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到底需要多強大才能讓台灣被統一得心服口服?
老是看到類似的言論:「不用著急,等中國更強大了,台灣自然會統一的。」
難道現在中國不夠強大了嗎,為什麼台灣還是這麼排斥統一?還是說所謂的強大是像曾經的蘇聯那樣可以和美國抗衡,才算是強大? ps.主要意思是中國要具備了什麼樣的條件,台灣才會願意統一?至少是大部分人民願意?
是人,都能被治服,
就看你願不願意去治了。
君不見,毛爺爺,
大手一揮,
某教徒都爭相比賽養豬。
更不知道下不下的了狠心,
讓這群人到時候舔得比最狂熱的五毛還狠。
1. 美國那麼強大,得克薩斯還有獨立情緒;加拿大的魁北克也是,還有法國的科西嘉。英國並不很差,蘇格蘭還是要獨立。一個地方是否想獨立,取決於社會認同,即是否認同我跟你是同一群人,跟經濟水平,軍事力量,甚至宗教信仰都不是直接相關;
2. 建立認同的方式,主要是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以及政府的宣傳,宗教信仰也算其中一部分。當今台灣藍營的很多出生在台灣的沒有到過大陸的人,對大中國概念仍然認同的,我相信也是教育的原因。長年累月的教育所塑造的認同感,很難被改變; 南北戰爭過去150年了,黑人平權半個世紀了,美國南方還在升血痕旗,一個群體的共同觀念很難改變;
3. 想獨立是一回事,能獨立是另外一回事。能否獨立最終取決於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好像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各州不能退出聯邦,但南方要脫離,北方不幹,就看誰武力強,英格蘭要是比蘇格蘭強大很多,我相信也不會允許蘇格蘭搞獨立公投。康熙那個時候能收回台灣,是因為清軍打敗了鄭氏軍隊。現在不能像康熙時那樣因為除了台灣的軍隊,還有美國日本。台灣能獨立,要麼是因為中國重新經歷像甲午那樣的重大戰敗且國家衰敗已久的情況,要麼中國內部出現大的分裂割據無瑕他顧,不然台灣絕沒有機會獨立;
4. 自古領土的變化,要麼是像美國買阿拉斯加那樣用錢搞定不毛之地,要麼是軍事行動的結果,比如美國打敗墨西哥佔領加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俄羅斯趁烏克蘭混亂吞併克里米亞,蘇聯打敗德國佔領本屬於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如果雙方沒有很強的認同感,暫時想不起能夠自動走到一起的先例;
5. 台灣和大陸,從甲午之後到現在的121年,只有4年的時間裡屬於同一個政府管理,而且這4年里這個政府忙於內戰,不會有多少心思顧及兩岸的融合,戰爭年代管理社會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228就是一個例子。前50年里受日本殖民,被強制從中國人改造為日本人;1949年後國府遷台,才重新培養對中國的認同。但不論日本殖民還是國府遷台後,117年間兩岸的政府都是嚴重對立的,兩岸的交流都是有限的,兩岸的隔閡是必然存在的。
台灣人的獨立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不管中國多麼強大,統一台灣都不會讓台灣人心服口服。
解決的方法應該是先統一,然後再通過教育二至三代,五六十年,等老台灣人全部死掉才能讓大部分台灣人對中國有認同。而不是先讓台灣人心服口服再統一,不可能的。
宣傳口在本地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大陸宣傳口再怎麼宣傳,在台灣客場也不可能爭得過台灣的宣傳口。因此把台灣和中國割裂的思想在台灣會佔據主流。統一台灣不需要關心這種問題。
最近這裡的台灣網友很熱衷舉報大陸網友的一些發言嘛,就像他們在FB等地方靠舉報來打擊不同意見一樣。
那我就不談現在,也不談未來,就光談歷史。
馬關條約簽署後,台灣士子哭著喊著要清政府不要把台灣交給日本。他們認為自己是清朝人,絕不認可未來的日本人身份。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早期,島內包括原住民在內的反抗力量持續不斷。
馬關50年後,島內民眾普遍認為自己是大日本帝國的人,踴躍參軍,誓死玉碎(當然最後沒真碎)。國民政府接管後,留下來的日本人、衷心擁護日本的台灣人持續抗拒,直到228事件發生。穿浪人服裝、帶日本刀的歹徒攔路劫車,凡是不會說日語、閩南語或客家話的,就被認定是外省人,拉下來就斬於道旁。國民政府隨後強力鎮壓。
又過了50年,島內普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想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是隨著黨禁放開,終止動員戡亂。將自己看作台灣人,或者未來日本人的力量開始增長,並逐漸變成主流。
這就是台灣的歷史。
每次主人的變動,它都會先抗拒,然後死心塌地地跟著走。
主人一旦放鬆控制,給他們以一定尊嚴,他們就會拆房揭瓦。
所以讓台灣人心服口服,不在於大陸該多麼強大,這根本就是個偽問題。
歷史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樓上寢室有一位維族同學,享受各種補助加分,家裡背景半個體制內,從小受中國教育。
而他又有一個癖好,喜歡玩實況足球,簡單模式,選土耳其隊踢中國隊,一遍又一遍地踢20比0,實況都換代了他還樂此不疲。我不懂,這是多大的怨念。
經濟軍事文化,中國比南疆實力弱么?再苛刻一點,中國比土耳其弱么?
但實力換不來認同。
當然,南疆依然在中國版圖,靠中央輸血維持財政收支,靠軍隊掃蕩暴恐。
一個財政與人力的無底洞,屬於你又如何?
有人以為大陸實力比台灣強,就無所謂認同與否,大不了武統嘛,可君知南疆之殷鑒否?
......................................................................................分割線...........................
大半年過去了,回復怎麼突然多了?澄清幾點。
第一我沒想批判他,電子遊戲本質就是提取快感,苦練中國隊勇奪世界盃也並不比他更珍惜人生。但土耳其並非足球名宿,令他的迷戀十分突兀。
第二,他代表不了維族,沒有任何個體能代表族群,但每個個體都體現著族群的側影,不全面但真實。或許你看到了不同的側影,更樂觀的側影,然而地方財政收支不會撒謊,安保預算不會撒謊,每一元背後都是冰涼的現實。
我就開門見山的說了吧,不需要中國大陸多強大,只需要台灣多衰弱,有兩項指標。
1 把台灣的中產階級徹底消滅了
2 讓台灣的各方面都停滯在二元對立化的狀態。
到了那時候台灣將會心服口服的求我們統一。
-----------
1 如何消滅台灣的中產階級與消滅台灣中產階級的必要性。
中產階級在台灣佔據著人口多數的主力地位,是台灣經濟的主心骨。台灣的中產階級之所以存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自於從大陸帶去的黃金為台灣的第二產業騰飛帶來了足夠的財政儲備,同時也遇上了歐美國家產業轉移的東風。於是台灣也和歐美一樣,走向了中產階級發展的良性循環,也就是政府投入 工人素質提升 中產階級擴大 收入增加 擴大內需 增加僱員 稅收增加 政府再投入,周而復始形成良好的經濟格局。所以台灣的2300萬人絕大部分都成為了蔣經國時代的受益者。
然而,台灣的發展始終是不健全的,他的經濟模式是依靠電子代工為支柱產業,帶動下游各經濟鏈條。也就是說,台灣的產業缺少自己的專利與知識產權。這樣一來,台灣的對下一階段的產業升級,既缺少金錢的儲備,更缺少對人才的儲備,另外也導致了機遇的完全喪失。一旦更下游的國家完成了人才儲備和財政儲備,擁有自主的產權,那麼台灣就只能面對產業空心化的大潮望洋興嘆了。
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台灣的經濟格局進入了惡性循環,這輪循環與前面的良性循環不同的是,他是從失業率上升開始的,因為台灣企業都到大陸和東南亞招攬工人去了。這樣一來,台灣本土中產階級債務增加 收入下降 內需停滯 企業停產 政府稅收減少 公共投入減少 工人素質降低 再裁員,由此往複。
然後中產階級的蛋糕越來越小,逐步縮小,甚至被徹底消滅。之後會發生什麼,這是後話,我會在第二個方面會提到。
有人會問,這和大陸有什麼關係?很簡單,因為大陸要產業升級,為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為了擺脫高投入 高污染 低產出的落後產業的束縛,必須要拿台灣祭旗,消滅處於比大陸產業鏈高端的台灣電子產業,比如晶元業 液晶面板業 集成電路設計業 智能手機業。而大陸在這一點上始終穩紮穩打,依次出現了中芯國際 京東方 清華紫光 華為 中興等企業。而大陸工人成本較低,遠比台灣寬廣的腹地與市場前景,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所進行技術儲備升級的本錢,台灣一蕞爾小島,2300萬的市場,是無力與大陸抗衡的。而如果台灣在大陸產業升級的關頭,惡意收購大陸的相關廠商,或者是發展專利經濟,向大陸宰一筆高額的專利費,讓大陸因為專利壁壘永世不得超生,那麼如今的日子將會好很多,然而這一切都被岩里政男的戒急用忍和南向政策給破壞了。
這樣一來,台灣的中產階級勢必會被消滅,使得台灣的經濟喪失源動力,最後就會陷入我第二個方面提到的,那就是階層二元對立化。
2 台灣的全方面二元對立化
如果說,台灣的中產階級消滅是後天的,是因為大陸自己的奮鬥,台灣自己的作死。那麼下面這一條就是台灣自己的先天不足了。那就是二元化社會。二元化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此二元是對立的。
這裡要講一下台灣的意識形態,台灣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兩種,一是日漸衰亡的三民主義,二是台灣本位主義,這是台獨思想的源頭。三民主義與台灣本位主義本身就是不可調和的,因為三民主義裡面的民族主義就和台灣本位主義的核心思想相抵觸。「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跟我們台灣人有什麼關係」。
再接下來看,有三點直接導致了三民主義本身就鬥不過台灣本位主義:
(1)三民主義太寬泛太空洞,套用高樹勛和陳誠的對話:你們這裡,三民主義只是寫在牆上和在書店裡賣的,就是不在人民之間實行。你給我指出哪一個縣實施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既然大陸人民和台灣人民都無感,還有誰去支持呢?
