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政府不敢和西方人打全面戰爭?


借清政府一個膽,他都不敢跟西方人打全面戰爭。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全面戰爭的定義。全面戰爭是國家實施總動員集中全國力量進行的戰爭。其基本戰爭行動樣式和特徵是以武裝鬥爭為主,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條戰線的鬥爭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地發揮國家的整體力量,以保證戰爭的勝利。

清政府和西方人打仗從來沒有贏過,不要說和這個西方為敵,就是與其中任何一個國家打,都沒有贏過。最好的成績,只是在中法戰爭中與法國打了個平手。暴露出來最大的問題,是清政府的組織動員能力太差。雖然名義上,清朝有上百萬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分布在廣袤的土地上,要集中調動很難。我們看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要跨省調兵,其實只掉幾萬人都很難,軍隊的指揮、後勤補給、士兵的軍餉等等問題,清政府當時的動員能力解決起來非常吃力。

第二,西方軍隊還有一個優勢,他們一般是從海上發起進攻。艦船的靈活性是陸軍無法比擬的,清政府不可能把幾十萬軍隊全部派在東南沿海守護海防線。即使真的做到這一點,那麼,分散在每一個沿海要地的士兵,相對數量也並不佔優勢。相反,西方人的艦船可以在任意的口岸發起攻擊,近海登陸攻佔沿海大城市,再通過船隻迅速趕往另一個沿海口岸,神出鬼沒。清政府軍隊看似數量龐大,其實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第三,全面戰爭的關鍵是要國家實施總動員,發動全國人民來對抗外國侵略。但是,清政府打仗從來發動不了人民的力量,在每次對外作戰中,都會出現大量的漢奸,替西方人開路。老百姓並沒有國家意識,不能像民族國家一樣發起像樣的反擊。

最後,八國聯軍侵華其實是最接近於全面戰爭的一次嘗試。當時慈禧太后,一怒之下與英法德奧意等等西方列強國家宣戰,但結果怎麼樣呢?一方面,清朝的八旗兵根本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另一方面呢,東南幾個省的總督、巡撫聯合起來,反對中央的對外戰爭政策,簽訂東南互保。清政府連自己的地方大員都管不了,如何去談實施全面戰爭呢?


甲午戰敗的最大原因,是滿清作為關外政權根本沒有把自己當做中國!對於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滿清統治者來說最大的任務就是「防漢制漢」!慈溪這老娘們說的明白「寧予友邦,不予家奴」「保大清,不保中國」!很多人說的「甲午戰敗」原因什麼都有?其實為什麼會」甲午戰敗「?其實只有一個主因而衍生出了最後戰敗的結果!滿清統治者或許認為這只是「尼布楚條約」的延續而已?就是滿清統治者二百多年對漢人家奴的戒心,超過對日防範的重視,甲午戰敗最直接原因就是滿清統治者一門心思「防漢做大」威脅統治,因為在滿清統治者眼裡外邦只是要錢要物;而一旦漢人家奴反起來就會要滿人的命!因為「防漢」這個祖訓,導致了滿清統治者對日作戰的消極怠工,和對防範日本的大意和疏忽,才造成了近代中華「甲午國恥」!

人們可以把《鴉片戰爭》的失敗歸因於當時中國生產力的落後,畢竟,英國工業革命在19世紀中葉已進入尾聲,清英對抗是近代工業國家與原始畜牧業農業國家的對抗,軍事技術的時代差距是任何因素都不能彌補的。

但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就不能歸因於當時中國生產力的落後了,因為當時的清日兩國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都是靠購買西方武器來打仗的,就財富和金錢而言,中國甚至要遠遠超過日本(9倍);雙方對抗取勝的關鍵是哪一方能更合理地「花錢」。

在既無現代制度支撐、又無賢明「人治」保障的情況下,滿清選擇了「反向操作」,硬是把原可用於國防建設的資金挪用於防漢,活生生地斷送了北洋海軍和近代的軍事近代化。因此,從根本上講,與種族有關的社會制度決定著軍事現代化的成敗。

美國著名海軍學者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對兩千多年來海權實踐所做的規律性總結:誰掌握了海權,

