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出了哪些問題?

諸如「回歸後的香港越來越窮」、「大陸拖了香港經濟的後腿」、「大陸壓榨香港」的說法是否有事實根據。


知乎經濟學版面變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受過經濟學專業知識訓練的知友,一方面脫離既有理論,空講例子;另一方面結合吐槽,煽動情緒都能獲得大量的贊同。有些現象並不是你們想當然的那樣子,所以你們水來水去,too simple~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區域經濟學張可雲教授之前課上評價香港問題的時候,認為香港經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的幾點:
1.製造業外移;
2.產業結構背離;
3.區域結構變化;
4.服務業的問題。
說白了就是過早地脫離了實體經濟而無法發揮服務業的優勢。單看名詞也許部分知友還不理解,我作一下詮釋,又一堂免費的經濟學課: )


1.製造業外移:
眾所周知,戰後,一大批內地工業資本來到香港,在香港投資辦廠,香港工業化開始起步。從上世紀60年代起,香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推行出口導向型政策。憑藉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與發達國家(美英)的友好關係,實行同樣策略的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與香港同時期經濟騰飛,成為發達地區,並稱「亞洲四小龍」。

轉眼來到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一位老人來到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次年深圳特區成立了。深圳特區選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為毗鄰香港和澳門,方便港商投資,方便內陸與國際接軌,今後陸續開放的剩下四個特區也多是據此選定的。由於香港本地的廠房成本升高,加上珠三角地區為吸引港資提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香港的製造業便逐漸遷往內陸,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雖然8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也有產業外移的趨勢,但都沒有香港這麼徹底,這麼大。

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製造業在香港總產出中比重曾達到30%;80年代中期也保持在20%以上。但到了新世紀初的時候,製造業佔比僅為5%,到了2010年則不足1.7%。香港文匯報201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製造業從業者進一步收縮,就業人口減少5.9%。製造業作為高附加值產業,其規模的縮小必然會造成經濟增長能力的長期下滑。

2.產業結構背離:
所謂產業結構背離是指,90年代之後香港的優勢沒有與內地的產業結構變動方向保持一致,俗稱「兩張皮」,貼不上。

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七年,最開始的前十五年的時間裡,我們中央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計劃經濟模式走出來,轉到「低積累,高消費」的方向,開始工業化初期的輕型化路線。建國之初,因為東南地區的海防事宜,所以重工業主要布局在北部和西部,東部和南部則以輕工業為主。正如我在第一部分中寫到的,由於內陸相對於香港的優惠政策,香港將大批的輕型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地區,因此珠三角成為了拉動廣東省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後飛騰的主要力量;同時,香港也在香港企業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利潤,帶動香港本地經濟的轉口、進出口等貿易發展。因此,在這一階段,香港的經濟還是高速發展。

但隨著80年代末市場經濟的到來,居民為了購買更高級的消費品(汽車、住房等)儲蓄率大幅提升,1993年超越了新加坡成為全球最高。朱老闆上台之後,98年推動了住房制度改革,一方面是住房商品化;另一方面引進港式按揭制度。經歷十年儲蓄階段後,2002年左右居民對汽車、住房等產生了爆炸性需求。而汽車和住房需要鋼鐵、煤炭等重工業的支持,在這個需求過程中,重工業又重新受到了寵愛。具體的數據如下:

我們知道,工業化分為「初中後」三個階段,初期以輕型為主,中期以重型為主,後期以服務業為主。然而香港在將自己的輕型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地區後,並沒有像「亞洲三小龍」那樣進行本地的製造業產業升級,而是跨過了重工業化階段,直接邁向了以金融、地產、貿易、文化、旅遊為代表的服務業。

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困境:由於產業結構不相符,一方面內地經濟處在重工業化階段,很難從香港經濟中獲得產業升級的幫助;另一方面香港的服務業也難以從內地經濟中獲得支持的動力。比如1995~2011的16年間,中韓貿易增長了20倍,而內地與香港的貿易增長不足6倍。而此前,內地與香港的貿易規模佔到了中國與亞洲貿易總額的50%。

3.區域結構變化:
這部分與第二部分類似,我在第二部分提到,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結構呈現的是北重南輕,西重東輕的格局。因此在輕型化時期,香港將輕工業轉移到珠三角正好增強了珠三角原有的工業格局,實現了雙贏。

但在90年代中後期,隨著重工業化的推進,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向珠三角以北的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遷移,長三角便在這一時期崛起,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長三角平原的面積相當於20個珠三角。香港在地域上遠離中國新的增長極,服務業的優勢更難以發揮。下面這張圖對比了90年代末到2010年三個經濟地帶發展情況,其中FDI指的是外商直接投資。

4.服務業的問題:
為什麼香港會發展服務業?這是因為自香港回歸後,歷屆特區政府都將經濟的發展對象定為「4個主要行業」和「6個優勢產業」,而這4+6個行業毫無例外的全是服務業,它們佔了香港經濟總產出的66.5%,就業人口佔據59.8%,但是從比較勞動生產率方面,僅有貿易物流和金融兩個行業「大於1」,單這兩個行業就佔據了香港全部產出的41%。

雖然貿易物流目前是香港第一大產業,但是其五年的平均增長率尚比不上香港的平均增長率,總佔比也從2005年的28.6%下降到2010年的25.5%。而隨著香港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剝離,貿易物流佔比在未來也是將呈下降趨勢。

香港金融業的成就異常出色,主要得益於過去的幾十年里內地沒有開放資本市場、人民幣沒有國際化、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需要藉助香港。

從服務業出發分析香港經濟問題的邏輯是:香港拋開實體經濟去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分為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醫療教育文化這類的生活類服務業的增長依賴於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依賴於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金融物流這些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是需要與製造業緊密相連的,比如紐約、倫敦和東京,它們都是與製造業緊密地貼合在一起,緊挨製造業中心的金融中心。

感謝知友 @小梁 補充了香港財政司司長於2014年的文章《香港經濟發展的限制和優勢》,鏈接財政司司長 - 我的網誌,這篇文章中,曾俊華闡述了香港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方面土地不夠用,另一方面勞動力也亟缺。

勞動力和土地是兩個最重要的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這兩方面的供應不穩定,將會窒礙我們的經濟發展。做好土地、人力的供應,政府責無旁貸,但市民的支持和諒解同樣重要,否則政府提出的各項造地計劃和增加勞動力的政策,都會難以落實。我希望社會可以取得共識,作出適當的取捨和平衡。

對於金融業,曾俊華持樂觀的態度;物流業則注重於服務質量的提高。同時他認為,香港的問題不是結構性的,而是周期性的原因,因為經濟的周期性才會導致目前的波動現象,他對香港的優勢很有信心。

同時我找到了同年的另一篇財政司司長出席中總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這篇發言稿提到了「佔中」之後香港面臨的的三個問題:

一,受示威行動影響的經濟活動相當廣泛,包括零售、飲食、酒店、運輸,以及跟旅遊相關的行業。今日下午,統計處會公布十月份的零售銷售數字,數據大約顯示了零售業整體表現按年增長已放緩,在個別零售環節,十月的銷情相比九月明顯轉差,甚至出現顯著按年跌幅,這情況令人關注。

第二點,中小企的整體營商氣氛一般轉差,對其他經濟環節的影響,我相信會陸續浮現。

第三,近期非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尤其是鄰近地區的旅客出現下跌,扭轉了第三季的升勢

這些發展都是令人擔心的,我會密切留意長期示威與衝擊活動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採取合適的措施,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中小企。

在過去的兩個月期間,金融體系、市場操作和對外貿易都可以保持正常,但是,如果示威與衝擊活動持續落去,我擔心一些負面因素會進一步削弱消費和投資信心,對收入增長和對就業市場都會構成一定的壓力,加劇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令內部經濟下行風險上升。我對下一季即第四季的經濟前景未感樂觀。

