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誰反對過中醫或對中醫持懷疑態度?
王清任有《醫林改錯》,試圖把解剖學問題搞得更清楚一點。
然而中醫界並不買賬,至今仍然會說他「越改越錯」。換言之,直至今日,中醫界對他的思想主張仍然沒有比較公認的意見。可以說,對於【中醫的五臟六腑和解剖學上的各種器官究竟有何種程度而對應關係】這個問題(一個變體是「心主神明還是腦主神明」),中醫界至今都沒有好的公認的消除學術爭議的方法,如果方法學層面都沒有共識,那麼用這個方法去解決問題,就遙遙無期了。
已經有很多人給出了現在中醫教材上的解釋或者官方態度:
因為中醫是以藏象學說為中心的,所以把腦的功能歸到心。
翻譯過來,就是,因為我們的基礎理論不支持A,所以A是錯的。這個論證,用來教學是可行的,然而用來講道理,或者作為論證,那場面就十分尷尬了。因為刨根問底問下去,就成了為什麼要以藏象學說為中心呢?它比其他競爭理論的優勢在哪裡呢?
所以進一步說開去,我們就知道這套論證的邏輯了,因為我們要堅持藏象理論的核心地位,所以不符合它的理論都不是主流。因為沒有藏象理論,整套中醫的理論基礎就說不清楚了,所以我們必須維護它的主流地位。所以說到最後,中醫力求維持體系內部的完整性和自洽性,並且以此指導臨床,所以一個自圓其說的天花板也就放在那裡了。
至於要不要拿放血療法黑西醫,這是個邏輯上非常站不住腳的提法,因為放血療法是西方人自己做了大樣本實驗通過一系列公認的合乎邏輯的方法自己把自己的療法廢了的。中醫對此並無直接貢獻。
以前我見過一個回答說,可以用心主神明和腦主神明的思路分別開方治病,哪個好用就表明哪個觀點是對的,如果是從中醫自身角度出發,這個說法是完全能自圓其說的。然而,我總覺得這個讓我無言以對無法反駁的方法總有點不對勁。。。萬一兩個都有效的話,場面會不會十分尷尬?
-----------------------------------------------------------------------
欣賞一下原書神吐槽:
治國良相,世代皆有;著書良醫,無一全人。其所以無全人者,因前人創著醫書,臟腑錯誤;後人遵行立論,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縱有綉虎雕龍之筆,裁雲補月之能,病情與臟腑,絕不相符,此醫道無全人之由來也。
夫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如古人論脾胃,脾屬土,土主靜而不宜動;脾動則不安。既雲脾動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聞聲則動,動則磨胃化食,脾不動則食不化?論脾之動靜。其錯誤如是,其論肺,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既雲下無透竅,何得又雲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諸臟之氣?論肺之孔竅,其錯誤又如是。其論腎,有兩枚,即腰子。兩腎為腎,中間動氣為命門。既雲中間動氣為命門.何得又雲左腎為腎,右腎為命門?兩腎一體,如何兩立其名,有何憑據?若以中間動氣為命門,藏動氣者,又何物也?其論腎錯誤又如是。其論肝,左右有兩經,即血管,從兩脅肋起,上貫頭目,下由少腹環繞陰器,至足大指而止,既雲肝左右有兩經,何得又雲肝居於左,左脅屬肝?論肝分左右,其錯誤又如是。其論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藏於心,意是心之機,怠之所專曰志,志之動變曰思,以思謀遠曰慮,用慮處物曰智,五者皆藏於心。既藏於心,何得又雲脾藏意智,腎主伎巧,肝主謀慮,膽主決斷?據所論處處皆有靈機,究竟未說明生靈機者何物?藏靈機者何所?
