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理解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

真實(真誠)的話不一定動聽(漂亮),動聽的話不一定真實。


這句話告訴我們:

1,不要說大話、漂亮話,要真誠,要踏踏實實為人處世。

2,不要光聽好聽的話,不要聽不進不同意見,看事情不能只憑自己的好惡。

3,寫文章要言而有物,不要追求華麗的言辭,要樸實自然。

4,讀文章,要讀懂作者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自己喜歡的言辭誤導。

如果按題,這就是我的答案了,若想全面理解,就要繼續討論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道論尾篇的引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三句話從我們認識事物的角度,闡述了信與美,善與辨,知與博的矛盾與對立統一。

既是我們認識事物的行為準則,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做人規範。

『善者不辯,辨者不善』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延伸:真話是沒必要辯解的,辯解是要掩蓋不真實或者欺騙。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說的是專精與博學的關係(這句話存在分歧,不討論,只說我的理解):專精(悟道)的人未必是博學多識的人,博學多識的人如果不由博入深、先博後精也跟沒學問一樣。


再簡單說說最後兩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即以與人已愈多。

這是貫穿老子思想『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聖人不積(繼承上文,開啟下文的),意思是:不滯於名,不繫於物。

『即』是盡其所能、儘其所有的意思:不求名名自來,不求利利自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是老子以天道比喻人道,也是貫穿老子思想『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這是一句駢體文。駢體文是「文言文"其中的一種文體(其中的一種格式)。古人寫論說文,散文,遊記,書信等常用駢體文。特別是論說文,常能表達一種辯證的哲理。例如: 吠狗不咬,咬狗不吠 ;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已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 而達人…等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據悉 : 出自~老子 《道德經》第81章。該句,是從 人類認識事物(包括:天地人) 「返樸歸真"的角度 所提出的「信與美"的對立辯證關係。我們從淺的方面去理解,是說: 質撲的話大多是真實話,質樸真實的話未必好聽 (不美,不好聽)。而中聽 好聽的話,未必真實。中聽好聽、未必真實的話,不可相信。//換句話來說 : 讓人可以信賴的言語,常常是質樸的、不作任何修飾`未進行任何加工的,它總是不華麗`不美麗。而花言巧語、經過修飾的華麗言語 是不可相信的,是不可以信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一句深含哲理的名句。拓展而言,我們應理解到: 老實善良的人,總是不說花言巧語,而慣於說花言巧語的人,常不懷好意。從這句哲理名句中,我們還可以理解到: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要多聽善良`老實的老百姓 質樸的話。對於整天花言巧話、滿口歌功頌德的言語,有時候,我們需要冷靜思考。這樣我們就會進步。//據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下面還有連續幾句。為助友友們更全面些理解,我抄之於下。讓我們共同學習`加深理解之!~~《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注 : 知 通智),(完) 。 祝友 晚安吉祥!


【良藥苦口,虛榮傷身。】別人說的實話,往往聽著有些刺耳,但對自己很有幫助。別人說的奉承的話,往往很好聽,但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可信的話往往不好聽,不可信的話往往很好聽。



感謝邀約!個人理解,應該是和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類似的語句。誠懇真實的話可能不太好聽,美妙好聽的話大多缺少誠懇和真實。


何必說的那麼拗口呢,就是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不是更好理解嗎


感謝邀請。君子敏行訥言,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你會感覺到,誠實的人,往往語言樸實無華,卻信守承諾。而一些人,另有目的,往往會巧舌如簧,騙取信任。比如看于丹講座,辭藻華麗,盡塞其間,聽著學問高高,實則敗絮其中,教別人做人,自己卻做不到一點。工作中亦然,偷奸取巧的人,幹不了多少實事兒,年終總結卻花里胡哨,誇大其辭。所以,用人或交友,還是要察其言觀其行。


謝悟空之邀!我覺得「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意思是實在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它卻很可靠;奉承的話雖然很好聽,但它卻不可靠。大凡有一定生活閱歷和主見的人都知道,真心實意想幫助你的人總是會指出你在某些方面的缺點和不足,而虛情假意來奉承你的人卻總愛撿一些好聽的話來誆騙你。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交朋結友中一定分清楚誰是真心誰是假意,以免誤得惡朋錯失良友。


謝謝邀請:這話有些極端。不是所有的美言都不可相信,也不是所有可信的語言都不美。做為一個智者遇應該有充分的分析能力。不能已其他人的語言表達來思考問題,只能把他人的語言當作你思考問題的平台。因為,世界上的人與物都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人的表達也是跟性格、智商有很大的關係。聽者需要美和不美兩種聲音的出現,這樣才能準確的平衡分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

如果孫悟空進入封神榜里,會是什麼地位?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
往生極樂世界的生命具有神通,為什麼不回來度親人朋友?
據說梵高生前只賣出一幅畫,而且只有400法郎,是真的嗎?

TAG:說文解字 | 教育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