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霸主地位慢慢流失,如何拯救?
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生產量和消費量
2016年,全球茶葉產量546.3萬噸,其中,中國產茶量235萬噸,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佔總產量43%。印度茶葉產量123.9萬噸,比2015年增加3.1萬噸,同比上升2.5 %,位居第二,佔全球茶葉總產量22.7%。肯亞茶葉產量47.5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位居第三,佔全球茶葉總產量8.7%。茶葉產量位居前十位的其他國家是:斯里蘭卡,越南,印尼,土耳其,阿根廷,孟加拉國,日本
中國不僅是世界茶產量第一,而且茶葉的消費量也是第一,依然是無可爭議的茶葉第一大國
也許題目的結論來源於這兩個數據以及一個現象
1、人均茶葉消費量
在這個數據上,土耳其高居第一,中國排名第19位。但想說的是,「論總量不怕任何人,論人均沒人怕我們」這個也算基本國情了,跟其他相比,比如人均收入,19位已經算是高位了,也能佐證中國為什麼是茶葉的故鄉
2、出口量
中國是茶葉大國,更是綠茶大國,綠茶佔據國內茶葉產量的60%以上
但在出口上,我們不是第一
2016年,全球茶葉出口總量177.4萬噸,肯亞是世界最大茶葉出口國,2016年出口茶葉48萬噸。中國位居第二,茶葉出口32.8萬噸;印度出口28.1萬噸,位列第三
中國是綠茶大國,但在全球茶葉貿易市場,紅茶是最大宗的產品,佔據國際茶葉貿易總量的70%左右
但就算是這樣,中國的出口量依然位居世界第二,肯亞出口世界第一,但很少人稱肯亞為茶葉大國,為啥呢,因為他本國消費的茶葉幾乎沒有
3、一個現象:中國七萬家茶企干不過一個立頓
每每說起中國的茶企,立頓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很多人一說起就痛心疾首
誠然,中國沒有一個世界性的茶企,但這一定是中國茶企的恥辱嗎?未必!
首先,行業分散性問題
舉個栗子,德國有兩千多家啤酒企業,美國只有幾大啤酒集團,但為何德國啤酒在世界享有盛譽,而且德國慕尼黑啤酒節世界聞名?
還有法國的葡萄酒,莊園遍布,中國的白酒,也有數不清的企業。很多民族性的產業都是分散性的
其次,標準化和文化問題
立頓做的是全球性的生意,就跟肯德基麥當勞一樣,就必須走標準化的道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品質的穩定。但中國光是茶就有六大類,還不包含茉莉花茶這些再加工茶,要做到標準化是很難的
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喜歡中國茶的朋友,基本都喝不來立頓或者外國的紅茶,中國人喜歡清飲,而外國人更喜歡調飲,喜好加入方糖、牛奶、蜂蜜等
因此,中國的茶企未必一定都要走立頓的道路,用自己不擅長的招數去對抗人家的最強點,往往費力不討好
如果做個縱向對比,中國茶葉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確實是今不如昔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所提的問題倒也不無道理
相比於世界品牌的缺失,圍繞在中國茶葉身上的另外幾個現象才是值得國人深思的問題
一、質量
出口茶葉質量不過關。而國外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得很嚴。近年來,中國茶葉出現一些農藥殘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在國際上的聲譽
就算是在國內,中國茶葉的質量問題跟食品問題一樣,是很多國人心中的痛
另外,政府重視不夠。印度、越南等國家都設有茶葉局,負責研究、協調茶葉的整個生產過程和政策。「而茶葉在我國歸農業部管,下設一個種植業司,底下還有一個種植業處,裡面只有一個幹部管茶葉,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大米等作物。」可以說,我們從國家層面來研究茶葉的力量很弱,而且由於行業太過分散,只能依靠產茶地方政府和一些民間組織的積極性,對外推廣力度大大降低
二、出口單價低
中國每年出口茶葉28萬—30萬噸,占年總產量1/3,在全球排第三。但出口的平均價格卻只有每公斤1.9美元,摺合人民幣才不到14塊錢,平均茶價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蘭卡低六成,並以銷往非洲等世界國家為主
2016中國茶葉出口前20國,非洲佔7個,位居前五名的是摩洛哥、烏茲別克、塞內加爾、迦納和美國
因此,中國茶葉在總量上依然有自己的優勢,但又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中國是紅茶的故鄉,但在國際茶葉貿易中,我們卻處於弱勢,而且近些年國際茶葉貿易比較疲軟,而國內茶葉又有產能過剩的突出問題
只能說,中國茶不必妄自菲薄,但也要看到腳下的差距,要走的路還長
謝謝!
