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BBC的紀錄片《中華的故事》?

Michael Wood前幾年拍完《印度的故事》,這回要講中國的故事了。現在該系列上周四已在BBC 二台播出,每周更新一集,預計2月25日播完全部六集。從夏商周到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涉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BBC】中華的故事 第一集:祖先 The Story of China【中英】


轉一篇金融時報的文章

專訪《中華的故事》主持人
英國華裔自由撰稿人 崔瑩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寫

「每逢佳節倍思親」,身處異國他鄉,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在春節期間,觀看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中華的故事》也津津有味:面對行雲流水的中國書法,主持人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解析杜牧的詩「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邁克爾?伍德徜徉在金華古村落小巷,講述李清照的女性主義意識和她如何流落到金華;邁克爾?伍德還拜訪玄奘故里,為玄奘打抱不平,說玄奘幾次申請許可證前往國外都被拒絕,然後只能偷偷去西天取經……這部6集紀錄片生動、幽默,充滿信息量,令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繁榮熱鬧的今天,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BBC的官網介紹,該片包括《祖先》、《絲綢之路和中國船艦》、《黃金時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時代》,在片中,邁克爾?伍德開始了他的歷史之旅,他探索中國的故事、中國人和中國的地貌,了解過去4000多年中國的獨特性和中國的智慧是如何造就的。與之前BBC播出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中國的秘密》以及《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風格完全不同,《中華的故事》對中國沒有任何譏諷、嘲弄或指責,而是較中肯、客觀地再現了中國的形象。海外學子和華人、華僑終於看到一部不再「黑」中國的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也博得了英國觀眾的認可。愛丁堡大學天文系安迪?勞倫斯教授評價,「這部紀錄片非常有意思,像是跟著主持人在中國旅行,我對第三集中提到的宋代科學家蘇頌很感興趣,很想去看看他發明的水運儀象台。」


這部紀錄片的策劃、撰稿人,也正是片中的主持人、67歲的英國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春節期間,在觀看完《中華的故事》前三集後,我聯繫上正在倫敦的辦公室忙於《中華的故事》第六集剪輯工作的邁克爾?伍德,趁他下午茶歇時間,對他進行了電話採訪,了解他拍攝這套紀錄片的緣由、拍攝的歷程以及他對西方媒體所塑造的「中國形象」的看法。


1)活著的歷史是亮點


紀錄片的第一集名為《祖先》,片中,邁克爾?伍德在無錫參加一戶秦姓人家的祭祖活動:中華秦觀宗親聯誼會,並採訪了秦觀的三十三世孫秦家聰(Frank Ching),請他介紹尋根的經歷。秦家聰也正是著作《秦氏千載史》(Ancestor)的作者。在這本書中,秦家聰從江南氏族祖先、宋朝著名詩人/詞人秦觀(秦少游)寫起,一代一代寫到民國第一批律師,即他的父親。邁克爾?伍德拍攝的原則之一是從普通中國人和中國家庭的角度尋訪各個歷史時期在當今時代的投影,即通過中國的現在展現中國的歷史,他認為「家族的故事就是國家的故事,我的想法不是去某個考古點展現歷史,而是從家庭開始。這樣的敘述方式可能會令很多人感到吃驚,因為他們期待的原本是中國的歷史,但是我要拍的是活著的歷史。故事的主角是現在的中國人,是他們的耐心和他們的創造力。」

這樣的縱橫聯繫同樣出現在第二集《絲綢之路和中國船艦》中,在追溯玄奘西天取經的歷史時,片中除了提及《西遊記》的故事,展現玄奘講經的高昌國遺址,以及柏孜克里石窟的壁畫,並且加入了這樣的片段:4歲的小男孩肖雲豪正講述傳統評書《西遊記》,他一身長袍,講起故事搖頭晃腦,聲情並茂,有張有弛。在不諳世故的小朋友這裡,歷史同樣變得活靈活現。在展現大運河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時,攝製組又來到堪稱「京杭大運河第一閘」的邵伯船閘,通過監控器看貨船頻繁的來往,並讓工作人員自述大運河在今天的作用。