(2)台灣本土與大陸的長期隔絕,原有的大中華思想壓根與台灣島內現實發展脫節,萬年國代高高在上限制了台灣本土社群的訴求;
(3)國民黨統治台灣的時候,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舉措甚至不如日本侵略者。按蕭乾在《大公報》撰寫的《冷眼看台灣》說的,日本已經將台灣帶入了工業化時代,而大陸仍然處於農業社會,大陸中央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予日本人不願意給的民主。但國民黨當之為耳旁風,繼續五子登科 三洋開泰,在二二八事件中表現更是拙劣,徹底失去了台灣各階層對他們的幻想。
但是一個弱勢意識形態要取代佔據上層機器的強勢意識形態,是需要進行長期的鬥爭的。秉承強勢意識形態的當權者也不會輕易將權力交給原來的弱勢意識形態者。也就是說,弱勢意識形態要將強勢意識形態趕盡殺絕,不能暴力鎮壓,只能劍走偏鋒。所謂的劍走偏鋒,就是利用台灣本土階層自從二二八以來的對國民黨政權的失望以及土改中失意的舊地主,通過控制媒介來對民眾進行洗腦。然後靠煽動民意,以民粹的手段徹底排擠三民主義。事實上,一個社會長期擁有兩個主流意識形態,那麼這個社會將會長期停擺,走向衰退,古往今來,無一例外。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從美麗島 野百合 再到三一九 太陽花,台灣往民粹的深淵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意識形態的二元對立化,統獨議題的二元對立化 族群的二元對立化,更可怕的是加劇了我在第一點提到的階層二元對立化,然後這樣的對立化釋放的能量將是超過之前提到的各大對立化能量的總和。
這樣一來,台灣成為了一個鬼島,成為了一個全世界無法消化只有大陸自己能憑藉強大的解毒能力消化的毒藥。而台灣由於在民主自由方面誇下太多海口,無法做到完全封鎖信息社會,因此他們到那時會求著大陸統一。個人認為,這個時間點將會是在2031-2032年。
只是可惜了,島內的統派,希望在台灣的矛盾全面激化前能頑強的活下來,我這裡指一條明路,大陸是你們發展個人抱負的好地方,如果想要和平發展,大陸張開雙手歡迎。
——轉載,侵刪——
原文地址:https://m.facebook.com/notes/%E9%82%B1%E4%B8%9E%E6%AD%A3/%E5%B8%9D%E5%90%A7%E4%B8%AD%E5%A4%AE%E9%9B%86%E5%9C%98%E8%BB%8D%E7%99%BC%E6%96%87%E7%B4%80%E9%8C%84/10205743728647582?pnref=story
原文作者:台灣 邱丞正
————
狀態容不下這麽多篇長文,我就把有備份的四篇轉過來。
第一篇講認同,
第二篇講政治光譜,
第三篇講長期經濟發展,
第四篇講香港與一國兩制。
第五篇講的是飛彈,沒什麽重要性也沒留底,就算了。
我是直接複製貼上原稿,就沒做什麽修正,有錯誤疏漏歡迎指正。
--
(一)認同
前面有很多中國各省朋友寫了自己的認同,我自己也來寫一點。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現在在台灣大學政治繫念研,曾多次參與兩岸青年交流,這套說詞已經說了多次,想用來測試一下是不是真的大家都能看懂。
台灣人也歡迎幫補,要出門賞雪的關係打得很亂,草草收尾,晚上回來再一併回覆蘿。
--
對於中國人來說,現在他的的國家「中國」,正式名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於1949年,前面繼承1911年革命所創立,現已被取代的中華民國。
但對於台灣人來說事情就比較複雜。表面上來看,他的課本跟父祖輩會告訴他,他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創建於1911年革命,曾經管制過整個中國,因為內戰敗給共產黨而逃到台灣來。
但實際上,這座島的住民祖先各有不同,前面講的這套「中華民國敘事」最直接的適用者,是在1945年到1949年之間,因兩岸同屬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而自然遷移或因戰爭遷移的人口,這部分的人口統計缺乏確實數字,學者估計約在127萬到200萬不等;此外,也要加上金門、連江與烏丘地區的原居民,還有後續因為戰爭因素來台的浙江沿海居民,或韓戰來台的「自由部隊」,這些人口亦有十餘萬。
--
1944年日本總督府做的人口普查顯示當時台灣有627萬人口,扣除戰爭中可能的傷亡以及1945年前後引渡回日本的日裔人士,1949年當時台灣人口當在580萬到600萬之間,約是前述「撤退來台」外省人的三至四倍多,佔台灣人口約七八成。
對這七八成的「本省人」來說,台灣未參與1911年的中國革命,因此對於「中國」的認同並不強烈。然而由於日本殖民歷史不長,對於「前祖國」大清的印象仍在,加上本島漢族被殖民者日本人統治,因此本島人對「中華」的概念多有好感。
1945年戰爭結束後,本省人有不少很快地組織起來「歡迎祖國」,但因為兩岸當時分治50年,台灣澎湖地區受日本統治算是後方,社會經濟狀況比戰亂連年的中國大陸高,加上接收部隊語言不通、接收過程法治不彰、官員腐敗無能、政府搜刮資源供應內戰導致通貨膨脹等等,積累的民怨使得二二八事變爆發。
--
二二八事件是什麽呢?台灣人受不了米價騰貴、通貨膨脹等影響,一開始爆發了各地知識份子的請願遊行。當時在台灣,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台灣共產黨多半被日本打壓消滅,中國方面派來的工作委員會尚未成氣候,因此二二八事件的起事中,民眾自發地「反國民黨」「要求政府以台人制台」,跟共產黨的關係是很小的。
但當時在中國被共產黨搞得焦頭爛額的蔣介石政府不這麽想,接收官員們發現自己把鍋弄砸了,為了掩蓋自己統治不力便上報「匪亂!」,因此南京中央馬上派軍鎮壓台灣人。
當時在台灣也有人組織武裝部隊,但全台各地累計起來不過數百人的規模,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知識份子請願。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高雄衛戍司令彭孟輯等人,對這些知識份子或硬或軟,虛與委蛇,等到大軍從基隆一上岸馬上開槍席捲全島,清鄉過程以知識份子為主要對象,連台灣大學都有一個文學院院長被殺,至今不知所蹤。
--
二二八事變殺的人數當有萬人以上,這與緊接著的白色恐怖,將本省人的知識菁英幾乎掃除,剩下的人則被施以「同化教育」,將前面一開始提到的「1911年建國神話」無差別地灌注在所有的台灣人身上,無論省籍出身,義務教育都是這樣教的。
因此,有許多老一輩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記憶猶新的本省人,大聲地疾呼「那不是我們的建國神話!台灣人從未擁有過自己的國家!」這裡的「台灣人」,自然指的是那六百餘萬的本省族群了。
--
不過,現在在40~65歲之間的台灣人,由於是前面所述「義務教育」的第一代,被灌輸的知識是「我們是炎黃子孫、國父叫孫文,日本人偷走台灣橫徵暴斂很可惡」,因此對中國有不少好感,甚至曾有我的老師(今年應約57歲)在我中學時期上課稱「二戰時期日本人轟炸台北」。
各位中國大陸朋友們接觸最多的也應該是這一代的台灣人,蓋因台商多在這個年紀,而現在在台灣,所謂「世代對抗」最劇烈的,也差不多是這一輩的台灣人與更年輕的台灣人,因著對國家走向、社會公平等議題意見不合,因此起衝突的,我有很多朋友甚至因此與父母吵架。
除了前述的「外省史觀」以及「本省40-60」兩種史觀的人之外,台灣亦有抱持其他國族史觀的居民,最主要的一群人便是原住民,他們定居台灣的時間遠早於漢民族,與漢人間在人種學的親緣關係可能也很遙遠,他們在近代則從未有過「建國神話」,無論是漢人或是日本人,都將其史觀強加在原住民身上。
--
今天台灣年輕一輩的認同,所謂的「天然獨」,則是上面各種史觀的混合體:
「歷史給台灣開了個大玩笑,讓台灣島上各個族群傳承著各種不同的史觀,但無論如何今天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我們必須一起走下去;現在台灣的民主自由雖不完美,但我們會設法精進它,對於那些想要摧毀台灣民主自由的人,我們將加以抵抗。」
這便是台灣人的認同簡史,所謂「台獨」僅有部分基於「少數份子傳播煽動」或者「歷史的傷口」,絕大部份來自於「命運共同體的連帶情感」。
實際上現在就算是金門、連江馬祖地區的居民,多半也是「對中國不反感,但覺得現在很好不需要統一」,因為對台灣人來說,現狀雖然在經濟上、政治上有許多問題,但要去到像香港那樣是絕不願意的:至少當政府政策失當時,台灣人現在還能夠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一國兩制的香港曾經以為他們可以處理這些問題,結果是無法。
--
因此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結論:
1.與其說台灣人堅持要獨立,不如說台灣人非常害怕統一之後會失去現在的政治經濟制度,它們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麽好,台灣人卻很喜歡現在這套。
2.香港的例子給了台灣年輕人非常大的震撼。
原先還有人以為可以躲在中華民國的旗幟之下維持分治,進而維持政治經濟制度,但周子瑜事件徹底打碎了這鍋,也等於打碎了做如是想的國民黨基層支持者。
我一直堅信兩岸人民可以友善交流,這幾天看到了相當感動,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晚上我再來說說那個政治經濟制度是怎麽一回事,那可比民主兩個字多更多了。
-------------------------------------------------------------------------------------------------------
(二)政治光譜
今天稍早發了篇文講台灣人的認同來源,第二篇來講一下台灣人的認同現況好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察歡迎台灣人協助補充意見?
?#?要轉錄什麽的請附出處謝謝?
--
目前台灣人對於祖國統一偉業的態度,大概有以下六種:
1.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少於兩個百分點。
這部分的人支持與中國統一,但說不上具體做法。政治上的族群以王炳忠郁慕明先生的新黨、張安樂先生的統促黨為主,積極支持者大概不會超過一萬人,除了這些人之外,更多的是企業主,他們基於自己在兩岸的事業需要,自然希望統一,最好的例子當屬賣米果的蔡衍明先生,但不是每個商人都這麽想,牆頭草更多。
這群人中也有極少數的學界人士,例如王曉波、張亞中老師等等,他們會對所謂「一國兩制」或者「一中三憲」的統合方案有極大興趣,也非常樂意在大江南北巡講自己的影響力。全台灣這樣的學者不超過三百人,但由於這些人掌握了兩岸學術交流的許多渠道,使得中國學界對台灣的了解往往有隔膜,誤以為台灣人都是這一派的。
?#?好拉至少政治學界做兩岸研究的有一半都是?......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政治界與媒體界,邱毅的發言在台灣基本與黃安同等級,信口開河胡吹鬍打也,但偏偏這群人似乎對跪台辦相當有影響力,身為基層台灣人只能呵呵。
--
2.與中國你儂我儂,趁機獲取利益的人:比第一種多得多。
以前在兩岸最多的就是這種人了,多數台商都是這一類,爭取「讓利」搶第一,這種人往往沒有具體的政治傾向,可以非常務實地跟各地的X委書記喝酒以取得審批,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去台企聯開會力挺跪台辦,或者在共產黨官員需要的時候幫統一大業盡一些心力。
但要有朝一日真的統一了,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也會一夕蒸發,因此這批聰明蛋四年前全部回來力挺馬英九,使小馬哥順利連任,這次選舉中全改做壁上觀。對他們來說,統獨不重要,「誰是贏家、他是不是我的朋友?」才重要。
?#?能掙?