——公號:梳茗敘茶
我是做茶文化的,如果說中國茶文化沒落,如何拯救,我想我同意,就中國茶葉霸主地位慢慢流逝我覺得,自近代後,中國的茶葉霸主地位已經被印度,日本,英國等國家平分,中國茶葉的質量和品質上下起伏過大,且如今中國茶文化的流逝大於茶葉霸主地位,茶文化自唐陸羽後便已經有了形式,宋朝更是加強了茶文化與茶的普及,但到今天,茶文化的發展只是大眾泡法,在北方茶葉只是棋牌室標配,茶文化的發展不僅沒有進步,就連基本的保持以往的能力都沒有。
每年都有茶博會,但宣傳的茶文化卻過於單薄,近幾年,中國茶葉中普洱突起,但對普洱茶文化知之甚少,五大茶山,新五大茶山,了解的人不多,跟風喝茶,不了解自身體質什麼茶都飲,不懂茶禮,普洱茶文化未能普及,或許又因陸羽未曾把普洱茶加入茶類之中,但普洱茶餅茶所依照的依舊是古老的保存方式。
中國茶葉在世界裡綠茶比不過日本,紅茶比不過印度,中國獨有的白茶又不經心維護,白茶所能打出的一片天,僅在國門內小眾收藏品飲,台灣省高山茶几經發展和演變,內地茶葉閉門造車,不經發展,更為有的就是前幾年站在風口浪尖的鐵觀音,農殘超標,讓中國茶葉口碑一落千丈,就如同民國時期,中國對外茶葉質量問題嚴重,導致了日本印度茶葉的興起,如今中國茶葉若想突破第一必須在茶葉質量上做好工作,就如同,某公司打出雲南古樹普洱,以製藥方式制茶。中國茶葉就是缺少良心茶葉。
願中國茶文化以及茶葉發展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中國對營銷能力上還有欠缺,拿立頓做比較不符合中國國情,為什麼?因為立頓是有一整套的工業標準,而中國茶的魅力卻是沒有標準,中國人喝茶,講究口味口感,好茶配好水,還要加上好的泡茶技術,一種茶不同的水和不同的泡茶方法,會產生多種不同的口感。而立頓,做為一種工業化的產物,很難讓會喝茶的中國人看得上眼。中國茶葉出國量價格低,說明中國茶的品牌運營太差,中國要在品牌建立上下功夫,還要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如今看來中國政府對茶葉的支持幾乎為零,都是各地主政府的單打獨鬥,形不成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外國人喝茶喜歡加糖加奶,中國人喜歡清飲,也就意味著中國出口的茶葉只能走低端,高級的茶價格高,外國人牛飲一般的話,浪費茶更浪費錢,他們不可能花大價錢買好茶來喝。。中國要向立頓學習,專門生產那些專供出口的低端茶,運營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專供出口茶品牌。而好茶,還是留在中國吧,中國的傳統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如今的年輕人,很少會喝茶的,這是中國的悲哀,要在學校培養學生喝茶的良好習慣,杜絕校外那些全是糖精的奶茶的侵襲,慢慢將茶文化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中,這樣中國的茶文化才能長久不衰。
我就說幾句,比起產量,我更注重中國茶文化的復甦。
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注重茶葉的營銷推廣,品牌維護,和茶葉的質量以及中國傳統茶道文化的推廣。
現在有種感覺,除了在國內中國茶葉比較吃香,但是出了國門之後,反而日本韓國英國的茶文化比較受歡迎,深圳連印度的茶葉都賣的比我們好。 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茶葉霸主地位的流失,只在乎中國茶文化能否真正走向世界。
中國茶葉主要是綠茶,也有部分紅茶,白茶,普洱茶等,在國內還可以炒作一番,但到了國際以紅茶為主的市場,就熄火了。中國的紅茶進不去任何一家發達國家,出口的價格跟國內的茶末差不多,一斤不到20塊,品牌沒有建立起來,談不上品牌溢價。英國一家立頓頂國內所有的茶葉出口額之和。
查剛剛喝了一口茶。再看看旁邊的可可樂,就能看出很明顯的差距的啊。中國產現在的問題。異世,綠茶,口味清淡。程序繁瑣。不夠方便。可口可樂。打開就能喝。而且是符合大眾口味,中國茶葉要笑啊,可口可樂,發展。估計只能靠。康師傅娃哈哈了,其他的,超能,茶葉公司,根本沒戲。
這是一種連鎖反應,經濟蕭條狀態下喝茶也慢慢的從個別家庭,單位消失了,當然這些都不是主體的所在問題。要從品質下手,國家的推崇,現在茶農需要不單單是精神的支持,還需要政府對他們幫助,而不是讓他們一會要這一會要那的,茶農是不容易的,現在他們對制茶越來越沒有信心了,提不起勁來,茶葉的品質也跟著下降了,量帶動不起來,越來越往下滑,所以要拯救的對症下藥,找到病症了,就能救。
茶葉種類太多,品質參差不齊,出了農藥超標事件,許多賣茶人追求利益,政府對茶文化宣傳力度起的效果不大。
品質
品質
品質
健康 推廣 品牌保護
嚴格把控質量
繼續加大茶葉宣傳。大力弘揚茶文化。不是高價茶文化。外國人不喜歡9999元一克的龍井。回歸質樸。就是個健康的飲品。少用農藥。為了打開國外市場降低農藥殘留,國人也能跟著沾點光。
推薦閱讀:
※傳說這是丑書的鼻祖,你認為呢?
※家裡翻出來的郵票,懂行的看一下值不值錢,謝謝?
※《射鵰》如此火,歷史上郭靖真有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