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哪些人散文寫得好?


中國當代散文寫的好的作家,我認為是楊朔,秦牧,劉白羽。楊朔的散文應用比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現主題,在結構上追求構思新穎奇巧,在語言上講究文詞清新,俊逸,簡練,刻意追求語言的高度概括力和表現力。他的散文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他作品的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勞動者。他的代表作有《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香山紅葉》等。

秦牧是我國當代散文大家。他散文主要特點是題材廣泛,格調高昂,立意深刻,旦沒有固定格式,盡情揮灑。語言流暢,哲理性強,富於聯想,想像豐富,融知識性,議論性,文學性於一體。歌頌社會主義新中國,新生話,鞭撻醜惡現象,是貫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條主線。他的代表作有《花城》,《土地》,《古戰場春曉》,《社稷壇抒情》等。

劉白羽的散文雄渾豪放,於哲理思索中含深沉,於感情噴薄中露豪邁,於布局謀篇中顯瀟洒,於徵辭選學中見絢爛。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抒情氣氛,詞藻華麗的語言,構成了劉白羽散文的獨特風格。他的代表作有《日出》,《長江三日》等。

當代散文大家于堅。大家都認為于堅是當代傑出的詩人,往往忽略了他的散文成就,他的散文也非常棒,大氣磅礴、氣吞山河。

于堅,1954年8月8日,出生於昆明。14歲輟學,當過鉚工,電焊工,搬運工等。20歲開始寫詩,25歲發表作品。1984年畢業雲南大學中文系。1985年與韓東等人合辦詩刊《他們》。1986年發表成名作《尚義街六號》,1994年長詩《O檔案》被譽為當代漢語詩歌的一座「里程碑」。曾獲《聯合報》十四屆詩歌獎、《人民文學》詩歌獎、首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5年出版5卷本《于堅文集》。

中國作家中,難得有將具象和抽象完美結合的寫作。于堅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風格為自己的追求,其詩平易卻蘊深意,是少數能以豐富的意象和噴薄的思緒融合,從而表達出自己對世界哲學認知的作家。讀于堅散文,找到那種看三D電影的新奇感,于堅將散文之散以及散文的自由與洒脫寫到了極致。由於堅可知:對文人來講,有否詩人的功底,其散文的成色大不一樣。與于堅素不相識,可我這麼認為,雲南的文化有了于堅和于堅的詩文,便有了底氣。

于堅對事物的認定,你很難用單純的顏色來界定他的世界觀,他的讚美與批判,全由事物本身來決定,而非先入為主,概念先行。比如對撫仙湖的描寫,他在極盡讚美之後,說:我在湖岸附近像魚一樣梭巡,把頭悶到水裡看,水還清,還可以看見兩米以下的情況,但與我二十年前見到的湖底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戰後的廢墟,廢棄的酒瓶,長滿暗黃的毛,像是浸在防腐液里的胎兒,沉淪的塑料袋,沉船,沉沒的電視機、那些大紅大紫的節目無影無蹤……

于堅散文可以看作是他的詩歌精神的延伸和發展。他的散文和詩歌寫作一脈相承,是另一種文本的實踐。于堅認為,詩性精神不再是英雄式的傳奇冒險,而是隱藏在普通人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底下的個人心靈的大海。因此,他的散文傳達給讀者的是作者真實的生命體驗、內心歷程的探險。和以往的散文風格不同的是,作者並沒有為自己的生命戴上人格面具,只展示給讀者崇高和偉大。他裸露給世界的是普通、平常甚至卑俗、變態,然而是卻真實具體的靈魂。真正從寫作實踐上體現詩的翅膀如何「從天空回到大地」。他的長篇散文「住房記」「裝修記」,展示給讀者的都是小人物的庸常人生,人在現實利益面前無法逃避的卑微瑣碎。而在從前被文字所製造出來的幻像中,詩人們似乎都是長發飄飄,浮在空中,只會說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崇高話語。恰恰在有意無意間忽視了腳下自己賴以生存的大地,和大地上那些具體、生動、可感的事物。于堅的散文,重視的是日常生活的真實和可視性,他說:「重建日常生活的尊嚴,就是重建大地的尊嚴,讓被遮蔽的大地重新具象、露面。」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前提下,他的散文視點與眾不同,他追求的似乎是返樸歸真的美。他的民間寫作立場,他的「在場者」的身份,使他的散文在貌似粗礪的外表下,透視出日常生活的純樸、細緻。翠湖邊一個牽狗的女人,或者一隻從天而降的蜻蜓,校園裡的幾個水泥樹樁,都能在他的散文中閃爍出異樣的光澤。