參考資料:
Capital Markets《香港經濟為何長期低迷》
財政司司長 - 我的網誌
財政司司長就香港整體經濟最新狀況舉行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個人專欄:經濟/商業/歷史方面, 五十九號公路 - 知乎專欄


其實香港的環境對科技型企業不是很友好的。

舉個例子,有個新聞: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27/18439893

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研究出了一種性能很好的微型顯示器,然而香港的老闆們對這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後這個教授只能把知識產權賣給了其他公司,最後應用在了google glass上面。

大疆就不說了,CEO是我的學長,港科大本科+研究生。

在科技方面,香港現在不是沒有高水平的技術,也不是沒有人才,但是整個政治和經濟環境對他們極其不友好,所以最後要麼把技術賣給外國人,要麼跑到深圳去創業。所以噴子也別噴錯對象,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都有高研院,很多學生和教授發明了一種新技術以後也是跑到深圳創業的。

而且你可以試試在網上和香港的民主小將辯論經濟問題。其實鄧小平對中國現在制度的影響非常大,舉個例子,教科書上就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多數人都覺得要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發展科技理所應當。而香港人是不同的,很多香港年輕人覺得發展科技是浪費資源,而香港富豪也覺得搞工業園不如炒地皮賺錢,所以發展科技在香港並不是一個共識。而且新加坡能搞起來工業園科學園,香港搞不起來是不能單純怪體量的。

總之來說,科學家和工程師在香港的地位遠沒有政客,文人,醫生和律師高。


香港的經濟問題,是分配問題,多於生產問題。香港整體其實沒有變窮了,香港政府的庫房大把錢,香港很多人因為做生意丶投資丶買樓丶收舊樓等原因,其實是很有錢的。

問題是:香港的財富分配極之不平均。

政務司司長於二零一六年香港貧窮情況分析記者會開場發言

主要來說,二零一六年主要分析的數據,簡單來說,經濟和勞工市場整體來說是向好的。經濟實質增長大約2%,新增的職位有13 300個,總就業人數3 787 000,失業率是3.4%,維持一個低水平。基層勞工收入持續增長、整體工資升幅達3.7%、全職僱員最低十等分的(平均就業收入升幅),即人工工資最低的組別,平均就業升幅達4.7%,即所謂「跑贏大市」,簡單說情況有改善,在基層來說。如果你看「貧窮線」的門檻,二零一六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勞工市場穩定,所以「貧窮線」的門檻隨著勞工收入改善而全面上升,因為要跟隨著工資水平,所以自然而然門檻便高了,這個值得留意,譬如一個四人家庭,現時是18,500元,在二零一六年來說,一個三人家庭是15,000元。

二零一六年的主要貧窮數據。第一,我們在政策介入前,貧窮率是19.9%,貧窮人口是135萬2千人;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即是政府的現金介入後,二零一六年的貧窮率回落至14.7%,貧窮人口是99萬6千人左右,連續四年都維持在100萬(人)以下,即是說是徘徊在九十多萬(人)之間,這個大家值得留意。在二零一六年來說,非恆常現金項目的扶貧效應與一五年比較,是較為低,主要因為額外綜援援助金和公共福利金津貼,由兩個月「出雙糧」減至只是發放一個月。但我們說的純粹是非恆常現金上的一個比較,我們實際上公布的「貧窮線」只是說經常性的「現金介入」而已,但這個參考是有用的,即是說實際上是要看全盤,不能夠忽視這些因素在內。
另外,就是非現金福利。我剛才說就是公屋,主要是公屋。(公屋的)扶貧效果仍然十分顯著。但二零一六年住宅物業租金按年下跌約3%,所以公屋設算市值亦相應下跌,令扶貧效應與一五年比較稍為遜色,這些純粹因為租金影響(及)我們的計算方法而已。實際上,他們仍然住公屋,沒有影響的。

按經濟特徵劃分的貧窮數據來說,二零一六年,隨著經濟增長,在職住戶的貧窮率遠低於整體,維持在有紀錄以來最低位。至於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當中有近六成人口為長者,這貧窮率是整體的四倍,所以大家要留意。長者占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比重有六成這麼多。而政策介入後的(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貧窮人口增加了22 500人,主要是貧窮長者增加所致,即是說我們有些改善的措施(協助)脫貧,但突然間又有些長者加入,因為(沒有收入而被)列為貧窮人口,所以長者的數字增加,抵銷我們的改善(措施),(人口)高齡化的衝擊就在這裡。二零一六年來說,非現金的福利,主要是公屋,我剛才說仍然顯著,我不重複了。

在社會特徵(劃分的貧窮數據)方面來說,綜援、單親、新移民和有兒童住戶的貧窮數字亦有改善,而受惠於「低津」,有兒童住戶和單親住戶的貧窮人口和貧窮率亦下降至有紀錄以來的新低,因為「低津」,特別在兒童方面,的確幫了很大忙。另外,新移民住戶的貧窮率亦有明顯改善。這些數字大家都清楚看到。

以地區劃分(的貧窮數據),我們在說,基本上如果我們按地區計,十八區中貧窮情況比較嚴峻的地區是北區、深水埗、元朗、葵青、觀塘、大埔、黃大仙及屯門等,我們依次(列)在圖表上,大家看得很清楚,我們純粹以區來劃分。

貧窮住戶平均的受惠金額,二零一六年各扶貧政策繼續為貧窮住戶提供相當程度的補助,其中受惠於恆常現金項目的平均額持續上升。大家看到圖表,是在一直上升中,即是說用恆常現金是有一定效應,能幫助很多貧窮家庭。

以上,是說香港的絕對貧窮問題,香港還有一個「相對貧窮」的問題,就是有些人收入甚高,但仍然覺得自己「很窮」。香港電台《鏗鏘集》在今年4月做了一集〈拒絕當樓奴〉,當中就有一個家庭月入十萬,仍然像是「很窮」的樣子:

以下是香港財經博客止凡的評論:

拒絕當樓奴

原來blog友所提到的高收入故事,是節目當中所加插的一對高收入的夫婦,兩口子加起來月入超過十萬元,但他們選擇不買樓,寧把金錢花在個人興趣之上。丈夫喜歡玩越野單車,原來添置單車裝備都可以用上十多萬元,這與我這些「街童」小時候玩的單車相差很遠。

這對高收入夫婦對當樓奴非常有戒心,為了不做樓奴,寧願搬到錦上路村屋租樓住丶養車。於他們眼中,買樓背負很高風險,他們舉出97年丶沙士丶金融海嘯等樓價大跌的時代,很多人損手爛腳,於是他們不認為買樓是好的選擇。

不買樓絕不是問題,重點是所為何事。感覺上,只有32歲就追求興趣,把財富都花在興趣之上,給人一種沒有計劃,即時行樂之感。如果不買樓的原因是為了追求理想,這可能更可取。始終,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一切都是因果。

另外,買樓於他們心目中就是高風險,就是當樓奴,這其實有點兒把風險放得過大,風險不是需要逃避,而是需要了解與管理。我不知道他們不買樓之後,資金拿到什麽地方去投資,如果一向沒有投資習慣,十年廿年後沒有持有資產的他們,希望還可以維持今天的生活。

筆者的意見是,香港有不少窮人之餘,有更多是因為不善理財,而導致到人到中年甚至退休時墜入貧窮的例子。說實話月入十萬,用十萬元買單車用品,和那些年年花數萬元旅遊的人,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沒有為未來生活作出準備。

至於基層的實況,並不是沒有工作機會,香港有很多工作都很難請人,在最低工資之下,做個保安或環衛,月薪萬多元的所在多有,問題是僱主就是那麽多錢,最低工資的結果就是中層文職的收入上升大大減慢,甚至被科技代替了。

這些人,在香港繁榮的表像下,的確是無法享受到繁榮的成果,而偏偏這些人在網上是最大聲的。

=====分割線=====

筆者在大學時副修社會學(sociology),現為大家介紹一個社會學概念: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後經R.K.默頓(R.K.Merton)的發展,成為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丶怨恨或不滿。簡單而言,相對剝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我們有權享有但並不擁有。例如,某人看著鄰居家買了一輛新車,他認為他也能有這輛車。但實際他並不擁有。

