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前姜維手中還有數萬精銳之師,劉禪為何卻要向鄧艾投降?
263 年 8 月,魏國經過充分的準備,發動魏滅蜀之戰。司馬昭認為蜀國力量虛弱,「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蜀國「主昏臣暗」,唯一對魏國有威脅的姜維卻在沓中屯田避禍,不會對魏軍的動作作出及時的反應。於是徵兵18萬,積極備戰。
姜維發現魏軍的動向後,他趕緊上表後主
「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然而,他的建議沒有被採納,黃皓對後主說自己占卜發現魏軍絕對不會南下。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
因為魏軍的兩路大軍就是從這兩路來的,蜀國沒有派軍守這倆個關口,其戰略防線直接退到了劍閣。特別是陰平橋頭,從後面的結果來看鄧艾能夠直取成都,正是因為其突襲了陰平。
司馬昭原有的戰略安排,十八萬征蜀大軍主要分成三路,以鄧艾為首的西路軍會同王頎、牽弘、楊頎攻擊沓中,使姜維無暇東顧漢中,中路由諸葛緒到武街斷姜維歸路,東路由鍾會率領李輔、胡烈出駱谷襲取漢中。當鍾會進入漢中,圍王含於樂城,攻蔣斌於漢城,並攻破陽安關城,姜維立刻退往劍閣,在疆川口與追擊而來的楊頎大戰,蜀軍以趙廣戰死的代價,擺脫了楊頎追擊,並用聲東擊西的方法迅速擺脫諸葛緒的堵截,與此時才趕來的張翼、廖化合軍堅守劍閣。
鄧艾主動提出「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沖其腹心」的方略,獲得鍾會支持,鄧艾自率所簡選的精兵萬人「偷渡陰平」,出其不意攻擊江油,蜀江油太守馬邈戰敗投降。鄧艾直接從陰平南下是誰也想不到的,對於成都政權來說,鄧艾有一種神兵天降的感覺,我們看一下陰平附近的蜀道(即現在文縣附近)
接著鄧艾攻下涪城,諸葛瞻集中了成都附近的軍事力量與鄧艾在綿陽附近一決勝負,蜀軍忠勇一搏,魏軍背水一戰,一戰而定蜀國存亡。諸葛瞻的戰死表明成都附近已經再也無法抵抗鄧艾的軍隊了,姜維的軍隊在劍閣與鍾會對峙,成都的戰局對於蜀國而言姜維已經不重要了。姜維退一步,鍾會就進一步,而姜維軍始終處於鍾會、鄧艾夾擊的態勢下。劉禪降了,姜維也只能降了。
這個問題,我寫過專門的文章,我現在把它弄過來。
不說細節,說說大格局。
魏國要想一統天下,需先滅蜀,而後順長江而下,兩路滅吳。
魏強,吳次之,蜀弱。只不過蜀地道路艱險,易守難攻,魏要滅蜀,也需傾全國之力。魏國若傾全國之力,那東南方向必為吳國所乘。這其實就是一個南北均衡的局面。
現在局面均衡已破。魏軍已經打到了成都,說明吳國那邊已經難以發揮作用。蜀國是獨木難支的,劉禪何必拚命去挽回一個無法挽回的平衡局面呢?還不如自身在新體系里謀一個安樂位置,也讓兩方將士軍民少有損傷。
在平衡局面下,等待的時機,就是對方亂了。
吳國後期主臣內耗,實力大損,致使無力發揮自己第三條腿的作用,這就是魏國的時機到了。
魏國全力伐蜀,不是蜀國出了什麼大問題,而是因為吳國出了大問題,沒想到吧。
剪短的說,在這個時期,蜀國內部荊州派精英基本死絕了,而益州派的人在諸葛亮時期是受到打壓排擠的,所以姜維在上召北伐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當初他師傅諸葛亮那麼順利,內部阻力大,益州派大部分都主和,當時朝內時局就那樣,姜維又在劍閣阻擋鍾會難以回援,劉禪不主動投降,估計最終搞不好是被自己人綁了壓出城投降,還是明哲保身吧
推薦閱讀:
※以你現在人的身份回到三國,以你的能力能做什麼?
※如果華佗真的替曹操做了開顱手術,能成功嗎?
※赤壁之戰為何會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
※三國演義,大將軍何進,如果聽了勸,沒被宦官殺害,歷史格局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