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你怎麼看?
凸顯了國家在推動中醫藥的想法和效果。
2015年12月22日,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的60周年。這次成立大會上,國家領導人相繼做出了批示,定下了一個基本的策略: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而這之後,各級部門在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路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這次六所中醫藥大學進入雙一流建設就是典型的例子。
加入雙一流,最直觀的是學校名氣的提升,這一點可以從過去的985和211上看出。在就業季,很多學校都對學生的要求都是有等級的,985是一個等級,211是一個等級,而其他學校又是一個等級。
而學校等級的提升,意味著生源的改變,大量的優秀學生將在高考報名中選擇算一流院校。
於是,好的名氣帶來優秀的生源,優秀的生源反過來促進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這六所中醫藥大學,可以用前程似錦這四個字來形容。
民族的,世界的我們知道,國家的發展,一直叫做復興。
什麼是復興,那就是恢復過去的輝煌和興盛。
一個崛起的國家,不僅僅是GDP,還需要軟實力,比如文化,比如醫學。
中醫,冠以中字,是傳統醫學的典範,是古代中國科學的瑰寶,也是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著名的屠呦呦借鑒中醫藥,開發出了對抗瘧疾的青蒿素,最後獲得了國際科學最高的獎項諾貝爾獎,進入了榮譽殿堂,可以說是對中醫藥的最大肯定。
而張廷棟教授,從傳統中醫藥中發掘藥物,找到了對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辦法,就是砷劑,和屠呦呦教授一起獲得了拉斯克獎。
這些榮譽,都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醫藥本身蘊含了不少精華,可以進一步開發。
而開發中醫藥,發掘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就需要大量的人才。過去只有一所中醫藥方面的211學校,必然面臨生源問題。而這次把另外5所學校推入雙一流,可以說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預測未來,中醫藥將發展越來越快。
當然了,開發重要,並不是在故紙堆里去尋章摘句,那是故步自封。
中醫藥發展,重要的是實現現代化,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讓中醫藥真正的成為一門經得住考驗的,可以定量分析的學科。
預祝中醫藥發展越來越好。
六所中醫藥大學進入雙一流很正常,這是中國學術中國化和本土化的必然產物,六所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在中藥學、針灸、推拿等領域都具有很強大的實力,既往只有一所高校北京中醫藥大學進入到211高校,而西醫學科很多依附於綜合性學府進入到985的序列,這是很不正常的,「雙一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不僅是這樣,還有整個醫學學科在高等教育體制中的地位上升有關,比如香港的文理科狀元,都選的是醫學。比如最近的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都在尋求兼并醫學院以提升自己的文科實習。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排頭兵中國人民大學也在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一起在籌備國醫學院,這實際上代表著一種信號,即醫學尤其是中醫學將在中國高等教育和國民生活中佔據越來越多的位置。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人民群眾的需求越來越從物質方面轉變到精神層面,轉變到減肥、養生、保健等,在這方面中醫往往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近答主的堂兄,和其導師四川省中醫院的院長就來北京參加關於制定中西醫結合胃病方面的行業指南的會議,這代表著一種趨勢,未來越來越多的中西結合的指南將會陸續面世,中醫這一中國傳統國粹將會歷久而彌新,實現新的發展。
我為之欣喜,大力發展中醫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先講講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我帶孩子上北京給孩子看弱視,期間,孩子總說自己肚子疼,我想那就一塊在北京看看吧。我們先去的是北京兒童醫院,大夫看了也沒說什麼,直接就讓我們先拍個腹部彩超,但是告知我們在這家醫院做彩超需要排隊到十天之後。所以,大夫建議我們到附近的一所醫院做彩超。那家醫院其實也是國內頂級醫院,我掛了一個副主任醫生的號,掛了急診給孩子做了彩超,但是彩超顯示並沒什麼問題。最後,大夫診斷為腸痙攣,並給我們開了打蟲子的葯。我就納悶,你到底診斷是腸痙攣,還是肚子有蟲子呢?還是,兩個都只是猜測?
