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語言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鄭和下西洋到過很多地方,語言問題不成為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有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員

《禮記·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譯。」《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關於先秦時期禮制的著作,說明早在周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專門負責翻譯的官員了。那麼後世的翻譯工作,為什麼稱之為翻譯呢?因為中國古代的中央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比較密切,「北方曰譯」,所以後世的翻譯工作稱之為「譯」,而不是「寄」、「象」或者「狄」。

元、明、清三代,由於中國與外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署也越來越完備。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設會同館,明清兩代沿置。鄭和下西洋期間,明成祖還在北京順天府設置了四夷館,四夷館附屬八館,其中回回館負責波斯語的翻譯,高昌館負責察合台語的翻譯、緬甸館負責緬甸語的翻譯,說明當時的明朝並不缺翻譯人才。

(明成祖畫像)

明、清兩代,官方還編纂了各種學習外國語言的書籍,如《譯語》、《雜字》、《來文》等等,這些書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外語詞典和外語教材。

鄭和下西洋期間,還有很多的外國使節來到中國朝貢,如果當時的朝廷沒有翻譯人才,怎麼與這些人溝通呢?

那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語言怎麼溝通呢?這裡就存在一個轉譯的問題,有時候需要重譯,甚至是三譯。並且,在邊境上進行貿易的商人是天然的翻譯官,所以鄭和下西洋到了外國,完全可以解決語言溝通的問題。


鄭和下西洋的大背景已有很多答主回答了,這裡舉一些直接的例子吧。


鄭和船隊是自帶了不少翻譯的。永樂五年九月,朝廷褒獎有功人員時敕諭如下:


己卯,賞使西洋官軍舊港擒賊有功者:指揮,鈔一百錠、彩幣四表裡;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裡;百戶、所鎮撫,鈔六十錠,彩幣二表裡;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裡;校尉,鈔五十錠、綿布三疋;旗、軍、通事、軍伴以下,鈔布有差。


在船隊中除了一般的軍官、總旗、小旗、軍士及其家中子弟以外,還有一些身份特殊的人:錦衣衛校尉,醫士,僱傭來的外國領航員——番火長,以及「通事」,也就是翻譯。


在這些「通事」之中,有一個名叫馬歡的紹興人,回國後寫了《瀛涯勝覽》一書,與另一船隊士兵費信的《星槎勝覽》一起,為鄭和船隊的見聞、活動留下了珍貴的一手記錄。



(現代畫家想像中的馬歡)


作為翻譯的馬歡,對沿途港口居民的語言較為敏感,多有記錄。如說暹羅人「國語頗似廣東鄉談音韻」,敏銳地察覺到粵語底層與壯侗語族的泰語之間的關係;爪哇「國語甚美軟」,等等。


對於西亞的語言,馬歡的描述更為具體。他知道阿丹國(亞丁)和天方國(麥加)的居民「說阿刺壁言語」也就是阿拉伯語;榜葛剌人多說孟加拉語,而「說吧兒西語者亦有之」,吧兒西語就是波斯語。按照某些版本《瀛涯勝覽》後附的序,馬歡「通西域天方之教」,他所掌握的外語很可能就是阿拉伯語與波斯語。


除此之外,南海、印度洋各國長期以來和中國交往,當地多有翻譯,有些地方還有華人社區,大致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人與人之間基於互信的交往,是可以超越語言文化的障礙的。


在「按篤蠻山」(安達曼群島),生活著一批長期過著原始生活的人,整天赤身裸體,過著漁獵採集的生活,華人戲稱當地為「出卵塢」,美稱為「翠藍嶼」。這地方本不在鄭和船隊的常規航線上,中國人對他們的了解也來自傳言,但宣德七年十月,有船隻因遭遇風雨而停泊於此地三晝夜,當地居民便「駕獨木舟來貨椰實」,椰子大概是他們少有的可以「出口」的東西了。


即使雙方此前都沒什麼直接了解,語言不通,也可以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建立起初步的聯繫。其實千百年來的異文化接觸,都是這樣邁出第一步的。


