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有形商品相比,為何很多人不願意為知識(技術支持、諮詢、指導)付費?

舉例:願意買紙質書但是覺得電子書不值錢;願意為藥品付費但是讓醫生做專業的診斷不願意花大錢;願意購買保健品但是不願意為專業的營養師做的指導付費;願意免費看專業的博客作者寫的文章(如營養,健康等),但是做收費閱讀或者收費訂閱卻不願意接受。

故事:某公司一大型設備壞了,請工程師來維修。仔細檢查後發現是某個小零件壞了,換了零件就修好了。事後開出賬單:配件一美元,技術服務費一萬美元。有人不解。配件確實只值一美元,但判斷何處故障是個技術活。這項技術需要長期的學習培訓成,前期投入極大。

問題:為什麼現在的環境中,和能拿在手裡能吃進嘴裡的東西相比較,大家不願意為知識(技術支持、諮詢、指導)付費?如何才能培養大家為知識付費的意識?
能感知到它的成本並心甘情願的為知識付費這種意識怎麼培養,如果大部分人都養成這樣意識的話需要多少年?


先提一個概念:價格公平性 (price fairness)
意思可以從字面理解,即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價格的感知,是否公平公正值得買。

一般來說,消費者感知的價格公平性由三個因素決定:
過往價格:以自己之前對同類產品的消費價格作為參照
競爭者價格:以競爭品牌的價格作為參照
感知成本:對產品成本的感知

對於題主所說的「大家為何不願意為知識(技術支持、諮詢、指導)買單?」,我認為是因為這類產品在價格公平性的感知上有天然的劣勢。

過往價格:中國盜版猖獗,很多人從來就沒有花錢買過電子書,軟體之類的商品,對此類商品形成了「免費」的錯誤印象。至於服務、諮詢類商品,人們購買的頻數很低,過往經驗往往很少,比如一個人一輩子往往只會上一次游泳培訓班,所以倘若突然看到游泳班較高的價格,沒有過往經驗參照,就會覺得不公。但如果一個愛好健身的人,常年混跡於市內各大健身房,對健身教練指導的價格已經心中十分有譜,就不會為一個看似高昂的價格大驚小怪。

競爭者價格:當消費者看到一個高昂的價格時,如果看到貨架上其他同類商品都是這價,自然不會形成對特定商品感覺不公的印象,而會認為「這類商品確實都挺貴」。但遺憾的是,超市貨架可以方便比較,服務類商品較難產生這種對比。比如消費者較難找到一個信息整合平台,把市內的游泳培訓班價格都列在一起比較,更多時候都是,打個電話,或者到現場詢問單個商品的價格。這時如果游泳培訓班工作人員主動告訴消費者市內其他競爭者的價格,或許能幫助消除價格不公感。

感知成本:這點我認為是知識、服務類商品最大的硬傷。實物類商品的成本較易感知(如桌子板凳泡麵手機),企業也可以很容易地圍繞產品的物理特徵包裝各種新概念提高成本感知(xxx奧氏體不鏽鋼。。。)但服務類商品的成本主要體現在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則主要體現為人們習得技能的教育成本,而這種教育成本很難被消費者設身處地體會到。設想一下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首先哭訴一段自己十年苦讀醫學院的經歷。。。總感覺不太可行。但某些企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這種成本被顧客感知到,比如管理諮詢公司都招名校畢業生,並在客戶面前有意地將教育背景透露出來。

參考資料:
Bolton, Lisa E., Luk Warlop, and Joseph W. Alb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un) fairnes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9.4 (2003): 474-491.


因為知識是公共品。

公共品具有兩大特徵:

1、非排他性。當一個人在消費時,ta 很難阻止其他消費者的加入。換句話說,公共品無法被獨佔。就像我在知乎上寫答案,你可以看到,他也可以看到,受益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作為提供者,該如何確定向誰收費呢?

