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电影和话剧哪个更难?区别在哪里?

执行起来区别在于哪里?


4.4再更新:
依然是那位仁兄,懒得at了。
您继续钻牛角尖吧,反驳他人观点之前连试图准确理解都不会的话,话题确实没什么好继续的了。

3.31更新:
看了下@五指毛的观点,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您认为我在“在用电影擅长的部分来给戏剧画框框而已”。然而框框并非我画下的,而是电影与戏剧这两门艺术的边界所在。
我的观点的核心其实就一句话:“导演对最终呈现效果的控制力的上限不一致”,我所提的“遮罩”只是这句话的其中一种反映而已,以作佐证。
如果您不认同我的观点,从这句话着手效果更好且更为恰当。您现在的答案所选择的角度才更贴合您所言“以偏概全”的意思。

———————————————————————————————————————————

正在做独立电影,以前也曾做过小剧场话剧,可与您探讨一二。

首先记住一个结论:
话剧,或者说一切舞台艺术,演员是对最终呈现最为关键的影响。对电影而言是导演。可以顺带再多带上一个:对电视剧而言是编剧。
至于为什么,这是另一个大话题,日后有时间我再补上。

回到您的问题本身,“执导电影和话剧哪个更难?”,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二者所面临的问题差异很大,其中的“难度”,并非能够量化。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更愿意执导影像作品,而非舞台作品。

归根结底,在于导演对最终呈现效果的控制力的上限不一致。说得更清楚一点,导演手段的不对称。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舞台艺术都是低遮罩的实时展现。传统的“舞台——观众”关系中,观众的视角是可确定而无变化的;对于某些新的先锋尝试,观众游走于演员表演的场景中,观众的视角又是游离而无所不在的。导演在舞台作品与影像作品中面临的最大的不一致便在于此:遮罩性的不一致。
遮罩性,简单点说便是想让你看到什么,不想让你看到什么。前述的舞台作品的两种观众视角中,导演面临的两种情况有同一个问题:遮罩无力。导演无法直接有力地做到让你看到他想让你看的,忽视他想让你忽视的。影像作品中,导演可以通过镜头调度、环境调度、演员调度甚至更多的手段来完成遮罩。而对于舞台艺术而言,导演能用的手段只有有限的环境调度与演员调度,且相较于影像作品更多地依赖于演员调度。
那么导演的具体表达方式便很难不被影响,而且影响极大。

比如我将一幕设置在某酒馆,某瓶酒是重要道具,它可以是许多重表达的载体,在影像作品里,我可以一开始就让观众不得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而且任我尽情展示细节,这是环境调度与镜头调度的应用:

但在舞台作品上,这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导演到底是通过别的手段,比如演员调度来弥补呢,抑或使用更非常规的舞台手段?
都不是,答案往往是直接放弃这种表达方式,选用其他的方法。具体到刚才的例子,可能我直接不赋予这瓶酒那么多的含义了,放弃它的承载。

遮罩手段的不对称使得导演对于舞台作品的掌控力远远低于影像作品。舞台作品的最终呈现是实时的,更进一步地削弱了导演对最重呈现的掌控——每次演出前,演出的呈现效果都并非完全确定的。而影像作品,导演可以在最终呈现之前进行无比细致的打磨,不管是拍摄还是后期——只要时间与金钱允许。

我曾经花半个月的时间拍30秒的内容,在我最终将其展示给他人看时,我可以精确地掌控我展示出来的究竟是什么。而舞台作品很明显,无法这样做。

去年与好友一同弄了部话剧,离我上次参与话剧的制作已经有七年了,最后的结果惨不忍睹,我对整部作品全面失控,最后的呈现效果简直要成为我人生的污点。
可能那部话剧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海报吧……

从导演的角度来看,对于影像作品,还有一个因素的影响也很大:技术的进步
影像拍摄的辅助手段,最近几年里呈现一种突飞猛进的态势。前几年曾经设计过一条调度很复杂的长镜头,耗费很长的时间,动用了一系列复杂器械,花了不少钱,最后呈现的效果仅仅能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而现在的话,把之前使用斯坦尼康的部分换成三轴稳定器,以可能不到1/5的拍摄支出便可以取得好得多的效果……
是拍摄让我第一次有了被技术进步裹挟随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感觉。有时间再慢慢补充吧。


