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素與學佛有必然的聯繫嗎?

這個世間有很多善良有善心之人,他們在學佛方面很虔誠,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但他們吃花齋,也就是偶爾間吃下素,不吃全素。那他們算是合格的學佛之徒嗎?反之,有些人99%的飲食都是素食,也就是不吃肉,蛋奶類不限制,但這群人不一定都會信佛,或許也沒有宗教信仰,但他們一樣熱心助人,喜歡做好事,那麼,他們更有資格成為一名佛教徒嗎?


用淡然賢友的一段文章來解釋下對待食物如法的態度。。。
你就知道有多少是跑偏的了:
佛陀成立僧團並不是為了讓比丘有得吃,人們也不需要出家成為比丘僧團的一份子,才有得飯吃。
在家人吃雞、狗、豬也吃,食物對比丘來說只是必需品。然而佛陀成立僧團,是為了讓比丘們能夠嘗到涅盤的解脫。
這是為何佛陀說,比丘必須在用餐之前思惟食物的正確用途。在《中部》里,佛陀說:「如理地思惟之下,比丘攝取飲食不是為了玩樂,不是為了沉迷於身體的健壯,不是為了讓相貌美觀,不是為了吸引力;
而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與活力,為了去除飢餓之苦,為了幫助你修行清凈梵行。他如此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飢餓的舊苦,並且不引發過飽的新苦,我將使身體存活,避免過失,以及得到安住。」
在其它經里,例如在《相應部》中,佛陀以譬喻來解釋,比丘應該如何看待食物。他說,猶如一對父母帶著親愛的孩子越渡沙漠,然而在還沒有到達終點時,糧食就吃完了。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他們把親愛的獨生孩子殺來吃。
舉出這個譬喻之後,佛陀問諸比丘道:諸比丘,你們認為怎樣?那對父母吃自己親愛的孩子,是否是為了玩樂?或是為了沉迷於身體的健壯?為了讓相貌美觀?為了吸引力?
諸比丘,難道他們不是為了能夠活著越渡沙漠而吃?諸比丘!你們應該如此看待食物。
《清凈道論》,一部有關比丘證悟涅盤之道的古代權威性巴利聖典解釋,比丘越渡的沙漠是生命的沙漠;他通過勤修戒、定、慧三學越渡它;
食物則是必需品,好比孩子的肉是那對父母越渡沙漠的必需品。吃對比丘來說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作為梵行生活的必需品。
就有如我們所知,梵行生活就是戒、定、慧。不具備清凈戒的比丘,不可能是良善、不可能是無可指責的,因此無法培育定力。
沒有定力,他就無法培育智慧,無法證悟涅盤。這是為何佛陀一而再地訓誡諸比丘,要他們恭敬且遵循導師、正法、僧團、戒律、禪修地過活。
在此,我們以佛陀在《中部.繼法者經》給予太過執著衣、食、住、葯,而忽略了修行的比丘的訓誡,來結束這次的開示:「諸比丘,當為吾法之繼承者,莫為吾物之繼承者。」


學不學佛是個緣的問題,吃不吃素也同樣是個緣的問題,兩者不一定非要重合有交集。有很多修行好的不吃素,很多吃素的修行也不好,甚至有的吃素的也根本不學佛。所以說對吃素的要隨喜,對不吃素的也不要有任何非議。

你尊敬別人選擇不吃素,別人才會尊敬你選擇吃素。


一個有名望的醫生,他明知道熬夜不好,但還是每天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睡得很晚。
一個沒有接觸過醫學的農民,他雖然不知道熬夜不好,但是每天規律地九點睡覺,五點起床。
確實,農民可能更健康,但如果你想要治病,是去找熬夜的醫生,還是早睡早起的農民呢?


隨便吃啊,但最好不要為了貪戀口諭而去無謂的殺生,感覺佛教就是這個尺度。不過糾結這種問題對學佛有毛用啊!!!還不如問問營養學家更加專業,如何吃得營養均衡一點。


既然提到是否學佛的問題,就要以佛法上的善惡來做為標杆才是,所以問這個問題前,先去了解學習佛法,至少要弄清楚佛法上的善惡是什麼,與通常世人所說的善惡有什麼異同。這些搞清楚了,此問題迎刃而解,不言自明。多說一句,人人都可學佛,都有平等無別的佛性 ,所以不存在誰更有資格的問題,那純屬一些人的分別執念。相對而言,只存在如何學佛的問題。就佛經所講,很多羅漢菩薩化為凡夫,不言佛法,而隨緣幫助眾生,你如何從外在形象上判斷他們不信佛?而佛經又講,後世很多佛的信徒所行非法,最終敗壞佛教以至於隱滅,你又如何從外在形象上判斷他們信佛?所以學習佛法的法義智慧很重要,光是隨便在網上問問幾個問題,是無法獲得這種文字般若智慧的。


沒有。因為吃素的未必就是學佛的,學佛的也未必就吃素。如果吃素就等於學佛,那把學佛降格為吃東西了。


我堅持吃過一段時間素,這個對我個人來講更像是一種儀式感,表明我在認真的對待這樣一件事情。


謝邀。
其實我不學佛的啊~
我更愛吃素,可那只是一種口感罷了。
其實我小時候挺想去少林寺學武藝的,可惜一直未能成行,主要是得剃光頭,感覺更丑了(???)
嗯,就這些了。


只要有佛的善心,行佛的善事,不吃素不能當和尚,但仍然可以是佛教徒。


推薦閱讀:

如何說服家人同意我吃素?
圓覺經中的妙覺圓照是什麼意思?
學佛卻不斷和紅塵的聯繫,這樣沒有擔當的表現學佛還有意義嗎?

TAG:素食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