2、非競爭性。當一個人在提供時,增加一個消費者,不需要增加額外成本。比如你給別人做私教,多一個人來旁聽,於你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同。了解到這一點,理性的消費者便會千方百計搭便車,而不是乖乖付費。

所以,對於知識來說,價格機制是失靈的。表現出來的就是「很多人不願意為知識付費」。有鑒於此,我們期待政府而不是市場來充當配置者。

當然,聰明的人們也嘗試過給知識定價。比如,pay as you go 就是一種機制——你付多少取決於你認為它值多少。到廟裡燒香,沒人規定應該給功德箱里扔多少錢,但麻煩纏身的人總是願意多給。知乎上的打賞機制也是同理,但恐怕很少人會指著這些生活。相比於知識,pay as you go 顯然對信仰更有效一些。

不過,事情也不是絕對的。當知識被重組打包而具有了排他性,比如,大學學位就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的,或者以書刊、光碟的形式發售而具有了競爭性,就有適用價格機制的條件。我們把以上這些稱為知識產品。知識產品不再是純公共品,而開始具有某些私有物品的性質。它可以具有獨一無二性,比如某些秘方;它可以附加藝術價值,比如小說、漫畫;它還可以附加服務價值,比如諮詢公司提供的服務。諮詢公司為什麼能夠賺錢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聲譽和附加了昂貴的服務價值,儘管諮詢公司毫無存在價值的聲音也一直不絕於耳。

總的來說,知識產品相比於真正的私有物品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裝修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低估設計師的工作,不願意為設計方案買單。抓住這個心理,裝修公司常常會推出裝修附送設計的套餐。其次,哪怕再獨創的知識,也有技術溢出的困擾。武俠小說里不是經常有躲在小樹林偷看高手習武而自學成才的人嗎?

知識產權由此應運而生。在有限的時間裡,研發者可以享受由專利產生的收益。這個制度設計,承認知識產品終將被 free ride 的現實,退而求其次,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保障研發者的利益。

當然,也有不願意妥協的人。比如,可口可樂就把它的配方鎖在保險箱里,而不是申請專利。

補充:現代創新理論已經不再滿足把知識僅僅看作公共品了,如何把知識進行合適地分類,如何更好地刻畫知識的生產和擴散,成為了創新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


很多人不願意為直接的知識付費,是因為他們還沒意識到自己時間的成本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被花掉的「終日」,說的就是時間成本。


1、
未來為知識付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在很多環境里最值錢就是消息和思考模式。我叫它「仙人指路」,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仙人指路。

即便找到指路的仙人,教學也是有人情成本的,付費反而是最省時省力的辦法。

我用過「在行」,約的是某領域的資深從業者。之前找過關係約朋友的朋友,有一搭沒一搭的不太樂意。後來一付費,專家很欣然就來了,聊得很好,也不用組局,省時省力。

我大概也能明白對方的感覺,大家素無交往,一頓飯就要告訴你很多?還是最好付點錢,哪怕意思一下。而且現在願意為知識付費的人不多,去做一個付費的人,對方也會對你刮目相看一點。

一個願意為「個人價值」付費的人,走到哪兒都會順利一點。

2、
上面說的是仙人指路式的知識,另一種知識是標準型知識。

我的要求不高,翻譯就是標準型的知識服務的一種,只要達到「信」就可以。市面上有翻譯P2P網站。P2P一對一在線付費翻譯,付三五百能找個人把一篇中長文翻得很有水平,一天交稿。

因為翻譯質量和自己翻與Google翻的差太多,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之後我就把有要翻譯的事情都包出去了。此後深深覺得外語是門手藝,自己手潮,就得就尊重手藝人。

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就是付錢,這種花點小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感覺太爽了…

3、
實際上,我也是對知識收費的收益者,恩,我在以知識收費。
從我個人簡介就可以看出來,我有時候會因為你問我問題而向你收費。

我的收費標準是:一句話能解決的,不收費。
簡單可以找到解決方案的,小几百塊。
要動腦筋的並且比較有意思的問題,一般就會約見面或者電話聊一下。每小時收費和「在行」差不多,但我沒掛「在行」,因為不想一個準備一個特別明確的topic的主題。所以只能通過問題來判斷我到底能給有個什麼答案或者解決,我判斷是我能力外解答不了的,不收費。

大概這方面有收入超過一萬塊吧,也沒做過回訪不知道滿意不滿意,但是從有回頭客、也有轉長期固定會面這店來看,應該還不錯。。

4、
最後收費這一點,真的可以區隔掉「我先來問問」這樣的看客。
「我沒想好呢,就先來問問」這樣的朋友,在一開始剛上知乎的時候還蠻多的。往往行動力思路都比較欠缺。聊過,特別為他們著急,之後問過也沒什麼進度。

