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長子為什麼要偷偷帶數百鎰黃金給楚國貴族?
在下看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寫到:范蠡的中男在楚國落難,讓長男帶千金去找楚國的庄生求助。長男不僅帶了給庄生的千金還私自帶了數百鎰黃金準備給楚國貴族。後來的結果熟悉史記的人都知道了。私自帶的黃金給了楚國貴族,本來要給庄生的千金,長男要了回去結果害死中男。
但是就結果而言很奇怪不是嗎?長男花了錢還沒把活人帶回來。考慮到長男和范蠡一起打拚很久的,其智商也應該受到父親熏染,不至於花錢還沒辦成事兒啊。
為了大家方便理解,在下列舉以下幾點不明白:
1、長子為什麼要不惜死要去楚國救人?
2、長子送百鎰黃金給楚國貴族的目的是什麼?是一個伏筆嗎?後來(不一定非指此事)有派上用場嗎?
3、長子從庄生那兒取回黃金真如《史記》中描述的那樣是惜金的原因嗎?
有很多事情不是錢能解決的。真正有能力的大人物是不稀罕,金錢的。夫官位、財弊、金賞者,君之所輕也。操鋒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庄生雖然窮,但並不缺錢,而那些貴族,雖然有錢,卻也使不上什麼勁兒。庄生只是暫時收下了錢,打算日後還給范蠡(君之所輕也)卻沒想到被他大兒子要了回去(這就是拿士之所重度君之所輕)簡直就是侮辱庄生的人格嘛。不過范蠡的長子經過這個事情也是得到深刻的教訓。不光是長子,子孫後代也得到了教訓,據傳范蠡家族富有興旺了至少二百多年。
雖然不明白被邀請回答是什麼情況,總之謝邀。
這個故事應是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其內容另外三個回答中已經詳述,百度一下也並不困難所以不再詳述,只抽出其中的片段加以分析。題主的疑惑在於為什麼一個有不少社會閱歷的人卻連一趟看似簡單的差事也做不好,甚至還得到了最不應該得到的結果。在我看來,要回答這個問題應當拆分為兩部,即:
1、長男為何不聽其父之言。
2、長男的做法為什麼是錯的。
第一個問題要解決的是長男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第二個問題則要分析這件差事應該如何做,為什麼長男的做法會導致弟弟的死亡。首先我們先分析第一個問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認為長男不聽其父之言只是一個表象,其深層次的原因深藏於長男這個人的內在性格以及他所面臨的處境,這兩點都會展開分析。但是我必須強調其中不少內容只是我根據原文作出的個人推測,請諸位閱讀時注意加以區分。分析一個人需要觀其言察其行,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長男在整個故事中都經歷過什麼、做過些什麼以及旁人的態度吧:
(1)二男在楚國殺人被拘將處以死刑,范蠡想讓少子去設法營救。長男表示我是長子同時也在管理家事,現在弟弟遇到這麼大事你(范蠡)不派我去營救卻派遣少子去,這是因為我做事不行你瞧不上,然後要自殺。(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遺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殺。)
(2)通過長男母親的枕邊風,范蠡不情願地同意派遣長男出門,但是又詳細地叮囑長男如何做,在范蠡的安排中長男「不過是個信使」,長男並未聽從他的安排。(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庄生。曰:「至則進千金於庄生所,聽其所為,慎無與爭事。」長男既行,亦自私齎數百金。)
(3)長男順利運送千金給庄生,庄生囑咐他速歸,長男覺得庄生家境貧寒故而不聽並且留在楚地偷偷賄賂楚國貴族。(「至楚,庄生家負郭,披藜藋到門,居甚貧。然長男發書進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長男既去,不過庄生而私留,以其私齎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而朱公長男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
