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中原地區為什麼丟失了河套地區就不能養馬了?

作為一個行外人,覺得馬這種東西,只要做好養殖工作,就跟其他畜牧養殖業類似。有了種馬和母馬,就可以大規模養殖了。中原其他地區這麼大的版圖,還圈不出來一個養馬地?


誠然,飼料是決定馬政的一個原因,但自然環境本身就對馬種做出了限制。「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在一般人看來,除了一些像汗血寶馬特別出名的,戰馬都是一種馬。實際上每個特殊環境下都有適應其生活條件的馬種。馬種既有區別,則體格,性格,耐力,爆發力皆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有的馬適合作戰,有的馬適合拉車,有的馬適合馱物。

下面以北宋馬政作為例子,來說說不同地區馬種的特點及優劣。之所以以北宋為例,一是因為北宋並未統一燕雲地區,相對於唐朝牧地「西起隴右、金城、平涼、天水,外洎河曲之野,內則岐、豳、涇、寧,東接銀、夏,又東至於樓煩」來說,實在小太多,河套地區作為馬源地顯得更加重要。二是北宋在馬政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從養殖——運輸——作戰都有一整套體系作為保障,各路有轉運使專職負責錢糧轉運調度,後來為了增加效率和限制轉運使許可權,還增加了軍須司一同負責糧草轉運。三是北宋經濟發展不錯,糧草供應並不是很緊張。關於北宋馬政的問題這裡就不在展開來說了,下面集中說說馬種的問題。資料主要來自《宋朝軍事後勤研究》。

1.西北馬 評價A+
我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所產的馬匹,產地包括:「吐蕃、回紇、党項、藏牙族、白馬、鼻家、保家、名市族諸蕃」。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青藏、新疆地區。這類馬是西域的主要戰馬種類,戰鬥力自然不必多說。

2. 秦馬 評價A
秦馬又稱西馬,主產於河東路、秦鳳路和永興軍路一帶,馬匹質量上佳,「惟西和、階州並是西馬,比諸州為最上」。(《宋會要輯稿》)這一地區養馬歷史悠久,其相對寒冷的氣候適宜馬匹的生長,民間也多有蓄馬。而以其府州產馬匹質量最佳,「凡馬以府州為最,蓋生於子河汊,有善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秦馬雖然骨骼高大,但「蹄薄多病」,存在著瑕疵「。

秦馬也是河套地區的主要馬種。

3.女真馬 評價A
女真人作為貢品上貢的馬,他們用海運的方式,將所貢的馬匹運至登州。北宋和大金翻臉後就斷了這條路。

4.河北馬 評價B+
河北本群馬,是指由設置在河北路的牧監所孳生出來的馬匹,具有契丹馬的血統,雖然是「山寨」契丹馬,但是也算是很不錯的馬種了。更是北宋河北防禦大遼的救急馬產地。可惜這一地區戰事太頻繁,限制了其供應量。

5. 京東馬 評價 B
這可不是從京東網購來的馬,而是產於宋代京東路,相當於今山東全省和豫東、蘇北部分地區所產的馬匹。雖然質量一般,但其產量龐大,在馬匹緊缺的宋代,也算是一種優勢了。更重要的是,京東路距離開封很近,轉運起來很方便,叫京東的果然有物流優勢。

6.淮馬 評價 B-
江淮牌的馬,主產於江淮流域。價格和數量是其最大的優勢。「兩淮之地,承平之際,畜馬成群」。淮馬體格矮小,自成一種,僅僅比江南所產之馬稍強,不是用作戰馬的理想馬匹種類,但因其價格低廉,「每匹通不滿二百千」,價格要比三、四百千一匹的川馬和廣馬低了一半,並且便於沿江諸軍採用,「即同可得」,降低了運輸路程和馬匹運輸損耗,故而受到宋廷的青睞。

南宋以後,這個地方更是南宋的主要產馬區。

7.川馬 評價 C
主產於西南地區,質量要差一些,體格短小,不能用作戰馬使用。同樣,北宋淪陷後成為南宋的主要產馬區。

8. 廣馬 評價 A-C
建炎三年春(1 129),南宋政府在邕州(今廣西南寧)設置買馬司,向其周邊的羅殿、自杞、大理等少數民族地區購置馬匹,廣馬之名由此而來。廣馬,是對這一地區所市之馬與邕州集結後送往朝廷綱馬的統稱,包含了諸多種類,不同地區所產馬匹質量參差不齊。大多跟南方馬一樣質量不好,不能用於作戰。

