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低血壓人群應注意什麼?低血壓是貧血嗎?


您好,感謝提問。首先簡單的回答您,低血壓和貧血是兩碼事。如下,跟您具體分析,包括血壓、高血壓、貧血等改變。

所謂血壓,指的是血管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血壓由兩個數值組成,即高壓和低壓,專業名稱分別為收縮壓和舒張壓。當人體的心臟在收縮的時候,主動脈內的壓力最高,這個壓力,就是收縮壓;而心室在舒張期,主動脈內壓力最低,稱為舒張壓 。

而一定數值的血壓,是血液在動脈血管內向前推進的保證。也就是說,血壓也是動力,血壓如果過低的話,動力不足,人可能會產生乏力、頭暈等供血不足的表現;而血壓過高,可能會增加冠心病、腦梗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所謂高血壓,指的是在診室里,測量血壓至少3次以上≥140/90mmHg。不管高壓或者低壓,只要高於這個界限,就算是高血壓了。而血壓<90/60mmhg,就是低血壓了。

醫學上,把血壓低於90/60mmHg視為低血壓,常因嚴重心臟病、失血、感染、藥物等因素所誘發,稱之為「休克」狀態,如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等。但是,有一種低血壓,稱之為原發性低血壓,亦稱體質性低血壓。它是「非病理性」的,發病者無器質性疾病,亦找不到具體病因,常見於正常「健康」者。

目前,並沒有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的特效藥物。遺傳、基因無法人為的改變,但可以改變的體質。

其一,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營養,多攝入優質蛋白的飲食,將體重指數控制在合理的範圍;

其二,加強運動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建議經常進行戶外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

而第一個問題,貧血。簡單來說,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減少。、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即認為是貧血。和血壓的概念不同,意義也不同。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邀請。


先回答後一個問題:低血壓和貧血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請不要搞混淆了。

低血壓得先從血壓說起,血壓是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通常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正常值是SBP/DBP(高壓/低壓):90—140mmHg/60—90mmHg。血壓主要受心輸出量、外周阻力、大動脈彈性、心率以及循環血量/血管容量比值的影響。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持續低於上述正常值低限,即90/60mmHg。分急性和慢性。1、急性低血壓是血壓由正常水平或較高的血壓水平突然明顯下降的急性循環衰竭,常見於急性心力衰竭、各型休克等急性嚴重疾病。2、慢性低血壓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前者多見於女性,多數無自覺癥狀,常在體檢中偶然發現,無重要臨床意義,個別患者有頭暈、頭痛、心悸甚至暈厥等類似神經官能症表現,常因某些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所致;體位性低血壓又名直立性低血壓,常在平卧、蹲踞後突然直立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此時會有眩暈、視物模糊,嚴重者可暈厥等短暫性腦缺血癥狀的發作,發病機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直立時小動脈收縮功能障礙所致。低血壓(慢性)多屬生理性,尤其是無癥狀者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體質性低血壓患者建議適量體育運動、增加營養、多喝水,日食鹽攝入可略高於常人;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或蹲位站立時動作應緩慢,宜避免長時間直立位。

貧血是單位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RBC)數目及血紅蛋白(Hb)含量低於正常值。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應注意,久居高原地區居民的血紅蛋白較海平面居民為高。貧血分門別類甚多,這裡就不逐一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也被大家所熟識的是根據病因來分類的缺鐵性貧血(IDA)。上海地區人群調查顯示:鐵缺乏症的年發病率在6個月~2歲嬰幼兒為75.0%~82.5%、妊娠3個月以上婦女為66.7%、育齡婦女為43.3%、10歲~17歲青少年為13.2%;以上人群缺鐵性貧血(IDA)患病率分別為33.8%~45.7%、19.3%、11.4%、9.8%。缺鐵性貧血(IDA)的病因主要有攝入不足(長期食物缺鐵);吸收障礙(胃大部切除術後、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以及無轉鐵蛋白、肝病引起的轉運障礙);丟失過多(見於各種慢性失血)。防治上主要是補鐵以及治療導致缺鐵的原發病。首選建議補充鐵劑,或者進食含血紅素鐵豐富的動物肉類、內臟和血液,包括豬肉、牛肉、豬肝、雞肝、豬血等。同時還會建議補充維生素C,因為這樣效果快且好。貧血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病理狀態,出現貧血個人建議應及時就診,查找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低血壓人群要注意什麼?

