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古至今,有哪些bug般的歷史人物的存在?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在各種回答里,我們看到了眾多大神大牛,最多的還是科學家,我也說一個,不是科學家,是個大明星,是娛樂行業的,他就是白袍巫師薩魯曼,哦,錯了,他就是克里斯托弗·李,一個BUG一樣的電影演員。

克里斯托弗·李2015年去世,享年93歲,他是星戰系列的杜庫伯爵,是指環王中的白袍巫師薩魯曼,還是007電影系列中的反派「金槍客」,是電影史上經典的吸血鬼扮演者。但是,他不只如此,他還有許多神奇的經歷。

在拍攝《指環王》薩魯曼被背後捅刀而死時,導演彼得·傑克遜希望克里斯托弗·李演出「被捅時的痛苦吶喊」,卻反被老爺子教訓說,被人從背後捅刀後由於氣體從肺部被趕出,不可能大叫,只能發出艱難的吐氣聲,並通過親身表演做了示範。事後導演不禁詢問老爺子怎麼會知道這種事,老爺子答道:「因為我捅過。」

老爺子捅人的經歷來自二戰和他的諜報生活。

克里斯托弗·李17歲時跑去芬蘭加入軍隊打蘇聯,然後因為沒啥前線戰鬥可以打,他回了英國加入Long Range Desert Group (LRDG)(長距離沙漠部隊) 在埃及打納粹。這個部隊有多牛?德國元帥隆美爾親口說:「LRDG造成的破壞比任何一支同等數量的英國部隊還要大。」

從埃及沙漠回到英國,李老爺子還沒嘗夠血腥的味道,他轉身加入了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SOE),中譯是特種執行隊吧。別名:"Ministry of Ungentlemanly Warfare" (非紳士的戰爭部,是不是很有輕小說的味道?)看名字就知道這部隊乾的事更是屌炸天:在納粹佔領區執行偵查、諜報、破壞任務。可是究竟當年他幹了些什麼沒人知道,資料至今還是機密。有個流傳已久的傳言:當有人問起他當年的特工生涯時,老爺子會壓低聲音:「你能守秘密嗎?」一般人都會按耐不住興奮說「能能能」的時候,他就會再走向前一步,以更低的聲音說「我也能。」 雖然沒人知道老爺子具體幹了些什麼,可是捷克、南斯拉夫、波蘭都頒了他戰鬥勳章,對了,鐵托是他的私交好友。直到今天還有前南斯拉夫的粉絲對此津津樂道。(附圖是查爾斯王子為他頒授大英帝國騎士勳章,其它國家的圖沒找到...)

據說,克里斯托弗·李是007的原型之一。

順便說一下,克里斯托弗·李的繼父是007小說作者弗萊明的親叔叔。

說到他的繼父,就來講講克里斯托弗·李的家庭與血統。

克里斯托弗·李是好萊塢巨星也是英國爵士。他所在的「Lee」家,與美國內戰時的將軍Robert E. Lee正是同根。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後裔。全名為克里斯托弗·弗蘭克·卡蘭迪尼·李的老爺子屬於卡蘭迪尼家族,其母即為愛德華時代著名的美女伯爵,盾形族徽為神聖羅馬帝國弗雷德里克·巴爾巴羅薩大帝欽賜。所以,克里斯托弗·李是正經的貴族。

再順便說一下,老爺子作為正經貴族,自然在威靈頓公學這樣的一流貴族男校就讀。在這裡他學習了希臘語和拉丁語,還會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據說他會八門語言。。。

作為查理曼大帝的後裔,克里斯托弗·李很熱愛先祖,作為一個BUG人物,他的紀念方式也比較BUG。

克里斯托弗·李是真正的搖滾樂手,1998年,他76歲,出了唱片,名叫《克里斯托弗·李吟唱惡魔、壞蛋和大惡棍》,2006年,他84歲,出版了翻唱專輯《啟示》。

2010年,首張真正意義上的重金屬專輯《查理曼大帝:劍與十字架》橫空出世,此時他已高壽88。隨後,2013年,第二張關於查理曼大帝輝煌偉業的重金屬專輯《查理曼大帝:死亡的預兆》(Charlemagne: Omens Of Death)問世,老爺子與「猶大牧師」樂隊(Judas Priest)的吉他手Richie Faulkner合作,完成了這張各方叫好的專輯,老爺子還因此獲得了重型搖滾獎項「Metal Hammer Golden God」的「金屬精神獎」,而這張專輯與大家見面時,他已經91歲高齡了。