而願意付費的人群,往往就是真的從零到一地在解決問題。我有幸和其中一些諮詢者成了朋友,他們思考正面、執行力強、觀察細緻。對我自己的幫助也很大,經常覺得自己很幸運啊。


5、
最後做個知乎Live的小廣告,最近聽過幾場,也是收費知識點一種。
我的感覺就是「連故事都不講一個上來就直接說硬貨」,「這樣的人原來是這樣生活的!」、「到底是內行啊,真是有門道」

真的有知乎幾年前的那種感覺 。


單純的知識總是帶有某些壟斷性,這使得如果完全依賴市場定價的話,定價偏高於市場最優價格。
恕我直言。換句話說,我傾向於認為,那些你們視為珍寶的知識其實不值那麼多錢。


其實我一直覺得「不願意為知識和課程付費」是一個偽命題,中國人只是「不願意為版權付費」。

對於不能提供良好互動體驗和附加價值的知識形態,人們選擇不用錢去買,是因為盜版的一樣好用。畢竟購買標準化的東西靠良心來維繫實在太孱弱了。但是呢,不買不代表他們不用。況且正是因為用的人多,才會有人去做盜版。

所以,培養知識購買的習慣,重點在於如何將學習這件事變成一件互動性強、沉浸度高、體驗感好、甚至有一些集體性的事情。

想一想新東方、新航道,想一想各式各樣的考研班、演講課程、產品經理培訓,甚至是拖延症和婚姻關係專修班。中國人對於集體上課這件事,其實是有心理依賴的。

港真,中國是做知識創業最好的地方,你看歐洲人每年在海灘邊躺屍兩個月,你從6歲到26歲卻在不停考試好嗎?

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

放一張特別「香港現象」的圖。香港有種學習文化叫做「補習天王」,例如彭浩翔在新電影《香港仔》就讓古天樂飾演了一位英語老師,住豪宅開豪車,這可一點不誇張。

在現實生活里,這些教育機構針對初中高中學生開設的補習班,甚至能達到近千人規模,學生為了追隨自己喜歡的名師,是會去體育館上課的。

天王天后們的幾人高的照片,常年佔據香港各大數層樓高的廣告牌,厲害的老師,年入千萬,轉會費都要幾百萬的。是不是教英語教出一種球星的感覺?

人們可願意為知識花錢了。

所以關鍵還是得顏值高。


不需要多想這個問題。
不願意買單的是沒有感覺到需求的迫切性。只要感覺到了,都乖乖掏錢。現在不願意掏錢的是時候未到。


真正說知識不值錢的也都是些讀了幾年書自認為有點學歷,有點學問的,這跟真正擁有知識是兩碼事。真正不願意為知識買單的人最終也得不到知識,這跟它是否有價值無關。真正有知識的人,會把知識變成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無可取代的價值。人家是肚子是有東西,人家站在高處也坦然。最怕的是讀大學幾年不好好讀,該實踐的時候不實踐,該理論的時候不學習,畢業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到處嗷嗷,看吧,讀大學真tmd沒用。事實上,讀大學真沒用么,知識真不值錢么。
好的東西永遠都是好的東西。比如善良,真誠,知識,勇氣等等一些美好的東西,他們永遠都不過時。真正靠捷徑一夜暴富發家的人少之又少,現在的中國商人都知道,如今的市場體制,暴富保暴利潤的機會難的有,如果有 ,也是擠破頭皮難之又難。
其實歸根究底一句話,多少牛逼的人自然有牛逼之處。不同的是,在那麼多牛逼的人身上,他們的突然成名,他們的所謂另類過去都被無限的放大,誰問過他們曾被多少人罵是傻逼,誰問過他們紮實的基本功。
知識是無價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真不是僅僅是口號,也不是對小學生說的。


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一下,除了高票答案的「知識難以衡量,難以向客戶證明其價格公道」外,我認為還有另一種解釋。

