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人生四分之一危機」?

有人把二十多歲年輕人壓力爆表的狀態叫做「人生四分之一危機」,你有嗎?


你今年 25 歲了,人生忽然開啟一個 hard 關卡:

有些你以為大學畢業就不是問題的問題它其實仍然是問題,比如明天的 Deadline。還有些你覺得已經做好準備面對的問題其實問題很大,比如如何養活自己。你努力做到收支平衡,但管理自己那只有一丟丟的財產實在令人心碎。

每一個朋友結婚都會造成你當月的一次小型財務危機,在這個人們扎堆結婚的十月你送出去的份子錢幾乎等於半月工資。你的爹媽盼著你早日實現資金迴流,但你覺得覆水難收,首先你要有一個結婚對象,其次還要冒著尷尬癌發作的風險,舉行一場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本土婚禮。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些什麼,至今唯一熟練的職業技能是貼發票。直系領導問為啥業績不好看,個人沒成長,你想想上班公交轉地鐵單程兩小時實在沒時間學習,只好重新去看租房信息。

你的很多問題最後都要歸結到看租房信息——想買個烤箱提升生活品質,廚房太小不夠放,看租房信息;被中介坑了,重新看租房信息。租房太苦了不如買房,看一眼房價,回頭接著看租房信息。

最怕被人問未來打算,自己完全沒有規劃,覺得「人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合唱,一旦對它屈服,就永遠沉淪」,但又無所作為就這麼「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

想到這些的時候你正在洗水槽里的隔夜碗,結果還手滑打碎了一個……啊,自己可真是一無是處呀。

你今年 25 歲,在遭遇中年危機之前,您的好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已上線。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是指青年時代對單位、對象、脫貧致富等各方面焦慮的匯總,描述了一種「難道我這輩子就這麼回事兒了嗎」的人生危機感。

「它並不按照字面意思發生在你壽命的四分之一」,來自格林威治大學的 Oliver Robinson 教授說,「而是你完全變成一個成年人道路上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 30 歲前後,25-35 歲這段時期」。

Robinson 教授主持了第一項關於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調查,他們當時訪問了 1100 名年輕人,結果顯示,86% 的年輕人都承認他們在 30 歲來臨之際對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經濟狀況壓力爆表,五個人里就有兩個覺得自己非常窮,賺的錢不夠養活自己,32% 覺得在 30 歲之前找到結婚對象的希望很渺茫了,21% 渴望一次徹底的職業轉型,還有 6% 在盤算著移民。

根據國內四分之一青年面臨的生活壓力,我們總結了 8 個輕鬆觸發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數字:

面對這些壓力覺得是時候做點什麼了,但只有願景規劃全無,畢業以後連簡歷都沒有再拿出來改過一次,只有摸魚是一把好手。認真勁頭都花在了奇怪的地方:拉屎的時候看書,走路的時候回郵件,為了省時間叫外賣,吃外賣的時候看完三集電視劇……還常常在摸魚的時候能 get 到一些類似一秒在下載頁面找到真的下載按鈕之類的新技能,具有一種在不務正業的時候保持專註與洶湧熱情的特異功能。

像無法停止進食的渴望一樣無法停止雞零狗碎的忙碌,這樣就不必想起換工作,想起信用卡賬單、婚禮邀請函和快到期的租房合同,想到自己把二十幾歲的生活過成了一場大型葛優癱。

但其實你根本躲不開它們,它們是你 25 歲的關鍵詞,就像同桌、考試、第一台手機是你 15 歲的人生關鍵詞一樣。根據好奇心研究所關於職場和年輕人的問卷及觀察,我們一共整理了四類 43 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關鍵詞:

四分之一職場危機

職場焦慮被證明是最主要的危機感來源。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了一項名為「從學校畢業之後,你最為什麼事情感到焦慮」的調查,在收到的共 5815 次表態中,關於工作的選項「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什麼」得票第一,獲得 1110 次認同。

「現在的工作」指的很可能是這種狀態:

  • 和自己的專業或者興趣毫無關係,做的事比打雜還要雜,下班時間默認延長四小時,每天和同事暗暗較勁——「是時候下班了!所以今天誰要做第一個走的人」;
  • 微信 24 小時 standby,朋友圈不得不以「我愛工作」類表忠心為主,不小心轉發身體被掏空忘記分組, HR 找你深情談話——「不想干就走」;
  • 然而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Offer 上的工資扣完五險一金之後勉強付兩月房租,說好的調薪周期半年變一年,一年變兩年,節奏很朋克。

