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往往生病了卻不想去醫院?
很多人生病了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去醫院」,而是先挺挺看,有些普通的小病通過一段時間休養會自行恢復,但另外一些疾病卻可能因此加重、「貽誤病情」,轉為長期、慢性,延長治療時長、增加治療成本,反而得不償失。是出於「諱疾忌醫」的心理?還是醫療資源獲取不易?還是嫌看病難、看病貴?還是不信任醫生?還是有其他「難言之隱」?
隨手搜「不想去醫院」,就會發現好多不想去醫院的知友。
我是醫生,生病了當然不想去上班啊(?ω?)
哈哈哈哈,這問題好。這幾天我也正琢磨這事呢。
帶高三,前天頭劇烈疼痛。
以前學過醫,習慣性的給自己量了血壓,排查高血壓。(往年血壓一直正常,只是走程序)一查嚇尿,窩槽,118--194直接算三期。得防心腦血管意外了!!!嚇得我偷我爸爸的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吃,還不敢告訴他,怕他擔心。
吃完躺平,還後怕。這要真出意外,就能上報紙了啊,越想越怕,趕快起來刷張試卷壓壓驚。(?_?)腦中百轉千回,連後事都想好了。
然兒,昨天降到165又不想去醫院了_(:з」∠)_
為什麼?懶,慣性,忙,都有。
其實自己想想,第一是真忙。這沒啥好說的。第二,人總是經驗動物,我總覺自己一直很健康,就這樣能吃能睡的幹嘛要去醫院?去了豈不是承認自己不健康?(?_?)人就是這樣一種極度不理性動物,相信自己的感覺也不信科學。我還天天和學生強調排除感性,相信邏輯……
第三,怕,總覺自己其實透支挺厲害了,萬一去一查,出點啥大問題,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倒了,該怎麼辦? 索性掩耳盜鈴,混幾天是幾天
第四,懶,去醫院一天就沒了,想想就頭疼。
基本就是這些情緒混在一起,就不想去看了……
去年腎結石十二毫米,也是這樣拖著,痛起來打滾,不痛了又拖。
結果最後自己硬拉出來了_(:з」∠)_自己都佩服又心疼自己。
寫完,自己都覺是在作踐自己,清明還是去做個體檢吧。求大家保佑我身體健康……
其實很多人生病了不去醫院會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就說說我爸媽吧,他們生病了不去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去醫院看又得花不少錢,哪裡是我們這樣的人去的地方哦。現在能吃能喝還撐得住,應該沒啥大問題的。第二:去醫院看什麼,看了之後萬一查出有什麼病又沒錢治療自己心裡還擔心受怕還麻煩些,就這樣糊頭糊腦的過。第三:去醫院看什麼哦,我又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是撐過去就好了(或者是隨便去藥店買點葯)。第四:去醫院看病耽誤時間,醫院看病的人太多了,我還得請假耽誤自己的工。總結一下,不去醫院的原因就是:看病貴、沒錢治,害怕病、寧不知,忽視病、靠硬扛,沒時間、要賺錢。
謝@禹汐邀。
其實不僅是普通人不願意就醫,一些醫生也不願意。這是很奇怪的心理,可以好好分析。
普通人不願意去醫院,大部分是因為媒體的渲染和「聽說」。「聽說XX去醫院一下子查了十幾萬都沒查出個原因」「聽說XXX去年被查出晚期肺癌,到現在什麼沒吃都好好的」「XX平時啥事沒有,去醫院一檢查就查出事兒了,三個月就走了」……這樣潛移默化之間就產生了對醫院的厭惡,更何況還有所以醫生「收紅包」「害人」等等等偏見,這樣加深了拒絕意識。
還有一些因為兒時的恐怖記憶。幼時因為生病去醫院,消毒水味、扎針時錐心的痛、擁擠的病房等等都成為他們的心理陰影。穿白大褂的醫生在他們眼中如惡魔般可怕,甚至見到白大褂就會血壓升高、頭暈目眩,需要救治。
而醫生不願就診的原因就更奇特,歸結起來就是:懂得越多越害怕。比如咳嗽了一段時間,普通人可能說去看看門診吧。醫生則會看痰的性狀,聽咳嗽的聲調、肺呼吸音,觀察是否有胸痛、牽涉痛…越想越多,越想越害怕。而且根據平時接觸的患者,自然而然加入到自己的癥狀中,越考慮越覺得像。生怕一查就查個不治之症。惡性循環。
但這是不對的,真的是錯的。
算命是假,命運是假。
早診斷、早治療是真。
希望大家有疾病的時候早去醫院,莫耽誤。
真的,莫耽誤。
對這個問題確實需要自我檢討下
1.總覺得自己還年輕,扛扛就過去了。
2.總喜歡打電話給自己熟悉的醫生朋友,問問怎麼辦,然後順便自己配點葯
3.至始至終沒有好好看過一次病
4.覺得自己是醫生,雖然其他科的知識也忘得差不多了,但基本還懂吧
5.逃避,或者不關心自己的身體,現在覺得真老了,所以開始鍛煉身體了:(
《醫學心理學》上對這種情況早就寫的清清楚楚
不願意去醫院就是下面第一條寫的原因
患者本人否認自己有病
那還去醫院幹什麼
去醫院肯定把自己定為病人啊
患者角色的適應不良大致有5種類型。
1.角色行為缺如-- 即患者未能進入角色。雖然醫生診斷為有病,但本人否認自己有病,根本沒有或不願意識到自己是患者。
2.角色衝突同--- 一個體常常承擔著多種社會角色。當患病並需要從其他角色轉化為患者角色時,患者一時難以實現角色適應。
3.角色行為減退--- 已進入角色的患者,由於更強烈的情感需要,不顧病情而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表現出對病、傷的考慮不充分或不夠重視,而影響到疾病的治療。