在知乎深潜多年,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念及我兜兜转转在电影和戏剧行当里跳进跳出,似乎到了刚刚好可以聊聊这个问题的阶段,那就把我知乎第一答献给此题吧。

先简单介绍下个人经历,答主从2005年开始独立执导话剧,11年来,积累了14出话剧作品,当中给老孟做过副导演、演员,2007年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折腾过电影,结果未遂,也曾不务正业导过两部电视剧并因此收获了不堪回首的创作体验,直到2015年年底,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你好,疯子!》(在此做个小广告,影片将于2017年的元旦上映)至此算是圆了我的电影梦。


在细细作答前,还需要再啰嗦下我对于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知历程。我毕业于戏剧学院,但实则上关于戏剧,作为一个小镇少年的我,在入学前完全谈不上认知,我从小接触和感受的多是电影,能回忆起来看过的一两场地方院团的戏剧演出,差不多都是破坏性的体验。所以要说我梦想的开始,确是因着电影而起,那时我想成为一名演员。我必须坦白,就算是进入了戏剧学院,当时我所有的念想依然是电影,而且像我这样的情况,在戏剧学院不算少数。不过,我们中很多人终究还是认识了戏剧,非要做个比较的话,于我而言,电影就像是满是诱惑力的玩具,充满刺激成为兴趣所在,而戏剧,则像是找到了某种信仰,云雾缭绕仍愿埋头前行。


拜读了几位答主所言,暂时分为两个观点,“话剧更难”和“二者没有可比性”,也许以后还会出现认为电影更难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都没有是非问题,就像我要是只考虑一部电影和十多部话剧作品的经验,可以轻易得出电影更难的观点。这种感受没有错,但它是依据个人经验得出的判断,有着自身原因、环境差异还有惯性思维导致对两种艺术形式的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局限性,就容易出现拍电影的觉得排话剧难或是排话剧觉得拍电影难,当然也可能出于行业自豪:话剧导演觉得话剧难、电影导演觉得电影更难的观点。所以任选一种硬说比另一种难度更高,答案都显得过于主观,从理论上都无法建立标准答案。于我而言,我更赞同这两种艺术形式自有难度的观点,因为可比较的范畴比较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比性),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我稍作一些补充。


戏剧的源起是祭祀,是与神的沟通演化到了与人的沟通;电影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艺术,是探索影像记录方式进步到了如今的造梦工具。二者之间,早有比较,不仅在导演上,演员也常常被当作比较的对象,就比如流传已久的“谚语”——“不会演话剧的演员不是好演员”或是“话剧演员强过影视演员”,反过来也有“话剧演员夸张不如影视演员自然”等等言论,我本人不太认可这些比较,尽管影视演员有着技术的支持(如蒙太奇),但戏剧演员也有自身的领域优势(如有着更充分的排练),而且如果说“会演话剧的演员就是好演员”,那,会演音乐剧的演员岂不是应该天下无敌了?电影刚出现的时候对于戏剧的冲击非常大,戏剧对生活模仿和再现的功能性被电影轻而易举的秒杀,从那时起认为戏剧要完蛋的观点就没有断过,但是就像电视刚出现时对电影的冲击一样,戏剧依然走到了今天,能与时俱进的优化技术,也能去繁从简的迈向质朴。所以影像和戏剧的差别主要是在技术手段上,做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戏剧去掉一切非必要的技术手段还是戏剧(此观点来自格洛托夫斯基的《迈向质朴戏剧》),而电影去掉技术就不是电影而成为戏剧了(或许无法涵盖纪录电影、动画电影等),因为只要满足三个元素即是戏剧:演员、观众、空间。甚至有时候,我们连空间都可以忽略不计。