但其中也有一種奇葩——大理馬。這種馬,「雖互市於廣南,其實猶西馬也」,評價甚高,南宋期間大量採購,可謂是拯救了南宋騎兵。《建業以來系年要錄》「乃命(廣西)經略司,以三百騎賜岳飛,二百騎賜張浚,又選千騎赴行在」。當然大理馬價格是貴了點,但誰讓南宋不差錢呢。

9.江東馬 評價C
其實就是矮腳馬,一米高。試想這樣的馬怎麼能用來打仗呢。
--------------------------------------------------------------------------------------------------------------------------------------------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大宋國內的馬種的質量就相差極大。從北到南,從西到東,質量依次降低。「冀北、燕、代,馬之所生,胡戎之所恃也」。宋代牧馬業的發展失去了傳統的畜牧業基地,迫使宋人不得己在黃河中游和中原地區這些農耕區內開展牧馬業。在傳統的農耕區內設置牧監,棄農從牧顯然有悖於事物發展規律的,江南悶熱潮濕的氣候條件對馬匹的飼養是極其不利的。馬匹對於氣候條件的不適應,體現在孳生成活率的低下和疫病蔓延導致馬匹死亡。以饒州孳生監為例, 「所蓄牝牡馬五百六十二,而斃者三百十有五,駒之成者二十有七"。用於繁殖的種馬562匹,死掉了315匹,佔56%,剩下的247匹育有馬駒27匹,成活率僅為10%!沿邊所市之馬,歷經長途運輸至內地,因「非本性所宜,例生諸病,因致傳染」,往往一匹馬得病,短則一月之內就會傳染成群,造成大量死亡。

回到這個問題,並非沒了河套就不能養馬,而是養不好——錢太貴,人太累,馬太差。

當然河套地區作為牧馬區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1.氣候適合馬匹繁殖,「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2.大片草場,提供草料
3.距離戰區比較近,本身就在邊郡,轉運比較方便,間接減少馬匹損失。
4.距離中原比較近,同樣方便轉運到其他地區。


1.不是南方不能養馬,而是南方不適合養大馬;

2.大馬的體型巨大,而體型巨大的哺乳類動物在炎熱的條件下都會本能地避暑,不然就不能維持自身體溫的適度和恆定,進而導致生理機能混亂而病亡;

3.所以,馬其實無所謂生活在南方北方。但是,如果是在南方炎熱的氣候下,馬是難以負重疾馳的——因為這會迅速提高體溫,而很快倒斃。別說馬,就是個人在酷暑下負重疾馳也會倒斃;

4.所以,2就決定了馬在炎熱氣候下更容易死亡——在江淮一帶,每年要倒斃十分之三的馬匹(其中也有人為的因素);

5.所以,3就決定了馬在炎熱的地區,較少能進行負重疾馳的訓練。而戰馬都是要負重疾馳的是要能負重二百斤以上,日行一二百里甚至二三百里。未經過這種訓練的馬,就算長得高大,也無法充任戰馬——在炎熱地區的大型哺乳動物,往往都是慢吞吞地走動,很少奔跑。而黑叔叔們對付獵物的辦法,就是尾隨,讓獵物不得喘息全身發熱高溫不退然後倒斃;

6.如果單純熱也就罷了。關鍵中國南方不僅熱,還潮濕。這就為蚊蟲病害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馬是比較嬌嫩的,銅驢鐵騾紙糊馬,就越發容易發生健康問題(你也會發現驢子和騾子體型更小且不善疾馳);

7.而最根本的問題是,南方面積狹小(平地面積不到北方的十分之一)、山地丘陵密布、河湖港汊縱橫,根本就沒有多少空間可以養馬(馬意外崴腳斷腿的幾率比北方大得多),也更無法為馬提供足夠的馬料——除非馬能上山啃木頭(而北方的農作物秸稈,特別是梁粟黍秫糜莜麥小麥燕麥等等都是上好的馬料)。

