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朱允炆清除了開國元勛,為什麼沒有處理朱棣呢?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攻破首都應天(今江蘇南京),皇宮著起了熊熊烈火,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是自焚而死,有人說地道而逃,有人還說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登上大位,史稱漢成祖。朱元璋生前苦苦安置的政治格局,才過了四年,就被朱棣完全推翻了。

(圖為漢成祖朱棣的畫像)

朱元璋可以說是歷代開國皇帝中身世最差的,但是憑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高潮的政治素養,總算開闢了大明帝國。這麼一個英明睿智的皇帝,為何必定要傳位給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在儲君疑問上肯定是有過細緻考慮的,正本儲君算不上疑問,由於長子朱標雖性情軟弱,但頗有才能,很受群臣擁護。再加上他的長子身份,壓得住朋友們,很明顯朱標就是一代仁君的不貳人選。因而,朱元璋一心一意的在為他除去全部妨礙,為朱標頂替皇位做足了預備。惋惜天公不作美,朱標英年早逝,完全打亂了他的立儲方案。此刻最好接班人無疑是兩個:長孫朱允炆、四子朱棣。

論才能,朱棣遠蓋朱允炆,那麼朱棣為何會落選呢?

首要,朱棣是四子,並且不是馬皇后嫡生。中國古代立儲的原則是「嫡長承繼」,而朱棣並非朱棣嫡生,排行第四,假使立他為儲君,那麼老二秦王、老三晉王,必然不服,蕃王個個手握重兵,到時分藩王之間必然爭鬥不休,這對大明的穩定開展是極為晦氣的。而長孫朱允炆就不一樣了,在宗法道德上有必定的優勢。

第二,朱允文炆更契合守成之君的規範。朱允炆與朱標的特性極為類似,兩人性情仁厚,並且極為孝順,在朝廷眾臣中口碑也罷,有必定的群眾基礎。但是朱棣雖然才能傑出,但是在朝中受群臣擁護程度遠不如朱允炆。朱元璋樹立大明帝國以後,需求一個推行寬鬆方針的「守成之君」,採納安居樂業的方針來搞開展。柔善的朱允炆自然比朱棣更為適宜。因而,朱元璋終究決議讓朱允炆頂替大位,並為他掃除妨礙。

(圖為建文帝朱允炆的劇照)

莫非他看不出四子朱棣的雄才偉略嗎?莫非不憂慮朱棣謀反嗎?

朱元璋早就看出了朱棣的雄才偉略(或許說是野心更為精確),他也憂慮過燕王朱棣叛變。史書上還記載過這麼一件工作,說有一次,朱元璋上朝一看,燕王朱棣站在左面,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邊,依照明朝的規則左為上,左面應該是朱允炆才對。但是朱棣敢讓朱允炆站在其右邊,顯然是沒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裡。朱元璋對此很生氣,狠狠的責罵了燕王朱棣,並把他趕出了宮。

史書上還記載,朱元璋臨終的時分,還對朱允炆說「燕王不可不慮」,或許那時,朱元璋就看出四子朱棣有叛變之心。從這兩件工作上可以看出,燕王朱棣並沒有把年少的侄子朱允炆放在眼裡,或許那時他就有謀反之心了,朱元璋也早已看在了眼裡。

(圖為朱棣的劇照)

那麼,朱元璋對四子朱棣究竟有沒有動過殺心?