誰就掌握了歷史的命運,海權是通過一場海上決定性會戰來決定的,而海上決定性會戰的勝負是由交戰雙方的戰術火力強弱決定的。早在明代,我國抗倭名將俞大猷就先於美國學者馬漢,總結出火力強弱是決定海戰命運之關鍵的重要結論。他在著述里寫到:「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所以,馬漢「戰術火力決定海戰勝負」的結論應該算是一個常識問題。

事實上,無論是陸上作戰還是海上作戰,在雙方其他條件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都是火力決定一切。陸上作戰的火力多少會受地形、地貌影響,海上作戰則一覽無餘,除了風向、風速外,幾乎是火力的純粹較量。北洋艦隊的將領們不可能不清楚這一常識。

李鴻章為什麼在開戰時不願與日本艦隊進行海上決戰?

1891年夏,北洋艦隊第二次訪問日本時,北洋水師總兵劉步蟾即觀察到,當時新添了松島、嚴島、橋立「三景艦」的日本海軍火力已經超過北洋海軍,~~

他迅速告知丁汝昌、李鴻章「北洋海軍購買軍艦、更新舊炮已刻不容緩」,因此,李鴻章立即向朝廷上了一份十萬火急的奏摺,指出:「……新式快放炮每六分鐘時可放至六十齣之多,其力可貫鐵數寸,實為海上制勝利器……」

由此可見,李鴻章、丁汝昌、劉步蟾等海軍將領完全清楚「戰術火力決定海戰勝負」這一常識,而黃海海戰的失敗結局,也證明了他們的判斷力非常準確,這也解釋了李鴻章為什麼在開戰時不願與日本艦隊進行海上決戰、只想做「猛虎在山之勢」。

日方的炮彈發射數量20~10倍於北洋水師!根據現有的材料,以1894年9月17日12點55分開戰後一小時內雙方實際參戰軍艦為基準,經過反覆計算後發現:清日雙方100毫米主戰火炮的理論發射數據為,日軍聯合艦隊為46242發,北洋艦隊為2368發,雙方的射速比是18.76︰1。顯而易見,對於雙方整個艦隊而言,日方的100毫米以上主戰火炮發射量幾乎是清方的20倍。海戰的核心是日軍「第一游擊縱隊」4艦與北洋水師6艦的炮戰,儘管日軍「第一游擊縱隊」4艦與北洋水師6艦的總噸位之比是14784噸對14136噸,雙方的100毫米口徑以上主戰炮之比是38門對28門,數量比為1.4︰1,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

但經過詳細計算髮現,雙方在關鍵的一個小時里「掄圓了打」,理論上的發射數量之比卻是驚人的13990︰1248,射速比為11︰1。也就是說,日方的主戰炮火力11倍於清方火力!

當天的14點22分左右,北洋艦隊的「廣丙」和「平遠」兩艦趕到時,「超勇」、「揚威」兩艦已經被擊沉,以後一小時內雙方火力射速的理論數據為:日方可發射46242顆炮彈,中方可發射4080顆炮彈,火力射速比是10.89︰1,日方的軍事火力依然是中方的10倍有餘。儘管實戰過程中雙方的發射數量小於理論計算數,但雙方火力懸殊的狀況不會改變。

北洋艦隊的「超勇」、「揚威」兩艦沉沒後,日軍的「第一游擊縱隊」4艦又先後同北洋艦隊的「致遠」、「濟遠」、「經遠」、「來遠」、「靖遠」、「廣甲」6艦纏鬥。結果,北洋艦隊兩艘被擊沉、兩艘逃逸、兩艘重創擱淺。

日海軍炮彈的炸藥威力是北洋艦隊的炮彈炸藥的100倍!

參考:日本「下瀨火藥」與1894年甲午大海戰的勝負

日軍不僅發射的炮彈數量十幾倍於北洋水師,而且炮彈的威力也遠大於北洋水師。這秘密就在於雙方炮彈用的「炸藥」不一樣,北洋水師用的是落後的「黑火藥」,這是現在鞭炮用的火藥(發射葯是黑火藥鈍化之後的粟色火藥,開花彈裝葯是黑火藥 )。而日軍用的是新式的「苦味酸」炸藥,威力是「黑火藥」的100倍。

具體說,黑火藥的威力只有硝氨炸藥的10分之一,硝氨炸藥的威力只有苦味酸的10分之一,也就是說1斤苦味酸相當於10斤硝酸氨或相當於100斤黑火藥!