簡介
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並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這種剝奪因人們不是與某一絕對的或永恆的標準相比,而是與某一變數相比,因此這種剝奪是相對的,這個變數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體,也可以是自己的過去。有時,即使某一群體本身的處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於其他參照群體的改善程度,相對剝奪感也會產生。相對喪失感會影響個人或群體的態度和行為,並可造成多種後果,其中包括壓抑丶自卑,引起集體的暴力行動,甚至革命。

產生條件
一般而言,相對喪失感的產生需要有以下條件:當某個人或者群體(1)意識到自己不具有某種資源X,(2)意識到他人/群體具有X,(3)期望擁有X,(4)同時這種期望是合理的。在這種狀況下,個人或者群體就會有「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往往產生於相對剝奪地位,後者指的是某一個人或社會群體與同一社會的其他成員或者群體相比較,所處的對有價資源佔有較少或不佔有的狀態。相對剝奪感則可能是介於相對剝奪地位與階層認知之間的一個中間變數。在我國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是否正在「淪入相對剝奪地位」,可以從兩個方面揭示:一是人們是否喪失了傳統社會條件下的既得利益;二是人們是否得到了期望得到的改革收益。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到為何香港作為一個富裕社會,即使最窮困的人也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照顧,還是有那麽多人感到不滿。因為低層要和中層比,中層要和高層比,高層要和壕比。那個月入十萬住村屋的例子不明顯,換一個最經典的例子:醫生律師情侶/夫婦自稱買唔到樓:

版本一:醫生律師投訴買不起樓

特首曾蔭權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有女醫生致電稱,與律師男友一起想結婚,根本買不起樓。

曾蔭權今早出席電台節目,回答觀眾提問,首6名聽眾均指出,樓價飈升,令市民叫苦連天。首名女讀者表示,他與男朋友分別是醫生及律師,但亦無法買到樓,要求特首幫手,樓房被大陸人搶貴了。

曾蔭權問他要求買什麽樓,因現時市場有不同價錢的樓,只是一些超豪宅價格飈升,市場仍有2至3百萬元的樓,所以豪宅價上升,不影響普羅大眾,現時的樓價較97年時低,打開報章仍有很多4千元一呎的樓宇。

她表示,難以在中環港島找到一個適合的單位,只是不想過海。曾蔭權稱,市民買樓要量力而為,可先買新界及較小的樓,然後逐步升級。

版本二:月入7.5萬 醫生嘆無力買樓

Kenny今年34歲,是醫管局的老人科外展醫生,打工9年,現時年收入90萬元,即月入約7.5萬元,他也大嘆自己無能力買樓!他更謂:「90萬元未扣除稅款,我今年要交14萬元稅,即每月要交稅萬多元。」

難儲首期 不甘買大埔樓

他在中西區上班,租住西環一間380呎的小房子,月租達1萬元。此外,他是獨子,一人供養父母,每月要交家用1萬至2萬元;作為醫生,他每年又要花2萬至3萬元作專業進修;再加上個人開支約1萬元,每月僅剩下2萬多元積蓄。

「供樓不是問題,最慘是儲不到首期。我不是完全無能力買樓,我有能力買一間400呎的大埔房子,但這不是我所期望。」他說已打消了在中西區買樓的念頭,雖然方便工作,但樓價太高,根本買不起。

退而求其次,他說想買沙田或大圍約600呎的房子,但要交通方便,及10年樓齡以下。「樓價約500萬元,即是首期連裝修費要200萬元,我的積蓄真是不夠,而且有很多押在帳面蝕本的股票上。」

伺機入市 樓價幾年飈倍

他的女友也是醫生,兩人準備在年底結婚,但若樓價仍然高企,即使結婚後都可能暫時租屋。「兩人一起夾錢當然買得起,但樓市周期有起伏,我正等待跌市時機才入市,這幾年來樓價升了一倍!現在我把錢花在更好的住宿及衣食上,不是更好嗎?」

他說曾蔭權幾年來沒有甚麽房屋政策令中產受惠,即使是置安心,他也礙於資格不合而無福消受。梁振英政綱曾說推中產置業貸款計劃,Kenny認為如果有門檻要求,對他來說可能也是無用的。

版本三:月入十萬買唔起樓

入市無門
律師行合夥人「買唔起」

「中產草根做得咁辛苦,都系希望自己置業。」任職律師行合夥人的徐沛雄,太太也是執業大律師,夫婦倆月入逾 10萬元,偏偏卻未能在港島購買一個舒適單位。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表示關注樓市,徐反指特首隻顧及幾個大地產商的利益,「睇見啲市民水深火熱,都唔去做啲嘢,凈系做應聲蟲。」

東區太古城一個約 800呎單位,少說也要 600萬至 700萬元,還未計算按揭及律師手續費用。徐沛雄形容逾 10萬元絕對是不俗的家庭收入,但他承認沒有能力在港島區購入一個心儀單位,只好在大坑租住月租兩萬多元的單位,若想在同區購入一個較新單位,「郁嚇都過千萬,儲錢幾時先儲得到?」

港島置業有難度

特首勸告有意置業一族,考慮購入一些較偏遠地區的單位「起步」,徐沛雄直言不切實際,他每天朝早 9時上班,完成工作隨時已是半夜零時,「唔通仲叫我搭個幾鐘頭車,返去天水圍?」他指政府放寬內地移民,讓熱錢流入托高樓市,卻不肯恢復定期賣地,讓市民安心樓宇有穩定供應,說穿了還是「幫住啲大地產商,私相授受。」

很多人口中的香港問題,就是如此這般。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香港】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香港】

房地產相關的專欄:賞心悅目的家

投資理財相關的專欄:投資自己最好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除了填海,目前港澳存在擴大轄區範圍的方式嗎?

脫苦海:香港歷史上有無對大嶼山的大規模開發?

脫苦海:香港郊野公園體系為何不申請世界遺產?

脫苦海:有哪些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脫苦海:為什麼港鐵會規劃那麼多那麼短的線路?令換乘更不方便?


解放前,中國和國外的窗口是上海,整個長江流域,就是一個大大的弓箭,箭頭就是上海。香港就是一個軍事港口,沒啥價值

新中國成立後,一是歐美的封鎖,二就是台灣當時海軍可以說是亞洲第一,放著南海的島嶼被越南菲律賓侵佔不管,瘋狂的封鎖大陸,中斷了台灣海峽,

可以說,當時大陸南北的海運直接就中斷了,一直到68年,才通過日本菲律賓繞道,開闢了南北的海運通道

但是,上海依然很發達,我記得有很長時間,上海的工業產值能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我家鄉那個十八線小縣城都有上海當時援助的企業。但是,這畢竟不是當年一個窗口該乾的事兒了

那麼,六十年代,大陸方面通過統戰關係和日本瑞典荷蘭等國打成協議引進一批先進的工具,就只能走香港

這就意味著香港成為了一個小的弓箭的箭尖

我們知道,閉關鎖國的清朝,很少的對外貿易,就能養出來廣東十三行了

那麼新中國大量的採購物品,能養活多少企業?