(4)聽聞楚國大赦,立刻跑去和庄生辭行,庄生一人精立刻明白是來要錢的就叫長男自取,長男竟真的自取。(朱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出也,重千金虛棄庄生,無所為也,乃復見庄生。庄生驚曰:「若不去邪?」長男曰:「固未也。初為事弟,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復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長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
在分析之前我要聲明我的個人觀點:一個人的性格和境遇是相互關聯的,但這並不是嚴格的線性關係。儘管如此,從一個人的境遇仍然可以大致推斷出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他的性格。限於篇幅我並不加以論證而是直接展開分析,有不同意見的人可以評論,我會在精力允許的範圍內回復。
從范蠡的回憶以及長男的言辭中我們可以知道他是與他父親一起吃過苦的,並且從一開始就參與了家族事業,同時還負責督管家事。但是他的兩個弟弟似乎並不怎麼樣,二男在外殺人並不似商賈而類似於遊俠,或者是混子。(不重要,不展開論證)三男出生時家境優渥,吃喝玩樂樣樣精通(范蠡印象也就是「乘堅驅良逐狡兔」的不學無術形象),因此我們應該可以推測長子應該過的是相當愜意的——不管怎麼樣他都是家族事業的繼承人,沒人可以和他競爭。但是我們發現,當范蠡打算派遣少子去營救弟弟的時候他竟然說出了很嚴重的話:家裡出了這種大事,應該讓我這個督管家事的長子出面設法營救,讓(無能的)弟弟出面是我的失職/父親不認可我的能力,這是我沒有做好的緣故。並且長男此時還宣稱要自殺,甚至還讓他母親出面說服范蠡讓他出面。這簡直是太奇怪了,作為一個「大權在握」的實際意義上的家族繼承人居然如此沒有自信,將一個只知吃喝玩樂的弟弟都視為重大威脅,為此不惜拉下臉面以自殺要挾范蠡派他出營救弟弟。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或許長男的生活並不如我們一開始預測的那麼美好,或許是長時間的貧困限制了他的眼界、或許是個人能力不足難以擔當大任,總之長男的地位似乎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並且他似乎黔驢技窮了只能出此下策,並將這個差事看作是穩固自己地位的基石。
後面事情的發展非常奇怪,作為一生宦海沉浮卻又知人自知的范蠡難道看不懂長男的這種心態嗎?這是完全不可能的,范蠡一定知道。但是范蠡做出了奇怪的事情,他叮囑長男東西送到就完全聽從庄生的指揮,但是從後面可知他完全沒有告訴長男庄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哪怕范蠡稍微提一句庄生清高,長男都不至於蠢到斷送弟弟的性命。(在我看來,所謂千金不過是范蠡的一個表態,表達他對庄生品格的尊敬,庄生在意的是這個表態,並且似乎和范蠡也有一些交情,所以願意幫忙,千金他也是絕對不會收的)但是我們可以推測范蠡一句話都沒有說——他只說你要聽庄生吩咐就好了,這個囑咐明顯把唯一正確地營救辦法用長男最不可接受的方式說出來,因為如果長男完全照做,那麼他不過是一個信使,辛苦跋涉一場沒撈到什麼功勞還要說父親大人英明,那麼為什麼范蠡要這麼說?我們姑且先把范蠡的問題放一放,看一看長男後面做的那些荒唐事。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已經說明為什麼長男不聽其父之言,但是為什麼說長男的做法是錯的?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所作所為吧。
長男順利到達楚國並將千金交給庄生,但是他並沒有按照庄生的囑咐速速離開,而是使用自己帶來的百金賄賂楚國貴族,其後聽聞楚國大赦又急沖沖地跑去找庄生拿錢而不是等到弟弟出來之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問題:
(1)庄生在楚國是受到非常尊敬的人物,但是從長男的所作所為來看他明顯不知。(庄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
