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造成了港樂曾經的繁榮?又是什麼造成了它現在的衰落?港樂還有可能有新的黃金時代嗎?

個人看法:上世紀後期,香港經濟、文化昌盛,而大陸相對落後,導致香港流行文化席捲全國。而目前,隨著大陸經濟、文化的進步,大陸地區流行文化開始發展,加之張國榮等巨星的逝世,以及歐美等外國的音樂進入中國,港樂逐漸式微。


2012年2月9日——2月14日(這天既是情人節,又是元宵節),著名作詞人黃偉文(Wyman)親自挑選18年最好的詞作,廣邀40多位圈中歌手好友,在紅館連開六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派對。一連六場《Concert YY黃偉文作品展》,場場爆滿,每場嘉賓的嶄新演出更惹來全城熱話;一向充滿時裝氣息的Wyman更為所有表演歌手擔當服裝指導,場面熱鬧,令觀眾目不暇給。
最後一晚的演出中,黃偉文登場,說了以下一段話:

過去6晚裡邊,你夠膽說你沒看過全香港最精彩的歌手在這裡演出?(鼓掌)
不斷聽到有人說:
「shine重組啊」 (歡呼)
「側田,不要整天在北京啊。」(歡呼)
「陳曉東,你多回來啊。」(歡呼)
「傅佩嘉,你都是先別帶孩子啦」(歡呼)

有時我在這裡想,其實最初最初。
我們為什麼會任他們去開麵館、去賣保險、去照顧子女,去拍戲,離開香港?
而不是留在香港多一點呢?
我好恨這幾年,網路上人云亦云。
就說:「近十年的廣東歌沒以前那麼好聽」的人
我好不中意,好憎恨。
去年最多人投票他們喜歡的歌是《那些年》
我不是不能輸的。
我人生整天都輸的。
這幾年才贏回來這麼多的。
我生氣的是,為何大家有權,用你的票來投選的時候,你們會不中意自己本地的流行歌曲呢?
我再講一次,這幾晚,如果你們在這個舞台上面看到一些香港好勁的歌手好勁的音樂人的話,請你們廣傳開去。
我能夠做的,我已經做了。跟著下來,是靠你們來的。(鼓掌)

離開之前我真的想講一句話:
我記得李麗珊拿回那塊劃浪風帆金牌的時候,她說:「香港運動員並不是垃圾。」
我想說,香港歌手同音樂人,不單不是垃圾,他們還可以將垃圾重新化為神奇。

接下來,盧巧音登場演唱《垃圾》,之後是傅佩嘉《絕》,之後容祖兒《破相》,再之後彭羚黃耀明《漩渦》,垃圾四部曲悉數登場。


其實題主說的這三個問題,是很龐大的,沒有一萬字說不明白。黃霑先生在他的博士論文《香港流行曲的發展和興衰》里闡述得比較詳盡,地址百度即可。我在這裡做一個比較簡單的回答。

首先,談到香港流行音樂,很多人都在拿日本的JPOP、韓國的KPOP、歐美流行樂、台灣流行樂乃至大陸流行樂比較。其實這種比較本身是比較詭異的——香港,連一個國家都不是,不過一個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比北京的通州區大一點而已。日本、韓國、歐美……怎麼沒有人拿大阪流行樂或者洛杉磯流行樂來和港樂比呢?

所以,比不過它們,才是正常的。一個城市創造的流行文化曾經接近過,甚至某些時刻還超越過一個國家的流行文化,這才是港樂超常發揮、值得被大家銘記的地方。所以談到諸如港樂輝煌、沒落之類,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注意到了這一點,有些事情就好理解了。

比如有人說,哎呀80年代的港樂一大堆翻唱日韓歐美的,好沒創意——請注意,那時候一年出幾千首歌,本地的創作人根本不可能寫出這麼多歌來,其中有一半(其實連一半都不到)是翻唱很正常吧?香港就那麼大一點,幾百萬人口,你難道指望所有人都去作詞作曲?林夕老爺拼了半輩子命,寫了3000多首,已經是極限了。而3000多首,甚至都沒達到1985年一年的歌曲數量。

而如今,港樂沒那麼火,以前一個歌手一年三、四張專輯,現在一年出一張專輯都算不錯了。所以,原創的就佔了大多數,因為本地的原創市場足以滿足歌手的需求,翻唱就不再是必需品。

所以要搞清楚一點:80年代的港樂,並不是本地創作乏力,才去翻唱,而是香港只有這麼大,原創力雖然高過很多城市,但也已經到了極限;可港樂又在那一刻,跟打了激素似的,太輝煌太璀璨,一年出幾張專輯都供不應求,那就只好去國外揀現成的。

然後再來談樓主說到的三個問題:


什麼造成了港樂曾經的繁榮?

