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除了主打的戈壁綠洲旅遊,敦煌還有其他好玩的嗎?


印象敦煌:一眼千年

敦煌市,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位於絲綢之路上,以敦煌石窟和壁畫聞名天下。敦煌在多數人腦海里都意味著荒無人煙的景象,許多詩詞歌賦也賦予敦煌一種蒼涼感。

說起敦煌的景點,可以分為東西兩線瀏覽,東線主要景點是莫高窟和鳴沙山,都距敦煌市區較近,路程在0.5-2小時之間。西線相對來說要遠很多,長約300km,往返時間需要7到8個小時,西線旅遊的特點是蒼涼和悲壯,有很濃重的歷史厚重感。西線的主要景點包括: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河倉城、玉門關、漢長城遺址、雅丹魔鬼城、陽關。

今天主要推薦5個景點:莫高窟、鳴沙山、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月牙泉、陽關。

莫高窟

莫高窟由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實體洞窟兩部分組成。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歷朝歷代,無論貧窮富有,古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在這裡塑造著他們的信仰,值得代代珍惜,是敦煌必去的景點之一!

莫高窟有2種票。一種是預約票,每天只發6000張,可以看一場電影+8個窟,還會有導遊帶隊介紹,這種票由於發放少遊客多,所以建議大家提前預定,節假日時至少提前一個月預定。還有一種是應急票,只能看4個窟,沒有導遊講解。

鳴沙山

鳴沙山,由流沙積聚而成,綿延數十公里,因沙動有聲而得此名。

自古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m,寬約50m,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這是鳴沙山景區最著名的地方,充滿了色彩和生機。

鳴沙山的沙是五色的,沙粒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晶瑩閃亮、五彩繽紛,是鳴沙「三寶」之一。建議在下午5點以後進去,沙子沒那麼燙,還能等到日落,穿條顏色鮮艷的裙子拍照超美的,還能在沙子裡面摸爬滾打!

從敦煌市可以坐公交車過去,直達景區,一張門票可以在三天之內進去2次,記得第一次出來的時候驗證臉部,下一次就能免費進去了。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風蝕作用形成的獨特地貌,其壯麗、雄渾和奇幻,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公園內集中連片地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例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許多著名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夜幕降臨之後,尖厲的勁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隻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在蒼茫的戈壁上,風沙把堅硬的泥土雕刻成了千姿百態的藝術品。地面被青黑色的粗砂粒鋪滿,除了在地面行走的遊覽人之外,似乎沒有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存在,離這裡不遠就是羅布泊。當落日的餘暉灑向整個戈壁時,在這片土地上站立了億萬年的「西海艦隊」會展現出蒼涼、雄壯的美。

月牙泉

月牙泉和鳴沙山就在同一個地方,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著,「山泉共處,沙水共生」說的就是月牙泉和鳴沙山的相輔相融。

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泉因其形酷似彎月而得名,東西長僅300餘米,南北寬50米左右。泉水的周圍生長著濃密而茂盛的蘆葦叢,就像美人纖長的疏密有致的眼睫毛一樣。關於月牙泉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實際上,月牙泉之所以能千年不填,完全是因為三面環山的地形,從東面來的勁風,會把滑下的黃沙又全部吹到山上。但無論怎樣,鳴沙山都因有了這汪泉水而更加靈動。

陽關

作為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敦煌市西南古董灘附近的陽關是漢代對通西域的重要門戶,如今的遺址只是一個小土台。在陽關博物館裡,兵器與農具的展示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將士駐守邊疆的情景,遠離家鄉的他們在出征時往往是九死一生、馬革裹屍。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聚散悲歡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陽關是軍士們日夜把守的要塞,是信使們更換馬匹的驛站,是商人們打尖歇腳的旅店,是遊子們瞭望故鄉的危樓,是思婦們懷念親人的坐標,是詩人們抒情言志的意象,是後人追尋歷史的符號……陽關累積了太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想像,目前此地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那個大墩之上。山前面,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沙漠。

你去過這些地方嗎?它們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記憶呢?