由此可知整個艦隊交戰,北洋艦隊損失5艘,而對方1艘未沉,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北洋艦隊擊中日艦不少炮彈,就是打不沉一艘,原因很簡單,炮彈威力太弱!北洋艦隊「火力絕對弱勢」導致海戰失敗

很多過去人們記憶深刻的作戰細節和作戰記錄,幾乎都可以證明兩軍戰場火力強弱的懸殊。開戰伊始,日軍的「第一游擊縱隊」和本隊竟然從北洋艦隊陣前快速通過而無一艘被擊沉,而此刻是北洋艦隊在這次海戰中可集中發揮最佳火力的唯一一次機會,這樣一個機會沒有抓住,只能說明北洋艦隊的戰艦火力的確很弱。

日艦「比睿」和北洋艦隊的「超勇」、「揚威」艦一樣,艦身鐵脅木殼,外裝裝甲為木質外包鋼板,在遭到北洋艦隊主力「定遠」等艦隻的圍攻時,雖遭受重創逃離戰場,但沒有被最終擊沉,繼而北洋水師各艦圍攻日軍商船改建的「西京丸」、排水量僅622噸的「赤城」,也只是給予其以重創,迫使其退出戰場,而並未將之打沉。而在日軍圍攻下僅35分鐘,北洋艦隊的「超勇」艦即被擊沉,「揚威」艦被打殘,不久後沉沒。這也反映了雙方的火力懸殊。

北洋艦隊的「致遠」艦勇猛前突,遭數艘日艦密集火力的射擊而受重創,「致遠」艦誓與日軍「吉野」艦同歸於盡的英勇壯舉固然氣壯,但是從戰術的角度來看,受傷的「致遠」在「T」字一豎的位置上緩慢接近日軍「吉野」艦時,正好讓處於「T」字一橫位置上的「吉野」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火力,故而沒等「致遠」艦撞上對方,就先被對方擊沉了。

日軍「第一游擊縱隊」4艦同北洋水師6艦纏鬥,居然能擊沉「致遠」和「經遠」,驅跑「濟遠」、「廣甲」並重創「靖遠」、「來遠」,說明北洋艦隊火力處於絕對弱勢(幸而日軍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下令收兵,否則戰鬥再持續一小時,已受傷擱淺的「靖遠」、「來遠」也將難逃被日軍「第一游擊縱隊」擊沉的厄運)。

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是斷北洋海軍經費的原因!

北洋艦隊戰敗最直接的戰術原因,是火力處於絕對弱勢,那麼,進一步要追問的是:為何決戰將臨,北洋艦隊火力弱勢的狀況得不到改善?誰應該為此負主要責任?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們知道,李鴻章根據丁汝昌、劉步蟾的建議給朝廷上奏摺要求「添船更炮」,而滿清決策者們居然在1891年中日海軍競爭已經白熱化時反向操作,不僅不追加軍費,而且還停止海軍撥款兩年,並挪用海軍衙門750萬兩白銀,修繕「形象工程」頤和園。

1894年臨戰前,北洋艦隊準備花32萬輛銀子購買12門速射炮,居然因無法湊到這筆款子而放棄。日本海軍開戰前實現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裝備了最新式的「苦味酸」大威力炮彈,裝備了最新式的大小口徑速射炮共173門。 如果戰前750萬兩銀子不被滿清統治者挪用,可增添最先進的大小口徑速射炮280門,這樣一來,在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要比日本艦隊多107門速射炮(原有小口徑速射炮和「廣丙」艦3門國產120毫米速射炮尚不計算在內),即使不能徹底擊潰日本的聯合艦隊,起碼也能在兩軍對壘中佔據射速上風。

清廷先是戰前停止撥款,繼而要求北洋海軍決戰必勝,實際上陷入到「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荒唐邏輯中,這就直接決定了李鴻章和北洋將士們的悲劇命運。真正可恥的是把失敗強加給他們的滿清統治者。

一般認為,滿清專制制度導致國民財政收入不能正常地轉化為國防軍事力量,滿清皇室可無限制地挪用國家公共財政,甚至可以挪用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國防經費,這不過是表面現象!

