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如果美国不参战,现在会是什么样?


谢邀。不过虎爷我只说历史,不议现时,所以只能跟您说说如果美军不参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以下,也将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说起,因为这个点刚好是美国宣布参战的时间。

先说说亚洲战场,如果珍珠港被偷袭后美国不参战,那么日本完全有可能长驱直入并占领整个东南亚。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回忆一下现实的二战中,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反击战之前的情形:当时的日本海军还在太平洋上和美军厮杀,但陆军已经打败了东南亚的英军和澳军。如果没有美国的参战,那么对于已经打到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日军来说,占领整个印尼也不成问题,因为当时唯一能够和东南亚和日军抗衡的盟军就只有英军和澳军,但前面说过英澳联军已经被日军打败。

如果占领印尼,那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日本为什么要占领进军东南亚——因为军部发不出石油和橡胶了。要知道,对于二战时期的军队来说,石油和橡胶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但纵使日本在当时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占领区里却因为技术和科学理论不成熟等原因找不到石油,所以他们在北上诺门坎战败后才要选择南下。而在印尼,有一个油田叫做印尼油田,这个油田一年的产油量足足可以支撑日本进行3年的战争。一旦它被日本占领,后果会怎样自然不堪设想。

而在缅甸战场,虽然中国远征军还是会得到美国的援助,但没有了美军的牵制,太平洋地区的日本陆军完全可以杀回亚洲大陆,那么缅甸地区中英联军的命运何去何从,真的就是个未知数。但是别忘了,二战还有一个欧洲战场,这个战场的科技实力才是一等一的。

接下来说说欧洲战场。当时的希特勒已经和苏联打上了,而且希特勒把大部分德军都派往苏联地区,西线的兵力应该算是相对空虚。但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国已经明确表示过自己快撑不住了。现实的二战中英国之所以能反戈一击,其实是因为在美军参战后,英军看到了打赢德国的希望。但自从伦敦空战之后,欧洲战场的主角应该只剩下苏德战争了。别看英军和隆美尔在北非打得水深火热,其实双方的军队仅仅是几万几万的对打,远没有苏德战场上百万军团大厮杀的规模。

但我们知道,苏联在诺曼底登陆前,其实已经在库尔斯克打赢了德国最后的进攻力量,接下来苏德战场的双方角色完全对调了过来,变成德国防守、苏联进攻。后来,现实的二战中苏联也是自己吃下了柏林,完全没有英法美三国的帮助,顶多就是英法美在西线拖住了一部分德军。但在虎爷看来,如果没有美国参战和诺曼底登陆,苏联也能自己吃下德国。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的德国没有打下高加索油田,乌克兰也被苏联拿回去了,而当时这两个地区分别产出石油和粮草。那么,没有这两个战略要地,纵使西线没有诺曼底登陆,德国也已经快把资源耗光了。

第二、关于德国国内资源的情况,其实我们看一下苏德两国在战时的军备产量对比就知道:当时的德国没有吃下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而列宁格勒的坦克厂在保卫战中一直保持着生产,还以平均每天生产5辆的速度投入战斗。相比较而言,德国的虎式坦克虽然也有保持生产,但一直到柏林沦陷前虎式坦克才仅仅生产了近两千辆,这个数量也仅仅是豹式坦克的两倍。生产数量不足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虎式和豹式坦克的生产难度较大,还有一个是德国的资源已经基本耗光。希特勒之所以下重本生产虎式坦克,除了虎式坦克比较坚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把虎式坦克作为后期德国军人精神的支撑。在这个程度上讲,德国早已经失去了当年闪击战的强大实力,单从虎式坦克这一类的武器的作战模式分析,也可以看出德军早已没有能力和资源进行闪电战了。

而苏联这边的T-34坦克却依旧保持着高额的产量,它的数量远远高于德军的坦克好几倍。后期苏联之所以能突破德国的重重防线攻进柏林,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两点:一个就是它坦克的产量,另一个则是它数量庞大的军队。所以,纵使美国没有参战,诺曼底登陆没有进行,苏联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反杀攻进柏林,而这一结果也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苏联的进攻会把西线相当一部分德军吸引到东线,这时候英法联军还是有可能找到机会在西线的某一处登陆,之后让德国再次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并最终打败德国。