92歲,他去世前一年,還出了EP《金屬騎士》,這就是不老的ROCKER,這就是克里斯托弗·李。

當然,克里斯托弗·李還有很多故事。比如:

克里斯托弗·李見過指環王的作者托爾金,而托爾金希望他扮演甘道夫;他見過謀殺了俄國瘋僧拉斯普廷(這也是個BUG一樣的人物,他用催眠與通靈術摧毀了整個沙俄王室,最終在遭受槍擊、灌毒、刀刺、毆打、水淹之後,在水下存活8分鐘之久才終於死亡)的沙俄王室成員尤蘇波夫親王;他曾祖母和祖父母均從事歌劇事業,他很早便展露了歌唱天賦,曾被當時的歌劇大師奉勸加入歌劇團;他得過西洋劍術冠軍,幫星球大戰改造了光劍;他被撒旦教的很多人崇拜,認為他是神秘的惡魔象徵,等等。。。

總得來講,除了BUG,我們還能怎麼評價這個人呢?好像真的沒有。


漢光武帝:劉秀

說一個他以少勝多的bug級的例子——昆陽之戰

都說王莽是穿越者,想要讓中國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於是乎上天降生位面之子劉秀強行把歷史拉回原來的軌跡來彌補穿越者王莽的bug,自然地劉秀身上也便有了一堆的bug(這個屬於我的純腦洞……)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平生,他出生時傳說有紅光照亮了整個房間怎麼樣N B吧出場還自帶聖光。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傳說稻禾一莖九穗,因此得名秀。人家名字都是有來頭的。

後來朝廷派來的官員蘇伯阿剛到南陽,遠遠看見蔡陽一帶上空瑞氣環繞,不禁讚歎:「氣佳哉!鬱鬱蔥蔥然。」然後滿月的時候一個算命先生又說了:公子吉相,貴不可言!某年某月某日,蔡少公又說了:劉秀當為天子之後在劉秀糾結要不要稱帝的時候又有人發現了《赤伏符》謂:劉秀上應天命,當繼漢統為帝……

怎麼樣是不是很N B然而這還不是最叼的……What?!!你說什麼?!!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戰爭史上BUG級的戰役吧——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弱勝強的範例了……(我都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這場戰役了)一邊是王莽所派遣的,鎮壓起義的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所領導的43萬正規軍。而另一邊則是困守在昆陽城的漢軍兵力不過幾千人。而且留守城中的頭目王鳳等人還乘劉秀出城求援的時候主動向王莽投降,但是遭到了果斷的拒絕……

兵力對比50:1這是妥妥的壓倒性優勢啊,人家王莽的正規軍一人一口口水就能淹死你劉秀守城的士兵了……然而我秀哥表示這都不是事兒~

起初劉秀帶著十多個人個人,悄無聲息地穿過圍城的40多萬人而且還帶了一萬多人的援軍回來……但是又有什麼卵用呢,這加起來不到兩萬的人跟人家四十幾萬打無疑是以卵擊石……然而我秀哥又發話了——我可是大魔導師沃德天·達主珍帥的徒弟,我會怕?(咳咳,大魔導師是答主腦洞的)

《後漢書》 光武本紀里有記載: 「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尋、邑陳亂,乘銳崩之,遂殺王尋。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裡間。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潰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王邑、嚴尤、陳茂輕騎乘死人度水逃去。盡獲其軍實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筭,舉之連月不盡,或燔燒其餘。

昆陽之戰就此落下帷幕。怎麼樣,我大秀哥使出的必殺絕技:大隕石召喚術是不是把你王莽打懵逼了?

昆陽之戰後,新朝基本上就等同滅亡了,接著,劉秀開始擺脫劉玄的控制,帶著親信走入河北對抗神棍王郎。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

去年的8月14日零時21分,一則「離婚聲明」讓數不清的「嗅覺靈敏」的新聞人徹夜未眠

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朋友圈、微博、QQ…各種媒體都像炸開了花一樣

一時間,有人痛斥馬蓉、有人說「寶強挺住」,甚至還有小編跳出來說能不能不要半夜發聲明

就在王寶強發聲明的2天後,8月16日的凌晨1時40分

一顆研製了13年之久的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的衛星被送上了藍天

這是中國首顆更是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墨子號」

可這分明被寄予了厚望的衛星卻只能無奈的說著,「我想上頭條」

在「離婚聲明」的狂風巨浪中,「墨子號」還沒能翻起小浪花就消失在人們眼中

人們狂熱的眼睛裡,只有對所謂的「娛樂八卦」的追逐

「墨子號」衛星發射成功

類似的事件似乎總是一遍遍的重複上演著

二年多以前,2015年1月16日,姚貝娜去世的新聞鋪天蓋地

大半個中國,即便原來不知道姚貝娜的人,也知道她於那日離去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北京的八寶山殯儀館裡

