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俠客義士」?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竇文濤在節目中說:相比荊軻,聶政更讓他感動。

荊軻聶政,都是所謂的俠客義士,被司馬遷放在《史記》的俠客列傳中。

荊軻刺秦的故事,婦孺皆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屠狗輩」聶政到底是怎麼回事。

相比於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聶政低調得多,戲劇化的成分少,但他更像一個混江湖的刺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聶政,韓國人(此韓國非彼韓國,其實是河南人),小時候就好勇鬥狠。因為殺了人,越境逃亡,跑到了齊國,以屠狗為業。

韓國高官嚴仲子因為與相國俠累有仇,就到各國去尋找殺手,要做掉俠累。最終,他在齊國相中了聶政。

和荊軻的故事類似,嚴仲子好酒好肉、金錢美女招待聶政,目的只有一個:刺殺政敵俠累。最初,聶政以奉養老母為由,拒絕了嚴仲子的美意。但嚴仲子畢竟是個大金主,對聶政說:我敬你是條漢子,有義氣,東西你都留著,哥哥也不強求。

後來,母親去世,喪服期滿,為了報答嚴仲子的厚愛,聶政隻身提劍殺進相府,成功刺殺了相國俠累。

事情到了這裡,其實沒啥讓人感動的。無非就是政客買兇殺人嘛!古今中外,這樣的爛事多的是。

這件事情的奇特主要是在殺完人之後。

相府守備森嚴,聶政雖然可以出其不意地幹掉俠累,但若想生逃出去,堪比登天。他也清楚,此番只能豎著進去、橫著出來。

因此,完成任務後,他剝去了自己的臉皮,挖去眼睛,挑出腸子。太狠了!

這麼做,為的是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連累家人!

果然,韓國人費了好大的勁,也沒能找出這個狠角色到底是誰。

司馬遷怎麼知道他是誰的呢?


「知弟莫如姐」。聶政的姐姐聽說這件事後,就猜到應該是弟弟乾的,她也明白弟弟這麼做是為了保護自己。但她沒有貪生怕死,而是毅然決然地趕赴韓國,發現刺客果然是自己的弟弟,放聲痛哭。

她告訴所有人,弟弟為了自己和母親,不惜自降身份,混跡在屠狗輩中。但「士為知己者死」,在老母離世、自己出嫁後,弟弟為報答知己,不惜以身犯險,犧牲生命。又怕連累自己,所以自毀容貌。但是,自己又怎能苟且偷生而讓弟弟的英名從此磨滅呢。

聶政的姐姐悲不勝悲,仰天大哭三聲「天哪」,死在了弟弟身旁!

聶政的事迹從此流傳千古!聶政得了「俠義」的美名,他的姐姐得了「烈女」的美名,嚴仲子得了「識人」的美名。

倒霉的只有俠累。正是: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談到歷史上著名的「俠客義士」,就不得不提到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俠客組織「墨家」。墨家自墨子之後,一度為「世之顯學」,風行於天下。

《呂氏春秋》中就記載了幾個墨家的小故事。

到了戰國時代,墨家的學術帶頭人被稱為「巨子」(鉅子)。巨子之職,是由前任巨子認可並傳遞。身在楚國的巨子孟勝,與楚國陽城君成為至交。陽城君任命巨子守衛自己的食邑,並交換信物,約定信物相符才可從命。但此時,楚國突然發生巨變:楚悼王死,楚國舊貴族趁機反攻倒算,在楚悼王靈前殺死了吳起。陽城君也參與了此次政變,但在殺死吳起的同時,不幸誤射楚悼王屍體。楚悼王之子楚肅王繼位後,對參與此次政變的人進行追究,要治陽城君之罪。陽城君得知,立刻逃跑,楚肅王隨即派人來沒收陽城君的食邑。

這時,孟勝的處境就尷尬了——究竟是該逃跑還是投降楚王?