于堅的散文以其執著的創造精神,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在散文中對詩性精神的追求和建立,使他的散文超越現實功利,不是在觀念和流派的制約下寫作,而是自由開放心態下,心靈對大地以及大地上樸素事物的撫摸。作為一位詩人,他「拒絕再與那些少得可憐的所謂高尚人格面具認同」,堅持民間寫作立場,為當代散文提供了新的審美內容,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

楊朔、魏巍、秦牧、劉白羽並稱為中國當代散文四大家

楊朔 (1913--1968)山東蓬萊人。著名作家。解放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黨組常委。"文革"開始後,揚朔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重點批鬥對象。1968年7月底揚朔要求上書毛主席和要求與單位領導談話,均遭拒絕。絕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藥自殺。 他作品的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香山紅葉》、《畫山綉水》、《茶花賦》、《海市》等。

魏巍,河南鄭州人,1920年1月16日生於一城市貧民家庭,原名鴻傑,曾用筆名紅楊樹,當代詩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說家。童年及少年時期曾就讀於「平民小學」及簡易鄉村師範,開始接觸文學作品併產生濃厚閱讀興趣,1937年抗戰爆發後,即赴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後轉至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至晉察冀邊區,在部隊中做宣傳工作,曾任宣傳幹事、宣傳科長、團政委等職。建國後亦未脫離部隊生活,曾任《解放軍文藝》副總編、解放軍總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總政治部文藝處副處長、北京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北京部隊政治部文化部部長等職。從1939年至1949年,主要從事詩歌創作,曾先後寫作發表了《蛔蛔,你喊起他們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風景》、《寄張家口》、《開上前線》等詩歌作品,其中1942年創作的長詩《黎明的風景》因成功地表現了抗日鬥爭的生活而獲晉察冀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魯迅文藝獎金」。建國後專事故文及小說的創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間三次赴朝鮮,寫下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及《故士和祖國》、《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依依惜別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與白艾共同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長空怒風》後,1956年又與錢小惠合作寫出了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1963年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解說詞編寫工作。從1959年始至1978年,歷時22年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東方》,以史詩般的筆觸,熱情而又深遠開闊的思想,表現了壯烈的抗美援朝的戰爭生活,因而榮獲1982年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創作獎)。

秦牧,原名林阿書,又名林派光、林覺夫、林頑石,(1919.8——1992.10),男,祖籍澄海東里樟林。我國著名文學大師。 秦牧於香港出生。3歲時隨父母移居新加坡。1932年回到故鄉樟林。青少年時期曾就讀於新加坡端蒙學校、樟林萃英學校、汕頭一中等學校。1938年春到廣州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輾轉於粵桂兩省。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學教書,並從事寫作,開始涉足文壇。歷任《中華論壇》、《再生》、《中國工人》諸雜誌編輯。1949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區縱隊,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東省文教廳科長、中華書局廣州編輯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廣州分會副主席、《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主編過《廣東教育與文化》、《中華通俗文庫》、《作品》諸雜誌。曾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暨南大學中文糸主任。歷屆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文聯執行主席,並任《四海》雜誌主編。曾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以作家身份訪問過蒙古、古巴、新加坡和泰國。 出版《秦牧全集》十卷。他的散文作品風格獨樹一幟,被譽為「散文一絕」。小說、童話、戲劇、詩歌、文藝理論等都有著作,故又被喻為「一棵繁花樹」。 他主張獨創一格,「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獨特的創造」。他提倡擴大題材的範圍到海闊天空和多方面發展文學的功能,包括教育、形像欣賞、審美、文娛方面,使作品高於幽默和情趣,「寓共產主義思想於閑情趣談之中」。 館藏作品:《秦牧全集》、《火種集》、《秦牧散文集》、《彩蝶樹》、《秦牧兒童文學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選》、《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選》、《華族與龍》、《藝海拾貝》、《哲人的愛》、《在國際飛機翼下》、《翡翠路》、《森林水滴》、《秋林紅果》、《秦牧華僑題材作品選》、《秦牧論散文創作》、《訪龍的家鄉》、《中華散文珍藏本·秦牧卷》、《尋夢者的塑像》、《盛宴前的瘋子演說》、《巨手》、《晴窗晨筆》、《憤怒的海》。