有一場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正在舉行

6天前的晚上,一位67歲的老人在醫院裡平靜的走完了一生

沒有過多的喧囂,沒有閃光燈,沒有朋友圈裡面的晒圖和刷屏

遵從著老人的遺願,追悼會一切從簡,甚至連輓聯都沒有掛上

一千多位弔唁者緩緩走入弔唁廳

給這位老人深深的三鞠躬,淚水卻不由自主的盈滿了眼眶

相比於知名歌手去世時候的亦步亦趨

那些「嗅覺靈敏」的媒體似乎都集體鼻塞了

向來熱鬧的朋友圈裡,也乾乾淨淨的沒看到他的身影

不知道那些只關注某知名歌手去世的消息的人知不知道

那位靜靜的躺在殯儀館裡面的,是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的所長——李小文

倘若沒有他,中國就和「瞎了」沒有兩樣

中科院院士、中國遙感專家——李小文

李小文,這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是因為一張照片

照片上,一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坐在國科大的講台前,低頭念著發言稿

他蓄著鬍子,穿著黑色布鞋的腳上沒穿襪子

乍一看,就像是一個來做脫貧報告的農民

可實際上,他是中國乃至世界遙感界的瑰寶

他創建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入選了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里程碑系列」

他的存在,讓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過國際領先的地位

是他,揭開了中國眼前蒙著的紗布,幫中國擦亮了雙眼

中國遙感圖

李小文就像是《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

貌不驚人,卻有著蓋世神功

人們親切的將這位院士稱為「布鞋院士」

1947年,是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好不容易結束了抗日戰爭,風風火火的解放戰爭又開始了

那一年,在四川自貢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李小文出生了

他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會計

雖然家教很嚴格,可忙碌的父母畢竟沒有很多的時間照顧他

在他4歲的時候,就開始讀小學了

幼年的李小文

「從來沒有用工念過書」的李小文抓緊了所有的時間玩耍

他上學沒什麼太大的動力,沒想過考高分,也從來不爭名次

每次的考試對他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要在教室里坐一個多小時呢,這時間都可以捉多少蟈蟈了

定不下心的他總是迅速的將老師布置的習題做完

「我交卷的最快記錄是老師剛在黑板上寫完題,我就交卷出去玩兒了」

「好在每次考試我都能剛好及格,成績能一直保持中等」

李小文的母校——成都樹德協進中學

16那年,李小文考上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前身)

不愛上課、不喜歡寫作業的他經常出現在欠交作業的名單上

一個學期過去了,好幾門課的老師都要求他去「置疑」

「置疑」就是老師看看你這門課還需要補些什麼,補完再去參加考試,免得不及格

其他被叫去「置疑」的同學們都面露愧色

只有他,高高興興的去了老師的辦公室

沒過多久,聽他侃侃而談之後的老師總會把他趕出辦公室,「你別置疑了,去考試吧」

電子科技大學(曾經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

向來隨性的他很快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

1965年的11月,沒事兒乾的李小文翻開了那天的《人民日報》

報紙上赫然印著姚文元寫的《評海瑞罷官》

讀完文章的李小文心裡很不服氣,立即提筆寫了一篇反駁文章寄到了報社

《人民日報》上發表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正因為這篇《評海瑞罷官》,國家的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來已經收到用稿通知的李小文的文章不僅不準發表,還退回了他的大學

作為嚴重的政治事件,成為了批判他的罪證

畢業的時候,李小文沒有能被分配到國防部門、電子科技部

甚至也沒被分配到地方單位

為了表示對他亂寫文章的懲罰

而被安排到了西昌的一個部隊農場里種田

在農場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

年輕的李小文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心下一片茫然

可他想,假設以後能有再分配的機會,就要先有一門手藝

農閑之時,他不再只顧著玩樂,學起了修理機器

一年半以後,為了照顧夫妻關係

他得到了再分配的機會,到綿陽的一家無線電廠當技術員

好不容易走出了農村,李小文感到十分開心

但是不懂得表現自己的他仍然沒有受到重用

在工廠里,他只能修修對講機,改造一下收音機

好不容易當了師父,帶了徒弟

又因為徒弟不小心燒了辦公室受到了責備

老式收音機

1977年,繼恢復高考後,恢復研究生的消息傳播了中國

一天下午4點,幹完了活的李小文站在窗前曬太陽

廠里支部書記突然神秘兮兮的湊到了他面前

手裡拿著報紙,和他說,「聽說,要恢復考研了」

誤以為書記是要鼓勵他考研的李小文接了一句,「考也行」

恢復考試製度後認真備考的學生

那個年代裡,研究生還是稀有品種

在這樣的小廠子里,居然有人大言不慚的說要考研究生

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當天下班的時候,李小文要考研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廠

