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犯罪類電影《殺人者的記憶法》?


《殺人者的記憶法》這部電影,從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連環殺手金炳秀視角述事,影片中現實與幻覺交織,同一事件從不同人視角多次展現,甚至從主角金炳秀視角根據身邊正常人(其女金恩熙、警察安炳萬)對事件的講述來進行推理。為了營造金炳秀不穩定的精神狀態,鏡頭語言比較亂,也可能是為了製造懸念,影片中不少細節有故弄玄虛的嫌疑,特別是結尾的處理。

對於角色來說,記憶是不可靠的;對於觀眾來說,述事是混亂的。男二號閔泰柱是不是存在?或者說閔泰柱是不是男主角金炳秀的另一個人格?(畢竟影片中少年時期就已經夭折的姐姐不也一直存在於金炳秀的幻覺中)17年後重新出現的連環命案兇手到底是誰?懸疑只是給觀眾製造推理的障礙,而不是出一道無解的題。

殺人者的記憶法就更接近於一道無解之題,讓觀眾費了一番腦後才發現根本無解,或者說怎麼解釋都說得過去陷入詭辯中。金炳秀的腦子可以沒有邏輯,但影片得有邏輯,看電影的觀眾並不是金炳秀。

雖然電影硬傷不少,但是幾個主演演技炸裂。薛景求把殘忍、敏感的殺人狂金炳秀的眼神、形態、行為演繹得入木三分自不必說。

年輕演員金南佶飾演閔泰柱,需要展現出不同人眼中不同的形象,從溫和無公害的陽光曖男(女兒金恩熙視角)、正氣卻不出眾的小警察(同事視角)到與男主金炳秀一樣透著陰森氣息、老練深沉的變態殺人狂(金炳秀視角)都能輕鬆駕馭,演技不一般。

就連戲份相對簡直的女兒角色,金雪炫的表演也沒有成為花瓶拖電影整體演技水平後腿。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可以一看,劇情反正怎麼理解都不算錯,看看實力派演員的演技也值回票價。


身患老年痴呆的薛景求,是一個隱匿17年的連環殺人犯,在一次追尾事故中,確定金南佶是小鎮近段時間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的女兒。為了女兒,薛景求不得不再次拿起屠刀,但事實的真相真是這樣么?

韓國電影《殺人者的記憶法》,講述了一個新老連環殺人惡魔對抗較量的故事。

公子用一句話評價:頂級創意,一般作品。

頂級創意的結論,源自公子沒有看過類似的電影(孤陋寡聞,認噴),耳目一新,光是想想就能腦補出許多精彩片段,甚至有種看網文的爽感,介於裝逼打臉和扮豬吃老虎中間那種。

定義為一般作品,是因為看完之後,給公子最大的感受就一個字:亂。

整體節奏失調,故事交代的情節太多,又不分輕重緩急,而且語義不詳,只管一股腦倒出來,到了關鍵地方還淺嘗輒止,弄得觀眾(主要是公子,下同)特別累,且把本應高潮的情節全部沖淡了。

說白了,公子想看的雙雄對決,鬥智斗勇的橋段,幾乎沒有。

導演似乎不知道重點在什麼地方,或者太注重原著的局限,為了鐵杆粉絲,不惜把所有情節都照顧到,這樣做的壞處,只能讓電影本身趨於普通。

薛景求參加聽詩講座的戲,不太理解為了什麼,前面和中間出現兩次。

如果說只是為了殺死詩友做鋪墊,竊以為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詩友並不是一個「必須要死的人」。

心路歷程看似很飽滿,其實冗長且給觀眾一種錯覺:是不是有反轉或者神劇情。

答案告訴我們,什麼都沒有,人忽然就死了,不明不白的,出現的意義是個謎。

導演很想把故事講得完美無瑕,卻只做到仔細認真。兩個詞咋看是近義,細琢磨,不是那麼回事。

好比努力了不一定成功,成功卻一定需要努力。

雙雄對決,在公子的認知中,應該是簡單的情節直接粗暴,複雜的情節一波三折,這樣電影才會好看。

可惜本作,超越了公子的認知,簡單的情節一波三折,複雜的情節直接粗暴。

觀眾看的累且彆扭,複雜的直接粗暴還好,簡單的一波三折,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有用的沒用的,都混在一起,把本能5分鐘講完的情節硬拉到10分鐘,觀眾的期待被時間打磨到煙消雲散。