8.這一系列原因才導致了中國越往南,越熱、越濕的地區,大型馬就越少。但是,並不存在不能養馬的問題——海南島也照樣可以養馬,但不適合養戰馬罷了。


簡單回答一下。因為養不起,因為養馬需要牧草的。

按照現代畜牧業養殖資料,一匹馬一年約需要 1.8 噸飼料(這是現代技術養殖,古代的需要量更大,我認為不會小於2噸)。適合馬匹的牧草是禾本科和豆科,它還不吃高粱麥稈之類,要吃含纖維較少的優質穀草和青草,夏秋季青牧草是最好的飼料。豆科只能當馬的粗飼料。另外還要一些如熟豆粕、麥子和麩皮之類,在口糧中要佔一定比例。因此一匹馬需要相當大的牧場才能養活,比養人需要的面積大多了。

所以河套地區的天然牧場一旦失去,中原地區想養馬,就要從人的嘴裡奪糧食去給馬匹,代價太大,養不起。所以才有歷代馬政以及各種互市。對中原來說,如果養馬就要有一部分人沒吃的,那還不如直接買,而拿中原盛產的絲綢之類去換,當然是最划算的。

大致如此。

PS:題主應該是把河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搞混了。


那些說丟了河套沒大草原養不了戰馬的,合著朝鮮的騎兵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嶺南沿海牧場, 幾盡蕩沒於賊手, 惟晉州興善島, 則舟師久駐閑山島, 僅得保完, 兇鋒或進一步, 則此場之馬, 決非我有。」

——宣祖27年三月二十二日

人家在島上都能養馬……馬政不善就是馬政不善,攤手。


請問這個千年老墳是怎麼被挖起來的。。。
------------------------------------------------
引自錢穆先生《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再說到國防資源問題,這也是宋代一個最大的缺憾。中國的地理形勢,到了黃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長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戰,一定得要騎兵。而中
國之對付北方塞外敵人,更非騎兵不可。而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
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養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養,要在長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群養,才能為騎兵出塞長途追擊之用。而這兩個
出馬地方,在宋初開國時,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國手裡。與馬相關聯的尚有鐵,精良的鐵礦,亦都在東北塞外,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王
荊公行新法,一面想訓練保甲,一面又注意到養馬。但在中國內地養馬不方便,據當時人估計,養一匹馬所需的土地,拿來種田,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這是在農業
社會裡要準備戰爭一大缺點。王荊公不得已,定出保馬政策,讓民間到政府領馬養。把馬寄養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養,平時民間可以利用領養之馬,遇到戰爭需
要,在臨時集合。這種事,民間當然情願做,領一匹馬來,平時作牲口用,卻不曉得馬在溫濕地帶飼養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但馬死了要賠錢,於是農民把養馬看
作苦事。政府卻要挨派,於是保馬變成一秕政。其實這一方法,縱使推行有效,遇到戰事,一群羸弱之馬,也未必真有用。在這一制度上,也可告訴我們宋代國防上
所遭遇的大難題。

總結一下吧。。估計現在的人乾貨都懶得看。。
1.馬匹需群養,需有廣大的平原草場。而南方多丘陵,地形不宜。
2.馬匹須有足夠食物保證,同樣需要草場。
3.須有合適的天氣,南方濕熱馬匹易病。
4.戰馬需精鐵以製作戰備物資,南方無優質鐵礦。


推薦各位一本書《十至十三世紀生態環境變遷與宋代畜牧業發展響應》,如下圖,就題目先放個總結論:除了河套地區,北宋境內也是能養馬的,但縱觀整個宋朝歷史,儘管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一定成績(最多時北宋境內蓄養了20萬匹馬),但存在先天不足,養馬存在很大困難,對本書做個簡單概要:

1北宋自然災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極為頻繁的階段,影響了牧草生長和馬的健康,人口的大幅度增長,過度開墾,森林植被不斷被破壞,水土流失風沙頻繁,尤其是因為傳統牧地丟失,被迫在內地大規模畜牧,過度放牧又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

2傳統的北方優質牧區基本上都被少數民族佔領,但幸運的是宋代處於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寒冷時期,比前朝更冷,且宋越往後整體氣候越冷,宋代的適合畜牧地區又向南移了近2個緯度,農牧分界線南移,儘管如此,由於氣候仍然相對炎熱,尤其是夏季,導致宋朝一代,馬匹繁殖率低下,死亡率高,從周邊引進的馬匹也經常死損嚴重

3因為氣候變化,長期持續的寒冷乾燥氣候,原本華北平原等農牧混合區開始退耕還牧,黃河沿岸一帶,也因為氣候變化變得相對適合畜牧,北宋牧馬監都分布在黃河沿岸(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河北路、京西路等因為有廣闊沖積扇平原,地勢平坦,牧地廣闊,適合馬匹飼養,是宋代官營馬業主要集中區域,關中地區,陝西一代是宋朝重要的馬匹輸出地,河南地區尤其是鄭州、開封一帶因為土地貧瘠乾旱少雨,不適合耕種,被宋朝政府置為重要的牧馬草地,河南成為北宋事情重要的牧馬地區,馬監數量佔據全國一半