工友們都用嘲笑的語氣挖苦著李小文

30歲的李小文沒想到,自己隨意接的一句話,竟然會讓工友有這樣的反應

他心裡騰地燃起了一把火,看來,這研是非考不可了

當年,李小文就報名了研究生的考試

考試的時候,他的心裡壓力很大

在做一道題的時候,竟然硬生生的忽略了題目中的括弧

等到出了考場,聽到身邊考生的討論,他才幡然醒悟

很想考上研究生的他嘗試著給自己報考的楊世仁老師寫了一封信

讓他沒想到的是,楊老師很快就回復了他,表示了理解

1978年,剛參加完統考的他被楊老師通知去參加英文的統考

沒在國內接觸過一天遙感的他被公派出國學習遙感

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第二任所長——楊世仁

作為第一批被公派出國的研究生

李小文對自己的學業稍微上了一點心

「覺得自己是公派出來的,回去以後還要好好做事,學得太差不好意思」

可是從小養成的性格哪有那麼容易改變

「但我對自己的要求始終是及格就行」

按美國當時的計分方法,滿分是5分,3.5分以下就算是不及格

「我每次都爭取考試高於3.5分,但如果考上了4分就覺得自己吃虧了,得盡量把分數壓下來」

李小文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學習

跟隨著美國著名的遙感專家Steahler教授

雖然不怎麼在乎考試的分數,他卻從未怠慢過自己的研究

Alan H. Strahler教授及其夫人

那時的他,比一同學習的幾個同伴要年長几歲

比起同伴的活潑,李小文安靜、羞澀,也很嚴肅

第一次來到國外,他有些緊張,不太自信

說著四川口音英語的他,對自己的聰明才智還不自覺

或許是習慣了獨處,李小文算得上是個獨行俠

在Steahler教授的回憶里,他是個很勤奮認真的學生

「他時常在實驗室待很長時間,也經常工作到深夜。早上看到他的時候,他常因為工作了通宵而睡眼惺忪」

當時的遙感技術還沒辦法拍出很清晰的圖片

衛星給地球拍的照片,都像是打了馬賽克

李小文想,如果不能拍出清晰的圖片,那和衛星瞎了有什麼區別

他找來之前的資料,一張張翻看著

視力不太好,他只好取下眼鏡,湊近了看

最後,還是那上千張森林的照片啟發了他

工作中的李小文

一天,李小文像往常翻開了衛星拍攝的圖像

拍攝森林的圖像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深色淺色的陰影

李小文盯著照片發獃,不由得想到

拍照是光影藝術,那麼衛星應該也是一樣的吧,如果能利用光…

對呀,既然光是那麼重要,那麼如果能研究出光與物體的交互機制,不就能拍出好的照片了嗎

他決定先從手邊的這些森林照片入手

利用森林的幾何結構特徵,定量刻畫了太陽光在森林環境中的光輻射傳輸過程

森林遙感圖像

1985年,李小文博士畢業

他的論文里,赫然提出了他與導師一起創立的李-Strahler模型

這個模型一經發布,就在美國學術同行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它被譽為20世紀定量遙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被應用在了宇宙飛船的圖像矯正工具上

