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中關於長頸鹿的說法真的對嗎?


第一個問題,如果高處食物夠了,會不會再進化為短頸鹿。不會,長頸鹿如果有某個基因控制,現在只有長頸鹿,兩個長頸鹿交配只會生出長頸鹿,所以遺傳重組是不可行的,因此只能依靠基因突變產生短頸鹿。長頸鹿並不是不能吃低處食物,如果高處食物不夠只會淘汰脖子更短一點的長頸鹿,再往更長脖子方向演化。


假使低處食物充足,而個別長頸鹿基因突變造成你所說的短頸鹿,那麼由於也能獲取食物,因此短頸鹿與其它長頸鹿交配繁殖後脖子可能介於長頸鹿和短頸鹿之間,久而久之經過多代自由交配繁殖以後只會造成長頸鹿脖子有長有短,脖子長度體現出多樣性,主要是由於食物充足自然環境對長頸鹿脖子長度的選擇壓力沒了。因此最後相當於回到了你問題圖片的原點。一開始由於食物短缺這個自然環境壓力對多樣性的脖子長度進行了偏向性的選擇,只保留了長頸鹿,當這個選擇壓力去掉時,又可能回到性狀的多樣性。

第二個問題,比喻不是很恰當,狗和狼是兩個物種,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兩者不能夠繁殖後代,狗在特定環境選擇壓力下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間,其基因組庫和性狀與狼的差異足夠多,兩者再也無法產生後代。而你說的長頸鹿和短頸鹿是一個物種,即使假設偶爾出現短頸鹿,一,短頸鹿在於長頸鹿的食物爭奪戰中處於弱勢,其更不可能活到成年然後通過有性繁殖將其短脖子基因遺傳給後代;二,短頸鹿可與長頸鹿交配,其後代脖子長度應該介於兩者之間,基於這兩個原因,久而久之最後都會變成了長頸鹿。


附一張圖,懂的人自然懂


長的是長頸鹿

短的就是小麋鹿

狗永遠是狗,人有時候不是人,哈哈!我說的環境,但是基因,染色體可能因氣候環境變化而改變,不僅限於氣候,如核輻射等一些帶有強輻射元素,可能引發基因突變。不是沒可能的。請保持幻想!有一天一隻螞蟻走在路上不小心踩死一隻大象


真理是不斷前進的,就像日心說之於地心說。該理論至少對於目前的科學發展是對的,以後是不是有更新也說不定,但目前支持該理論的證據還是很多的。要注意的是進化不是來源於成長,而是來源於淘汰。長頸鹿不是脖子撐長了,而是脖子長的更容易存活,生理特點是很容易遺傳的,比如說身高。


進化論並不能解釋血統的改變和新物種的產生。後天習得並不能確定遺傳給下一代。即便出現有相似特長的後代,也無法產生新的器官,也無法產生新的種群。這麼說吧,通過後天訓練,無法增加頸椎的數量,也無法使後代的頸椎數量增加。


推薦閱讀:

田鼠的洞穴到底有多深有多大呢?
家養鴿子,總有幾隻不愛飛怎麼辦?
碳14最多可以探測上萬年,那麼地球的年齡和恐龍化石的年代又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為什麼小型動物的行動方式具有卡頓現象?
真核表達外源蛋白,質粒被線性化後是如何整和到基因組上的?

TAG:生物 | 長頸鹿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