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肉桂與武夷水仙有什麼不同?
不同之處:從茶樹上來說,武夷肉桂茶樹屬於灌木型,中葉類;武夷水仙茶樹屬於小喬木型,大葉類。
武夷肉桂又稱「玉桂」,是武夷名叢之一,因香氣滋味似桂皮香,因此得名。武夷肉桂原產於武夷山慧苑岩(也有說是產於馬枕峰),現在主要分布在武夷山水簾簾洞、三仰峰、馬頭岩、桂林岩及九曲溪畔,有100多年栽培歷史。據《崇安縣新志)記載,武夷肉桂在清朝中期就已負盛名。1985年福建省茶樹良種審定小組認定武夷肉桂為省級良種。
武夷肉桂品質優良,適宜在福建烏龍茶區種植。樹姿較直立,枝葉頗密,葉片水平著生,葉子長橢圓形,葉色濃綠,葉身內折,葉尖較鈍,葉質厚脆,葉面光滑,茸毛少。
武夷肉桂成茶是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種,香味濃郁,是小開面採摘武夷肉桂的茶樹鮮葉,經曬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走水焙、簸揀、復焙製成的。其條索緊結捲曲、勻整壯實,色澤褐綠油潤,紅點明顯;湯色橙黃淸澈,具有馥郁持久的桂皮香,佳者帶乳香,滋味醇厚鮮爽;葉底黃亮柔軟,紅邊明顯,耐沖泡,久泡香氣猶存。
武夷水仙又稱「閩北水仙」、「福建水仙」、"水吉水仙」,原產於福建省建陽縣小湖鄉大湖村,現在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建甌、建陽、武夷山等地,廣東、活江、台灣等地區也有引種,有100多年的栽培歷史。1929年(建縣誌)管對武夷水仙出這樣的評價:「水仙茶質美而味厚」,「果奇香為諸茶冠」。1984年武夷水仙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良種。
武夷水仙茶名的由來,可追溯到清代。相傳,清代道光年間,福建泉州一個姓蘇的人,居住在建陽縣小湖鄉大湖村。一天,他前往嚴義山砍柴,途經祝仙洞下時,發現一株粗壯的茶樹,便將茶樹挖回家種植在宅旁。第二年採摘茶樹鮮葉用烏龍茶製法製成的茶香洌甘美,命名為「祝仙"。由於當地「祝」與「水」的發音相同,於是,此茶樹就被為「"水仙"。
武夷水仙茶樹屬於晚生種,品質優良,適宜在長江以南烏龍茶區、白茶區和紅茶區推廣。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張,枝幹直立,分枝較稀,老枝灰白色,新梢紅褐色;葉子橢圓形,葉色深綠,有光澤,葉面光滑,葉質厚脆,葉緣鋸齒疏深,葉尖或尖長或圓鈍,芽葉肥壯,葉底多茸毛。適制烏龍茶、白茶、紅茶。
武夷水仙成茶條索緊結壯實、勻整,葉端扭曲,如婧蜓頭,色澤青褐油潤,部分地方呈現蛙皮狀白色小斑點;湯色橙黃濃艷,蘭香濃郁,滋味醇厚,回甘爽口;葉底厚軟明凈,綠葉紅邊,三分紅七分青。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茶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看到最後的朋友點個贊,支持一下。歡迎評論留言相互探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