劉白羽,現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黨支部書記、重慶《新華日報》副刊部主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記者、新華社總社軍事特派記者、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作協副主席、作協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顧問、《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劉白羽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黨代會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一屆代表、七屆委員。 劉白羽是現代文學傑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報告文學家、小說家。193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38年作為一個追求進步、嚮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從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變民族和祖國命運的鬥爭中。半個多世紀來,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以及新中國的建立。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始終不渝地堅持文藝的工農兵方向,進而為社會主義、為人民寫作。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他寫出了大量具有鮮明時代色彩、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60多年來共發表作品50餘部400餘萬字,多種作品被譯成英、俄、德、緬甸等文種。《長江三日》、《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學、大學教材。1950年參加編製反映解放戰爭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榮獲斯大林文藝獎金一等獎,散文集《芳草集》榮獲1989年優秀散文獎、長篇小說《第二個太陽》榮獲第三屆(1991年)茅盾文學獎和1986—1994年度炎黃杯人民文學獎、長篇傳記文學《心錄的歷程》獲首屆(1990—1994年)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劉白羽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表示,「我的手稿、成書、獎狀、獎章、獎盃、全部存書、照片、錄音錄相及所存字畫、藝術品,獻給我的家鄉北京通縣。」劉白羽同志的這一義舉得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通州黨政領導的贊同和大力支持。1996年10月19日,劉白羽將首批珍貴文學藝術檔案——部分著作、手稿、獎狀、獎章、獎盃、名家字畫、剪報等共180餘件,親手交給家鄉通縣檔案館。


散文筆法,實際上是指在雜文、隨筆中運用的散文筆法,所以有人乾脆叫做雜文筆法。散文筆法,就是雜文隨筆在進行闡釋、感想、分析、論證、評價這些環節時,靈活摻用了散文的寫法。敘述結合,庄諧並用,情理兼顧。

無論是敘事、狀物、抒物、抒情、說理,還是漫談、怒吼、讚頌、幽默、諷刺,等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劉勰(約465年――約532年)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字彥和。著有(文心雕龍)。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學者稱亭林先生。著有(日知錄)等。金聖嘆(1608年――1661年),明未清初文學批評家。名人瑞,字聖嘆。曾對(水滸傳)、(西遊記)等書進行評點批改。

呂叔湘(1904年――1998年),江蘇丹陽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文法要略)、(漢語語法論文集)等。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現代作家。著有(蝕)、(虹)、(子夜)、(林家鋪子)等。

雜文隨筆的語言,既有論述文的莊重,又有散文的文采。準確鮮明、靈活生動、簡潔凝練、精闢雄辨、幽默諷刺,感論文的語言是所有論述文語言中最具散文語言風采的,尤其是幽默與諷刺,它是很多優秀雜文所追求的特色,無論是剖析世相,或是自我調侃,都讓人開心益智。

幽默,就是詼詣風趣、機智雋永,讓人在緊張中輕鬆一笑,也讓人在微笑過後悟出深刻的道理。幽默感是高智慧高悟性的人令人羨慕的涵養。諷刺,就是用比喻、誇張、反語等手法對假惡丑的事物進行揭露、譏諷、嘲笑。諷刺有很大的殺傷力,運用要慎之又慎。

諷刺的生命是真實,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誣衊,更不是肆意謾罵。內涵和外延的關係中,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它們是反比關係。例如,作家、小說家、短篇小說家這三個概念比較,內涵是作家比小說家少、小說家比短篇小說家少,外延是作者比小說家大、小說家比短篇小說家大。

在中國,常常有人鼓勵學生苦學。有一個實行苦學的著名學者,有一次在夜間讀書的時候打盹,便拿錐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個學者在夜間讀書的時候,叫一個丫頭站在他的旁邊,看見他打盹便喚醒他。

這真是荒謬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把書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說話的時候打盹,那麼,他應該乾脆地上床去睡覺。把大針刺進小腿或叫丫頭推醒他,對他都沒有一點好處。

這麼一種人已經失掉一切讀書的趣味了。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麼叫做磨鍊,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這個問題解決之後,讀書的時間和地點的問題也可以找到答案。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曾國藩在一封家書中,談到他的四弟擬入京讀較好的學校時說:荀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荀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宋代大學者歐陽修說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馬上,和廁上。


中國當代散文寫得好應該是莫言吧。



只有梁實秋和林語堂寫的最好。其他作家在兩位大家面前只能退避三舍,俯首稱臣。




首稱臣。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的華語散文是哪一篇?
古體詩必須按照格律來寫嗎?
如何評價葉嘉瑩?
只知道大概內容的詩?
越南漢詩有哪些優秀作品?

TAG:文化 | 散文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