首先這個提法就有問題。鄭和下西洋所走的航線是千年前早就存在的,也並非是中國人第一次去到很多地方。《後漢書》記載「與安息、天竺交市與海上,得利十倍」。當然我手頭上並沒有這個「交市」是由中國人還是由外國人完成的資料,但至少從那時起,中國和南亞、西亞地區是有交流的。可能受限於航海技術,當時的海上絲綢之路沒有陸上絲綢之路那麼有引人注目,很長時間基本湮沒在歷史之中。到了唐朝,那就是真正的「萬國來朝」、「萬國來商」。據《資治通鑒》750年—761年,前來鎮壓劉展叛亂的唐政府軍在揚州和楚州這兩個繁華城市劫掠,殺死的外國商人就有數千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唐時,中國與世界的交流相當頻繁,文化實力彰顯無疑。到了宋朝時,相對於唐朝時的萬國來朝,宋朝商人更多的是走出國門和世界交流。據可靠史料記載,宋商最遠到達了北非。當時有 《元豐九域志》、《方輿勝覽》、《輿地紀勝》、《諸蕃制》等這類書籍記載了宋人在海外的見聞。宋元時期,(注意,這裡還包括元朝) 停靠於泉州的各國商船「舳臚千里,數以萬計」。而據蕃商誇張性的描述,停泊在廣州的商船一字排開,可以從廣州排到馬六甲。「 憑藉無可比擬的科技實力,宋代的中國船長不僅牢牢掌握了環印度洋的控制權,而且把貿易航線延伸到非洲東海岸。」(引號內出自央視記錄片《走向海洋》)宋時,無論造船技術,還是航海技術都是世界領先。這也是他們取代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的原因。在今天非洲東部的沿岸的馬夫亞島上,人們從一個「珊瑚井」里,一下子發現了176枚錢幣。其中四枚是唐高宗時期的,其餘全都是宋朝的巨大的中國商船,往來於廣闊的海洋之上,由此帶來的巨額收入,源源不斷地流入宋國庫。除了船,宋朝的優勢還在於,駕駛這些船的人。在宋朝,航海家們對季風和洋流已經頗為熟悉。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中寫道:「在11世紀中,他們在潮汐理論方面一直比歐洲人領先。」流風所及,甚至宋朝的士大夫對海洋氣象、水文知識也不陌生。時間到了明朝,形勢卻發生了大逆轉。朱元璋的禁海政策程度之嚴,範圍之廣令人咋舌。「片舨不許下海」、沿海居民內遷均出自於此。沿海富戶大都破產。到了朱棣時期,被後世大肆宣揚的鄭和下西洋出現了。我以前反覆強調的是鄭和下西洋從行為上來說,是壯舉。但從性質上說,卻幾乎沒有任何積極意義。以前獲利至少十倍的航線(明時,西方開闢香料之路利潤高達60倍)在明朝時弄得到貼錢。即使進口了一些物品,大都也以奢侈品為主,對當時經濟發展幾乎沒有促進。有人認為促進了交流,可是從我之前的論述來看,鄭和就是幾次大規模行動,總體上和唐宋時期的交流不可同日而語。鄭和除了招諭各國使節外,還負有鎮撫海外流民的職責。其實這些流民就是中國最早的海外殖民者。經過鄭和船隊四處宣諭,有八百多「流民」歸國。但數以萬計的華僑在當地基礎已經很牢固,尤其是三佛奇和東爪哇的華僑集團,各有數千家部眾,不願放棄產業回國。如三佛齊以陳順義為首的華商代表不肯屈服。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率兵大破陳祖義部眾,殺戮無數,並將陳祖義帶回國內斬首。到了這裡,本題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很多當地已經有華人華僑在此活動,語言並非最大的阻礙。「鄭和下西洋對中華海上遊民和海外華商的打擊,使中國海商不得出海,即使冒禁出洋,也無利可圖。壓縮了中國海商活動空間。」(引號內出自中國社科院《鄭和下西洋對中國海外事業開拓的破壞》)類似的事,在明朝以後發展中也出現過。倭寇頭子王值被殺前曾說,如果朝廷開放海禁,承認我的地位,我可以把大半個日本獻給朝廷。不然,即使殺了我,事情也得不到解決。看到以後西方殖民者對我國的屠戮、侵佔,固然可恨。但最令人心痛的是,本國朝廷對自己開拓者的屠戮。經常有人說清朝是倒退,明朝這樣的海禁政策何嘗不是倒退?明朝倒退的方面還很多,這裡就不多說了。正是這些政策上的倒退導致了日後中國實質性、明眼可見的倒退。所以《中國對外關係史》、《中國通史》等專業書籍中稱明朝時期中國開始封閉和保守是有道理的。 海盜走私迫使明廷部分放鬆海禁,促進了海上貿易和東南沿海的商品生產。這就是明時隆慶開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種被迫開放、與之前相比倒退、帶有海禁形式和遺存的通商,在明粉眼裡被大吹特吹。綜合來看,明朝商業發達就是一個笑話,一個令中國封閉落後的笑話。回答這個問題,展開了很多。