1雅丹地質公園
在距敦煌185公里,玉門關以西85公里的地方,有一處風蝕地貌群落,俗稱魔鬼城,目前已建成中國地質公園。在一條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乾涸河床地帶上,雅丹密布,丘峰林立,形態各異,不論是個體,還是整體,規模之宏大,氣勢之渾雄,均屬世界罕見。
2玉門關
玉門關建於東漢年間,又稱小方盤城,隨絲綢之路的興盛而繁盛起來,曾經是西域商賈和中原人士絡繹往來的必經之地。因為和田美玉自古從這裡輸入中原,所以被人稱為玉門關。曾隨絲綢之路的三通三絕而屢次興廢,最後終於淪為廢墟。
開放時間8:00-18:00。門票信息:門市價:40.0元

地址:酒泉市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戈壁灘上

玉門關在敦煌前往魔鬼城景區的路上(敦煌西線),一般在包車前往魔鬼城的行程中路過此處遊玩,包小車1日往返大約在500-600元左右。

3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莫高窟開鑿於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4雅丹地質公園
在距敦煌185公里,玉門關以西85公里的地方,有一處風蝕地貌群落,俗稱魔鬼城,目前已建成中國地質公園。在一條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乾涸河床地帶上,雅丹密布,丘峰林立,形態各異,不論是個體,還是整體,規模之宏大,氣勢之渾雄,均屬世界罕見。
5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位於月牙泉風景區,古稱沙井,俗名葯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
敦煌鳴沙山是國家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位於祖國西北,是絲綢之路上神奇瑰麗的甘肅旅遊景點。地處甘肅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過渡地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迹全無。 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虯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
6陽關
甘肅省敦煌市西南地名
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志》及《敦煌縣誌》認為紅山口即陽關。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
7漢長城
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8敦煌古城
敦煌影視城一般指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為漢敦煌郡治,位於黨河中下游綠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設沙州衛,其城址一脈相沿,未曾他遷。清代學者皆認為漢唐敦煌故城即為黨河西岸與新城隔河相望的殘破古城。據西北師大敦煌所李並成研究員考證推測,可能是趙破奴從令居向西進軍兩千里,於漢元鼎六年(前111年),乃調集張掖、酒泉郡人力修築敦煌城這一西陲要塞,並築有敦煌綠洲外圍的土河、塞城以及馬圈口堰水利樞紐。
9敦煌博物館
敦煌博物館,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成立於1979年10月,前身是縣文化館考古組。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收藏有敦煌當地的大量珍貴文物。
敦煌博物館位於市區繁華的陽關東路,可乘坐市內公交車或計程車前往,也可選擇步行。
10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離敦煌市區約35公里,開鑿於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於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千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於敦煌莫高窟,最晚也與莫高窟同一時期。著名洞窟是西千佛洞第4窟、西千佛洞第7窟、西千佛洞第19窟。


位於黨河中下游綠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設沙州衛,其城址一脈相沿,未曾他遷。清代學者皆認為漢唐敦煌故城即為黨河西岸與新城隔河相望的殘破古城。

據西北師大敦煌所李並成研究員考證推測,可能是趙破奴從令居向西進軍兩千里,於漢元鼎六年(前111年),乃調集張掖、酒泉郡人力修築敦煌城這一西陲要塞,並築有敦煌綠洲外圍的土河、塞城以及馬圈口堰水利樞紐。《瓜州史事編年》(P.3721、S.5693)、《漢書.武帝記》、《沙州都督府圖經》(P.2005)等史料對此都有記載,築城比建郡要早23年。

敦煌古城現僅存南、北、西三面斷續殘垣。東面已被水沖坍陷無餘,在黨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據殘垣遺迹推測,故城範圍南北長1132米,東西寬718米。就地取土,層層夯築,夯層厚12厘米,垣基寬6-8米,殘高4米許。四角築高大的角墩,今仍存高16米許,高出城牆一倍,下部夯築,上部多土坯壘砌。西牆正中殘留門洞一座,當屬西城門無疑。該城為漢代故城。經西涼、唐代兩次加固維修。城內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庫,其餘均闢為農田,地表無遺物可覓。

《肅州志》載;「雪山為城,青海為池,鳴沙為環,黨河為帶,前陽關而後玉門,控伊西而制漠北,金峽之咽喉,極邊之鎖陰。」今天,敦煌古城殘垣仍猶如一座歷史的豐碑,矗立在西部大漠,無言地述說著歷史。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區西南35公里處,開鑿於黨河河岸的崖壁上,因位於莫高窟的西面而得名「西千佛洞」。它的石演形制、壁畫風格和雕塑藝術均與英高窟非常相似,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專家考證,西千佛洞的建窟時間可能要比莫高窟早,至少也是同時代的。