4北宋中前期,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高,森林為建造馬棚提供了木料,又能夠為牧草生長提供水分,防止草場沙化,但後期因為統治者大興土木,以及人口大漲、過度放牧等原因,導致森林不斷不砍伐引起嚴重水土流失,牧場沙化鹽鹼化,官營牧場面積由宋前期的9.8萬公頃降為5.5萬公頃,又引發了黃河決口,造成更嚴重自然災害

5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為了解決官營牧馬造成龐大的財政壓力以及侵佔農業耕地,開始大量廢除官營牧監,


南北朝的時候,淝水之戰東晉騎兵正面硬上前秦軍的時候也沒見過說缺馬,岳家軍在湖北養馬,明末農民軍在中原轉戰也有大批騎兵,到晚清捻軍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的純農耕區拉出十幾萬騎兵(就算裡面有一半騎的是騾子和驢,也談不上缺馬。),就連南邊起於嶺南江南的太平軍也不是說沒有騎兵。

種植業和畜牧業從來都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神他媽馬匹只能吃牧草,放牧影響種植業。

你種糧食作物的秸稈不能用來喂馬?種了大豆榨油之後的豆餅不能用來喂馬?改良土壤的苜蓿不能用來喂馬?

而且真正的戰馬是用糧食喂得,放青只能讓馬活著而已,要批重甲沖陣,馬匹必須上精料:穀物,豆餅,苜蓿,胡蘿蔔,粗鹽,甚至晚唐五代中國武人最囂張的那會兒,有在戰鬥間隙用粗糖來給馬匹恢復體力的土豪行為存在。

戰馬是農產品消耗的無底洞,只有強大的農業才能供養優質的戰馬,而戰馬的育種一定是需要龐大的種群數量的,有大量不能用作戰馬的馬匹同樣可以拉車、耕作作為馱畜和力畜。

事實上軍隊的機動力並不看騎兵的戰馬質量和數量,只取決於後勤和輜重的馱畜是否充足,因為戰馬是騎兵的武器,不是騎兵的載具,唐軍日常行軍的時候騎兵都是牽著馬下步走的,除了軍官之外哪個騎兵敢騎在馬上,就等著中軍虞侯的大鞭子吧,唐軍步兵一隊50人有50匹馱畜,日常行軍的時候,也不允許騎著馱畜,一概下步走。而宋軍連搬運甲胄輜重的牛車都配不起……能有個屁的機動力。

————————————關於北宋農業的問題————————————

論及農業,無非是糧食產量,耕地數量和人口。

1,首先是糧食產量問題。

個別人津津樂道的「漢代約320億斤、唐代約595億斤、北宋約1284億斤。」的數字已經被算出這個數字的張邦煒老師自己推翻,見《 歷史學如何算起來? ——從北宋耕地面積、糧食畝產量等數字說起》

「 ……而我竟將不真實的畝產乘以不真實的畝積,從而得出北宋年糧食總產量高達1284億斤,無疑是鬧了一個大笑話。」

張邦煒老師有勇氣將勘誤自己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其學術精神實為我輩楷模。

2,其次是耕地面積問題

何炳棣先生《中國歷代土地數字實考》中列舉了北宋不同年份有關耕地總面積的八個數字,認為:「僅就這八個數字之間極不穩定的大起大落,就可推知這些數字決不會反映當時的耕地面積。」

開寶末(976),天下墾田二百九十五萬三千三百二十頃六十畝。

至道二年(996),墾田三百一十二萬五千二百五十一頃二十五畝。

天禧五年(1021),墾田五百二十四萬七千五百八十四頃三十二畝。

皇祐中(1049-1054),墾田二百二十八萬餘頃。

治平中(1064-1067),四百四十餘萬頃。

舉例而言:皇祐中墾田二百二十八萬餘頃,治平中四百四十萬餘頃,其間相去不及二十年,而墾田之數增倍。 二十年耕地翻番,顯然不現實。

《文獻通考》里馬端臨記載了一位臭不要臉的官員(就是《治平記》的作者),放過耕地面積3000萬頃的衛星……折算出來比今天共和國的耕地面積還高,也是夠了。

我們來看看這個衛星是怎麼放出來的:

而敘《治平錄》者,以為此特計其賦租以知頃畝之數,而賦租所不加者十居其七,率而計之,則天下墾田無慮三千餘萬頃矣。

給各位文言文閱讀能力已經倒退到讀不懂中國話的大仙們翻譯一下:

寫《治平錄》的作者,認為這個數字是通過計算賦稅輸入來知道田畝的數量,而不征賦稅的田地有百分之七十,大概算一算,天下開墾的田地肯定有三千多萬頃了……

一個封建王朝對自己70%的田畝不徵稅……這種瞎比放屁的話都能說出來,我真是……忍髒話忍得辛苦。

舉例言之,

熙寧年間,成都路21萬頃,按照賦稅不及十之七的說法,成都路田畝70萬宋頃。

百畝為頃古來皆然,一宋畝合0.865市畝,也就是說貴宋成都路一路的耕地,合今市畝6055萬畝,為今天成都市耕地面積(648萬畝)的近10倍,為成都平原總面積(9000平方公里合1350萬畝)的近五倍!

壯哉我大宋!!!!!!!

而即便是按照21萬頃的數字,2100萬宋畝,合1816.6萬畝,還是比成都平原的面積大……

宋朝賦稅之重可見一斑。

3,最後是人口問題。

我懇請各位好好去讀一讀《文獻通考·戶口考》

天禧五年,天下主客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口一千九百九十三萬三百二十。

仁宗天聖七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一十六萬二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千六百五萬四千二百三十八。

慶曆八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七十二萬三千六百九十五,口二千一百八十三萬六十四。

嘉祐八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三百一十七,口二千六百四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一。

英宗治平三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二百九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一,口二千九百九萬二千一百八十五。

神宗熙寧八年(1076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五百六十八萬四千五百二十九,口二千三百八十萬七千一百六十五。」

右以上系《國朝會要》所載戶口數目,今考元豐三年(1081年),檢正中書戶房公事畢仲衍經進《中書備對》,內載天下四京、一十八路戶口主客數目,微為不同,又有各路細數,今具錄於後:

天下總四京、一十八路。戶,主客一千四百八十五萬二千六百八十四。

口,主客三千三百三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九。

丁,主客一千七百八十四萬六千八百七十三。

這位檢正中書戶房公事畢仲衍可是今天國務院辦公廳高級秘書級別的實務官員,而且其文中有天下各道州戶、口、丁的詳細數目,應當可信。

哲宗元祐六年,天下主客戶一千八百六十五萬五千九十三,口四千一百四十九萬二千三百一十一。

元符二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九百七十一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口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六百六。

徽宗崇寧元年,天下主客戶共升戶三十萬三千四百九十五,口四十萬九千一百六十三,增入元符元數,計戶二千合一萬九千五十,口四千三百八十二萬七百六十九

馬端臨非常完整的呈現了北宋開國以來,從一千多萬人口增長到四千多萬人口的過程,除了元豐年間老畢的數字相對於五年前的增速有點誇張之外,並無實質性的出入。而且非常明確地丁口分計,一千多萬丁,三千多萬口。

至於北宋人口上億的結論,"口數系丁數"的解釋肯定已經行不通了,但是似乎還有其他的解釋?願聞其詳。

——————————關於葛建雄的分割線——————————

《宋代人口新證》中葛建雄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考察「詭名子戶」不可能導致戶口比失調的問題,核心還是「口數即丁數」的那套理論,但是我遍查葛建雄的文章,完全看不到畢仲衍的材料出現……我真是……更辛苦了。

——————————宋人對於戶多丁少的理論————————

兩宋之交的李心傳在《本朝視漢唐戶多丁少之弊》:

西漢戶口至盛之時率以十戶為四十八口有奇

東漢戶口率以十戶為五十二口可准

周之下農夫唐人戶口至盛之時率以十戶為五十八口有奇可准

周之中次自本朝元豐至紹興戶口率以十戶為二十一口,以一家止於兩口則無是理?詭名子戶漏口者眾也然。

還不止是這一位這樣認為,宋人多有發覺戶口數對不上的問題,所有人的解釋都是詭名子戶,從來沒有人指出過宋與其他王朝戶口統計數字的區別問題。

如果真的是由於宋代戶口的統計與前代不同,那麼戶口比過高是很合理的,為何宋人紛紛指出詭名子戶的問題?