中美建交後,更是香港直接成為了一個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的一個從窗口

大家都知道閩平漁5540號,灣灣海軍對海峽的封鎖一直到

我們敬愛的,根據知乎的規定。部分內容不顯示的那位重啟軍工重返非洲重啟科研之後,

徹底壓制住了南海丟島,但是內戰內行的灣灣海軍之後

終於能夠通行台灣海峽

那麼這時候,隨著加入世貿

中國這個大市場和歐美的窗口,自然還是要回到上海來,那麼香港,就要想辦法轉型了··

而香港

英國人80年代簽訂條約之後,就開始逐漸讓香港產業空心化,就剩下金融旅遊等一大批見效快沒啥後勁的產業了

當中國大陸被封鎖(PS:90年代美帝的軍火貿易就是大陸有幾架三代機就賣給台灣幾架三代機,當然隨著殲十的自我研發成功以後,呵呵··)

的時候,香港是一個窗口,你搞這些產業是沒問題的

董先森,就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提出搞數碼港、中藥港等等,希望香港轉型

但是一群躺著都能掙錢的人,真不想站起來啊·

還把董先森趕走了··

董先生的提議,深圳表示我全盤接手了····

香港的沒落已經是必然了····

當然讓香港人都喜歡大陸也不是不行,把全國的金融機構都放到香港去

保證香港的居民都特別喜歡大陸···················································

就像當年香港當窗口賺的盆滿缽滿計程車司機都能進來包二奶的時候,那時候的香港人,很有富人看窮親戚那種施捨的高高在上的善意的····

可惜,一步錯步步錯·······

如果當年哪位 根據知乎的規定。部分內容不顯示,知道香港以後會這樣

肯定直接說:就是董先森了,欽此!!


1、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2、本文所述依據、數據均來自公開渠道
3、本文觀點僅是個人的一點想法
4、歡迎指教,尤其是批評
5、本人業餘愛好國際關係,但是專於中美、中日、中俄,港澳等不過順帶而已,如有疏漏實屬正常,反正不靠港澳吃飯

香港問題,實在太複雜也太敏感,我也不是什麼經濟政治大神,對於樓主的這個問題,只簡單地說一下

樓主的問題,可分為3個問題:
一是香港回歸前後經濟發展對比;
二是大陸是否拖了香港後腿,壓榨香港利益;
三是為什麼會有如樓主所說這種認識。

香港的經濟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整個國際形勢和政治因素,這一點在我下面第一部分對香港歷年GDP分析中可以看出來,所以對於本題,雖然問的是經濟,但是我將重點說一下政治。
至於純粹的經濟問題,關鍵還是在於香港是一個自由港,高度外向化,內部沒有什麼內生性的支柱產業,僅有的製造業也被自己割棄了,一旦外部經濟和政治出現問題,香港經濟下行幾乎是必然的,這也可以從第一部分的分析中看出來,香港本港經濟受到明顯的外部因素影響

對於國際關係,香港地方雖小但背靠大陸,牽扯的東西不少,想說清楚免不了牽扯到中美英蘇以及部分周邊國家和二戰後秩序的變化等等,寫起來比較麻煩,等哪天有空有想法了再寫吧,畢竟我還真不怎麼關心香港

————————————————以下正文————————————————

這個回答已經半年多了,本想做一點補充,結果才說了幾句就敏感了,這個問題還是到此為止吧。

個人保證:本問題不再做任何調整了

————————————————————————————————————


首先強調一件事,網友的言論不同很正常,而且在網上的發言大都是帶有很強的主觀因素的,不可能在網上扯扯皮還得引經據典,所以樓主所說的這個觀點更加傾向於主觀的宣洩,為了更好地解答,下面我將引用一些數據,並且對香港一些問題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一、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用數據說話吧(不知道在知乎怎麼畫圖表,所以就盡量靠排版了)
對於香港經濟,需要不同角度來看
1、香港實際GDP增長率變化,從1962至今
如果只查看香港過去幾十年來GDP增長率(按實際GDP計算),那麼很明顯是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間區分明顯,且波動較大,並且階段下行。這完全符合香港作為一個平台、中介的全球化經濟城市的特點,因為開放、中介性,所以更容易受到衝擊;具體每個階段為什麼出現這種變化,在這裡不多解釋了

1962年-1965年前後,香港每年GDP增長率大都在15%左右,僅一年在8.6%,人均GDP基本保持平均8%以上的增速;

1966到1968年,出現低谷,年GDP增長平均不過2%多一點,人均GDP甚至出現同比倒退;

1969年到1973年,又迎來一次增長高峰,年均增長大概在10%左右,人均7%左右;

1974到1975,又是一次波谷,GDP增長率不足2%,人均出現連續兩年負增長;

1976到1988,基本是增長的,且增速較快,年均7%是有的(具體不細算了,大致估算),僅82和85年兩年GDP增長基本停滯,其中1985年人均GDP同比負增長;

1989又是一次拐點,香港GDP增長率從上一年的8.5%直接掉到了2.3%,隨後慢慢增長到1992-1994年到達頂點的6%之後又開始下降,1995年直接從上年的6%掉到2.4%,隨後1996年和1997年小喘了一口氣(1997年保持GDP增長的原因,大家應該明白,不多說了);

1998年到了,在GDP增長率上,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拐點,因為這是香港二戰以來第一次GDP增長率掉到負數,而且是「-5.9%」的程度;此時名義GDP出現劇烈下滑,從1998到2003年香港名義GDP增長基本為負值,GDP平減指數更是從1999年到2006年始終為負值;

隨後從2007年開始,整個香港GDP增長進入了隔幾年有個大漲,接著連續幾年漲幅了了的階段,有明顯的外界刺激特徵,具體而言,香港在2007和2010年GDP增長均在6.5%以上,除了這兩年外,其他年份基本都在2.5%以下,2009年受2008年危機影響,實際GDP在1998年後再次負增長。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a、香港在1997年之前,GDP增長確實長期在世界平均以上; b、香港經濟受到外界影響極大,而且每次世界性或地區性經濟危機後的次一年,香港經濟都會比較困難; c、香港回歸後,受到的衝擊明顯多於回歸前; d、香港的經濟發展和大陸、大陸與世界的關係息息相關,大陸對香港度過經濟危機極為重要; e、香港的經濟增長極度依靠外界,缺乏內生力量。

2、香港民生: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問題
我不想再仔細分析香港人均收入還有物價之類的,上面算GDP已經很麻煩了,大家看的也累,對回答問題也沒多大幫助。
(1)收入分配問題
這兒直接用基尼係數,簡單粗暴
香港基尼係數從1971年開始就一直在上升
1971年初香港基尼係數為0.43,已經屬於收入差距較大了
此後,基本維持穩定
1986年到1996年香港回歸之前出現跳躍性增長,從0.453直升到0.518
隨後,基本維持穩定,增速比較緩慢,目前基本在0.54左右

總結:從收入分配上講,香港貧富差距的根源在於回歸前,英國在無法保留在港特權後,開始加速吸血,並製造陷阱,所以有了十年的貧富差距急速拉大;大陸在回歸後,在平衡收入分配上確實下了力,香港的基尼係數基本維持緩慢增長的態勢,從回歸開始十幾年間只增長了不到0.03,可以說非常了不起。

但是:基尼係數到達0.5這個水平以後,每一點點增長對於普通民眾的生活應先都很大,同樣是0.01的增長,在0.5時期和0.4時期完全不是一回事;
更何況,香港人在回歸後期望是很高的,希望社會主義的大陸能夠解決香港長期存在的貧富差距導致的民生困難問題(可以參看香港電影《歲月神偷》),然而,大陸讓香港人失望了,生活雖然沒有大幅度下降,但是一直在緩慢失血的緩慢下降,甚至看不到改變的希望。

(2)財富分配問題
相比收入分配問題,財富分配才是要命的事,這裡不多舉數據了,只說一個例子:

李嘉誠,他的個人財產增長最快的就是香港回歸後的幾年時間,而且增速快的不正常(後面我會簡單說明一下),他的公司在香港回歸前市值不過400多億港幣,相當於香港當年GDP的4%左右,而盈利不過30多億;但是香港回歸十餘年後,到了2009年,他的公司市值就到了一萬億港幣,相當於香港同年GDP的60%,而盈利更是高達兩千多億港幣

回歸十年時間,市值增長25倍,盈利增長70多倍
從相當於香港GDP的4%躍升為60%

誰要說李嘉誠的致富沒有問題,最好摸摸自己的良心
當然,這裡面監管、制度等政府責任是脫不了干係的

(3)另一個民生的數據:人均住房面積和飲食物價
吃住,這是極為影響民生和生活幸福的,而香港回歸多年,這兩方面都沒有得到改善

住:香港回歸前,人均租房面積不到15平方米,然而回歸18年後的2015年,人均住房面積竟然才增加到16平方米,幾乎沒有改善;