在十二世紀,在馬來西亜,己經有相當多華人住在吉竺丹沿海一帶。而且一個有中文和阿拉伯文的石碑也在那裡犮現。在柔佛有一個超過千年的古城,位於Ulu Tinam 河邊的地區。在2012年被星加坡大學一班考古家發現,而當年也也在報章上犮表過,後來,馬來西亜內政部派軍隊把這地區封鎖。這古城比cambodia angor wat 還要大。可是由於政治上的敏感和耍把華人先到馬來西亜的歷史蓋掉,所以不淮犮表這新的報告,而且一直在把北方的一個千年古城 布穀佛教區也盡力去砍壞。


走路路從張騫通西域就「去到很多地方」,關於海路我們記載較少,鄭和屬於官方記載大型航海記錄,民間多了去了。克拉蘇的絲綢是怎麼穿上身的?鋼鐵柔化技術西傳?瓷器出口?張騫曾經在西域市場見過蜀杖,當時北方雖有匈奴但南方經天竺的商陸已經打通。關於語言方面,禮部有專業的通譯。即便在商代都有發現和田玉器,國人從不缺乏探索的能力。只是到了清代,高層對外界的變化視而不見罷了!


有記載,當年採用排隊接力翻譯的方式。比如,漢語翻譯成東南亞某語言,東南亞語翻譯成南亞某語言,接下去是波斯、中東語言,,非洲地區語言。記載中鄭和使用最多的翻譯多達九人,也就是一句話的意思通過九名翻譯的轉譯,可見當年鄭和艦隊走得有多遠。


當一個國家,一個領導手裡面有一支當世無敵的軍隊,一大批遠超當時水平的科技水平,一個胸懷天下四海濱服的君王,就算你是個啞巴,你照樣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片土地橫行無忌,保證沒有敢多嘴!


1、從唐朝開始中國就很多的人去西洋開發,因此這些華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2、從漢朝特別是從唐開始,我國就與西洋甚至西亞、歐洲很多國家進行經濟文化往來,所以早就有許多懂得各種語言的中國商人,這些商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3、明朝是已經有許多歐洲傳教士來到中國,這些人也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這個問題較難回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說白了就是滿世界去嘚瑟。

語言問題呢因為並沒有去太遠的地方所以中國附近的幾個國家年年都向中國進貢所以基本也有人能懂幾句漢語這些國家在與其它國家相互交流也能促進文化交流,當然只是一種猜想,當然很可能用的是手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西方國家給品牌起名可以輕鬆地以人名命名並讓消費者接受?
「誰」這個字到底念shei還是shui?
為什麼霜之哀傷聽起來很酷,火之高興聽起來很逗?
web開發學什麼語言簡單快速?
一生中自己說過最酷的一句話是什麼?

TAG:語言 | 鄭和下西洋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