创作方法、技术手段上的区别,别的答主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回答,我就不赘述过多,作为戏剧导演对其中一位答主关于“遮罩性”的讨论回复一二,关于戏剧导演如何使观众看到导演意图让观众看到的东西,在舞台上称作焦点,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无法使观众像看电影一样看到场面、细节,但这并不能阻碍导演的意图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台词、调度、位置关系、灯光、音乐等手段完成焦点传递和突出,千军万马我们也可以用一面“帅旗”的挥舞来使观众身临其境,小如针尖的道具我们也可以用语言的描述、气氛的烘托来让它在观众心中活灵活现。当然舞台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很多过去舞台呈现的短板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答主今年在伦敦观看《1984》,主人公在桌上写日记的一笔一划都通过影像在舞台上实时呈现。所以我认为导演电影和戏剧的难度在于工具不同、创作的方式方法不同,而这个难度是在于个人的,而不是行业的横向比较。伯格曼身兼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两个领域都很成功,或许他也分不清哪一个更难?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电影的技术手段更难,但我知道这是经验问题,而且技术手段从来都是用来提升质量的工具,有可能我在面临新的电影需要的技术对于所有电影导演来说都很难,就好比李安的《中场无战事》,这种难度挑战的是每一个导演,而非特指戏剧导演本身。反过来,今天的戏剧舞台也面临着革新,很多人都知道的“浸入式戏剧”就是革新后的产物,作为戏剧导演想要在舞台上有所追求,也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难关。如何更好的利用工具讲好故事,而且是不断的探索更好的可能,我想这应该才是导演需要面对的困难。


抛开创作、技术等等区别,我今天还想聊聊的是创作以外的导演难度。导演是门综合工种,单拿创作、技术手段的运用比较还不够全面。我的话剧作品,以小剧场居多,全剧组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二十人,我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作品《东北往事》,全员也超不过八十人。国内大部分戏剧作品都在这个范围内(当然,如国师的《印象》系列等实景演出不在此列),这是市场决定的,巡演如果人数过多,就会造成成本大于票房的总和,任何出品方和演出商都不会接受。所以跟电影剧组比较起来,戏剧剧组就显得极为渺小,电影剧组随便就是上百上千人马,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各有优劣。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导演是不大可能只闷头搞创作的,导演是剧组的创作灵魂,除了要把控表演、解读文本,也对舞台呈现或构图画面(灯光、摄影、美术、特效)、音乐等元素的美感控制,但也必须兼备管理者的角色,大到资金分配、进度管理,小到团队建设、吃喝拉撒,这两个行业皆需如此。按理说,规模更小的话剧剧组似乎更易于管理,但是由于戏剧还没有工业化,也就是缺乏标准化,所以在管理上也存在自身的问题,比如:戏剧,尤其是小剧场的投资规模不大,所以制作上就要花费更多功夫——精打细算每一笔开销、最大限度调配人力物力、为避免收不回成本更是要千方百计宣传、卖票、拉投资等等。由于国内戏剧行业目前更多见的还是导演中心制,所以以上这些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多是直接担负在导演肩上,由于市场体量不同,为一出话剧找一百万投资和一部电影找一千万投资,难度几乎是相等的。再加上人才的流失,签了合同的演员也可能背弃合约去拍影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资本决定戏剧在影视面前毫无竞争力,导演除了满心祝福,又得费心考虑剧组重组与团队精神状态调整。反过来看电影剧组,国内电影行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比戏剧行业更高,在详尽的工业化制度之下,电影剧组虽然体量庞大,但是人人各司其职,不必像戏剧演出一样有时候制作人还需要兼职做舞监,甚至导演拍戏的问题上也有监制、摄像等部门替你把关。但是电影仍然有电影的麻烦,说白了,特别是新导演,整个剧组的配合度还得靠自己不断争取和协调。相对于戏剧,电影剧组的人员流动性更强,意味着每一次的拍摄都需要跟不同的成员打交道,如何调动起来每一个成员的最大能量来让导演使用,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刚开始筹备电影的时候,《你好,疯子!》的监制郭帆跟答主说过一个话很有意思,他说电影是有“命”的。大致是因为电影在创作拍摄发行上有时间期限,期限内也有很多个时间节点,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天气、人员、技术等等元素都能影响拍摄结果,最终电影一旦上映,那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了,观众喜欢也好厌恶也罢,这个切切实实的作品都不会再有变化,这种“命数”或许是电影最大的难度。而戏剧,在我看来,恰恰是不认“命”的,尽管戏剧制作也有时限,但是有句行话叫“大幕拉开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戏剧从创作排演的过程来看,在相对固定、舒适的排练厅,可以长时间对于一个个呈现的细节进行反复排演,相对于电影,戏剧可做的加法更多,就算是已经上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答主有一个戏剧作品《你好,打劫!》曾经因为女演员突然生病无法出演,在来不及退票的情况下,我们临时选择删掉了该角色所有的戏份并且正常演出(事后我们对购票观众做了补偿),要知道我们删掉的是女一号的戏,而且《你好,打劫!》只有一名女性角色。所以只要剧目演出不断,理论上存在无限改进的空间,今天演出没有用到的情节,明天的演出可以加进去,这一轮请不到的表演艺术家,我下一轮还可以继续邀请。但是反过来看,戏剧也会因为本身的多变性带来很多困难,人员的流失、剧场的变化、舞美的脱节等等,所以它并不会因为不认“命”而让戏剧的难度降低,反而是刺激着创作者不断找出更好的方法,挑战各种难度。


