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優美的語句/文段來形容你遇到的一杯好咖啡?


喜歡淡淡的女人,散一縷淡淡的女人香,潤眸沁心。波瀾不驚、淡靜若水般的女子,引手憑欄處......芬芳了時光,別樣了風景,雅緻了流年,詩意了這一城紛雜的人間煙火.......

  女人,這個富有詩意而又溫柔的名字,有多少文人墨客把女人描寫得婀娜多姿、奼紫嫣紅、嫵媚嬌羞、豐富多彩。描述成是一座豐富的寶藏,是一本耐人尋味的詩書,是一幅過目不忘的風景,令人永遠探索不完、挖掘不完、品讀不完、欣賞不完。最具有迷人韻味的是女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淡淡的氣質,她清新,她雅緻,她自然,是一種超脫塵世的淡淡的女人香。

  淡淡的女人,如一杯清新的香茗,四季流芳,越品越香,那種淡淡的,但卻又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典雅香醇,細細的品味,就能從中品出茶的豐富內涵及韻味,就如同淡淡的女人一樣。

靜坐淡品,許久許久,唇齒之間還會久久余香,蘊含了淡淡的哲理,讓人回味的無窮芬芳,沉醉不知歸處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油然而生。

  淡淡的女人,如一首雋美的小詩。晚風中輕輕的敲擊著心靈,柔柔的,軟軟的,把記憶中的美好打撈。以夜色為箋,以落花點墨,將千年煙雨中的舊夢,搖曳成一卷淡淡的書香,淡淡的女人,以她自己的方式,淡淡的念著,淡淡的愛著,淡淡的詮釋著真實的情感。

  淡淡的女人,如一曲《雲水禪心》。悠然靜謐地自然流淌著,不浮不躁,如雲般隨緣而聚,隨緣而散,如水般柔情萬千,輕靈雅緻。一顆禪心,菩提樹下,紅塵內外,皆淡然、洒脫,苦難與滄桑不掛心上,聚散離合,怡然自得。如此女人令人舒心、養心、悅心,其韻律繞樑三日餘音未絕。

  淡淡的女人如蘭花清新淡雅,淡淡的女人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馨香盈袖,芳氣怡人,不與玫瑰爭風,不與牡丹爭艷,絢麗芬芳中,只靜靜地綻放在淡淡的歲月中。

  淡淡的女人如夢似霧,繁華散盡,唯有這淡淡的香味永恆!紅塵深處,唯有這淡淡的情懷永駐!從容不做作,美麗不妖嬈,淡淡的風,淡淡的雨,淡淡的夜,淡淡的思念,淡淡的靜處在暖暖的流年裡。

  淡淡的女人喜歡品讀文字,骨子裡充滿了一幽淡淡的墨香,咀嚼文字里的安祥與靜然、憂傷與纏綿,徜徉於文字的海洋,朝朝暮暮,生生世世,永不知疲倦。繁華一世,在文字里感悟人生、感悟歲月、感悟陽光、感悟那些世間的美好。真正有魅力的女人,不需要濃妝艷抹,就像文字一樣,靠的是內涵,不需要太過華麗的辭彙,就能令人流連忘返,而久久置身於文字靈魂的殿堂。

  淡淡的女人淡淡的愛,愛不必轟轟烈烈,但求長長久久。以一顆暖暖的心去呵護生活,經營婚姻,生活中的瑣事,一切都看得雲淡風輕。淡淡的女人不是不浪漫,不是不多情,她只是用她那淡淡的情懷就浪漫了一世的花季,溫暖了一池的寂寞。

  波瀾不驚、淡靜若水般的女子,不被世俗的浮華所紛擾、不被紅塵的情愛所糾葛,只淡淡的欣賞,淡淡的處事,淡淡的愛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執著。