  西千佛洞現在保存有石窟16個,其中有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洞窟多有坍塌現象,壁畫也因為年代久遠和一些人為因素而難以辨認。現在開放的石窟共有10個,其中有北魏窟、唐窟和晚唐窟等,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精湛的技藝。北魏洞窟第五窟中心柱東面座下有佛門弟子曇藏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寫的發願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辯認,這一北魏時的手書真跡,極為珍貴,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1961年,西千佛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綿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對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三危」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書·舜典》載:「竄三苗於三危」。早在公元二世紀後半期,東漢著名學者侯謹在此著書立說。東晉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開始在此創建洞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高僧樂尊經此,見三危山狀如千佛,始鑿莫高窟。三危山自古以來都是敦煌一處重要的宗教勝地。三危聖境國模甚大,一派佛國聖地、道家天宮的景象。

  出敦煌市東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處軌道左行,再2.5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間炸劈出的一長350米的陡峭彎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聖境」。東西向約6公里的景區有山門牌坊、王母宮、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跡牟尼大佛、老君廟等廟宇宮觀建築,遠山上還有樂堂和各種碑刻、塑像。

  進入聖境,首先是坐東向西的四柱七樓牌坊式山門,上刻「三危聖境」。前方不遠處兩山環抱間坐落著王母宮大殿,為二層歇山頂仿唐宋式宮殿建築,相傳這裡曾是西王母所住之處。再前行過「觀音井」牌坊,但見北山上有一古老的阿彌陀佛殿和觀音殿寺院,東側新修的觀音寺重檐歇山頂仿宋建築與古老的觀音井亭連為一體。從觀音寺東行,前方山丘間一龍王廟東北一西南向座立,廟內祭把有民間信仰的雷神及諸天龍王,四海龍王。五方龍王諸神。從龍王廟前行有平安廟,系懸山描嶺畫嵌殿堂,為祭把門神、財神,灶神、城隍土地諸神之所。再前行遠山上一高66米的釋迦牟尼大佛像憑立山頭,坐東向西,與其它各殿呈一線分布,在大佛腳下觀景,三危聖境盡收眼底,老君堂是最東邊的一座古老廟宇,供奉太上老君,以求保佑一方平安。

三危聖境規模甚大,一派佛國聖地、道家天宮景象。新修的各佛殿將於2000年農曆四月初八日舉行開光儀式,並對遊人開放。

敦煌古城為漢敦煌郡治,位於黨河中下游綠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設沙州衛,其城址一脈相沿,未曾他遷。 據西北師大敦煌所李並成研究員考證推測,可能是趙破奴從令居向西進軍兩千里,於漢元鼎六年(前11年),乃調集張掖、酒泉郡人力修築敦煌城這一西陲要塞, 並築有敦煌綠洲外圍的土河、塞城以及馬圈口堰水利樞紐。

雷音寺原名解脫庵,亦名觀音堂。位於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甘肅敦煌市南4公里處鳴沙山下,月牙泉邊。佔地面積300畝的新寺院對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陳列館等設施進行了改造、維修和擴建,重現了唐式佛教寺院風格,其擴建後成為敦煌最為重要的漢傳佛教宗教活動場所。2013年9月30日,雷音寺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以莫高窟172窟經變壁畫的建築結構布局為藍圖的敦煌雷音寺建成,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將向遊客免費開放。 國慶長假伊始,位於古絲綢之路重鎮——甘肅敦煌市城南約4公里處鳴沙山下,月牙泉邊的雷音寺經過三年大規模升級改造後,首次面向遊客開放,這解決了當地近年激增的遊客「有地方拜佛,沒地方燒香」的窘境。 「升級」後的雷音寺將成為敦煌境內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為天馬的故鄉,位於敦煌市南湖鄉東南4公里的黃水壩水庫一帶,由眾多泉水匯成,碧波蕩漾,別具佳色。又名壽昌海,據敦煌遺書記載,漢武帝時有一名叫暴利長的囚徒屯田敦煌時,設計捕捉到一匹野馬,獻與漢武帝,漢武帝見其馬體態魁偉,骨胳非凡,以為是他最尊崇的太乙神賜給他的寶馬,起名為太乙天馬,並作太乙之歌。從此,渥窪池同「天馬」一舉馳名。


推薦閱讀:

榆林窟3窟壁畫《普賢變》《文殊變》是否表達了生殖崇拜?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表達?

TAG:旅遊 | 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