吃:我不多舉例了,食品種類太多不好計算,但是感性的理解下很容易
從2003年到2016年,普通香港人的收入沒有本質提高,但是明顯可以感覺到飯店價格很大上漲
不過大陸長得也很快也就是了

3、回歸後香港發展與中國大陸、香港過去的對比
如果只是對比世界同期,香港人的落差還不會這麼大
但是和回歸前香港黃金時期比一比,差距太大
回歸後的香港和中國大陸,尤其是和對面的深圳比一比,發展速度差別實大

香港人民生困難下,香港人心態失衡很好理解,具體不再展開

第一部分總結:
總之,在香港回歸後
1、香港的經濟發展相比回歸前確實失色不少,受到兩次經濟危機和反全球化衝擊明顯
2、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在很多方面進一步惡化
3、回歸後,本希望大陸解決貧富差距等民生問題的希望落空,普通港人面對日益強大的大陸,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4、與大陸、深圳對比,落差巨大
總之,站在香港人的立場上,說回顧後經濟更困難了、生活更難了,完全可以理解
造成現在這種局面,政府方難辭其責。


第二部分:大陸是否拖了香港後退、剝削香港
不想多展開了,直接說結論吧
中央政府來說,不存在剝削香港的意圖,肯定是希望香港好好發展的,畢竟香港是窗口、標杆,更是中國辛辛苦苦收回的自己的領土,不可能存在剝削
其次,中央政府、廣東政府等給香港以極大的支持;中央曾多次在交易市場、發展戰略、基礎設施方面極為傾向於香港,廣東方面更是提供了大量生活物資;
再次,中國大陸人民對香港就算有再多怨氣,也始終把香港人視為同胞、是一家人

但是,大陸的改革開放、大陸的發展,尤其在貿易、金融上的發展本身,就是在削弱香港的競爭優勢,削弱香港自由經濟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普通香港人在生活不如意的時候、被有心人煽動,認為是大陸搶了香港的生路,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香港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港府、香港資本方以及香港民眾自己的問題
港府強制力薄弱、不思進取
資本方掙脫了鐐銬,喪心病狂的吸血
民眾蒙昧,視野太小
加上國際的、大陸的等等問題,導致香港始終定位不明、沒有補足缺點、沒有新的增長單
如此十幾年停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直到今天,積重難返

第三部分:
或者說香港人為什麼如此憤怒,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認為,一個完整健康的社會是需要制衡的,這種制衡在不同時代、環境下有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參與方
具體到現代社會,我認為最根本的制衡體系應該是:

權力(以政府為核心的官僚體系)——資本(資本、資本家、市場經濟)——民眾(互聯網下的新生態、民意渠道)
(三者形成一個三角,三角我不知道在這兒怎麼畫,就不畫了)
在三角之外,還有外界因素,並對此三者有所影響
如此,外圓內三角,形成一個國際環境下單一社會的基本平衡體系 (以上模型,為本人原創,轉載、使用請註明)

這樣的體系,互相制衡、互相轉化,才能形成讓各種矛盾維持一個可控的水平
至於美國的三權分立,那個不過是架構在對政府不信任的傳統上,對政府權力的控制而已,僅僅是「權力-資本-民眾」框架下「權力」的一個形式而已

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下香港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兩個聲明:a、我所說的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b、我只說一些主要的,臨時想起來的,歡迎大家補充)

當今香港,「權力-資本-民眾」三個社會內部因素都出了嚴重問題,同時面臨嚴重的外部衝擊(主要是經濟危機、反全球化浪潮),導致香港目前的困難局面

1、權力: 回歸前的香港,是英國總督控制的,是殖民地在現代社會的新的表現,但歸根到底還是殖民地
殖民者對殖民地擁有最高的權力
當時的英國香港總督、總督為首形成的政府體系直到最底層的警察等,就是一個統治香港人的模式
總督對香港人擁有極大的權力,壓制了包括香港本地資本、民眾在內的另外兩方
但是由於在三角之外,英國等外界因素的壓力下,香港社會的運行畸形,但是還是勉強運轉下去了,並且因為背靠大陸,作為中介,獲得極大受益,通過對新增利益的少量分配,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

但是回歸後就不一樣了,香港不在是殖民地,成為了一個大國的省級區劃,並且在這個大國中擁有獨特的地位,甚至優於澳門、台灣以及海外華人、國際輿論、政治壓力等,香港擁有了極為巨大的政治優勢,香港人一下子撐到了
具體到「權力」上,新的特首不是總督,沒有那麼大的強制力,並且由於「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則,特首的產生必然是從香港知名人士或者資本方中產生,香港的資本喪失控制了

於是,從這一刻起,特首被裹挾了,成了中央與香港之間的夾層,所擁有的權力和面對的挑戰並不相稱,當然,作為一個省級政府,也絕不允許再擁有殖民者的特權,很不好當
因為權力方權威和強制力的下降,難以推動香港社會改革如新加坡式的保障建設,大量土地、資本落入資本方手中,權力的力量不斷下降,民眾喪失了權力的保護,像一隻扒光了皮的綿羊暴露在資本面前

2、資本
回歸後,香港的資本一下子搞起來了,並且大規模的進入了中國內地市場,與中國高層的傳統關係進一步強化
在島內,由於沒有了權力的壓制,對於本島財富的掠奪日益加劇,把資本的喪心病狂描寫的淋漓盡致,比如李嘉誠,比如資本控制的港島40%以上未開發土地,這麽大的土地僅僅只有少量別墅,成了資本的私家園林

3、民眾 香港的民眾是典型的小市民,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有很多嚴重缺陷
既有總督統治下的懦弱、愚昧和欺軟怕硬,又有著回歸後不切實際坐等天上掉餅的希望,同時也有著注入視野狹窄、盲目自大的問題
面對現實,受到很大衝擊

然而,猶如香港權力的喪失,資本的崛起,資本已經控制了輿論,對香港民眾開啟了新的愚民,廣大香港人根本不清楚為什麼生活這麼困難,到底誰該負責
這時,資本和某些力量,本著各種目的,開始引導香港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回歸前後上
而正如之前分析,香港回歸前確實經濟表現好於回歸後,民眾生活從回歸後也沒有什麼改善

所以,在困難中,香港民粹化越來越嚴重,民眾也喪失了自我改變命運的能力

4、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是香港三角以外最大的外部力量
可以說正式中央政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香港資本的猖狂(李嘉誠2015年撤離中國就是表現)
但是,具體到香港治理上還是存在很多遺憾,在此只說幾點
a、中央政府對於一國兩制準備不足
香港作為第一個實行一國兩制的地區,中央政府明顯沒有經驗,在駐港機構、港府組成、輿論引導、社會治理、民生問題、香港內部力量控制等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這些不足,到了兩年後收回澳門時,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對於香港,問題已經產生了
b、中央政府過於對香港的過於放手
根據基本法,中央政府給了香港空前的自主權
但是,香港根本沒有自主的能力,香港是一個已經被殖民者統治了上百年的地方,香港社會已經習慣了上面有一個統治者、有一個強權
突然從被統治到有了空前政治權力,這個跨步太大
中央政府的放手,也極大影響了香港港府的權威,也導致了後來資本的失控
c、香港內部力量盤根錯節問題
資本、幫派,這是香港的傳統文化,過去與總督組成了香港社會控制的體系,同時資本幫派也在特殊時期起到了特殊作用,但是新的時代應該有新的管理方式
d、複雜的香港
香港是一個出口,在過去很多年是一個偷渡、移民的口岸
翻翻歷史,很容易就知道,香港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上百年來接納了大量大陸政治失敗分子,作為冷戰的交流窗口之一,長期以來也吸引了大量來自全世界的各色人等
所以,香港本來就很複雜,也有很多天然就不和大陸站在一邊的人