從根本上講,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才是找借口斷一陣子北洋海軍經費的原因,為了避免漢人軍閥李鴻章的勢力「北洋海軍」過於強大,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滿清統治者的「防漢甚於防倭」!

滿清是一個從關外打進長城以內建立的統治政權,幾百萬的滿人統治幾億的漢人,這種國家狀況決定了滿清的「防漢制漢」要急於和高於「國防費用」。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也是有她的高層次道理的,滿清的「形象工程」是一種對漢人的文化征服,這是為了鞏固統治需要的。所以,在滿人利益上,挪用海軍軍費用於「形象工程」是沒有什麼錯誤的。慈禧以過生日為名佔用了海軍軍費,是害怕漢族軍閥勢力李鴻章淮軍擴張危及滿族的統治!

欲訓練滿人的「八旗海軍」,慈禧用巨額海軍軍費修頤和園昆明湖

《1894·甲午大海戰》

影片里有個關鍵疑問沒解釋清楚,為什麼北洋水師有7、8年沒有添艦購炮了?原來滿人要把海軍經費用於訓練八旗海軍了,不會再在把錢用於強大漢人海軍了~~

慈禧壓制北洋水師勢力壯大

此片內容遠遠落後於歷史研究,相當於20年前的歷史界水平,但可批判性觀看,~~

真實的慈禧並非昏庸無知,而是政治老手,她壓制北洋水師勢力壯大,實際上是滿清政權的傳統政治方略---防漢制漢!

在戰前的軍備競賽,北洋水師輸掉了,所以開戰必敗。

清國的財力是日本的9倍,為什麼會輸掉軍備競賽呢?

這就與海軍軍費的持續供給有關,滿清對於北洋水師這麼一隻漢人軍隊防範心理很強,對於李鴻章的軍隊勢力的防範就如同對於曾國藩和袁世凱一樣,

1888年北洋成軍時聲勢頗壯,滿人閱兵過後心裡就有了壓制其過於強大的「防漢」念頭,所以要找借口斷一斷北洋海軍的購艦添炮經費,~~

滿清是關外政權,在滿清統治者眼裡,防漢比防倭更重要,~~

在滿清的朝廷的壓制下,北洋海軍的軍備競賽不可能勝過日本!

1894燃燒的甲午之滿清慈禧和日本天皇背後的海軍博弈

檔案研究揭露了滿人的私心:對於漢人組成的北洋水師不信任,而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的大水池來訓練「八旗海軍」,這是模仿歷史上漢武帝用昆明池訓練水師的做法。

只不過「八旗海軍」還沒有訓練出來,甲午戰爭就爆發了!

漢武帝的昆明池

漢武帝元狩三年於長安西南郊鑿昆明池,以習水戰,池周圍四十里。宋以後湮沒。《三輔舊事》中記載昆明池,說它有三百三十二頃,池中有戈船數十艘,樓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

《漢書.武帝紀》:"﹝元狩三年春﹞發謫吏穿昆明池。"顏師古注引臣瓚曰:"《西南夷傳》有越嶲﹑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里。

由於秦嶺與渭河的落差太大了,每年雨季會有許多雨水從秦嶺深處流出,但是距離渭河太近,落差太大,基本上都是白白流走,浪費掉了,在漢朝時就是利用這種天然的水優勢就地開湖蓄水,形成昆明湖。最後由於宋朝時常年未進行維護,就乾涸為陸了。

但是昆明湖的基礎還在,目前西安市正在恢復截水蓄湖,據考證歷史上的昆明湖水面面積相當於現在六個西湖大小。

滿人的頤和園「昆明湖水師學堂」

滿人想學漢武帝做法,但是動機不同!