這樣一份工作讓你很難找到自我提升的動力,每天深陷日常困擾,被下面這些關鍵詞煩到:

1. 落戶:一個以一己之力四兩撥千斤壓倒「在一線買房還是租房合適」「用不用買學區房」等問題的首要需求。

2. 出差:開始還有種能邊工作邊環遊世界的幻覺,很快就發現並不能在呼倫貝爾的草原上一邊策馬奔騰一邊做 PPT,至多只能在堵車期間遙望一眼鐘樓燈火,默默心疼當晚所剩無幾的睡眠時間。

3. 五星酒店:經常出門做項目後才懂,所謂五星指的是平均每天只能在威斯汀大床上躺 5 個小時,進出時天上的星星都還清晰可見的意思。

4. 里程積分:出差的里程積分都夠去趟歐洲了,然而並沒有假。

5. 年假:即使請了年假也沒有人能代管自己的工作,整間公司做這個工種的就我一個,常年加班,常年無休。年假?可以呀,公眾號寫好按時發掉就行,排版記得美一點哦——一切和平時也並沒有什麼兩樣。

6. 公積金:老闆說「我們公司初創,大家艱苦一下」時候的熱血沸騰轉換為在看完城裡一圈房子後的內心滴血。

7. 辭職:倒是不怕被開除,但總是擔心公司是不是會融不到錢隨時倒閉。工作稱不上很喜歡,總在擔心自己轉型太晚,每年嚴肅考慮辭職一百次,但通常想想也就算了,簡而言之——「眼高,手低,腿殘」。更何況,一說要換工作爸媽就苦口婆心念叨,趕快定下來別折騰了,你都沒對象還敢沒工作?

8. 便當:懷著「自帶沙拉優雅進食」的美好心愿下單了最美的便當盒,然而並沒有時間做沙拉,每天依然過著和四個寫字樓的人搶全家便當的艱難人生。

9. 咖啡:為了不讓自己上癮,處在喝不喝的邊緣,而通常情況下是喝,畢竟不喝跟活死人沒什麼兩樣。

10. U 型枕:墊著 U 型枕頭午睡能夠避免趴在辦公桌上帶來的胃脹氣,但首先要確保具有在睡夢中進行表情管理的絕技,否則很有可能被心懷惡意的同事拍下崩壞照從此英名掃地。總之,如果辦公室樓下能開一間午睡店,我第一個辦年卡。

11. 報銷:貼發票是我目前為止掌握最熟練的職業技能。

12. 高考志願:沉痛反思當下工作狀態後的理性歸因,包含兩條寶貴的經驗教訓:「如果可以重新填,我一定回去學點實在的技能」和「將來我的小孩也要學我這專業就打斷 TA 的腿」。

13. 新同事:年齡比我輕工資沒我多但消費比我高,感覺什麼都會哪兒都去過,見識和技能點都比我多,下班時間還總是比我早。猶豫兩年都沒辭職,新同事來了倆月一言不合說辭就辭,心怎麼就能那麼大呢?

14. 圖書滿減:下定決心讀書學習新知,亞馬遜噹噹上每次滿 200 減 100 活動都參加,年底豆瓣盤點發現讀過只有兩本。

15. mark:試圖提高姿勢水平的第一步,大多數時候也是唯一一步。

四分之一情感危機

關於「老」,最著名的一種陳詞濫調就是「你都快 30 啦,是時候考慮找個對象結婚了」,關於「對象」,最著名的一個都市傳說則是「大學不談戀愛,30 歲以後要去相親」。

30 歲被視為洪水猛獸,如果在此之前沒能組隊成功,你將不得不獨自面對春節期間痛陳傳宗接代心愿的父母、同學結婚、同學孩子滿周歲、同學孩子高考順利的禮金等大小 boss,儘管事實是如果組隊成功,所有這些都會變成雙份的。

四分之一人生階段最主要的情感困擾是如何找到心目中的「the one」,其次是找到了之後如何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和中年感情危機里不可調和的夫妻矛盾以及倦怠情緒不一樣,25-35 歲時你們需要處理的問題主要是「今天的碗到底誰來洗」或者「到底玩多長時間的 PS4 算過分」。

視情感狀態不同,下面這些危機關鍵詞中總有一款適合你:

