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怎麼判斷對方來球的旋轉方向和力度?我一般都是觀察對方的揮拍方式,很難直接看見球的旋轉方向


轉貼:乒乓球最大的奧妙是它的旋轉,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旋轉,最讓人頭痛的也是它的旋轉,比賽中運用最多的最強有力的武器還是它的旋轉。球的旋轉性能和 強度決定著運動員的行動方式和動作調控,能成功有效地回擊對方來球首先取決於隊員對球的旋轉性能和強度的正確判斷。要打好乒乓球必須對每個來球的旋轉性能 和強度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認識,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減少失誤,爭取主動,獲得勝利。要做到這一點應該在平時的訓練中樹立起「每球必想」的意識,養成一種好的 習慣,久日久之將成自然。
1. 對接發球時球旋性能和強度的判斷
1.1用排除法判斷上、下旋 即凡是在球拍觸球的瞬間拍面後仰且有向下或側下的動作,就是下旋或側下旋;除此之外一概判為上旋「一族」――「非下則上」,因為上旋、側上旋和不旋的接球 方式基本相同,它們都可以排除在下旋之外。判斷下旋的強度主要看擊球瞬間的用力和拍面角度的大小,向下用力越大,拍面越後仰,下旋強度就越大,反之則小。 容易與發下旋球混淆的動作是發不旋球,它們動作非常相似,區別下旋與不旋球的動作,要看是否有向下摩擦和擊球部位,有向前下的動作,但擊球部位是球的中 心,這樣的發球均為不旋或略帶下旋。接側旋球(包括左、右側上側下)時應對著發球方的球拍方向接,筆者總結為:左對左,右對右。即對方右手發左側旋(包括 左側上、左側下),就對著對方的右手方接;反之就對著左手方接。也有在右側發右側上、右側下的,但比較少見,多為歐洲選手。
1.2用標誌法判斷順旋和逆旋 即球拍的正、反面為判斷的標誌物。以右手發順旋和逆旋為例,順旋和逆旋多為下蹲發球,對方用拍的正面摩擦球的右側則為順旋;對方用拍的反面摩擦球的左側則 為逆旋;簡言之,「正為順,反為逆」。用球拍的正面由左後向球的右側前下摩擦球即為順下旋;用球拍的正面由左後向球的右側前摩擦球即為順上旋;用球拍的反 面由右後向球的左側前下摩擦球即為逆下旋;用球拍的反面由右後向球的左側前摩擦球即為逆上旋。接順旋(順下旋和順上旋)和逆旋(逆下旋和逆上旋)球的方向 恰恰與接左、右側旋球相反,對方的拍子在球的右側就向對方的左側接;對方的拍子在球的左側就向對方的右側接。判斷順旋(順下旋和順上旋)和逆旋(逆下旋和 逆上旋)的旋轉強度,主要看擊球瞬間摩擦用力的大小。
2.對自己接發球之外的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判斷
球在外界的摩擦力作用下,其旋轉性能和強度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力量的大小變化而變化。發球時,相對自己而言,球向內旋轉即為下旋球;球向外旋 轉即為上旋球;球向左側後旋轉即為右側下旋;球向右側後旋轉即為左側下旋;球向左側外旋轉即為右側上旋;球向右側外旋轉即為左側上旋。接發球時,球的旋轉 方向與自己發球時旋轉的方向正好相反。
2.1 雙方作用力相等和不等時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同類膠皮) 如果你發一個下旋球,對方用和你所發下旋球一樣的力量搓球過來,此球應為不旋球;如果對方搓球的力量小於你的發下旋球力量,此球過來略帶上旋;如果對方搓 球的力量大於你的發下旋球力量,此球過來為下旋球。在對搓(削)中,球的旋轉變化為:同等力量變不旋,你大他小稍上旋,你小他大變下旋。
2.2 對方用不同方式接球時球旋的變化,如果你發一個上旋球,對方用加轉搓或削球接球過來,此球為強烈的下旋球;如果對方推擋過來,則球為稍弱的上旋球或不旋; 如果對方用你發上旋球的同樣力量拉球過來,此球為不轉球,但球速較快;如果對方拉球力量大於你的發上旋球的力量,此球為較旋轉的上旋前沖球。有時雙方在對 推中,一方球拍後仰把球推過去,(這種現象多見於初學者)結果造成另一方推球下網,它是初學者的一種無意行為,實質上它就是推下旋球的動作。有時在雙方的 對搓中,一方突然搓左側旋或搓右側旋,使另一方搓球出左右邊線,這實質上就是相當於對方發左、右側下旋。
2.3 對方用新的接發球技術動作對球旋性能和強度的影響 (同類膠皮) 如果你發下旋球,對方用「拱」的動作接球過來,此球為上旋球;如果用「輕托」把球接過來,此球帶有稍弱的上旋;如果你發左側下旋球,對方用正手「擰」或 「撩」的動作接球過來,此球變為右側上旋球;如果你發右側下旋球,對方「撇」一板,此球過來則變為左側上旋。如果發左側旋,對方接球順勢「摸」一板,球過 來帶有強烈的左側旋;若對方「上帶」小提,球過來後向右側拐;如果發右側旋,對方「上帶」小提,球過來後向左側拐。
2.4 對方用長膠接球旋時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 長膠與其它膠皮有較大的不同,發球基本上不怎麼旋,但用長膠接球後,其球的旋轉性能和強度正好與反膠和正膠等接球後的性能和強度相反,如用反膠發下旋球, 對方用長膠搓(削)球過來,球過來後彈得較高並帶有上旋;如果用反膠發上旋球,對方用長膠搓(削)球過來,此球變為下旋。如果你用反膠發不旋球或上旋,對 方推擋過來,你再推擋,可能下網。如果對方攻球或拉球過來,你用推擋則球下網。總之反膠和正膠的選手對付長膠選手應反向思維。
以上筆者簡略的談了一些對接發球時和在自己接發球之外的球旋性能和強度變化狀態,僅供乒乓球愛好者參考。由於水平有限,還望各位同行和乒乓球愛好者批評指正。


