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音樂劇在國內的發展歷程,發展模式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音樂劇在國內的發展歷程:

1949年以前,中國整體是對外開放的,所以歐美的歌舞演出也有來到中國的時候,不過基本局限在上海地區演出,也沒有什麼大型的音樂劇製作來過,因為當時美國自己也沒有幾部當代風格的音樂劇,更遑論巡演了。

1949年後,我朝面向西方陣營閉關鎖國,因此基本上中斷了和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且出於意識形態的目的,將美國的娛樂文化貶低為「資產階級腐朽糜爛的生活方式」,大加批判。據上海大劇院前藝術總監錢世錦先生說,六十年代他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時,老師們說起美國的百老匯和音樂劇(當時還沒有這個譯法,一般稱為「歌舞劇」),就說是「大腿舞」或者「艷舞」,「低級庸俗」。以至於相當長時期內,大家都將之視為反面典型。

1980年代,中美關係密切時,美國曾向中國提供過兩部音樂劇的製作許可:Fantasticks和Music Man。由我朝中央歌劇院組織人手,配合外國編創團隊,譯配成中文版後,於1987年開始在國內「巡演」過一段——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就是幾個城市每個地方演個三到五場,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並不以市場為目的和導向。但是當年參與這部戲中文版創作的一些人員,就此接觸到了音樂劇這種表演形式,覺得是十分有潛力的,因此他們就自己開始在這方面找資料做研究,試圖尋找這種表演形式與中國本地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可能性。其中有幾位,後來就成立了「中國音樂劇研究會」這個很尷尬的機構,最近剛剛改名為「中國音樂劇協會」。後面有機會再講。
--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不能說的原因,中美關係進入冰期,這種體現「資產階級自由化文化意識」的東西,自然也就被束之高閣了。

1999年,日本四季(熟悉音樂劇的應該不陌生)的淺利慶太來到我朝,和當時中戲的一班師生(據說孫紅雷在裡邊)合作,製作了《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的中文版。因為我朝在這個領域各方面都缺乏資源和資金,所以據說淺利慶太自己掏了約1500萬人民幣,在北京連演三個月,虧得他差點連「中國」倆字兒都不能直視,也就打消了他計劃從日本引進位作英美音樂劇的念頭,轉而從國內找中國演員到四季去培訓和演出。淺利後來還曾幾次來我朝,希望能和國內機構合作製作,但是時過境遷,中日關係後來一直僵持,他的日本人的身份也就沒能給他加分。

與此同時,在長江口,一個新的機會冒出來了。

補充於2015年1月30日下午:

要說長江口的故事,還得從前面提到的錢世錦先生說起。錢世錦先生曾在上海芭蕾舞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市演出公司等機構擔任領導職務。而上海一直是中國內地與海外文化交流的重點窗口,因此他也經常有機會到國外去考察參觀。據他自述,1980年代末,一次去美國訪問,接待方問他是不是對音樂劇感興趣,他當時依然是從學校裡帶來的概念,覺得音樂劇是很低俗的東西,準備拒絕,但是對方告訴他劇目名稱是「悲慘世界」,他就感到好奇了。因為一直以來,在我朝,維克多·雨果的這部著名作品,是被當作「揭露資本主義革命的虛偽以及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剝削以及暴力鎮壓」的「革命作品」來對待的,尤其是那部1958年法國和東德合拍的黑白版電影,經過上海譯製片廠的精心配音後,在當年為數不多的「引進大片」里,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錢世錦先生就動了心,決定去看看美國人(當時他也不知道這部戲實際上是法國人創作英國人製作的)是如何用「低俗」的手法來表現「革命題材」的,便答應去看一看。這一看,就在他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逐漸發芽。具體的就不講述了,你們看過的都明白的。

1958版《悲慘世界》海報

回到上海後,錢世錦先生就開始一直努力尋找機會,想要把《悲慘世界》這部音樂劇引進中國。但是那時候,上海北京都沒有像樣的劇院,因此技術上肯定不行。此外,音樂劇是商業演出的特性,也決定了當時的中國並不可能以市場運作的方式來消化掉演出的費用,而只有以政府撥款和文化交流的形式來做,但是這種框架下,政府不會看上音樂劇這種「低俗」的「腐朽」的形式,而外方也不會願意把這麼好的製作,僅做為「政府交流項目」,不痛不癢地做上兩三場。這一拖,就是近十年的時間,直到上海大劇院開始建造。