孟勝對弟子說:「我接受了陽城君的食邑,與他有符信相約。現在不見他的符信,又無力阻止楚王沒收食邑,看來不為此而死,是不行了。」孟勝弟子徐弱勸他:「如果你的死對陽城君有利,死還可以;但你的死對陽城君無半點益處,死了還讓墨家學術在世上斷絕——你萬萬不可死。」孟勝弟子所言,確實如此:別說陽城君現在下落不明,即便是陽城君在,他自己也不可能守住食邑。為一塊必然要丟失的食邑而死,確實是沒必要。

孟勝的回答卻是讓人吃驚:「不是這樣。我與陽城君的關係,不是老師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臣子。如果我這次不死,以後世人尋求嚴師、賢友、臣子就不會再找墨家弟子。我之所以赴死,正是為了踐行墨家理念而讓墨家事業發展。我現在就將巨子之位託付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位賢良之士,哪裡用得著擔心墨家學派在世上斷絕呢?」

徐弱聽聞此話,馬上回答:「如您所說,那我請求先走一步,為您掃清赴黃泉之路。」於是,在孟勝之前就搶先自殺身亡了。孟勝死後,他門下弟子為他殉死的多達180人。

他派往宋國傳位的兩位弟子,在完成任務後,想返回楚國為孟勝殉死。田襄子阻止他們:「孟勝已將巨子之位傳給了我,你們應當聽從我的命令。」於是,二人返回楚國殉死去了。(《呂氏春秋·離俗覽》)

這一故事,首先反映出墨家在經歷多年發展以後,已經與各國權勢人物緊密結合,逐漸脫離墨子時代的草根階層。然而,這個故事也許說明了墨家最終必將沒落的一大原因——墨家學術宣揚對「巨子」的個人忠誠度,為了對「巨子」的忠誠,孟勝弟子共有180人為之送命!跟隨巨子的門人,不說個個都能獨當一面,但絕對是墨家學術的精英骨幹。180名墨家的精英骨幹頃刻之間命歸黃泉,對於墨家學術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歷史上的俠客義士,向來被人們追捧。在中國只有死了的義士才會被稱為英雄,如項羽這種悲情英雄格外受追捧。不知道在中國古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是否跟今天一樣道德淪喪,社會上以利益至上為標準。讀史不可能完整準確的理解一個時代,人們情願相信一些美好是真的,我也願意相信那個時代充滿了俠義之人。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每一個俠客都是以犧牲自我來成全別人。作為一個俠客除了高深的功夫以外,還應該有頑強的毅力,過人的勇氣,自我犧牲的高尚品質。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敢於任何強大的勢力作鬥爭,不為自己,更不懼死亡。今天的社會已經被物質化了,俠客已死,義士不存。

在我看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俠客義士」,莫過於荊軻和李白,一個以身犯險,功敗垂成,卻名流青史;另一個仗劍走天涯,雲遊四海,以詩酒聞名於世。


說起俠客義士,小編第一個想到的是荊軻,咳咳,可能是王者打多了吧。

不過當然不止荊軻一個,每個朝代都有其所出名的俠客義士,下面就來和大家聊聊那些俠肝義膽的俠客義士們吧。

史記中記載的有五位: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

這其中給大家介紹一下聶政。聶政,戰國時俠客,韓國軹(今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是戰國時期四大刺客之一。聶政此人可以說是非常的重感情,為了親情什麼都不顧。他在被追殺的途中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

戰國四大刺客:要離、專諸、聶政、荊軻。

給大家介紹一下荊軻吧,我想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不陌生。荊軻刺秦嘛,學過歷史的都會知道點吧。荊軻,姜姓,慶氏。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

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後來荊軻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


中國歷史上從不乏俠客義士,遠至春秋聶政刺俠累,國士豫讓刺趙宣子,專諸刺王僚,荊軻刺秦,近則有大刀王五,王亞樵之輩,俠客義士的慷慨悲歌,未曾斷絕。

但最具爭議要算春秋吳國的要離刺慶忌,每讀其人其事,總有惑然之感,無數問號揮之不去,隨著年歲漸長,困惑不單沒有解除,反而有加深之虞。此人的事迹,也多為後人引用演繹,比如《說岳全傳》中的王佐斷臂說降陸文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要離生得身材瘦小,身高僅五尺余,腰圍一束,相貌醜陋,卻有萬夫之勇,又兼有智謀,平日捕魚為生。伍子胥為報父仇家恨而逃亡吳國,幫助吳國公子光(闔閭)取得王位,專諸刺王僚後,還有勇猛善戰的公子慶忌(王僚兒子)逃亡在外,慶忌時稱天下第一勇士,飛奔的速度能追逐麋鹿,跳躍起來能捉住天上的飛鳥,吳王闔閭深為忌憚,欲除之而後快,伍子胥便推薦要離前去刺殺慶忌。

