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牛奶盒是咋做出來的?上面的小色塊有啥特殊含義嗎?


我們說的牛奶盒,更標準的叫法是利樂包,為啥叫這名?因為這是利樂公司從 1943 年起就不斷修改設計出來的...最常見的當然就是包裝牛奶的無菌利樂磚了。

四層結構

撕開一盒牛奶的包裝紙可以看到是有四層結構的:最外面的印刷層,中間的紙板層和鋁箔層,以及緊緊粘在鋁箔上用於徹底密封的一層塑料膜。也有一種說法是七層結構,算上了層和層之間的黏合膠層。

多色套印

利樂包最值得一提的設計當然是印刷層了,對於這種大批量的外包裝印刷,工廠要是一次性把所有顏色都印上去,對設備要求就太高了。於是就有一種性價比非常高的方法,設備還是一樣的設備,每次就用不同的印刷版咯~這就是「多色套印」,每一次只印刷一種顏色,不同顏色之間疊加還能生成更多顏色,最多印刷 6 種顏色就能生成所有顏色。

裝印刷版

印刷滾筒是固定的設備,對於需要印刷的利樂包裝,工人就把每一種顏色的印刷版取來粘附在印刷滾筒上。

這是第一種印刷出來的顏色。

第二次印刷出來的顏色。

閃頻燈下檢查

如果讓印刷設備全速運行,肉眼是看不清的,為了更好的觀察印刷效果,需要用到閃頻燈。讓亮燈的時間間隔固定,那每次看到的畫面就停留在一個印刷畫面上,這就能看清多次印刷有沒有印歪了。而包裝盒上的小色塊,就是印刷員用來看有沒有重疊和偏移的。

廣為流傳的色塊組合代表不同添加劑的謠言可以歇歇了!還有一個謠言有關牙膏上的色塊,之前寫《彩條牙膏的製作》中闢謠過,這個色塊是用於光電定位的。

印刷層 + 紙板層

烘烤加熱紙板層後,通過滾筒擠壓把最外麵塑料材質的印刷層和紙板層迅速粘合到一起。

印刷層 + 紙板層 + 鋁箔層

看下面的粘合設備,左邊滾筒上是鋁箔層,中間下來的是黏合膠層,右邊滾筒上是已經黏合在一起的印刷層和紙板層,兩邊在噴的是液化的膠水,滾筒通過擠壓就把利樂包的三層都黏到一起了。

印刷層 + 紙板層 + 鋁箔層 + 塑料膜

最後一次滾筒黏合擠壓,左邊滾筒是塑料膜,中間下來的還是黏合膠層,右邊是已經黏合到一起的印刷層、紙板層、鋁箔層,兩邊在噴的還是液化的膠水,滾筒通過擠壓就把利樂包的所有四層都黏到一起了。

切割成份

黏合後超級大一卷的利樂包裝,被切割機切成可以獨立包裝的小卷。

卷邊過程

單卷的利樂包裝被送去消毒殺菌後,就進入包裝環節了,用機器把利樂包裝逐漸卷邊聚合到一起。

看到利樂包裝逐漸聚到一起。

灌裝密封

再把邊緣熱封密閉後,就可以灌裝飲料了,一次灌裝一袋,剪切一次封好上下包裝的底部和頂部,再灌裝一次,再封好上下包裝的底部和頂部,重複作業就完成飲料灌裝和包裝密封了。

最後單包的飲料送去打包流水線啦~

等等!Cast 還有話說

閃頻燈沒看明白的朋友,我來解釋下。先說人眼的特殊結構,你可以理解為人眼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拍單張照片,因為我們天生有「視覺殘留」,就會腦補把照片都串起來,這樣腦海中顯示的圖片就是連續起來運動的了。

但如果要動,還得滿足一個條件,只有畫面的幀數超過 10 ~ 12 幀(幀數就是 1 秒鐘內出現了多少張圖片),視覺殘留下才會看成是連續運動的。舉個例子,下面的電扇動圖我設置的是 15 幀,你還能看出來是連續在轉的。

現在我調整成 6 幀,就發現卡頓感了吧。

再比如日光燈,其實它是高頻閃爍的,只是幀數太高,我們人眼處理再加上視覺殘留就以為是一直亮的。還有電影放映機播的也都是圖片,是我們自己腦補成連續運動的。

我是 Cast,學機械設計的。

好奇各種東西都咋做的?我來帶你看個究竟~留言啊,每一條都會看。

校對:江小喪

文中 Gif 截取自:Discovery《How it"s Made》S06E06


推薦閱讀:

長期喝全脂牛奶,會容易發胖嗎?
煮牛奶是否會降低牛奶的營養?
牛奶可以和伏特加混合嗎?
健身完畢之後喝一盒純牛奶蛋白質夠嗎?一盒純牛奶一般含有8克蛋白質嗎?

TAG: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