這和香港的經濟騰飛離不開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70年代港督麥理浩上任,大力懲治貪腐,建立廉政公署,有效的打擊了港英政府里一直存在的貪腐頑疾,給予了香港發展的基礎。香港百姓有一個共識,即「廉署是香港社會發展的基石」。另外,「香港,勝在有ICAC」,這句話,相信看過TVB和港產片的都熟悉。此外港英政府從70年代實施一連串的經濟利好政策,吸引了全球的投資商進駐,GDP開始迅猛發展,後來才有了「亞洲四小龍」的美譽。

其次,政治前途明朗。70年代末,就香港的未來如何去留一事,英國政府和中國就已經開始磋商。當時鄧公劃時代的「一國兩制」還未出爐,因此在大眾看來,香港的前途無非兩條:1.英國繼續管制,中國顯然不會同意,使出一切辦法讓香港不痛快,因此香港會被折騰慘;2.英國捲鋪蓋走人,中國接收主權,社會主義大旗飄揚在維港上空。

顯然,無論哪一種,對於香港人來說都是麻煩事。直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正式開始宣布一國兩制,「舞照跳,馬照跑」,這樣的情形下,香港人心中的石頭落地了。

解決了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問題,大環境蒸蒸日上,娛樂工業也沒停下來。

電影和音樂,兩者不分家。70年代末開始,一批年輕的電影人回到香港,他們用新的技術、新的理念衝擊了邵氏的片場制度,讓觀眾發現,原來電影不用在棚里拍,也不用上那麼厚的妝,竟然可以拍得這麼有生命力!這批影人里的佼佼者如徐克、許鞍華、譚家明等,帶來了香港電影新浪潮,開啟了香港「東方好萊塢」的第一站。

同時,60年代深受披頭士等歐美搖滾樂影響的孩子們,在80年代也逐漸長大,進入社會中層,成了有一定話語權的人物。這批人就職於電視台、電台,有的當唱片騎師,甚至還有的從DJ跨行到歌手,直接入行——我們都熟悉的林憶蓮,就是從DJ轉為歌手。這些人的品味,也帶動著香港流行樂的發展。

各大電視台紛紛舉辦各種造星活動,挖掘明星偶像。新秀歌唱比賽、TVB藝員培訓班、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數目繁多的選秀活動,也讓一批又一批的偶像苗子有了站在台上,受萬眾敬仰的機會。

不要小看這些比賽。新秀歌唱比賽的冠軍有梅艷芳、陳奕迅;亞視辦的亞洲歌唱大賽選出了張國榮;就連「業餘歌唱大賽」聽起來這麼不專業的比賽,也選出了張學友、李克勤。

不缺錢,不缺審美品味,也不缺明星,更不缺買明星單的粉絲,港樂的輝煌,在此刻變成理所應當了。

什麼造成了它現在的衰落?

時代背景,是主要原因。

90年代中後葉,亞洲金融風暴,大批香港人破產,跳樓燒炭自殺;娛樂行業也受到重創,大批唱片公司破產、收購、清盤,就連陳奕迅,當年也因為唱片公司的震蕩,被發配到台灣,在完全不會普通話的情況下去出國語唱片,差點就這樣回不來。

其次,盜版猖獗。早上八點才擺在唱片店裡賣的新專輯,晚上花20塊就能在夜市買到;再後來,連盜版都沒有,直接mp3。以前張國榮譚詠麟一張專輯能賣幾十萬張,後來一張專輯兩萬張就要開慶功宴了。全年的唱片銷量,從90年代中期的50多億,變為2005年不足5億,市場縮水1000%。

香港流行樂本身有兩種原因導致曾經那麼輝煌。

一是天王巨星的存在。四大天王、譚張爭霸、王菲、林憶蓮、梅艷芳……8、90年代的歌星,這些名字時至今日,依然是後來人不可高攀、望而卻步的巨星。他們的出現有時代的因素,更離不開自身的才華。就像現在,找一個如張國榮那樣,在拍戲、唱歌都做到極致,贏盡美譽,還極富個人魅力,充滿巨星氣場的藝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四大天王里,張學友依然是歌神,而劉德華到今時今日還是全民男神。陳奕迅被稱為第三代歌神還備受非議,又有誰敢說自己是張學友或者陳奕迅的接班人?

沒有了天時地利人和,於是再也誕生不出這些天王巨星。

二是廣東語的強勢發展。香港流行樂最大的特點是「粵語歌」,這是一種和普通話並不一樣的語言。80年代起內地逐漸改革開放,很多廣東人在外經商,世界遍布唐人街,說廣東話的人也越來越多,時至今日很多國家的唐人街里說粵語是主流,某些歐美電影表現中國人交流的場景里,他們依然說廣東話。

在這樣的情形里,一群天王巨星唱著廣東話的流行樂,也就被逐漸改革開放的大陸所好奇。鄧麗君過了是譚詠麟張國榮,然後是beyond,然後是四大天王……那時候,ktv里大家都會來幾句「講不出再見」,或者「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2013年,趙薇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還讓鄭微在大學的舞台上,唱了一首李克勤的《紅日》;《中國合伙人》里,幾個哥們賺了錢,在包間里也在唱《海闊天空》。

那時候粵語歌,有著明顯的標識,大家覺得唱這樣的歌也是一種流行,願意去跟風,反過來也影響更多的人去聽粵語歌,它是經歷過90年代的人的一種共同回憶。

而這種流行很快隨著90年代香港自身的諸多問題所淡去。天王巨星後繼無人,粵語歌失去魅力,韓國的HOT開始發威,韓流來襲,再是日本音樂、歐美音樂,台灣也出了一個風靡全亞洲的周杰倫……更新潮、更時尚的流行樂出現了,香港流行樂,也就漸漸的退出了舞台。

當80年代那種遠遠超出這座城市負載的輝煌褪去,香港回到了真實的狀態,大家自然會覺得,這是一種衰落。

港樂還有可能有新的黃金時代嗎?