(2)長男用百金賄賂的楚國貴族明顯地位不高,估計也就是中層官僚,因為他連莊生覲見楚王並說服後者大赦竟然完全不知。(楚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王且赦。」)
由此我可以斷定,在長男決定不走的時候,其弟弟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庄生是以清廉正直而舉國聞名的人,名聲就是他的一切。雖然庄生家無餘財,但這正是他的政治資本,是他廉直之名的根基,只要稍稍加以思考就知道庄生不可能收下千金,其作用無非是表示我願意幫忙罷了。(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後復歸之以為信耳。)但是當庄生髮現長男仍然楚國的時候他感受到了現實的威脅,只要稍稍一想就知道這冤大頭就去賄賂楚國貴族了,范蠡散金救子之事絕對已經暴露。本來此刻尚有一線生機,倘若庄生重情仍然可能放他一馬(具體得看他和范蠡的情分,從他那麼乾脆幫忙來看估計不低),但是長男順利地給弟弟補了最後一刀——他居然是來要錢的。庄生為了保全自己,一氣之下說服楚王先斬再赦,長男只能帶著屍體回去。我們從庄生的角度看,任何你不想見到的事情長男都做了,庄生別無他法只能保全自己。從楚國貴族的行為來看,百金絕對是餵了狗,長男花錢什麼也沒做到,所以他的弟弟只能去死了。
長男的行為可以說是利令智昏,一方面他心疼千金故而希望用百金以小搏大,從一開始他就存了拿回千金的心思,在看到庄生家貧的時候這個心思就馬上化為行動了;一方面如果他能夠以小搏大完成救弟的「壯舉」,以後父親說什麼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地位了。但是整件事情中營救弟弟已經不再重要,這個差事本身就是對長男的考驗,這個的考驗從范蠡一言不發那時候就已經開始,楚國就是考場。但是我們都知道長男交了一個鴨蛋,他竟然完全不知道庄生是個什麼人,也不知道庄生做了什麼,在沒有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做出了盲目的判斷和魯莽的行為。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長男的百金賄賂並沒有給「真正值得投入」的人,而且選擇了一個最能花言巧語的「廉價」的楚國貴族,我們完全可以惡意地揣測一下這種時候他還在心疼自己的百金,希望用最小的投入撬動地球。這說明在利益(除了千金,還包括他的地位)面前長男沒有基本的調查和分辨能力,他不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在他面前的只有一道道四則運算題——哪邊的數字比較小。可以說他沒從范蠡身上學到一絲一毫的高端品格——無論是自知知人或是眼光境界。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對於范蠡的家族企業是致命的,沒有人會蠢到讓他繼承家業。這一點符合我們之前的推論,即長男已經被邊緣化很久了,他在家中不得勢,甚至連只會吃喝玩樂的少子都會讓他感受到深深的威脅,這兩者相互印證之下,一個汲汲營營、目光短淺的長男形象已經呼之欲出了,他的失敗是必然的,是可以合理預期的,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到此,題主的問題已經回答完畢,但是我還想補充一些范蠡的內容。可以說范蠡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老子一條龍,兒子三條蟲」——范蠡一生大風大浪都安然度過,何等瀟洒自如,但是情商低下的大兒子、明顯不是好貨色的二兒子、只會吃喝玩樂的三兒子估計讓他操碎了心。為了讓家族延續下去,用二兒子一條命換來大兒子有所進步也是值得的,起碼不至於自己死了就倒閉——范蠡雖然不知道長男此去具體會發生什麼,但是倘若建立在對老朋友庄生的認識和對自己大兒子的判斷之上,預測一下最終結果對於范蠡來說是沒有什麼難度的。長男回來的時候范蠡面帶笑容,一方面是安慰長男,一方面也是一種慶幸把,長男起碼有些進步,范蠡家族據說也延續了二百多年,顯然這些投入收到了回報。
..................................密....封....線....內....不....准....答....題........................................................