先舉個比武的時候如何拆招見招的例子。

【「爹爹跟胡伯伯一連比了四天,兩人越打是越投契,誰也不願傷了對方。到第五天上,胡伯母瞧出爹爹背後的破綻,一聲咳嗽,胡伯伯立使八方藏刀式,將我爹爹制住。寶樹大師說我爹爹忽使怪招,勝了胡伯伯。但爹爹說的卻不是這樣。當時胡伯伯搶了先著,爹爹只好束手待斃,無法還手。胡伯伯突然向後躍開,說道:『苗兄,我有一事不解。』爹爹說道:『是我輸了。你要問甚麽事?』」

  「胡伯伯道:『你這劍法反覆數千招,絕無半點破綻,為什麽在使提撩劍白鶴舒翅這一招之前,背上卻要微微一聳,以致被內人看破?』爹爹嘆道:『先父教我劍法之時,督率極嚴。當我十一歲那年,先父正教到這一招,背上忽有蚤子咬我,奇養難當。我不敢伸手搔養,只好聳動背脊,想把蚤子趕開,但越聳越養,難過之極。先父看到我的怪樣,說我學劍不用心,狠狠打了我一頓。這件事我深印腦海,自此以後,每當使到這一招,我背上雖然不養,卻也習慣成自然,總是聳上一聳。尊夫人當真好眼力。』胡伯伯笑道:『我有內人相助,不能算贏了!接住了。』說著將手中單刀拋給爹爹。」
...
「我爹爹見他的苗家劍法越使越精,暗暗驚心,尋思:『他學劍的本事比我學刀的本事好,時間一長,我少年時所練的刀法根基就要不管用,須得立時變招,否則必敗無疑。』當下使一招『沙鷗掠波』,本來是先砍下手刀,再砍上手刀,但我爹爹故意變招,先砍上手刀,再砍下手刀。」

  「胡伯伯一怔,剛說得聲:『不對!』我爹爹叫道:『看刀!』單刀陡然翻起,第二刀下手刀竟又變為上手刀。這是他自創的刀法,雖是脫胎於胡家刀法,但新奇變幻,令人無測。倘使跟他對戰的是另一個高手,多半能避過這招,偏偏胡伯伯熟知胡家刀法,萬料不到我爹爹臨時變招,新創一式,一個措手不及,我爹爹的刀鋒已在他左臂上划了一道口子。」】

=================================================================
如果你的眼睛足夠好,能夠在對方發球一瞬間看到觸拍的角度,方向,速度,當然就能夠判斷好。但是這個一般是做不到的。否則作為發球高手的老瓦也不會頭疼劉指導那麼多年了。

要判斷好發球,首先是需要有一定量的規範的練習。對以下的發球排列組合 (S * R * V * F) 熟悉各種回接方式

發球的排列組合:

S: 旋轉 (側上,側下,逆旋轉側上,逆旋轉側下,下旋,不轉,上旋(奔球))

R: 線路 (L1 * L2)
L1: 發球方落點(網前左,網前中,網前右,中間偏左,中間,中間偏右,出台靠左,出台靠右)
L2: 接球方落點 (網前左,網前中,網前右,中間偏左,中間,中間偏右,出台靠左,出台靠右)

