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最好的漢語翻譯是什麼?

已有很多漢譯版本:

「保持飢餓。保持愚蠢。」
「我傻我知道,我窮我努力。」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求知。守拙。」
「不知足。不賣弄。」
「謙。虛。」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致虛極,守靜篤。」
等等等等。

最好的、最能傳達原意的漢譯是哪個呢?


轉載一段解釋,是對這個問題的專門解讀,個人認為分析獨到且合理。
原文為繁體,作者Jamie,地址:http://mrjamie.cc/2011/09/16/stay-hungry-stay-foolish/
  

2005 年,Steve Jobs 在 Stanford 畢業典禮上演講,最後送給了在場的年輕人一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個演講後來被廣為流傳,各種中譯版也紛紛出現,有些人把這句話翻譯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Cheers 雜誌》則把這句話翻譯為「饑渴求知,虛懷若愚」。無論如何,我認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解讀。

  什麼叫 Hungry?

  美國人不會用 hungry 來形容對於知識的追求。對知識,他們用的是「好奇」(curious)這個詞。一個求知若渴的人,叫做「intellectually curious」或是「eager to learn」,但絕對不會是「intellectually hungry」,也極少是「hungry to learn」。

  用到 hungry 的時候,針對的「成功」,也就是「hungry for success」。所以 Steve Jobs 的「Stay Hungry」,根本不是叫你去求「知」的意思,他真正想說的,是要你去不停的尋找成功,永遠不知道滿足。為什麼?因為創業者最常犯的錯誤,除了做出沒人要的東西之外,就是太快滿足於初期的成功,接著開始以為自己是神,再也不會失敗。

  楊致遠就是最好的例子,90 年代末期 Yahoo 叱吒網路圈後,他開始陶醉於成功之中,成天打高爾夫球、旅行,結果呢?快轉十年之後,Yahoo 現在的市值等於他們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也就是說這家母公司是一毛不值。為什麼?因為他失去了 hungry。

  回頭看 Steve Jobs,過去 14 年來,他像一頭肌餓的猛獸,永遠不會滿足,Mac、iPod、iPhone、iPad 一招接一招,不停直搗對手的心臟,如果不是因為健康狀況,他大概永遠沒有停歇的一天,這,就是 hungry,這,就是 Fox寫的「稀有的豬」。

  什麼叫 Foolish?

  美國人也不會用 foolish 來形容虛心,虛心叫做「humble」、叫做「be a good listener」、叫做「be open to new ideas」。而 fool,根本不是「虛心的人」,fool 是「笨蛋」的意思。

  「You gotta be a fool to believe that will work.」(你一定是個白痴才會相信那東西會成功)是所有的創業者最常聽到的,而 Steve Jobs 想告訴你的,就是別理他們,繼續當你的傻瓜。因為要革命,你就註定要在眾人的誤會中孤獨的前進。

  所以各位創業者,記住 Steve Jobs 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對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最常見的翻譯應該就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了,當然這麼理解也不是什麼壞事,只不過喬布斯想表達的可能並不是這個意思。

我很贊同最高票那個回答,簡單地說 Stay hungry 就是 hungry for success,是說要永不滿足,Stay foolish 是說埋頭做自己的事,不要理會前行路上的各種嘲諷聲音。

如果你看一下喬布斯這波瀾壯闊的一生,就會發現他 never stand still,他一直在不停地前進。喬布斯一生的成就是非凡的,他深刻影響了很多行業,他在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就單獨拿出來看,都是相當了不起的,可是他從來不會安於現狀。我看過他的 50 多次產品發布會視頻,每次他們都會帶來新的產品,他們一直在保持著創新,而且每過幾年他們就會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會有足以改變那個行業的產品。

在《喬布斯傳》里,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迪倫本來可以一直唱抗議歌曲的,這樣他也能賺很多錢,但是他沒有那麼做。他必須向前走,當 1965 年他轉做電子音樂時,很多人都疏遠了他。1966 年的歐洲巡演是他的巔峰。他會先上台演奏原聲吉他,觀眾非常喜歡。然後他會帶出 TheBand 樂隊,他們都演奏電子樂器,觀眾有時候就會喝倒彩。有一次他正要唱《Like a Rolling Stone》,觀眾中有人高喊「叛徒!」迪倫說:「搞他媽個震耳欲聾!」他們真那樣做了。披頭士樂隊也一樣。他們一直演變、前行、改進他們的藝術。那就是我一直試圖做的事情——不斷前進。否則,就如迪倫所說,如果你不忙著求生,你就在忙著求死 (If you"re not busy being born, you"re busy dying)。