1. 孤獨終老:一個非常中二的人設但很多時候我都懷疑這將會變成真的。

2. 相親:父母除了安排相親還會附贈一些春風拂面的忠告,比如:「感覺是什麼東西?感覺能當飯吃嗎?」「好看是什麼東西?好看能當飯吃嗎?」「愛是什麼東西?愛能當飯吃嗎?」總之,他們認為的婚姻是一件和「感覺」「容貌」「愛」都關係不大,而跟「飯」關係很大的事。

3. 扎堆結婚:幾乎每逢法定假日都要回家 or 去某海島去參加親友婚禮,於是每個十一、五一、春節最終都變成被動婚假,人緣太好,伴郎/伴娘做了七八次,也從來沒有電影里的情節收到那一束好運的捧花。

4. 機場:對象和事業哪個更重要沒什麼終極結論,雖然此時大家也都沒有事業可言,但放棄一座城市總是不太容易。於是異地戀的你們從來沒有一起坐過飛機,出去玩也是從不同的目的地出發,返程在飛機場說再見然後又登上不同的航班。「我們的戀愛主要都是在機場談的」,心酸的浪漫。

5. 爆痘:以前起痘是青春期,現如今起痘是因為沒有規律而穩定的性生活。

6. 求婚:我們已經談了好幾年了,所以後來我開始有種隱隱的感覺,是時候求婚了!因為她一直說「你再不求婚咱倆就黃了」,50 遍,每個月。

7. 婚禮:夢想中很 fancy,輪到了自己卻只想快點走過場。一定要問我意見的話,能不能辦一場敷衍爸媽,再來一場和朋友浪?

8. 靈魂伴侶:曾經以為重點在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現如今發現只有能夠在「多久洗一次頭」「夏天空調開幾度」「馬桶圈掀上去還是放下來」等重大問題上取得共識,才能繼續往下過。

9. 姨媽慌:經常經歷一種人命關天的小型緊張,它包含「我姨媽來了!」「我姨媽沒來!」「我姨媽又來了!」「我女朋友姨媽來了!」「我女朋友姨媽沒來!」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10. 葉酸:男朋友的爸媽明示暗示,葉酸可以先吃起來了。而我還並不想生孩子。

11. 熊孩子:一邊忙著做諾一的親媽粉一邊抱怨毀手辦不倦地鐵上尖叫的熊孩子,圓滾滾的小朋友很可愛,但為什麼他們聚在一起就會開啟跑來跑去大聲尖叫模式?人類幼子非常可怕,難以想像日後捕獲一到兩隻養在身邊是種怎樣的體驗。

四分之一初老危機

二十多歲致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應該是初老症,你會突然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過了你媽生你的年紀,並且心理上開始覺得晚上十點上床優先於嘿咻和錢,這些徵兆就像一個臨界點,會讓你開始認真恐懼變老這件事。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初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的投票,我們收穫了共 2588 次表態,結果顯示,大多數人都是在身體扛不住的時候發現自己心老了。23.53% 的人都有過「我剛想幹嘛來著」的絕望體驗,11.24% 的人苦笑著望了望自己肚子上鼓出來的肉,12% 的人覺得不能不控制飲食了,從此聲稱戒夜宵吃蔬菜,發自內心。記憶變差,消化不佳,再也熬不起夜了,想不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這裡是你的四分之一初老危機關鍵詞:

1. 胖:朋友們都在飲食斷舍離,想到自己日益上漲的體重我也只好咽下寡淡到生無可戀的雞胸肉和脫脂牛奶,眼含熱淚為自己伴奏——我手裡捧著窩窩頭,菜里沒有一滴油……

2. 蔬菜:從無肉不歡的一位少年到注重養生的大叔我好像才花了沒幾年,現如今最耿耿於懷的事就是,外賣里青菜的選項太少。

3. 髮際線:無法承認謝頂的事實,每天用「成年人一天掉兩百根頭髮是正常的」進行自我安慰,堅稱自己只是髮際線技術性上調。

4. 抗衰老:並不信什麼「過了 25 歲皮膚就開始走下坡路啦」的鬼話,但好像用點抗衰老產品也可以算未雨綢繆吧。

5. 夜生活:喝酒?能十點前回家嗎?唱 K?能十點前回家嗎?開什麼玩笑,夜生活時間這麼寶貴,當然要用來補覺。

6. HPV 疫苗:啊為什麼我剛知道這件事就已經過了最佳接種年齡?我要哭。

7. 年齡屏蔽:拒絕被告知當紅小鮮肉/創業明星等人的具體出生年份,自動屏蔽一切「啊 ta 竟然還比你小三歲」「你這個年齡還買不起門口的烤串人家竟然已經融資千萬」等腦內彈幕,但看到名人傳記里主人公是几几年出生几几年做成了啥大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算一下年齡,然後和自己比一下,然後哭。