幫助了NASA地球檢測系統分析地球表面圖像

這個模型的創立,讓李小文一舉躋身於國際遙感大家的行列

利用李-Strahler模型處理的圖像

可是在美國,李小文幹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學習,不是做實驗,而是讀小說

圖書館裡,有一層專門是東方國家的小說

滿屋子的書架上密密麻麻都是書

第一次見到那麼多小說的李小文一下子就驚呆了

他急忙回家拿了一個旅行袋,一次就借了一袋書

課業繁重,他總是不放過一分一秒看書的時間

他每天騎著一輛腳踏車,脖子上掛著一條粗大的鎖車鐵鏈

雙手脫把捧書,一邊騎車一邊看書,勝似閑庭信步

「我當時最喜歡讀金庸,最喜歡《笑傲江湖》里的令狐沖」

「該做的事情做完了,有時間就看看小說,這可能是知識分子最大的樂趣」

他還喜歡寫一些小文章,投稿到一個叫《華夏文摘》的編輯群落上

插隊的小趣事,堆滿了草垛的稻田的場景,他的文字像他的人一樣充滿了魅力

畢業後的李小文,在楊世仁老師的邀請下,回到了中國

他說,自己也並非沒有想過留在美國,畢竟美國的生活待遇與研究條件都比中國好了太多

可畢竟自己是改革開放後國家第一批公派出國的留學生

至於什麼很偉大的報效祖國,他倒是沒想過

他只是覺得自己花了老百姓很多錢,不回國,問心有愧

就這樣,已經在遙感界赫赫有名的李小文回到了祖國

李小文幾乎或參與或承擔了國內所有的遙感項目

1995年-2005年,是中國的遙感事業的爆發期

不僅在理論水平上迅速的趕上了美國等國家

在技術和設備上也絲毫不遜色

2001年,李小文不出意料的成為了中科院的院士

2002年,成為了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的所長

中國科學院已故院士——李小文

他不是個長於管理之道的人,可卻是個充滿了智慧的人

「無為而治」是他信奉的守則,自己也從不承擔項目,只是幫著別人申請

「他有一種出世的精神,出世能看得更遠」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在他的博客里,他自比為《射鵰英雄傳》裡面的桃花島主黃老邪

「武功造詣非凡,已臻化境,琴棋書畫,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無一不曉,行事瀟洒」

確實,李小文似乎從來未被世俗所累

他總是打扮得「土裡土氣」,一副上世紀80年代的裝扮

在他第一次到北師大報道的時候,還因為一身「農民」衣著被門衛擋在了門衛,以為他是走錯路的進城農民

儘管在學術界,李小文早已經是火遍半邊天的「技術宅」

在社會上,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卻寥寥無幾

直到2014年4月18日,他的講座照片被掛上了人人網

「布鞋院士」的稱號才開始在社會這個江湖流傳開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高曝光度,蜂擁而至的媒體和網友

習慣了獨行俠生活的李小文只是抱歉的讓記者們理解一下

幽默風趣的他還打趣道,「布鞋失火了呀,這不過是我在成都出差時候買的打折貨,80塊錢一雙,我一下子買了3雙」

或許是因為每天都要來二兩的二鍋頭,或許是那用炸「板油」做的下酒菜

終於還是擊垮了他瘦弱的身體

2015年1月10日,剛進醫院不到30個小時的李小文猝然離開了人世

他生前立下遺囑,不允許在他身上使用「插管、呼吸機等」急救措施

他理想中離開世界的完美方式是,「不浪費國家資源,不給別人帶來拖累,不讓自己遭那麼多痛苦」

如其所願,他走得很快,也很突然,沒有遭受太多的痛苦

3天前為他拍攝的「感動師大」證書的照片,是他與同事們最後的合影

李小文生前最後一張合影

2015年的1月16日上午10點,是他與這個世界最後的告別

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前,弔唁的隊伍排了很長很長

幾千個自發前來弔唁的人里,有他的學生,他的同事,他的好友,他的老師,也有,博客上「老邪」的敬仰者

蜿蜒百米的弔唁長隊,為李小文做最後的告別

綿延了幾百米的長隊,一直排到了禮堂外

安靜的人群里,沒有隆重的哀傷,沒有嚎啕大哭

寒冬的早晨,大家拿著菊花,默默的排隊、簽到

緩步走進了弔唁廳,為他送上深深的三鞠躬

前來悼念的人拿著菊花和院士生平資料等待進入告別廳

遵從著他生前要求的一切從簡的願望

連本應懸掛在追悼會大廳兩側的輓聯也沒有掛上

低沉回蕩的哀樂聲里,他靜靜的躺在靈堂中央的鮮花叢中

李小文家人手捧遺像從追悼會現場走出

直到看到他遺容的那個瞬間

人們才被一種永不再見的悲傷擊中

一些人無法抵禦地低聲啜泣起來

他的家人哽咽著,拿出他生前最愛穿的衣物和黑白布鞋

在上面澆上他生前愛喝的二鍋頭

放進了焚燒爐,「生前你喜歡的,都一起帶走吧」

李小文生前愛穿的布鞋

李小文的一位好友說,「我覺得小文現在挺好。在國外,一個人去世是可以為他唱歌的。他這個人的一生是值得慶賀的」

他博客的留言板上,有著幾十頁的悼念

清明節,中元節,教師節…

每一個節日,都還有人記得他,雖然,都只是他的學生

李小文在科學網博客的留言板截圖

當黃曉明奢華的婚禮花費了兩個億,而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的科學成就獎金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的時候