我以為這才是喬布斯所理解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除了在斯坦福,喬布斯在 1998 年接受《Fortune》採訪時,也提到了這句話

你可以看一下那些藝術家,如果他們很優秀的話,他們就總要面對這樣的抉擇,那就是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只做這一件事,在外界看來他們很成功很風光,可是他們自己並不喜歡這種生活。如果這時候,他放棄這種生活,如果他決定去冒險,那他就還是藝術家,迪倫和畢加索就一直是這樣。

我當然也不想失敗,我做事情之前也會有很多的顧慮,要考慮這會對皮克斯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影響我的家庭,會不會影響我的名譽。但是我最後決定去做,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情。如果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卻失敗了,至少我盡了最大的努力 (If I try my best and fail, well, I tried my best)。結果最壞又能壞到什麼樣呢?

還記得《The Whole Earth Catalog》嗎?在雜誌最後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張清晨鄉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去搭車旅行的話,總會見到這樣的風景,那是一張很漂亮的照片,上面有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並不是為什麼別的東西做的廣告,這只是 Stewart Brand 喜歡的一句話,這裡包含著智慧,"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目錄 從喬布斯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哪些好的精神與品質?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參考資料

The Three Faces Of Steve (Brent Schlender)


如果非要翻譯,我覺得目前最好的還是直譯的:保持飢餓,保持愚蠢。「守拙」來翻譯後半句也不錯,但是被文人化了,語言被文人化之後帶來的問題就是會削弱原意,並將意指中心偏向了二次闡述,還有一點就像中國傳統的文人美學一樣,只在意境陶醉這一方向發展,而不指向本質,所以在傳播過程中就會成為膚淺的格調和情愫上的交流。

而像「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在這一點則更甚,「若」字就多了一道波折,而翻譯的對仗這些語言形式上的東西恰恰成為所要表達的東西的屏障,進入傳播,人們就被翻譯者所構築的畫框給左右了。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語言本身,一個中國的文人美學。

我覺得這樣簡單直白的警句在能不翻譯的情況下就不翻譯,或者翻譯但必須帶原文,如果真需要翻譯我傾向「保持飢餓,保持愚蠢」。


轉一下StackExchange上的解釋,可能英語母語的人的解釋(而且是最高票數的解釋)參考價值大一點,:quotes - What does the phras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mean?

Stay Hungry.

Never be satisfied, and always push yourself.
永遠不滿足,不停地push你自己。

Stay Foolish.

Do (or be willing to keep trying) the things people say cannot be done.
做那些別人認為不可能搞定的事情。


做個吃貨,做個二貨!


金正日死前給朝鮮人民的遺言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是個笑話
有助於大家理解!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功成不息;堅守痴心。

===【其他回答——收藏夾】===

Don Von 【英語】

Don Von 【音樂】

Don Von 【其他】


別以為自己牛了!
別以為自己聰明!
這樣想的都是SB!


留在飢餓里。留在白痴里。


守拙歸園田。
「守拙」翻譯的是後面那句。前面那句的意思大致是永遠保持追求,不能輕易滿足。而為了不斷滿足自己求知若飢的精神,就需要不斷地開墾新的土地,獲得更多的精神食糧,即所謂「歸園田」。


我覺得「保持渴望,固執愚見」是最準確的翻譯了。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是「求知、虛心」,所以雖然「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從漢語的角度和思維方式來說合情合理,聽起來感覺不錯,但是意思上可能有偏差。


傻人自有傻福。

難得糊塗。

小資病要不得。


繼續吃不飽,繼續被忽悠——有沒有覺得不像喬布斯,而更像金正日說的? XD


當然是 嘴上說失敗,心裡想成功 了

stay hungry對應的是,作為失敗人士,我去哪裡哪裡就是三本

stay foolish對應的是,作為蠢貨,要有自知之明,一小時是建立不了什麼終生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的,這錢就省下來了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喬布斯引用的60、70年代年代一本雜誌的封底照片上的文字。