当苏联消灭德国之后,它会怎么做呢?其实这就跟真实的二战一样:百万军队进军中国东北。我们再看真实二战中的东北战役,也能够看出同时期的日本根本就不是苏联的对手。如果美国没有参战,只不过是由于没有美国的原子弹,日本没有那么快投降,但苏联还是完全有可能从山海关进入华北,在中国已经拖住日本的情况下从日军后方进攻,进而和中国夹击日本在华侵略军,然后再从库页岛南下沿着北海道往日本国土打。

最终,日本还是会因为打不过盟军而宣布投降,反法西斯阵营依旧能够打败日德两国。但由于美国没有参战,它失去了这一争取国际地位的机会,那么在之后的冷战中,过程和结局会怎样也许又会是另一番结局。


二战时候,如果美国不参战,现在会是什么样?

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挑战方与应战方,都为了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不惜付出一切的代价与牺牲,战争双方为了胜利势必致力于迅速摧毁对方的战争的军火武器与作战人员,军火是克敌制胜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关健因素。地处北美的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图治,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双方打得精彼力尽之时,远离战火纷飞的美国不仅在隔岸观火,且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大力发展军火工业大发战争财!这无疑更加有利于战爭实力较弱的一方,军事实力得到可持续的补充是战争得以持续的保障。若美国完全置身度外(包括不出售军火武器)的话,其时德意日三国拥有更強的軍事实力。历史完全可能被改写,德意可能征服欧洲苏联,日本可能建立东亚共荣圈。美国作为世界强国,不可能对世界大战坐视不管,美国显然会考虑自己的国家的利益与安全。选择最佳时机介入二战中,用最小的代价,換取利益的最大化吧!二战如果美国没有参加,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二战前,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发言权就只相当于一个二流国家,说不上几句话,二战爆发后,美国通过援助、出售军火,外加参战,才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二战时期,美国没有援助老蒋对抗毛。在美国驻华军事观察员的蒋、毛都是抵抗日军的武装力量,都援助过。当时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亚洲:菲律宾驻军太平洋:关岛驻军、夏威夷驻军、阿留申群岛驻军,二战时期,美国不是世界老大,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才成为世界的老大。在美国,资本家的力量远远大于被战争削弱的德国和被国家扶植的日本。罗斯福只能通过自己的《全国工业复兴法》 出炉,它是对大萧条中美国工业中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解决了经济危机,才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是没有选择的。世界大战真正的意义就是新兴强国对原有的国际体系不满,企图推翻原有体系,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体系。那就是说要推翻美国,美国不可能不战,就现在的状况看,美国已经成为法西斯了。


【时代背景】就战争性质而言,二战与一战没有分别,仍然是世界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罪恶战争!列强势力分为三方——美英法为一方,德日意为一方,苏联为一方。以中国为代表的二战各参战国,属于被侵略和瓜分的一方。1933年1月3日,阿道夫.希特勒主政德国,二战进入倒计时,仅用6年时间便完成了德国的重新崛起和战争准备,环顾当时世界,仅就安邦定国的施政能力而言,无人出希特勒之右。而当时的列强们又在做什么呢?法兰西张伯伦玩绥靖讨好德国,北极熊忙着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静卧在大西洋彼岸的美洲虎,则打着中立国的旗帜等待战机。

【美国参战】准确地说,二战属于欧洲,不属于中国。自1931年“9.18事变”开始,至1937年“7.7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中国抵抗日夲侵略的战争已经打了8年,欧洲二战才于1939年9月1日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夲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的机会终于来了!12月8日德日意轴心国向美国宣战,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做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同时签署了对轴心国宣战的作战命令,美国全国进入战争状态!此时欧洲二战已经打了两年半,法兰西已战败投降,德意英苏等交战国既杀红了眼,也元气大伤,而这正是美国梦寐以求的绝佳参战时机!那么,如果日夲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不会参战?如果美国不参战,二战的结局又会如何?九哥认为有三种可能:

1.如果苏联与德国都拼光了老夲,或者苏联开始战略反击,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出兵欧洲——因为美国可以接受德国战败,但绝不接受苏联在欧洲一统天下!以美国的综合国力,在不与日本发生太平洋战争的前提下,联合英法加澳等国打败德国没有悬念,战后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仍然是东西对垒的冷战局面。

2.到是亚洲战场会充满变数,如果不与美军作战,日夲就可以集中全部兵力进攻中国,中国抗战的形势将是极其严峻的!这里只能等待另外一个假设,即欧洲战事结束之后,苏美会不会对日宣战?如果苏美在德国战败后立刻处于对峙状态,那么苏联绝对不可能出兵中国东北;如果美英法和苏联再私下协商一个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可能会共同对日宣战。但是,这个仗的打法就会改变花样了,让美军一个岛一个岛地与日军死磕,让苏军趁机独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美国有这么傻吗?