其他暫時不說了

香港的未來,還是要形成立足香港的穩固的「權力-資本-民眾」三角體系 港島外部,有日益強大的中國和極為支持香港發展的中央政府、中國人民,香港的外部環境是有利的

前提是,香港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改變自己的定位,香港人需要看清自己、學會謙虛、有一個大國人民的氣質

最為重要的,香港人民自己應當自強不息,需知「從來就沒有救世主」,從來「天上不會掉餡餅」
如果香港人自己不覺醒、自己不努力,那中國政府、人民無論再怎麼支持香港也是沒用的


港人治港,香港的未來也在香港人自己手裡


—————————————————————————————————————— 補充一:
看評論,在這裡補充一點吧,關於改革與革命、香港的政治改革,還有香港人的政治素質以及香港定位之類的

改革與革命
首先強調一點,對於社會秩序的改變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革命,另一個就是改革;由於革命成本太高、代價太大、過程難以控制、結果難以保證,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不會採取革命的方式,只可能改革;
但是改革是循序漸進的,要立足於一定的基礎,漸進式前進
比如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就是典型的經濟、社會改革推動的,政治改革比較慢而穩,走得慢就不會掉坑裡,走得穩就不會反覆;在很多關鍵問題的改革上需要很長時間,比如中國最高領導人任期和退休制度,就花費了十幾年時間,歷經三代領導人才基本確立了,到了今天除非出現重大外部事件,比如世界大戰,否則基本不可能出現超過兩任任期的情況,這就是政治改革。

至於評論里有人說到「中央政府應該推動香港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社會主義改造是經濟領域的革命,中國目前不能承受再一次革命對社會矛盾的激化,指望中央來推動不切實際;
第二,社會主義改造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第三、社會主義改造需要現實的基礎,香港不具備基本的條件
第四、一切要依法辦事,「港人治港」是寫進基本法的,基本法就是香港特區的「憲法」,其他的我想不必多說了吧

關於香港政改
首先,中央方面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準備不足,香港政改已經經歷了三次延期,02、07年的兩次可以說是中央主動要求延期,但是15年的這一次(也就是17年的選舉)這一次,中央下了很大決心,然而港人辜負了這種決心,直接導致下一次政改要推遲到22年以後(政改方案提交人大最早也要20年)
此外,15年佔中事件、普選改革的失敗、香港普遍排斥大陸遊客以及其他諸多事件,直接打擊了中國人民對香港的感情。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黨章中明確寫明了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香港人如此對待中國人民,作為執政黨也不可能太逆著民意,更何況,香港還一而再再而三的越線,極大消耗了回歸前百年來,對於香港的感情

需知,政治是鬥爭中妥協的藝術,時刻搞清楚自己和對方的底線,想清楚自己什麼必須要、什麼可以要、什麼不能要、什麼給了也不要等等問題,很重要
尤其在政治改革中,要有所規劃,每個時期有所重點
這樣才能推動改革走向期望的方向

香港人的政治素質
相比大陸人民,我可以直接的說,普通香港人的政治素質是不及格的,嚴重缺乏常識,被蒙蔽了眼睛
很多大陸普通百姓都懂得道理,反而香港一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不明白,不但不明白,反而把自己的歪理當做正義,這就要不得了,人盲目自大會出問題的,尤其在香港這個不缺少「各種人」的地方
香港人政治素質最大的缺陷就是政治上的不成熟,過於天真,典型的表現就是像一個孩子一樣,什麼都要一步到位,不給就哭、給了還鬧,這就很傷害感情了

典型的就是15年政改方案,之前從港府從14年開始就不斷地講、揉碎了講,反覆地講,我看著都累了,本以為香港人這麼高的受教育程度,應該可以理解的,結果全國人大通過政改方案後,香港人的表現太超乎意料了(我本以為香港會有所抗議,但搞到佔中這種程度,我只能說可能是香港人不希望普選,所以高級黑吧)
15年的政改失敗,導致香港政治改革直接擱淺,甚至遲滯了整個香港未來幾十年的政改。在十八大最後兩年和十九大開頭、本屆特首任內已經不可能再提出政改方案(某特首的口號聽聽就吧),無論從時間還是制度上都不允許,那麼最近的也要等到20年了,希望到時候,香港社會和人都能成熟一些
這就是典型的任性,希望一步到位,反而得不償失的案例,很值得好好研究
(至於佔中的前因後果,香港人的無奈等等,在此不做討論,我還是那句話,有些事得自己爭取,不管自己有多少難為之處,也不會有人會同情,自強者天助之,不自強者呵呵)

此外,香港人對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問題,完全落後於時代
當然這一點很多大陸民眾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比如對中國軍力、科技水平等的認識上
這也不怪香港民眾,主要是大陸的發展太超越常識了

打個比方,不是有修仙小說嘛,假如世上有修真者,他在漢唐時候閉關個幾百年也無所謂,可要是在上世紀末,閉關個十年,恐怕家都不認得了

現實世界的魅力就在於現實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意識要承認客觀現實,然後在此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客觀世界

香港目前的問題就在於主觀意識跟不上,這時候不趕緊提高自己的主觀認識,反而要求現實世界要服從自己的主觀意識,這不就可笑了

最後,香港人必須改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要學會自己站起來,不能總是等和靠,要有一個大國人民的樣子
——————————暫時就到這,其他想到了或者討論到了再補充—————————————

補充二:
果然交流激發靈感,非常感謝 ww zh和Rick dai 兩位,想到再聊聊啥了

不過馬上要出去吃飯,所以先把題目放在這

一是 ww zh所說的「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非常贊同
二是Rick dai 所提到的回歸後中央優惠政策帶來香港的新利益,以及新利益的分配問題(必須承認,新利益是有的,分配也是有問題的,否則基尼係數也不會在回歸後仍然緩慢上升)
(這一部分本來應該談談香港社會保障來著,不過我之前確實對這方面沒有認識,一鱗半爪的實在丟不起這臉,亂說話就更不好了,所以還請香港本地人多多介紹一下)
三是大陸和香港民間交流的問題

另外,對於香港問題,最根本的就是《基本法》,依法辦事嘛
尤其對於普選問題,更是要根據基本法來,嚴守底線,按照規定的目標、程序、制度去推進

具體的等有空再補充吧

————————————————補充三————————————————————

還是先掛著提綱

看了下討論,感覺有些朋友其實沒有仔細看就回應了,估計是因為我在回答的時候結構上給人一種「錯在香港」的感覺,尤其我對大陸方面沒有過多展開,使得我說大陸的篇幅太短、位置也比較隱蔽些,一些朋友如果懶得看完估計發現不了,所以準備調整下。

另外,如果有閑,那就做做圖表吧(請問:怎麼把圖表放上去?求指教)

所以,這次補充,準備調整下文章結構,順便增加幾個部分,以便於把事情說清楚,省的總有人莫名其妙的說什麼「中央包庇資本」、「香港人無能力解決」之類的話,想到的有點多,最近有別的東西要做,知乎只能偶爾慢慢來


評論區來了一波奇怪生物,人在外地,先匿了。

=============

在香港有業務的過來答一波。


香港經濟有問題,要看香港的經濟原來是什麼。


從1949到1979,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是什麼?不是房地產,是轉口貿易。


當年整個內地需要的所有物資,都必須通過香港中轉進口。當年整個內地所有出口的產品,都必質通過香港中轉出口。


香港總人口數多少?好像去年才700多萬吧?


那拿去年中國大陸總進出口量對比一下,24.33萬億人民幣。


假如香港還是大陸唯一進出口口岸的話——


平均每個香港人頭上分到347萬元進出口額,按正常貿易成本30%計算,再按照一線從業人員佔總人口比例5%計算,平均每個一線人員年收入輕鬆2000萬!


房地產算個屁。


從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以後,香港就已經註定出問題了,和有沒有回歸一點關係都沒有。


回歸了,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上,香港肯定不會餓著,甚至還能比深廣活得更滋潤。


要是現在還是港英旗飄在總督府——


我長三角早就接過珠港澳的龍頭了!