V: 速度 (慢,中,快(急長))

F: 發球手法 (正手/反手:高拋/低拋:下蹲/普通平拋)

回接方式:
搓/削:慢,快,擺短,劈長,撇側旋
托:
推/擋/撥:
挑打/突擊:
拉高吊弧圈/前沖弧圈:
側擰/側切:
減力擋:

這些練習的目的是讓你熟悉球性,然後對各種發球形成條件反射,可以自動的選擇適合的接球方式(穩健性 * 突然性 * 進攻性)


其次,是在正式比賽中,根據接球時候的實際狀況,對對方的旋轉力度,發球偏好進行實時的匯總。把容易到的觀察的信息 (線路,速度,發球手法,比賽的狀況(開始,中局,關鍵分,膠著,領先,落後,大比分領先,大比分落後,連續得分,連續失分),對方的比賽氣質,表情,小動作,發球節奏)和對方的旋轉掛鉤起來。接球手法要根據對方進行微調。

再次,是要注意到特質膠皮(防弧/長膠/正膠/生膠)的發球與反膠發球的差異。
防弧/長膠發球球速比較慢。防弧的發球,不管是以什麼姿勢發的,基本上旋轉都很弱。長膠的發球,旋轉程度要視膠粒的高度而定,高度越高,旋轉越弱,但是球晃動的程度越高,接球越是要稍為等上一等,以免對不上點。長膠的高度越低,旋轉程度越接近於正膠。

正膠/生膠 同樣可以發出強烈的旋轉。與反膠不同點在於,落台後線路比較低(賊)。在急長上旋/下旋上,速度的差別沒有反膠明顯。生膠的旋轉要比正膠更弱一點。而不同品牌的正膠/生膠,其性質又略有不同,需要在台上實際感受後再對動作進行微調。


先從對方揮拍軌跡判斷旋轉的組合。
(即獲知旋轉軸的大體方向)

具體旋轉軸的角度,旋轉強烈程度判斷
是靠盯球,通過球飛行軌跡感受到的。
另外聽聲音是很重要的一個輔助。

判斷不會100%清楚,判斷不清的地方要靠手上調整。

----------關鍵是接發方式------------
不要片面地理解為【下旋搓,上旋拉】

接發大體兩類:
1、吃旋轉
就是擊球旋轉赤道附近(線速度最高區域),把球旋轉吃住。

比如對方發側上/下旋,具體上還是下你看不出來,但是這種球純上、下旋的分量很低。
你可以採用直接拉斜線小弧圈的方式吃住旋轉。

或者對方發轉/不轉球,看不清旋轉程度,可以回搓,帶劈。
這樣如果不轉你就劈高一點,如果是轉球你就回低一點,只要落點深+變化,對方不會有效搶分。

傳統顆粒膠有中等力量台內突擊的打法,只要對旋轉有大體判斷,就可以吃住大部分球而不失誤。


2、避開旋轉
擊球旋轉軸附近,避開線速度,無視對方旋轉

最典型是反手擰,對方發下旋,拍子立起來擊球旋轉軸附近區域,無論對方多轉都可以台內起板,完全不受影響。

或者對方發逆旋轉,找到旋轉軸直接搶上手,等等。


看旋轉主要是看對方接觸球時的拍型和發力方向。真不知道誰告訴你的看球。


最主要還是看發球時球拍的接觸部位和用力方向,其他方法都是玄學。要不然為什麼一禁遮擋發球影響如此大呢?其次就是弧線的輔助,發飄是下旋,往下往前拱是上旋。


觀察球和球拍接觸的一瞬間球拍的摩擦方向。


我一般都是看球過來的時候的軌跡 下旋不往前走 上旋往前拱 看對手發球時的拍型和動作我來不及


其實球的旋轉只有兩種:強烈下旋和「非強烈下旋」。
如果判斷出是強烈下旋,台內球猛搓過去,出撞球輕削過去。因為你沒有拉高吊弧圈的實力。
如果不是強烈下旋,台內球猛推或者猛彈(取決於你的握拍),出撞球爆沖或者爆扣(取決於你的打法),運氣好打上一板,打得對手再也不敢發這個球為止。
如果判斷不出是否強烈下旋,按照「非強烈下旋」處理。因為打下網了不丟面子,但是搓出高球被拍死,既丟面子又傷士氣。


對於自己經驗分兩種情況:
1、橫衝直撞型:這種就把當成魯莽沒腦小哥,你看軌跡就是偏一條直線,或者厲害點的上旋也會有較強曲線,但是要點就是速度快、力道猛,這種基本強力推擋下壓或者正手致命一擊,這種球手軟只有球高速華麗出場的結果
2、優雅睿智型:這種要看運氣加經驗,最保守的是長切(專業名詞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就是將拍回得很靠近自己,順應球得軌跡慢慢讓它往反方向改變,然後拍長長地切出去,這種是保險的方式,馬上不會死,但是因為殺傷力太弱,一般很可能帶來變成對方的制勝點,但是總比馬上死好,這種方法僅限你完全分不出是哪種旋的時候而且速度是慢的。


理論上可以靠觀察來球的軌跡和速度變化得到...這是個基本功累積的過程...