坦白說,不會有了。

還指望將來有第二個張國榮或者張學友出現嗎?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

還指望將來有像林振強或者林夕這樣優秀的詞人出現嗎?我覺得也沒什麼可能性。

所以,像8、90年代那種黃金時代,不會有了。

但——

今時今日,香港流行樂成了小眾的產物,討論的人不多,一年出的新歌也寥寥無幾。

不過某種程度上,卻變精緻了。

當年一年出好幾張專輯,張學友也得去唱「而每過一天每一天這醉者,便愛你多些再多些至滿瀉」。一大堆的情情愛愛,口水得沒有意義。

如今一年張或者兩年一張,專輯精緻很多,可供回味的空間有很多。

比如張學友,最近幾年的幾張唱片,質量都很高。《Life Is Like A Dream》,他自己最喜歡一張唱片,首首都是水準之作;《Private Corner》,爵士樂主題,優雅簡單,百聽不厭;最新的《醒著做夢》,民歌+搖滾,味道特別。

沒有了市場的顧慮,張學友想唱什麼,才去做什麼。所以幾年一張,質量當然好過一年幾張。

如今每年的香港流行樂我還會寫top10,給大家推薦好歌。明顯感覺到的變化是,近年來我覺得是精品的好歌,情歌題材越來越少,寫社會的越來越多。比如陳奕迅2013年探討中年人生活感悟的《任我行》;獨立樂隊Kolor以貧困地區為題材所寫的《廣西山區寄來的一封信》;去年全城大熱,令大家思考在愛情之外多關注生活方方面面的《流淚行勝利道》;還有鄭秀文剛剛在演唱會上翻唱的另一首熱門歌曲《高山低谷》,寫著身份差距而導致的漸行漸遠;謝安琪的《家明》《獨家村》,前者紀念為理想捐軀的人,後者提醒大家保持獨立思考的人格……

香港流行樂,儘管沒有了張國榮,沒有了黃家駒,儘管回不到黃金年代,但我卻也很喜歡如今的狀態。它變精緻了。

如果你還願意關注港樂,關注當下的粵語歌,你會發現其中的妙處。


從內容和成員來看,還有一方面,就是粵曲傳統的流失。

1970-90年代活躍的詞人、作曲家、歌手,都是在粵曲粵劇還很興盛的時候成長起來的,他們長大了,寫流行歌,不費力氣就自然能把傳統歌謠和俗諺裡面一些很好用的東西,用到詞曲和唱腔之中。例如,早期武俠劇歌曲,你不會說它是「中國風」或「古風」,因為它就是中國,就是古,它不是模彷古代,它就是今之古人寫出來的,但又不那麼古。

然而,因為時代風氣崇尚西化,粵曲粵劇也沒有跟上時代,而被認為老土,香港流行樂壇雖出了許多亦古亦今的作品,但更多是有意識地要把「老土」的東西洗掉,黃志華叫它做「去粵曲化」。這個過程在1990年代中期完成,粵語流行曲不再有老土的、那種市井、鹹水、卻又帶點儒雅的味道了(除非偶爾故意用個幾首古曲),然而,之後新一代的作者,也就失去這些前輩耳濡目染就會了的功夫了。

這和粵語歌的衰落,不能說有非常緊密的直接關係,但我認為也很重要。如果現在偶爾還能出現幾首遣詞度曲、運字行腔上很「正」的粵語歌,網友不會令它埋沒,例如去年就有〈話你贛鳩怕你嬲〉。

台灣台語歌曲在1990年代之後的衰落,我認為也是同理:前輩會的,這一輩不會了。不是不可能學,但環境已不是那樣,想學回來就要花大把力氣,還不見得像。


歌手方面:
20世紀70年代
國語歌英文歌當道,卻忽然殺出一個唱粵語歌的高材生許冠傑,他不唱雖然市井卻能反映人們的真實生活,粵語歌一下子就成了主流。同時,羅文徐小鳳關正傑林子祥珍妮等等也是最最最受歡迎的!70年代末,港樂已經開始繁華了!

20世紀80年代
陳百強譚詠麟率先成為偶像實力派歌手,一大批年輕靚麗的偶像實力型歌手冒了出來。張國榮並不是80年代才出現在香港樂壇的,他是77年入行的,挨過8年,終於成功香港樂壇至今都非常耀眼的人物!女歌手方面,梅艷芳,陳慧嫻,葉倩文也熠熠生輝。這些年輕漂亮既能勁歌熱舞又能抒情婉轉的年輕人,吸引了無數無數的歌迷,讓香港樂壇一下子就生機勃勃了。除了這些歌手,還有一批組合跟樂隊也打出了另一片天地。beyond、太極、草蜢、達明一派等等。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譚詠麟永不領獎,張國榮退出歌壇,梅艷芳退出歌壇,陳慧嫻隱退嫁人,給新人騰出了足夠的空間,讓一批一批的新人逐漸嶄露頭角。這批新人跟他們的前輩一樣,大部分是通過新秀大賽入行,不久就各領風騷。緊接著媒體捧起的四大天王,幾乎包攬了所有音樂獎項。

20世紀90年代
張學友宣布不再以四大天王的名義參加活動,四大天王包攬獎項的局面也得到了緩解,黎明效仿譚詠麟不再領獎,給了另一批新人機會,這種老人給新人讓路的精神讓香港樂壇又湧現了一批。如陳奕迅、楊千嬅、陳慧琳等。

21世紀
隨著一批巨星的離世及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港樂也漸漸的失去了之前的活力,大陸市場的不斷開放,各種音樂的湧入,對港樂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造星時代過去了,巨星時代過去了,歌手們再難變成張國榮再難變成譚詠麟再難變成beyond,無論他們如何努力,無論實力多麼強勁,都有那麼一匹神一樣的前輩讓他們無法超越!

