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籃球鞋都有那些科技?


本答案於2017/12/2重新編輯


Chapter 1 中底

籃球史的上古時期,當巨人穿著converse allstar、adidas superstar開天闢地時,科技還僅僅是原子彈與特麗瓏們,而與球鞋科技的故事,則要從摩西馬龍們開始了——三十五年前的一天Nike推出Air Force 1,在籃球鞋中底嵌入「氣墊」,在球員普遍穿著現在被我們稱作「空殼鞋」的時代里轉動了球鞋科技化的車輪。

1982年Air Force 1海報
  • Air sole(Nike)

AF1搭載的Air sole

作為經典籃球鞋的源頭,由於其百搭的屬性時至今日仍是出街的寵兒,雖然現在看來AF1的配置相當簡陋,但在當時「將空氣踩在腳下」仍是十分炫目的噱頭。

隨著技術日臻成熟和用戶需求提升,Air sole逐漸為容量更大的Max和性能更好的Zoom所取代。並在現代籃球鞋的鼻祖——Air Jordan 11上成為絕響,自此之後Zoom橫掃天下。

  • Zoom air(Nike)

AJ13搭載的Zoom

飛人喬丹的戰靴見證了Air sole到Zoom的變革,而他的羅賓則向人們展示著Air sole向Max的進化。

  • Max air(Nike)

Air uptempo搭載的Max

時間來到近代,詹姆斯杜蘭特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的Zoom與Max了,於是我們看到了以「h基礎款」為底的「升級款」們:

  • hexagonal zoom air system

LBJ12的六邊形極細分區Zoom
  • Zoom 180

KD8的側面全景Zoom
  • Zoom max

LBJ15D搭載的ZoomMax聯合版
  • Vapormax

Air vapormax上搭載的外置max

除此之外,還有例如Tailwind 7上那種丑哭的max等等均在此列...

相較於Air的出眾,Lunarlon則可算是一項很接地氣的中底科技了,就像喬丹皮蓬身邊的科爾庫科奇哈珀們一樣,「相對平庸者」組成了這時間的大多數,而這項科技也多用於中端團隊款球鞋上。Lunarlon與其本家前身Dual fusionTri fusion一樣,都是當今運動鞋領域最常用的「多密度材質融合而成」的中底緩震科技,就連Lunarlon本身也正是Lunar與Phylon的合成詞

  • Lunarlon(Nike)

搭載Lunarlon的HD2013

如果Air們是當空明月,Lunarlon們是捧月的眾星,那麼SHOX就是夜空中的一顆流星,這項外觀上讓人聯想到彈簧/火箭助推器的中底科技登場時萬人欣羨,卻又轉身墜入夜色中。正如為之代言的半人半神卡特既能因為「克服地心引力」而引發驚呼,也會因為傷病帶來唏噓。

  • SHOX (Nike)

搭載SHOX的 BB4

多年以後我們大概會忘掉很多關於卡特的細節,但無論如何不會從記憶中被抹去的是他2000年扣籃大賽上那顛倒眾生的表演,以及他腳下的and 1太極

  • Harmonix氣囊

搭載Harmonix氣囊的太極2
  • L2G(and 1)

L2G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在近年中選一個「當紅中底」,Boost怕是會高票當選,NMD,椰子,UB等一系列潮跑搭載的Boost讓阿迪開始走出了中底疲軟的泥潭,雖然外觀看上去酷似電器盒子里的保護泡沫,但腳感一流還是讓其開始與Zoom分庭抗禮,不過由於其穩定性的關係,在籃球鞋上的應用還是頗受掣肘。

  • Boost(adidas)

搭載Boost的D-rose 8

德里克羅斯曇花一現,蒂姆鄧肯千年不老,作為A-cube下最成功的版本,Bounce有著SHOX一樣拉風的外觀,阿迪這一款「長人中底」有蒂姆鄧肯代言,但是誰能想到,Bounce竟比鄧肯先老了。

  • Bounce(adidas)

獃子馬刺配色的Bounce commander

略晚於Bounce,阿迪推出了一款「非主流」中底,與其它垂直方向緩震為主要功能的中底不同,formotion主要的功能在於加強水平方向的移動與緩衝

  • Formotion(adidas)

Gil-zero搭載的formotion

阿里納斯,麥迪,比盧普斯,加內特,鄧肯,伴隨著it takes 5ive 韶華,逝去的還有Bounce和Formotion。在新晉炸子雞Boost主導高端款的時代,我們又在中端產品線看到了阿迪的老牌中底,再看到adiPRENE和adiPRENE+的搭配時,哪能不想起那個絕代芳華的T-mac