3.假如没有太平洋战争,中国会不会成为同盟国都是问号,即使欧战结束后美苏对日宣战,中国仍然是被瓜分的对象,那时被分割的不仅仅是外蒙,内蒙和东三省都有可能出现变故,后果不堪设想!日夲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全面拖进二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建立,中国14年抗战的鲜血没有白流,最终以同盟国的身份成为二战战胜国,并荣登联合国安理会五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应该给日夲人愚蠢至极的战略败笔加10分!感谢悟空邀请。


二战结束这对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是欢呼的,这还要佩服人民的奋斗、民族的精神、当然后来快速的结束战争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美国的参战,那么如果美国不参战,会是怎么样?



说到二战,那便会想到法西斯,也会回忆起之前的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庆。法西斯主要以三大国意大利最先成立、其后便是德国与日本尤为出众,当然意大利在人们心中是不太深刻的,但德国与日本那可是家喻户晓了,那么我们就主要讲德国与日本这两个当时少有的军事大国。


先说中国人并不讨厌的德国,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横扫欧洲各国,使其毫无还手之力。只有在海上独立的英国幸免没有遭到德国陆军的洗刷,但损失也不太乐观。以武力征服欧洲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德国在与英国盘旋时也与苏联干上了,面对两面夹击,腹背受敌德国也是有的一拼了,在这里德国打完这场仗可是要耗费一些时间了,但德国的欧洲霸主地位也是不可更改的,虽然话是样说但是不管怎样,德国有很大的机率面对失败,当时的德国可耗不起持久战。到时候苏联也是够吐白泡沫了,分裂是不争的事实很大还是直接亡国。



再来说一下中国人都熟知的日本,当时日本可谓是亚洲一霸了,世界上与之抗衡的海军除了那么几个也就没谁了,二战日本的作战范围可不是一般的广了,一方面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方面与苏联、蒙古打,一方面便是与美帝作战了。如果美国没有参战,日本也不抢夺美国的岛屿,那便是在亚洲无敌了啊,日本??资源的匮乏使日本不得不侵略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土地,像菲律宾印尼这些小国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太大的反抗的,主要便是中国与苏联、还有日本绕过美国侵略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军队是调不开的,澳大利亚日军刚登陆军队就调走是不现实的,那就只有苏联方面了。说点正话,日本获胜其实几率大于失败,但至于打胜后气力足不足就是个问题了,虽说这样说,但美国何尝想让一个强国变得更强而之后拥有可以灭掉自己的日本这个后患呢?


如果美国不参站的话。首先德苏战役仍然僵持中。而日军则会南下继续攻占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缅甸。但是,由于日军的主力在中国,而中国抗战(国军在前线、共军在后方)将会继续拖延日军的行动计划。另外,美国虽不参战,但由于日军占领美属菲律宾,美国将会全面制裁日本,使其经济雪上加霜。而日本在夺取菲律宾和越南后,将会与印度英军开战,英军则持续反抗,这也可以拖延日本进军计划。

而此时,德苏战役将会按照历史照常发展到1943年5月左右。

此时,苏俄已经开始反击德国,德国在苏俄战场上开始失利。而另一方面,德意联军继续在非洲掠夺英法殖民地。

到了1943年中旬,日军基本占领除印度、缅甸外的所有东南亚国家。而在印度的英军已经处于被动地位,而美国可以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中、英等盟友提供物资、技术支持,从而确保中国和印度战场得到补给。

但是,由于日本控制马六甲海峡,外界的支援智能走缅甸、印度。而那时缅甸战役将会打到十分艰难,甚至失败。而日本,由于常年战争,虽然能在东南亚地区掠夺不少资源,但是终因深陷中国和印度战场而感到疲惫。而为了控制殖民地,而必须调出一部分兵力驻扎。

到了年底,苏德战役,德军战败。极大鼓舞了盟军士气,英苏将会分出一部分兵力投入非洲战场。由于德军受到重创,很快,意大利会投降倒伐,非洲战事将会很快结束。

而在东线,苏联将会进入东北地区,对日军进行反击。国内抗日势力也会加大反击力度。

而此时日本就陷入了单方作战的困境,最后,苏军将会进攻日本北部地区,使得日军要保护本国。(如果美国此时仍然不参战的话)