這樣翻來覆去的搞,到了最後的雙雄互搏,觀眾已經異常煩躁了。

仔細認真和完美無瑕,不是一個概念。

但是,以上這些,並不是最令公子難受的。

仔細認真雖然有注水嫌疑,但至少能讓觀眾看明白,多多少少對理解故事有正向的引導。

可在關鍵的情節上,沒有仔細認真,就太不合適了。

公子說的關鍵情節,指的是薛景求版的「記憶碎片」,一會失憶,一會想起,記憶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亦或是有真有假,這是本作的核心。

別說偷工減料,就是稍微一個小馬虎,都會讓邏輯基點崩盤,從而導致全盤皆輸。

不幸中的萬幸,沒有偷工減料,也沒有小馬虎。

導演用了另外的手段,關鍵地方淺嘗輒止。

可能覺得觀眾智商太高,說的太明就漏了謎底,又不能不說,只好走馬觀花的點一點,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這麼做,不能說壞。既然燒腦,就迷惑到底。但請最後揭曉答案的時候,能讓觀眾發出「哦」的恍悟,而不是「啊」的質疑。

電影把絕大多數觀眾看糊塗了,電影一定是有責任的,畢竟不是每個人的智商都在導演之上,比如公子。

故意遮掩證據,導演和觀眾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總歸不公平。

「仔細認真」的情節和淺嘗輒止的關鍵,組合在一起,節奏不失調,那才奇了怪了。

幸好,薛景求的演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本作下滑的趨勢。

本作的亮點,一個是創意,一個是薛景求。

電影的結局,公子相信看完的朋友,一定出現以下4種情況:

1、明白了。2、半明半糊塗。3、糊塗了。4、XXX。

自己去看自己悟,一人一個哈姆雷特,事實的真相因人而變。

順便說一句,這個創意,有眼光的人趕緊把版權買了,絕對有得賺。

那麼問題來了,誰演合適呢?

評分(滿5):

《殺人犯的記憶法》,3.5分。


看到男神薛景求,這部電影就算了值了。

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沖著老薛的神演技,給8分我都覺著不虧。

有些韓國電影就是這樣,哪怕劇情故弄玄虛,只要影帝發飆,質感就上來了。

本片也是如此,靠著薛景求撐起一部戲,這話毫不為過。

他飾演的是一個連環殺人犯,然而人到暮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記憶出現混亂,村上突然發生殺人案,更是與他個人的記憶發生衝突。

影片看起來,感覺很亂,男主角的現在時和過去時交錯,記憶和現實混合,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實一頭霧水。

觀感很像諾蘭的《記憶碎片》,因為男主角的記憶就是碎片,但導演元新淵的敘事法比較意識流,不如諾蘭那麼嚴謹,或者說有跡可循,看到後來,反倒越來越懵逼,基本就是這麼個狀態。

他打算從薛景求的視角是敘事,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反映的鏡頭中,就非常具有欺騙性,特別是到結尾,薛耿求拿在手裡的墜子里的照片是男二,這就尷尬了,結尾又是懸念。

腦洞開啟,如果這是真的,是否意味著他們兩人有著血緣關係?如果這是薛景求的幻象,相由心生,是否意味著他剩下的殺戮本能,要對男二開刀。

一切只能推測,這種高冷的劇本總是吊著胃口,讓人喜歡不起來。

編劇顯然是想把完整的故事打碎了給大家看,但最後並沒有多麼舒服,反倒是種種不適,路人極度不友好。

但是沖著薛景求的神演技,還是為影片挽回了不少顏面。

所以說,頂級老戲骨,絕對能讓一部尬戲起死回生,這就是境界。


這部從一開局就給看官一個懸念,老人家看自己的鞋時,我發現他鞋穿反了(我聯想到是為了殺人後的故意的?),還有臉上的表情,感覺應該蠻好看的,但看到最後又出現了開局的畫面。到最後把我自己都帶入了情景中,到底誰是後來的連環殺人犯。必須給個贊,很不錯的電影,演員演技沒話說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I can speak》?
如何评价韩国今年申奥电影《海雾》?
為何說最近幾年韓國電影水平已趕超國產電影?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Method》?
如何評價都暻秀的演技?

TAG:犯罪片 | 韓國電影 | 娛樂 | 教育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