在第三集《黃金時代》中,《清明上河圖》也不再是冰冷的古書畫,而成為上海中華藝術宮的多媒體版、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邁克爾?伍德請來參觀的普通市民描述當年開封府的風俗人情,背景獨白是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當談到宋朝足球(蹴鞠)時,邁克爾?伍德化身現代足球賽的主播,背景是國安隊的球迷在搖旗吶喊(見上圖);當談到宋代科舉制時,拍攝地點設在了開封市河南大學的老校區,邁克爾?伍德走進課程,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詩詞。歷史和現代觥籌交錯,並引入相關影視片段,虛實結合。從普通老百姓的視角講述中國古老的歷史,角度獨特,使「舊故事」煥然一新,令許多對中國歷史了如指掌的人,也能夠樂在其中。


而實際上,很多英國觀眾並不了解中國的歷史。邁克爾?伍德表示,目前,英國小學的教科書中並不涉及中國歷史,只會提一下商代的青銅器,而高中課程,更沒有和中國有關的內容了。他認為英國公眾對中國歷史了解太少是個很大的問題。因此他希望這6集紀錄片可以具有娛樂性、知識性,不枯燥,不學術,不需要很複雜,能夠讓英國的觀眾喜歡中國的歷史,對中國產生感情。「那些活著的歷史是亮點,也很有意思,如果沒意思的話,人們就會換台看《舞動奇蹟》這類節目了」。


為了能讓西方的觀眾更容易地了解中國歷史,邁克爾?伍德絞盡腦汁,比如他將杜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將宋朝的蘇頌比喻成「達芬奇」,並將蘇頌發明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和倫敦的大本鐘相比。如此,原本就獨具視角的中華的故事,就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2)拍攝獲得中國地方官員協助


無數觀眾被片中邁克爾?伍德到過中國之處之多之細所折服。除了介紹西安的兵馬俑,他還介紹了位於西安郊區的乾陵,當雍容華貴的唐朝女子壁畫、壯觀的唐朝狩獵出行圖和生動的唐朝打馬球壁畫出現在紀錄片中時,令人恨不得馬上到西安補訪這個古迹。片中所介紹的開封雙龍巷,因出過趙匡胤、趙光義兩個皇帝而得名,以及發現於洛陽市中心的「天子駕六」車馬坑等,也都是值得歷史文化愛好者流連的地方。


邁克爾?伍德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源自於他去過中國多次。除了拍攝《中華的故事》的3年內12次前往中國,去過北京、無錫、西安、開封、廣西桂平和新疆喀什等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邁克爾?伍德就已經遊走過中國的很多城市。他說:「我一直對中國和中國的歷史感興趣,在上大學時就讀了很多關於中國歷史的書,去過中國的很多古城。在寫拍攝提案時,我的腦海里自然而然地湧現出我想要拍攝的那些場景,這些場景不是看歷史書看來的,而是去過那裡才獲得的。比如,要我拍宋朝的歷史,我一定會拍開封;拍唐朝的歷史,我一定會去西安拍攝。」


2007年,在《印度的故事》播出並廣受好評後,有人建議邁克爾?伍德拍攝風格差不多的關於中國的故事,邁克爾?伍德一鼓作氣,寫了50多頁《中華的故事》拍攝提案。美國的PBS和英國的BBC都很感興趣,但是因為其他項目的拖延,這部記錄片真正動工時已經是2013年。邁克爾?伍德認為,這樣的「拖延」反而成了一種幸運。2008年前後,因為奧運會在中國的舉辦,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世界也開始認識中國、了解中華文明,但實際上,邁克爾?伍德認為現在才是中國真正崛起、真正開放的時期。他提到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並前往他的故鄉曼徹斯特參觀,他又介紹,從明年開始,英國的學校將把中國歷史的相關內容列入高中教科書。邁克爾?伍德特彆強調,「今天所有人都想了解中國」。