到最后,随着盟军的全力反击,以及殖民地区得反抗,最后,日本必定战败。二战依然胜利。

只不过胜利的时间会推后(有可能在1946年前后),而中国的抗战则会更为凄惨,英国在东南亚的投入也会更多,届时分割日本的有可能是中、苏、英。同样也有美国。只不过美国是间接参与了二战,同样收益。

其他地区,也有可能与历史发展的结果相差不大。


美国是在1941年珍珠港被偷袭以后才决定加入二战的,之前一只在观望,置身事外卖军火。中国的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还在卖日本钢材、石油等战争物資,发战争财。可以说,美国人正在等一个节点,如同一战时的节点,可以轻易加入并捞到胜利果实的节点。然而日本人却在横扫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之后过于骄狂,冲动之下轰炸了珍珠港。

不管是不是美国有意还是无意,总之珍珠港算是一个节点,美国加入了太平洋战争。虽然这个节点比一战早了很多,但是战后美国得到的比一战更多。

假如美国没有加入二战,继续卖战争物质发财,那么,二战会不会翻盘呢?我认为不会。日本在诺门罕战败后基本上放弃了北上的线路,北方处于防守态势,转而大力南进。

日本在占领了菲律宾、东南亚以后,兵力就已经达到极限了,虽然补充了大量的朝鲜人、台湾人,但是兵力依然是捉襟见肘,不得不从中国战场调动部队去参加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战争,最后被澳大利亚打成狗。

可以说就算美国不参战,最多抗日战争多打两年,42年的日军已经没有能力打过黄河攻占西安。基本上到了43年日军的老兵已经被损失殆尽,补充的新兵有非常多的娃娃兵,强悍的关东军被苏联钉在东北不敢挪窝,可以说41年以后的日军已经到了战争潜力的极限。

43年下半年,日军纠结了十六万人进攻常德地区,集中了整个华中战区的所有机动力量,最后以伤亡两万多人的代价换来一场失败,未能越过常德半步,反而被中国军队反攻收复失地。44年的衡阳保卫战,第十军以一万余人死守衡阳,日军在使用毒气弹的情况下惨胜,伤亡人数为国军的两倍。

由此可见,在41年后日军的战斗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即使没有美国参战,日本人也无法打到重庆。美国对中国抗战最大的帮助在于无偿提供了物资,而在太平洋上,他们的对手主要是日本海军,而日本海军对于中国内陆作战是没多大用处的。

而八路军在日军的围剿中迅速壮大也说明了日军已经无力维持华北的现有状态,连防守都自顾不暇,更别说动用军队开展大规模的清剿了。而在欧洲,苏联的反攻同样能把德国人赶下大西洋。

所以说二战没有美国加入,最多是战争多打几年,二战后也就没有美国这个世界霸权了,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可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如果美国不参加二战,可能会对欧亚大陆以及美国本身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美国不参加二战,那么德国和日本将在东西两端将欧亚大陆瓜分。这一划分大概是按照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豪弗的理论,整个欧亚大陆大概被分为德国为首的欧非区(苏德战争爆发前主要指欧洲与非洲统一,德国为主导;苏德战争爆发后,俄印区被取消, 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在内的领土被划归欧非区);和日本为首的泛亚区(主要是指从东北亚、东南亚到澳大利亚联合,日本为主导;苏德战争爆发后,俄印区中的南亚部分被划归这一区域,也可以看作是日本所主张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当德日瓜分整个欧亚大陆后,有两种可能:一是德日由于利益纠葛,相互间发生冲突,最终大打出手,美国可以继续坐山观虎斗……这个可能,个人以为,在美国没被征服或者屈服前,德日不大可能彻底反目,而是会首先共同对付美国。毕竟分析一下当时德日领导层,就不难发现,德日都将美国当做是未来最大的可能敌人(比如有学者就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认为美国是日本最大的敌人,必须要趁美国没有准备好之前,对美国动武,让美国在巨大损失面前屈服;同样的,希特勒也认为美国将是未来德国最大的敌人,不过对付美国、征服美国将不会是希特勒这一代人的事,而是他下一代人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美国不参战,德日将会统治整个欧亚大陆,而当德日统治欧亚大陆后,必然会与美国长期对峙,甚至与美国爆发冲突,最终爆发德日与美国之间全球战争。