多年以後回顧這答案有些不同的想法,我亦不知何者對何者錯,也許只是心境變了,也許是閱歷多了。因原文太長不便於添加,此意見也是提供給讀過的人參考,故附於後。
1、原答案中我認為長男經歷和參與了范蠡白手起家階段,其餘兒子皆不成器,故長男理應是繼承人並且過得很愜意。其後我通過長男的兩次過激行為以及范蠡的行為推論了長男的地位不穩以及范蠡的故意。
如今重讀我有二點思考:第一、上古之時信念、名聲、理念對一個人非常重要,為此犧牲性命反而多有提倡,如尾生抱柱之類的故事層出不窮,長子雖有私心亦不見得真要去死,就算如此說話也不能太過看重背後的含義;第二、原答案認為長子處事多有缺陷我仍然贊同,但是認為范蠡是故意這樣的誅心之語卻顯得過了——范蠡再無情也不會事先計劃好犧牲兒子,至於故事我有幾點分析:1、范蠡、庄生相交多年,既可託付如此重要之事相比有相當之了解,故而不需多言;2、長男處事問題較大,范蠡不希望出錯故而叮囑其按照庄生吩咐行事而不給予便宜行事的權利,因此也沒有告知他庄生的情況——長男確實只充當一個信使的作用,該點原答案已給出,只是范蠡的叮囑僅僅只反映了愛子之心。
2、原答案中范蠡帶著笑容迎接長子被我認為是首尾呼應的冰冷計劃,如今看來卻是充滿人情味的考量。首先,范蠡肯定提前知道了事情的結果,因為范蠡作為首屈一指的商人,其消息必然靈通;他知長子處事不可靠,其必然留有眼線;長子帶著次子屍體回家必然耗時甚多,因此他心中已經足夠沉澱悲傷。逝者已逝,生者還需向前看,長男經歷此事心中壓力與自責非常之大,范蠡不願做出更多的傷害,儘管眾人沉浸悲痛,他卻笑容滿面輕鬆以對,不得不說范蠡治家有方,情商甚高。
冰冷的算計還是熱心的囑託?故事中的人早已消失在數千年以前,留下的不過隻言片語,但倘若有遺言也沒有任何意義(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沒有流傳吧),重要的只是後人對自我的看法,以及自我的思考。
《中華上下五千年》
朱公在陶的時候,生了第三個兒子。這個兒子是在這樣富裕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有一年,朱公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殺人被關押在楚國。朱公說:「殺人償命,這是應該的。但是我聽說過,富裕人家的兒子是不應該當眾處死的。」朱公要第三個兒子到楚國去活動,進行營救。他拿出幾千兩黃金,裝在褐色的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著,以掩入耳目。在準備動身的時候,大兒子堅決請求父親讓他去執行這個任務。朱公不同意。這個大兒子說:「長子是管理家庭事務的。現在弟弟犯了罪,不要我去而要幼弟去,爸爸一定是認為我沒有用。」說完,就要自殺。他媽媽急得沒有主張,對朱公說:「派老三去未必就有把握能救他的哥哥,而當前,白白又要先死一個老大,你看怎麼辦才好呢?」朱公不得已,只好改派老大去。起程的時候,朱公寫了封信給在楚國的老朋友庄生,拜託他從中斡旋。他要老大到楚國以後,先去拜訪庄生,並且一再叮囑:「你把錢放在庄生那裡,聽他去使用,千萬不要過問。」老大動身的時候,私下又帶了幾百兩金子準備去作其他開銷。
到了楚國,找到庄生。庄生的家在楚都近郊,門前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景象,一看就知道他的家境很貧寒。朱公的長子見了庄生,遞交了朱公的信,把帶來的錢全部交給了他。庄生看完信,說:「你馬上回去,不要再留在這裡了,以後即使你弟弟被放出來,也不要去打聽是什麼原因。」朱公的老大離開了庄生的家,但他沒有回去,卻住在另一個地方,把自己私下帶來的幾百兩黃金,分送給楚國的一些掌權有勢的官員,想從另一渠道進行營救活動。庄生雖然貧窮,而且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但是,由於他廉潔、耿直而全國聞名,上自楚王、貴族、官員,下至一般平民,都像對待老師那樣尊敬他。當朱公送那麼多黃金給他的時候,他並沒有意思接受這筆活動經費,他準備把事情辦好以後全部退還,以表明自己對朋友是忠實的。所以當朱公的兒子把黃金送來以後,庄生就對妻子說:「這是范公的錢,以後要退還給他的,不能挪用。」但是,朱公的兒子不了解庄生的這番心意,以為他會趁機撈一把;再看到他那低微的地位,認為不可能去進行什麼活動,即使進行活動也不可能有什麼成效。