我們發現,這個社會早已經變得陌生了

科技信息似乎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關注「高大上」的科技信息

高校教育缺乏科技思想的傳播

學生對於未來科技行業與就業形勢感到迷惘

浮躁的社會,讓人們只是簡單地去追逐光鮮亮麗的外表

各種包裝炒作和包裝充斥著整個社會

媒體們為達到廣告效益,對娛樂八卦的過分報道

讓成長的孩子形成了無法理喻的價值觀

蒼井空中國撈金行

那些終生投身科研的科學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

連錢學森都是住百八十平米的舊房子

而大明星們,差不多都有幾處豪宅

出行坐豪車,經紀人保鏢隨從前呼後擁

科學家們在漏雨的基地里做研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的崛起,離不開這些科學家

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和幫助

像李小文這樣的「掃地僧」,或許我們再也見不到了


托馬斯·楊,這個名字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說起他最偉大的成就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可能會有人想起這個打牛頓臉的全才。



托馬斯·楊13歲的時候就能夠閱讀拉丁文、希臘語、法語、義大利語。

6年後,又學會了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並且掌握了微積分,也通讀了許多經典的科學巨著。

之後他開始研究眼球,成為了最早發現眼球對焦原理的人,還進入了英國科學的中心——皇家學會。



進一步的研究,他還發現了紅綠藍三種光可以合成幾乎所有顏色的光,也就是所謂的三原光。


對光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牛頓的那本《光學》論著,托馬斯·楊像很多人一樣都懷疑其中的粒子假說,只不過所有人都沒有膽量去推翻這個學術權威,只有楊。

楊除了搞搞研究外,玩樂器也很牛逼,據說幾乎能演奏當時所有的樂器。因此他對聲音震動也頗有研究,那時他就懷疑,光會不會也和聲音一樣是一種波?


他從水波的一些特性獲得了靈感,兩個漣漪互相干涉會導致一種特殊的現象,如果光也有這種現象,那就說明光具有波動性。



於是便有了著名的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可以說是給了在天堂的牛頓老人家一記響亮的耳光。



但楊的人生還沒完,從一個醫學生到物理大師,最後他又撿回了年輕時喜愛的語言學。

他當時破解了幾乎是天書一般的托勒密石碑,解出了其中古埃及象形文字中9個王室成員的名字,指出這是一種既表音也表意的高級文字。此前各路語言學大師、天才都對這塊碑束手無策。


最後,楊投身藝術,在音樂美術和雜技中安享晚年,能算得上是個Bug嗎?


當然是達芬奇啦,多的不說就發一張網友製作的達芬奇成就圖,不玩太震撼,我表示達芬奇可能是其他星球來的,,,跟達芬奇比才你會絕望的。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是一名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此人一生精力充沛,幾乎是以忘我的熱情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研究工作。他自畢業於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以來,一生髮布了70餘部學術著作,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學等。業餘時間研究地蚤的分類,還寫過不少科學回憶錄。涉及這樣寬廣的學術領域,一直到今天還被人們嘖嘖稱奇。在科學門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專精的今天,想要搞清楚一兩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很容易,更何況深入研究多門不同的學科。不過他之所以對這麼多學科產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這一生有一個嚴肅的理想一直是自己前進的動力(可想而知夢想對人有多麼重要)他想要用自己的頭腦構建一種全新的生物分類法,把所有動植物微生物都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放進這個分類系統當中。



在通向這個目標地過程中,他閱讀和寫作了大量材料。光是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於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他不顧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來反對和批評當時屬於蘇聯生物遺傳學主流的李森科主義。還應用數學方法來研究生物分類學。


最讓人稱道地是,他在26歲時獨創了一種「時間統計法」,通過記錄每個事件的花銷時間,通過統計和分析,進行月小結和年終總結,以此來來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從而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期間他不斷完善這一統計方法,並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這個時間管理的方法幾乎是伴隨著他寫作生涯的終生,而且極為殘酷和準確。即使是兒子在戰場上犧牲那天,他的筆記本上也絲毫沒有提到這件事,有的只是「幾點幾分,完成某某論文」。雖然後人可以通過他的日記輕鬆追蹤到這個大科學家生命的任何

一個斷面,可是卻沒有人能因此窺視他的真正生活,尤其是和情感變化有關的生活。


這樣一個怪人,又在如此多的學術領域造詣甚高,是不是堪稱一位BUG人物?