?#?跪著?
透過台灣的政商關係網,國民黨內有不少這種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台灣人特別稱呼這些牆頭草為「買辦」。兩岸談判上他們比較害怕「兩岸關係惡化之後就不能賺錢了」,而不是「統一進程倒退有害民族大義」,因此造成台灣人對兩岸談判異常地不信任,各位在前面講到的什麽兩面三刀,大致如此吧。
--
對台灣人來說,這兩種人相當可惡,蓋因他們把中國的讓利收入口袋,台灣人根本沒體會到一絲一毫的讓利,反而因為成長進入成熟期,經濟停滯不前而受害。
?#?國民黨把跟中國做生意當成改善台灣經濟的萬靈丹?
?#?這萬靈丹沒什麽用?
因此繼續提「讓利」在統戰上是完全沒有用的,只不過跪台辦的人平常跟這兩種人打交道慣了,大概也體會不出基層民情。
?#?所以龔清概才被雙規了嘛?
--
3.熱愛(中華民國的那個)中國,希望有朝一日雙方設法統一:
這種人又稍微多一點,但可惜的是分佈成倒漏斗型,平均年齡約在55歲以上,也是目前國民黨的支持者主力,年輕人不多。
先講老一輩,外省籍中最有名的叫做馬英九,最狂妄的叫做郭冠英,最理性中立的叫做龍應台,本省籍的這種人數量較少且低調,因為幾十年前能當公務員的本省人太少了。
這群人可說是台灣的「國粉」,用的語言口號各異,無論是「三民主義」的反攻大陸派也好、「民主中華」的民主改變中國論者也罷,基本上還是堅持「統一」的意識形態,各位在這裡提到的什麽「一國兩制」跟「香港模式」的受眾主要是這些人。
我說年齡偏大不代表這裡清一色是老人,只不過年輕一輩的人非常少就是了,比如我的朋友林家興徐巧芯等等,最近他們因為想改革國民黨黨務,慘遭同屬此類的老一輩認為他們意圖奪權,正在撕逼。
?#?我說呀都要亡黨了還爭什麽爭呢?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老年人在選舉中竟然通通跑去投給王炳忠的黨?
由於CCTV大多都在採訪這些人,因此在我跟各省青年接觸時,各地青年似乎認為這種人在台灣是最多的,台獨只是少數人,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上面三種人總數頂多兩成五?
?#?而且多半太老不會用臉書所以你遇不到他們?
?#?但如果各位是國粉的話請多多與他們聯繫他們會很愛你?
--
4.普羅大眾:50%,有一半會說「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台灣的普通人,基於「反分裂國家法」以及二炮部隊的威名,他們平常是不會明著支持台獨的。對他們來說中華民國國旗就是最好的護身符,既可以對外國人說明「我們不一樣」,又可以對中國人說「哎呀我們是一家人」,大概等同於「阿彌陀佛」的效果。
對這群人來說,兩岸只是人生難題中的一個小題目,在民族統一大業以外,他們更關心股票會不會漲、明年會不會加薪、孩子的課業是不是跟得上進度......
偏偏馬英九八年任期把這些事情能砸的通通砸掉了,可不只經濟砸鍋而已,而是全面性的統治崩壞,說什麽「國民黨最會拼經濟」結果是拼自己人的經濟,連行政院秘書長(相當於國務院楊晶先生位子的人)都拼自己的經濟拼到被抓,把這群人嚇醒不少,之後跑去轉投民進黨或者第三勢力的也有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人曾經以為「拿中華民國國旗就跟念佛號一樣,有念有保佑」,但選前一晚被黃安徹底打臉,之後轉向獨立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
所謂「黃安一席話摧毀跪台辦三十年工作成果」不是說著玩的,順道一提,各位翻牆使用表情包轟炸也有非常輕微的類似效果。
?#?環球時報的朋友們你們有聽到嗎不要再幫黃安擦脂抹粉了?
?#?打苗頭性問題只是把朋友越打越少對吧?
--
5.廣義台獨派:全國20~30%,年輕人中過半數屬這群。
發起三一八、掀掉國民黨的主力是這群人,但絕對稱不上是吱吱,這群人多半接受過高等教育,薪水也不錯,非常討厭國民黨的保守愚蠢,對與國民黨「沆瀣一氣」的中國共產黨也無好感,但不代表他們一定支持民進黨,但拜周子瑜事件所賜這次票全灌給了蔡英文。
原本這種人不多的,但拜沙祖康的「誰理你們早就給拒絕了」、曹剛川的「寧叫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等等傷害兩岸人民感情的發言,以及世界各地愛國憤青與小粉紅對張懸周子瑜等拿中華民國國旗者的圍剿,外加馬英九的愚蠢等等,過去八年由第四種人轉成第五種人的比例扶搖直上,造成各位所看到「台獨勢力擴張」的結果。
當然這些人不可能真的跑去武裝對抗中國的,如果各位一胎化制度下的解放軍同志願意犧牲父母妻子武統台灣,相信這群人也只會很悲憤的想辦法搞地下反抗。
?#?你來統一台灣我幫你養老婆小孩挺划算對吧?
?#?我會每天去你墳前報告你老婆昨晚說了什麽?
?#?你在地下我在地上就叫地下反抗?
學術上仍無法對這群人進行正式統計,但年輕人中持這觀點的應有三成以上,這並不是綠媒洗腦能力超群:媒體只是投觀眾所好追求收視率而已,怪罪綠媒是倒果為因。
對這群人來說,兩岸絕對可以合作一起賺錢一起生活,但正如同我們不會沒事在祖國土地上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一樣,也請不要把你的五星旗拿來在我頭上揮來揮去;蓋因沙祖康曹剛川等腦殘發言威力太強,各地的小粉紅與愛國青年蜂擁而上的情景讓這群人理解到雙方差異已經大到某個程度,真要談政治只是徒傷感情而已。
這群人要的其實也不多。我問過這立場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中國民主了,因此你可以投票選自己的領袖,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被抓去勞改,生活水平也差不多的時候,你統不統一?」他遲疑了好一陣子,然後說他無法回答。
?#?因此消滅台獨最好的方法便是中國民主化無誤?
?#?但各位又覺得中國民主必亂所以只好繼續兩制?
?#?老實說現在就是一國兩制了不是嗎沒有外國搞雙重承認啊?
?#?那還統一個雕統下去就沒有一國兩制了啊?
--
6.台獨份子:少於一成,年輕人約兩成。
這群人才是各位想像的台獨份子,基於對台灣的歷史認同、政治經濟局勢判斷等等,認為台灣應該要獨立,並且在獨立後繼續在美中兩國的夾縫中艱苦求存的人,但其實人數沒有很多。
?#?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讓子彈飛在台灣有很大市場?
很有意思的是這群人在年輕人中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多半是從第四種、第五種流過來的,沙祖康曹剛川小粉紅與愛國憤青是絕對助力,馬英九的「我把你們當人看」也起了很大作用。
當今天一個族群被欺侮的時候,人們要不就是設法逃離,要不就是向極端民族主義靠攏,香港如是,台灣亦如是。
?#?這群人有不少甚至覺得民進黨還不夠獨的?
--
好了科普完畢,這樣各位有更清楚台灣人的想法了麽?
進一步的資訊可以參考這一篇學術科普文章:
July 25, 2014...
?#?都有VPN了應該已經看得到這一篇文了吧?
晚點繼續寫原本打算寫的政治經濟分析。
-------------------------------------------------------------------------------------------------------
(三)長期經濟發展
第三篇文,回到我的老本行,從社會科學的幾個角度,來說明一下兩岸目前的政治經濟狀況。
?#?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一樣轉錄請附出處也歡迎討論?
--
經濟:
首先講經濟,我從台灣講起。
台灣的成長大概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農加工業轉到輕工業,時間落在1950年到1970年,
第二階段是積累初階資本後轉向大規模製造業與重化工業,時間是1970年到1985年,
第三階段是轉向高科技製造業,約莫從1985年到2000年,
第四階段是改走服務業資訊業,2000年達康泡沫化之後就漸漸轉向這一塊。
當然這個分類是很粗略的,大概知道我在描述什麽就好,大意是每個時代會有一種產業帶頭,這個產業的時代過了它就外移,沒有地方外移也沒有提升競爭力的就會直接死掉,不管是外移還是死掉都要找新的產業替換,不然就是整個國家死掉。
個別產業裡也會有產業自己的四個階段,首先是創業期,創業維艱成長率低投入大,第二個是成長期,熬過了創業期之後會開始有飛速成長,第三個是成熟期,這時因為技術成熟大家都山寨你,成長趨緩淨利不再變動,第四個是衰退期,技術漸漸被更新的產業取代因而萎縮。
世界各國的各個產業多半經歷過這四個階段,如果有重大的創新,在國家的層次有機會「回春」重新啟動一波產業遞迴,在產業的層次裡則有機會回春開啟新的獲利高峰,或者更進一步升級成為新的產業,
例如美國的資訊產業革命重新讓國家經濟回春,或者已經發展到成熟期的汽車製造業,因為電動車興起重新回到創業期,大家一起跟特斯拉打架。
這跟台灣的狀況有什麽關係呢?有的。台灣的國家經濟大概已經走到國家經濟發展第四階段,也就是製造業已經進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仰賴服務業跟資訊業的階段。此時所有你會做的東西其他人都會生產,花了十年養出來的專利一個月後就在華強北出現,真苦逼也。
台灣人不是沒發現這個問題,也在所有的行業分別運作希望能有所突破,但能成功的畢竟不多,目前最有成果的是超英趕美的台積電,其他還有一些次級b2b產業等等。早年擔任台灣經濟發展火車頭的製造業,前有矽谷專利高牆後有深圳崑山中關村追近,基本被夾殺。
所以目前轉型成果尚不豐碩的台灣,經濟成長率掉到平均2%也是很合理的,如果轉型成功就會有美國的4%,但總之追不及中國的保七保八。儘管在平均收入的絕對值上仍高於中國一大截,但成長率遠遠不及,自然是沒辦法繼續裝逼了。
就有很多台灣人因為這樣喪失了自己過去曾有的驕傲感,對外支那支那的罵,對內則以「中國學生比你們有狼性」為號召打壓下一代。嗯這兩種人不是同一種人,但表現出來的情緒挺類似的。
不過我並不太擔心台灣,蓋因台灣早在谷底盤旋,最差也不過如此,我反而比較擔心中國。
套用我前面講的階段論,中國現在大概處在台灣的1990年代,股市暴起暴落,街頭開始出現高檔吃喝消費,電子製造業離碰到專利高牆還有三五年的差距,資訊業靠著網路長城圈地寡佔市場養得肥滋滋的......
