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中「荊、關、董、巨」是什麼意思?


「荊關董巨」其實是五代十國時期幾個著名的畫家,荊一荊浩,關一關仝,董一董源,巨一巨然。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幾個人對後世繪畫發展的影響, 以及他們各自的繪畫風格。

關注多藝點,每日一畫,多學一點藝術小知識!

五代十國曆時53年,雖然紛爭並峙,但由於南唐和西蜀相繼設立畫院,繪畫藝術仍得到了較好發展。

宗教神話、歷史故事、文人生活等成為人物畫描繪的主題,在技法風格上工筆設色更加細勁多變,水墨畫則出現了大寫意畫法。

1.董源

以董源為開創者的「荊關董巨」四大家出現,成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董源和巨然代表江南山水畫派,長於表現平淡天真江南景色,體現風雨明晦的變化,

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雲氣滃鬱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

2.巨然

巨然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 ,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並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並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

荊浩和關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畫派,開創了獨特的構圖形式,善於描寫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3.荊浩

荊浩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所作雲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

4.關仝

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作為中國山水畫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時得到了很大發展,墨法逐漸豐富,水墨和水墨著色的山水畫已發展成熟。

喜歡藝術,就關注多藝點!每天多學一點藝術小知識!


「荊、關、董、巨」是山水畫中常被提及的人物,荊、關分別寫的是太行山和關中一帶,董、巨則是江南山水的開他者。他們四人的創作風格,既繼承了唐代山水畫結構和視野上的遼闊的特點,同時又去掉了唐代山水畫中過於裝飾氣息的青綠設色。在手法上,以寫生為主,不論是從結構、質地還是感覺上,都是達到了山水畫的高峰。在唐代的山水畫中,筆法是沒有什麼變化的,有的只是線條,這就是張彥遠說「冰澌斧刃」,這個詞的意思是說,在山水畫中的這種線條,只有輪廓上的勾勒,並沒有質感上存在的任何意義。但是到了五代時期,他們的畫作中,對筆法的運用可謂是千變萬化。比如傳董源的《寒林重汀圖》,《龍宿郊民圖》、《瀟湘圖》。再比如,傳巨然的《秋山問道圖》。另外張璪在畫作上的描繪有句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正說明了一代時期的山水畫家在物質與性情,客觀與主觀之間的和諧統一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北宋時期,我們以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為例,他細密和尖銳的筆法,在描繪黃土高原上的山石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遠看,大山氣勢磅礴,近觀,樹叢、泉石、人騾有聲有色,好不熱鬧,在氣勢宏偉的大山中,還有著生氣盎然的場景。不論是李成畫的齊魯風景,還是范寬的的關中大山,都說明了宋代時期山水畫與現實不可分離的關係。


「荊、關、董、巨」是我國五代南唐時期,山水畫領域四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即荊浩、關仝、董源、巨然。關仝師荊浩,巨然師董源。

按照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將荊浩及其後世傳承者們歸於山水畫的「北派」,將董源及其後世傳承者們歸於山水畫「南派」。北派畫家多以勁健的筆墨,表現北方山水的高嶺大壑、雄強之貌,深合當時皇家「正大氣象」之意,而且多為皇家的宮廷畫家。南派畫家則以柔美淡秀的筆墨,表現南方山水土植豐茂的丘嶺山川,發展到後來(尤其自元代以降,直至現代),演變成為「文人山水」一系。

在兩宋及以前,主要以北派山水執牛耳。元、明至清代,以南派山水為大盛。


山水畫起初作為人物畫背景,發展至隋,成為專科,先多重彩至唐代王維一出,始興水墨山水,荊浩、關仝乃殘唐五代北方山水畫家,所作氣勢雄強。董源乃南方人,宮廷畫家,所作江南山水,鬱鬱蔥蔥,巨然乃僧人,繼承董源而發展之!


推薦閱讀:

莫奈會是第十個上船的人嗎?
有沒有一些水彩初學者的圖?
幫我評論一下這幅畫呢?
每天畫五張畫和一天畫三十五張畫哪個效果更好?

TAG:文化 | 山水畫 | 美術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