當之無愧尼古拉.特斯拉,達芬奇。

先說特斯拉。

1、他100多年前就做過無線傳輸電能,而且做到了,現在不是才有人實現短距離傳輸的試驗。

2、現在用的交流電也是他改進的,要是他在話,專利費就不得了。

3、通古斯大爆炸好像有人說是他搞的,但是沒有寫進歷史你可以去看一下,那個能量比原子彈還大。

4、無線電他比歷史上說的那個人發現得早,只是他那個時候比較忙,沒有及時申請專利。

5、他比居里夫人先發現射線,後邊的居里夫人只是應證他的發現。

再說達芬奇。


看了前幾個回答覺得大家都是找到了我們生活中乃至上歷史課的時候都會見到的名字,不得不佩服前幾個回答中提到的人物,他們都是世界發展的歷史中不可抹去的名字也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向他們致敬!下面我將以簡潔有趣的語言讓大家都能記住這個人的光輝事迹。今天我來給大家安利一位老人,他可以真正的稱得上是bug般的存在並且開掛開了一生,他就是上海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

馬相伯(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馬志德,字斯藏,白羊座(哈哈哈!),是中國近代史有傑出貢獻的教育家。重點突出「教育家」!這位老人活了100歲,但是他活的這100年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窩囊的100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隨後清政府扶搖之下並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再到後來的918事變再到抗日戰爭爆發,馬相伯看到的都是這些生靈塗炭,餓殍遍野的場面。也正是這種亂世才能造就一些蜚聲世界的大師。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老人的bug般的存在。

馬相伯祖籍江蘇丹陽,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於丹徒(今鎮江),馬老先生從這個小鎮開始了他的開掛人生。馬相伯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從一出生他就受過天主教洗禮成為天主教徒。馬相伯4歲變能識字讀書,5歲被父母送到私塾上學,馬相伯在私塾讀了幾年書侯就覺得這樣古老陳舊的教育方式以及學習內容無法滿足於他,於是在12歲那年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自己一個人從丹徒(今鎮江)來到上海求學。開掛的人生正式拉開帷幕!

馬相伯12歲來滬來參加了當地的入徐家匯天主教小修院接受兩年的「神修」訓練。繼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讀法文、拉丁文、希臘文等8門外語和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清咸豐八年(1858年),全家從鎮江轉至滬定居。後入大修院學哲學和神學。清同治九年(1870年),獲神學博士銜,加入耶穌會,授司鐸神職。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中唯一的一個神學大教授!牛逼!在那個時刻中國內外堪憂了解歷史的人們都知道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到什麼地步,那時的馬相伯將自己的全部家當變賣其中包括江蘇老家的3000畝地用於救助中國各地的災民,1876年因自籌白銀2000兩救濟災民,反遭教會幽禁「省過」,憤而脫離耶穌會還俗(但仍信仰天主教),從事外交和洋務活動,曾先後去日本、朝鮮、美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日本維新、高麗(朝鮮)守舊,在對照中使他深受啟迪,認識到國家富強之術,在於提倡科學,興辦實業,屢屢上書朝廷獻策,都似泥牛入海。遊覽眾國之後馬相伯覺得只有國家的教育搞上來才能挽救中國的命運,馬相伯終於忍受不了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腐朽於是在1903年這個時間點租用徐家匯老天文台余屋,以「中西大學堂」的理念,創辦震旦大學院(徐匯區第二中心小學是其舊址),自任院長,二月初三(3月1日)開學(「震旦」為梵文,「中國」之謂,含「東方日出,前途無量」之意),由其創辦的震旦學院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這所學校教學期間馬相伯親自上陣擔任總教習,並將開放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學校中,學生們也能夠真的感受到知識的本質以及學習的方法。牛逼閃閃的人物似乎總是惹到老天的嫉妒,1905年天主教會介入到震旦學院中來迫使馬相伯以生病的理由推出日常教學活動,教會的洋鬼子把震旦學院的教育體制以及教學方法破壞的體無完膚,他們不讓學生談論實事以及早晚都要進行神學禱告,以及學生的外出也要受到限制。學生們不想受到這種壓迫並非常懷念馬相伯,於是震旦學院全體學生集體退學並把震旦學院的牌子摘下,馬相伯老人看到這一幕非常感動於是他選擇和學生站在一起!接下來牛逼閃閃的時刻又來到了。1905年9月13日當天也是中秋節,大名鼎鼎的復旦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上海復旦大學如今在中國的地位不用多說這種百年歷史的大名校一定有它的傳統,馬相伯老人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法還在影響著復旦大學的每一位學子以及老師。牛逼時刻還沒有結束,時間來到辛亥革命期間,世界在注視著中國的變化在那個階段我們打破了固有的體制並開創了民主的先河。馬相伯老人在這期間受國父孫中山委託任南京市第一任市長,請注意當時的馬相伯已經70歲了!bug一般的存在!