其論三焦,更為可笑。《靈樞》曰:手少陰三焦主乎上,足太陽三焦主乎下,已是兩三焦也。《難經》三十一難論三焦,上焦在胃之上,主內而下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臍下,主分別清濁,又雲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此論三焦是有形之物。又雲兩腎中間動氣,是三焦之本。此論三焦是無形之氣。在《難經》一有形,一無形,又是兩三焦。王叔和所謂有名無狀之三焦者,蓋由此也。至陳無擇以臍下脂膜為三焦,袁淳甫以人身著內一層、形色最赤者為三焦,虞天民指空腔子為三焦,金一龍有前三焦、後三焦之論。論三焦者,不可以指屈。有形無形,諸公尚無定準,何得雲手無名指之經,是手少陽三焦之經也?其中有自相矛盾者,有後人議駁而未當者。總之,本源一鍺,萬慮皆失。
繼而秦越人著《難經》,張世賢割裂《河圖洛書》為之圖注,謂心肝肺以分兩計之,每件重幾許;大小腸以尺丈計之,每件長若干;胃大幾許,容谷幾斗幾升。其言彷佛似真,其實臟腑未見,以無憑之談,作欺人之事,利己不過虛名,損人卻屬實禍。竊財猶謂之盜,偷名豈不為賊!千百年後豈無知者!今余刻此圖,並非獨出己見,評論古人之短長;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惟願醫林中人一見此圖,胸中雪亮,眼底光明,臨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轅北轍,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
-----------------------------------------------------------------------------
有的話要是翻譯成白話文,讓現代的中國人說出來,說不定得被網民罵死。因為網民可以說這個人亂說話,不懂中醫。然而讓中醫作為主流醫學時代的王清任說出來,現代人敢罵他的應該會少很多。
呵呵,抓到個「心主神明」的老中醫。 @於清平
解剖學老師舉的道聽途說的故事就當證據?我說法制日報還是抬舉你了呢。
」傷心會心痛「就證明心主神明?那心理壓力導致腸易激綜合症拉肚子,腸子也主神明咯?
大腦功能這麼多現代解剖學證據不看,非要把幾百幾千年前的古人意淫出來的東西當寶,「xx有雲」,「xx提出」,「我的觀點」,上下嘴皮子一動,客觀世界的東西就變成你的觀點可以決定的了?
一會兒說,腦的功能是」五感「」記憶「」語言「」精神狀態「」精神活動「,一會兒說心主「」意「」智「」思「」慮「」「智」(不知道為什麼有兩個智,估計中醫喜歡湊成五個字比較有節奏感),說的都是什麼跟什麼啊,感情把兩個字的詞兒改成一個字的就是兩個器官的功能了哦?這幾個詞互相之間有什麼區別聯繫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吧。
還說我們「黑不用負責「?這種牛皮亂吹沒臉沒皮的理論,就是需要像我和 @方可 這樣負責任講證據講科學的來黑一黑。
另外,又一次發現中醫粉和反轉的重合度好高。。。
康熙有談過啊,
據《茶餘客話》,「醫書有一方,又有數方附之。果此方已盡善,又何用多方?蓋著書者亦不能自信也。至服補藥大無益,藥性宜於心者不宜於襯脾,宜於肺者不宜於腎,朕嘗諭人無服補藥,葯補不如食補。夫好服補藥者,猶人之喜逢迎者也,天下豈有喜逢迎而可為善乎?」
據《榆巢雜識》,「上留心醫理熟諳藥性,常諭臣等云:聖賢道理俱有一定之論,卜星相人,人言人殊。方書所載湯頭甚多。若一方可療一病,何用屢易。西洋有一種樹皮,名金雞勒以治瘧疾,一服即愈。用藥只在對證也。」
但是這種事情難說,古代中國限於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水平有限,真的很難對中醫提出有效的質疑,話說回來,即便是反對了又能如何?難道生病就不看醫生了?難道去求神拜佛嗎?
當然這種事情也是有的。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鳳姐聽了,登時忙將起來:一面打掃房屋供奉痘疹娘娘, 一面傳與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兒打點鋪蓋衣服與賈璉隔房。
所以,就古人的認識水平而言,可能不乏反對中醫懷疑中醫的案例,但是並沒有實踐意義。
古代反中醫,這個太古老,不容易說。
但是近一些的,還是有的。
皇帝內經里,對五臟,經絡,都是有大小,形狀描繪的,都是實體。
而到了近代,惲鐵樵搞出了一套肝不是肝, 腎不是腎,氣不是氣的理論,把皇帝內經的根本基礎給否定光了。而且,這套腎不是腎的理論已經成為了當前中醫的主流理論。
我不知道古代誰質疑過中醫。但是那個質疑的人是英雄。不管在哪個領域,質疑是我們進步的推動力。
- 艾滋病在19世紀被發現就是絕症。一開始我們束手無策,只有不斷試驗。
- 然後我們開發新葯,再發現問題,質疑新葯,驗葯,改進新葯。
- 終於美國1981年發明雞尾酒療法,大幅改善帶原者的健康。
- 但是科學再次否定自己,再質疑, 再驗葯,改進新葯。
-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人員發明更新的療法,效果比雞尾酒療法更好。
- 科學再否定自己,再改進,再開發,再質疑,再驗葯。
- 捷克科學家再發明新療法,然後再改進,再開發,再質疑,再驗葯。