幕後方面:
日本流行音樂的引進
80年代大量日本音樂引進香港,通過重新編曲跟作詞,歌手的全新演繹,不僅紅了一大批歌曲,還紅了一大批歌手,看看那些巨星,當年基本上都唱過日本歌。當年盛行的的士高,正好需要哪些勁爆的日本歌!

原創音樂的崛起
除了日本歌,本土原創音樂也逐漸崛起。許冠傑、陳百強、張國榮、譚詠麟、黃家駒等都有自己的原創歌曲,原創音樂符合方式的潮流,也更貼近聽眾,各種獎項也是十分鼓勵原創作品。

詞曲人的輝煌
原創的詞曲作者不斷湧現。顧嘉輝、盧國沾、向雪懷、黃霑、林夕、黃偉文、雷頌德、盧冠廷、劉以達等等響噹噹的名字出現了!他們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讓港樂輝煌了起來。其中黃霑跟顧嘉輝的輝黃組合在香港音樂史是永遠無法忽略的一筆!

各類音樂的衝擊
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音樂元素的衝擊,各種文化的碰撞,港樂都收到了重要的影響。隨著大陸市場的開放,韓國流行元素的衝擊,港樂的路變得難走了。另外,香港電影的逐漸落寞,也影響著港樂。

最後,我贊同 「只要有廣東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


一早起床把陳樂基的月半小夜曲live又翻出來看居然看哭…大陸對港樂的印象大多停留在lesley校長古惑仔這些自帶文化符號的歌手,再後來就是謝安琪eason這些21世紀後靠兩個偉文壟斷粵語歌單的新勢力,90~00這個階段有太多沒來得及進入內地視野的歌手,只是隱約飄蕩於廣東地區家用音箱的集體記憶里。
永遠差一口氣的許志安,還有歐瑞強關淑儀彭羚,大概已經沒機會真正進入內地的視野。李克勤塞翁得馬,焉知禍福,第一首霧之戀從現場震撼力來說要秒去年古巨基的愛與誠太多,但這種震撼始終是一種帶有遺珠的綻放,在當下港樂融入市場的征途中,李在後面的競爭中除了唱國語或英文歌別無選擇。
上世紀那種「粵」到不行的字正腔圓的唱腔,以及歌手們幾乎普遍的無比穩定的現場功力,在當下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褒貶不一的教科書色彩,會有越來越多人認為這樣古板而無趣。上面提到的某位粉絲幾千萬的陳奕迅,多張現場專輯出現鼻音,喘氣,破音…而大家更願意用詩意和感性的視角去解讀這種不完美的表達。
上世紀港樂強大的魅力在於,用了很多霓虹作品,編曲和詞兒都是帶有hk時代感的厚度,情真,意切,格局和格調都到位。校長,哥哥,李克勤,陳慧嫻等人為代表的優秀香港歌手無一不是讓技巧與情緒完美交融,把力都發在live時觀眾憑肉眼不一定看得到的地方,通常排名不會top,但永遠有一席之地,而且耐聽。
就像一個霧夜,一場夜航,一個碼頭,一個煙蒂…永遠是過去的人唱得比較美,比較迷人。


港樂的繁榮與沒落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唱片行業的沒落是整體的沒落,我更願意將港樂的從繁榮到沒落,理解為港樂在內地的影響力的變化。


80、90年代的港樂在內地流行,有很多因素所構成。香港經濟的騰飛、電影的推動、原創能力的崛起都使得港樂在70、80年代迅速發展、日趨成熟。而那時內地經濟剛開始發展,充斥著的音樂是革命歌曲,樣板戲等。那時的香港是更強大的,更領先的。香港的流行文化(其中就包括香港電影、香港流行音樂),對內地來說變成了一種更優越的文化。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了解這種更優越的文化時,港樂也就在內地變流行了,也就是所謂的港樂曾經的繁榮。

港樂所謂的沒落,其實也就是在內地變得不再那麼流行。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我們的選擇更多了。同樣是外來文化的歐美日韓的流行音樂,對我們來說更新鮮,質量上也不比港樂差。而華語樂壇也冒出了一班有才華的音樂人,崔健,李宗盛,陶喆,以及之後更年輕的周杰倫、林俊傑等等。港樂顯得不再優越了,更多的人聽國語歌,也有的人聽日韓、歐美,聽港樂的人當然就少了。
二,港樂本身依託於粵語這門方言的特點被放大。和國際接軌後,學外語的人多了,學校也有開這些專業的。而粵語呢?作為一門方言,粵語除了在南粵一帶被人掌握,以及少部分的有心人去學,並不被人所了解。同時由於聽港樂的人少了,人的潛意識裡多少就會產生「港樂已經不流行了,現在誰還聽港樂」的想法。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港樂就這樣被其他流行音樂掩蓋了它的光芒。

