及而非发明),这种载体的变化对音乐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是从单曲到专辑制作的改变,甚至可以称之为进化,正是以专辑为单位的发行模式给了艺术家更大的空间与条件去制作音乐,于是就有了西方摇滚史上最辉煌的60年代

而在CD对黑胶的取代,并没有改变以专辑为单位的实体唱片发行模式,甚至因价格和技术的一降一升反而改良了,让音乐的消费者更多也更国际化,但这种进一步普及带来的确实商业化程度的加剧,在CD正式独占鳌头的80年代,亦是西方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开端,社会主流大众听的音乐不再是披头四、bob dylan、The rolling stone充满试验性质与批判性歌词的摇滚,而是MJ、麦当娜的以情爱为题材的流行歌曲,包装、宣传、炒作、巡演、接代言等非音乐的盈利途径也正式取代了单纯做音乐而成为音乐人的主要工作

那么在下一波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数字化浪潮中,又会给流行音乐带来怎样的变革呢?除了非音乐的盈利途径会加剧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属于电台时代的单曲制作又回来了...............

. 先写这么多........有闲情逸致再接着写


你所说的是不是音乐云?如果是音乐云,应该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看看现在亚马逊和谷歌在做什么就知道了。另外,随着版权的收紧,互联网厂家再做擦边球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可以輕易取得數字音樂,卻沒有當初聽磁帶和 CD 時的感動了?

TAG:数字音乐 | 流媒体 | MG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