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是二胡的大力推廣者,二胡從發明至今,劉天華對二胡的貢獻是巨大的。他選擇二胡作國樂改良的重點,把西樂提琴的大量技巧借鑒到二胡上,把二胡的音域提高到五把位。把民間俗樂器推至能獨奏演出的高雅樂器,也因此成為國樂器中的國粹,也被譽為二胡鼻祖。

~~~劉天華1895年2月4日,生於江蘇省江陰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幼聰穎過人,好學上進。14歲上中學時就參加了軍樂隊,學吹軍號,軍笛。辛亥革命時期,回鄉參加了反清青年團,繼續吹軍號。19歲參加瀘西劇社,正式從事樂隊工作。這期間,學了很多西洋樂器,為了解西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歲開始練小學的音樂,啟始了音樂教學。是年父去世,家境轉貧,失去練學工作。

~~~父逝,家境的貧寒,使得心情低落。此時他買了把二胡,努力的拉奏,隨寫了《病中吟》二胡獨奏曲。後返常州母校任音樂教師,在校建立了軍樂隊,經常下鄉演出。

~~~21歲和殷尚真結婚,並被江蘇省立五中學聘為音樂教員。在校成立了,絲竹,軍樂,軍樂隊。這期間,從師名家學了二胡,琵琶……等等國樂,為以後的二胡改良做鋪墊。在學樂器之餘,譜寫了《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等二胡曲。這期間,拜名師多人,訪民間藝人多多,增長了很多樂器方面的知識,為以後的再發展,提供的堅實的素材。

~~~27歲,到北京任音樂教授,教二胡,琵琶……等多種國樂。28歲學小提琴,研究外國樂器,並取得豐碩成果。此時至37歲是他譜曲最多的高峰期。1932年6月一日,去天橋收集鑼鼓譜,染猩紅熱,僅一星期,6月8日,於世長辭,時年僅38歲,結束了年輕的一生。

~~~他的逝世是中國音樂的重大損失,更是二胡發展的巨大損失。哀哉!音樂的巨匠!唔呼!二胡的奠基人!在中國因他的離去,帶走了多少未知的好曲子,說不定,將把二胡的改良,提高到不可想像的地步!追念大師!願大師在天國安逸飄飄!永垂不朽!


劉天華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音樂家,其樂器演奏和作曲造詣很深。涉獵樂器較多,尤以中國傳統樂器琵琶、二胡最勝。對西洋樂器小提琴、鋼琴、銅角及中國古琴、崑腔、京戲、佛曲、俗曲等類也多有鑽研,可謂中西皆擅、理藝並長。他所撰寫的二胡、琵琶曲譜有十數種及梅蘭芳歌曲譜一書,均已行世,名噪華夏。正當事業蒸蒸日上時,卻不料英年早逝,是我國音樂發展的一大損失,甚是憾事。下面是劉天華先生年表 :

一八九五年(清宣統年間) : 二月四日生於江蘇省江陰縣。

一九O九年~一九一一年(清宣統年間) : 時年十四~十六歲,在常州中學求學時,參加校中軍樂隊,學習吹軍號及軍笛。

一九一一年(清宣統年間) : 辛亥革命,學校停辦後,返里參加青年團的軍樂隊,吹奏軍號,從此開始音樂工作。

一九一二年~一九一四年(民囯元年~民國三年) : 時年十七歲~十九歲,赴滬參加滬西開明劇社,任樂隊工作。在此時學習各種西樂器,舉凡管弦樂器、鋼琴等,均加學習,尤以銅管樂器,多有深造。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 : 劇社解散,返里任教於華墅華澄小學。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 時年二十歲,該年春喪父,復貧病失業,心境惡劣,偶赴市購得二胡一把,每日拉奏,隨產生《病中吟》旋律初稿,表達他當時的不得志和內心的抱負。秋任教常州母校,為母校建立了軍樂隊及絲竹合奏團。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 與殷尚真女士結婚。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 從周少梅先生學習琵琶、二胡。

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 : 時年二十三歲,夏,從沈肇洲先生學習琵琶。本年前後開始創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等曲,成初稿。

一九二O年(民國九年) : 時年二十五歲,夏,赴河南學習古琴,染癬疥,負病歸。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 時年二十六歲,在江陰組織暑期國樂研究會,授《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等曲。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 時年二十七歲,赴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是年秋又任教於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系,同時學習三弦拉戲。

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 : 時年二十八歲,從托諾夫學習小提琴。

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 : 時年二十九歲,《月夜》定稿。

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 : 時年三十一歲,除北大與女師外,又任教於藝專。創作《苦悶之謳》。學習崑曲。

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 : 從北京燕京大學音樂系外籍教授學習理論作曲,因托諾夫去津,改從歐羅伯學習,六月,歐羅伯離京,停。創辦國樂改進社,編輯音樂雜誌。創作《歌舞引》、《改進操》、《悲歌》。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 : 時年三十三歲,創作《除夜小唱》(又名《良宵》)、《閑居吟》,發表《空山鳥語》定稿。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 時年三十四歲,創作《虛籟》。

一九三O年(民國十九年) : 時年三十五歲,三月,繼續從托諾夫學習,直至罹病,未間斷。聽寫《梅蘭芳戲曲》一冊。

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 : 時年三十六歲,在高亭公司灌音二胡曲《病中吟》及《空山鳥語》,琵琶曲《歌舞引》及《飛花點翠》。

一九三二年(民國二十一年) : 時年三十七歲(這是足齡,虛齡為三十八歲),創作《獨弦操》及《燭影搖紅》。六月一日赴天橋收集鑼鼓譜,染猩紅熱,罹病僅一星期,六月八日晨五時二十分逝世,享年整三十七歲。 嗚呼,哀哉 !


劉天華先生對音樂教育,尤其是二胡樂曲的創作突破,有著重大貢獻,是卓越的開拓者。他努力改變二胡演奏給人以悲傷憂鬱的印象,從而拓寬,創作二胡大調式的樂曲,例如《光明行》等樂曲,給人以鼓舞,大氣的嶄新音樂形象。可惜,天妒英才。凡喜歡二胡樂曲者,皆敬佩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1895-1932),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

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

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餘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配樂能被稱之為經典?
還有哪些女團可以媲美SHE?
有哪些音質優良,且(尤其)線材堅挺不容易斷裂崩壞的入耳耳塞?
為什麼梁祝後陳鋼何占豪沒有再次合作撰寫作品?

TAG:劉天華 | 二胡 | 民族音樂 | 音樂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