而从美国角度,如果美国不参战,那么将坐视德日征服一个又一个欧亚大陆上以及欧亚大陆外新月地带中的美国可能的盟友(法国、中国、俄国、英国……)。这可能看起来对美国伤害并不大,但回到前面的假设,如果德日统治整个欧亚大陆,那么必然会与美国敌对而不必顾及欧亚大陆上还存在美国的盟国对其进行牵制。结果就是美国必然要面对一个统一起来的欧亚大陆,而面对统一起来的欧亚大陆,当然,美国与之作战不一定战败,毕竟美国足够强大,但是统一的欧亚大陆的资源(人力、物力等等)远远超过美国,因此对峙到最后必然是美国失败,而且为了应对欧亚大陆的威胁,美国必然要改变现行体制,才可能在与统一的欧亚大陆的对峙中坚持下去,但代价至少是美国现行制度的丧失,而从长远看,是美国的必然失败。

因此,对美国来说,像二战这样可能导致欧亚大陆均势失衡的战争,美国必然会干预,因为这与美国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事实上,问题中关于美国如果不参战,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发生(除非美国的精英们集体脑抽……)。


,美国不参战最后真的就会好像架空历史小说《高堡奇人》里那样——被日本和纳粹德国瓜分了。

二战之前的美国盛行孤立主义,当时有一句口号叫做“两洋堡垒”,也就是说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两个天然捍卫美国的坚固堡垒。躲在“两洋堡垒”之后的美国可以不必去干涉世界上其他部分的局势,不管那些国家再怎么强大也能自保无虞。其实很不幸,这是一个空想。

考察一个国家的生存之道不能不考察他的经济形态。不管是一战前后的美国还是二战前后的美国,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实行的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需要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而美国甚至包括其后院整个美洲虽然自然资源确实较为丰富,大约可以维持美国的工业基础,但是美洲市场显然是过于狭窄,拉美的种植园经济和相对较少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其市场对于工业品需求度远远比不上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

德国和日本当时实行的都是一种“统制经济”,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只不过是国家强力干预企业只通过工业计划和大笔订货的政策导向进行,并非把企业收归国有按照计划指令运转。日本和德国的这种经济形态决定了他们对于工业原料和市场的控制程度高度严密化,在他们统治的地区,根本没有美国产品的市场,也不会接纳美国资本按照以前的方式运转。

在亚洲的日本占领区,尤其是以伪满洲国为例,美国政府早就对于日本在这一地区排挤美国的资本和产品怨言甚多,这也是日本的侵略行为伤害美国利益的第一刀。在欧洲欧宝汽车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遭遇也颇有类似之处。

如果日本和德国真的合作控制了世界,那么美国的经济必然出现大幅度衰落乃至萎缩,最后被日益强大的日本和德国彻底压倒。没有了强大的工业化经济支持,美国不可能好像在一战和二战中将工业能力转化为强大的军事机器迸发出巨大的军事力量。

所谓“两洋堡垒”在现代工业文明面前最终是靠不住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支现代化的舰队在旬月之间就可以横越太平洋并且造成巨大的破坏力。所幸当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尚存,如果日本和德国完成了占领并且形成巩固统治之后,消化占领区的资源并且进一步强化工业实力之后,造出压倒美国的军事力量就并非不可预期之事。

事实上,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确实也考虑了夏威夷被日本占领该如何防卫西海岸问题,在战局真的稳定之前,西海岸地区多次闹出了日本舰队前来袭击的乌龙事件,引起了当地多次恐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世界大战。此战从1939年全面爆发到1945年德意日无条件投降,先后有60多个国家占世界4/5的人口被卷入了战争。战争双方约有1500万士兵3500万平民死于这场惨烈的战争。军队和平民伤亡约9000万人以上。军费耗费11000多亿美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新兴强国与老牌强国矛盾危机极端深化的结果。新兴强国德意日为了争夺世界政治,经济势力范围,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但是,战争的最后结局与侵略者的愿望恰恰相反,全世界维护和平和世界正义的力量最终打败了侵略者。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人民胜利了,维护世界正义和道义的力量胜利了!