上海大劇院在籌建時,錢世錦先生即被調往籌建組參與創建過程,他立刻就想到了《悲慘世界》,於是便託人打聽到了該劇製作方英國的Camermon Mackintosh Ltd.(後簡稱CML),並致信他們,希望能邀請他們來演出。應該說這時候他心裡對音樂劇的演出是怎樣製作的,還是沒有任何具體概念,以為還是和引進歌劇、芭蕾舞、交響樂等是一回事。而CML的人實際上在1990年代初也來過中國,京廣滬港跑了一圈,覺得當時內地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也沒繼續下去。錢世錦先生的信一收到,他們也立刻託人進行了一番調研,發現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於是開始派人和上海這邊接觸。於是通過一系列交流溝通,最終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雙方在倫敦的CML公司達成協議,決定以《悲慘世界》(英文版)為第一部引進中國的劇目,於2002年6月在上海大劇院推出。所以說歐美大型音樂劇的原語種製作,在中國大陸內地首次登台演出,始於2002年6月底的上海大劇院為期三周的《悲慘世界》英文版演出。
百老匯《悲慘世界》首演上海大劇院
--這是當年「東方網」上發布的關於演出的消息。

但是實際上,英美現代音樂劇的曲目以舞台形式與內地觀眾見面的時間,還要往前推一年半左右。2001年9月底,一台名為「非凡之作」的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觀眾見面了。這個音樂會的作品,全部來自英國的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而主要演出者,有英國的音樂劇第一夫人伊蓮·佩吉(Elaine Paige),曾經出演《租》(Rent)和《耶穌基督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而走紅的托尼·文森特Tony Vincent;還有在中國內地也一度紅透半邊天的費翔,以及香港歌手林憶蓮。其實演唱會中很多歌曲,早就以流行單曲的形式,在中國被廣為傳播,比如讓人聽到麻木的Memory,還有那首每逢世界盃必然會聽到的Don"t Cry for Mr, Argentina(這首八十年代初被介紹進來時,是被稱為「阿根廷民歌」的)。
--這個音樂會有專門的DVD發售,尤其是後附的紀錄片,非常值得一看。

當然,中國觀眾接觸到英美現代音樂劇內容的時間,其實還可以推到更早,因為電影版《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和《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八十年代就在中國的影院里和電視上播放無數次了。但是當時我們都只知道這是電影,而不知道背後的舞台上的故事。

所以我個人認為,2002年6月的上海大劇院的《悲慘世界》(以下簡稱LM)依然是可以作為中國觀眾首次現場觀看音樂劇原文語種的紀錄,而成為中國音樂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的。而這一點,和錢世錦先生(這時他已經是上海大劇院藝術總監了,所以之後我就簡稱他為「錢總」)對音樂劇的關注,尤其是對《悲慘世界》在我朝引進和發展的執著,是密不可分的。

按照我們上海話,音樂劇到了這裡,算是「起蓬頭」了,接下來又會怎麼走呢?因為周末有個research report要趕出來,所以只能告假兩天,我下周繼續再述。

補充於2015年2月5日凌晨1點左右:
2002年的LM在上海大劇院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可惜我當時還不熟悉音樂劇這個領域,所以沒有去看現場(這個遺憾直到2006年才被我「雙倍」彌補——如何是「雙倍」回頭講述)。據說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很不屑一顧:英國人用「歌舞劇」來表演雨果的世界名著?國際玩笑啊!也難怪,當時能走出國門去看音樂劇的鳳毛麟角,連正規音樂學院和戲劇學院里也沒幾個。但是首演後觀眾體驗相當震撼。據錢總說,當時有不少老年觀眾散場時感嘆:人家怎麼能把一個革命故事做的那麼漂亮精彩?!總之到最後,該劇一票難求,500元的票價在黃牛手裡炒到800元!

當時成立不久的上海大劇院通過這次演出,感到音樂劇是一個「精神文明物質文明雙豐收」的好事情,於是就基本定下「一年引進一部」的基本戰略。因此,繼LM後,2003年迎來了另一部舉世聞名的音樂劇Cats;2004年底則是與LM地位可說比肩的《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以下簡稱POTO);2006年(POTO從04年底演至05年3月,共計100場,所以05年不排劇目了)夏季又上演了迪士尼的《獅子王》(the Lion King,以下簡稱TLK),共計101場;07年是《媽媽咪呀!》(Mamma Mia!,以下簡稱MMM);08年是《髮膠星夢》(Hairspray);09年是迪士尼的又一部作品《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以下簡稱HSM)。10年開始,因為有SB會,所以沒有引進任何音樂劇作品。

如果熟悉音樂劇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上海大劇院的這條「引進軌跡」的一個走向了:從世界級名劇逐漸轉向二三流劇目,然後在2010年戛然而止。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期間,上海大劇院經歷了一次「轉制」。從成立至2005年,上海大劇院一直是隸屬於上海文廣集團,雖然也是官辦企業,但是是以經營為特色的。2005年開始,上面把他們從文廣集團里剝離出來,結合上海歌劇院、上海交響樂團等四家演出單位和上海音樂廳,組成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歸市委XC部直屬,變成了徹底的事業單位,這樣就使得他們的項目取向發生了變化,對於音樂劇這種商業性演出來說,整個運營機制就不太適合了,管理層也就逐漸不再把音樂劇的引進和演出作為重要工作來對待。而一部音樂劇的引進項目,不會是在當年才啟動的。LM因為有之前的種種淵源,加上是內地第一次引進這樣的演出,所以從開始談,到最後上演,經歷了四五年時間。之後的幾部大型製作(直到MMM為止),每部也是在前期要投入一到兩年年時間,才能確定所有合同事項,簽訂意向書。所以當大劇院轉制時,TLK和MMM都已經簽訂了意向書,即使從XC部派來的領導不想做,也不那麼方便否決。而之後的Hairspray和HSM,演期都只有一個月不到,規模和之前的都不能相提並論了。而到了2010年,因為有SB會,所以當時的領導就欣然以此為由,結束了「一年引進一部」的做法。