低血壓是指血壓低於90/60mmHg,最常見於體質虛弱者、青少年、缺少運動者及女性。有的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氣短、精神不振、易疲勞等。

季節性低血壓在天氣炎熱的夏天較為常見,因出汗過多導致血容量減少,加之血管擴張而會出現血壓降低,患者可有暫時性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等癥狀。

當體位發生變化,如蹲起站立、長時間坐位突然站立時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的癥狀。體位性低血壓發生於老年人特別容易發生危險,甚至是意外死亡。嚴重的低血壓還能增加腦梗死和心肌缺血的風險。那麼怎麼辦呢?

1.對於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者(特別是青少年),低血壓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重在預防。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每天堅持體育鍛煉是防治低血壓的有效措施。

2.對於老年人,可以選擇些強度不大的運動,比如散步、太極拳、廣場舞等;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在生活中合理搭配膳食,不偏食,以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

3.夏季是低血壓的高發季節,血壓偏低的人要注意多飲水、補充血容量,適當多吃一些含鹽量高的食物,防止血壓過度下降。應避免長時間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

4.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5.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6.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繃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7.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者輕度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低血壓人群注意事項

1. 營養充足

對於面對高考,運動較少、壓力較大的孩子們可以做一些以瘦肉、魚蝦、大豆等具有養血作用的食物。低血壓人群可以適當多食用動物肝臟、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高維生素的視頻,有助於調節血壓。對於老年人而言,可以吃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 , 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 , 可常食用。

2. 積極鍛煉身體

適當地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調節的能力,而強有力的下肢肌肉運動可以使血壓升高20%。所以,我們要做一些提高四肢肌力的運動,如擴胸運動、俯卧撐、蹲起、跑步等。老年人的運動神經元比較有限,這個時候就需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運動。

3. 提高飲水量

低血壓人群平時應注意多喝水,特別是早晨起來,應喝一杯500毫升左右的水,不僅可以清洗腸胃,還可以增加身體內的血容量。低血壓人群的飲水量要比常人的飲水量高一些,並非全部是喝水,我們食用的蔬菜、水果中也含有一定的水分哦!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應減少飲水量。

4. 生活中還要注意

起身不要過猛;洗完熱水澡後,要稍微躺一會兒再起立活動;夜間起床或早晨起床之前,先活動一下四肢,或伸一下懶腰,稍適休整後再起身;避免久站/坐:久站/坐後要起身是,動作要緩慢而行,避免因動作突然而引發意外;避免久泡溫泉。

5. 飲食規則要注意

低血壓患者應採取適當的高熱量、高鹽、高膽固醇飲食原則,且減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及苦瓜等具有降血壓的食物,可選擇滋補的人蔘、黃耆等有利調節血壓的中藥材,搭配生活習慣的調整和就醫治療,穩定血壓。

低血壓與貧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低血壓是指動脈血管壁的壓力偏低,而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及其血紅蛋白含量偏低,此時血壓大多數是正常的。

這就好比有一節裝了水的管子,低血壓說的是水管壁壓力大小的事兒,貧血說的是水裡某些東西含量多少的事兒。

很多人容易把貧血和低血壓弄混是因為它們都會出現疲勞、頭暈的情況。不過低血壓容易頭暈是因為血管壓力偏低,不足以把血送到大腦;而貧血容易頭暈是因為血液中氧氣的搬運工紅細胞少了,導致運往大腦的氧氣不夠。


推薦閱讀:

靜脈曲張有什麼治療辦法?
燕窩適合哪些人吃呢?
《囚徒健身》裡面的健身理論是否全都合理?
14 歲的青少年 1 天能喝 1 升牛奶嗎?

TAG:健康 | 低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