二战进程中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最大的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日本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导致陷于孤立主义的美国参战!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很有可能就不会参战!如果美国不参战,中苏英法最可能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一、英法两国对阵德国的战争态势分析:

1、法兰西之战开战时双方战力对比:

英法联军战力:147个师,3700辆坦克或自行火炮,14500门大炮,3800架战机。

德国军队战力:141个师,2455量坦克或自行火炮,7558门大炮,3100架战机。

从武器装备和总兵力情况来看: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当,总兵力相近。英法联军略占优势。

制空权:战机对比英法联军略微占优,开战后,德国实际占优。制海权:英法联军占绝对优势。陆军对比:英法联军数量占略微优势,重武器装备占明显优势。

2、续战能力情况对比:英法两国与德国均能生产战争需要的所有武器装备,且英法的生产能力要略高于德国。

3、英法联军在形势略微占优的情况下,由于战略战术运用的失误,导致溃不成军,仅仅一个多月就全线溃败,丢掉荷兰,比利时,法国,退守英伦孤岛。法兰西之战,英法联军伤亡35万人,被俘190万人。在法兰西之战中拥有约250万兵力的英法联军灰飞烟灭,仅有20万人左右的残兵败将得以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此战德国仅仅伤亡155000人。

4、法国贝当政府在开战一个多月就被迫向德国投降。英军退守孤岛,完全失去了反攻的能力。因为英国有制海权,德国一时之间也拿不下英国。

如果没有后来的美国参战,英法两国可能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毫无疑问,战争时间将大大延长,按照德国的科技发展情况,德国将完全有时间率先研发成功导弹和原子弹。然后呢?法国将完全无法洗刷战败投降的耻辱,英国也必然会最后战败。

二、苏联对阵德国的战争态势分析:

1、双方战力对比:(须知:德国此时还同时对阵英国)

苏军战力:总兵力537万人。坦克2.5万辆,大炮9万门,战机1.9万架。其中东部部署73个师,西部部署258个师。西部直接对阵德军的总兵力为258个师,308万人,坦克1.4万辆,大炮7万门,战机1.1万架。

德军战力:(用于进攻苏联的兵力)总兵力170个师(含罗马尼亚等国军队)约210万人,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1830架战机。

2、续战能力情况对比:苏联与德国均能生产战争需要的所有武器装备。苏联:生产坦克18000辆/年,生产战机14000架/年。德国:生产坦克2780辆/年,生产战机13000架。显然,苏联的生产能力要高于德国。

3、苏军在战力形势完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毫无战争思想准备,加之战略战术运用失误,被德军闪电突袭,仅仅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就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万苏军被俘。仅仅在战争的第一年苏军就损失兵力400多万,其中近300万成为俘虏。苏联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拼光。德国连连进攻,苏联艰难苦守。苏联处处被动挨打。

4、如果没有后来的美国参战,苏联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毫无疑问:苏联得不到美国英国的大量军援,战场的不利形势会延续更长的时间。战争时间将大大延长,按照德国的科技发展情况,德国将完全有时间率先研发成功导弹和原子弹。然后呢?苏联很可能是第一个受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苏联将最终战败。

三、中国对阵日本的战争态势分析:

1、双方战力对比:

中国战力:总兵力202万人,另有后备兵源50万人(中国那时还没有预备役),共计252万人。坦克数量极其有限。大炮800门,飞机305架(其中还有一些运输机,教练机),战舰总吨位6万吨。

日本战力:总兵力56万人,另有预备役400万人,共计456万人。坦克装甲车1236辆,大炮6000多门,飞机2000架(其中战机1443架),战舰总吨位1400万吨。

2、续战能力情况对比:中国仅仅能够自造步枪机枪和最大75口径的火炮,大量重武器完全依赖外援。日本能够生产战争需要的所有武器装备。日本生产坦克330辆/年,生产大炮744门/年,生产战机1580架/年,生产战舰52422吨/年。显然日本的续战能力要远远高于中国。中国如果得不到外援,战场的武器装备情况将每况愈下,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