頂級公司(曾經)願意拿上百萬去買一份諮詢報告(或許也就是幾十頁的PPT),只是為了:
1.節約時間成本;
2.把資源投入到最重要的其他領域;
3.出錯有人背鍋

我也見過初創公司老闆從諮詢公司詢了幾個方案(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然後自己窩在辦公室里幾天拼湊出一個薪酬福利工激勵方案的奇葩案例。

之所以初創公司覺得不值,是因為:
1.相對於一次性數萬數十萬的投資,創業者的時間更不值錢;
2.初創公司並不需要那麼完善成熟的方案,即使上了也不見得能物盡其用,對症下藥

我在之前一個知乎live為什麼越來越貴的問題中還提到一點:可能是初創公司老闆對諮詢顧問的價值並不理解,他意識不到一個諮詢顧問提供的方案背後積累了多少年的經驗和教訓:

為什麼國外油畫比國畫賣得貴?
油畫的作者從構圖到成稿要花大量時間。所以一幅油畫價格都不菲。而國畫,經常看到某大師信手拈來,短短十幾分鐘就畫成一張。外國人不了解國畫背後的底蘊,覺得這太簡單了,所以不願意支付高價,卻不知,國畫和油畫一樣需要畫家付出艱辛的學習和努力,外國人看不到國畫大師們之前夜以繼日的練習技巧,以保證他們能熟練滴在幾十分鐘內完成一幅名畫。

再說一個例子:我太太是私立學校老師,家長會在外面給孩子上各種補習班,每小時500元也不嫌多;而我也聽過小區的鄰居老人抱怨100元/小時的英文家教太貴沒效果…呵呵

之所以鄰居會抱怨家教貴,是因為:
1.老人對錢的概念和年輕人不同;
2.沒錢
3.老人對老師的付出價值不認可

我在關於知乎live的回答中也提到過自己的一個事:

大概在2年前,我和一位專門投創業公司的大哥聊過一段,我分享了自己想做教育行業O2O類型產品的看法,他點評:不錯,可以做一個小而美的產品,如果你做了,我有需求的。

我問為什麼是小而美,他回答:教育培訓這種知識分享是非常主觀的,同樣的內容,不同人的認可程度不同。你認為有價值的分享,別人看來可能毫無意義。

同樣的知識,在不同人眼裡價值也不同,越是高尖端的知識感興趣的群體越小眾。所以普通大眾不願意買單啊


如果買賣的是「知識」,那說明買賣雙方是信息不對稱的,而買方肯定處於劣勢。

交易雙方歸根結底是博弈關係,這種情況下你如何讓買方對賣方制訂的價格完全認可?

說到底 就是「你肯定坑我了」


可以的話,我不願為任何東西花錢,只是有些東西沒有免費的替代品或者沒有免費獲取的途徑而已
。。。。。。。。。。。。。。。。。。。想不到我隨便吐槽的話得了這麼多贊,那些自己認認真真回答的沒人看,我是該高興呢,還是悲哀呢。。。下面的評論比我答的好-_-|| @張空 解釋的比我清楚


商品交換的基礎是商品價值,建議題主閱讀關於貨幣起源與發展,理解流通的意義,對商品價值的公允性有了解後不難理解這種[知識無價/廉價/溢價]現象。

定價困難,公允性透明度欠佳,流通差,評判標準不一致,導致知識/服務價格的非理性。

解決辦法是嫁接,與量化指標,例如時間療效形成關聯,量化定價

嫁接在證書諮詢上的心理職業輔導,考級培訓就可以量化標價,按課程時間/療效(拿到證書)收費。即使拿到證書不等於高薪工作,人們也願意支付對價。

家政三替水管工是按時間+療效收費,基準是上門費+材料費+手工費。清潔小時工僅按時間,兩小時起價,因為上門做半小時讓人走小時工賺不到錢也就沒人幹活了,而且乾淨的標準沒有ISO9000,所以僅依託時間即可,不加療效,療效眾口難調。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家沒有說到。
中國的人力成本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低的,導致了大家認為人的勞動不值錢只有物品才值錢。
現在中國通過持續發展,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人的勞動也就越來越值錢了,這就導致了很多需要購買服務的人難以接受這麼高的服務費用。