港樂能否再現曾經那輝煌的影響力,我認為是不會的。但港樂的影響力不再,並不代表港樂本身素質的下降。
回頭看80、90年代的港樂,歌手一年發三四張碟,很多翻唱日本的歌曲。情歌當道,賣得好最重要。現在仍在做港樂的音樂人,原創能力夠強,更關注音樂的品質。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將社會人的共鳴融入音樂中,會在音樂上風格上做更多的嘗試,正如公元兄說的,「變精緻了」。
去年在港樂迷中飽受好評的兩張專輯,麥浚龍《柔弱的角》和K媽《Kontinue》,這樣關注弱勢群體、關注社會議題的專輯放在港樂曾經的繁榮年代,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又比如,2013年C Allstar的《Cantopopsiblity》則是將各種音樂元素玩了一次Cross-over,幾乎沒有一首可以算是純粹的情歌,放在華語樂壇也是難以想像的。

如今的港樂,儘管繁榮不再、變得小眾了,但卻使得它更精緻了,值得挖掘的更多了。至少,我還願意在港樂中尋找能帶給我的觸動。


花時間讀下這個吧。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
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 1949 - 1997 )
http://hub.hku.hk/bitstream/10722/31835/6/FullText.pdf?accept=1


衰落這個見仁見智吧畢竟國人都厚古薄今
而且現在輿論形勢唱衰香港才是政治正確
我倒認為現在這個時期才是香港本土音樂的黃金時期
可能是因為大陸的音樂的產業稍微發展(炒作)起來了
大家就都沒在注意現在香港的音樂
像現在Chistopher Chak、林若寧、雙偉文這些本土的詞人、曲人
都給香港的本土音樂帶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
很多人都認為港樂的黃金時期到陳奕迅就畫上休止符了(家人們的復古情節更嚴重,甚至認為陳奕迅「魚塘無魚蝦為大」,同期並沒有相當實力的競爭對手)
但事實並非如此
去聽聽連詩雅、張敬軒、麥浚龍、許廷鏗的歌
像《水星逆行》--連詩雅
《不吐不快》、《塵埃落定》--張敬軒
《羅生門》、《耿耿於懷》、《瑕疵》--麥浚龍
其中張敬軒的《不吐不快》真的很令人驚訝
林夕的長句配Chistopher Chak的曲
一句25個字,字字扎心
光是聽就感覺肺活量都不夠了...
現在的港樂已經不是當年要套日本歌的曲改詞的時代了
希望它發展的越來越好吧


過去10年,香港流行音樂開始出現斷層,甚至波及整個娛樂圈。


新時代有新需求,不可能用上世紀的模式,理所當然地重塑輝煌。

所謂上世紀的模式,就是無論影星、歌手、電視藝人等,只要按照既定模式給予機會,成功率基本上是可以預期的。


以音樂為例,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唱片公司要力捧一位新人,只需按既定模式宣傳、出版唱片、出席活動。


基本上每個都如法炮製,而收成一般都不至於太差。


偶有失手的例子,縱然未必成為巨星,也會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也有機會延續演藝生涯,可望日後伺機突圍。

過去10多年,香港樂壇並沒有生產出足夠多的,能獨當一面的巨星,去抓住市場和歌迷。


而網路平台的開放,也讓觀眾的重心一再往外傾。


今天的大多數製作公司,都不敢冒然將大量資源投放在一個新人身上,以免血本無歸。


這樣又怎樣可能造就一群新一代巨星,重振香港樂壇雄風呢?

如今要當個歌手,絕對不是什麼聲色藝俱全,就可以得到備受力捧的機會。


很多都要歌手本身找到投資者,才能和唱片公司商討合作方案。


至於投資者方面,可以是自己父母、家人,要他們掏一筆錢出來,讓唱片公司幫子女完成夢想。


如果家裡沒有背景的話,便要自己想辦法找個「老闆」了。


現在的歌手在推出第一首歌之後,從訪問甚至親身對話中可以聽出,他們其實並沒有奢望有一天能夠推出實體唱片。


反而很多都只是希望能夠在合約期內不被淘汰,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能找到什麼機會,就把握什麼機會。

縱使他們真的唱得很不錯也是如此,這和以前的歌手動輒便推出大碟大相徑庭。


包裝夠好,歌藝合格的新人大有人在,為何一個個經歷了單曲的試練之後,就遭遇滑鐵盧呢?


可能是斷層直接或間接矮化了音樂風格和市場,導致發展停滯,難以代代相傳地鞏固好樂迷。

以日本為例,無論韓流風暴吹得多麼猛,製作人和公司依然耗盡心機,培育和推出新的音樂產品,鞏固好一代接一代的年輕樂迷。


雖然當地的音樂產業也有萎縮的情況,但日系歌曲的風格和表演素質,依然能夠植根在當地樂迷的心中,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反觀香港樂壇在過去的十幾年,並沒有好好照顧本地樂迷,為新一代的受眾培育出讓人折服的巨星。


本地歌迷也嚴重外流,讓市場崩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香港樂壇逐漸衰落其實也有大家對香港樂壇新生歌手的關注逐漸變少的原因呢?