在北京曾代理北京大學校長,任北京政府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平政院平政等職。在這期間, 曾與章太炎、梁啟超等發起創辦「函夏考文苑」,與英華(字斂之。後為輔仁大學校長)創辦輔仁社(即後來的輔仁大學)和培根女校。民國3年(1914年),馬相伯子君遠病故,學生們鑒於馬公毀家興字,家無餘資,遂籌集萬元為其寡媳、幼孫作教養費,馬相伯卻託人將該款移作啟明女子中學(今第四中學)教育經費。袁世凱稱帝後,他痛加抨擊,認為「天下之大盜,莫大於君主」。民國6年(1917年)南歸,隱居徐家匯土山灣(後名其居所為綠野堂、樂善堂),著書談道,不問世事。1925年,羅馬教廷在中國創辦北京公教大學,次年改稱輔仁大學。馬相伯參與其事,貢獻良多。他寄語輔仁大學:「齊驅歐美,或更駕而上之。」

馬相伯老人一生充滿了波折,可能真正能夠名垂青史的人物都將歷盡千辛萬苦,他們以自身強大信念完成了別人永遠完成不了的事情。馬相伯老人在生命晚期依然心繫國民,1931年918事變爆發,馬相伯老人奔走各地發表救國演說。為了籌集軍費,當時已經91歲的老人在街上賣自己的書畫,最後籌集到10萬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款了!牛逼!

馬相伯老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依然關心著我國的戰爭局勢始終保持著大家風範!老人在病重時說過一句話「我只是一隻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這位開掛一生的老人在1939年11月4日終於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馬相伯老人的一生絕對是在中國近代歷史上bug般的存在!老人為了中國崛起奮鬥了整整100年,如果真的有在天之靈的話老人看到現在我國的發展速度以及復旦大學在中國的地位可能會感到欣慰吧!

今天是建軍節,向兵哥哥們和先烈們致敬!也向馬相伯老人這樣的傳奇人物致敬!


微信搜索「yongxinhuida」獲取更多美文!


首先謝邀,我看大家對神一般的人物和BUG都說了很多。事物一般分成兩個方面,一個如果是神,另一個那就是屌絲了!我今天介紹個屌絲中的BUG存在。日本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田中耕一,這個屌絲的BUG太厲害了!

當所有日本電視台,記者和科學家來第一時間半夜採訪他時,他竟然在加班,在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公司加班,大公司像SONY根本沒過面試!但就是這個屌絲BUG爆發了!具體文章可以看我的頭條號,裡面有具體的故事可以欣賞!


首先感謝頭條的邀請,作為一名普通作者能被官方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很榮幸!

1,孔子 他為一民族整個的封建的歷程確定了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等全方位的規範法則。即使身處21世紀的我們已然能體會,這位先哲對我們華夏文明的原創力。

2,贏政。 正是從他開始我們有了皇帝這樣的一個概念,也正是由他開始我們有了統一這樣的概念。

3,孫中山。 他是我們的國父,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創人,正是他為我們推翻了背負在我們民族身上漫無邊際的封建歷程,從此我們有了共和和民主。

4,林則徐。 沒有任何的一位中國人有他的那樣的眼光和勇氣,他的事迹,成了這個民族最動聽的英雄傳說,林大人,是這個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記憶。

5,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其野蠻侵略和征服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戰爭災難。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1206年,進位蒙古帝國大汗(後被尊為元朝開國皇帝),統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6,愛新覺羅·弘曆 。清代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弘曆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文化建設的政策並指示編了很多有價值的書。他開博學宏詞科,招納天下人才,下令徵求書籍,弘曆漢文水平很高,能詩善畫,精於騎射。弘曆武功赫赫,在鎮壓邊疆地區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鞏固了多民族的清帝國。


推薦閱讀:

有哪些文筆好的古代言情小說值得推薦?
人們日常轉發的錦鯉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嗎?
紅樓夢和金瓶梅,哪個更貼近歷史現實?
什麼是原地集郵?
為什麼毛文龍不在自己的地盤殺了袁崇煥,反而被袁崇煥殺了?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