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談談對 李約瑟難題是如何看待見解的?

難題表述:李約瑟難題是一個兩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為什麼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 中國的政教分離現象、文官選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諸子百家流派為何沒有在同期的歐洲產生?
第二段是: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 ?李約瑟難題的實質內容在於中國古代的經驗科學領先世界一千年,但為何中國沒有產生近代實驗科學,這是關於兩種科學研究範式(Paradigm)的起源問題
「為何科學發生在西方社會?」是李約瑟問題的反面。


終於等到這個問題了。。。
還是我萬能的老回答,地理環境決定人,人決定了一切和人相關的人文社科問題。
先回答一個段問題。為什麼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前,中國在相當多的領域超越西方?
先看清楚時間,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這一切。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事件。
第一件事:張騫,漢中城固人,因開拓了「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他是一個意志力極強、辦事靈活而又胸懷坦蕩、善於待人處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來,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始終保持著漢朝的特使符節,匈奴單于叫他娶當地人作妻,已經生了兒子,也沒有動搖他一定要完成任務的決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機會。
張騫終於找到機會率領部屬逃離了匈奴。他們向西急行幾十天,越過蔥嶺,到了大宛(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由大宛介紹,又通過康居(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張騫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來,大月氏這個「行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烏孫的攻擊,又一次向西遠徙。烏孫,63萬人,也是個「行國」,曾在敦煌一帶游牧,受過大月氏的攻擊。後來匈奴支持烏孫遠襲大月氏,大月氏被迫遷到阿姆河畔,而烏孫卻在伊犁河留住下來。自從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還由於這裡土地肥沃,逐漸由游牧生活,改向農業定居,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歸國。回國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內亂,張騫乘機脫身回到長安。
張騫出使時帶著100多人,歷經13年後,只剩下他和堂邑父兩個人回來。這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原來的目的,但對於西域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為漢朝開闢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張騫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這就是《漢書·西域傳》資料的最初來源。之後,由於張騫隨衛青出征立功,「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被武帝封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這時,漢朝業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積極進行武帝時對匈奴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幾年來漢武帝多次向張騫詢問大夏等地情況,張騫著重介紹了烏孫到伊犁河畔後已經與匈奴發生矛盾的具體情況,建議招烏孫東返敦煌一帶,跟漢共同抵抗匈奴。這就是「斷匈奴右臂」的著名戰略。同時,張騫也著重提出應該與西域各族加強友好往來。這些意見得到了漢武帝的採納。
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金帛貨物價值「數千巨萬」,到了烏孫,遊說烏孫王東返,沒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此後,漢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裏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從此,漢與西域的交通建立起來。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到漢朝後,拜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後,漢同西域的關係進一步發展。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烏孫王以良馬千匹為聘禮向漢求和親,武帝把江都公主細君嫁給烏孫王。細君死後,漢又以楚王戊孫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解憂的侍者馮鐐深知詩文事理,做為公主使者常持漢節行賞賜於諸國,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稱為馮夫人。由於她的活動,鞏固和發展了漢同烏孫的關係。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內部分裂,日逐王先賢撣率人降漢,匈奴對西域的控制瓦解。漢宣帝任命衛司馬鄭吉為西域都護,駐守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這是漢朝在蔥嶺以東,今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大地區正式設置行政機構的開端。
匈奴奴隸主對西域各族人民的剝削、壓迫是極其殘酷的。西漢的封建制度,較之匈奴的奴隸制度要先進得多。因此,新疆境內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擺脫匈奴貴族的壓迫,接受西漢的統治。西漢政府在那裡設置常駐的官員,派去士卒屯田,並設校尉統領,保護屯田,使漢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第二件事。
順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閩浙總督屯泰請於沿海省份立嚴禁,「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於是清政府下令禁止官民人等擅自出海貿易,如有「將違禁貨物出洋販往番國,並潛通海賊(指鄭成功)」,「或造大船,圖利賣與番國,或將大船賃與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貨物者,皆交刑部治罪」。但仍有人暗通線索,貪圖厚利,繼續與鄭氏貿易往來。順治帝認為此乃立法不嚴所致,於十三年,下達「禁海令」,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違者不論官民,俱行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緝,從重治罪;保甲不行首告,論死。沿海可泊船舟處,處處嚴防,不許片帆入口,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即以軍法從事,督撫議罪。順治十八年,清廷進一步下達「遷海令」,以保證「禁海令」的施行。強迫海島和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設界不得逾越。又在法律上規定:凡將牛馬、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棉出境貿易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官吏庇縱者同罪。「禁海令」和「遷海令」使沿海居民流離失所,謀生無路,並嚴重地影響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以致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內,滿目荒涼。
一個國家,如果對外交流是開放的,又有他國需要的產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何懼不富強?
第三件事,公元前146年春,迦太基發生饑荒,瘟疫橫行。「非洲征服者」ScipioAemilianus(小西庇阿)領導下進攻迦太基郊外摧毀迦太基野戰軍後發起總攻,羅馬血洗迦太基,迦太基市民進過六天六夜的浴血奮戰後投降,二十五萬公民僅約五萬人倖存並被賣為奴隸,迦太基被西庇阿奉命摧毀,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羅馬在此後建立阿非利加行省,從此迦太基成為歷史中燃燒的森林灰飛煙滅。
據說迦太基被羅馬施以詛咒,在周圍的田野被撒了鹽,要它不能有任何生命生存。
第四件事,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毀了對滿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毀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除了焚毀書籍,滿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毀。明代檔案僅三千餘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朝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朝的官方文書(其中很多已經被滿清修改過)。其餘估計不少於1000萬份明代檔案,已經全部被銷毀了。除了銷毀書籍和檔案外,滿清還系統的對殘存書籍和檔案,進行篡改。《明文英華》、《明獻帝寶訓》、《明相業軍功考》、《明續記》、《明宣宗寶訓》、《明一統志》、《(皇)明雜錄(尹直)》、《明雜錄(佚名)》、《明詔制》、《明政統宗》、《明職方地圖》、《(皇)明制書》、《明制稿》、《明注略》、《明狀元策》、《明宗孝義》、《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陸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議》,"皇明"字頭:此類字頭書籍,全部銷毀。《嘉靖、隆慶、萬曆、天啟四朝注略》,這本書乾隆年間被軍機處奏准列入全毀書目,《嘉靖以來首輔傳》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奏准禁毀,"甲申"字頭此類字頭,全部禁毀,《朝鮮征倭紀略》禁毀滿清查禁。四庫全書》的編修可以說是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不僅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毀,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多部,總共焚毀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毀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初下詔時,切齒於明季野史。其後,四庫館議,維宋人言遼金元,明人言元,其議論偏謬尤甚者,一切擬毀,……隆慶以後,至於晚明,將相獻臣所著,靡有孑遺矣」。明清之際,黃道周、張煌言、袁繼咸、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孫奇逢諸人的著作,均於例禁。後來稍稍放寬,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違礙字句,無庸銷毀」。但對錢謙益、呂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錫侯、尹嘉銓諸人的作品,查禁特別嚴厲。乾隆時被銷毀的書籍「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卷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吳晗說過「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文字獄如此之徹底,一篇吳三桂的「反滿檄文」,一本《揚州十日記》,一本《嘉定屠城記略》,竟在中華本土湮滅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後才從日本找出來!