劉德華,張學友,張國榮,王菲,譚詠麟,陳慧琳,梅艷芳,鄭中基,再到晚一點的楊千嬅,容祖兒,陳奕迅,何韻詩,鄭秀文還有很多很多歌手,加上林夕,黃偉文,雷頌德等許多作詞作曲人,可以說是他們把香港樂壇推向了黃金時代。這些歌手伴隨著一代人或者說是幾代人的成長,出了很多如「約定」,「可惜我是水瓶座」等傳唱度很高的歌曲,在這裡也不一一列舉了。但是是個人因素也好,或者說是其他什麼因素也好,這些歌手中的很多歌手在樂壇上的活躍程度變少。就楊千嬅來說,結了婚,生了仔,有了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不可能再全心全力地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事業上。大家覺得香港樂壇的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應該是這個。


近年來,香港樂壇出現了很多新生的力量。比如說王莞之,泳兒,方皓玟,藍奕邦,洪卓立,鄭欣宜,還有已故的陳僖儀(很喜歡陳僖儀的聲音,如果不是那場意外,我相信她也能在香港樂壇上發光發熱。)其中也不乏很多像藍奕邦,王莞之,方皓玟這種類型的唱作型歌手。王莞之的名氣還要大一些,畢竟和張學友合作了「我真的受傷了」這首歌,再加上聲音的細膩,富有特色,也算是新生歌手中的佼佼者。這些歌手為什麼不火呢?或者說為什麼大家覺得他們對香港樂壇的貢獻比較小呢?根據我個人的觀點,我總結出了以下的幾種原因。


一,大家的情懷都寄托在了上一代歌手的身上,畢竟他們的歌聲陪伴著大家成長,或者說大家見證了他們的大紅大紫,大家當然把情懷都放在他們身上啦。這個道理類似於胳膊肘向內拐的道理。


二,上一代歌手或多或少的仍然活躍在樂壇上,加上內地上一代歌手的活躍,加上內地新生歌手的不斷湧現,這些新生代歌手的當然會受到很大壓力。


三,大家習慣將他們同上一代歌手或者作詞人,作曲人相比較,比如說大家可能會覺得王莞之的詞不如林夕的詞有詩意,或者覺得方皓玟的詞不如黃偉文的詞有深度之類的,從而導致大家對新生歌手的歌曲關注比較少。


可能香港的新生歌手還不如上一代歌手優秀,但是這些歌手也有他們的閃光點,希望真正喜歡粵語歌的大家在關註上一代歌手的同時也給予這些新生歌手一些鼓勵與支持。


非專業,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語言組織能力不強,望諒解。


1.香港8、90年代的經濟起飛,造成香港娛樂業十分興旺,消費需求旺盛,出來了一批天王巨星,如早點的許冠傑徐小鳳羅文,中期的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到後面四大天王。而同時期國內改革開放開始,思想解放,也出現了很大的娛樂消費市場,港台的卡帶、CD經過各種途徑流入大陸。
2.到了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盜版業開始蓬勃發展並威脅到唱片銷量,其後還有mp3等電子媒介的出現導致盜版行為進一步猖獗,唱片銷量銳減。由於唱片銷量下降,唱片公司只能縮減成本去做音樂,音樂工作者收入少了,導致人才流失+音樂質量下降,久而久之惡性循環加劇。
3.21世紀前後,由於互聯網等電子媒介的發展,國內的群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其他不同領域、語言、風格的音樂和歌手,台灣國語歌、韓語歌、日語歌、英文歌的聽眾開始上升,同時超級女聲等眾多大陸選秀節目興起拉攏年輕學生群體,導致群眾對香港音樂的關注度逐漸下降。同時隨著群眾的選擇變多,國語歌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選擇,而香港歌曲基本是以粵語歌為主,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廣阻礙。
終上所述,香港音樂興旺其實有它一定的偶然性,衰落也有它的必然性。並不是沒有明星隕落之後青黃不接,而是大環境已經決定了發展的趨勢。假設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在現在出道,也不一定能受到力捧,只唱粵語歌的話也不一定紅起來。其實經過了多年的調整,香港音樂正在從大眾流行歌開始向小眾領域過渡,從這幾年的歌曲看,口水歌的數量減少了很多,而多了更多內容有深度有社會意味的作品,這對港樂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最後放上我很喜歡的 @何言的名句 「只要有廣東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

PS: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巧合,當我抄襲


在《我是歌手》,李克勤選擇了他一直堅守的廣東歌,與香港歌唱組合C AllStar一起演唱了組合的成名曲《天梯》。

《天梯》講述的就是重慶「愛情天梯」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20歲的重慶江津中山古鎮農家青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在演唱前,李克勤還專門為現場的觀眾講述了這個故事。

其實,李克勤在《我是歌手》上堅持唱廣東歌,何嘗不是又一個「天梯」的故事?

在「四大天王」隻手遮天的時期,李克勤戲稱自己是「第五天王」。然而又並沒有什麼卵用。縱使有譚詠麟以接班人之稱的力撐,李克勤仍然浮沉多年,半紅不黑。

前些時間,李克勤上內地節目《蒙面歌王》,不能以自己的真面目演唱,在大眾看來,覺得他很委屈,不敢想像他的心有多忐忑。李克勤沒有嘶吼的歌喉,也沒有當紅偶像的人氣,有的只是踏實的唱功。當他贏得歌王,摘下面具的那一霎那,忍淚說著自己已經唱了三十年,讓人突然心酸湧上心頭。


這種心酸不僅為李克勤,也為這個正在萎縮的廣東歌市場。以前廣東歌是整個東南亞的一個焦點,但現在不一樣了,韓國音樂已經超前,國語歌也擁有了中國內地一個超大的市場,台灣也有自己的市場,廣東歌的受眾突然之間縮小了。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廣東歌已死」。

已故香港著名音樂人黃霑先生在2003年發表的博士論文詳細分析了粵語流行曲的死因,他認為九七年之後,周邊地區競爭力不斷提升,但廣東歌樂壇偏偏故步自封,變得著重包裝,音樂作品質素下降,整個行業都很短視。