当然,戏剧也好,电影也罢,行业里每一种难度、每一道限制都是为了提升品质,讲情怀也好,说技术也罢,在我所经历的体验里,我在两个行业的职责都是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出某种极致,为了更好的呈现,竭尽所能的使用两种艺术形式特有的方式方法,困难重重,但也乐此不疲。因为无论是兴趣使然的电影,还是信仰照耀的戏剧,我只要在路上,都是我的幸运所致!


本人学过电影,最爱电影。。加戏剧,戏剧专业毕业,实在没办法二选一,两个都最爱。这个是利益相关,先声明一下。
————————————强烈反对最高票答案的分割线——————————
最高票答案提出了一个“遮罩性”问题,其实,在电影和戏剧的专业范畴内,有固定的概念描述这个问题,就是“视点”。
视点最简单来理解,就是一个人从他的眼睛、他的目光所及所观察到、讲述的事物。英文是POV。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叙事概念,也是重要的叙事手段。
最高票答案的逻辑是说,电影导演的视点深入客观世界内部,因此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戏剧导演由于舞台的客观限制,只能固定视点。环境剧场中存在不同视点,最高票又提出了还存在“不能让观众想看哪看哪”类似的弊病(导演系学生表示郁闷。。这不挑战他们的调度能力吗)。
那么依照最高票答案的逻辑,文学尤其是小说作家那不比电影导演的叙事能力、表现力更高,我大作家尤其老陀那是经常人物分裂成不同自我且每个自我都有不同视点不同声音的啊!这么说,电影又比小说差远去了!
其实,视点问题很好解决。戏剧导演同样可以利用环境剧场,利用不同的视点。利用调度,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调度的定义是什么?不是什么人物调度、镜头调度,不是简单地走来走去就是调度,调度最本质的定义是“注意力的球”。导演利用不同手段实现观众将注意力转向不同的他要观众渐次接受的信息上去,这就是调度,也是叙事。
一个静止的图片内部同样存在调度,通常我们管它叫构图。
归根结底,最高票答案并没有深刻理解“视点”、“调度”与叙事之间的关系。
------回答问题的分割线——————
事实上,很难说导演戏剧和电影哪个更难,这就是好像问你桔子还是苹果哪个更有美感一样。
客观来说,无可比性。
主观来说,个人倾向问题。
事实上,上述的视点问题也好或者别的更多的手段上的区别也好,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方式的不同。
媒介本体决定了一种艺术形式的本质和表现力、表现手段。
电影是声光电,戏剧是现场的演员表演,国画是宣纸、毛笔,油画是画布、颜料,你不能说画国画还是画油画更难,没法比较。
戏剧的媒介本体是现场的演员表演,它的观演关系更开放,比电影要开放,观众和演员之间现场交流,有直接交流,有间接交流。即使镜框式舞台固定视点的舞台演出样式,演员假定观众不存在,这种情况下,观众还是能感受到演员现场的一颦一笑,呼吸和悸动,演员也同样受观众的反应的影响,这个魅力,恐怕不是电影所有的。
而电影,由于镜头的特性,想去哪去哪,想拍哪拍哪,甚至假造的幻想的都能给你拍出来。
但同样,戏剧舞台上一样可以利用舞台假定性实现“跨一步斗转星移,振一鞭万马千军”,这个表现力又怎么说?
是为答。