一天,庄生利用一個尋常的機會進見了楚王,對楚王說:「我最近觀天象,看見有顆星移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這預示著楚國將有災禍發生。」楚王平素很相信庄生,忙問:「那怎麼辦呢?能夠防止嗎?」庄生說:「只有對人民重施恩德,感動了上帝,才可避免。」楚王說:「好!我按照你的意見做。」於是,楚王派使者把錢庫都封了,加強對這些地方的防範。楚王的這一措施,使一些官員吃了一驚,他們告訴朱公的長子:「楚王即將大赦了。」「何以見得呢?」朱公長子問。那些官員說:「楚王在大赦之前,常常是先封錢庫,加強對這些重要地方的防範,因為恐怕有人知道將要大赦了,就趁機去偷錢,反正偷了錢以後,馬上就大赦,不會判刑。昨天晚上,楚王派人封了錢庫,這說明楚王就會要大赦天下了。」朱公的長子以為即將大赦,弟弟當然一定可以平安出來,那麼幾千兩黃金放在庄生那裡不是白白地送給他了嗎?他又並沒有幫一點忙。想到這裡,覺得這筆錢花得太冤枉了,也太便宜了庄生,於是,決定去把它要回來。他來到庄生家裡,庄生一見,大吃一驚,忙問:「你為什麼還沒有離開這裡?」他說:「我是為營救弟弟而來到這裡,弟弟沒有出來我怎麼能夠走呢?今天聽說楚王即將大赦,我弟弟自然也會得到赦免,所以特來告訴你,也是來向你告別的。」庄生一聽,知道他的來意,便說:「金子放在我的住房裡,一點也沒有動,你自己去拿吧!」朱公的長子也不客氣,進房把金子全部拿去了,心裡非常高興,慶幸既救了弟弟,又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庄生深深感到受了這個吝嗇的年輕人的侮辱和作弄,很氣憤,便立即去見楚王,對楚王說:「我前次講了天象的事,你說將對人民採取寬厚政策,讓人民得到你的恩惠,以取得上帝的諒解和保佑。今天我外出的時候,聽到路上有人議論,他們說,陶那地方有個富翁,叫朱公,他的兒子殺了人被關在楚國,他家裡拿了很多錢來賄賂了王的左右親信,所以王並不是愛惜楚國人民而實行大赦的,而是因為朱公兒子的緣故。」楚王聽了,感到氣憤,說:「我雖然平時對人民關心不夠,怎麼會因為朱公兒子的緣故而才對人民施予恩惠呢?」立即下令對朱公的兒子判罪,處以死刑,第二天,才發布大赦令。朱公的長子最後帶著他弟弟的屍體回去了。
回到家裡,他的媽媽放聲大哭,鄰居們也來表示哀悼,惟獨朱公一個人笑。他說:「我早就知道他去必然會促使老二被殺。他並不是不愛他的弟弟,而是把錢看得太重了。他從小和我在一起,看到我當時窮困的情況,深刻體會到要掙錢來維持生活是不容易的。因此,他非常珍惜錢財。至於老三,他出生時,我已經是富翁了。他生長在優裕的環境中,坐的是豪華舒適而堅固的車子,騎的是高頭駿馬,每天只是打獵釣魚,遊山玩水,根本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所以他對錢財看得很隨便,揮金如土,從不吝惜。開始我打算派老三去,就是這個原因。這一點,老大做不到,所以終於使老二被殺,這是必然的,不必傷心了。這一向我日日夜夜在等待老二的屍體回來。」真是知子莫若父。謝謝@沈毅成 邀請
詳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第十一
彼非不愛弟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當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無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
有錢能使鬼推磨
牙齒當金使
哥哥不應該同時找兩個敵對的勢力,他的父親既然和庄生有商業聯盟,就沒必要找庄生的敵人救人,小圈子就是這樣越結越深的
如果是要求弟弟為楚國當兵立功贖罪能救活嗎
不知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