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史學基本功?
說起史學的基本功,一般來說北大歷史系培養出來的都知道所謂「四把鑰匙」。這是鄧廣銘先生當年反覆強調的,就是年代、職官、地理、目錄四個方面。想要研究中國史,這四個方面的訓練缺一不可。在訓練方面,「四把鑰匙」中的職官對應制度史,地理對應歷史地理,目錄對應歷史文獻學,分別對應歷史學中的三個不同研究專題。唯一沒有特別對應關係的就是年代,因為年代跟歷史的關係過於直接了,研究歷史好像幾乎不可能離開年代,但是恰恰就是年代這個基本功最容易被忽略。
舉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吧,年代這類問題往往對構造我們頭腦中的歷史圖景和歷史人物形象,有著重要作用。比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滅六國稱帝是在公元前221年。在秦朝二世而亡之後,繼秦而起的是漢朝,第一任皇帝是劉邦。劉邦稱帝在公元前202年,比秦始皇晚了19年。但是,我想恐怕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劉邦其實與嬴政可以算是同齡人,他只比嬴政小三歲。也就是說,劉邦的整個青年階段,他都生活在戰國時代,靜靜等待著機會的來臨。反而真正推翻了秦統治的項羽,倒是劉邦的晚輩,他比劉邦小了二十四歲,在少年期就目睹了楚國的滅亡,面對秦始皇出巡的儀仗也顯得有些沉不住氣,最終在爭奪天下的戰爭中輸給了老謀深算的前輩。
如果不去注意這些年齡上的分別,只是看《史記》中的記載,大概會認為楚漢相爭是小流氓勝了霸王,多少替項羽有些扼腕。但是再想想他們的年齡關係,才能明白其實是老前輩用人生經驗給小兄弟上了一課,好像悲劇色彩立刻褪去不少,是不是?
第一,基本的地理知識,尤其是讀通史的時候,如果對地理沒什麼概念,經常會雲里霧裡,一頭霧水。比如關於打仗的記載,如果對戰爭各方和戰場的地理地形情況毫無了解,就很容易忽視或者不理解戰爭的過程。
第二,接著上一個問題,對行政區劃沿革和地名沿革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不是說要特別了解,但是要有基本的了解。
比如三國時期的重要問題荊州,在漢朝就是一個轄區面積非常大的行政區,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的一部分,和今天湖北的地級市荊州不是一回事。
第三,要有一些基本的軍事和戰略常識,因為戰爭是歷史的一個重要主體線索,所以要經常碰到戰爭的問題。中國古代史籍尤其是正史中,對戰爭的記載往往比較簡略而且模糊,沒有軍事常識就會覺得難以理解。
最起碼的,不能根據演義小說里的描寫來想像戰爭。任何時代,將領的指揮都非常重要,但絕對不是兩個武將單挑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舉個例子,以前回答過兩個問題,一個是問漢朝有六十萬大軍,為什麼漢武帝只用十多萬人出擊匈奴?另一個是北宋滅亡的時候,傳說中的八十萬禁軍在哪裡?率先殺到東京汴梁的金軍才六萬人,為什麼打不過?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軍事常識的問題。因為對一個定居農耕帝國來說,無論有多少軍隊,都必須分駐不同地區,平時要保障地方治安,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危險,比如叛亂之類。
到戰時,這些軍隊再集結,而集結是需要時間和組織的,尤其是涉及到武器裝備,鎧甲糧餉,指派將領,抽調軍隊,編組訓練等等。
第一,基本的地理知識,尤其是讀通史的時候,如果對地理沒什麼概念,經常會雲里霧裡,一頭霧水。比如關於打仗的記載,如果對戰爭各方和戰場的地理地形情況毫無了解,就很容易忽視或者不理解戰爭的過程。
第二,接著上一個問題,對行政區劃沿革和地名沿革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不是說要特別了解,但是要有基本的了解。
比如三國時期的重要問題荊州,在漢朝就是一個轄區面積非常大的行政區,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的一部分,和今天湖北的地級市荊州不是一回事。
第三,要有一些基本的軍事和戰略常識,因為戰爭是歷史的一個重要主體線索,所以要經常碰到戰爭的問題。中國古代史籍尤其是正史中,對戰爭的記載往往比較簡略而且模糊,沒有軍事常識就會覺得難以理解。
最起碼的,不能根據演義小說里的描寫來想像戰爭。任何時代,將領的指揮都非常重要,但絕對不是兩個武將單挑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舉個例子,以前回答過兩個問題,一個是問漢朝有六十萬大軍,為什麼漢武帝只用十多萬人出擊匈奴?另一個是北宋滅亡的時候,傳說中的八十萬禁軍在哪裡?率先殺到東京汴梁的金軍才六萬人,為什麼打不過?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軍事常識的問題。因為對一個定居農耕帝國來說,無論有多少軍隊,都必須分駐不同地區,平時要保障地方治安,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危險,比如叛亂之類。