後來,有一次到省中醫院給孩子看咳嗽時,我順便問了老中醫孩子的肚子問題。老中醫當時用手按了按孩子的肚子,然後問我是不是挺長時間了?我說有一陣子了。具體多久,我也記不清楚了。因為孩子總是偶爾說肚子疼。老中醫說:有一兩年了。是胃炎。我說用吃藥不,他說不用。以後,要少吃零食。
我總領孩子看那位老中醫,老中醫看病很省事,也不用做各種檢查。比如孩子感冒發燒咳嗽,他從來不要求化驗血、拍肺片什麼的。給孩子打半個月的針,都止不住的咳嗽,到老中醫那裡,幾付草藥就解決問題了。
我認為,中醫看病,是簡潔廉價的。
只可惜,現在的中醫存在斷檔的危險。好中醫實在是太少了,現在很多人詆毀中醫,我覺得他們可能就是沒有遇見高水平的中醫。
就拿我所在的縣來說,據我所知,沒有一個特別出色的中醫。也有一個縣級中醫院,但開展的大部分是西醫治療那一套。它的草藥房很小,都沒有藥店的草藥房大,有一次我去買葯,我說我要白花蛇舌草,藥房告訴我沒有,白花蛇舌草是一味很普通很常見的中藥。
樓宇烈在其新書《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中說:傳統才是我們的原創,在技術層面,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希望成為世界第一的就是中醫。「現在很多人認為,只有拋棄了傳統,才是原創。原創不是拋棄傳統,而是繼承優秀的傳統去發展。拋棄了傳統去跟西方接軌,沒有了自己傳統文化的烙印,還是什麼原創呢?」
一位網友說得好,「且不說中國唯一諾貝爾獎怎麼來的。中醫太龐大,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唯一有望發展成系統科學的,中醫要用西方科學理清楚弄明白是龐大的工程,就這幾所學校也不夠。科學都是哲學的具體化,只不過中國文化一直停留在哲學階段,發展成科學不容易,如果成功了,就是新天地。總之,中醫不僅僅是治病救人,更是中國積累了上千年傳統科學。」
我覺得中醫是中國最大的原創,應該重視起來,多些研究性投入,多培養中醫人才,好好研究研究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貴財富,中醫裡面是蘊藏著很多寶藏的,值得我們去挖掘研究。
首先,與國家戰略高度相關
根據2017年1月25日公布的雙一流實施辦法所說: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在七答「雙一流」建設中指出,雙一流的產生,具體分為三個環節:
首先,綜合考慮有關第三方評價的權威性、影響力及高校認可度,論證確定採用的第三方評價結果;然後,以中國特色學科評價為主,特別是反映人才培養和學科水平的評價,酌情參考國際評價,統籌考慮國家戰略、行業區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論證形成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認定標準;最後,根據認定標準,遴選產生137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議名單,隨之對應產生了擬建設學科。
其次,與中醫、中藥在我國的特殊地位息息相關入選「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及專業為:
其實對於中醫藥的傳承,這些年來一直是很有爭議的事情,甚至有不少人批評國內對於中醫藥的重視程度遠非國外。而且也存在一些誤區,甚至有人提出中醫是偽科學,要遠離中醫等言論。也曾有報道:中國中醫藥療效奇特被日本、韓國不斷仿製,為保護中醫藥方我國正不斷申請專利。這些都反映出目前我國重視中醫中藥發展的急迫性。
在2016年國務院公布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中醫藥已經成為未來十五年發展的重點。
而且,隨著屠呦呦借鑒中醫藥,開發出了對抗瘧疾的青蒿素,最後獲得了國際科學最高的獎項諾貝爾獎;張廷棟教授,從傳統中醫藥中發掘藥物,找到了對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辦法,和屠呦呦教授一起獲得了拉斯克獎........等振奮人心的新聞之後,國人對於中醫藥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這也反映了中醫藥本身蘊含了不少精華,可以進一步開發。
「一流學科」重點建設,藉此契機,強化我國的中醫中藥事業,保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可厚非,甚至是當務之急。(作者:聖達信教育梁挺福)
許多人對中醫學院,中醫藥大學有誤解。那麼,中醫學院,中醫藥大學是做什麼的呢?為什麼會誕生?他們做了哪些壞事呢?