研究粵語歌歷史文化的黃志華說:當時的樂壇想以四大天王的模式繼續推銷唱片,製造歌星,但網路的出現令主流傳媒不能再帶動潮流,亦改變了音樂的銷售模式。

網路的普及,加深了廣東歌的四面楚歌。因為大眾可以及時接受到全世界的音樂,廣東歌要面對的挑戰也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此長彼消的大趨向,令廣東歌市場進一步惡化。加上現在的廣東歌歌手欠缺個人風格,以前陳百強、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等一開口就會被認出來,而現在的歌手可能因為太依賴科技以及包裝,欠缺獨特風格。


其實這個「廣東歌已死」的現象在1968 年左右出現過,當時粵語片開始低潮,到1969年幾乎完全停產,音樂界等於出現了「廣東話真空」。這是個很不合理的現象。可是,即使有人察覺到這畸形事實,在重要傳媒上,對廣東歌曲的歧視依然。這本是很荒謬的現象,廣東人的母語,廣東人居然歧視?不過,當時粵語時代曲水平之粗糙低俗,實在已在社會標準之下,好像《哥仔靚》、《飛哥跌落炕渠》等一類歌曲,即使用今天廿一世紀的開明眼光看,歌詞仍然有「難登大雅」之感,無論怎樣敝帚自珍,也不能改觀。


不過黃霑先生還在博士論文中提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聲音。任何品種的音樂,無論多麼受歡迎,過了一段日子,受歡迎程度便自然而然的轉弱。這裡面的原因,十分複雜,既有人類行為因素,也有社會環境變遷,需求不同的理由,還有音樂心理學上的問題。這一連串的課題,至今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個中原故,尚待各學術領域學者分工努力研究。

而在我看來,廣東歌是否已經遠離它的「黃金時代」?


其實我們應該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黃金時代」?是90年代的四大天王時期?還是早一點的張國榮、譚詠麟時期?還是更早的蕭芳芳、程寶珠時期?懶人好魏晉,魏晉的陶淵明卻好桃花源;士人好孔孟,孔子卻好三皇五帝,歸根結底都是葉公好龍。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生活在別人的黃金年代。沒有什麼最好或最壞的時代,一切只在乎,你是否活在其中。活在其中,這就是最壞的時代。過去總是最美,卻不屬於我們,屬於我們的只有眼前的真實。狄更斯《雙城記》的序章: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其實適用於每一個年代。


所以,廣東歌已死?或許,這才是廣東歌最好的時代。


如果canto-pop能迎來新的黃金時代,那GEM、梁翹柏就不用來內地搵食了。


接觸到日本音樂之後,才發現當年很多很多很多好聽的香港音樂其實都只是翻唱。

所以我們其實高估了香港音樂。


香港流行音樂的繁榮來自於當時兩地經濟文化地位的不對等,而粵語文化也跟著變成了一種強勢文化,人們認為會說粵語相當於會說外語一樣,是一種很洋氣的技能,而去過香港等於像去了外國。作為強勢文化的附屬品,香港流行音樂也在內地開始風靡。但是香港流行音樂是有短板的。那就是粵語,首先粵語是一種方言,而且是很難聽懂的方言,這就造成了歌曲的傳播性不強。在內地經濟還沒有崛起的時候,這是可以被忽略的。如同我們忽略我們很多人聽不懂韓國和日本流行音樂一樣。但是一旦兩個地方的經濟地位開始偏移甚至落後者開始超越的時候,粵語歌曲的短板開始變成阻礙香港流行音樂在內地發展的攔路虎。最後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的確是在慢慢崛起,只是很多人很多人還沒有發現。


1960s,在港樂興起之前

在真正的港樂時代來臨之前,香港流行什麼,港樂又是為何而生。

說起60年代的香港,我不禁想到了電影《阿飛正傳》。影片以60年代初期的香港作為背景,展現了叛逆青年旭仔的內心世界。

放蕩不羈的外表下,是旭仔的不安與孤獨,迷茫與追尋。他像一隻無腳鳥一樣不停的飛啊飛,尋找著他的生母,也同樣在尋找著他精神世界的歸屬。然而對於香港人來說,《阿飛正傳》也許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那是關於香港人的歸屬感和漂泊感的一種精神歷程」。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在文化上還並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傳統與現代交織碰撞。這時的香港音樂,英文歌國語歌是主流,此外,當時的粵劇和一些戲曲電影也影響著一些港人。而當時的粵語歌,製作較為粗糙,的確是能算作「非主流」。

隨著香港經濟好轉,香港與國際不斷接軌,西方流行文化衝擊著香港,再加上英政府的治理,年輕人難免較為西化,他們聽著貓王、鮑勃·迪倫、披頭士,認為這樣是時尚和風潮。

不過,即使是在英政府的治理下,香港人傳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仍然被比較好地保存了下來(香港1971年才正式廢除大清律例)。

粵劇和粵劇電影,也許不太被年輕人所喜愛,卻仍然在香港文化中保有一席之地。

比較著名的人物要數「任白」了。

「任白」,任劍輝與白雪仙,粵劇歷史上一對傳奇女子,1956年兩人共組「仙鳳鳴」,代表作《帝女花》、《李後主》。她們既是台上的最佳拍檔,也是台下相濡以沫的夥伴,幾十年不離不棄。