這樣的成長可能還有十年,可能還有二十年,不知道。但如果成長停滯下來了呢?各國的經驗顯示,開發中國家透過改革開放邁向已開發國家,多半有著大同小異的路徑。
所謂大同,指的是「成長收斂」,由於最前面的國家不停堆高專利門檻,加上人口紅利用完,成長率到最後必然收斂到2%到3%之間;小異則指的是到最後各國多半會依靠各自的利基產業過活,維持上面那種「毛三到四」的成長率。
中國呢?中國現在的經濟數據並不是太理想,一切徵兆都指向中國已經到了一個關口,尤其是沿海地帶的製造業,諸如紡織、鋼鐵與初階電子加工等,屬於第二階段的產業已經陸續在出問題了,它們走到了自己的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中國想要繼續成長,必然需要把這些產業移向其他省份(河南陝西等內陸),用新的還在成長期的產業加以替代,才有機會延長成長,但這談何容易!
目前中國既有的產業多半走到成熟期,資訊與服務業當然很有前景,但這不足以支撐製造業空出來的區位。
請注意我絕對不是在唱衰中國,我只是在陳述一個歐美日台韓等所有國家都經歷過的過程,中國能不能免於人口紅利用完、製造業衰退之後的「著陸」?這對整個世界來說將是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
--
經濟講到一半,轉入政治。
我在此先不論什麽民主專制的永恆鬥爭,先做三個假設。
一,政府體制以能夠有效分配資源,滿足人民為主要目標。
二,政府體制有其慣性,會往最小最容易改的方向「蠕動」前進。
三,一旦政府體制蠕動到一個他無法適應的變局上,而又無法再走下去,便會改朝換代,甚至革命,或者發動對外戰爭。
這三點也是很簡單的歷史歸納,各位應該懂我在說什麽吧。
台灣現在的狀況是,政府的計劃經濟無法讓台灣人在資訊業越過歐美的專利高牆,在製造業又不可能壓低人民的薪資來跟東南亞中國競爭,在服務業管制越多反而摧毀商機,因此政府威信全失。
對此,台灣人這幾年開始一條「民間帶頭政府跟上」的道路,由產業界結合成卡特爾,主動向外發展,政府不去做任何形式的管制,等到業者做出成績了,政府再跟上,看有什麽可以幫忙的。
這套體制在部分產業收到奇效,現在台灣人正在試著把這模式推廣到其他的產業去,更具體的來說,在某些產業最大的障礙本身就是政府機關,把這些機關廢除了,台灣的產業空間會更大。
這是台灣人的「蠕動」改革,在台灣的政治體制是民主制度、官僚體系跟不上世界變化的情況下,放棄「政府以前瞻的計劃經濟帶領全國前進」的道路,而是讓商人帶領大家前進。
附帶一提,所謂「政府以前瞻的計劃經濟帶領全國前進」的樣板,叫做新加坡,台灣的公務員薪水沒有高到那種程度,也不打算把民主制度改成李氏企業制度,所以就採取了歐洲部分國家的改革做法,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目前的幾個例子都成功了。
為什麽有民主制度就不能走新加坡制度了呢?回到我們前面三個假設中的第一個,政府要分配資源給社會大眾,新加坡的體制基本上在小規模運行時還可以維持,但當人多的時候,就會出現階層化社會,所謂「趙家人」就跑出來了。
每個社會或許都會有「趙家人」,但這在民主社會基本不會是個問題,因為政治體制若是過於偏向趙家人,憤怒的99%會以投票的方式把這些趙家奴才趕下來,換一個不是奴才的,或者相對來說沒那麽奴才的人上去。
當然你可以說這套制度不好,並且指出這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最大弱點等等(我常聽到北大來的朋友有這種說法),但你仍無法否認這套制度若運作得法,將可以在必要時刻把趙家奴才轟下來。
新加坡不姓趙,姓李。所以他們的制度恰恰好維持在一個人口負擔不太大的地方,所有公民都有一個滿意的生活,把生活剩餘拿去聘請外勞,讓外勞過滿意線以下的生活,反正外勞會回家,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起義革命的風險。
--
回到中國。現在的中國相對於台灣,政治體制是專制制度,公務員水平我想是在較好的水準,畢竟基層的能量很強,中國的選拔制度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中國很難複製新加坡的做法,因為中國人口太多,苛待外勞再把它們趕回去的做法不實際。
這個「苛待一部分人,善待另一部分人」在中國的版本裡,被虧待的就是農村戶口的農民工,農民工的薪資很低,五險一金也才剛起步,在此之前基本是沒有什麽保障的,待遇要有成長必須靠政府計畫性的拉抬,才能突破某個天花板。
由趙家人組成的政府要怎麽照顧這些農民工呢?繼續提高薪資跟社保成本,就會讓中國的製造業更快地被外國人,尤其是印度跟東南亞取代。華為可以去英國設立實驗室、安踏可以去海外設廠,但農民工是跑不掉的、無法外移的,你漲工資之後工廠外移,下崗的工人怎麽辦呀?
現在的中國大概走到這裡,今年深圳的製造業開始出現停滯甚至倒閉就是警訊。當然要離崩盤什麽的都還很遠,還有時間可以繼續做調控,但台灣在1990年製造業外移的經驗顯示,政府體制要因應變局總是會慢一些,因為官員在面臨「從未遇到的變局」時,總是會先試看看一些老馬招數,發現沒用才會硬著頭皮衝。
新中國第一次硬著頭皮衝是什麽時候?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再來呢?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維護了沿海經濟特區試點,才有摸著石頭過河成功的典範。再來呢?中國又到了必須繼續往前蠕動的時候了,要往哪邊去?有人說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有人說是萬科集團的海外拓點,但這些都是個體產業的「回春」,而不是整個國家層面的「回春」。
馬雲再怎麽強,也不可能單靠一個光棍節促銷拯救多數下崗工人的工作機會;下崗工人也不可能今天下崗,靠著微薄的積蓄苦讀之後突然變成早就過剩的高校畢業生,加入中關村變成碼農。這就是我所說的,資訊業不太可能完全遞補製造業留下來的空缺。
要妥善處置這些經濟問題,需要把整個分配體系重新做修正,也就是在中國面臨產業成本激增、新產業被外國人卡死,只有靠長城圍起來的資訊業長大、其他產業都面臨我前面經濟面上提到的「成長收斂」過程的時候,仍能做好政府的工作,也就是政府假設的第一點:資源怎麽分配,以及保障資源所有權。
前者確保商人賺的錢可以由政府轉給需要但無法賺錢的人,做好社會公平,後者則確保商人有足夠的積極性,保障他們的財產權才能讓商人有充分動力賺錢。
中國現在有這兩個條件嗎?有,而且在成長率還很高的時候,這兩個問題可以慢慢來。但總有一天中國會撞到成長的高牆壁,變成成長率2%的國家。在2%的世界裡,中國政府要怎麽妥善分配資源,又同時保障商人的權益呢?非常困難。
這時候如果政府一時不慎,不小心在兩個要求裡廢掉了其中一個,社會矛盾就會開始累積,累積了就要找出口。我前面政府假設的第三點,就是社會矛盾累積之後的爆炸途徑。
為了避免爆炸,政府只好設法在2%的世界來臨之後,繼續給出某個成長目標。台灣的狀況是,人民一開始用茅坑,國民黨給了人民抽水馬桶,然後是免治馬桶,之後給不出新玩意兒了,人民就把它掀下來,換民進黨上去試看看,民進黨說我們不要再賺錢了,錢夠用就好,馬桶不必太高級,後面開始做小確幸,台灣人就投給他們。
不過中國明顯地不是走這條路。中國必須化不可能為可能,在未來持續讓社會大眾享受高成長,讓家家戶戶從茅坑進化到抽水馬桶,再從抽水馬桶進化到免治馬桶,免治馬桶之後呢?「一帶一路」跟「和平掘起」就跑出來了,現在看起來還挺有用。
「和平掘起」沒用的時候呢?人民一發現成長停了,台灣日本就危險啦。
--
我一開始的第一篇文裡,有提過所謂「台灣人想要維護自己的政治經濟制度」,基本上就是維持現在的這套分配體系,妥妥地往前走。很顯然,兩岸在這裡走了不同的路。
就台灣人來說,我們很清楚自己這一代已經不可能再有父祖輩的高成長,因此必須另外找出路,放棄以GDP成長率為主的思維,轉向追求生活品質、環境保護、自由度等等,繼續追求GDP絕對會得憂鬱症,這是歐美國家的道路。
中國給出的因應方針不是小確幸,而是「和平掘起的中國夢」,但不管中國夢成功了沒有,在離成長率2%高牆越來越近的情況下,中國也得解決內部分配的問題同時保護財產權,白話點說就是要照顧老百姓,也要獎勵趙家人,然後告訴大家我們要掘起了,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忍著點。
這在中國尤其嚴峻:有的人還沒有抽水馬桶,你就要他們去追求生活品質?這不切實際;但你沒有後面那個價值性的目標,物質成長停下來的話,內部矛盾就會馬上跑出來。
好不容易搞了「和平掘起一帶一路」,給了國民一個美好的目標取代物質成長,但明明就還有國民沒有抽水馬桶呀,他們不跳起來嗎?為了照顧這些人,就要犧牲某些其他東西,中國現在就卡在這個「什麽都得照顧」的關口。
如果照顧得不好該怎麽辦?民主制度下民眾可以靠靠投票洩憤,逼迫政府轉向GDP以外的東西,或者反過來轉回GDP,但在中國這些轉向的控制工作全落到政府頭上,政府必須要平衡各種矛盾,平衡不了的時候,就只好真的來個「大國掘起」了。
明治時期的日本跟1910年代的德國都是這樣,結局悲慘。身為台灣人,希望中國的掘起之路真不要走這條,台灣站得有點近,很容易被碾過去的。
--
廢話說完,這篇不太談統獨,應該可以起到比較好的交流作用XD
-------------------------------------------------------------------------------------------------------
(四)香港與一國兩制。
第四篇,講講香港與台灣。
我仍然無法用電腦看到之前的文章,只能用手機看了集結起來回一篇新的,用手機迴文太麻煩了也說不清楚,請見諒。
--
很多人總不能理解香港何以對台灣造成「壞的示範」,這要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說:經濟與政治。
首先論經濟,香港在2000年以前經濟發展遠超過兩岸三地任何地方,有著高素質的人口、發達的服務業、繁榮的轉口貿易,當時的香港人看中國、看台灣、看澳門,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的。
但在2000年,有兩件事情改變了香港的命運。一是香港回歸,二是中國改革開放。上海與深圳取代香港的轉口港地位,而作為貿易業與製造業接力棒的金融服務業又不能吸納所有的失業人口與下崗工人,因此發展停滯,待到金融業被上海部分取代之後,衰退就出現了。
說實話這也不是香港不爭氣,而是局勢必然如此,上海深圳少一個海關,又有更便宜的人力可用,香港人必須找到自己的新產業,發展出下一個世代能藉此吃飽的方法。在其他國家,這套產業通常是觀光服務業,或者更上一步的電子業與資訊服務業,又或者文化創業產業。
但香港傳統上有非常濃厚的拜金主義,產生了一批靠錢滾錢的財主階級,這群財主階級過去就是靠炒樓炒股錢滾錢發家,在97年回歸的時候又被北京當局以「維護香港穩定」為理由保留了下來,不只不鬥地主甚至加以倚重,讓地主們得以繼續炒樓炒房。