4.角色行為強化--- 由於依賴性加強和自信心減弱,患者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對承擔原來的社會角色恐慌不安,安心於已適應的患者角色現狀。或者自覺病情嚴重程度超過實際情況。小病大養。
5.角色行為異常--- 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觀、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響導致行為異常,如對醫務人員的攻擊性言行,病態固執、抑鬱、厭世、以至自殺等。
解決這些問題也得從心理角度出發
患者的心理需要
1、軀體需要:是指生理病理的需要。如對空氣、休息與睡眠、飲食與水、排泄、活動、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的需要:由於陌生環境,接觸新異的檢查與治療,與親友分離所致,需要親人探視與關懷,醫護人員同情與關心。
3、受尊重的需要: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視自己。
4、被接納與社交的需要:適當的活動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迅速消除陌生感。
5、精神上的需要:有事業心的人,醫學|教育網搜集希望繼續發揮個人才能,實現事業上的成就。6、提供信息的需要:了解疾病的知識,自己疾病診斷、治療方法及作用。手術效果,主管醫生、護士水平、預後等。
有時候不是自己不想,是環境不允許啊……
比如半月前我就發燒咳嗽扁桃體腫,當時就想打針,可是父母不讓,主任也說吃點葯就好了。
結果就越拖越重,每次咳嗽時我老公都會問我一句 你是不是要死了……(⊙o⊙)
然後這兩天,同事們也都忍不住問我了,要不要住院檢查下╮(╯▽╰)╭
因為中國人愛寫書,中國人愛讀書呀!
謝邀。觀念里對疾病的忌諱,以及對身體的敬畏不夠。健康之前,先有敬畏 - 知乎專欄
窮唄。通常死不了的情況下我們都忍著。
1.逃避心理,幻想作用。人性傾向於拖延,逃避,幻想未來一切會變好。
2.不了解病情早期的各種癥狀意味著什麼,病情轉歸(結局)
3.去醫院要排隊,花錢做檢查,買葯,而且不甚舒適("花錢買罪受")還可能接觸其他患者被傳染。
4.對於無基礎疾病的人,感冒這樣的自限性疾病還真的不需去醫院。
5.民科等對現代醫學的醜化宣傳。
要看是什麼病了 比如感冒發燒人本來就很難受了沒人陪的話肯定是不會想去醫院 畢竟大家一般認為這種喝個葯睡一覺就能好的差不多了
其他的話比如說皮膚病(長痘)那種 大家更傾向於這只是暫時性反應不是什麼病 去醫院小題大做 所以也就不去了
總而言之 學生懶 大人忙學生黨,出門在外,一個小小的感冒一兩星期的生活費就沒有了,學校醫院能治的病我吃點葯也能好,實在嚴重的也比較少。不想告訴父母讓爸媽擔心,並且生病了父母過來坐火車也要一天一夜,實在不忍心啊。
因為孤單。
比起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是最難以忍受的扎心。
至少對於我自己來說。
最近腸胃不適,去了一三甲醫院。挂號20,因為癥狀不重,所以沒有做檢查,直接開了兩種葯55。共花費75。
吃藥5天,只緩解了一個癥狀,噯氣一直沒有緩解。一直糾結要不要去醫院,因為知道去醫院了一定會做檢查。於是問了一名做了胃鏡的同學大概花費。胃鏡花費200加,診斷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我的診斷一樣,但是開藥500加,共700加。然後我就不敢再次去醫院了。因為這是我20多天的生活費啊!
之前去檢查乙肝六項,挂號20,此挂號僅僅就是為了開個檢查單子,想哭……。檢查費35,共55。
可能這些花費對於很多人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工薪家庭來說卻是不得不計較和妥協的錢。
看病貴真的是個大問題!
我是護士,也害怕看病,有一次眼睛發炎,一隻眼睛腫成一條縫,硬是被我硬撐到自愈了。
1.是沒時間,因為挂號,就診,檢查及檢查結果再到拿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
2.檢查費用,在醫院裡面各項檢查就是一比除可小看的數目,醫保又不能報門診這邊
3.自欺欺人,檢查下來哪都是毛病。取東西做病理活檢就覺得的了不治之症似的
4.久病床前無孝子,怕心死
小病抗一下還能提高免疫力,稍微有點病就去醫院,可能以後就會變成藥罐子。沒有一點抵抗力
禹汐,你好!我向你付費提問了,不過付款後才發現不能上傳圖片,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小毛病去醫院,挂號排隊能排一上午,領葯排隊能排一下午。
我能想到最簡單的事,盡量讓自己不會生病。
何必去浪費醫療資源。
推薦閱讀:
※選擇哪種祛痣方法最好呢?
※中國為什麼沒有成長起來梅奧診所 (Mayo Clinic) 那樣的私立的非盈利醫療機構?
※外國人在中國怎麼看醫生呢?語言怎麼溝通?現在很多醫院要先辦卡預約,怎麼預約?或有專門的對外醫院?科室?
※医生对于患者的心理,有哪些富有洞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