那麼我先上一本書吧,這本中醫學院出版的書籍被翻譯成亞非拉各種版本,你甚至可能會在歐美的書架上遇見它。
因為它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救人最多的一本書之一,是一本普及醫學知識最有力的一本書之一。
它是中醫學院編寫的。
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五十多個國家的語言,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它讓傳統上被認為是高高在上的醫療技術,化入了尋常百姓家。
它幫助若干傳統醫學的從業者學會了基本的現代醫學技術,也讓不少西醫出身的醫師熱忱地用一生獻給了中醫。
它以及以它為代表的赤腳醫師體制,讓中國曾經擁有過最和諧的醫療體制,也讓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57年的57.9歲,一舉躍進到了這套赤腳醫師體制結束後的68歲,讓七十自古古來稀這句話成為了歷史。
1976年,中國的人均壽命甚至超過了今天讓不少人仰慕的韓國,成為發展中國家的翹楚,這個制度,當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最善的制度:用最少的資源,消滅了大多數傳染病,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做出了最偉大的成績。
1976年之後,這套體制慢慢被淘汰,讓人尷尬的是,許多曾經被消滅的傳染病再次捲土重來,類似的公共衛生建設一直到非典之後才得到重視。
1976年之後,中國開始努力學習美國的醫療體制,等於是完全把赤腳醫師制度推翻了,先是推出高大上的八年制,然後又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三年制,又是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三年制,老百姓看病又反了過來,努力往三甲醫院跑,費用也節節高,可是人均壽命的增長卻成了龜速。
就如同我反覆說過的,美國的醫療體制並非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的醫療體制,對於中國古代經典方施行備案制度的韓國,日本的醫療體制都比美國的好得多。
嗯,下面就是美國的醫療體制的投入產出比。
現在衛生系統在一小部分專家的帶領下,拚命學習美國模式,想讓中國的醫學教育和美國一樣成為精英教育,八年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博士,博士後,讓醫學知識成為高高在上的一小群人的專利。
那麼,這些每幾個月輪轉一個科室,每天拉拉勾,寫寫病歷的規範化培訓醫師們,這樣走馬觀花帶出來的學生水平真的如中國醫院的「幫傳帶」老傳統:老醫師帶教——實踐——獨立倒班——去更先進的醫院進修——回來帶下級醫師這樣的水平高么?
美國的這套體制,本質上,是資本家為了壟斷醫療市場,而實行的殘酷的准入限制,這一點就連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弗里德曼都看得很清楚:
對進入醫學院的人數加以控制,然後又對發給執照加以控制能使該職業具有兩種限制人數的辦法。明顯的一種辦法是直接拒絕很多申請者。不太明顯、但或許更為重要的一種辦法是對入學和取得執照設立很高的標準,以致困難到使年輕人喪失勇氣不願進行嘗試。雖然大多數的州的法律只要求在進入醫學院前完成兩年大學課程,但幾乎100%的新參加者要完成四年的大學課程。同樣,醫學訓練期限本身也曾加以延長,特別是要求更嚴格的實習醫生的安排。
—— 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
不難說明:質量只是一種施加限制的合理化的借口,而不是它的基本原因。美國醫學協會的醫療教育和醫院理事會的權力曾以某些方式被用來限制人數,而這些方式是完全不可能與質量有關的。
—— 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
同樣的,中國的醫學生也曾經看得很清楚:
這是一套等級森嚴,為了不斷提高「生產率」而淘汰率驚人的醫療體制。
也是一套上級拚命壓榨底層醫師,導致底層醫師,患者都痛苦不堪的醫療體制。
也是一套向財政,底層醫師,患者,參保人不斷吸血的醫療體制。
或許,有清醒的人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中醫學院,是共和國奠基的年代,一代中國人對建立自己的醫療體制進行探索的產物,是對中國人如何解決國民的健康問題,讓他們不再是東亞病夫,苦苦思索後,寫下的答案之一。它的誕生不是為了尊古,不是為了盲目抄襲古中醫,而是為了:
對於我國過去的和外國的一切有益的文化,必須加以繼承和吸收,並且必須利用現代的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努力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
是為了
應該學外國近代的東西,學了以後來研究中國的東西。就醫學來說,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要發展中國的新醫學。
更是為了
為人民建立起一個健康保障體系
那麼,這個答案寫得如何?
這套體制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1949年之後中國人民在健康狀況方面的改善在世界範圍內有目共睹:很多流行性 疾病,如天花、霍亂、性病等得到較徹底的消除,而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和瘧疾 等得到了大幅度的削減。平均壽命從1949年左右的35歲增加到了80年代早期的70歲 。出生嬰兒死亡率也從1950年估計的約千分之二百五十減少到1981年的低於千分之五十。1980年,中國的平均壽命高於很多收入水準比中國高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有感於這套體制的成就,在1978年召開的、著名的阿馬阿塔(Alma Ata)會議上,將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推崇為世界範圍內基層衛生 推動計劃的模範(Jamision et al. 1984; Yang et al. 1991; Chen et al. 1993; White 1998)。
那麼今天,這個答案過時了嗎?
今天的中國,再次面臨對未來醫療體制的抉擇,是選擇跟隨美國亦步亦趨,不斷地走美國八年制,無窮無盡的規範化培訓,醫療費用節節攀升,醫療資源被資本壟斷這樣的老路,還是重新探索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能夠保障中國老百姓健康的新的醫療體制?