高中热爱电影,拍了挺多DV电影,没错那个时候还没有微电影或网络大电影这些词...
想做导演啊,想拍电影啊,想励志中国电影啊.....哪个少年没中二过...
....
直到艺考第二年进入戏剧学院,
就像 @饶晓志说的,学院里『最初电影梦』的人真的一大票一大票,但也如他所说,最后戏剧变成了大家的信仰。

于我而言,电影就像是满是诱惑力的玩具,充满刺激成为兴趣所在,而戏剧,则像是找到了某种信仰,云雾缭绕仍愿埋头前行。

饶导说的这段话太赞!(我们影院疯子见~)

电影和戏剧的联系或区别这个话题太大,记得我毕业论文讲的就是这个,简直要把自己搞死...
而说回来,对于学生创作实践而言,

比起电影,戏剧显而更加操作性更强、想象力可以更加延伸,表达深度可以更流畅。
分别对应的是,戏剧剧组构成比较清晰、假定性的运用、观演关系的直接。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创作者,戏剧的成本更便宜。


其实就是不太费钱啊!这点真的很很很很很很很重要啊!!!

学生阶段,对比学戏剧的和学电影的,
两万块钱,拍电影能拍个片花?而排戏能做个很出色的片段。
五万块钱,电影学院期末作业?而搞个小剧场话剧全下来没问题。
十五万呢?我不知道十五万对于拍电影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一台两个半小时50人剧组的毕业大戏。

为啥强调成本?因为实践机会对导演来说太重要了!
就像写剧本,前面得写烂一堆小品。
就像学摄影,决定性瞬间前得有多少拍虚的照片。

导演的天赋是少数的,多数是经验主义积累下的直觉美学构成。

抖个机灵,如果问执行起来我的感觉是——
电影导演是:『等啊等啊等啊等啊...』
戏剧导演是:『感受啊感受啊感受啊...』


更新
既然 @Mukoi再次讨论了这个问题,我就继续说两句

不同的艺术形式横向比较和量化比较是非常荒谬的,所谓的“导演对最终呈现效果的控制力的上限不一致”,这个就属于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横向比较和量化比较的问题

先从低门槛去说,哪怕不懂钢琴的人,随便依样画葫芦弹几个音符,至少对确定音符的音准是没问题的,如果旋律对了也就是一首歌,而小提琴初学者可能划拉几个月都还像锯木头,那难道说钢琴就比小提琴容易吗?成为高层次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的难度是没什么本质区别的

电影和话剧虽然有各自技术边界的不同,不过技术边界的不同如何就成了衡量艺术价值高下的标尺了?题主说的“哪个更难”显然真正的潜台词就是“在各自体系下呈现出相近的艺术价值下的难度比较”,但这个比较显然只能在各自体系里比较,而不能横向比较

好比奥运会的射箭和射击项目,他们有技术的边界对吧?步枪明显比弓箭精度更高,而且是个人只要能扣扳机的随手就可以一枪,而刚碰弓箭的可能很久都难以正确地射出一箭。那么说明步枪比弓箭更容易吗?横向比较的话当然,但问题是参加奥运会,你就只能在各自体系里比较。你容易,别人也容易,机会是均等的,而要拿到奥运会冠军,步枪的靶子比弓箭的小多了,要夺冠,弓箭冠军和射击冠军的难度没什么本质区别。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油画和国画在绘画工具的区别上就决定了他们“对最终呈现效果的控制力的上限不一致”,按照你这说法,是否说明成为国画大师比油画大师更难?显然到了大师的层面,难度上没什么区别

当然,要耍流氓说技术边界,也可以继续往下说,有个舞台上就可以称之为戏剧,摄影机开机了就能叫电影,那么在最低层次上也没什么区别,电影硬要说我有特写就是更容易,戏剧也可以说哪怕舞台空无一人也能叫戏剧其实也不难