到戰時,這些軍隊再集結,而集結是需要時間和組織的,尤其是涉及到武器裝備,鎧甲糧餉,指派將領,抽調軍隊,編組訓練等等。
展開閱讀全文
暫無評論
pku小動物 36贊
北京大學元史博士 元史研究者
說起史學的基本功,一般來說北大歷史系培養出來的都知道所謂「四把鑰匙」。這是鄧廣銘先生當年反覆強調的,就是年代、職官、地理、目錄四個方面。想要研究中國史,這四個方面的訓練缺一不可。在訓練方面,「四把鑰匙」中的職官對應制度史,地理對應歷史地理,目錄對應歷史文獻學,分別對應歷史學中的三個不同研究專題。唯一沒有特別對應關係的就是年代,因為年代跟歷史的關係過於直接了,研究歷史好像幾乎不可能離開年代,但是恰恰就是年代這個基本功最容易被忽略。
舉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吧,年代這類問題往往對構造我們頭腦中的歷史圖景和歷史人物形象,有著重要作用。比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滅六國稱帝是在公元前221年。在秦朝二世而亡之後,繼秦而起的是漢朝,第一任皇帝是劉邦。劉邦稱帝在公元前202年,比秦始皇晚了19年。但是,我想恐怕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劉邦其實與嬴政可以算是同齡人,他只比嬴政小三歲。也就是說,劉邦的整個青年階段,他都生活在戰國時代,靜靜等待著機會的來臨。反而真正推翻了秦統治的項羽,倒是劉邦的晚輩,他比劉邦小了十六歲,在少年期就目睹了楚國的滅亡,面對秦始皇出巡的儀仗也顯得有些沉不住氣,最終在爭奪天下的戰爭中輸給了老謀深算的前輩。
如果不去注意這些年齡上的分別,只是看《史記》中的記載,大概會認為楚漢相爭是小流氓勝了霸王,多少替項羽有些扼腕。但是再想想他們的年齡關係,才能明白其實是老前輩用人生經驗給小兄弟上了一課,好像悲劇色彩立刻褪去不少,是不是?
除了四把鑰匙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史源學的訓練。歷史文獻的研究,乃至學術論文的引用,都要引用最原始的史料,不能做二傳手。因為一經轉手,文字往往會失去原義,對問題的理解也會產生歧義乃至誤解。而且古人引用,往往沒有註明出處。如果你不知道是引用,就會張冠李戴。過去陳垣先生非常重視史源學訓練,為研究生開過這方面的課程。現在的大學歷史系,連北大歷史系,似乎都沒這課程。要開這裸,不容易。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下列兩本書。
史學基本功實際上就是還原歷史場景的能力,進入考古時代之後,基本功還要包括以下幾項:
1,古文字的閱讀能力,這裡不說專家級的獨立考釋,但要有讀的能力。這種熟讀之後的直覺是非常重要的。
2,閱讀考古發掘報告的能力。這個需要死讀一些教科書。這個能力主要是為了掌握那些歷史器物層面的演化,會加強直覺能力。
3,中外交通史的基本功。這是為了避免我國史學常見的春秋正統觀念對視野的遮蔽,要肯定文化交流是人類種群之間的常態,有一個健全的立場。
最後,正如陳寅恪所說,搞歷史一定要數學好、邏輯好,理工科的知識積累和邏輯實證的訓練也是極其重要的。簡單說,就是要真正有研究一個問題的能力。
以上這些都需要長期積累,隨口說說,大家共勉、力爭上遊。
比如魯侯被三桓趕到齊國,左傳記載齊侯給他千社之地,這是為什麼?數據來說話
1、杜預注釋左傳,只要沒典故是他自己推測的基本都是錯的,有出處的基本都是對的,根據他的注的資料,千社可以折算成5個男爵國125馬車的地盤。這是什麼概念?這是西周一個普通侯的領地,雖然魯國是元侯375馬車,但是畢竟名字還是叫侯,所以給他一個侯的領地
2、看地圖,這125馬車的地,都是齊國佔領的魯國的龜陰、歡地50馬車、郕國50馬車、遂國25馬車的地,原本都是魯人居民,現在由魯侯名義上擁有,可以方便齊人管理和趁機收稅,魯侯也就是一個傀儡。
3、萬一三桓進攻這裡,或者用這裡的兵幫魯侯復國,徵兵都會比較方便。
不知道對不對,拋磚引玉吧,一為明辨,二為實考;歷史很好是偽裝過的,尤其是史料很多是打扮過的,不明辯難分真偽;實考是建立在明辨之上,實考更難更苦,尤其現場實考,除了環境因素,還有人與政治因素,人與政治因素更厲害,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推薦閱讀:
※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大軍遭遇凱撒帶領的羅馬軍隊進行平原會戰會是怎樣進行過程?
※十三陵為何有12座無字碑?
※戰國時期的白起,為何能保持將近七十連勝的不敗戰績?
※如何評價畫家張大千?
※唐中宗李顯的結髮妻子趙氏為何會被武則天百般折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