4,詭異的戶數

而且啊,咱們拋開人口和丁數的問題,開寶九年(976),平定江南之後,天下主客戶三百九萬五百四。

至道三年(997),天下主客戶四百一十三萬二千五百七十六。

二十年時間戶數增長了33%,這已經很搞笑了。

到天禧五年,天下主客戶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

你媽嗨啊,一代人的時間天下戶頭翻了一番,宋人是屬兔子的?騙鬼啊?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河套地區卻是是養馬的好地方,但不是唯一的地方。事實上,中國本土最好的戰馬並非出自河套平原,也不是蒙古高原,而是青藏高原。
河曲馬_百度百科

河曲馬亦稱喬科馬,原產中國甘肅、青海、四川3省交界處,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 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九曲黃河第一灣,河曲馬的故鄉。
準確的說,在明朝以前,河套平原一直是中原漢族王朝優良戰馬的產地。但從明朝開始,青藏高原取代了河套平原,成為了明朝優質戰馬的供應地。洪武三年,朱元璋派使者前往西藏招撫,後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改換門庭,投降明朝。明廷在藏區設立了三個軍事機構加以管理,即烏斯藏都指揮使司,管理西藏本部;朵甘都指揮使司,管理青海及甘肅、四川藏區;俄力思軍民元帥府,管理西藏阿里及今印巴克什米爾部分地區。明朝建立對藏區的統治後,就開始想辦法從那裡獲得戰馬。最開始是直接強征,但藏區生產力低下,強行徵收對普通藏民帶來的負擔太重,很快就引起了藏民的反抗。明廷只能換了個辦法,他們發現藏人對茶葉有著異乎尋常的依賴,於是便利用茶葉來換取戰馬,也就是後來著名的「茶馬交易」。具體操作辦法是,甘青新藏族部落,採用進貢回賜模式,即每年將若干戰馬進貢給朝廷,再由朝廷以回賜的形式將茶葉補貼給藏人;烏斯藏各部,改用互市模式,到漢藏交界處的茶馬市場,用馬直接換取茶葉。通過這些方式,明朝每年都可以從藏區獲得大量優質的戰馬,如河曲馬,因此對河套平原的依賴大大減輕,這也是明朝後來放棄河套平原的原因之一。


我就提一個地方——沙苑監,怎麼在唐朝的時候就是國家良種養馬基地,到了宋朝的時候就養驢了?地殼運動頻繁?


嘴炮完畢要加點硬菜

《唐代畜牧業領導機構太僕寺研究》

王政軍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

《兩宋牧田探析》

徐黎麗

蘭州大學歷史系


唐宋時期沙苑地區的畜牧業

薛瑞澤


人不行怪天咯


看看元朝的養馬範圍:除了傳統的蒙古草原等游牧區,江南、腹里和遼東諸處亦散滿了牧場,早已打破了國馬牧於北方,往年無飼於南者的界線。中原、腹里的牧場有如下諸處:遼陽、大同、太原、廬州、饒州、安西王府、冠州、恩州、高唐州、大都、真定、益都、山東、河南、懷孟、清池縣、南皮縣、廣平等地。內地各郡縣亦有牧場。
所以,某些人所說的中原地區不適合養馬,完全沒有道理。什麼狗屁養馬需要乾燥、寒冷的環境,反問一下英國馬是怎麼回事?阿拉伯馬是怎麼回事?
之所以,中原王朝不在中原地區養馬,完全是因為缺乏動力,和遇到了阻力。
以宋代為例。
缺乏對外擴張的動力。這是一個死結。對外擴張就意味著軍人勢力膨脹,凱旋歸來的大將很容易篡位。所以,宋代皇帝不敢輕易擴張。同時國內的地主階級,對游牧民族的土地興趣不大。
另外,就是阻力。宋代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土地在地主手裡,國家掌握的很少。為了養馬,就得圈地,損害地主階級的利益,同時也會損害佃農的利益,阻力太大。


所謂的 燕雲十六州 與其說是 宋朝的軍事力量的死穴,
不如說, 刻意求取 燕雲十六州 成為 宋朝外交的最大敗筆

已經有人說了 河套地區不養馬啊哈哈,所謂 失去養馬之地的說法,至少有1000年了,南宋就這麼總結(辯護),歷代文人也因循守舊,錢穆之說也並不新鮮!