- 這個質疑-&>驗葯-&>改進的過程持續了上百年,終於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把HIV由死刑變為一種可以主動管理的可控疾病(看不好但也死不了,定期吃藥治療,壽命可以和常人差不多)。
- 但是質疑-&>驗葯-&>改進的過程沒有結束,科學會再次否定自己,開發出更好的治療手段。
反觀我們現在的某些中醫粉啊。一聽到有人質疑中醫,有人要驗葯,好比被捅菊花,一蹦三丈高,立馬翻臉。我說你真要為中醫感到自豪,你應該歡迎全世界來驗葯, 真金不怕火煉,直面質疑,接受全世界驗葯,光宗耀祖啊。
不知道最後會是哪國科學家踏出那人類的一大步,徹底治癒HIV。但是根據中醫拖後腿的這個嚴重程度,估計不太可能會是中國。在人類攻克高致死率疾病的旅途中,娘娘獨守空房,中醫這個老太監可幫不上忙啊。
--------------------------
上面的不改了,謝謝評論里給我指出,艾滋病不是19世紀發現的, 第一次發現是1959年。
古代人們並沒有「西醫」這個概念啊。就算反對前人醫學開創了一個「西醫派」流傳下來,那現在還是會把「西醫派」稱為中醫啊。
醫學都是不斷否定前人謬誤之處,然後不斷去完善、改進醫學理論和技術。這才有了現在我們所稱的「中醫」。而目前的理論體系也有錯誤和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才有那麼多醫生和學者在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話說,任何學科都是這樣發展的吧。世上沒有天生就完美的學科,而且學海無涯,永無止境。
說幾位對前人理論和時弊提出批評反對並且知名度比較高的人。
「醫聖」張仲景
東漢張仲景在其代表作《傷寒論》的自序中寫道: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
張仲景生在兩百人的大家族,結果三分之二都病死,可見當時整體醫療水平之低下。於是張仲景努力學醫行醫,總結、糾正前人理論,采各家所長,去各家之短,刪繁就簡,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後來該書在戰火動蕩中散佚,部分內容由晉代王叔和整理而成《傷寒論》,一部分由宋代王洙發掘、林億等校訂而成《金匱要略》,成為現在學習中醫必修的兩部著作。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裡面大多都是些條文和方劑(可以理解為公式),很少閑話,但字裡行間還是對當時錯誤的醫療理論和方法提出反對。
比如:
「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
對濫用汗法、吐法、下法提出強烈反對,字字泣血!
又比如: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
反對濫用灸法,直至今日,仍是振聾發聵之言。然而現在還是大把人濫用灸法,還以為越灸越健康,多麼可笑可悲!
明代大家傅山。
傅山,字青主。對,就是你們聽過的那位明代著名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武術家、等等家,學貫儒釋道的傅青主,也是一位反清志士,以至於後世影視作品常以他為原型。
傅青主的《傅山女科》是當時中醫婦科集大成之作。而《傅山女科》中也對前人積弊錯誤之處痛加批評。
如:
「世人一見血崩,往往用止澀之品,雖亦能取效於一時,但不用補陰之葯,則虛火易於衝擊,恐隨止隨發,以致經年累月不能全愈者有之。是止崩之葯,不可獨用,必須於補陰之中行土崩之法。」
「婦人有經來斷續,或前或後無定期,人以為氣血之虛也,誰知是肝氣之鬱結乎!」
「婦人有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寒熱往來者,人以為血之凝也,誰知是肝氣不舒乎!」
等等。幾乎每一篇都有類似「世人……以為……誰知……乎!」這樣的話出現。已然成了傅青主的招牌句式。我每看此書,都彷彿能看到這個耳提面命的憤青傅山,能體會到他每每見到被誤治的患者時那種痛心疾首。
清代醫家黃元御。
黃元御本是一代學霸,奈何被庸醫治瞎眼睛,五官不正無緣科考,遂棄文從醫,終成一代醫家。因其不幸遭遇,對庸醫更是深惡痛絕,針砭時弊言辭激烈不留情面,幾乎就是個大噴子,所以當時很多同行不待見他,一直到兩百多年後,他的醫學著述才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黃元御的《長沙葯解·自敘》中,他就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毫不留情地批評。
「近古以來,李時珍作《綱目》,搜羅浩衍,援引該洽,備牛扁狗骨之木,列雞頭鴨腳之草,采神經怪牒以炫其奇,征野史稗官以著其富。紀載博矣,而醜謬不經。 嗟乎!未認人理,焉知物性。」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本來就是以記錄廣博為特點,大部分都不是常用藥物,而且記錄只求廣博,各家之言都統統收錄進來,其中包括了很多謬誤和想當然之處。所以《本草綱目》在醫學界的地位並不那麼高(遠遠不及李時珍的寥寥數千字的脈象易記手冊《瀕湖脈學》,學醫之人可以一輩子不看《本草綱目》,但不能不看《瀕湖脈學》),《本草綱目》只是在李時珍當時那個年代有一定的意義,到如今不過一種備查的資料書而已(排不上號的資料書,現代最權威的是《中國藥典》)。卻被小學語文課本和各種藥酒廣告捧上天。如今還常被中醫黑拿出來批評。而黃元御在三百年前就已經毫不留情地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貶到塵埃里。
