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年左右實際控制東郡的太守是夏侯惇還是臧洪?
《三國志》: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三國志》: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三國志》:洪在州二年,群盜奔走。紹嘆其能,徙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曹操為袁紹殺王匡,後來袁紹又想讓曹操殺張邈。這個時間點,袁紹為什麼會派跟張氏兄弟相熟的臧洪去東郡呢?臧洪為什麼沒有跟隨張氏兄弟圍攻曹操?
《三國志》:或曰:「袁、曹方穆,而洪為紹所用,恐不能敗好遠來,違福取禍。」
袁、曹方穆是說明之前袁曹之間有矛盾嘛?
臧洪回信中有「請師見拒,辭行被拘」,那之後為什麼臧洪還能控制東郡呢?
寫分析太累,直接給答案吧。
三國志吧有一份作品《漢末東郡紀年》,推薦看看。
漢末東郡紀年_三國志吧_百度貼吧
————以下是我的答案————
初平元年(190年),東郡太守橋瑁,治濮陽(黃河南岸)。
本年,兗州刺史劉岱殺橋瑁,以王肱為東郡太守。
初平二年(191年)七月,袁紹為冀州牧。
黑山軍攻打東郡,王肱無法抵擋,袁紹以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黃河北岸)。
曹操以夏侯惇為司馬,屯兵白馬縣(東郡西端,黃河南岸)。
本年,應該是曹操與王肱隔河而治,曹操治理黃河北岸+白馬縣,王肱治濮陽。
初平三年(192年),約四月,兗州刺史劉岱被青州黃巾所殺,兗州官員迎曹操入主兗州,領刺史。
曹操以夏侯惇為東郡太守,治濮陽。
興平元年(194年)春,曹操二伐徐州,兗州官員叛變,迎呂布為兗州刺史,夏侯惇失守濮陽。
夏,曹操率軍圍攻濮陽。
袁紹以(青州刺史)臧洪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袁紹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接管青州軍事,對抗(公孫瓚置)青州刺史田楷。
本年,呂布與曹操交戰百日,因為饑荒,放棄濮陽。
興平二年(195年)夏,呂布敗出兗州,投徐州劉備。
八月至十二月,曹操攻克雍丘,屠張超三族,奪回兗州全部控制權。
因為張超為臧洪故主,臧洪向袁紹請求支援張超,而袁紹不許,張超死後,臧洪宣布背叛袁紹。
約建安元年(196年),袁紹率軍圍攻東武陽一年之久。
本年九月,曹操迎接獻帝至許縣。
往後能查證的東郡太守為劉延,時間點在建安五年(200年),屬於曹操勢力。
(先寫這麼多,以後補充)
至於題主問題,
1.曹操為袁紹殺王匡,後來袁紹又想讓曹操殺張邈。這個時間點,袁紹為什麼會派跟張氏兄弟相熟的臧洪去東郡呢?臧洪為什麼沒有跟隨張氏兄弟圍攻曹操?
答:簡單的說,臧洪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為是個立場非常矛盾的存在。要詳細些,估計又是幾百字了。推薦看看後人評論吧。例如裴松之引的徐眾《三國評》,范曄在《臧洪傳》末的評語等等。
2.《三國志》:或曰:「袁、曹方穆,而洪為紹所用,恐不能敗好遠來,違福取禍。」
袁、曹方穆是說明之前袁曹之間有矛盾嘛?
答:「方」可以做「正當、正在」解,例如「方興未艾」。原文是說,袁紹和曹操關係正好著呢。
3.臧洪回信中有「請師見拒,辭行被拘」,那之後為什麼臧洪還能控制東郡呢。
答:這個「拘」肯定是短暫的,畢竟袁紹還是很「愛」臧洪的。
腦補一下:八月曹操圍雍丘,臧洪得知,前往鄴城求援,然後袁紹就把臧洪軟禁了。等十二月,曹操殺了張超,袁紹就放臧洪回東武陽了,不料,臧洪回去就宣布反了。。。
書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臧洪是袁紹任命的東郡太守,治東武陽,始終只控制東郡一隅。夏侯惇是兗州牧下的東郡太守,治濮陽,這個才是貨真價實的太守。
說到194年,那不好意思,入夏之後實際控制東郡的不是什麼太守,是兗州牧呂布。
然後關於後面幾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1. 袁紹之所以派臧洪去東郡,是「嘆其能」,跟張超張邈曹操這些人根本沒關係。
2. 臧洪是袁紹的部下,和曹操無怨無仇,為什麼要幫前老闆圍攻曹操?
從實際控制東郡來說,可能先是夏侯惇,後是呂布,再是臧洪。也可能先是夏侯惇,後是呂布。臧洪在次年,也就是興平二年(195年)任職東郡太守。
194年初,曹操出征徐州,令夏侯惇鎮守濮陽。隨後呂布襲擊兗州,並佔據濮陽,隨後撤離。
關鍵是什麼時候臧洪被任命為東郡太守呢。
我在另一個回答里考據過這個問題,直接引用下吧。
《臧洪傳》:(張)超遣(臧)洪詣大司馬劉虞謀,值公孫瓚之難,至河間,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達。而袁紹見洪,又奇重之,與結分合好。會青州刺史焦和卒,紹使洪領青州以撫其眾。洪在州二年,群盜奔走。紹嘆其能,徙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太祖圍張超於雍丘,超言:「唯恃臧洪,當來救吾。」眾人以為袁、曹方睦,而洪為紹所表用,必不敗好招禍,遠來赴此。超曰:「子源,天下義士,終不背本者,但恐見禁制,不相及逮耳。」洪聞之,果徒跣號泣,並勒所領兵,又從紹請兵馬,求欲救超,而紹終不聽許。超遂族滅。洪由是怨紹,絕不與通。紹興兵圍之,歷年不下。
請注意這裡關鍵信息,「洪在州二年,群盜奔走。紹嘆其能,徙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東武陽和濮陽一樣,也在東郡,曹操初上任東郡太守,治所就是東武陽。
這段文字為什麼能說明袁紹曾出兵攻打濮陽呢?
我們來看下《臧洪傳》中所提到的有關事件的時間。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被表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接下來,「(張)超遣(臧)洪詣大司馬劉虞謀,值公孫瓚之難,至河間,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達」。這句說的是初平三年(192年),界橋之戰就是這一年。同年,劉虞被公孫瓚殺害。
興平元年(194年)秋,「太祖征陶謙,留惇守濮陽(此前: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大約在此期間,袁紹任命臧洪為東郡太守。注意對應原文,也就是「紹嘆其能,徙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接來下,「太祖圍張超於雍丘」。這是興平二年(195年)秋八月。
那麼,問題來了。袁紹委任臧洪為東郡太守是什麼時候呢?
非常明顯,只能是在興平元年或興平二年,因為之前東郡太守是曹操或者夏侯惇。這個時間與呂布兗州之叛事件非常吻合!
另外,袁紹是冀州牧,東郡屬兗州牧曹操,正常情況下,他是沒有權力這麼做的。但現在他幫曹操擊敗了呂布,奪回了濮陽。再加上兩者關係當時非常之好。這樣才解釋的通。
回答全文是這裡。
為什麼呂布打曹操戰無不勝,最後突然輸了,張綉打曹操也是戰無不勝,最後也突然輸了?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原作為什麼要寫曹操橫槊賦詩?
※曹操殺許攸,陳勝殺故人,誰之過?
※輔佐曹操二十多年的謀士荀彧,究竟為何要自殺?
※徐庶在曹操處不受重用,為何卻說徐庶是三國最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