滿人是信不過漢人水師,想訓練滿人自己的「八旗水師」,在北京頤和園就近訓練容易控制軍隊軍官。

頤和園裡昆明湖上,曾有過3條鐵殼的、蒸汽機驅動的小火輪,系李鴻章屬下天津機器局製造,名為「翔雲」號、「捧日」號、「安瀾」號。這3條小火輪竟然列入海軍編製,是隸屬昆明湖水師學堂的實習「艦隊」,曾用來培訓海軍軍官,操練駕艦技術。

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頒布懿旨:「恢復京師昆明湖水軍操練,並建內外水師學堂。」為在湖裡開辦水師學堂而大興土木,許多工程開銷都是以海軍採購和建設學堂的名義由海軍衙門提供的。

1887年1月27日,昆明湖水師學堂的開學典禮,竟然與頤和園核心建築排雲殿的上樑典禮同日舉行。所以,光緒的師傅翁同龢,悄悄在日記中諷刺說,「昆明湖易渤海,萬壽山換灤陽」———渤海是北洋水師的主要防區,灤陽指咸豐帝死後,慈禧再也沒有去過的熱河避暑山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884年,慈禧50歲大壽就因中法戰爭沒有過好,1894年,原擬在頤和園大肆慶賀的60歲大壽又因甲午戰敗而黯然度過。1895年3月12日,滿清政權被迫將已無海軍的海軍衙門撤銷,同日,形同兒戲的昆明湖水師學堂也無疾而終。

如今,來頤和園的遊客至偏僻而幽靜的西北隅時,突見一座水師學堂,無不感到驚奇詫異。其實,雖已時隔百多年,但在水平如鏡的昆明湖上,仍然折射著整整110年前的黃海大戰的驚濤駭浪和檣櫓灰煙。

昆明湖水師學堂

清廷建設近代海軍從1875年開始,歷經十餘年到1886年北洋水師已規模初具。但滿清政府看到海軍上下數萬官兵全都是漢人,為了加強對海軍的控制培養滿族海軍人才,清廷決定設立一所專門培養滿族海軍軍官的學校。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頒布懿旨:「恢復京師昆明湖水軍操練,並建內外水師學堂。」

1887年1月滿清政府的皇家海軍學校——水師內學堂正式成立,因學堂坐落在皇家禁苑頤和園昆明湖附近又稱為昆明湖水師學堂。

昆明湖水師學堂隸屬於神機營,設總辦1人,提調1人,洋文教師3人,中文教師2人。因主要目的是培養海軍軍官所以只設駕駛一個專業,學期5年,科目包括「西法測算、天文、駕駛諸學」。學生從由八旗子弟組成的健銳營和外火器營中挑選而出,並嚴格禁止漢人入學。首期錄取40人。學生除正常學習外,還擔負著駕駛火輪船拖帶御船的任務。

由於昆明湖水師學堂成立較晚,僅培養出一批學生(甲午戰後1895年學堂被裁撤),這唯一的一批學生畢業時中國海軍經過甲午一戰已支離破碎,大部分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調離了海軍,其後僅有3人留在了海軍第一線,這3個滿人在清廷重建北洋水師時分別擔任了海軍兩艘主力艦的艦長、副艦長。

拿破崙在打敗第三次、第四次「反法同盟」後,特別是「耶拿戰役」輕取普魯士驕傲的封建王國大軍,之後強加給普、奧兩國以苛刻的條款,兩國被迫割地賠款。但是從此卻激發起歐洲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的決心,點燃起熊熊的民族意識。拿破崙以後戰爭面對的不再是各國封建統治者,而是憤怒的人民。 拿破崙征俄,俄羅斯人民眾志成城、堅壁清野,寧願莫斯科一把火燒掉也決不留給法國侵略軍一草一木。普魯士重新對法宣戰後,掀起愛國狂潮,全民動員,政府宣布「全民皆兵」,人民實行焦土抗戰。

富勒在《西洋軍事史》這樣寫道:「法國革命曾喚醒法蘭西的民族精神,使得法國人民獲得自信自強的精神。……到了1813年,由於法國在歐洲已經居於徵服者的地位,所以也就把叛變的種子灑遍了其所征服的地區。莫斯科的火焰在精神上點燃了整個歐洲大陸,……萊比錫平原上的鬥爭,的確可以稱之為「民族的會戰」一個新的歐洲就是從這次會戰中產生。」 「耶拿會戰中,拿破崙不僅毀滅勒一個封建的陸軍,而且也肅清了封建觀念的最後一點餘孽。從這些灰燼之中,卻產生了新的民族性陸軍,終於在萊比錫會戰中把他自己擊敗了,近代歐洲卻從此脫掉了中世紀的蛻殼。」