2015年是中英合作黃金十年的起點,而中英兩國的合作不僅僅是貿易、投資方面的,也包括文化方面的。邁克爾?伍德繼續講述他在中國拍攝的經歷,他的言辭中透露著幸福與感激。他表示,「有很多中國同事參與拍攝這部紀錄片,有時候拍攝時,除了製片人麗貝卡(Rebecca)和我,團隊的攝影師、錄音師,和拍攝助理等都是中國人。」在拍攝之前,他們首先申請了在中國拍攝的許可證,令邁克爾?伍德感到有些吃驚的是,中國政府對拍攝很放心,並非傳說中的那樣派人跟蹤,「他們只是看看我們的拍攝計劃,然後說,我們相信你們,去拍吧!」而拍攝許可制在西方也是很正常的,邁克爾?伍德舉例說,拍攝英國的漢普敦宮,也需要拍攝許可。

在中國各地拍攝,他們也都會聯絡當地政府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並時常獲得對方的協助。邁克爾?伍德特別驚訝於當地政府的高效,他說,「我只是向當地官員表達了一個突然冒出的想法,拍攝計劃里也沒有提到這個想法,這名官員一個電話,5分鐘就幫我搞定,這簡直不可思議」。邁克爾?伍德感慨,「有了雙方的信任和合作,便可以拍攝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3)讓中國人講自己的故事


請參加「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的普通老百姓講述伏羲女媧的傳說,引用說書人的段落敘述大禹如何治水,讓慈恩寺的僧侶介紹玄奘從西域帶回來的佛教典籍,詢問學生杜甫詩「岐王宅里尋常見」中的「岐王」是誰……並且,紀錄片中相關歷史訪談,其訪談對象大都是中國學者。


邁克爾?伍德解釋,「在片中,除了一位印度學者,他是研究五四運動的專家,我們的採訪對象基本上都是中國學者。因為之前的紀錄片,大都是西方學者對中國的歷史評頭論足,他們的研究一直處於壟斷地位,而我們的這部紀錄片,要讓觀眾傾聽中國人自己的聲音,讓中國人自己講自己的故事。」當然,這樣做也有挑戰,比如大多數西方電視台不希望片中有太多的漢語,不希望使用太多的字幕,尤其是美國觀眾沒有看字幕的習慣,於是,邁克爾?伍德的拍攝團隊盡量採訪能夠講英文的當地的工作人員或中國學者。


而之前外媒製作的一些中國題材的紀錄片,常常預設立場,然後請受訪人給予支持這些觀點的評論或引出他們所需要的內容。比如,在2014年BBC紀錄片《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學者專家的點評都指向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增長背後可能存在的隱患。2007年,一位對中國現狀非常了解的張姓華裔記者參加了英國5頻道紀錄片《保羅?莫頓在中國》的拍攝,節目播出後,令她感到詫異的是,她和保羅?莫頓探討關於中國嚴肅話題,包括社會的變化、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她個人如何從工人成為作家的鏡頭都沒有被選用,而只是播出了導演提前安排好的、讓她帶保羅?莫頓去雄性動物生殖器餐館吃驢鞭的片段。顯然,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對張姓記者關於中國的見解並不感興趣,只是把她當托兒,引出他們所需要的內容而已。


為了收視率和商業利益,紀錄片拍攝者迎合大眾的獵奇心理的做法可以理解,然而,這類紀錄片以不尊重、不善待別國的文化傳統為前提,就不免令人感到失望。邁克爾?伍德表示,「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一些人不能夠像對待其他國家那樣友善地對待中國,或許因為他們對中國不夠了解?」邁克爾?伍德說,自己在《中華的故事》中並非哪方面的專家,而只是一名友好的嚮導,他可以引導中國人講他們自己的歷史,講對他們而言哪些問題是最重要的,他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西方的觀眾可以了解中國,喜歡中國人,並能夠從中國人的立場認識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4)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


邁克爾?伍德認為,長久以來中國在西方的形象一直被幾類有限的主題佔據著,「比如,中國是一黨執政,中國急急匆匆地步入現代化而忽視環保,中國的發展迅猛無情等,但是西方媒體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人性的多樣化等主題卻視而不見。」