按照你这种衡量标准比较下去,电影再跨个界和绘画比如何?相信对各位非从业者的知友来说,这个例子更容易理解,绘画的技术边界和电影区别更大吧,绘画只是单一画面的表现,而电影还有活动画面和声音呢,按照你这说法成为好电影导演和成为顶尖画家哪个更容易?不知道你是不是要举例说有的电影导演也是画家,不过这个例子同样可以说明有的画家就是电影导演,因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哪怕就单单在电影这个体系内部,技术边界也在一直变化,有了抠像可以表现一些利用实景拍摄不能呈现的画面;有了后期特效可以表现匪夷所思的内容;有了更便携的摄影机可以拍更好的运动镜头;有了数码储存设备代替胶片可以拍摄时间更长的镜头,有了各种辅助拍摄设施可以表现不一样的画面,但你要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师,在大家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的前提下,你要超越更多人,成为这个年代的顶级导演难度一点都不比成为库布里克,英格玛伯格曼小,其实你拿50年代的电影和2010年的电影的比较,是近似于戏剧和电影的比较的,因为都是有技术边界的存在。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不是让你拿来偷懒的,而是让你无止境地挖掘技术局限范围内的艺术表现力极限的,只要创作者一直在努力挖掘,这个难度就永远存在。

我认为知乎里太多对艺术进行量化的讨论,非常非常无谓和无聊,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反智的,用量化比较艺术相当于用理工科的思维体系去评价艺术体系,其实也是两种不同体系的价值标准生拉硬拽拿来一块儿比,如果有人将油画颜料里的化学成分散布的面积和油画的售价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您受得了吗?这和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横向比较没什么区别,我的观点已经说完,这个话题我不想继续了,您随意。


————————————————————————————更新的分割线————————
首先阐明我的立场,作为同样是电影和话剧制作都接触过的我,我反对最高票答案的观点

题主的问题类似踢足球和篮球哪个更难,是一个很难得出答案的问题。如果你是踢足球的料,必然篮球更难;如果你是打篮球的料,必然足球更难,如果你两者天赋差不多,那就一样难

最高票答案说那么多有的没的,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在用电影擅长的部分来给戏剧画框框而已

遮罩性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实际上观众在观剧时是默认了这种遮罩性的存在的,只要是稍微有点观剧经验的观众,没谁来剧场是特地来看特写的。而且戏剧也有剧场感的说法,观众本身就是剧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戏剧诞生了几千年,无数先辈做了不同形式的舞台艺术创新,遮罩性虽然存在,但戏剧表现的内容,创作者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在内容的取舍上避免遮罩性的问题,舞台剧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多样,用各种象征性和写意性的表演同样可以达到很多效果,再强调一次,观剧者是默许遮罩性的存在的

而电影虽然没有遮罩性这个问题,但是电影同样需要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这个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最高票答案的答主举的例子只能说是他的个人经验,他刚好就是一个影像思维强于剧场表演呈现的人而已,就像姚明说打篮球比踢足球容易,这种回答仅能代表他自己的特点,罗纳尔多可不那么想。

戏剧有很多风格很多流派,电影也一样,偏偏要挑一个适合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元素加以放大,那就只能以偏概全。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戏剧和电影导演是两批不同类型的人才,某些部分可能会有交集,但就整体而言,如果都以极致的标准看,难度没什么区别


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话剧看演员。


当然是电影了,电影最难的是镜头语言、分镜头的编写。话剧不存在这些问题,与电影相比,可以说是一个镜头拍到底


作为一个深爱着电影,现在却在学校中担任话剧社社长的同学,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区别在于,电影导演需要更加多的去思考镜头,调度,以及画面性的东西。戏剧导演则更多的思考舞台上舞美以及如何正确传达人物关系的问题。
演员这方面,我觉得话剧演员更加好一点,但是确实如其他回答中所说,话剧演员会更加夸张一些。影视演员比较自然。不过,舞台确实是一个检验演技的地方,只有一次机会。胡歌近期以来演技大涨,我认为大部分归功于他与近现代的戏剧大师一起演了那多场《如梦之梦》。与电影不同,演员在舞台上可能会爆发出平常所不能表现出的水平。
话剧更类似于一锤子买卖。人物塑造与人物关系交代上是有难度的。而电影中,有独特的电影技巧,蒙太奇手法,镜头语言等帮助叙事。我们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分别要在舞台与电影中介绍三人关系,电影就可以一个镜头中只留两人或者运用蒙太奇交代回忆,两两分别交代,把三人关系交代清楚。舞台上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必须同时安排三人对手戏,只要有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呆超过一分钟,即使有动作,但是没有台词,他就会很尴尬。所以叙事上,电影导演更加简单一些。就好像一个工匠,他想铸造一柄剑,电影导演有多个工具可用。而话剧导演只有一个锤子。但是情感上,话剧导演则更简单一些。直面的冲击力永远比隔着一层屏幕要强,代入感以及现场感染力话剧导演可以运用音乐以及灯光舞美去渲染。
这是我的一点关于话剧导演与电影导演区别的浅薄意见。