同樣是戰敗屈辱求和,在中國卻完全兩樣,「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爆發的鎮江之戰,滿清統領海齡卻以防諜為名,大肆屠殺城中居民。在滿清統治者看來漢人天然靠不住肯定會和洋人私通,乘機顛覆他們的政權。這就是滿清政權的困境,這是其落後的本質特點決定的。

可以看出,滿清統治集團由於異族統治使得它對中華民族的主體沒有責任感。它總覺得自己手下的臣民不是自己人,自己總可以和任何外族合作來分享對自己臣民的搜刮。所謂「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就是這個意思。從《尼布楚條約》到《馬關條約》再到《辛丑條約》,就西方侵略的規模來看,哪一次也比不上拿破崙戰爭時期。當時滿清和其他國家差距再大,總大不過同期阿比西尼亞和義大利的差距。特別就武器準備而言。並不如我們今天想像的如此大的差距。至少「雅克薩之戰」和「甲午戰爭」時,滿清的軍事力量和當時俄羅斯、日本是基本相當的。但所謂「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在滿清那種處境下「防漢」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動員全國力量進行抗戰呢?滿清政權害怕抵抗只會使這種部族政權垮台得更快。 所以妥協投降、賣國保平安,繼續維持其部族統治是其權衡利弊做出的最佳選擇。

比如,甲午戰爭只是一個局部的軍事失敗,勝敗兵家常事,滿清政府完全可以利用中國的縱深、重新組織海軍陸軍抗爭,但滿清只考慮戰爭使自己可能遷都影響安樂,更害怕利用中國的縱深來徹底抵抗日本會使漢族的民族意識覺醒,自己也就完蛋了。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滿清根本不考慮中國的命運是其利益博弈下的必然選擇,它選擇把上億軍費用來賠償日本和建自己的皇宮,反正損失是不屬於自己民族的漢族來承擔。結果是使得日本更強大,而中國則短期不可能恢復了。在這點上,解放後所謂滿清政權和帝國主義勾結瓜分中國的結論是沒有錯的。

就滿清這種部族政權的困境,心理上的陰暗。被帝國主義者早就看得明白,所以他們慣用恫嚇、威脅,加上適度的軍事壓力,就輕而易舉地迫使滿清政權簽訂妥協、投降的賣國條約,贏得極大的利益。在「甲午戰爭」時期,日本發布「告十八省豪傑書」。公然號召中國人反抗滿清「遂滿清氏於境外」,更讓滿清政權如坐針氈。在這種情況下,滿清政權一而再再而三喪權辱國、賣國條約越簽越大是不奇怪的。


首先,歐洲人和日本人不同,他們侵略中國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首先我們來說日本。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疆域狹小,隨著明治維新後社會的快速發展,日本本土很難支撐更大的發展需要,日本是不甘居於島國的,加上中國羸弱,於是日本就制定了大陸政策,企圖通過武力征服中國擴大自己的疆域最終實現自己統一世界的目標。也就是說日本的需求是領土,和完全的征服。

而西方人是截然相反的,資產階級興起後,貿易是這個世界的主流,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傾銷商品的不二之選,殖民地的作用是為了掠奪原料然後加工成商品出售,但中國真的是一個地大物不博的地方,作為商品傾銷地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西方不同於日本,他主要目的不是滅了你,而是做生意,日本是想滅掉中國所以這激起了全中華民族的奮力反抗。

中國夾在這樣惡劣的國際環境下步步維艱,東邊的想滅了你,西邊的想弄你的錢。列強如果真的想滅掉清政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東印度公司弄掉印度莫卧兒帝國一樣容易。但中國內部社會矛盾也是很嚴重的,清朝的執政者與普通民眾本來就有很強的民族矛盾(滿漢鬥爭)加上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興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浪潮,太平天國、捻軍甚至義和團。這些農民軍也讓西方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中國不是印度,是塊難啃的骨頭。而且西方人也需要一個穩定統一的中國政府,不然自己的商業貿易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如果西方人在中國建立什麼東支那公司什麼的,就得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這麼做明顯不值。

