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壁畫的創作風格是怎樣的?
北魏壁畫有代表性的大致有敦煌壁畫北魏窟、麥積山北魏壁畫、天梯山石窟等。其中敦煌壁畫北魏窟保存的較好,風格明顯。就以敦煌壁畫來分析北魏壁畫的創作風格好了。
一:人物的造型敦煌北魏壁畫內容很豐富,以故事畫為主。有悲劇型的薩捶那捨身飼虎、沙彌守戒自殺等;有預言型的鹿王本生;有喜劇型的菩薩降魔;有情節性的說法場面等。
相對於同時期的北涼壁畫,北魏壁畫人物造型在接受外來影響的基礎上,逐漸進行改變。北涼壁畫是在漢晉文化和繪畫傳統基礎上,直接受到了西域佛教壁畫的題材和技法。以明暗法表現人物的立體感,筆觸奔放。
而北魏人物畫,線描多以鐵線描法為主,色彩多以石青、石綠與赭石、土紅相配合,具有明朗而強烈的效果。在造型上,人物比例修長,人物動態綽約多姿而富有情致。
北涼壁畫人物造型
北魏壁畫人物造型
二:敘事形式敦煌早期壁畫,包括北魏,在戲劇性故事的敘述上,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構圖方法。
第一:圍繞主體,採用「異時同圖」的結構。打破時空界限,把複雜的情節,圍繞敘述主體,巧妙的結合在同一張畫面上。
第二:橫卷式連環畫。
這是漢晉儒家思想故事畫在佛教壁畫上的新發展。全圖根據緣起、發展、高潮、結束等過程繪製多幅畫面,前後銜接,首尾完成。長卷式故事畫的出現,在美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兩晉之後的畫家們也常常採用手卷的形式來作畫,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等都是長卷式的構圖形式。這是印度、西域的繪畫所沒有的。
北魏敦煌壁畫《鹿王本生》
三:裝飾為了表現出天國的神秘和佛的力量偉大,壁畫創作者充分運用了各種裝飾功能,把陰暗的洞窟表現的富麗堂皇。1.佛光。佛光是一個重要的裝飾物。佛光以火焰紋與化生、飛天等形象相間表現,又用石綠、石青、赭石、白等多種顏色交錯染出,顯得光芒四射、奇妙無比。2.佛龕龕楣的裝飾也很豐富,以冬忍紋、火焰紋等交錯裝飾為主。
北魏壁畫的火焰紋
佛龕龕楣上的忍冬紋、飛天、雷紋等裝飾
北魏壁畫的風格受朝代更替、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人們的審美理想的啟發,總體上來說受中亞壁畫的影響,又受兩晉人物畫的影響,逐漸本土化。所以這個時期的壁畫是生動活潑的、是鮮活的。這個時期的壁畫不僅慢慢適應了儒象和道家的審美習尚,同時又不違背佛教的原本教義,具有情感強烈、動態強烈誇張的特點。
感謝邀請來回答這個問題哦,在北魏的壁畫中,對人體有著一種公式化的處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莊嚴肅穆的效果,而在這種看似公式化的處理下,卻有著屬於悲劇的激情效果,夾雜著強烈的情感,這種效果使中國的藝術,經過了一次悲劇浪漫的洗禮。而這種情感表達上的衝突,則是源於最原始的佛教性格。在長期的思維中,一提到佛教,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沉思的、內修的、鎮定的這樣的一種精神狀態,但實際上,在最原始的佛經中,對生命是有著極其悲慘強烈的敘述的,一定程度上渲染了強有力的故事張力,這種表達,很像希伯來的《舊約》,這種宗教性的強調感,達到信仰到非人的地步的強調,是以那時的中國完全沒有的。在北魏的壁畫中,主要表現的是釋迦牟尼的佛教故事,比如「出遊四門」、「鹿王本生」等。「出遊四門」講的是釋迦牟尼走出城門,一門見「生」,一門見「老」,一門見「病」,一門見「死」,在近似於公式化人體的背後,有著一種對生命的悲憫之情。這個時期的感情表達,與漢魏時期的在儒家影響下的田園生活完全不同。在漢代的繪畫中,表現的多為安居樂業的情景,五代以後,則是山水表達的更多一些,只有北魏時期的壁畫,帶來的是對生命的悲憫之情。在壁畫中,直指生命的有無。在視覺上,用色彩與造型相結合,引發出了無數人物的宗教悲情,這在以往的時期都是不多見的,而這種風格也成了北魏壁畫創作的最突出的特色。
北魏壁畫的色彩沉著渾厚,用筆奔放洒脫,層層暈染,立體感很強。色彩方面,一般多在赭
紅色的底色上繪石青、石綠、黑等顏色,結人的印象是嚴峻的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