《四庫全書》所收古籍許多經過篡改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四庫全書》的編纂者對於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壓迫和民族戰鬥精神的作品盡量摒棄和抽毀,對於不能不收錄的名家名作則大肆篡改。如岳飛《滿江紅》名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胡虜」、「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於是《四庫全書》館臣把它改為「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張孝祥名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描寫北方孔子家鄉被金人佔領:「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膻腥」犯忌,改作「凋零」。陳亮的《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詞云:「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恥臣戎」犯忌,改作「挽雕弓」。還有更荒謬的,辛棄疾的《永遇樂·千古江山》中的「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寄奴」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小名,用小名稱呼帝王,做慣了奴才的《四庫全書》館臣覺得彆扭而加以改動。

再如宋代《契丹官儀》記載遼國見聞:「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四庫本則篡改為:「契丹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異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國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改掉「胡服」「胡人」等。
第五件事,天主教會在中世紀的西歐通過一整套神學教義來禁錮人的頭腦,通過種種手段和途徑來控制教徒的人身。在一定意義上說,這種思想禁錮和人身束縛甚至比公開鎮壓還要厲害。他主張把人世間的不平等看作是上帝的安排,天經地義;還籠統的、不加區分的提倡人間互愛,對壓迫逆來順受。完全的扼殺了人們的反抗精神,否定了人應享受現世幸福的權力。在宗教神學的統治下,人們如待宰的羔羊毫無人權可言,更無幸福的保障。這種可怕的宗教思想,以一種無形的壓迫,一種潛在力,使群眾不知不覺屈服在教會的權威之下,甚至致人死地。
中世紀西歐基督教的核心學說就是群眾思想上的「緊箍咒」,他抹煞和掩蓋了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自由意志,人征服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作用,反抗不公平待遇追求現世幸福的權利。它麻痹和殘害人們的思想意識至深,對整個中世紀西歐群眾影響廣大
對待敵人和他們的文化如何,可以看出你的國家對於文化的態度。對思想的禁錮是科學的勁敵。
說完以上的事情,接下來要解釋中國的政教分離現象、文官選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諸子百家流派為何沒有在同期的歐洲產生?
中國的政教分離是從哪裡產生的?1. 《尚書孔氏傳》說:「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
這就是說,「絕地天通」的關鍵在於:天地相分,人神不擾。這是一種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這為儒家的禮制提供了依據,也為法家提供了根基,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體系,為遠古先民的歷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礎。
2. 《國語.楚語下》:
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月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禋潔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儀、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3. 《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孔傳: 「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言天神無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意謂使天地各得其所,人於其間建立固定的綱紀秩序。
絕地天通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變革,從此人與神隔離,君父一體的思想得以產生,政治領袖可以得到權威,並使神成為政治的工具和附庸,而不用像西方一樣,還要有奧林匹亞聖廟和戰神廟來威脅君主權力。因為神和人不搭界了,天子才能成為無上的權威,為了協助天子管理統治,成熟的文官制度和與之配套的私塾教育才需要產生,諸子百家學派也可以在相對寬鬆的文化里產生,因為君主需要合適的思想,而各種思想都可以選擇,而西方則是相對思想嚴格,先是對基督教思想打擊,當教會力量壯大後,又在拉攏中又使教會變成唯一的思想,把其他思想完全排斥。這種體制,既阻礙思想科技進步,又成為君權的阻礙。西方君權因為神權的威脅,君主權力需要與教會妥協才能生效,並且想要集權和實施教育普及還會受到教會的障礙。
好睏,佔個坑,等清明回來再解釋第二個問題和這些事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敬告小編:以下文字非轉載,是我自己的,也沒有發表過,不存在非法轉載問題。

  原始文化==》占卜+原始自然認識【中國本土民眾普遍水平】+原始天文學==》蒙昧哲學+初級數學零散幾何知識【中國本土個別精英分子水平】==》體系幾何學【2400年前的歐洲】==》邏輯學因果律==》形而上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現代醫學繽紛現代科技。這是人類知識積纍堆積進化過程,中國文明在東亞很先進,但放在全球來說是很落後的。
.  小麥、青銅器、鐵器,對漢族崛起至關重要的這三樣東西都是來自中亞,是從外族傳入的技術。其實你看看身邊衣食住行還有什麼不是來自西方的?各種樂器水果蔬菜糧食各種樂器除古琴其他一律來自中亞,嗩吶是最民俗樂器但這可是音譯詞,是三世紀波斯的樂器。
  漢族先祖就因為歷史上地處西部率先獲得中亞傳入的各種先進技術和作物家畜而發展壯大成為東亞霸主的,他們從來沒有愚蠢到鼓吹博大精深而搞什麼中學為體。

  東亞因為隔離自古落後,中國人有出色的智商但因為隔離文化文明科技水平在東亞領先但放全球來說極為低下。更隔離的南美澳洲就更低下,甚至連細菌病毒都遠沒有歐洲兇悍!——在歐洲人到來的時候美洲澳洲土著被歐洲人攜帶的病毒細菌攻擊大面積死亡幾乎滅種,而歐洲人被對方細菌病毒傷害很小!——要不是絲綢之路少許交流讓中國人提前適應了這些傳染病,可能中國人在近代歐洲人到來的時候命運和澳洲土著沒啥差別!
  關於文化文明的進化度我現在開始定量計算了。西方北非印度中東歐洲是一體的大文明體人口就算是中國的四倍,他們的體系文字按照5500年計算中國的體系文字以3600年計算。從文字到邏輯學他們歷經了3200年,他們是我們四倍人口所以我們的進化速度是他們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們從文字到邏輯學應該是12800年。而甲骨文已經有了3600年,因此到邏輯學應該是9000年,計算方法基於我的進化公式「種群數量×演化時間=進化高度」——是的,我的意思是,不從西方傳入而依靠中國本土發育出來類似《幾何原本》那樣完備的幾何學到古羅馬那種完備的邏輯學,還需要9000年!
  亞非歐是個巨大大陸,讓這個大陸有最複雜龐大的生態可利用,有各種複雜物種可供改良馴養提供了各種農作物和家畜,有了最先進的文明科技,也有最豐富厲害的病菌,於是這塊大陸的領先者歐洲人攜帶了槍支病菌和各種先進武器入侵到美洲並帶來巨大災難,而不是反過來美洲人入侵歐洲。
  這巨大差異是因為亞非歐巨大大陸和美洲大陸的面積不同導致後續一些先進落後差異所導致的,亞非歐大陸面積最大有最先進的物種最龐大的生態規模最豐富的物種,接著有了農作物和可供馴養的家畜,也有了最早的農業和最先進的知識積累以至於最先進的科技最先進的武器等,而美洲因為面積相對較小導致資源也少社會發展也落後,甚至與人群共生的細菌也落後簡單,最後在和歐洲人的爭鬥中幾乎被滅絕。
  亞非歐大陸的環地中海地區和印度是互相交流的,是人類文明的主幹,主幹文明由中東、印度、北非、歐洲四部分組成,他們互相征伐互相交流,而中國相對隔離。中國因為絲綢之路,中國和歐亞主幹文明雖然隔離但並未絕對隔離,不多的交流讓細菌病毒提前傳入中國讓華人提前得以適應,這才在近代歐洲人直接到來時候沒有造成被細菌突然襲擊而滅種的後果。