因為有型物品一定程度上都是通貨,就是產權可以交易或者轉讓的。比如你買了一本實體書,如果你不喜歡了可以把它賣掉,送給別人或者放在廁所里應急。但一次講座如果你聽了不滿意你是沒有辦法對這種無形的產權再分配的。
一般來說,商品服務的產權可轉讓性或者說流通性越好,消費者越有信心。比如如果商家提供30天無條件退換,一年無條件保修,那一定可以有吸引顧客當下購買的作用。同理如果諮詢,音樂等無形服務或商品也能提供類似的流通性保障,那人們會更有機會去領略它的價值。
我覺得問題不在於大家不承認那種價值,而是因為上述理由沒有意識到這種價值,但這責任不在消費者。


因為願意買單的都當了老闆了,已經在花大價錢在招聘員工了;
不願買單的,都在給人打工,同時給自己找理由,「沒錢,吃個面還考慮要不要加個雞蛋,憑什麼他說幾句話我就要給錢?」,不肯承認別人的知識的重要性,然後自己卻可能正在從事這樣的工作(給人提供技術支持、諮詢等)。


實際上,提問的前提假設是不成立的。

現在的發達經濟體,人們在無形服務上的消費遠遠大於有形商品消費。

2012年,20大經濟體三大產業佔GDP比重一覽: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經濟體第三產業比重都在70%以上,而相對「有形」的第一產業只在個位數。

服務業分成3大塊:一類是公共產品服務,也就是政府軍隊等向社會提供的安全保障服務;第二類是生活服務,就是餐飲、旅遊、娛樂等;第三類是生產性服務業,這是現代第三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外匯、風險投資、設計、研發、培訓、諮詢、會計、物流、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

隨著中國的後工業化,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比重也將逐步增大。企業也愈加重視諮詢、融資、設計、信息服務等「無形」服務,投入也正在隨之傾斜。


「1999年,十二年前,我的書賣18元一本,2011年,賣25元一本,很多讀者還都嫌貴。您知道這十二年間,紙張,人工,物流都漲了多少倍,但出版商一直不敢提太多價,因為怕被罵,文化人臉皮都薄。一本25元的書,一般作者的版稅是百分之8,可以賺2塊錢,其中還要交三毛錢左右的稅,也就是可以賺一塊七。」

這是韓寒因為百度文庫侵權問題在給李彥宏寫的一封信里提到一本圖書的利潤。

到現在為止,韓寒的一本書最貴也超不過30元。但是有絕大多數的人他們寧可去買一件300塊錢還看起來不怎麼樣的羊毛衫,也不會去書店買一本圖書看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是「土豪」。「土豪」的本質意思是指在鄉里憑藉財勢橫行霸道的壞人,與土改和革命時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關。

即然和分田地有關,那就一定要有實體物品的存在,對於戴大粗金鏈子的土豪來說有形商品和無形且又在短期內看不出所付費商品的價值體現相比較,土豪當然是更容易為有形商品買單。

土豪在唯成為土豪之前,他經歷過物質生活貧乏,所以在他稱為土豪之後,他感覺有形商品更能給他帶來安全感,他認為有了物質上的滿足,那些所謂的技術、諮詢、指導甚至知識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

我有個朋友,她會經常買一些名牌化妝品和名牌包包,但是她從來不會去報一些興趣輔導班甚至也不願意給自己電腦里裝一個正版的軟體,一次逛街,看到一個地攤上是買書的,她很高興拉我過去,她對攤主說她想買本書,攤主說你自己看要哪本,一本十塊,不分薄厚。我那朋友居然說了句,「給我本最大最厚的。」 當時我就懵了,後來問她為什麼要買這樣的書,她說:「划算啊,又厚又大放家裡看著舒服啊。」

在這個吃著速食,任何事情都求速成的時代里,人們熱衷與有形商品的購買中,殊不知這種「最快速度」的滿足需求已經開始變質膨脹了。


對知識的不尊重,對人才的不重視,對人力資本的藐視!


這是一個我國產業結構帶來的消費觀念的問題.