無法取得慶忌的絕對信任便無法接近他展開刺殺行動,足智多謀(!)的要離便向闔閭出謀劃策,讓吳王殺死要離的妻兒並砍斷要離的右臂,以苦肉計接近慶忌。這惡毒的計策吳王聽了也大為不忍,搖頭不肯。(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要離說,「一個戰士,怎麼可以享受家庭的溫暖呢?大王只需要在我回來之後厚葬他們就行了」。吳王大為震動,依計而行。某日朝議,要離假裝觸怒吳王,吳王怒不可遏,殺了他全家斬斷他右手,並驅逐出境,此事弄得遠近皆知,眾人都說要離與吳王仇深似海勢不兩立。

離開吳國後,要離得知慶忌在衛國,他便前往投奔,慶忌初期並不信任他,後來看到他的右臂真的斷了,還打聽到他的妻兒被吳王闔閭所殺並焚屍於市,就相信他確與吳王之仇不共戴天,便用他為心腹,讓他每日訓練士卒,修治舟艦,為討伐吳國做準備。(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準備充分待時機成熟時,慶忌和要離帶領人馬乘船出發前往討伐吳國,二人一同站在船頭指點江山,江水翻滾帶動大船一搖一晃,船上眾人站立不穩左顛右倒,此時,要離看準時機把握機會,舉起左手的短矛,借船隻搖晃之勢,直刺慶忌心窩,嘶的一聲,短矛從慶忌胸口透背而出。


身受重傷的慶忌才醒悟要離的真正目的。他忍著劇痛,單手把要離提了起來,把他的頭放入水裡,浸了三次後,坐下把他橫放在膝蓋上,大笑著說,「天下居然有像你這樣的勇士,能用這種苦肉計來刺殺我啊」!

左右的人要殺掉要離,慶忌說一天之內不能死了二名天下勇士,「放他回國讓他的國君表彰他的忠誠」。說完拔出胸口之矛,血流不止而死。



歷史上著名的俠客義士可謂多如過江之卿。著名典故「竊符救趙」中的侯贏與朱亥,一以智,一以勇,幫助信陵君救了趙國,可謂俠。司馬遷《史記》中的「遊俠列傳、刺客列傳」為很多春秋戰國和漢代的俠客義士留下了記載。這些人中的豫讓,當時就被趙襄子稱為「義士」,看來知者有限,下面就多說兩句:

豫讓是晉國權臣智襄子荀瑤的門下,非常受重視。後來智家被趙襄子聯合韓、魏兩家滅掉,趙襄子和智襄子的仇最大,結果把他的頭砍下來,上漆作為酒器。豫讓發誓為智伯復仇,變姓名混入趙家,在洗刷廁所時用身藏的匕首刺殺趙襄子,但被發現。趙襄子感嘆他的「義士」品格而放了他。豫讓矢志不渝,為了達到目的,身上塗漆,燒壞了皮膚,吞木炭裝啞巴,割掉鬍鬚,剃掉眉毛,在街上乞討,連他妻子都認不出他。結果,再次企圖行刺時還是被趙襄子擒獲。豫讓要求趙襄子處死自己前成全自己的義名,於是拔劍猛劈趙襄子的衣服,大呼「吾可以下報智伯矣」,伏劍自殺。

至於太史公筆下的一種漢代遊俠們,朱家、劇孟應該算是比較正宗的俠客義士,郭解相比不那麼純粹。

隋唐是遊俠風行的年代,正史與筆記中記載的俠客義士很多,如新唐書的列傳中有一位民間俠士胡證,幫過名臣裴度的忙;烈女傳中的謝小娥,女扮男裝,為其夫俠士劉居貞復仇……再如明代內家拳宗師王征南,大儒黃宗羲為他撰文加以介紹;清代甘鳳池是今天盡人皆知的俠客,而他並非小說虛構人物,清史稿中有傳。

類似這樣的俠客義士實在舉不勝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翻翻書。


推薦閱讀:

秦帝國真的是亡於暴政么?
李廣幾乎沒有打過勝仗,為什麼卻成了猛將的代表?
為什麼歷史書上都沒有冉閔這個人物呢?
二战时候,如果美国不参战,现在会是什么样?
為什麼日本的將軍們沒有推翻天皇,而是選擇屈居人下?

TAG:俠客行 | 荊軻 | 歷史 | 蓋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