早在2006年9月25日,美國《新聞周刊》雜誌發表名為《形象危機》的文章,指出中國對外的形象充滿「不信任和誤解」,該文章同時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中國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這個國家到底在發生什麼」。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是中國向世界展現自己的機會,這兩次「國家公關」讓世界開始了解中國,然而之後的很長時間,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依然存在偏見,尤其是中國的「3T」,即台灣(Taiwan)、西藏(Tibet)、天安門(Tian』anmen)問題一直是西方媒體津津樂道的政治議題。


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丹尼爾?格里菲斯(Daniel Griffiths)對2013年《紐約時報》、BBC新聞和《經濟學人》雜誌在秋季2周內發表的關於中國的報道進行了分析,他發現這129篇報道主要涉及5大主題:中國的經濟、政治、外交、人權和環境問題等。這些媒體依舊在用傳統的框架講述中國故事,只關注中國的環境問題、經濟的活力和繼續被踐踏的人權等,而忽視了中國的其他議題,比如中國社會的變遷等。

邁克爾?伍德並不排斥西方媒體關注中國的政治,而有一些爭執和批評也是必然,但他的觀點是,「除了中國的政治,關於中國,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比如中國的歷史、美食和藝術等。我們需要更多地理解中國。當我們彼此都了解對方時,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他希望《中華的故事》可以讓西方觀眾認識一個更全面、更真實的中國。


我從邁克爾?伍德那裡得知,春節期間,BBC結合中國的節慶,深入中國各地,拍攝以「中國新年」為主題的三集紀錄片,所拍攝的主題包括中國的酒文化、不同地域的年味、以及春節晚會等。邁克爾?伍德表示,西方媒體,至少是BBC對中國形象的再現正變得更全面與多元化,他指出,「這種變化正迅速發生,中國在英國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也在迅速變化。」


在劍橋大學網站上,一則發表於2015年10月15日的新聞這樣寫道,「我們從中國的大學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他們食堂要服務的顧客數量之多令人感到驚訝,我們所參觀的一所大學每天要做2萬份早餐。」在考察了中國大學的食堂後,劍橋大學的廚師決定在自己的校園裡做出更正宗的中餐。中餐落戶英國最高學府——顯然,這些英國大廚們已經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他們也一定能夠意識到紀錄片《保羅?莫頓在中國》過分渲染中國飲食文化的「極端」,有失偏頗。


在《中華的故事》後三集中,邁克爾?伍德拜訪了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發動起義的廣西桂平金田村,走進了中國集體制村莊南街村……當被問到紀錄片如何展現中國最近30多年的發展時,邁克爾?伍德坦言相關內容涉及不多,他認為,「中國正繼續步入現代化,這段歷史尚在發展中,很難定性」。但他對中國的發展感到樂觀,他表示他會用這樣一句話做《中華的故事》的結尾,「讓全世界都祝賀中國,因為我們都需要一個繁榮、和平的中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文編輯:魏城 weicheng_ft@yahoo.co.uk)


剛開始,我是懷著把它批判一番的心情點開視頻的,叫你沒事就逼逼China,本五毛要狠狠地打你們的臉。

在1分11秒處,你說1899年舉行了中國最後一次祭天?你把袁世凱放在哪裡?趕緊拿小本子記下。

在1分36秒處,你說祭祀源於黃帝,距今有5000年歷史?這個我不懂,待會兒去知網扒幾篇論文再反駁你,趕緊拿小本子記下。

在6分39秒處,你說共產主義時期不允許祭祖?你這是在暗示中國現在不是共產主義時期么?我們只是有中國特色了而已,趕緊拿小本子記下。

在9分30秒處,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台灣是中國的有木有啊!在連wiki上都把台灣稱為sovereign state(獨立主權國家)的時候BBC表示台灣是中國的啊有木有!本五毛的一顆愛國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順手就把小本子給扔了~

(p.s.和我爭九段線等問題的朋友請自行搜索中國人自己設計的含中國領土輪廓的郵票、徽章等圖案,並了解下我國政府對某些領土的實際態度與作為)