清代大醫家吳瑭 。
吳瑭,字鞠通。吳鞠通遭遇與張仲景黃元御類似,未及弱冠父親病逝,侄子被庸醫誤治而死,遂憤而潛心學醫,成為一代溫病大家,寫下了驚世著作《溫病條辨》。其在自序中寫道:
「蓋張長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經》,為後世醫學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論》,亡於兵火,後世學者,無從仿效,遂至各起異說,得不償失。又越三載,來游京師,檢校《四庫全書》,得明季吳又可《溫疫論》,觀其議論宏闊,實有發前人所未發,遂專心學步焉。細察其法,亦不免支離駁雜,大抵功過兩不相掩。蓋用心良苦,而學術未精也。又遍考晉唐以來諸賢議論,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備者,蓋不可得,其何以傳信於來茲!瑭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後有得,然未敢輕治一人。癸丑歲,都下溫疫大行,諸友強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壞病,倖存活數十人,其死於世俗之手者,不可勝數。嗚呼!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因有志采輯歷代名賢著述,去其駁雜,取其精微,間附己意,以及考驗,合成一書,名曰《溫病條辨》。 」
看看上面這幾個大噴子,大中醫黑,人家針砭時弊之外,能夠潛心研究,著書立說,提出自己的一套較前人更完善的理論。而現在的人呢,中醫粉抱殘守缺,中醫黑無腦亂噴。沒幾個有建設性的。
古人發明了冶金技術,所以才能從砭石之術發展出針術。這就是科技進步帶動醫學發展的例子。西醫也是藉助現代生物學、化學等等先進技術的東風,所以得到長足進步。現代中醫呢?從第一次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車都沒搭上,現在還在閉眼裝瞎!
如今工業、科技飛速發展,其進步速度超過了歷史的總和!現在西醫又在與人工智慧密切合作,相信又會迎來一次大大的飛躍。而中醫呢?搞傳統的在閉門造車,搞現代化研究的在花錢發表論文,各種學術造假。各種三教九流還借著中醫的幌子坑蒙拐騙,透支中醫殘餘的那點群眾基礎。稍微有點水平的又在沽名釣譽,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各大網路平台到處一片黑粉混戰。真正能夠潛心研究,為中醫發展做貢獻,為人類進步謀福利的,寥寥無幾,真的是寥寥無幾。網路這麼大,真正讓人看得起的醫者,也就那麼三五個人。讓我這個非醫學專業的程序猿都替你們捉急。真想罵人。此處省略三個字。
即便歷史上某個人對前代的學術觀點持質疑態度,在我們現在看來,他自己也被劃入了中醫的隊伍啊,這類人往往促進了某一方面中醫學術的發展。如果把中醫放到歷史中去看,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拒絕一切現代醫學的知識,絕對是自取滅亡。
(一個變體是「心主神明還是腦主神明」),中醫界至今都沒有好的公認的消除學術爭議的方法,如果方法學層面都沒有共識,那麼用這個方法去解決問題,就遙遙無期了。
@方可
您說用中醫古籍反中醫,是不是太看不上中醫學院派了?我們沒拿放血療法一個勁的黑西醫吧。
官方資料在此,以正視聽。
@黑澤
心主神明是藏象理論,這個理論有一定的範圍。你之前不是問過中醫辨證啥意思么?
納入心的神志疾病如不寐(失眠)
你可以看一看《醫林改錯》的作者王清任,這老兄對中醫的臟腑好奇,並且找到的屍體解剖,提出了「萬物靈機不在心而在腦」,然而呢,越改越錯╮( ̄▽ ̄)╭
不過後來成為了祛瘀血的大家,發明了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都是根據一定的解剖基礎來開出的方子
在沒有量子力學、相對論的年代,牛頓的經典力學被所有物理學家當成普世真理。
但是一旦有了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新的實驗數據,我們自然就需要新的科學理論來解釋。
所以在古代,在開發出可以代替陰陽五行的新理論之前,使用中醫理論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們現在既然已經有了更好的理論了,何苦死抱著前人的有限理解而拒絕進步?就算有也極少,並且成不了氣候。根本原因是我國古代除了中醫沒有別的替代療法,巫醫不靠譜,在古代反中醫有點作死的味道,人們只能老實吃這中醫碗飯。而到了現代,現代醫學飛速發展,傳統醫學已經退居替代療法的位置,於是人們終於可以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了。。。
曹操啊,二話不說就把華佗砍了
這個問題,我呵呵呵
古代反對中醫,難道古代還有西醫?古代人治病都是中醫中藥,醫生都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為指導治病的!