3、日本仗恃其强大的战力,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当时,一些西方国家评估:按照中日战力对比情况,中日战争一旦全面爆发,最快一个月,最慢6个月,中国就会失去一切作战能力,而不得不向日本无条件投降。难怪日本会狂妄的叫嚣要三个月灭亡中国。1937年底,日军陆军共24个师团,除留守本土2个师团,侵略镇压朝鲜使用1个师团外,其余21个师团的兵力全部出动用来全力进攻中国。由于中国的顽强抗战,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变成了它们陷入持久抗战泥潭不能自拔的可怕梦魇。日本看21个师团根本无法打败中国,就不得不又扩军10个师团。1938年底日军总计34个陆军师团,只在本土留下了区区1个师团,使用1个师团镇压朝鲜,其余32个师团全部用来全力进攻中国。可以说日本是打急了眼,急于尽快结束拖耗日本发展的这场战争。它倾巢出动,使尽了浑身解数妄图一举打败中国,竟至连看家护院都顾不得了!(不知道有些中国人怎么会产生‘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没有用全力进攻中国’的错误看法?)就是在日军的全力进攻面前,中国军民顽强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使日军的进攻大受挫折。1937年7月7日—1938年底中国军民歼灭日军30多万人,加上患病失去战斗力的日军,中国抗战造成近40万日军丧失了作战能力(这是1937年初日本总兵力的近一倍半)。侵华日军的巨大伤亡和兵力的逐渐分散使日军的进攻能力大大降低。武汉会战以后百万日军的进攻势头被中国军民遏止,1938年底中国的抗日战争由被动防御转入了与日本的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尽快打败中国,跳出战争泥潭的美梦完全化为了泡影!日本之后不得不又连年增兵,日本陷入了遥遥无期的持久僵持的消耗战之中。

4、日本看光靠硬的一手不行,就企望通过软的一手来达到结束战争的目的。日本先是在1939年近卫文磨第一次声明中坚持不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谈判对象,言下之意是愿意同蒋介石下台后的国民政府谈判停战。妄图逼迫坚持抗战的蒋介石下台,给日本一个体面的停战借口。之后,日本又一再退让,1940年的两次近卫文磨声明,同意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谈判,同意废除日本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无条件撤出侵华日军,日本唯一要保留的就是坚持保留伪满洲国。这些停战条件蒋介石都没有答应!日本妄想尽快体面的结束这场严重拖耗日本发展的战争的梦想化成了泡影!

如果没有后来的美国参战,中国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毫无疑问,战争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中国的抗战局面将更加艰难!其最后局面无法预测。但是,最不济的结果却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中国同意与日本停战,中国的地图上的牡丹花少了左上角一大块。就像现在少了外蒙古一大块一样。

回顾历史,英法联军是在实力比德国略微强一些的情况下大败亏输的,苏联更是在比德国实力强得多的情况下大败亏输的。唯有中国是在实力远不及日本的情况下败退的!面对这样的历史事实对比,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我们艰难困苦抗战的先辈们?抗战开战前,德国的军事顾问曾经对蒋介石预测:依照双方战力和续战能力对比情况,开战一个星期中国海军就会失去战力,中国空军可以支撑一个多月,中国陆军最多可以维持6个月。结果中国海军在淞沪战役没打完就完全失去战力,中国空军在武汉会战后也基本上所剩无几。中国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独力坚持抗战四年半,他们已经超乎寻常的把我国的战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里我们只有衷心感谢我们的抗战先辈们为我们赢得了抗战胜利的光荣!向一切抗战先辈们致敬!

历史没有如果,现实只有唯一。中国抗战八年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也没有丢弃东北,却被苏联一刀割裂了外蒙古。


二战时,若美国不参战,大致情况为:1.亚太部分,日本南下占领澳洲,东南亚,并向西占领缅甸、印度,中国大陆全沦陷。随后,日本撕毁《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北攻苏俄,占领蒙古,并挥师欧洲,与德国在苏俄中部汇合。2.欧洲战场,德国侵苏并使苏俄灭亡。然后,德军向东侵占中东、高加索油田区,并向伊朗、印度方向进军,与日本在印度的德干高原会师。3.非洲战场,德军联合意大利等侵吞英、法等殖民地战争。然后,集中兵力封锁并进攻英伦三岛。4.待日本、德国意大利会师后。形成德国主要统治欧洲、西亚、非洲、南亚,日本统治东亚、北亚、东南亚、澳洲,美国统治北、南美洲。这种“三国形势”。若干年后,德、日再合攻美国。大致情况估计这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的將軍們沒有推翻天皇,而是選擇屈居人下?
李陵真降匈奴是誰的錯?
如果任命毛文龍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能打贏後金嗎?
霍去病和衛青的功勞比得過李廣嗎?
八國聯軍把京郊的圓明園燒了,而皇宮紫禁城卻安然無恙,究竟為何?

TAG:军事 | 历史 | 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