======================補充線==================


不是因為改革開放大陸的生產力才產生了飛躍,而是大陸生產力飛躍的一切因素都準備好,改革開放只是個導火索。

比如,我在湖南訂貨。湖南只有一家廠在做這個產品,這家廠也只有我一個客戶。一年做一個億,大家都哈哈哈。別人想做,技術沒問題、資金沒問題、土地沒問題、工人沒問題,但是政策不讓。

做了幾年,改革了,當地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這個行業!如果我還是一個億的訂單,我肯定只給大廠做七八千萬,剩下的二三千萬肯定要交給其他小廠試試。

再做幾年,當地的生產能力達到了三四個億!但這個東西還是只有我一個人做,你覺得我能把利潤做到什麼程度?你覺得工廠工人能拿多少?(這就是如果香港現在還能吃轉口貿易獨食的情況)

改革開放,從來就有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只改革不開放,大陸的生產力同樣會飛躍(因為市場需求放在那裡),只是大頭肯定被渠道商拿走了,剩下兩三口殘湯留給產業工人。

另外,改革開放前不等於閉關鎖國。

=========================================================

有同志說到香港的洗錢,的確,香港作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這種事情不可避免。但香港不能只依靠這種事情活下去,普通百姓更是不可能直接從這種事情當中獲利。而且,即使是灰色地帶,這種事情都不是規模最大的。

==========================================================

不要說什麼TG體制問題啦,香港人智商問題啦。這些和香港現在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香港說到底就十六個字——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拿新加坡和香港比的不是真蠢就是真壞,香港邊上有一條馬六甲海峽嗎?再說,克拉運河哪天竣工通航,新加坡的下場只比香港更慘。

==========================

有人說新加坡不完全靠馬六甲海峽,還有什麼交易中心,加工業。請問什麼交易和加工業能離開物流?要是交易和加工業跟物流沒關係,新亞洲金融中心放上海乾嗎?放蘭州、西安,格爾木好了。航運業是新加坡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有機構做過測算,克拉運河開通以後,新加坡的航運量保守會減少70%以上。這不是毀滅性打擊,什麼才是?

我也不知道國家為什麼遲遲不投資克拉運河,也許是中泰之間的利益關係還沒有理順,也許是新加坡在中間做梗。

至少我是百分之三百支持克拉運河開通的,要是我有馬雲那樣的財力和號召力,我早就起頭去泰國了。

==========

大非洲停電雖然是家常便飯,不過這次一口氣連續停電超過40小時的也不多見。

反正無聊,再來咯吧利索幾句。

有人說不能直接拿去年的進出口總額計算,嗯,理論我說不過你,就舉例好了。

比如朝鮮。

鑫宇宙大將軍突然小宇宙爆發,朝鮮基礎製造業技術突然大爆發,人均生產力達到我天朝平均水平。

靠著學某島用愛發的電,和F12出來的資源,再加上朝鮮人民月均200人民幣的工資,和突然開掛的勞動效率,一個玻璃杯在朝鮮的造價不到我天朝的百分之一。

於是各大渠道商哭著喊著要去朝鮮進貨。

然後鑫哥當然不可能大手一揮,老百姓自己做自己吃,記得按時上稅就好。

於是鑫哥就找上我了,那誰,你在丹東搞個口岸,集中下單,集中出貨。

然後大家一窩蜂來找我,這個要兩百條柜子,那個要一千條。。。。最後我一匯總,一共10萬條柜子的貨,報給鑫哥,鑫哥抽走50%,轉給工業計劃部去安排生產了,末了補充一句,這個是外貿任務,完不成的話部長拉出去炮決了。

然後,我肯定是外面有多少訂單就給鑫哥下多少啊,在資源和技術不是問題的時候,肯定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生產啊,這跟朝鮮搞不搞改革開放一點關係都沒有。

除非鑫哥腦子進水放著錢不掙。

沒錢鑫哥拿啥養活他那一大家子啊。


內地另一個「香港」的故事,對比一下吧。

我國中部的湖南省,緊挨著長江和大湖。湖的邊上有個鎮子是歷史悠久的水陸碼頭。以前沒有那麼多高速公路和國道,直到80年代的時候,大批的人還坐著客船在不同的地市和省之間交通,大批貨物通過內河航運。特別是湖南內地去往湖北,以及長江中下游其他地方的客船,一般都要在這個碼頭停靠。

這個碼頭就有了不亞於省城長沙的繁華,那一整條街上燈紅酒綠,人群接踵摩肩。滿街都是吃的、喝的、賣東西、招待所。這個碼頭就被稱作了「小香港」。那時候熱鬧程度真的和電影里香港銅鑼灣的那個紅紅綠綠是差不多的。

後來汽車公路交通越來越發達,逐漸的客船就少了,再往後貨船也少了,碼頭上靠岸的貨船也基本上沒有了,只有進一些沙子石頭這一類的建材,輻射範圍也就周邊的幾個鄉鎮而已。於是整個小香港就成了一條沒有人氣的長街,年輕人沒有幾個,只有老人和婦女兒童。街上只有稀稀拉拉的人,沒有任何的工業商業,只有一些簡單的賣東西的、賣水果的、做飯的、賭博的地方。

再往歷史以前看,貴州有個鎮遠縣你們知道嗎?

當今的香港也許會是同樣的走向…


我想引用一個前立法會議員、堅定的反共人士黃毓民先生在一次立法會演講中的半句話來簡單回答:

「香港是一個極端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不是問題,但是極端的資本主義、權貴的資本主義就是大問題。中聯辦也不是問題,但是以權貴資本家為聯絡對象的中聯辦就是大問題。


