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破格錄取零分學生成就三位文壇巨匠,今天為什麼做不到?
公平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能光看見好處,看不見壞處。
倒回到那個時代,看一下當年的大學入學考試是個什麼樣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離開,在《上學記》一書中記錄了自己「高考」的經歷,可以作為參考。
據他回憶。當時考大學、考中學,都是各個學校分開考,每人選定幾所學校,就去參加相應的考試,每個學校要求不一樣,有的考這幾門,有的考那幾門。1938年就變成了統考(這一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設立了全國統一招生委員會),抗戰全面爆發後,又變成了「聯合招生」、「委託招生」,就是劃分考區,考區內統一組織同樣的入學考試,並設定一家學校負責牽頭,各考區自主命題,但錄取人數需要教育部核准。
何兆武先生參加的是貴陽考區的考試,當年貴陽考區的第一名是許少鴻,他是貴陽考區的第二名,西南聯大本系的第四名。當年西南聯大的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他沒有寫,只能從別的史料中推算。
1939年,全國考生共有兩萬零六人,錄取率不足10%。因為地域分布太廣,閱卷不易,所以採用了分區閱卷的方式,這種方法用了兩年,1941年開始變成了分考區考試。
水力發電學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燦是我是1943年夏報考西南聯大工學院的,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聯大的入學門檻真高」。
1947年,國立重慶大學共有5388人報考,錄取人數只有434人,錄取比例只有8%。
這些材料說明,在民國時,參加高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參加人數並不多。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劃分考區,考生就得自己背著行李,帶著盤纏去趕考,沒錢當然不行,還得受過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階段,所以經常發生變化,今天這個老師提倡文言文,明天那個老師又全面教學白話文,常有的事。
何兆武先生提到,當年他們班的學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學的語文題非常難,因為上交的國文是請了清末的老先生來教,出的作文題就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論」。他說他「連題目都看不懂,要是這個題目給我作文的話,肯定得零分。」還好他考的是西南聯大,考上海交大豈非歇菜?這種坑不去考不知道,當然也增加了錄取的難度。
何兆武受過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歲離開北京,撤退到馬鞍山繼續讀書。也有家學,父親是搞技術出身,當時屬於緊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雖不富裕但也足夠舒適,他的兩個姐姐、一個妹妹,都是西南聯大畢業,沒有好的教育和足夠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來的。
有人還舉過一個例子,嚴耕望出生於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黃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個人都是前後腳接受的大學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國教育出來的精英,這其中何炳棣的父親曾在北洋政府任職,是天津的一個法官;黃仁宇的父親曾為同盟會元老,後退出政治,但在國民黨內依然保有一些關係;何兆武的父親說過了;只有嚴耕望出身農村,但也接受了比較良好的基礎教育。
能給出的信息都在這裡了,來總結一下民國時「高考」的基本特徵:
一、範圍小。1939年全國才二萬考生,雖然有戰爭的影響,但數量也實在是少得可憐。1943年的西南聯大,1947年的國立重慶大學,都是一流大學,錄取率居然分別達到了20%和8%,報考人數並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熱門職位的1:3000了。
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級教育的人數就很有限,所以競爭並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個班,考中西南聯大的就有好多,而當時一起撤退到馬鞍山讀書的學生一共才有多少,幾乎到了讀完高中就有學上的程度,何況民國的免試入學比例出奇的高。
三、教育水平地區差異極大。何兆武先生回憶,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語文老師,老師不無感慨的跟他說,當年北大錄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區就報名了四千人。請注意1939年的全國高考人數,想像一下北京孩子當年享受的是怎樣的教育。
總之,這樣就可以形成對民國「高考」的一個大致印象,這是一種萌芽階段,還在摸索,涉及範圍較小,不是人人都參與得起的一種現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學考試,能跳過這道龍門的,人數並不多,水平也不見得有多高。1939年,中華民國人口超過五億,只有兩萬多高考考生,這是什麼概念。民國免試入學比例又高,15%,先修班還有50%幾率免試入學,聞一多大筆一揮,特招幾個學生,完全符合當時的制度。
問題來了,那麼羨慕這種特招制度的話,請先設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國,有多大幾率能成為茫茫人海中的那兩萬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飆升,初高中生人數、高考人數、專科本科入學人數飆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極大普及?大學生還稀罕嗎?碩士畢業還叫事兒嗎?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大筆一揮特招幾個學生,會不會被億萬家長指著鼻子罵:「你以為你是聞一多就了不起嗎?教育腐敗!我要告教育部!」
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壞,羨慕民國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國高考制度的那狹窄的覆蓋範圍,想享受現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別做鼓勵學生培養個性、特招名額落自己頭上的美夢了。
現在是要求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門門精通的通才!高考中能得高分的學生確實了不起,幾乎全才!
