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將至》究竟表達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暴雪將至》這部影片我認為主要表達了「所欲不得,命運天定」的價值觀!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時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正悄然而至,而就在這時,主角所在的小城卻發生了一連串的連環殺人案。

保衛科幹事余國華一心想進入公務員的體制內,而這次案件恰好就是一次機會,所以他拚命想著去破案,為此不惜犧牲了女友和朋友,但可惜最終他依舊未曾能夠改變命運。

有人說這是犯罪片,但其實這個看法不是很準確。

我認為這部電影倒更像是一部文藝片,披著犯罪片的文藝片。

《暴雪將至》不僅僅是想讓我們看一場單純的案件和破案,它和所有文藝片一樣,想表達的是更深層的精神內涵。

導演用余國偉這個小人物映射出了那個時代,那群人的特點,如果你能看到影片結尾,那肯定會看到一群麻木的人坐在不能動的車上,看到余國偉目光空洞的靠在車窗,而這便是那個時代的人們靈魂的缺失的表現。


就和我開頭說的一樣,余國偉有所欲,卻不能得。

他有自己的夢想,他不想失業,他表面對未來的發展不在乎,口口聲聲說,「能不能去,每個命運都有定數」,但卻在與老刑警的聊天中暴露了內心所想。

他為了離夢想近一點,每天低三下氣的去警局協助破案,全力以赴的投入到這場案件中,甚至於讓戀人充當誘餌。

而結果是什麼?余國偉的徒弟死於案件中,戀人燕子知道他的多做作為自殺了,而他本身卻還是那個保安人員,現實告訴他:這就是命,不是你想求,有所欲 ,便能實現的。


結尾的余國偉崩潰了,他變為了一個扭曲暴力傷人罪犯,這是他的命,天定。

電影中的其它人物也有著相似的命運。想離開小鎮,不再辦案的老警察到死也沒能如願。想去香港開理髮店的燕子,在失去愛情後選擇了自殺。

在那個年代不知道有多少像余國偉這樣的人,他們有夢想,有慾望,去奮鬥卻依舊無法改變命運。

《暴雪將至》則向我們講述了這些人,這些命,這些事,它所表述的價值觀很沉重,讓人深思。


寫實!工廠真實,工人真實,體制外巴結體制內真實!價值觀?這是表現人性的電影,唯一和價值觀有關的就是男主潛藏的對進入體制內的渴望吧!在那個遍地下崗的年代工人階層沒啥價值觀,內心潛藏的無助迷茫是下崗工人的常態!跳舞,打牌,搞破鞋…………偶發性刑事案件高發!就是那個歷史時期的常態!


網上看說導演說想表達:群眾與真相的距離;把電影《暴雪將至》看成案情重組,想想男主角的說法有旁證證明么?個人覺得體現了特定年代的特定人群的創業服務,就業服務,結果,你懂得;另外,保衛科幹部與輔警,協警,觀眾也很容易產生聯想;再和《追龍》比較比較?


推薦閱讀:

《讓子彈飛》是否真的有第二部?
怎麼客觀評價《讓子彈飛》和《V字仇殺隊》?
《尋夢環遊記》哪些地方感動到了你?
如何評價李連杰版的《少林寺》?
那些大爛片電影是怎麼賺錢的?

TAG:電影 | 暴雪將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