真正的原因是宋朝的外交目標太過單一和明顯(文人政治也起來一定作用),使得北方民族的外交反而更加靈活和務實。 當今民主外交和精英外交 也有相似點,看看歐洲的民粹主義外交政策吧。

金 就說, 你要燕雲十六州 好 你贊助我們 幫我打遼國,宋朝乖乖地合作了
蒙古說,你要恢復汴京 好 你贊助我們 幫我們打金國,宋朝又乖乖的合作了

下過象棋的都知道,如果你老是想吃對方的某一個子,那麼結局是非常可悲的。

並非影射釣魚島 或 台灣。


到現在還有這麼多人把原因推給自然環境,真是沒想到。
北宋時期,官營馬場並不少,但是,官員和吏員管理能力差,貪腐嚴重。一個大型馬場,在冊戰馬上萬匹,點檢的時候,只有羸弱老馬一千多匹,數十萬畝草場,往往只剩下幾百畝,最要命的是,點檢出來的問題,政府無力解決,佔地貪污馬匹馬料的都是惹不起的權貴,佔了白占,貪污了沒人敢治罪。
所謂的名垂千古的名臣,都是掌握了話語權的沽名釣譽之輩。
比如包拯包青天,上級讓他去基層查隱田,他查不下去怕得罪人,跑回來了。敢查的都被撤職搞死了。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地盤可不產馬,照樣組織起了一隻無敵鐵騎統一中國,明朝後期可不缺產馬地,全國就沒有一隻能打仗的騎兵。


這是不對的。

沒了河套不好養馬的話,春秋戰國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河套除了李牧之後的趙國,他們的馬哪來的?動不動千乘萬乘之國?

朱元璋北伐,打到河套很久以後的事,他的騎兵非常出彩,馬哪來的?

有這種說法我看是來自宋朝。宋朝在王安石改革前養馬主要在官方的馬監,成本極高貪污極重,一年出不了什麼馬,和歷朝歷代不同,不具有普遍意義。


你搞錯了……宋朝沒有好的養馬場因為丟失了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
而且培養騎兵不是簡單養馬就成了,而是需要人馬合一的大規模戰陣訓練。
這種事情只有在開闊且非農耕區才有條件。


歷史中,中原王朝即使丟失了河套地區,也仍然能養馬,並且養戰馬。


例如,宋朝的河東路和永興軍路等有養馬地,能養戰馬。
《宋史》兵制馬政記載 「河東嵐、石之間,山荒甚多,汾河之側,草地亦廣,其間水草最宜牧養……河東一路,水草甚佳,地勢高寒,必宜馬性。又京西唐、汝之間,荒地亦廣。請下河東、京西轉運司遣官審度,若可興置監牧,則河北諸監,尋可廢罷。」

宋朝戰馬曾經很多,坊監及諸軍馬曾超過20萬匹,曾號稱戰馬數十萬匹。
《文獻通考》兵考四:「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十萬匹……」
宋太宗之後,《文獻通考》:「其孳生之所,即大名、洺、衛、相州凡七監,多擇善馬為種,牝牡為群,歲遣判官一人巡行點印,二歲巳上者歲約八千餘匹,凡京城諸州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坊監及諸軍馬二十餘萬匹……」
但是宋朝後來自己把馬政搞的一塌糊塗,怨誰?


甚至江浙也有可以養馬的地方。宋朝之前的五代時期,江浙還有養馬的地方,杭州近郊還有馬場,「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五代時江浙割據者在杭州近郊設馬場,《夢梁錄》記載:「昔吳越錢王牧馬於錢塘門外東西馬塍,其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今(南宋)餘杭,臨安,於潛三邑,猶有牧馬遺迹也。」 南宋就在臨安(今杭州)、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設置馬監。

劉邦、李淵起兵的時候,地盤遠小於宋朝接手的後周(後周幾乎統一了中原),更沒有河套,更缺少馬,而且其馬的數量遠少於宋初。 但是漢朝、唐朝仍然通過自己的擴張、發展,養了戰馬,建立了騎兵部隊。
漢朝是先養戰馬組建了騎兵部隊,然後才佔據了河套地區。

沒有證據證明朱元璋在南方時接手了元朝的在淮河流域的養的馬。到了元朝末年,後者那些馬是否存在還是問題。元朝中期、末期,馬場被佔據作為其他用途的情況大量發生。
《元史》載: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益都諸處牧馬之地為民所墾者,畝輸租一斗太重,減為四升"(《元史》卷21《成宗紀》四)。
元史·順帝紀》載:"台臣言:"系官牧馬草地,俱為權豪所佔。今後除規運總管府見種外,余盡取勘,令大司農召募耕墾,歲收租課以資國用"。從之"。