現在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本行是土地測量師,哪邊要搞新的小區哪邊要拆樓蓋新,他最清楚。你找了這樣一個以炒樓掮客為職業的人當特首,就是在跟不希望房價高漲的老百姓過不去。
回歸多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押重寶在觀光服務業,對於資訊電子業,他們自認不能搞,對於文化創意產業,先是北京怕「言論自由」,再加上香港人傳統沒有關心政治的想法,自然連個韓寒等級的擦邊球都打不出來,最多做到代理出版,又或者加上原本就家大業大的影劇業,剩下的就萎縮掉了不會像台灣的文化產業一般什麽都有一點,更別提歐洲老牌國家靠賣文化當飯吃。
梁振英上台之後,炒樓政策去到了底,香港人買不起房子的人已經多到無法忽視的程度,恰恰好中央又開放香港作為大陸有錢人的「出口」,大批富豪名人進入香港置產取得港籍,外加雙非孕婦(子女雙親皆非香港籍,藉由在香港生子母親可取得居留權)排擠本地人資源,香港人的不滿就累積起來了。
--
再來論政治。當人民對資源分配體系有所不滿的時候,政府就要擔負起重分配的責任。但香港當局基於一國兩制,不可能違逆中央的意思,推行北京當局所不喜歡的政策。
舉個例子,香港如果實行「戶口政策」,比照北上廣等城市地區限縮戶口的做法,每年限額大陸移民數千人,再緩緩放開,那麽移民對香港社會制度的衝擊就不會這麽大,但實際上的數字並不是一千人,而是每年五萬人,2000年到2010年間,光是透過「單行證」途徑,香港就接納了中國大陸50萬移民,這相當於香港7%左右的人口,尚不包含技術含量較高的特殊移民。
這對香港社會的衝擊大概可以用歐洲的穆斯林移民類推,香港人與大陸人在口語、文化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當面臨移民搶食社會資源的時候,香港人就如同所有國家的人一般,要求政府必須優先保護本地人。但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政府不可能真的去對大陸移民做非常明顯的差別待遇,他們必須看北京的臉色行事,否則官位不保。
香港人到這時候才發現政府不再挺他們了。以前港英時期,英國在二戰後軍力不足以控制香港,英國當局認定與其繼續搞殖民統治招致(如澳門一般的)反抗,不如放開各種限制讓香港人自尋生路,只要在名義上遵奉英國就好,這塑造出香港相對開明專業的文官政府與半獨立地位,文官政府是實質,半獨立地位是虛名。
只要香港還有開明專業的文官政府能照顧人民,看起來依稀彷彿有半獨立地位能讓人民自尋生路(移民),那麽香港人就會放棄民主普選,繼續拜金。中英聯合聲明發佈之後,鄧小平宣布香港製度50年不變,因此香港人普遍認為鄧小平承諾繼續維持現狀,可以馬照跑舞照跳,不需要普選。
結果來的是個炒地皮政府,不只無法照顧人民,也無法在產業上引導香港轉型,香港人火了,他們這輩子還沒遇過這麽鳥蛋的政府,想換掉還不行:以前香港人寫個報紙連港英總督的名字都換得掉,現在香港人一喊普選就被帶到角落痛打,在「不民主」的港英時期可以的事情,現在「50年不變」的中央卻不淮,這大大的打擊了香港對港府與北京的信心。
大陸目前普遍流傳著「香港人自己不爭氣」的論調,認為香港人嬌生慣養不願改變,但實際上香港在97以前的局面,已經是它以一個城邦所能達到的最高峰了。回歸後經濟表現最多就是持平,香港人也很清楚這件事。但特區政府不只做不到開明專業,竟連持盈保泰都無法,罵政府換官員亦不可得,自然會想起虛幻的「半獨立地位」以及「民主」了。
所謂「港獨」就是對虛幻的半獨立地位,以及香港從未有過的民主制度的一種幻想,你可以說它不切實際,但這卻是香港人在政府失能後唯一能寄託的東西,抽掉這個,香港就真的垮了。
--
回到台灣。台灣現在具有的是自己選出的政府,以及仍不完美的民主制度。政府當然不一定開明專業,但只要它不開明專業,台灣人馬上會用選票好好教訓它,國民黨就是這樣垮的;民主制度也不一定完美,但每次選舉你都會看到越來越多人討論政策,越來越多人檢舉賄選與買票的惡霸,加上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比例(大學比大學生多),可以預期這套制度未來會越來越好。
你要台灣人放棄現在的政府與半獨立地位,去做香港?那你就得證明香港模式可行,但香港人遇到了梁振英,每天照三餐哭喊著梁振英不行北京還不給換,這就給台灣人很大的啟示了:一國兩制必然失敗,我們不能走那條路!
不是我們都要拿香港說嘴,而是香港人真的被一國兩制搞得七葷八素,連投票洩憤意淫都無法,可憐啊。
--
補充:或許又會有人舉澳門的例子,但澳門跟台灣或香港根本無可比性:澳門的人口才64萬,靠賭業與服務業就足以養活不少人,政治上採比例代表制,改革派比例較香港高,而且從1966年一二三事件後就實質解放,等於提前33年與大陸接軌,與香港97才回歸、台灣至今從未受過北京管治不同。
何況就算是1966年就實質解放的澳門,2014年也爆發了反離保運動,群眾上街阻止澳門特區政府通過「卸任高級官員不受刑事追訴,而且可領高額津貼」的自肥法案,約有一萬人左右上街遊行,約佔澳門人口的2%,澳門可絕對沒有各位大陸朋友們想的那麽「和平」。謝邀
問題修改了,所以我修改回答。
台灣人要獨立,與大陸窮或富,沒有關係,與大陸什麼制度,沒有關係,與大陸用什麼字體,說話是否捲舌,都沒有關係。只與宣傳教育有關係。
你要理解「兒不嫌母窮」的心理原因,兒對於母親的愛不是理性的也不應該是理性的。小兒不會因為全家住著的是茅草屋而不喜歡媽媽,而如果是一個他不認為是母親的人,把他抱到即使是豪華宮殿里,他也不會喜歡。所以台灣人缺失的就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教育:你是中國人,中國是你的母親。
至於其他,台灣人的母親是窮是富,用什麼文字,用什麼語言,都不重要了。相反,巨大的經濟利益吸引來的台灣人,並不是愛祖國,而是單純愛錢而已,這樣吸引來的台灣人,不會有多少底線,諸如某些台獨藝人一樣。中國富強了,吸引來的台灣人都是這些台獨藝人而已,我不覺得這樣有意思。
所以結論很明顯:認為中國強大了台灣人就會自願統一的人,是嚴重錯誤的。首先錯在了誤以為台灣人是因為中國窮而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其次錯在了誤以為「和平統一台灣」等於「台灣人主動要求回歸」。事實上只要不發生熱戰,比如策動台灣軍方起義,經濟制裁封鎖令其屈服等,都算和平統一台灣。
釋疑:台灣人不會自願統一,不等於中國就不應該等自己強大了再解決台灣問題。
中國拖台灣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中國處於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抓緊難得的外交軍事經濟環境迅速發展自己的實力是更「賺」的事情。多賺呢?非常好算賬,中國現在一年就可以增長出1.7個台灣GDP(以2015的GDP數據算,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GDP算),相當於中國每年憑空增加1.7個台灣領土和產能在賺錢而沒有增加多少人口去花這筆錢,這種增長速度還在因基數的增加而增加。
同時經濟的增長還意味著軍事投入的增長,中國軍費每年增長現在是兩位數,台灣問題拖的越久,兩岸軍事實力懸殊程度會是指數級的變化,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也就會越迅速,美日干預的可能性也就會越小。中國不會也不應該寄希望於「台灣人自願統一」來解決台灣問題。
國民黨執政時期大陸給台灣的無限讓利,應該作為對台灣釋放的最後善意的嘗試,至於台灣人沒有感受到讓利的好處,那是因為台商不願意把讓利分享給底層台灣人,這不是大陸一方的錯誤或者可以管控的,這是台灣自己的制度問題,不可以怪大陸不給台灣人機會。這種讓利,無法換來台灣人的感恩,真的不如讓利給非洲人,至少還能換回來許多資源。如此沒有回報的讓利,是不可長久的,應該要收回的。
台灣有個企業叫台積電,主營業務是晶元製造,董事長是張忠謀。這個企業約佔台灣GDP的5%.
張忠謀1931年出生在寧波奉化,父親是當時的寧波財政局局長。不久隨著蔣介石上台,全家遷居到了南京。剛等到張忠謀讀小學,隨即抗戰爆發,張忠謀隨國府遷往重慶,在重慶南開中學讀書。他原本準備在上海讀大學,但隨著解放戰爭爆發,不得已遷居波士頓,考上了哈佛大學的商學院。他是當時唯一在哈佛的中國新生。
但令張忠謀苦惱的是,他在哈佛並不快樂。他不喜歡商科,可是家裡人都推薦他讀,認為有錢途。讀了一年之後,他從哈佛退學。隔年,他考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他鐘愛的機械工程專業。
張忠謀本來準備在麻省理工一直讀完博士,可惜他考了兩次博士都沒有考上,當時麻省理工有規定,凡兩次沒有考上博士的,終生不能再考麻省理工的博士。萬般無奈之下,數年之後他選擇了到斯坦福大學讀博士。
畢業之後,他進入了還在起步階段的德州儀器廠。隨著德州儀器廠的成長,他也升任了德州儀器廠的副總裁,是德州儀器廠的第三號人物。可是就在他平步青雲之際,他和總裁夏柏歧見日深,這讓他在德州儀器的日子倍感壓力。
1980年代,蔣經國決定在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1985年,受蔣經國召喚,張忠謀辭去德州儀器的副總裁工作,來到台灣出任工研院院長。當時台灣的經濟剛剛起步,工研院院長的薪水也相當有限,這跟德州儀器的高收入相比九牛一毛,但張忠謀選擇來到台灣。
1987年,受蔣經國指派,創建台積電。隨後台積電高速發展。近年來,隨著蘋果手機的崛起,台積電作為蘋果晶元的主演供應商,台積電飛速成長。台積電無疑在全球的晶圓生產都是數一數二的。
現在中國大陸最主要的進口商品是晶元,每年約花費2300億美元進口,金額遠超石油。在整個蘋果手機供應鏈中,中國大陸負責一些簡單零部件的生產和組裝,而高端零部件必須依賴進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從台灣進口,蘋果生產的主要利潤留在了台灣。很多人認為台灣對大陸每年約68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是源自大陸的讓利,但實際和大部分人的認知有偏差。
如果大陸制裁台灣,整個蘋果生產鏈會受到影響,處於下游的中國大陸的產業鏈受到的傷害恐怕是毀滅性的,上游產業鏈也會受到影響,但會小很多。
台灣至今能保持自己的地位,跟其經濟實力密不可分。它的經濟實力更表現為在尖端科技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中國大陸能在集成電路上超越台灣,就能掌握台灣的經濟命脈,那個時候,台灣人的飯碗就在大陸手裡,你說它回不回歸?