如果只是質疑,多的很,從難經開始就有各種或直接或間接的質疑,有的提出自己的理解,有的乾脆直指其非。比如徐靈胎這個全能人才,著名的醫學批評家。但是質疑的理論依據,臨床經驗都還是在傳統醫學範圍內的。
如果說自我覺醒,用微生物和解剖學理論去自創一套體系來質疑傳統醫學,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知道,西醫的飛速發展,起因就是微生物學和解剖學的突飛猛進。
微生物學需要光學理論支撐,最直接的行業,比如玻璃製造業。而我國古代價值體系對自然科學的態度比較輕視,所以一直沒能點出玻璃製造業這個科技樹。所以獨立發展微生物學已經沒希望了。
至於解剖學,雖然傳統觀念認為死者為大,但是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解剖學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結果就是傳統醫學從業者們,把解剖學和草藥學結合起來,提升到了一個恐怖的高度,正骨,金創是每個朝代考醫學必考科目。民間國手更不用說了。哪怕到了中醫被大多數人質疑的現代,正骨術立竿見影的療效,連中醫黑都不願去多談。這還是在許多葯已經絕跡的前提下的事情,比如虎骨,想像一下藥材充足的古代盛世,正骨術得有多牛。
上山砍柴摔斷腿,接骨上藥三天下地七天痊癒,這是我暢想的,沒有根據,不服不辯。
而解剖學發展的另一個方向,外科手術。卻受到微生物學的嚴重製約。因為手術的最大敵人是感染,而沒有微生物學的支持,我們雖然知道有外邪作祟,卻苦於無法跟蹤,無法測試出哪些東西能驅邪,或者說殺菌。
消毒劑這一堵牆,沒有玻璃做梯子無法翻越,所以即使我們有麻沸散,華佗也會做外科手術,但是由於沒有觀察工具,只要刀兵一起,手藝一失傳,再從零開始探索一遍,起點太低,沒有巨人的肩膀可以站。
再加上傳統醫學的療效擺在哪裡,再厲害的病也能慢慢找到對策,比如種痘法滅天花。不會像有的國家,一場瘟疫滅國
所以,一邊是有療效的醫學理論,讀書人放下易經,拿起內經,如籠中捉雞一般容易。
一邊是只有不透明的琉璃,沒研究出來透明的玻璃,導致光學,微生物學一片空白,所以,沒人能提出對整個醫學體系的顛覆性質疑,也無可厚非了。
魯迅先生。他不學中醫反而漂洋過海去日本學「西醫」。
首先,這是個偽命題,因為古代中醫是中國的主流醫學。下面的多個回答,其內容並不是懷疑中醫,仍在中醫理論框架下,而是流派之爭,王清任主張走解剖路線解釋中醫最後搞了個不倫不類,但創立了瘀血流派。
拿溫病和傷寒流派來說,互相批判爭論了很多年,可以參《經方實驗錄》。
所以,很想知道古代有沒有國外醫學發現中醫不好來批判中醫的?日本人古代是非常推崇中醫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牛頓的三大定律,有沒有反對,有沒有懷疑;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沒有反對,有沒有懷疑。
要現在來看,肯定有;在這些理論剛提出時的「古代」呢,肯定也有,但這兩種質疑聲是一樣的嗎?
其實即使是現在,我和我媽說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一個運動的物體不施加外力他就會永遠勻速運動下去。估計我媽也不認同,她肯定說,哇,那以後車就不用加油了!
質疑的前提,首先質疑的人本身得有一定的基礎。
醫學是一門科學,看到某些人連「醫學」與「藥學」都分不清就開撕,真心無力吐槽!
古代當然有懷疑過中醫的,例子很多,就不舉例了。
當然現代有更多反對中醫的,例子非常多,隨處可以看到。
這個問題用來收集中醫黑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本質上沒有意義。
推薦閱讀:
※去掉中醫的玄學部分,怎麼看待中醫某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針灸初學者遇到患者暈針該如何處理?
※《黃帝內經》在我國醫學地位十分重要,怎樣才能簡單的讀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