朱元璋起兵時,馬極少,然後朱元璋自己開始發展馬政、養馬。但是到了公元1390年,這時朱元璋已經驅逐蒙元、基本統一,並且是在深入北方草原取得捕魚兒海大捷之後,俘獲大量馬匹之後了,明朝清點全國軍隊,卻仍然只有馬45080匹。

根據《中國養馬史》、《明史》記載,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軍隊,只有馬45080匹。


不能養馬,所以戰鬥力就不行,戰鬥力不行自然就打不了勝仗,打不了勝仗能怪我嗎?得怪馬!馬!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北宋打仗連南宋都不如,這得怪南宋有河套嗎?我們都知道,並沒有,這得怪岳飛,所以把他弄死了。


馬也不是養出來就能打仗的。
你不用考慮氣候什麼的,先考慮一下,一個從小到大習慣了出門坐車,上班坐辦公室,從來不鍛煉的人,他的身體健壯度是否能比一個從小鍛煉,長大鍛煉,一輩子鍛煉的人相比?
養馬也是,游牧民族的馬好,因為他們營游牧生活,他們的馬要定時遷徙到水草豐盛的地區,他們還要騎馬射獵,他們的馬必然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給予馬鍛煉。
但是農耕民族養馬,在沒有理論指導的情況下,養馬很容易走向數字成本收益考核,只看馬的數量,不看馬的質量-----當用穀物來代替草料後更加的缺乏鍛煉---因為鍛煉會消耗更多的穀物,這都是成本,不像當地的草一樣無成本。如果草料是外地運來,則和用穀物是同樣結果。
南宋時期,原有養馬地喪失,只能從甘南買馬,西南馬一般只能拉車。
氣候倒不是主要因素,牧草也不是主要因素,歐洲沿大西洋國家冬季溫暖,土地多為農業,但同樣出產好馬。其實他們不是好馬原產地,只是他們早已掌握了育種理論。

秦馬舊二萬,乾道間,秦、川買馬額歲萬一千九百有奇,川司六千,秦司五千九百。益、梓、利三路漕司,歲出易馬絹十萬四千疋。成都、利州路十一州,產茶二千一百二萬斤。茶馬司所收,大較若此。慶元初,合川、秦兩司為萬一千十有六。嘉泰末,合兩司為萬二千九十四。

  然累歲市易,多不及額。蓋南渡前,市馬分而為二:其一曰戰馬,生於西郵,良健可備行陣,今宕昌、峰貼峽、文州所產是也;其二曰羈縻馬,產西南諸蠻,短小不及格,今黎、敘等五州所產是也。羈縻馬每綱五十,其間良者不過三五,中等十數,余皆下等,不可服乘。守貳貪賞格,以多為貴。經涉險遠,且綱卒盜其芻粟,道斃者相望。

宋亡在於國家抑武太甚,及末世的種種弊端,不在於馬。遼國有馬亡於金,金國有馬亡於蒙古,並不是遼國先沒馬才亡於金,也不是金國先沒馬才亡於宋。


咦?丟了河套就沒馬了?
嘉靖????誰特么黑我


其實哪裡都可以養馬,過去國內也有施行過馬政,但都是單養,每家養一兩隻,而且也有馬場(規模不大),但是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情況下養出的馬無法適應騎兵大規模作戰。

我曾經看過一個帖子,說草原上群養的馬和農戶單養的馬,區別在與沒有頭馬,草原上的馬群習慣了群體活動,跑起來是不看前方的,只低頭看前面的馬的屁股,哪怕是懸崖也會跟著頭馬跑下去,而單養的馬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騎兵大規模作戰,只有草原上生長的馬適合

尼瑪,我那個時候才知道為什麼《投名狀》裡面的劉德華要蒙馬眼…


中原的土地要種糧食,豐年都不敢說倉廩充實,還種草養馬,不太現實啊。


推薦閱讀:

請問港澳台居民跟大陸居民深度交流後對大陸的看法有所改變嗎?
在國外認識台灣人是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的姓氏為什麼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
台軍戰鬥力如何?
為什麼《假面騎士》與《奧特曼》之流的特攝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就是幼稚的代名詞?

TAG:歷史 | 生活 | 宋朝 | 中國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