11月11日更新
據公開報道,這次特朗普訪華期間,小米、OPPO和vivo三家中國手機製造商與高通簽署採購協議,一家40億美金,總計120億美元,雷軍也因此獲得了出席國宴的機會+_+
台積電作為高通的主要代工廠,少說能拿到80億美元以上的訂單,有可能全拿,台積電有要狠狠的賺一筆了。
中共台灣省委
台灣省人民政府
台灣省人民代表大會
台灣省政治協商會議
台灣省軍區
5套班子成立之後就心服口服了。
so,統一前談什麼心服口服?心服口服那是統一後的事兒。
你看香港還沒有心服口服,就是那5套班子還沒成立。別急,「一國兩制」只管50年,還剩31年。
我要有多少肌肉,林志玲才願意嫁給我?
我要賺夠多少錢,林志玲才願意嫁給我?
其實你也知道,林志玲不願意嫁給我,跟我有多少肌肉沒有關係,跟我有多少錢沒關係(也許有一點點關係,但是即使我有很多錢,她也99%不可能嫁給我)。本質上這是愛和認同,現在台灣的情況很複雜,在大陸又因為新聞封鎖的原因,普通同學很少能真正知道那邊普通人是怎麼想的。只是單純地喊「堅決反對台獨」,我們是反對台獨,但是要搞清楚,台獨的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怎麼才能打敗台獨。
因為台灣目前法律開放言論自由,所以台灣不管是獨立的,還是屬於中國的,日本的,美國的,法國的,德國的,都可以隨便說。所以出現各種奇葩言論不足為據。實際上,獨立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綠營勢力包括民進黨和時代力量在推動「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在課本中公開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公開侮辱中華文化。並對年輕一代洗腦,造成年輕世代對中國和中華沒有認同。
只有真正認清台獨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遏制台獨勢力,消滅台獨勢力。只是空喊口號的無腦粉紅,那是假愛國,是誤國。我先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1.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對和平統一台灣持很悲觀的態度。
2.中國統一台灣的充要條件是中國的綜合國力足夠強大,強大到能夠迫使美國承認或者默許中國對西太平洋的實際管控。在此之前,大陸對台政策的一切妥協都是在透支中國社會未來的和諧和穩定。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段話:
這是值得高興的日子,但不用太興奮。它回來了(指香港回歸),至少是名義上回來了。不過人家政治、司法、行政自成一體,本質上就是和當年的租界沒區別。這不是貶低它,而是有話直說。這種單方面的事實獨立,再結合我們處於弱勢的意識形態地位,最終只能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它發展好了,是它民主自由、法制健全,抗拒我們干涉的結果,它的發展遇到困難了,就是它自由受我們限制、法制被我們破壞、經濟被我們拖累的結果。總之,不論回歸後,它是好還是壞,都極有可能把我們當做對立面,進行導向性攻擊。我本人,一點也不看好兩邊能互利互惠地作為一家人過日子。
--1998年4月《回歸後續發展的幾點預測》,李欣欣,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社會研究局副局長。
當神州上下都沉浸在香港回歸的巨大喜悅中的時候,黨內卻有一些人能夠很冷靜的預測今後可能的所有情況。現在看來,一切真的是被不幸言中。香港近年來發生的種種事情,都表明我們對待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政策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台灣從1895年起,一直到抗戰結束,被日本殖民統治了50年。這五十年間,日本通過實施皇民化教育、大規模移民、通婚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夠將台灣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事實上這些措施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今相當一部分台灣人仍然對日本有很強的認同感。在二戰結束後,國民黨接收台灣,有大約30萬日本人不願意回國,當時台灣人口500萬–600萬,到現在總人口增長了4倍。按照這個推算,台灣島內至少有一百多萬日本人,如果再加上混血而產生親戚關係的關聯人口,至少有300萬會產生親日效應,佔總人口比例15%左右。所以,台灣人親日親美反華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台灣社會現在主流的觀點是:台灣是全球華人唯一的民主典範,是指引大陸發展方向的燈塔,大陸就是台灣三十年前的狀態。這種心態仔細想想很是可笑,台灣人把自己當做民主典範,你們大陸不能搞民主我們可以,還有一些文人煽風點火 「我不在乎大國的崛起,我只在乎小民的尊嚴」。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自我安慰的心態:你們比我弱的時候,那是我們的制度先進,我看不起你們;你們比我們強大的時候,你們還是土鱉,不就是有兩個錢嗎?我們作為全球華人的民主燈塔不能屈服!這就是自己拿自己當孤膽英雄,很悲情也很過癮。
「我不在乎大國的崛起,我只在乎小民的尊嚴」。作為一個屁民,我是很尊重龍小姐的。但我一直疑惑為什麼要把大國崛起和小民尊嚴對立起來。後來我明白了,龍「部長」小確幸的文筆寫寫目送和親愛的安德烈還可以,但是在野火里看似公正實際真的夾了很多私貨。沒有大國崛起,小民的尊嚴怎麼得到保證?同樣,小民們沒有尊嚴,那這個大國也算不上真正的崛起。現在很多台灣漁民都會在船上放一面中國國旗甚至直接懸掛中國國旗,沒辦法,被日本欺負就算了,連菲律賓也敢在彎彎頭上撒尿,甚至撤僑時候還要靠僑民自己聯繫當地中國大使館自己掏機票錢回台灣。客觀的說,現在的台灣比二戰結束後的中華民國還要不受尊重。當漁民被驅逐、僑民沒人管的時候,我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台灣所謂的「中華民國」既沒有享受到大國崛起的滋味,也沒有得到小民的尊嚴。
上圖分別是台灣和美國議員會面以及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議員會面的對比圖。台灣這位民選的「大總統」,在和美國議員會談時候表現得非常缺乏外交氣質。這就是這樣一位「友善的總統」,在島內卻顯得極其強勢。國民黨執政期間不斷煽動民眾示威抗議、抵制服貿協議等等。然而等到自己執政之後 卻開始綁架全島人民和大陸對抗,拒不承認92共識,搞得島內旅遊業和零售業凋零,民不聊生。這個時候民眾不得不示威遊行,這位昔日帶領大家捍衛民眾權利的偉大的「總統」卻勸民眾要有耐心,還奉勸大家要當順民。曾經屠龍的勇士最後自己身上也長出了鱗片和利爪,變成了一條惡龍。
不過台灣對大陸也不是沒有一點的幫助,台灣社會的現狀徹底打消了國內相當一部分人對中國實施西方民主的幻想。從這一點上來說,台灣真的是給大陸做出了很好的民主示範。
反觀大陸,一個連破冰船都能刷上海警塗裝去傳播真理的國家,一定是一個有光明前途的國家。
仔細回首我們走過的歷程。從1840年到今天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大陸經歷了滄桑巨變。之前我們是吃不飽飯,是不開化的東亞支那。
現在我們也學會了用真理去說服別人。
這背後經歷的一切,不是用愛發電的台灣人能理解的,兩岸在認知上存在巨大的鴻溝。
經過上面的分析,以及通過兩岸的現狀以及國家的民族政策和一國兩制的實施效果來看,如果想要保證長久的和平和穩定,就不應該給予台灣人超國民待遇,而是應當和大陸同胞一視同仁,否則乾脆暫時不統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清朝末年,滿族當權者一方面「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方面大肆屠殺可能對滿族人統治造成威脅的國內勢力,一副「寧與外人,不予家奴」的賣國主義心態。按照滿族人的想法,江山雖然是滿人的江山,但東北才是滿族的老家和龍脈所在。雖然現在滿人統治著中國,但從來沒把漢人和滿人平等對待過,即使哪天滿人把江山丟了,也絕不能輕易的留給漢人。不得不說,這點台灣學的真的很像,一方面多次拒絕大陸伸出的橄欖枝,另一方面又是要放棄太平島又是和日本簽訂漁業協定等等。現在的台灣社會是爛到了骨子裡,與其期望著對台灣示好,不如學會對彎彎施加壓力,等待這一代人漸漸老去,等待更加合適的統一機會。時間的天平是站在大陸這一邊的,要知道連美帝都不敢跟中國耗時間,迫不及待的唆使越南菲律賓日本騷擾中國製造摩擦,給中國崛起製造障礙。
台灣現在已經不是勒在大陸脖子上的繩索,而成了一條流浪在別人家門口的寵物,等美帝不得不承認我們實力甚至不得不默認中國對西太平洋的實質管控的時候,收復台灣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在這背後,是大國的博弈,是國家意志的對抗,是國家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工業基礎、經濟實力以及法製成熟度和文化向心力的綜合對抗。而台灣,永遠得不到這場遊戲的入場券,甚至連觀察的權利都沒有:很有可能今後中美就默許大陸收復台灣達成某些利益交換,而作為當事者的台灣卻一無所知。聽起來很悲哀,這就是台灣的現狀,不過彎彎們卻看不清或者是不想看清這一點。
當若干年當大陸統一台灣之後,台灣人想去日本想去美國的,可以選擇離開,畢竟我們是負責任的大國。但是留下來的就應該遵守我們制定的遊戲規則。哦,對了,這次我們不會再給他們「回家」的路費了。不謝 @李東海 邀請。這小孩學壞了,我看到這個題目的第一心情是:
草草看了一遍其他答題,基本就是這樣了,沒什麼好長篇累牘,高屋建瓴去解讀這和那的。這就是個死結,沒可能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接受統一。
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在壟斷國企工作,年收入20W上下怎麼都有。要說唯一的不好就是一工作出去就是幾個月,都是在生活條件不太好的地方待著,但收工回家一玩也是幾個月。以大多數普通人看,他算是深刻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人。但他一樣諸多意見,總覺得他能有今天是他個人的奮鬥。
台灣與大陸的矛盾體現也大致如此,就算大陸超越美國了,還不是有一大堆人挑你這樣那樣的不是。
不少讀過幾天書的人都有看不慣世間一切事情的臭毛病。正好昨天看了電影《驢得水》,其中一幕深以為然:
特派員哄著學校的老師配合他作假騙美國人,開始一個二個都是高風亮節的知識分子,抵死不從。最後兩聲槍響,全慫了。最剛烈的鐵男,連頭磕破了。
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有一點不好:總是以我們老百姓的思維模式在臆測海裡面的心思,總覺得長老們是挑著金扁擔在幹活兒。你們真以為一直主張「和平統一」就是寄希望於和平方式?當年解放戰爭前還搞了重慶談判,結果如何?