1989年,任劍輝因肺癌病逝,而白雪仙金盆洗手,此後世間再無「任白」。粵劇界後來曾多次邀請白雪仙重出江湖,但她卻一一回絕,只平淡地回答:「沒有任劍輝,舞台沒有顏色」。

(左為任劍輝,右為白雪仙)

林夕寫過一首歌,就叫做《任白》,唱的也正是這段傳奇,很好聽。

唯願終此生所建立成就,全部是你相關戲份

不想去界定是友情還是愛情,情真意切者,便足夠動人。

除了粵劇,黃梅調電影也曾在香港掀起過熱潮,影響了一代香港人。1963年,邵氏兄弟出品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港、台兩地屢創賣座紀錄,包攬了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等多個大獎,掀起了黃梅調電影的熱潮。

(右為邵氏公司的logo,別笑,這是邵氏(S)兄弟(Brother))

全部歌曲皆採用黃梅調演唱,傳統的戲曲以電影的形式重生,紅極一時,影響深遠。導演李安曾說,這是對他導演生涯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1963年,他只有9歲,首次看這部電影,便哭個不斷,並且那時便可將整套電影的歌曲及對白背誦出來。

國語歌方面,由於60年代國語電影及國語歌舞片在香港很有市場,連帶電影中的歌曲也一併走紅。例如電影《不了情》中由顧嘉輝作曲的《夢》、王福齡作曲的同名主題曲《不了情》,例如電影《野玫瑰之戀》中重新填詞演繹的《卡門》(前段時間杜麗莎在《歌手》中也現場演繹了這首歌,很有風情)。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台灣的流行音樂湧入香港,香港人也開始聽起姚蘇蓉、青山、劉家昌,當然,還有後來的鄧麗君。(據說哥哥張國榮小時候聽了不少姚蘇蓉的歌,可以說,哥哥關於國語歌的啟蒙,就是來源於姚蘇蓉。)

(姚蘇蓉)

香港,可算作一個移民城市了,五十年代從大陸湧入香港的大量移民,讓香港人口激增,而到了60年代末,他們慢慢把這個小島當作了家,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聲音,這座新家園的聲音,找到精神世界的歸屬感,唱出當時香港人的生活和心聲

這可能就是港樂興起的原因吧。


而他們的孩子,這時也成長了起來,在西方音樂的影響下,再加上1964年披頭士訪港,香港的年輕人中興起了一陣「夾band」(組樂隊)熱潮,希望藉此尋找到自己的聲音。當時的Diamond唱片公司(鑽石唱片),也大力支持本土樂隊,為他們製作和出版唱片。

比較著名的有許冠傑的The Lotus樂隊和泰迪羅賓The Playboys等等,雖然還是以演唱英文歌為主,但是人們卻很歡迎,畢竟這是來自香港年輕人的聲音。可是沒有原創音樂的支持,這些樂隊沒過多久就散了大半。

不過,樂隊熱潮對香港樂壇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建立本土文化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這股熱潮為香港歌壇貢獻了一批舉足輕重的人物

例如粵語流行歌開山鼻祖許冠傑(The Lotus主唱),

(The Lotus樂隊)


環球唱片亞太區總裁鄭東漢(鄭中基的爸,The Playboys吉他手)

(泰迪羅賓The playboys)


連林夕也十分推崇的著名詞人林振強(Thunder birds樂隊主音吉他)

(林振強)


羅文(羅文四步合唱團)

(羅文四步合唱團)


在六十年代的他們,只是一群熱愛音樂,想要表達心聲的熱血青年,可是歲月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告訴人們,他們的出現,究竟是怎樣的意義。

?

接下來的十年里,在開山鼻祖許冠傑的帶領下,粵語歌開始進入主流時代,就連萌萌的小哥哥張國榮也要準備出道了。


樂壇更加精彩

請持續關注哦


公眾號:愛粵之城

aiyuezhicheng666


供給:繁榮的日本經濟衍生的日本時尚流行文化

加工:代工時代成長的價格低廉競爭白熱化的本土優質文科生

需求:空白的11億人口市場

資本:後代工時代溢出的原實業資本

有人說幾萬字說不清~對了,不了解歷史的反日分子可以不用評論,由於知乎舉報小編令人蛋疼的判斷標準,我還是不敢勞執事,自己動手省心。


香港樂壇其實有很多有才華並有貢獻的人,例如王菀之等等一眾不太主流題材的唱作人。只是當前市場上大部分人寧願選擇口水歌來滿足自己的聽覺,加上香港樂壇目前偶像派比例佔大數,音樂品質參差不齊,沒有人甘願花80港幣去買一張沒有吸引力的唱片。因此大家都偏向買一些天後天皇地位歌手的唱片,因為他們的唱片往往製作人都是比較資深,對歌手有精準的定位,促使他們的專輯品質保持一定的品質。


和當時日本音樂發展的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光翻唱就造就了一批人


別說香港了,整個中國因為唱片業的死掉也不會有輝煌了。
現在能讓歌手紅的機會,就是參加選秀和綜藝


推薦閱讀:

香港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西點店值得推薦?
香港是寸土寸金,為什麼 TVB 里很普通的警察無論是主角還是客串的家裡都是超過百平米了,只是劇情需要嗎?
誰來講講阿菇(何韻詩)的歌曲和個人故事?
香港民眾如何看待國旗(五星紅旗)?
學生黨月底去香港,可以給一點建議嗎?

TAG:香港 | 流行音樂 | 粵語流行音樂 | 香港文化 | 粵語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