這個問題我曾困惑過很久,特別是高手發球,速度快又隱蔽,可以收是隨便騙你玩。我找機會問了很多高手,還有一些專業的,甚至包括現在國家隊的教練。

其中一個曾經是張繼科的隊友只告訴我三個字:靠感覺。

當然大部分人包括國家隊的教練基本上都說是說,所謂的觸球一瞬間要"盯球",

我的理解,其實一瞬間更多的不是盯,更多的還是一種「感覺」

結合自己的實踐,我得出的答案是: 打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最近也在研究機器學習方面的東西,就是alphago用的那一套:深度以及強化學習,

數據不夠,訓練不夠,alphago也不可能成為圍棋大師。訓練到一定程度,各種什麼感覺直覺都有了。

結合這些。我覺得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困惑,要想提高接發球的水平以及判斷水平,必須多打比賽,

接多了自然就會接了。因為我們的大腦比alphago要高級複雜的多!

(後來我想了一下,這個道理就像一個外國人問你怎麼樣拿筷子。)


上旋球下沉快,彈起後前沖,下旋球飄,彈起後弧線向上多一點,側旋球拐彎,往對手揮拍的反方向,即球拐彎的方向打,還有順逆旋的,落下後往旁邊走的,在空氣中看不出明顯軌跡不同,就看別人揮拍方向了,畢竟這個也不好藏


以下有幾種方法,可以參考,不過盯球logo的方法我是聽說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於實戰。
1.看發球動作,這是我現在主要使用的辨識旋轉的方法,包含會拍軌跡,擊球時間,擊球部位,擊球聲音等,當然缺點是容易被假動作蒙蔽;
2.看球軌跡,這一點可以結合第一點使用,舉例,下旋球的一跳會短一點,速度也會衰減;上旋球的一跳會長一點,速度也會變快;只要加側旋,球的軌跡都帶弧線。缺點是上下旋旋轉不是特彆強烈時,弧線看著相似,不容易辨識,球速很快時,判定難度增大;
3.看球商標,這個……我看不清,只聽說過,真實性帶考究。

綜上,接發球的具體技術,靠寫是寫不出來的,多吃吃球,多打實戰,過幾年基本都不怵發球了。加油吧。


乒乓球中來球的旋轉,只要觀察對方擊球的一瞬間,球拍與球相對運動的方向就能判斷個大概;旋轉強度(主要針對下旋而言)還要觀察球拍擊球的位置,簡而言之,球拍與球之間摩擦距離越長,旋轉就越強。這些是最基本的初階技巧。
當然,如果對方(發球時)假動作做得好,球拍與球相對運動的方向也不容易看清,這是就需要觀察來球的運動軌跡。簡單來說,如果來球有往前沖或者往前拱的感覺,基本就是上旋。如果來球發飄,基本都是側旋與上(下)旋的結合。這算是進階技術,主要靠經驗的積累掌握了。
其實說白了,多打球就自然知道了。


其實乒乓球旋轉分好多類了,各種組合起來效果也不一樣,對於樓上有的人說法不敢苟同,就側旋,至少也能分個三四種吧


遇到發球讓你琢磨不透的選手
我教你個辦法
他發球,你直接起板(拉)
飛了不怕
至少在氣勢上壓倒他
總比你一接就沉或者搓高了被人家打好
到他的第二個發球時他很可能發讓你不好拉的下旋
這個時候搓一板,進入相持階段就好了

實際上和別人比賽乒乓球
最重要的是爭取主動
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讓對手順著你打,球就能贏
接發球就是這樣
祝順利!


推薦閱讀:

為什麼福原愛在中國這麼受歡迎?
福原愛是哪國的運動員?
曾經成績輝煌的鄧亞萍,如今過得怎樣?
你認為歷代乒乓球運動員里誰的正手最強?
第一次DIY乒乓球拍,亞薩卡YEO直拍+正手天極2+反手紅雙喜C8,請問前輩這個組合怎樣?

TAG:乒乓球 | 乒乓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