大陸當下的主要歷史進程和使命願景不是搞大一統,而是深挖洞,廣積糧。這就是最客觀的現實條件,沒有什麼值得被嘲笑為「大棋黨」的。你信或是不信,這都是現實。
但這樣的現實考量也給海峽兩邊的一部分群體造成了一些理解誤區:
台灣的深綠真以為大陸拿台灣沒招!
大陸的果粉和精神民進黨黨員也覺得大陸真拿台灣沒招!
有沒有招,不是你們幾個讀書人說了算的!
就像特派員說的:我可以容忍你們知識分子的脾氣,但是容忍是有限度的!
大陸到底要多強大,才能讓台灣心服口服的接受統一?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大陸只有繼續發展,才有資格給「台獨」畫一條紅線!
http://weixin.qq.com/r/sjr17UvEMRZOrQ_O92_g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在很多答案中也討論過。中國只有強大到一定程度,相比於台灣而言優勢很大,台灣才會心甘情願統一。
如果定量分析,一定要給出一個具體程度的話。我覺得,當台灣人均GDP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中的排名在12-20名的時候,條件就比較成熟了,可以視情況開始啟動政治層面統一的工作了。
如果排名在20-28名之間,那麼條件就非常成熟了,此時應該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政治層面的相關工作了。這個時候,統一工作將變得非常順利。
如果排名到了28名之後,那就有點麻煩了,情況可能將重新變得複雜起來,不過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在此暫不討論。
現在台灣排名第幾呢?排名第三,僅次於澳門和香港。
所以說台灣現在遠遠沒有到回來的時機。
時機未到之前,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效果都必定不好。
由於香港回歸之後的現狀,因此很多網友對「武力統一」有一種迷信,覺得用武力打下來台灣,該殺的殺,該關的關,不服就殺,台灣人就順從了,並拿日本當年治理台灣作為例子。甚至還有更異想天開的,打算把台灣人遷到西北去種樹,或者是打散分到全國的街道鄉村。
且不說這些濃厚民科色彩的社會政策需要花費多麼高昂的代價,會遭遇多麼強烈的反抗,在國際上會引發多麼惡劣的觀感和國際輿論壓力,會無謂耗費多麼無謂的外交內政資源,執行起來多麼困難,效果多麼糟糕。甚至就連大陸民眾自己這關,都過不了。
別看很多大陸網民被台灣部分人滿口「支那」的言論刺激的很憤怒,在網路上發言恨不得要殺光台灣人。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當戰後的殘酷對台統治真的變為現實,在網路媒體上真的出現血淋淋的場景,甚至只是文字描述,哪怕只是強制遷徙的場景,就足以讓小清新的網民們崩潰,進而反過來對大陸政府形成極為強大的輿論壓力。
民意如流水,當同一批人接觸到不同的畫面的時候,人類社會的孩子臉變起來是很快的。
說的再直白一些。今天的中國,從政府到民眾,已經不同於70年前,不同於50年前,甚至不同於30年前。今天的中國社會對傷亡、戰爭、暴烈、殘垣斷壁、殺戮、殘害這些概念的感性衝擊,已經非常陌生了,當它在網路上是文字的時候是一回事,而當它變成現實,尤其是大規模發生在「同文同種」的台灣的時候,社會屆時將幾乎沒有什麼承受能力。
現在是21世紀,不是19世紀。整個社會的「聖母化」(這裡不含貶義)程度早已經今非昔比,而且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富足安逸,社會承平日久,這種趨勢在未來只會更深。
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及其前身八路軍、新四軍、紅軍的光輝戰鬥歷史,加上今天海峽兩岸的軍事失衡,使得很多人對武力攻台產生了這樣的幻想。但很多人恰恰忽視了紅軍、八路軍、解放軍為什麼能不斷取得勝利,最終解放全中國,哪怕是武器上處於劣勢。
因為他們是在解放中國人民。人民軍隊打下一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民眾的生活水平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就會比之前有所上升——解除落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枷鎖對生產力的束縛、積極發展本土工業化的政策使得社會有了更多可分配的產品、普遍的掃盲運動使得民眾的生活質量和就業能力提高,等等。
但台灣和之前遇到的情況不一樣。它已經是一個處於風口上的豬。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到既在台灣現有生活水平上繼續明顯提升,並且還不從現在比台灣經濟水平更低的大陸吸血。
我們只有等風停下來,或者我們自己做點什麼讓風更快的停下來。
等待要耗費時間,很多朋友擔心台灣現在的台獨意識形態教育會使得未來的台灣人更抵觸統一。
但我認為這是不會的。意識形態教育這東西,用於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則很困難。
經濟科技領先的時候,意識形態教育可以把經濟科技上的優勢,解釋為自己意識形態優勢的結果,從而錦上添花,起到鞏固自己的意識形態。
但當經濟科技處於頹勢的時候,意識形態教育越努力,民眾和相反的現實接觸之後,反而越會對原有的意識形態教育產生抵觸。
50-70年代的中國,紅歌不斷,毛主席萬歲常有、報紙上的馬列教條層層疊疊,樣板戲演的震天響,政治課本絕對根紅苗正,就連當時被廣為批判的各種修正主義反動言論,也比今天人民日報社論的面目更「馬列」。
接受了三十年革命教育的人民,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看到的西方社會面前,結果怎麼樣呢?
如果二十年後,人均GDP排到全國15-20名左右的台灣,出現類似的情況,我一點也不會感到驚訝。
有人可能會說,你還讓我們等20年?一個連統一都沒做到的國家,怎麼崛起?
其實過去的六十多年,台灣也沒統一,也沒能阻擋中國崛起。越往後,台灣相比於大陸越弱小,起到的阻力更是會日益微不足道。所謂的第一島鏈,你強它就軟,你的海軍強大了,出第一島鏈的時候,台灣敢有什麼動作?
還有人會認為,就算大陸再發達,台灣媒體完全可以洗腦,讓台灣人覺得台灣衰落全是大陸人的錯,或者繼續把大陸抹的一團黑。
但這其實是做不到的。台灣是個信息開放的社會。只要你強到一定程度,比如台灣人用的新奇玩意都是大陸企業發明生產的,台灣人看的綜藝節目或者電影都是大陸拍的,台灣人的各種專業書籍都是簡體字轉過來的,媒體再洗腦抹黑也白搭,擋不住的,而台灣又沒有能力回到朝鮮那種信息封閉水平。其實就算是朝鮮,如果稍微敞開點信息的渠道,社會也會變得更不穩定,在韓國面前也會更脆弱。
再想想蘇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面對西方是多麼的天真。可是蘇聯一直是和美國冷戰了多少年的啊。他們把蘇聯經濟不好怪罪到美國頭上,比台灣經濟不好怪罪到大陸頭上,更順理成章吧?
只要你足夠強大,那麼對方的意識形態自然會放棄抵抗,認為你的意識形態是你強大的原因,並進而去學習你,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已經被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所多次證明。
台灣的問題要比冷戰還更單純一些,兩岸同文同種,沒有民族問題,沒有宗教問題,沒有語言問題,雙方的差異僅僅就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和政治意識形態不同,這個是相對而言最好解決的情況。
台灣社會今天對大陸的種種複雜態度,原因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中國大陸發展到了一個近代歷史以來最強大的程度,而又相對於西方社會尚有發展不足。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讓台灣感到「不安全」、壓力、競爭、沮喪和畏懼了,但還不到尊敬和仰望的程度。
這樣一個暫態的平衡,是不會長久的。
(完)
限於篇幅,上面簡單討論了一下,很多內容也都是之前談過的。如果想更詳細的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下面三篇文章:如何看待台灣地區的未來? - 常凱申的回答
未來20年,不要去真的統一台灣
未來促成統一台灣的契機可能出現在哪裡? - 常凱申的回答
兩岸的統一,和中國是否強大當然有關係,但是大部分人理解錯了這個概念。
我們的統一,是政治上的統一,是政客的統一。
到時候會用一些手段對思想干預,剩下的普通人實在要反對就讓他反對去吧。
而什麼是政治上的統一?
第一種,強大到美國已經不敢跟中國露出鋒芒,強大到能夠讓台灣已經活不下去。到時候政客上的有可能統一,但是其實我不說,大家也懂,概率相對小,時間比較長。
第二種,傳說中的梧桐。我也不說啥了,反正普通人能夠決定的作用是有限的。
兩岸的分裂是思想上的分裂,從小到大讀書到現在,他們接受了怎麼樣的思想,所以他們就決定了思考方式。
比如現在他們不少人的思想中,大陸是敵對者,就跟我們看日本一樣,日本再厲害,感情上就是不喜歡,你說就算未來日本世界第一了,我們大部分人還是不會喜歡他。
當然,部分精日就不說了,但是這恰恰說明了,思想才是決定關係的基礎。如同精日的人,在他們眼中日本全都是優點,缺點無限放小。
光強大沒用,美國不也有德州加州愛鬧獨立么
大陸需要發明出一套不比普世價值民主自由差的洗腦思想灌輸到台灣,才能讓台灣心服口服
或者用其他方法也行,收復失地運動時的西班牙相對而言並沒有今天的歐盟強大,為什麼前者消除了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影響,後者卻反過來呢?
引用貼吧吧友霹靂雙星的發言闡述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很多人不太理解,認為台獨是我們國家一個非常獨特的問題,好像在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民主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國家,就不會有分離主義問題,只是因為我們經濟還不發展,我們政治體制改革還沒有取得全面的進展,我們還存在很多社會問題,所以呢,台灣不願意跟我們統一,其實並不是這樣,我想跟大家說,分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或者說在現代社會中間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是世界上多數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
首先咱們說發達國家。最發達的美國,夏威夷有人要獨立,因為夏威夷原來是個夏威夷王國,獨立的人數不多,但是有人在鬧,新罕布希爾州最近要搞獨立,緬因州也有過分離主義的運動,當然歷史上也有過南方的自治;義大利,北部的倫巴頓地區在搞獨立;英國大家都知道,北愛爾蘭搞獨立,最近蘇格蘭領導人又提出來了,說他也要分裂出去,要獨立;西班牙的巴斯克在搞獨立;法國的科西嘉地區的人在搞獨立;澳大利亞有些土著也要獨立。這都是發達國家,都是經濟水平很好,很民主的地區,為什麼也有呢?