而後觀賞的心情就極為輕鬆愉悅了:
在說到中國本有男神伏羲與女神女媧而女媧用泥造人時,我向伏羲致以了最誠摯的同情。
在「壺丹濟世」的英語被翻成「Good medicine saves the world"(好葯拯救世界)時我的笑聲嚇得隔壁的情侶都沒了動靜。
在韓國人進行跪拜時我極有風度地對他們點頭回禮。

總的來說,這一個小時我看得很愉快。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聊聊自己的看法。
1.這次BBC做得足夠客觀,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觀念進行了詳細刻畫,抓住了中國歷史的主要脈絡,後續的劇集值得期待;
2.BBC雖對中國的歷史表現得足夠尊重,但對tg卻沒有這份情感,在講述的時候高級黑了好幾波,如若後面播出至與tg相關的近現代史,還望大家批判性地觀看;
3.BBC畢竟是外媒,對中國史的理解難免會存在錯漏,如上文提到的祭天和節目後半段有關火的傳說都表述有誤,而且關於「鳳鳴岐山」、「魯墮三都」等典故的描述也會讓人感到茫然,推薦大家到彈幕網站收看,會有科普君無私奉獻幫助大家理解。
4.伏羲男神真的好可憐。

以上


看了兩集,覺得很棒啊。從紀錄片的角度來說敘述的邏輯清楚,信息量也算夠,讓即使不太了解中國歷史的不論中國人(看B站的彈幕發現不少受國內完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還是不太了解中國歷史的,sigh...)還是外國人都能夠對所講述的歷史有較為清晰的脈絡,不會因為太過枯燥而看不下去。對於對歷史感興趣和有一定程度歷史知識儲備的人來說這部紀錄片也不會讓你覺得無聊,即使裡面講述的所有歷史事實你都了解,觀察節目的製作和敘述方式還是很有亮點的。敘述者Michael Wood雖然67歲了,可是看上去意氣風發,很有精神,尤其是講述歷史的時候那種眼睛裡放光的感覺,我覺得這是國內不少歷史節目主持人所缺少的一種東西,所以國內歷史節目大多枯燥乏味,觀眾數量上不去。

作為中國人看這樣的講述自己國家和民族歷史的紀錄片,很多人不免會帶上民族主義的情緒,裡面說古中國怎麼怎麼強大大家就一片叫好,說這次BBC終於不黑我們了,這次很「客觀」。每次看到類似這樣的評論都會覺得很愚蠢(抱歉,這裡必須使用這個詞)。首先,中國文化和歷史源遠流長,也在不斷改變,不管是受到外來民族文化的侵入而被迫改變,還是發自內部的改變,所以,真正的華夏文化其實很難定義,因為它是不斷融合的產物。同樣,我們的所謂「中華民族」也是不斷融合和不斷改變的,所以,作為一個堅定的反民族主義者,我覺得並不存在真正的「中華民族」,因為沒有辦法準確定義。正是因為中華歷史文化的複雜性和龐大,每個人都不敢說自己真正了解全部,不管中國人外國人,不管研究歷史的專家還是非專業人士,每個人其實都像「盲人摸象」一般觸摸著這個龐大複雜的文化體。所以,談歷史和文化並不存在所謂「客觀」,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觀」的,但正是每個主觀的個體之間有交流,所以這個龐大複雜的文化歷史綜合體才會逐漸有清晰的脈絡。說了這麼多,我要說的是,BBC做這麼一個節目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學習機會,不了解歷史的人可以學歷史,了解歷史的人可以從別人角度看歷史,何不樂哉?大家的關注點如果放在評判英國電視台的價值觀上,那就是對很多參與制作這樣節目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智力的極大浪費。