如果真要開戰,毫無疑問中國會被滅掉但是西方人會扶持一個新的傀儡政府上台,這跟珍寶島的時候蘇聯要進攻中國是一回事,一旦開戰中國必亡,但是洋人也是有自己的商業貿易的考量的,這麼做對於他們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不同與日本,西方人有錢但是他要賺的更多於是就來中國賣東西,但打仗得花錢,他花了太多自己就虧本了,日本是自己沒錢沒地,要來你家搶,性質上不同。


清政府之所以不敢和外國人打全面戰爭,其原因是有很多的。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滿清王朝,一直把防漢作為第一國策。

幾百年前,元朝也是憑藉著強大的武力,統治了中國,但是幾十年過後,就被漢族給趕回了漠北。大清王朝吸取了蒙古人的教訓,積極地漢化,重用漢人,用漢人的那一套,治理中國,這才在表面上,維持了一個滿漢一家的王朝。

但是從骨子裡來說,滿清從來就沒有忘記:漢人是要她江山的,而外夷只是敲詐勒索些錢財、要幾塊不毛之地和更大的通商權利。

在滿清貴族的心中,有一盤棋,那就是寧願對外和諧,也不能讓漢族乘機獲得更多的權力和武裝,從而顛覆政權,奪了江山。

在大清朝,漢人藉此驅除韃虜口號叛亂,實際上一直都沒有停過。當年的吳三桂三藩之亂,台灣鄭氏家族,攪動西南中國的白蓮教起義,以及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都是打著排滿旗號的,個個都是要把滿清趕回東北去。

滿洲八旗自從清軍入關十年以後,就已經開始退化,失去了戰鬥力。吳三桂之亂,都是漢人打漢人,滿洲八旗只是做個樣子了。

兩百年後,滿洲八旗更是連騎個馬都不會了。只能依靠綠營、團練。團練後來發展成為湘軍、淮軍、楚軍,以及袁世凱訓練的新軍。

假設如果和外國人全面開戰,不說打不打得贏,滿清最擔心的是漢族武裝趁此機會崛起獨大,失去控制。當年吳三桂的舊案重演,就存在可能。

何況大清國內,反清勢力一直都存在。譬如白蓮教、天地會等組織。滿清也擔心這些組織,乘機做大,和外國人裡應外合,顛覆了江山。

所以,大清國總是打一兩炮哦,就求和,沒有決心,其心病就在這裡。

如果真的硬打下去,早期的鴉片戰爭,就那麼幾千人,幾萬人的部隊,大清國儘管武器落後,但是可以憑藉著戰略縱深,依靠熟悉的天時地利人和,把他們打敗的。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哦,更多精彩等你!)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戰鬥力這個東西,清軍外戰的表現容易誤導人=洋軍超強,縱觀清朝入主以後,從無以少勝多,戰鬥力一直不高。康熙時代幾萬精兵+大炮,打不垮幾百俄國散兵。鴉片戰爭近百萬打不過幾千英國遠征軍,其實武器差別不是主因,關鍵在於士氣,奴才為主子戰鬥,哪是為兄弟為民族為信念而戰可比的。試看非洲土著衣索比亞幾萬人大敗義大利17萬精兵,美國獨立戰爭幾千鳥槍打跑3萬英軍,解放戰爭我軍狂勝各項佔優的國軍,朝鮮戰爭獨抗18國聯合軍,美國敗走越南,阿富汗連退英蘇美,再看甲午戰爭,清軍在裝備+兵力+地利絕對優勢下慘敗,主因皆是士氣。一切在於滿清推行奴性思維,破壞中華文明,強行留辮裹腳大興文字獄,讓人民毫無歸屬感與凝聚力,再加上統治者動輒逃跑的自毀行為,別說全面戰爭,局部戰爭都能讓他們膽戰心驚。



中國從原始部落文明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過程中,都是以家族族長、部落首領和最後的最大的利益集團尋找、製造、利用社會矛盾與暴力的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所以說包括這些最大的利益統治階級團體和販夫走卒都沒有國家大眾共同的概念,只有可憐的一點點區域邊界認識。也就是一些少數人利益集團長期奴役大多數的人和與支配控制龐大自然資源,而清政府代表中國最後一個大家族大利益團體,只能在世界大同的經濟文明、科技文明和人類對大自然認識的文明,顯得束手無策、顯得那麼渺小、又根本力不從心、摧拉枯朽般轟然倒塌,哪有能力全面與西方開戰呢!?