要翻譯,首先要弄清楚這話的意思是什麼。

這已經很難了。


因為喬布斯已經沒法回答了,雜誌的創刊人還在,但即便有可能請兩人回答,這兩人的理解還可能不一致。


創刊人是這麼說的:

The European: 你提到了關於驚訝和驚喜這樣的看法。記得在1974年的《地球概覽》雜誌的背後有這樣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跟你剛才說的很像。是什麼意思呢?
布蘭特:它的意思是,你需要有像初學者那樣的心態去看待新事物。我們需要自信以及好奇心的結合。那是根植於我們天性之深處的一種機會主義 (opportunism),並且這是一種樂觀的心態。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因為我的愚蠢而死呢。我們還是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吧,讓我們一起來冒險。這句話 說的是,我們的知識永遠都是不夠的,並且我們需要因此而做點什麼。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會打開你的心智,去進行探索。它還表示你要拋開那些社會結構以及意 識形態給你的解釋。我很喜歡你們跟Wade Davis的採訪。 他就講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應該讓原住民的文化保持原來的狀況。這也是Rosetta項目背後的想法。大多數美國人只會說一門語言,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 學會了多一門語言,你才會對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維更為敏感。我們需要擴大我們認知的範圍。我認為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擁抱互聯網,擁抱科 學,經常去旅行,去了解那些跟你不一樣的人。當我20來歲的時候,我大部分時間是跟北美的原住民在一起度過的。假如你只是循規蹈矩的話,你會跟很多重要的 東西失之交臂。而假如你能夠像一位傻瓜那樣看世界的話,你會看到更多。但是在1974年的時候,我顯然沒有想到那麼多。那時候這是一種很反文化的做法。

像傻瓜那樣看世界——Stewart Brand訪談錄
最合適的翻譯,是保持「禪意」,即帶有模糊性、包容性,使得能夠做多種越想越覺得妙不可言的解讀。

「碟中諜」的翻譯,夠好了吧?可誰知道還有第2集?到第2集的時候,碟中諜,還有意義嗎?

這種情況下,這個是相對較好的:

保持飢餓,保持愚蠢。

愚蠢,我本想翻譯為痴心、初心。但看看brand的話,還就是愚蠢比較好。

其他有些翻譯,看起來比較典雅,實則含義過於直白,沒有意境;這些典雅的詞句,也不是當初那幫反叛的青年人喜歡用的。


做個吃貨,做個傻逼~


朝三守四,二盡一來。


能理解英文為什麼非得翻成中文


翻譯誤差的直接原因是記下了單詞的漢語意義,根本原因是對中美文化差異的不了解。前半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hungry」,寓意是渴求,理解成對知識、挑戰、成功的渴求都無可非議。但是後半句就問題大了:foolish壓根不是在說頭腦簡單、大智若愚什麼的。漢語里,愚的意義有二:「智力不足」或「對一個人的行為的一種評價」;而在英語里,柯林斯詞典中對foolish的第一個英語解釋就是「If someone"s behaviour or action is foolish, it is not
sensible and shows a lack of good judgment. 」

  • 注意到 judgment ——英語里foolish帶有「缺乏判斷力」的因素。實例說明一下:

    【1】It would be foolish for him to do it.:英語強調該人缺乏判斷、不明智;

    【2】他要是那麼做,那可真蠢。:漢語額外含有了「該人笨、傻」的意味。
    這樣看來,喬布斯那句翻譯成和愚有關的句子也就不足為怪了。

    回歸最初的問題,foolish原義是缺乏判斷力,引申為「不明智、衝動、什麼都敢做」,在本句中進一步引申為「敢於嘗試、不猶豫」,或者用石毓智的話,翻譯為永不知足,我行我素」比較妥當。
    本人觀點受到石毓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74rh.html一文啟發,僅供參考。


  • 保持饑渴感,守住赤子心。

    update:
    不知滿足以求常新,
    不作聰明而得日進。

    保持饑渴覓成功,
    固守愚鈍得精進。


    推薦閱讀:

    喬布斯在被驅逐的那段時光里經歷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喬布斯教給人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如果你是電影《喬布斯》的編劇艾倫·索金,你確定的一個串聯整部電影的故事主線會是什麼?
    很多人買《喬布斯傳》看,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想從裡面學到什麼還是了解什麼?
    有哪些證據表明喬布斯是索尼(Sony)的粉絲?

    TAG: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 | 蘋果公司AppleInc | 文化 | 英語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