8. 虛歲:現在,誰還跟我按虛歲算年齡就當場絕交。

四分之一生計危機

人生過了四分之一,仍然覺得無限可能條條大路通小康,但除了工資眼下並沒有什麼別的收入來源,如此生活三十年,也不足以自給自足買房買車,最多是在便利店買 NFC 果汁心裡不滴血,視頻網站續約會員手不抖勉強實現小型財務自由。在我們的調查中,740 人認為工作以來最焦慮的事就是「沒錢」,443 人略顯浮誇地形容這種狀態是「在最虛榮的年齡,一無所有」,還有 112 位自信的受訪者表示:「我就剩窮的問題沒解決了」。

圍繞「貧窮」這件事,你需要面對的危機關鍵詞包括但不限於這些:

1. 信用卡:面對賬單永遠欲哭無淚想不起來自己買了啥。

2. 學生:總被人說看起來像學生,以為是誇自己年輕,實際上是沒能徹底實現衣櫥換血,穿學生時代的衣服出門被人看穿。

3. 裸奔:每年換季整理衣服,都覺得去年今時在裸奔。

4. 招租:舍友找到女友搬出去了,我又要招一個舍友。這套房子已經累計在豆瓣上招租過 5 個人了。

5. 出租屋改造:請不要再號召大家租房也要有尊嚴,租房也要有生活品質,租房改造大比拼,不要再搞這些了!我本來就窮,買不起房,不要再想方設法騙我最後幾塊錢了好嗎?

6. 黃標宜家傢具:看不上宜家的品質,但其實只買得起價格標黃的宜家產品。

7. 狗:想自己養一隻而不得,房東說我沙發很貴的抓壞要賠的,爸媽說哎呀你自己都養不好養什麼寵物,貓貓狗狗細菌很多的過兩年就結婚生小孩的人了別折騰了,對了王阿姨介紹的那個陳博士你這周要不要見一下……慪氣,但自己早上也起不來,常出差,根本沒時間養,只好每天打賞別人家的貓狗視頻,做一個乖巧的新時代葉公。

8. 南北通透:看一眼預算,也就能無壓力首付一套南北通透大三居,的無窗小次卧了。

9. 宜居城市:一線城市房價高、有霧霾、老阿姨還會故意講方言以示:「一個人在大城市生活很難吧?要不還是回家吧」,一線城市太糟糕了,可是離開一線就沒有我的工種,所以到底在哪裡生活才算「宜居」仍然是個謎。

綜合以上關鍵詞,我們還為你製作了一份危機感道具及其殺傷力測評:

總的來說,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涉及的內容多而瑣碎,而核心無外乎嘗試獨立帶來的掙扎、習慣了多年無處不在的勵志雞湯卻仍無助於現實問題解決帶來的挫折和周遭人施加的來自同輩和長輩的不同形式的壓力——

這段時間的關鍵詞可能叫做「人生無限可能,但目前看不到什麼可能」。

講到底,人生四分之一的焦慮往往不是「我遇到瓶頸了」的焦慮,而是根本還沒找到自己的瓶子的焦慮。

基於此,我們的寄語是,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瓶子。要是實在找不到,也就算了,反正到了 35 歲系統還會自動更新一批關鍵詞給你煩的。

不用謝。


30啷噹歲,人生過了三分之一,很多年輕人陷入焦慮。

三十沒有「而立」,年薪離百萬很遠,渴望又害怕親密關係,壓力、迷惘如影隨形,離「不惑」很遠。失去20多歲的年輕資本,不敢輕易試錯;邁入社會幾年,初戰啞炮,不甘心這輩子就這麼回事了,卻找不準人生方向。

如果要定義,「1/3人生危機」大約是:30歲到40歲之間的青年人,對工作、對伴侶、對財富地位等各方面焦慮爆發的人生危機感。

能安慰你的是,煎熬在焦慮中的,不只你一個人。

現代化帶來了效率,也帶來了極速膨脹的壓力。

怕成長太慢,怕選錯行,怕抓不住所謂的「窗口期」、「紅利期」;