決策者們把目光轉向中醫學院,這是深思熟慮後的產物。
中醫學院,本質上並不僅僅是指學習古中醫的學院,而是中國人自己探索出來的醫學院!
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當然是好事,不過我倒認為,這是教育部為了達成「雙一流」的目標,搞的雞賊做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大家都知道,上頭給教育部下了命令,在一定期限範圍內要建成「雙一流」,教育部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不得不對症下藥想一些辦法啊。
那麼,國內哪些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可能性最大呢,足球教育?誰都知道不可能嘛!事實上,不僅足球,恐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種大眾化專業,都未必能在規定時間內達到世界一流,誰敢說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水平能超過美國斯坦福大學。
廢話少說,言歸正轉,敲黑板,劃重點,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真心不是因為這玩意有多重要,而是扶持扶持中醫藥,還真能達成教育部的目標,畢竟,中醫藥這玩意,除了咱們別國也沒有是不是,歐美人又不信這一套,咱們稍加扶持扶持,提升一下中醫藥水平,或者說,扶持著推廣推廣,人外國人知道咱這個玩意,還是挺管用的,就夠了。
說白了,和白種人比黃,還是咱強!
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你怎麼看?
在過去的211高校名單上,中醫院校只有一所,即北京中醫藥大學。現在「一流學科」中則新增了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使國家重點級別的中醫藥高校達到6所。此外,中國藥科大學的「一流學科」也是中藥學。
如今中藥學在高等教育中愈發受重視,對此你怎麼看?代表著歷史和傳統的中醫藥可以通過高等教育來傳承嗎?
第一,這有一個大的背景,那就是傳統國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中醫既是一門醫學,同時也屬於國學,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傳統,其中蘊含的哲學、為人、處世、文化精髓都值得傳承與發揚。
第二,從治病救人的角度來看,中醫應該與西醫擺在同等的位置上。但是這些年的醫療衛生髮展現狀,中醫已經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許多醫院的中醫已經被邊緣化。
比如中醫的望、聞、問、切,已經被大量的儀器所取代,一個小小的疾病,都要經歷多項的檢查。
比如靠中醫療養的治本理念,往往更多的是治標式的手術,哪裡痛就治哪裡,雖然能緩解一時病痛,但卻不能根治。
還有中醫藥物的發展,也遭遇了一些瓶頸,西醫方面的大量藥物,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副作用。
第三,從建設健康中國的大目標來說,我們迫切需要中醫學的保健理念。特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國人對於健康保健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這些都不是簡單的靠藥物、手術來解決的,更多的還是要靠中醫療法、保健法,這也許是未來需要大量中醫人才的一個原因所在。
另外,中醫相對來說,應該更多的是預防,相對於西醫來說,恐怕費用也會要少一些,這也可以緩解看病貴的現象。
大力倡導中醫,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還是提升健康保健水平,並且能夠提升人們的健康理念。
我們丟掉的東西,對手如獲至寶!在國際中藥市場每年16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日本產品佔80%,韓國產品佔10%,印度、新加坡等國家佔7%,我國僅佔5%左右,約5.8億美元。而且在這極為有限的出口額中,絕大多數還是原料初級品,中成藥僅佔1.26億美元,且多以食品添加劑的形式。實實在在振興中醫藥,比斥巨資刷大學國際排名務實多了!為六所中醫藥大學點贊!為復興中醫藥的國家戰略點贊!
中醫與國外沒有參照排名自然入流就多,相當於國內1/6的中醫院校進入雙一流。以其在科教中的比例和作用,景氣度,從業素質,產業化程度顯然太多,對西醫院校和工科不公平。中醫依賴於家學和師承,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現代教育與應該融入而不是替代,衰落也就難免了。
首先祝賀這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中醫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各朝各代都相當重視(中華民國除外)這使中醫藥學成為主流醫學,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偉大貢獻。中醫藥學是咱中華民族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是是中民族國學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科學之一,也是世各各民族最優秀們科學之一。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它標誌著中華民族已經成熟,對自已民族中最好的科學予以肯定、並繼承發展之;它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堅強而充滿信心的意志和決心;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決心把中醫藥推進到又一高峰的戰略遠見,以讓其立於世界醫學之巔峰,讓它燦爛奪目。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又一流",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決策!
推薦閱讀:
※#寒假實習季#來公司實習有一段時間了,總覺得和同事有距離感,該怎麼辦?
※初三英語不好,怎麼急救?
※如何高效的輔導孩子?
※如何評價西南交通大學的科學管理與工程呢?
※幾乎任何學習資源都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得,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校和各種培訓機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