  • adiPRENE adiPRENE+

搭載adiPRENE和adiPRENE+的T-mac II

我們穿越時光,看到了那個少年曼巴,在簽約Nike前,科比布萊恩特穿也曾著搭載天足的阿迪達斯飛翔

  • 天足

搭載天足的Crazy 8

科比的紫金軍團漫長生涯里,最初遭遇的是那個同級新秀——阿倫艾弗森

  • 蜂巢氣囊(Reebok)

桀驁的Answer,不羈的Question 1
  • DMX(Reebok)

The Answer DMX 10

科比與艾弗森,加之麥迪卡特,開啟了「四大分位」時代,隨著年齡,傷病,際遇,後者們漸漸凋零,科比獨孤求敗之時,腳踏著重裝登場的上古洪荒巨獸們開天闢地的神器——匡威的韋德橫空出世。

  • Icon(converse)

ICON WADE PE

閃電俠的球鞋生涯如同其職業生涯一般坎坷,匡威——JORDAN BRAND——李寧,李寧近年來已呈現出國貨自強的態勢,WOW系列更是不遮不擋鋒芒畢露。

  • Bounse +(李寧)

搭載的Bounse+的海盜
  • 弓(李寧)

李寧單弦弓2010
  • 雲(李寧)

李寧雲 II

從往事中回過神來,驀然發現已經到了三分球轟殺、小學生日天的時代。UA頂著Nike與adidas硬生生的開闢了自己的一片天。

  • Micro-g(Under Armour)

Micro-g

球鞋科技的明天,依然不會風平浪靜。

Chapter 2 外底

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當高端球鞋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Nike與adidas給出了兩種對立的科技,滿足了我們對於外場外底與內場外底的需求。

  • XDR(Nike)

XDR外底的KD Trey 5

XDR將外底的耐磨性提升,降低了橡膠和水泥球場對球鞋的侵蝕。

  • Non-Marking(adidas)

Non-Marking外底的adiPower Howard III

而Non-Marking則為地板球場的橡膠痕迹提供了優質解決方案。

外底對運動的影響更多由形狀、尺寸、紋路相關,這其中的代表者就是

  • Free(Nike)

zoom kobe II的free

除了Free外,上述一般不被列入「科技」範疇,但有一項技術雖說與功能無關,但卻極大提升了球鞋的顏值。

  • 冰底(Nike)

首款搭載冰底(水晶底)的籃球鞋——AJ11

Chapter 3 鞋面

球鞋領域的「科技」和我們日常說的科技其實並不在一個次元,有時我們心心念念的球鞋科技不過是一個微小的結構/材料變更罷了,但正是這些小革新,讓世界越來越美好

  • 快速系帶系統(Nike)

AJ13內置快速系帶系統
  • 自動系帶系統(Nike)

Kobe AD nxt的自動系帶系統實現了「一拉緊」
  • BOA系帶系統(Puma)

trinomic disc的BOA系統改變了系帶的交互方式

微小的地方在悄然改變,鞋身則是天翻地覆,從皮革鞋面到「塑料」鞋面再到編織鞋面,廠商們在重量和穩定之間尋求著黃金分割點。

  • Flyknit(Nike)

Kobe elite的flyknit鞋面
  • Battleknit

LBJ15的battleknit鞋面
  • Flywire(Nike)

在飛織(flyknit)之前,N家就已經開始使用編織技術加固鞋身減輕重量

搭載飛線的HD2015

飛線飛織以及其同類技術讓這個時代的球鞋保持強度的同時大大減輕了重量並增加透氣性。而在當初Nike在鞋面技術上則走過一條截然不同的路,雖然產品線沒有延伸下來,但卻造就了意外的經典。

  • Foamposite(Nike)

噴、泡是鞋頭們的心頭好,一次成型的一體鞋面高端大氣上檔次,歷代復刻配色更是騷出三界外

與噴泡類似,採用側面加強的科技還有猴爪,踝部兩側的加強材料使得球鞋穩定性與包裹性大增,而這款科技也何其代言人手套佩頓的風格完美契合。

  • 猴爪(Nike)

搭載猴爪的zoom flight the glove
  • 碳纖維板(Nike)

收款搭載碳板的籃球鞋AJ11

由於支撐,防扭轉上的超強實力,碳板已成為Nike高端球鞋標配。與之相對應的aadidas在這方面就稍顯簡陋

  • Torsion system

unknow

Torsion system雖然在外觀和功能上不及碳板,但由於其搭載鞋款多,價格相對便宜等優勢,也是不錯的選擇。

待續dai"xudai"xdaidad


看來不加圖沒人看啊有木有T-T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圖片均來自網路
排名第一的答案已經很全了,我補充幾個
hyperfuse技術: nike的鞋面技術,外面是網裡面是熱熔材料,保證鞋面支撐同時保證透氣性,代表:hyperfuse系列