非西方發達國家更有了:像俄羅斯有車臣,喬治亞有阿扎爾,墨西哥有恰帕斯州,印度有希克、克斯米爾,斯里蘭卡的賈夫納半島,泰國有全國革命陣線組織要建立北大年聯合共和國,菲律賓有棉蘭老島地區。在世界上分離主義是一個普遍現象,對於我們國家來講有一些分裂主義分子這不奇怪,它不受民主制度,政治制度的性質,和經濟水平影響,這是很多人的一個錯誤理解,以為台灣人不願意跟大陸統一,是因為我們生活水平低,他們生活水平高。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大國說,我靠我政治制度維護國家統一,靠我的經濟水平,科技力量維護國家統一的,到目前為止沒有這樣的事。
所以你說,我們政治清明,軍事強大,經濟繁榮,然後分裂勢力就會自己消失,這是不可能的。
然後呢,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從字面的意思上去理解了文統和武統。認為文統就是大家和和氣氣,你情我願,坐下來聊聊天氣,把分歧解決掉,各種合約一簽,你好我好大家好,從此我們一家人。不是。文統的意思,是指僅僅在控制住開槍的慾望,在尚未造成流血事故之前,把台灣納入大陸統治之下。至於台灣願不願意,那實在是一件很次要的事情。
所以跪台辦對台灣的投入和優惠政策,從根本上是錯誤的,是緣木求魚。確實,對付分離主義時用經濟手段形象好,影響小,方便出手,而且不會產生太大的輿論聲音。但是不是說加入我能讓你生活的更好,得到更多的利益——我們一介窮屌絲,便是集全家之力供養綠茶婊,她就會感動嫁給你嗎?我們動用經濟手段的目的,是為了讓你離不開我,一旦你要分離出去,你根本無法生存下去。比如東烏克蘭,比如克里米亞。東烏和克里米亞一直是烏克蘭的傳統領土,為什麼俄軍一到,全面歸服?因為在烏克蘭,不說冬天的天然氣,你所有的經濟,幾乎都得益於獨聯體,你加入烏克蘭,連退休金都發不下來,全民挨凍受餓。加入俄羅斯,俄羅斯經濟好嗎?不好,但是加入俄羅斯你能填飽肚子。在生存面前,自由和尊嚴不值一提。
現在說台灣,台灣的經濟如何?還算過得去,人家畢業生一畢業,就要求收入22K。大陸就算北上廣,畢業生一畢業你得找個靠譜的工作,至於多少錢,起碼過了實習期你才有底氣談。肚子不餓,小夥子們後顧無憂,那麼大傢伙玩玩民粹,高呼幾聲自由,獨立無可非議。
從李登輝上台以來,經過一系列的去中國化教育,大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在台灣已經很淡了,我們教科書上張口閉口台灣同胞,但是就台灣人來說,我跟你又不熟,你這樣自說自話的不矯情么?最近官方發言,不允許某些台商一邊賺著大陸的錢,一邊搞台du,我看了差點笑出聲來。你這個順序搞反了,是因為人家台du,所以來大陸,才會搞到各種優惠和免稅,跪台辦才會幫台商弄來種種特權,他們萬一哪天真跟你統一了,台商就跟浙商,晉商一樣沒了區別,還有什麼本錢撈特權,沒了各種特權和優惠,又沒有什麼過硬技術,就在大陸的台企那種小家子氣的企業文化,分分鐘被搞死。他的利益源於他的分裂,他怎麼可能有動力和你統一。
現在,台灣面對大陸幾乎是已經撕破臉了,大陸如果還要把熱臉往人家屁股上湊,那就不是政策方向問題了,那叫賣國。現在很多關心台海局勢的朋友對台灣已經徹底失望,評論區經常有朋友說要留地不留人。但是我們大陸現在正處於一個整合期,戰爭的代價對於國內來說,還是太大。文統的路子似乎也到了死胡同。我們怎麼辦?難道繼續把這個爛攤子留給我們子孫後代?難道我們這個當前處於歷史上升期的時代都解決不了,卻去指望已經形成歷史慣性的後輩能完美處理?
其實按我不成熟的思路,我也提出一個建議辦法:打斷台灣的經濟脊樑。既然一個被打爛的台灣都可以被大家接受,那麼一個栽進經濟泥潭的台灣,也就不那麼難吃了。利用國內的產能優勢,在國家的扶持下,與台灣出口進行充分的競爭,打垮台灣的出口產業。國內取消台企的一切優惠政策,對台企向台灣迴流資金進行阻礙。對台積電等台灣具有技術優勢的產業進行併購,做空,其技術人員高薪聘求。對來陸的台灣人發放身份證,取消台胞證深挖台灣人才,當然,不能給台灣人超國民待遇,是人才歡迎,不是人才過來打工也接受,想佔便宜的滾回去。把對台防火牆拆掉,讓平常的台灣人對兩岸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有一個充分得了解。我們要在各個領域打垮台灣經濟,打成一個誰也不願意接手的爛攤子,要打的在台失業率超過40%,擾亂不斷,人才外流,普通民眾活不下去。把台灣打成一顆誰吃下去都會消化不良的毒藥。
(待)
雖然無論窮富想統一都只能武統,但是一個富裕的大陸打下台灣和一個窮逼的大陸打下台灣給台灣人的感受會不一樣好吧,一個叫霸道總裁愛上我,有可能會發展成為真正的愛情,一個叫猥瑣男強姦清純校花,就算猥瑣男之後對她再好,這也是一段永恆的傷痛。(除了我大陸,沒人有資格欺負台灣!!菲律賓你若敢動她一根毫毛,我滅你滿門!!)
具體多強大才能統一,我不敢說,但我只知道一點:
如果中國大陸不肅清目前國內的精日漢奸思潮,別說收回台灣,自己的領土完整能保持多久都TM是個疑問。
中國要想在未來徹底解決台灣分裂問題,前提是必須解決國內的哈日媚日醜態,首先在思想上實現內部統一,否則就憑目前這種七嘴八舌的思維狀態,將來無論文統武統,都將一塌糊塗。
攘外必先安內,誠不我欺也。
先看個出名的媚日論壇:
日本為啥那麼乾淨,素質那麼好,怪不得看不起支那人!-寬頻山KDS-寬頻山社區-第一城市消費門戶
今年第三次到日本,在東京轉機,又被震驚了-寬頻山KDS-寬頻山社區-第一城市消費門戶
全世界最大的媚日群體,就在中國大陸,我這些年上網,感覺它們無處不在,估計比日本人口都多!
百度「日本 可怕的民族」這7個字,搜索結果竟然高達一千多萬!我自己都嚇一跳!
日本是一個」超級可怕「的民族
一個中國人客觀冷靜的真實感受:日本,一個可敬可怕的民族!
了解日本人的真正可怕之處! - 鐵血網
說真的,拋開政治來說,日本人真是個優秀可怕的民族,看完你也會認同!
日本人最可怕的三個地方,看完後所有人都驚嘆_新聞頻道_東方頭條
可怕的日本民族性格,看完後不寒而慄,心裡發毛 - CSDN博客
日本,一個可怕的民族---2016東京初游印象--日本遊記--螞蜂窩
日本是一個「超級可怕」的民族【日本時事吧】_百度貼吧
我不得不承認,日本這個民族某些方面很可怕···_kds寬頻山
從細節看日本的可怕之處(不談民族主義,只談客觀現實)
日本乾淨背後的力量 日本真的太可怕!(組圖)(轉載)
日本衛生間的那些驚人細節,太可怕了!
日本最香的地方是廁所?這才是一個民族最可怕的地方!
人間極品啊!在日本品嘗到世界上名聲大噪的神戶牛肉
MLGB的,中日還沒開戰,一群精日自己先嚇怕了,忙不迭嚷嚷「太可怕啦,心裡發毛」,別小看了這群哈日分子的煽動力,這些年他們到處大放厥詞,煽風點火,已經佔領了鐵血網和天涯論壇,對90-00一代年輕人進行狂熱洗腦,在瘋狂誇大和鼓吹日本「優越性」的同時,逢中必反,對中國進行肆意污衊誹謗!
這裡我澄清一點:鄙人絕不是盲目排外分子,更不主張盲目仇日反日,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值得中國虛心學習和認真揣摩的優點當然很多(就像西歐北美新加坡也有很多優點),但在介紹日本社會長處時,不停貶損侮辱中國甚至挖苦整個中華民族的言論,絕不是我主張的「理性分析、理性學習」,而是赤裸裸的媚日仇華思想!數典忘祖跟冷靜學習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奇怪的是,中國人在誇獎其他發達國家優點時,很少看到這種「盲目媚外、反華仇中」的詭異特點,例如我留學和工作多年的德國,中國留學生在各個論壇和相關帖子也不乏讚美之詞,對德國戰後復興與工業化進程的特點進行剖析和感嘆,但同時痛罵中國的發言我一次都沒見過,基本保持了冷靜心態,即使是美粉和韓粉,對美帝韓國大加崇拜的同時,羞辱誹謗中國的言論也並不多見,這種「逢中必反」的言行(類似港台分裂者),我只在「媚日分子」身上見過!
這是豆瓣網《壽司之神》的條目評論區(居然被吹到豆瓣TOP250行列中),獲贊票數最高的幾個評論,都是典型的媚日言論(豆瓣網已經是媚日分子第一聚集地),在極力歌頌日本人的同時,話裡帶刺,趁機羞辱謾罵中國。這種洗腦思潮,潛移默化中美化日本,醜化中國,在很多中國網站都屢見不鮮!
甚至中國很多知名人士,都是露骨的狂熱媚日分子:
羅永浩微博鼓吹日本 稱中國人為「支那人」惹眾怒
羅永浩去了趟日本 徹底高潮了-羅永浩,日本,高潮,人文情懷-驅動之家
還有最著名的「大教育家」孫雲曉(其實就是個大詐騙犯):
孫雲曉:夏令營中的較量
此君媚日幾十年如一日,到2017年仍然是言必稱「日本」,幾百字的發言提6次「日本」,日本教育家都沒他這麼賣力:
孫雲曉:80後家長更尊重孩子,是中國一代父母的覺醒_中國網教育|中國網
最可恨的是馬立誠,親日煽動力無與倫比,居然曾是「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
也是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所謂的「對日新思維」- 主張對日繼續妥協,甚至說中國應該為自己的「反日教育」向日本真誠道歉:
馬立誠:堅持對日新思維 - 鐵血網
馬立誠的講演之旅——「對日新思維」,倡議創建「和解學」
馬立誠說:中國不應再要求日本道歉 【貓眼看人】-凱迪社區
馬立誠:以大國氣度看待安倍道歉
九一八,看中國人的日本觀_資訊頻道_鳳凰網
漢奸不死,統一不成!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
在心服口服之前,是要看這個國家的性質是什麼?如果是現代民族國家,那麼我覺得讓台灣統一的心服口服是不可能了,統一以後過了三代,人換了種這樣才可能。
至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今天天氣真好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有的人喜歡批評龍應台?
※如何用事實反駁「沒有大陸的支持,港台就得破產餓死」的言論?
※如何看待台灣旅遊大巴車禍致26人遇難,陸客在台旅遊出事是否太多?
※香港、新加坡、台灣、上海、ABC存在鄙視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