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 中國GDP的構成自2002年超過一半是有第二產業(建築業製造業) 構成的, 這個比重在逐漸下降但是到2012年仍然佔45%左右. 而第三產業(諮詢服務物流, 樓主所謂的無形產業)經過長期快速增長, 2012年已經佔到中國GDP 45%左右和第二產業持平, 但是其中還是以物流和基礎服務為主(多謝馬老闆), 諮詢所佔的比例還是很少. 而相比其他發達國家, 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要到70%以上. 雖然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但是產業結構轉型在近10年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個人感覺現在大家還是比較願意為知識技術買單的, 因為一是這個在國內真不貴, 二是這個活你不找人你自己真的幹不了...

另外盜版就另說了


無形商品沒有大宗市場,沒有標準化,沒有信息透明,難以體驗或試用。
逆向思維參考APP STORE,做到了大宗,標準化,信息透明,可試用,消費意願自然就上去了。
知識經濟合理的市場模式應該是,免費提供大多數內容,內購少量優質內容或定製內容。散兵游勇不能開黑車,至少要用滴滴。


雖然是14年的問題,但還是想認真回答下,一方面是互聯網知識付費的代表產品分答和值乎都是在今年火爆起來的,另一方面為自己這個學期末的經濟學論文小小準備一下。

1.人們是否不願為知識付費?
先舉幾個例子:巴菲特午餐拍賣最高達345萬美元、沃頓MBA兩年學費120萬人民幣、麥肯錫應屆生年薪20-40萬不等。
從例子中不難看出,知識不僅是價格不菲,而且仍有無數人趨之若鶩,但這些取決於消費者偏好,對知識偏好越強的人,通常經濟實力越強。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在比較窮的時候,通常會把錢花到吃、穿、用上,有多少人願意餓著肚子看書?但當最底層的生理、安全需求滿足後,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越往上層需求,需要的知識越多、越高級、越貴。
總地來說,越有錢的人對知識花錢越多,知識越多的人越有錢,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

2.與有形商品相比,更不願為知識付費?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知識交易中自帶強烈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我要買一件衣服,我可以先試穿,有充分的機會看材質、看效果,滿意了才買,買了後悔還可以7天無理由退貨,這個過程就在不斷降低交易中信息不對稱的影響。首先,「體驗後付費」相比於「付費後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不對稱性;其次,可以退貨又將信息不對稱帶給消費者的消極影響降到了最低。
但是,當我要向一個心理醫生諮詢,在和他對話前,我無法知道他的效果如何,即使聽別人評價,參考意義也不大,因為知識的評價遠比實物主觀得多。而諮詢完了又不能退貨,因為知識並非實物,你退了還可以二次銷售給別人。
我們很多時候意識不到這個知識到底該付多少錢,付了後悔的風險很大,乾脆不付了。所以,信息不對稱性越低的知識越容易定價,像是名牌大學、名人,他們的名聲就是對抗信息不對稱相對有效的方法。

3.怎麼看互聯網知識付費?
互聯網有個很大的特點是:非競爭性,即多一個人消費帶來的邊際成本為零,不影響其他人同時消費。也就是多一個人看你的知乎答案,你也無需付出更多勞動。因此我們習慣了免費看電影、用軟體,互聯網好像是免費的印象深入人心,因為它的總成本確實遠低於一些傳統行業。
但越是如此,我們越能單純地去衡量知識的價值。在以前,知識以書本的形式出現時,書的價值既包括知識的價值,也包括印刷成本,而電子書很便宜就是因為把印刷成本排除了。
而網路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能否做好,在我看來,就是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程度,才能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願意持續消費。比如打賞就是一種體驗後付費的形式,能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不對稱為保護用戶體驗,但知識是一次性消費商品,所以付費率低,利潤會十分有限;再比如,以知乎社區大數據給回答者評級,這樣我們在購買知乎Live前可以做預判;還有就是輕模式的分答比重模式的在行要更受歡迎,因為雖然諮詢不能退貨,但損失金額小的話,我還願意再嘗試其他的人,如果一次損失幾百元又很失望,我可能就直接把在行卸載了。


推薦閱讀:

初學者怎樣學習心理學?
生活中有哪些實用的基礎禮儀知識?
理工科人士如果在相關知識和背景了解不多的情況下以肯定性的語氣跨界討論社科類問題,是否與科學精神相悖?
某個家庭中有 2 個小孩,已知其中一個是女孩,則另一個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TAG:知識 | 消費 | 經濟學 | 諮詢 | 文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