TRINITY:AND 1的機械緩震技術,樣子很炫但具體性能不明,據說很硬,穿的人很少,代表: AND1 MYSTIQUE MID

DMX:銳步緩震技術,有很多種形態,大多是氣墊但艾弗森答案9代是機械緩震技術,在這裡統一說了,代表:艾弗森答案系列

Zip:New Balance多用於跑鞋的機械緩震技術,邦納的一款籃球鞋貌似用過,還掉底了╯﹏╰

flyknit: nike新型鞋面技術,採用編織工藝打造柔軟透氣的鞋面,多用於跑鞋,籃球鞋也有應用,代表:科比9代

free: nike鞋底結構技術,保證鞋底的最大化柔軟,多用於跑鞋,但籃球鞋也有應用,代表:科比2代

huarache:nike的鞋面技術,保證鞋面的支撐和透氣的平衡,代表:2k4,2k5

猴爪:nike的鞋面支撐技術,利用tpu構成類似猴爪形狀提升支撐,代表:佩頓系列

foamposite:nike的鞋面技術,最大特點是利用發泡材料鞋面一次成型,提升鞋面支撐,代表:噴泡系列,詹姆斯4代

hug環抱技術:阿迪一種鞋面結構技術,特點是不用鞋帶,但球鞋很重,代表:麥迪4代

hyperposite:nike新型鞋面技術,對噴技術的改進,代表:詹姆斯11代、12代

zoom max:NIKE新型氣墊技術,綜合了zoom的柔軟和Max的避震,可以說是最好的氣墊,代表:詹姆斯10代

I.P.S:air Jordan的緩震技術,通過不同密度的Phylon柱放置在不同的位置達到優異的緩震效果,代表:aj 20,21

air max 360:NIKE多用於跑鞋的氣墊技術,緩震很強大,而且中底部分就是大氣墊沒有泡棉,代表:Air Max 360 Basketball

暫時想到這裡,不定期更新


回答個片面的吧 不管什麼科技 現在最感興趣並且想嘗試的是boost


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科技,但這些科技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緩震,每一次起跳落地緩震科技都在發揮著作用;二是支撐和保護,好的鞋子整雙鞋都是支撐和保護的科技,比如鞋底的碳板或TPU,能夠減少變向等動作引起的鞋子扭曲程度;還有後跟的tpu,不管走路還是運動,邁步子首先著地的就是腳後跟,所以後跟的支撐也是可以減少形變,降低受傷的可能;鞋面的支撐,鞋面的支撐一般體現在你的腳在鞋內是否完全被包裹住,在繫緊鞋帶的情況下,如果你的腳在鞋內還是能夠自由的滑動,那恐怕這雙鞋並不適合你劇烈的運動。最後一個方面其實就是細節方面,可能稱不上科技,但是這些細節上的設計有時候比科技都管用,比如內靴設計,透氣方面的設計,鞋底紋路的設計等等。


穿的最多的就是蝸殼系 從5到10 還有一些特別版dreamseason毒液什麼鬼的版也實戰了 11還沒買日狗。。kj一開始是zoom再到後來墊就有露娜了 還可以吧 9系了那是。感覺最舒服 說的舒服是個人從反應度柔軟度保護程度打得最順穿的最多因為感覺對了 就這樣 ,個人感覺是5 和9,不要噴我///除了上面的 其他幾系 不是感覺底子有點薄就是有點硬 扭的話真的要扭誰都擋不住 。10那點qdd我特么都不敢去水泥地去塑膠也就這樣吧 反正不感覺不太自在 。7的話記得挺耐的 一直去水泥摩擦哈哈哈,我打的沖b小前 所以挺喜歡這類的。嗯 就這樣。


最喜歡air max360,lbj8用過,避震效果杠杠的


其實不需要那麼多,如果你就是實戰非專業的,那麼你需要考慮的僅僅是耐磨緩震,購鞋的時候看這幾點就行
1.zoom(不是air要看清、使節7和kd5是air後掌)
2.飛線(我覺得沒什麼卵用)
3.tpu或碳板(增強反饋.抗扭轉)
4.xdr(耐磨)


boost. 飛線 無縫縫合 zoom airmax Lunarlite Foam total air SHOX 動態飛線 碳纖維支撐板 無痕橡膠 還有那坑爹的XDR


nike zoom lunar airmax zoommax.飛線技術.李寧的前b後c,阿迪的boost.


推薦閱讀:

如果 2016-17 賽季威斯特布魯克場均三雙獲得 MVP,詹姆斯還是最全能的球員嗎?
為何AJ8在正代系列如此「低調」,或者說相對而言鮮有人收藏與喜愛?
為什麼籃球隊員在比賽中摔倒後,都是隊友拉起來而不是自己爬起來?
請大神幫我制定一套籃球訓練方案?
克里斯保羅有著什麼樣的天賦?

TAG:籃球 | 籃球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