其實滿清清楚,發動全面戰爭是絕對不會輸的,至少不會輸的難么丟人,畢竟好幾億人!但是當時的八旗基本沒戰鬥力,只能靠曾、李之類的漢族地主武裝,真打起來了,激發了漢族主義情緒,打跑了列強,接下來絕對是滿清自己。列強要的只是錢,而漢族崛起絕對要命!

而列強也清楚,因為人口領土補給原因,他們是不可能完全佔領中國的,只能找一個傀儡代言人,互相平衡瓜分利益,儘可能多撈點油水。要是真的打垮滿清,後繼政權能不能像滿清那麼窩囊就是個未知數,比如太平天國,雖然是邪教組織,但是不承認滿清簽的賣國條約,列強自然沒油水,就會調轉槍頭。


其實是因為根本打不贏

從經濟上看,公元1820年清嘉慶25年的時候中國gdp佔世界比重約為32.9,同期英國gdp約佔世界25%。光從總量上看好像我們的清朝還是很強的,但是如果我們更加深入一步,看看人均gdp就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了。當時中國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600美元,同期英國1782美元,英國為中國3倍。(以上數據摘自《世界經濟千年統計》)而且當時英國正處在工業革命中期,各種工廠開遍了不列顛島,國家實力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社會分工上說,工業革命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分工的細化,提高了單位生產力,而且極大的刺激了對外貿易的需求,帶動了對殖民地的渴望和出口額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政府在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開始一步步稱霸各大洋佔領了眾多殖民地。另一方面,這樣的擴張使得英國的經濟結構開始向大型工業文明轉變,拜託了農業文明的面貌。可以說,這時候的英國已經是一個徹底的工業文明了。反觀大清,工業革命是遲滯的,落後的,經濟主體為農業,手工業,這使得大清的實力完全就是由寬廣的土地和數以億計的人口堆出來的,大而孱弱。這樣的反差使得兩國在軍工業方面的巨大差距,英國的工廠可以開足了馬力已驚人的速度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提供彈藥補給,而清朝由於落後的經濟結構根本無法維持一場長時間的戰爭。

拖不起的是大清。


很簡單,清朝是滿人建立的異族政權,連他自已都承認,"寧贈友邦,不與家奴"。滿清視漢人為賊,從入主中原開始,就從未放棄民族歧視政策,他們一直如防賊一樣防著漢人,即使表面上使用漢臣,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包括早期的洪承疇吳三桂等,後期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所以滿清在與列強交往時寧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喪權辱國,也決不放心使用漢臣。其原因就是擔心漢族勢力膨脹,從而喪失滿清對中華人數占絕對比例的漢族的絕對控制。其實,後來的結果也的確如此,袁世凱的北洋軍閥一旦坐大到他們無法掌控時,滿清就轟然倒塌了。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清政府已經挑明了對西方略強的抗戰!唯一不足的是大清腐敗!導致英法聯軍長驅而入!火燒圓明園的恥辱記憶猶新!而面對西方略強咄咄逼人也無力回天!只有不斷賠款劃地來尋求苟安!面對中國廣闊領土,西方略強一時產生瓜分中國的念頭,但面對利益均衡面前,唯一的辦法是維持清政府的權利,逐步擴大才能做到全面蠶食中國領土!原本大清完全可以通過維新變法「救國圖強」改變中國!但我們最不願看到的是慈禧老太后,仍然維持封建王朝腐敗不堪!導致國人賦稅加重!各地百姓出現群雄造反!


推薦閱讀:

曹操一直要殺陶謙,僅僅因為陶謙殺了曹操的父親嗎?
都說成王敗寇,為什麼項羽在歷史上沒有以反面形象出現呢?
雅克薩之戰中,為什麼中國會勝利?
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為何怕李林甫?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能躲過一劫?

TAG:軍事 | 歷史 | 日本 | 全面戰爭 | 軍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