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心理治療各流派,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最靠譜的是哪個?

精神科醫生不算。


"理論基礎"的靠譜性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要回答首先要考慮每個流派的哲學思想基礎。目前為止,有四個思潮對心理療法的理論基礎有比較大的影響,簡單說明一下,謹供參考。

  1. 實在論:其基本假設是,客觀真理是存在的,不能觀測的事物可以存在,且一個理論如果是正確的,則其所描述的結構和內容就應該是真的,即使這些結構和內容無法被實際觀測到。精神分析就是遵循這一哲學理論(i.e. 如果精神分析理論是對的,則潛意識必然存在,即使我們無法觀察或測量到潛意識)。
  2. 實證主義:其基本假設是, 感官信息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不可觀測的則可視為不存在,理論解釋除對觀察所得信息進行有組織的描述外無作用。經典實證主義反對構建理論(理論本身不可觀測),只研究事物及其之間可觀測的聯繫,且避而不談客觀真理問題,行為主義基本遵循這一哲學理論。實證主義進一步發展為邏輯實證主義,這一分支注重對觀測結果進行邏輯推導,認知行為主義遵循這一哲學理論。
  3. 現象學:其基本態度是,客觀真理完全不重要,不論客觀情況到底如何,對單個人類本身來說,他的意識和體驗才是對他來說唯一可循的實在,事件的客觀特質不如當事人對該事件的主觀體驗和解釋重要,事件間的客觀聯繫不如當事人對於聯繫的主觀感受重要,人本和存在主義流派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4. 建構主義,或者這裡更確切地說是社會建構主義:其態度是,意義是由人類製造的,只要是跟社會有關的內容就不存在任何絕對真理,意義和理論都是上層建築,搞清當事人內在的社會建構(比如文化、性別、年齡造成的影響)才是關鍵。多數後現代療法(比如敘事療法、女性主義療法)都是建立在這個哲學基礎上。

目前西方心理治療以認知行為流派為主,但建構主義點兒說的話,行為主義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最科學的流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為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基本理論假設是相同的。因為實證主義點兒說的話,雖然有許多研究證明認知行為療法有效,但並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認知行為療法比其他療法更有效(這可能比較出人意料,但考慮到不同療法比較研究的實驗設計之困難,這種現狀就很好理解了)。目前認知行為療法只在個別特定診斷(如嚴重抑鬱症)治療方面實證勝出其他療法,但在另一些診斷(如人格障礙)上又實證發現弱於其他療法,總體上則完全無法比較。

而在心理諮詢師的實踐中,諮詢師在選擇使用的流派時主要考慮因素是該理論流派的世界觀與諮詢師或來訪者本身的世界觀有多大相似性。 同樣,如果一個人要確定哪個理論基礎最靠譜,就要看你覺得哪個哲學理論最符合你對世界的認識,哲學已經沒法談什麼對錯真假了(比如客觀真理是否存在這種問題,要怎麼確定?),只能說是因著個人觀點不同產生不同選擇而已。


謹認為 未來發展方向將是 認知行為(人本為補充)

理論基礎都挺靠譜的,一定要說誰最靠譜,一般後發的相對更靠譜一些,補充前面的


幾乎所有的流派都靠譜,但是一個流派解決所有問題就不靠譜了。


理論是可以憑空產生的,比如你在天體學上或者理論物理學上憑空創造一個理論,並且可以自圓其說,那麼剩下的就是看這個理論框架是否能描述客觀事實,開始進入驗證階段。
心理流派各個都能自圓其說,並且也驗證自己有一定的效用(所以存活至今),理論基礎的堅實與否,看誰和實證心理學走的近吧,畢竟你不是看看、要檢視嘛。
需要提醒的是,他們的理論基礎都不是單一來源,在歷史發展中都有借鑒和取長補短。


行為心理學

行為心理學是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它的創建人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推薦閱讀:

《頭腦特工隊》是否含有心理學相關的理論基礎?
如何看待20歲上下年輕人的價值觀念?
怎麼看待心理學裡的刺蝟法則?
不幸遭遇極品室友,該怎麼辦?
怎麼把弗洛伊德學說中的「性」這一概念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