足智多謀,政治老練的朱元璋立下儲君以後,我自己以為他的確對燕王朱棣動過殺心。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十分憂慮朱棣,所以隱秘在北平城和燕王府安插了大量的姦細,對朱棣的一言一行進行嚴密監控。

洪武二十六年,朝鮮國王李成桂派五子靖安大君李芳遠率領使團向明朝貢馬,成果李芳遠路過北平時與朱棣今夜長談,相談甚歡,這全部都逃不過朱元璋的高眼。李芳遠跟朱棣有些當地極為類似,他在朋友排行中是第五,才能卻是最強,立下大功,成果老爹卻計劃傳位給小兒子。他終究發動政變,殺弟弒兄,把老爹都逼跑了,人生閱歷與唐太宗李是如出一轍。

史書上記載兩人不只談的投機,李芳遠居然將正本要貢獻給朱元璋的馬分出來一部分私下給了朱棣。朱元璋得知後,大怒。他決議以此為關鍵,誅殺朱棣。所以,朱元璋隱秘召見大臣劉三吾,密議這件事。但是卻遭到劉三吾竭力對立,他以為機遇並不老練。

朱元璋左思右想,覺得有些道理,究竟如今各個兒子彼此制衡,他不肯打破這個平衡的局勢。所以朱元璋收起殺意,暫時放過朱棣,計劃機遇老練再著手。

(圖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劇照)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朱元璋隨著年歲的增加,越來越猶疑,更何況是自個的親兒子,所以處理朱棣的疑問一向被放置。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老二秦王,老三晉王朱棡先後病死,制衡局勢完全被打破,朱元璋病重,沒有才能和時間來處理朱棣,臨死前,他對駙馬梅殷哀嘆道:「燕王病矣!」意思是說燕王這自己危險啊!你必定要輔佐好皇長孫!

有時分,越是憂慮的工作越會發作。一代傳奇梟雄朱元璋病逝後的第二年,燕王便起兵「靖難」,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終究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政權,登基稱帝,史稱明成祖。假如朱元璋其時舉起了屠刀,那麼大明王朝又會走進另一個年代,惋惜前史沒有假定。


朱元璋清楚開國元勛,不止是為了朱允炆。更多的,是想著穩固「朱家」的大明王朝。

開國元老們,經過四次大案,以及一些故意的小手段,幾乎已經殺光了。朱元璋不允許有能夠威脅到朱家江山的人存在,為他的子孫穩固江山打下基礎。

此外,他還修訂大明律法,細節之全前所未有。按照他所設想的,所有的人的職業都是固定的,生下來什麼樣以後就什麼樣。不要想著什麼提升自己的階級之類的,因為那樣也會使社會層級變動,影響他「朱家」的江山。

對待文武百官上,他的要求幾乎嚴苛。俸祿少得可憐,那些真正的清官,都窮得叮噹響,像有名的宋濂、海瑞都是窮到家徒四壁(毫不誇張的說)!

相反,對於他的親戚、子嗣,動不動就封王、封爵位,這就是他對於大明江山的分配。朱家的人,都是尊貴的;外人們,就盡情壓迫吧。

當然,這一定要考慮朱元璋的出身,從小家裡窮的叮噹響,感受到人情冷暖。那些基層的官員們的醜態,當然在他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這裡殺不殺朱棣,朱元璋其實也是考慮過的。開國的那一批將軍,已經老的老、死的死了。外人也被他除的差不多了,但江山還是需要軍事人才的。朱棣以前跟著李文忠(開國元勛,猛將)東征西討的,學到了很多軍事才能。

所以他選了自己最有軍事能力的兩個兒子,寧王和燕王(朱棣),給他們兵權,守住疆土。

所有的計劃都是有漏洞的。朱元璋的計劃,可謂已經萬分精密了,但兒子朱標的英年早逝,朱允炆年紀太小。給這個計劃製造了最大的阻礙!

計劃的漏洞,正是朱棣的機會。有能力的人爭取到自己的位置,朱棣用永樂盛世給後人一個完美的答卷。


推薦閱讀: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誅殺方孝孺十族?
如果歷史多給建文帝20年的時間,明朝的發展趨勢將是怎樣?
若是把李景隆換成孫傳庭,能擋住朱棣的靖難嗎?
嘉靖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真的是因為太廟裡位置已滿嗎?

TAG:明朝 | 建文帝 | 朱元璋 | 明成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