知乎上、分答上、KOL的跨年演講雞湯里、各色職業培訓里,

到處都是「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的焦躁呼喊聲。


人的一生總要遇到幾次危機。

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淪陷一大波中產階級男人,壓力又向更年輕的人群蔓延。

英國格林威治大學Oliver Robinson教授主持了一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的調研,訪問了 1100 名年輕人,「86% 的年輕人都承認他們對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經濟狀況壓力爆表,五個人里就有兩個覺得自己非常窮,賺的錢不夠養活自己,32% 覺得在 30 歲之前找到結婚對象的希望很渺茫了,21% 渴望一次徹底的職業轉型,還有 6% 在盤算著移民。」你看,25-35歲的人,也被焦慮籠罩著。

別以為孩子們能倖免,層出不窮的早教、培訓機構早就等著了,何況還有青春期危機這個迷亂的沼澤要跋涉。

真相是什麼?

不管是1/3人生,還是1/4人生,危機的名稱不重要,生活的艱難總是難免;即使現在順風順水,也不能保證一生如此。諾基亞迅速隕落,富得流油、福利逆天的委內瑞拉,現在經濟崩潰,通脹率預測今年會達到1660%,我大天朝今天捧著鐵飯碗、明天下崗喝風吃土的事情也不少。具體到每個渺小的個人,人生的遇到 幾次Hard時刻是大概率事件。

而25-35歲的年輕人容易遭遇的1/3人生危機,混合了蛻變為成年人過程的陣痛、獨立帶來的掙扎、殘酷現實帶來的挫折、對生活不確定性的迷茫,來自長輩、同輩的壓力起到火上澆油的效果。

怎麼應對?

解藥,我沒有。

萬能正確答案,誰也不會有。

走到死胡同了,不妨換個角度看。

為什麼人生前半段的危機特別多?因為選擇多,人生還有許多可能性。

人生危機的焦慮痛苦,就像蛻皮,生活的殼子跟不上夢想的膨脹,漲的疼,接著成長,必須蛻變。你愛吃的小龍蝦,生命頑強,它在成長中不斷蛻皮,出生的頭一年,它將經歷10次蛻皮換殼,然後大約每年一次蛻皮直到成熟,成熟的龍蝦每三年還會換次殼。

人生危機,並不是壞事情。

焦慮代表了對現狀的不滿,對蛻變的渴求,仔細聽,你甚至能聽到夢想拔節的聲音。這比渾渾噩噩好多了,是度過人生危機、邁入成長新階段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聚焦問題,做出選擇。

焦慮本身解決不了問題,迫於焦慮或周邊壓力,隨意跳上一輛車,風險更大。

人生危機中,坦率承認我遭遇瓶頸了,不丟人。勇敢慢下來,花時間理清思路,聚焦問題;從焦慮的泥潭裡站起身,洗把臉,思考解決方案。

第三步,你知道的,行動。

有人說,最牛逼的能力是執行力。一點沒錯,想的再好,不行動的都是矮子。

想找對象的,天天死宅,天仙男神也不認識你;行動起來,好好捯飭自己的外表和精神狀態,變身靠譜男/女青年,多多參加聚會。

工作瓶頸的,找准職業方向,學習充電,轉崗、跳槽或創業;

受夠現在生活的,想出遊就做攻略,想離婚就下決心,要逃離霧霾的,趕緊尋摸新的宜居地。

哦,小龍蝦同學還有話說:褪掉的皮,別掛在身上。

做出了決定,最忌首鼠兩端,Plan A 和PlanB不能同時執行。另一條路上,可能有更好的風景,但同時踏上兩條道路,走不遠,還會扯了蛋。放棄過去,或者學小龍蝦,把舊殼一口口吃掉,當作未來成長的養料。

有一天,你會感謝今天掙扎的痛苦。

……………………我是分割線…………………………

我也正在危機中掙扎,摸索自己的路,歡迎關注公眾號「青橘滋味」,一起分享成長酸甜。

http://weixin.qq.com/r/2zhocObEWrslraIT923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想到他在二十五歲時已經為別人帶去了「光明」,覺得自己差距太大


推薦閱讀:

國外生活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
年輕人為了不得老年病(頸椎病,關節炎,風濕,高血壓等)要改掉哪些壞習慣?
還有沒有像「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這樣的話?
現在還有年輕人集郵么?
如何面對逐漸長殘了的自己?

TAG:危機 | 壓力 | 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