數學零分的文學巨匠,不通外語的醫學專家,科學天才卻生活白痴……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層出不窮,是否說明,奇才、天才常常是一門通!
出大成績(就)者,常常是怪才,偏才!
這個主要是針對偏科的學生,有不少學生是偏科的,我們班以前就有個英語極差,數學很好,文綜也好的學生,高考476,英語30,結果只能讀一個很一般的專科,我們07級畢業學生考不到500分都上不了個好一專。那會兒得550才能上個不錯的三本,競爭殘酷,我記得我們去讀自考,還有600多在裡面。而另外一個女生,06級學姐考了469,數學零蛋,高考很任性交了白卷。
今天做不到不是今天的教育體系不好,而是更完善。
民國時期處於教育體制變革期,私塾沒有徹底廢除,新學正逐步推行,因此,兩種教學體系下,出人才的路徑和選拔人才的方法與標準不一樣。
私塾教學沒有統一的教材,檢測教學成果的方法比較原始。新學有教材,有檢測教學成果的基本標準。
聞一多不是比別人有能耐,慧眼,而是知道不同的學生沒有受到相同的教育,也就是兩套教學體系的不同。
教學雖然不同,但有相同的地方。選材的標準其實還是一個,有沒有學習能力。
今天的教學標準統一了,因此,如果再有學生考零分,肯定不會被錄取,這才正常。
時代不一樣了。現今的知識量和幾十年前相比是幾何倍數的增長。如果只是專才,除非你是某個領域站在尖上的人物,確實很有某個方面的天份,那就另當別論了。然而絕大多數的人偏科,在某一學科上好,可未必有那麼優異的天賦,以後參與社會競爭多數情況還是會被無情的淘汰。因為在中國這個國度現在不缺人才,尤其是普通專才。也許少數確實是難得的專才可以被大學破格錄取。但如果成批量的,甚至是改變選拔機制,哪一所大學又敢於冒這個險?
貌似獲得諾貝爾的 有相當大比例是比較偏科的。從古到今絕大部分巨匠都是偏科的,但過去中高考需要全科都考好,其實是對有特定喜好的人的精神折磨,是極為不妥的。據說新高考允許學生高中階段選擇文理 不再什麼都強制學通,這應該是進步的。
今天沒有聞一多,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現在不可能做到,人心變了,處處是功利,
在那個年代,能夠上學已經不容易,能考大學更加不容易,其它學習機會更難,主因是經濟等。而現在,中學已經普及,高中基本覆蓋,大學也不是太難,在全民學習的氛圍中,大學作為比較稀缺《不是人人可上,各大高校水準也不一樣》,公平才是重點。而且現今,你要有水平,可以自學,可以成教,可以網教,途徑多多。特招,怎麼體現公平,避免後門。
這種事概率太小。別說零分學生日後成就可能厲害。就是滿分誰能保證一定成就非凡。這和戰爭是一個道理。都記得住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大多數戰役都是按照正常邏輯發展的。一個正常的社會要保證大多數事情都是按照規矩辦事。這樣可能會錯過一些好事。但是會在最大程度上杜絕壞事發生
推薦閱讀:
※上聯:三娘盼夫成石千古不變三娘灣,下聯怎麼對?
※為什麼周分封天下,保八百年基業;而漢分封卻有七國亂,晉分封有八王亂?
※王圓籙把敦煌的文物賣給斯坦因,是對文物的保護嗎?
※冉閔拯救了瀕於亡族的漢人,為什麼說這是互聯網歷史學所編造的最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