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近代奧地利盛產作曲家?


這是我們親愛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音樂從歌頌神開始,接過了羅馬帝國的衣缽,在神聖羅馬帝國發揚光大。經歷了巴洛克(已經很現代的音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再到各種主義,還迎來了德語歌劇的誕生(之前都是義大利語)。

很明顯,這個帝國是玩音樂的,而這些在今天我們稱之為為嚴肅音樂的東西,之所以有市場,從最開始宗教需要,到後來娛樂貴族、娛樂市民(上流社會到下流社會),離不開的是帝國的繁榮和文化發達,只有高水平教育的普及,才會帶來這類音樂的繁榮。別的地方不太可能。美國澳洲紐西蘭,這些國家的歷史都沒開始,沒機會參與。

印度,中國都有自己的玩法,藝術是有國界的,中國的書法藝術僅僅存在在漢字的文化體系下,有一點很接近的,是中國這個時候也迎來了戲劇、舞台文化的一個高峰,但是這些都和德奧音樂無關。讓我們轉回神聖羅馬帝國,為什麼我們感覺這些特別偉大的(第一梯隊)的音樂家都是奧地利的?其實我們要注意到,很多作曲家都不是奧地利人,但他們是在奧地利成長、成名甚至常常死在奧地利的。為什麼?這就好比今天北京生盛產北漂范兒藝術家(崔健唐朝鮑家街),上海生產了姚明、劉翔和韓寒這樣的一流人才一樣,因為大家都往大城市跑啊,而大城市確實是文化的熔爐!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這牛逼哄哄的傢伙又是一個奧地利作曲家。

後來哪怕神聖羅馬帝國完蛋,奧地利仍然是一個強中心,由它帶來的深刻影響是深遠的。
但是在17-20世紀初的歷史長河裡,肯定不止是奧地利一家閃耀,只不過它剛好就是玩音樂的范兒。別的歐洲列強也玩,但是離開德意志的味道都難登音樂殿堂的頂峰(雖說不一定),為什麼?你看看巴赫是德國人,現代音樂的開山祖師爺,他寫了一堆被稱為音樂的開始和全部的東西。
其它的音樂家為什麼叫做民族樂派?大家就是在德奧音樂的基礎上修改或者升級,加入自己的民族taste,但是正統顯然就是德國奧地利啊。


因為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喜歡搞這些東西啊,而且也有錢支持。


傳統,環境 ,氣氛,就像島國盛產片子


感覺巴黎和維也納是歐洲最具藝術氣質的兩個城市,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巴黎是美術之都,也有很多畫家曾經生活在巴黎,在他們倆崛起之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


推薦閱讀:

《卡農並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為「規則」》這段話是真還是假?
求推薦適合聽交響樂和古典音樂的播放器和耳機有哪些?目前iphone在聽 總感覺不夠。
在大陸能玩轉業餘交響樂團和交響管樂團嗎?
勃拉姆斯的圓舞曲 Op.39 原始版本究竟是不是四手聯彈?
不同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如何劃分的?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作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