  淡淡的女人是一種學識、一種修養、一種氣質,溫柔而有內涵如詩,細膩而有品味如書,這樣的女人才會經得起歲月的蹉跎,生活的磨礪,而從中變得更加美麗入骨,洒脫精緻了。

  漫步紅塵,曾經個性十足,己被嫉妒如影隨形,不覺間,被其打擊的千瘡百孔,其實,不愛計較不等同於不傷感和能坦然接受,而是,善良過後的心靜如水,有人說,你可以別太擁有女人味,可以不那麼招人喜愛,可以稍顯粗俗,可以不對誰都友愛,可以不悲天憫人,只做一個淡淡的女子,終是無心於任何事,而是只做一個自己,半盞清茶,幾卷書,是清雅的時光,唯美的精神寄託。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個劉姥姥喝茶的情節:妙玉處,賈母吃了半盞「老君眉」,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

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味覺描述,顯然要表現劉姥姥的不識貨。那麼,描寫她不識貨,為什麼不寫太濃,太苦,一定是太淡呢?因為不懂喝茶,幾年前全然不去細想,如今做了咖啡,我就有所感悟了。

就咖啡而言,所謂好咖啡,就是擁有豐富細膩的味道。整體又很和諧,口感柔順。經常喝、經常品,就會對細膩的滋味比較敏感。酒、咖啡或者茶都有相通的地方。劉姥姥或許第一次喝好茶,才會對各種滋味反應遲鈍。畢竟是好茶,她不覺難喝,入口還是舒服的。所以,味覺敏感度可能是個基礎問題。

還有喝法的問題。「一飲而盡」顯然太急了。所謂品鑒,需讓液體在口腔內有充分的逗留時間。讓舌尖到舌根,包括上顎和整個鼻腔都能感受到液體散發出來的芳香。姥姥喝太快,沒有給好茶機會。喝茶講究適量的細品慢飲。妙玉說「一杯為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馿了 」。精品咖啡也是如此,定要一杯一杯做,用適量的杯子來品。美式超大杯把咖啡作為時尚飲品來賣,是喝不是品。

然而最關鍵的問題是,劉姥姥的所謂「太淡」,一定是比較的結果。和誰比?一定是與她平日喝茶的經驗比。作為古代平民,她平時喝的茶想來是廉價的劣質茶。至於為何劣質茶味道更重,究竟不在所學範圍,不敢多講。聽說真的龍井茶也經常得到不識貨者「太淡」的評論。 但咖啡,我是知道些的。劣質咖啡豆風味平庸,深烘焙後,苦味突出,普通人難已入咽,加糖加奶就成了習慣。

事實上,帶奶的咖啡,如拿鐵等等,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後來奶咖成了潮流,反過來要求咖啡的風味走強烈路線。這樣與牛奶融合後才不會失味。互為影響後,深烘焙的咖啡大行其道。咖啡的苦,之所以成為它最深刻、最為人熟知的風味,實在與烘焙度有太大關係。其實,咖啡也可以很酸。

好的咖啡,風味豐富,烘焙程度上的選擇範圍很廣,多變可塑。風味豐富了,苦味不會因為單一而突出,風情全在細膩處體現,反而在整體上趨於柔和。這就是為什麼精品咖啡在加奶加糖後,反倒可能「太淡」或者 「咖啡味都沒有」。 2000年以來,開始流行品鑒咖啡本身的味道,開始強調風味的個性。但即便在咖啡流行的國家,品咖啡也仍屬於小眾。只是,精品咖啡不需要加奶加糖,可以不喜歡,也絕不難以下咽。

劉姥姥在不自覺中養成了對味覺衝擊力的習慣性追求。在美學上,與視覺衝擊力一樣,這是有癮頭的。其實「喝淡」「吃淡」不僅是品鑒之道,更是養生之道。淡只是表象,所謂品的境界無非是善於品味世人難以察覺的味道罷了。


推薦閱讀:

喝牛奶咖啡到底會不會長胖?
咖啡和酒可以如何搭配?
藍色Latte後帶著閃粉的Glitter卡布奇諾會帶起新的咖啡熱潮嗎?
為什麼要小杯喝咖啡?
不同口味的咖啡都有哪些區別呢?

TAG:咖啡 | 即溶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