  古代埃及有1.2萬年的小麥壁畫,大規模種植也有七千以上。因為埃及獨特環境,土地每年被尼羅河淹沒後要重分,需要計算土地面積,於是埃及有了幾何學,埃及的幾何學三角學很發達的。而這種幾何學知識積累了幾千年到2400年前歐洲人歐幾里得學習後才有了《幾何原本》,這算是人類第一個體系數學,這對文明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也說明了零散數學到體系數學需要至少五千年。在幾何原本的引導下才有了邏輯學,有了邏輯學人類才可以堆知識進行鑒別鑒定,知識在有效性的基礎上可以積累和發展,人類自信心大大增強有了形而上學,開始追尋物質表象下的規律,試圖更好的改善利用自然。而中直到明清尚未有體系數學,《九章算術》《周髀算經》都是零星的數學知識,離體系數學還差幾千年。因為沒有邏輯學(邏輯這個詞語甚至是音譯的),我們也無法鑒別知識,只能機械的堆積知識,無法對知識進行有效性區分,所以你看我們有《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但是知識只能機械堆積,是否是有效知識無從知曉。沒有邏輯學原則我們甚至無法辯論,因為沒有辯論原則。
  歐洲兩千年前就有槓桿原理浮力定律幾何原本和嚴密的邏輯學,甚至研究了悖論,這些東西中國本土尚未有萌芽。看看加爾橋斗獸場金字塔這樣宏偉的建築,可以說剔除現代科技中國人至今不能建造。亞歷山大時代人家就測量了地球周長而直到明朝歐洲人過來我們還在一致高喊天圓地方,所有這些都證明我們比人家落後幾千年!
  中國人生物進化是領先的有優秀智商,但文化文明科技來說因東亞的隔離中國自古落後,依靠西部稀少的交流獲取先進科技而發展。宏觀來看就是文明從亞歐大陸腹地向周邊傳播。
  吹噓中國文明,鼓吹博大精深和李約瑟有關。李約瑟這來了中國,對中國文明高度讚揚,其實是過譽的,我個人感覺李約瑟見識很有限。或者是歐洲農耕條件差他們總挨餓,中國土地肥沃雨熱同期能吃得飽,李約瑟跑到中國能吃飽飯,回去還不拚命吹?————富裕和先進本來是不想關的么!對中國文明的吹噓和事實無關,這是源於乞丐李約瑟吃飽飯後的興奮和感激!
  當然我們對世界文明也有貢獻,例如紙漿技術,古埃及人造紙很悠久了,遠比中國早幾千年,但是中國人有了紙漿技術,讓紙張變得便宜而且能大量生產。我們是世界文明的貢獻者之一,當然也應該謙虛學習世界文明享用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

  落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歷史上因為雨熱同期土地肥沃我們在農業社會富裕過但從未先進過,可以說中國從科技水平、數學、藝術、自然認識水平、思想水平、建築水平、文字、醫學各方面全面落後幾千年!——不過文化劣勢可以通過學習彌補,少則百年多也不過二百年可以補齊,但智商優勢是獨特民族經歷上萬年演化而來(我認為是長期寒冷錘鍊而來)沒法學習。——文化科技的劣勢補齊以後我們依靠智商優勢必將反超,未來華人領先世界是必然的,一定會後來居上。
  先祖毫不迂腐的學習西方先進發展崛起,而我們自中學為體到拚命鼓吹獨立起源獨立發展說,這是何等鮮明的對比!作為中華後人不感到羞恥么?忘記了黃海的硝煙?


逆推一下看看西方社會現代化的歷程,再看看天朝少了哪些關鍵環節


推薦閱讀:

大疆精靈3與小米無人機4K綜合對比哪個更好?
現在的殺毒軟體都免費了,但怎麼感覺病毒反而比以前少了很多?
為什麼外賣越來越貴了,現在還有很多人用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嗎?
餘額寶在手機內,如果手機出問題,如壞、掉等原因怎麼辦?
GitHub發布2017年度開發者報告,JS依然是最受歡迎的語言,你怎麼看?

TAG:歷史 | 科技 | 歷史觀 | 東西方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