每天說BBC黑中國的人大概都是沒見過它怎麼黑英國的吧,住在英國每天看BBC都會覺得英國好慘,簡直是地獄,明天London地鐵又要罷工,還不知道什麼線路,我們要完;NHS又要縮減資金,我們要完;後天George Osborne又開始惦記英國人的退休金,我們要完;百年鋼廠受到來自中國鋼材傾銷面臨破產,我們要完;明年我們要公投退出歐盟啦……好的媒體本來就是懷著批判的態度看待一切,我說的是一切,包括自己國家和他國的政府行為,各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態等等,而不是每天說「我們取得了長足進步,人民生活幸福,民族的偉大復興夢預計在什麼時候實現云云」。正是因為我們有CCTV這樣充滿的「正能量」媒體,所以才更加需要BBC這樣的媒體來時刻提醒我們「自己做的其實還不夠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改變的機會」。人也是這樣,自信的人必定有自嘲的特質,自卑的人總是喜歡自我吹噓。

最後,最讓我覺得厲害的是節目里採訪的很多人,他們大多數英語口語讓我感覺都在中國大學畢業生平均水平之上(沒上過國內大學其實也不知道國內大學生英語水平怎麼樣,只是有限的觀察和猜測),不知道是不是節目錄製精心挑選之後揀出來的。


剛在A站看完了第一集,居然黑的不多,除了那句中國摒棄社會主義(大概意思)這句話
第二集還在看,越看越覺得詭異,這節奏不是bbc尿性啊,隨後我看到樓下評論寫了幾個字:主持人是曼徹斯特大學畢業的~啊,突然恍然大悟了,原來如此
這部紀錄片一共6集,最後一集才講到中國近現代化,四化有的黑了


對於節目本身我一口氣全看完了,確實很感謝Michael Woods的「用心」,但是既然是評價BBC的節目就不能不提觀眾的反應。 中國的觀眾就不用說了,非華人觀眾則褒貶不一。
1、 Michael Woods在節目里「過分」的表現出對中華文化的「哈」性,導致很多批評,西方人最喜歡唱反調(if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guardian的一篇文章甚至用" an scratching on an old bone"來形容Michael Woods的工作。
2、英國人並沒有過多的關注中國的歷史(我猜他們也沒興趣,我的英國朋友都沒聽過這部劇),但是英國的報紙倒是很關注一個點就是,"Did Chinese invent football?", 他們覺得中國人跟「大韓」一樣,喜歡copy everything.
3、一個英國的老師在youtube上留言一開始說Michael Woods就是為了讓人掏錢去iTUNE買這部劇,到後面(一個英文不大好的中國人沒理解他的諷刺回復了他謝謝)他才開始說自己早就知道中國的大部分歷史(因為他班級里有太多中國人了),除了鴉片戰爭他沒聽過。 可見英國人其實多arrogant, 不可能承認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他們的文明好。
4、看過一些美國網友的回復,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因為劇里的中國美景而travel中國你就會後悔了,"horrible traffic and terrible driver, that is to the least",還有人說自己在中國需要隨身帶廁所紙。
5、最後是一些我分不清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評論,大概是I love Chinese culture, I just hated Chinese Governor之類的。
總的來說還是別太興奮,一部劇改變不了hatrism 也改變不了arrogant,我倒是覺得中國應該有自己的「BBC" 用西方人的批判思維來提高我們的文化覺悟,比如在東亞擴大我們的文化影響力,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求著人家給我們做節目。


本來想看看BBC又想怎麼花式黑我天朝,但是看完以後我只剩下了好奇,BBC投共了?


看了第一集 相對於國際社會一直對中國的偏見 這個算是中肯
其實我一直不明白某些人對中國的偏見從哪來的
我知道我們國家現在有很多問題 腐敗 污染 國民素質等等等等 可是這些問題我們都沒有迴避 我們需要時間去解決它

我們雖然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可我們真正建國才多少年
我們雖然有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 可是我們經歷多少的災難

只想對他們說 請不要過份苛責這個年輕的國家 他有很多問題 但需要時間去解決


我原來一直以為他們不能好好的說話,和客觀的看待中國的歷史選擇和發展歷程,現在越來越發現其實他們心底里什麼都懂。。。。。。


從細節上說拍的也是不錯的,作為一個喜歡歷史的開封人,看了第四集知道了一些以前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知識。


聽說BBC拍了The Story of China ,第一反應是又整什麼法子來黑大瓷器國了?