到現在為止,一直在說上海這邊的情況,但是我朝如此天地廣闊,引進劇目不可能只在上海一地開花。所以先寫到這裡,等我得空了,再來說其他地方的情況。

補充於2016年2月1日晚9點半:
近期可能從新開更,敬請關注...


@Phil 大神介紹的很詳細,我想進一步梳理一下「近代史」

首先從類型上來說業界一直在談「三步走」,即原版引進、本土化中文版和原創
這是討論市場避不開的基本常識

從編年來說:
1.萌芽期:各種引進

2001《非凡之作》演唱會—— 音樂劇於人民大會堂首次在國人面前正式亮相

2002《悲慘世界》——上海大劇院開始引進原版音樂劇,這是一般業界認為的開端


隨後每年 上海至少有一部經典音樂劇被引進市場,逐步培養市場
經典案例有:
2004年,上海大劇院英文版《劇院魅影》
2007年,英文版《媽媽咪呀!》
2014年,德語版《伊麗莎白》(或許該放後面...不是這幾年的)
...

2.亞洲聯創時期:中文版大製作的曇花一現

「2011年,音樂劇製作公司亞洲聯創(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韓國CJ集團三方組建)打造了該劇的第15種語言版本——中文版《媽媽咪呀》,這也是首部通過版權合作「漢化」成功的世界經典音樂劇

2012年,亞洲聯創推出第二部中文版音樂劇《貓》,再下一城。2011年至2013年兩年間,中文版《媽媽咪呀!》和《貓》在全國巡演、駐演達672場,票房總收入超過兩億元」

資料來源:音樂劇攻陷市場:他們怎樣從中國的舞台上突圍

隨後2013見證了亞洲聯創最後的輝煌

2014亞聯大劇場項目版權到期,被迫轉型做韓國小劇場音樂劇,但難阻頹勢

然後在2015,這個曾經的行業霸主解體了


於此同時,2011年上海文化廣場正式運營,以「音樂劇專業劇場」為定位,逐漸深受上海市民的喜愛。


3.動蕩轉型期

從亞洲聯創榮光不復的2014年開始,這是我研究最多的領域

正如最新一文中所寫:

近年來的國內音樂劇市場大起大落,很有趣~從2013到2015,總票房曲線是一個V字型:2013見證了曾經的巨頭亞洲聯創最後的輝煌;2014則開始動蕩,一年內大跌34%;而在2015,市場彷彿恢復了元氣,又達到了2013年的水平...

2014 動蕩之初:

-《芝加哥》引進失敗,行業深受衝擊

-亞聯轉做小劇場,業內進入亂世:

七幕人生(《Q大道》中文版)、《一步登天》中文版))、金典工場(原創劇《上海灘》)、新繹劇社(《森林誘惑》中文版)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但難阻總票房暴跌


2015 引進劇回暖:

-新可風橫空出世,引進《人鬼情未了Ghost》

-亞聯解體,分離出來的四海一家在京廣引進《劇院魅影》


2016?個人預測票房已達天花板,韓潮將至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公眾號上的音樂劇市場三部曲
1.引進音樂劇盛世?警惕:芝加哥迷局依陰魂不散
深挖2014芝加哥引進失敗之謎,詳細介紹原版引進的故事
2.200億之夢~音樂劇市場也要超英趕美?
與西區、百老匯、日韓做比,詳細分析國內市場的現狀,並揭露世面上的經典謊言
3.漲停2.3億~音樂劇已達票房天花板了嗎?
最新文章,給2016年算算命,展望最近幾年音樂劇市場的變化

最後在厚顏無恥的放個廣告:


反響好的幾乎都是在引進和購買版權,國產的和百老匯日本四季劇團的不能比……實話實說,就當前的各種狀況我不認為國內會有原創性的好音樂劇。


我猜還是成本太高了 凡是人演出的再加之舞台布景配樂等等。。。。
每一場成本都是杠杠的。。。

回本好難啊

哪裡比的過放電影。。。基本是一本萬利。。怪不得現在投資拍電影那麼火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看的中國原創音樂劇?
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細節?
有沒有適合6、7歲小朋友看的音樂劇?請幫忙推薦,謝謝?
音樂劇《貓》中說每隻貓有三個名字,這有什麼來歷嗎?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爵士樂音樂劇?

TAG: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