必须是电影更难,整个美术场景灯光摄影以及演员的调度上,导演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参与。而话剧只是在舞台上展现,工作量小很多。


外行人一点看法

电影与话剧不同的地方最直接的表现是,电影在拍摄的时候没拍好,可以重来,但是话剧在演出的时候错了就是错了,没有办法重来。


所以我觉得话剧演员在演出的时候压力要比电影演员更大一些。


您亲自看一场话剧,再看一场电影就知道了。
话剧演员在你面前现场表演,虽然一部戏连着演出多天多场,但如果你每场都看,你会发现每场演出都有细微的不同。因为毕竟是活人在演出,人每天的状态是不完全一样的。话剧的演出是连贯的,相当于电视的现场直播。出错无法弥补。
电影就不同了。他是演员面对镜头在演出,无法和观众交流。演出成功或者失败在电影上映时已经定型,看多少遍都是一个样。电影演员的表演是分镜头拍摄的,演错了,忘词了,可以NG重拍。


电影,是纵深的艺术。
话剧,是横向的艺术。


其实电影和话剧虽然是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是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抛开一切外界因素,只考虑荧屏中剧情之内的话,我感觉可能话剧很更加难上手,但是整体看来,电影导演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


比方前段时间的话剧《驴得水》其实最开始主创人员是想拍一部电影出来,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摄影,拍摄地这些各种场外因素而一直无法拍摄,所以最后决定先排一部话剧,然后才慢慢考虑拍摄电影版《驴得水》


所以这两者并没有什么难与不难之分,因为本来就不是两个相同的领域。


话剧的空间是有限的,而电影的空间是无限的。


话剧与电影的本质区别在于舞台语言和镜头语言。两种不同语言对故事的叙述方式不同导致了导演这个统领全局的位置所要承担的角色不同。简单来说,电影中,导演是叙事人,演员摄像服道化等一切拍摄资源都由导演来掌控,制作影片。而话剧中,以我的理解来说,导演更像是一个军师,他依然可以对舞台的种种资源进行分配但是要在演员之下,在话剧中,演员才是叙事者。


这只是所谓工种上的区分,都有各自的难点在。


不知道同理不同理,以前大学的时候导演cos舞台剧…电影不行的镜头可以剪掉或者重来…话剧舞台剧嘛…正式演出的时候可不能卡……


电影导演控制镜头来说自己想说的故事。
拍分镜的时候断断续续的,导演也会更在意光线,布景等等。演员的感情不连续,往往会把握不好度,要ag个几次啥的。
从演员的角度上来说,电影里面演的时候是比较缺感觉的,相对话剧而言。有点机械。
话剧导演。。。那简直就是亲爹啊好么。。。
编剧创作的剧本,导演这儿是二次创作,到演员那儿就是三次创作了。导演要忙着改剧本(有的时候想要表现的东西跟编剧有偏差),还要调和演员的感觉(跟演员的感觉永远有偏差),起码要说明白自己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控制节奏的轻重缓急,到设计走位、动作细节,甚至给演员留表演发挥的余地。
排练的时候像是雕塑家、设计的时候像是指挥家,总而言之就是折腾。
但作为演员演起来真心爽,尤其是控场的角色,还有演针锋相对的对手戏的时候。
纯属个人感觉。
毕竟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在大学里面玩了几年。

ps:好想再演一场啊,哎。。。毕竟不再年轻了,就想演《哗变》里舰长发飙的那段,那爽得简直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導演曹保平?
如何評價三谷幸喜?
中國劇組與好萊塢劇組在工作流程和職責分配上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蜷川幸雄?
如何評價吳宇森?

TAG:电影 | 导演 | 话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