當我打開b站開始看的時候,我只想打自己的臉來確定屏幕上的中國地圖確定是BBC自己放的?還是我tg已經成功深入到敵人內部了?看到完整的大公雞加那一顆蛋出現在屏幕的時候超感動的!BBC也開始要給自己洗白白了?

一隻大雄雞?雞蛋,下面游著一條龍有沒有?

看完第一集看的觀後感如下圖,真的不敢相信

雖然它展示的並非是完整無誤的中國史,但確實讓我這種自從離開校園後就沒關注歷史的人來講,對中國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興趣
清明剛過,看了第一集祖先,深刻體會到我們中國人對「根」的執著。無論是身處異國他鄉,還是長年留守故鄉,大家似乎都有關於「根」的信念。

也難怪清明沒回家被我媽說:清明不祭祖,不如養豬狗」


第一次看到外媒比較中肯、系統的介紹中華文明,這是一個大的進步。雖然自己已經看過很多關於歷史的資料,但是從外媒的角度去看中國還是別有一番滋味。

推薦大家去看。


我想知道第二集的內容是漢代還是漢代和唐代?

第三集的內容是宋代還是唐宋?


BBC一如既往的貫徹英國人的沒節操!
需要的時候,我可以誇你,不需要的時候,我可以罵你


首先,得先感謝BBC拍了蠻很棒的紀錄片,比如《藍色星球》、《地球脈動》,之所以我知道他們,是因為身邊有朋友喜歡看,耳濡目染的也看過一些,不錯。當然,也有幸看了蠻多他們拍的其他紀錄片,尤其是有關中國文化的,以致於十分在意BBC對中國文化的描述,因為畢竟在之前的紀錄片裡面有很多針對大中華的地域黑!

當然,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歡中國文化,特別喜歡以至於很在意歷史的真實性,所以對一些歷史相關影視作品難免會在意細節,歷史的細節,包括服裝道具,台詞這些!

好吧,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中華的故事》第四季開頭台詞與對應影視畫面所描述的時代相差了足足一千年!!!準確說是從視頻1分17秒開始到2分整。台詞所講的是該集記錄片主題所講的明朝洪武時代(洪武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的年號),而視頻卻是描述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赤壁之戰的影視作品,前者發生在14世紀,而後者足足提前了10多個世紀(公元200年左右)。(如下圖所示!!!

不吐不快,可能是我的文化細節強迫症又犯了,因為中華的故事全六集裡面還有其他類似這樣的失誤。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看,我確實認為這樣,很可能會對觀看記錄片的觀眾們產生誤導,畢竟BBC的觀眾太多,連我身邊的朋友都是。


一口氣看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玄奘不念xuan zang念xuan zhuang


最喜歡的BBC紀錄片。很喜歡這個老爺爺,很博學,居然看的懂古文,之前他拍過印度的故事好像也懂印度語。拍的也很客觀,盡量讓中國人講中國的故事。雖然跟英國與中國關係(主要是經濟上)變好有關,但是這還是我看過有關中國國外拍的最好的紀錄片,5千年的歷史,看到最後熱淚盈眶。日本早期跟我們關係還算和諧的時候NHK也拍了不少客觀的中國紀錄片。


BBC 中華的故事 第6集 中英雙語 紀錄片之家字幕組


全部看完,不錯!


邁克爾很儒雅,題案和拍攝很用心,沒有黑、客觀,我看了好幾遍。


李博士的中英300億大單沒白簽


推薦閱讀:

有沒有講與醫學知識有關的紀錄片?
有哪些紀錄片把普通人的故事講得特別動人?
中國有類似《人生七年》的紀錄片嗎,有的話是哪一部或哪幾部?沒有的話原因是什麼?
各位大神,推薦一些好看的動物紀錄片?
有哪些關於動物方面的優秀紀錄片值得推薦?

TAG:中國歷史 | 影視評論 | 紀錄片推薦 | BBC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