回歸後的香港向世人詮釋了,缺少政府約束甚至是受到縱容的自由資本主義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想搞清楚香港為什麼衰敗,就要知道香港過去的繁榮靠的是什麼。
一、轉口貿易起家,在70年代國際形勢根本性起變化之前,中國是孤立無助的,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因為冷戰意識形態,對紅色中國長期敵視並且進行封鎖,就像今天朝鮮一樣;而蘇聯因為和中國爭奪社會主義陣營主導權也是磨刀霍霍,不時擦槍走火。我們過去常常說自力更生,並不是我們傲嬌,也不是我們閉關鎖國自我封閉,完全是被逼無奈,這個時候,香港幾乎是中國對外交流的唯一窗口,尤其是對西方的交流。比如霍英東,他「愛國」的證據之一就是在朝鮮戰爭期間大量從香港走私中國急需的抗生素及其他藥品賣給中國政府,這也算得上是他發家致富的光輝一頁。因為中英之間的默契,香港作為對中國長期封鎖期間中西方貿易外來的中轉地,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繁榮由此而生。
二、西方產業升級後的產業轉移接受
主要是低端製造業,代工廠,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這個產業轉移的原理我就不贅述了,但是隨著七十年代前後西方大批低端產業的轉移,香港的繁榮就顯得特別顯眼,造就了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
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知道他們為什麼會走下神壇了:
一、七十年代國際環境的根本性變化,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處於劣勢,為了打破戰略困局,扭轉態勢,美國終於不再無視中國的秋波,開始和中國玩曖昧,中西方的交流迅速恢復。僅尼克松訪華的當年1972年,中國就分別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聯邦德國、荷蘭、希臘、日本等西方陣營的主要國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正常的國際貿易開始恢復。80年代至今,外貿全面開放之後,隨著深圳、廣州、上海、寧波、連雲港、青島、大連等港口的開發,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直接貿易量直線上升,香港轉口貿易的作用日益衰減,繁榮的基礎之一不復存在。
二、經濟發展必然導致人力成本上升,這也是當年西方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香港低端製造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業和房地產,但是這兩個產業並不是實體經濟,總體上只能是錦上添花,絕不會雪中送炭,經歷了泡沫經濟的衝擊以後,香港的經濟幾乎是靠著自由貿易港的地位帶來的國際熱錢過境來維持虛高,這種虛胖,何其無力。
三、轉型失敗,香港不是沒有機會,但是香港人自己作大死怨不得別人,香港失去了轉口貿易和製造業之後,這是一條死路,難道沒人看出來嗎?有,而且這個人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案,這個人就是香港人罵到死的董伯伯,董建華,董老闆自己很有錢,就像現在的川普一樣,不需要討好任何資本家,他就可以干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他提出了一是建公屋,戳破房地產泡沫,讓膿包早點破;二是發展新的支柱產業,比如數碼港,發展互聯網科技,就算是今天來看這也是很時尚的提法,在當時就是很超前的思維然而沒卵用。香港人自己作大死,具體過程可以寫本書,總之沒搞成。所以香港考察團到一河之隔的深圳考察的時候,還在感慨為什麼騰訊、大疆這些企業會在深圳而不是香港,甚至大疆的老闆還是香港的大學畢業生。
香港社團領袖來深考察 感嘆深圳發展竟比香港快這麼多http://3g.oeeee.com/m.php?s=/m/mshow/ctime/1444665600/id/393979/type/nis/mtype/1
香港已經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我是隔河相望的深圳人,分享一點淺薄的看法:
1,香港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1840年清政府和英國之間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清廷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在成為殖民地前,香港和140年後開始發展的深圳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是一個漁村。英國人發現這裡的水文條件良好,距離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廣州也很近,適合建造一座港口。因為地處香江入海口,遂稱香港。
最初的香港是作為一個單純的港口城市存在的,包括英國船在內的各國遠洋貨船在這裡停泊,交易商品,香港成為各國商人打入中國市場的一個(但並不是唯一的)窗口。後來大陸的亂子一波接著一波,先是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垮台,再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而香港相對平靜,雖然抗戰時亦為日軍佔領,但並未遭日軍嚴重破壞。因此香港吸引了許許多多來自大陸的新居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投機客,在成為殖民地之後只用了60年就快速變成一座與當時的上海並駕齊驅的繁榮城市。
在解放軍統一大陸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前30年忙著搞階級鬥爭,大陸從前的上海,寧波,廈門,廣州,福州等港口都進入衰退,各國的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只剩下香港了,等於說這一座城市吃下了大半個中國的對外貿易資源。這樣的條件下香港完全沒有理由不繁榮。同時香港本身開始發展輕工業,金融業,地產業,電影。從單純的傾銷地,真正完全超越上海,變成了本身具有市場需求和一定工商業實力的魅力之都。
2,香港曾經的繁榮是為何不再延續了?
香港曾經的繁榮,正是建立在大陸的貧窮落後之上的,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香港自然會進入衰退。這其實和香港是否回歸沒有太大的關係,就算97年香港不曾回歸,現在照樣衰退。資本是逐利的,開放後的大陸有更便宜的土地和人力成本,更廣闊的市場,自然能輕鬆擠垮香港的製造業。大陸重新開放對外貿易,改變了香港原來作為進入大陸市場唯一通道的地位,於是香港作為港口城市本身的競爭力下降。而香港沒有成功進行產業升級,在製造業倒下,遠洋貿易萎縮後就剩下了金融,地產和新興的旅遊業3條腿。而很遺憾,在香港,這3個產業,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3,香港如今產生了什麼問題?
今天的香港,百物騰貴,民生凋敝,貧富差距嚴重,有權有錢的上層階級和底層平民的利益已經割裂開來。回歸後大陸給予的優惠並不能使平民受惠,反而加劇了階層對立。尤其房價,高得令人髮指,多數年輕人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和家人擠在舊式小樓里。但是弔詭的是,香港基本沒有廉租房這回事,在靠近深圳的那一側,還有大片大片的荒地並沒有開發。民眾沒怎麼享受大陸遊客帶來的好處,反而因為大陸遊客拉高了物價導致生活艱難。許多本地人因為城市的衰退和回歸時間上的重合,開始覺得衰退就是因為回歸,進而愈發歧視、排斥大陸人,使得旅遊業也衰退了。因為少數人煽動分裂,得罪中央,似乎金融中心的位置也有危險。而香港電影,已經衰落到大批演員、導演北上了。支柱產業全是一股子藥丸 的味道。
4,香港以後會好嗎?
說句實話,我對此並不樂觀。
香港最好也不過成為中國最發達的大城市,和北上廣深並列(現在其實已經是了)。
而由於民眾和當地政府,中央三方的矛盾,任何能推動香港改頭換面的大工程必然不了了之。這一點,看看港珠澳大橋就明白了。


上海工作、香港人溫柔回答(謎之微笑)

回歸後的香港越來越窮、大陸拖了香港經濟的後腿、大陸壓榨香港全都沒有沒有事實根據

1.香港GDP年年上升

2.祖國把高鐵網接入香港,帶給香港新機遇

3.遼寧艦第一站都是香港,可見祖國對香港重視程度,更談不上壓窄

至於出了什麼問題?其實沒有問題,只是貧富懸殊加劇而已。

不過這是民生問題,跟經濟無關

————————最後—————————

我把原答案都刪了,奉上了你們喜歡看的答案,可以不要摺疊舉報我了嗎?


反對【大陸拖累香港經濟】的說法和田中的答案,把香港沒落的責任歸咎於大陸實在是顛倒黑白。
大陸曾經在經濟上被動封閉了幾十年,而香港在大陸封閉時期作為西方對華貿易唯一的中介和代理商,依賴大陸龐大的市場做轉口貿易獲取油水才得以發展起來,正是大陸十幾億人口的市場哺育出了一個繁榮的香港。
拋開政治身份,香港地理上只是大陸漫長的海岸線上一個普通的小港灣,沒有韓國台灣那樣發展工業所需的土地面積,也不像新加坡那樣佔據黃金航道的樞紐位置,北面是中國的領土,南面是中國的領海,香港只能通過依附大陸市場搞轉口貿易和金融才得以發展。
90年代之後,隨著其他沿海城市越加開放,大陸有了自己的港口來進出口產品,香港不再唯一,所以香港的轉口貿易變得越來越不好做了,然而香港又沒有自己的實體產業和科技實力,經濟下滑是必然的。
然而說到底,大陸市場支撐起了整個香港的黃金時期,現在香港沒落怎麼能怪大陸呢?難道中國大陸就應該繼續自我封閉,和西方世界的貿易全權把握在香港手裡,虧待我們自己來成就香港?
我們只是把你拿走的東西拿回來而已。
————————————————————————————————————————————————————
最後,某些人把轉口貿易僅僅理解為「大陸遊客去港購物」太過浮淺幼稚,往大了說,香港的貿易物流、金融服務、批發零售以及房地產等支柱產業無一不是依賴大陸市場才能夠壯大和維持。把香港的沒落歸咎於回歸中國?講道理,寄生於中國市場經濟之下的香港,土地資源可以忽略不計,自身科技實力感人,區位優勢並不明顯,在愈加開放的中國沿海城市群的競爭和排擠之下,如果再得不到中國政府的扶植,下場不知比現在悲慘到哪裡去了。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鄧小平在1992南巡時的講話


大陸沒有壓榨香港,反而還經常援助香港。香港的落後也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因為努力的方式有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很容易,為什麼97回歸後香港經濟差了,那是因為管轄者換了,管理的目的也換了。這才是最近幾年香港經濟漸漸落後的原因。現階段的首要目的,是要維穩,特別是在香港這個有分離傾向的地方,發展香港經濟不是第一位的。大陸援助香港,給香港派大禮包,是為了維穩,而不是發展經濟,弄清楚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大陸和香港之間的爭執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大陸人一副受委屈的樣子,而香港人也不領情。這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的香港要融入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要付出的陣痛。
要維穩,就必須依靠買辦的力量。藉由幾個寡頭出面,控制香港的民生經濟,香港的經濟,從銀行到奶粉,幾乎所有的行業都由這些大佬們壟斷了,年輕人可謂是毫無機會。因為無論是黑社會還是政府,都不會為一個想創業的年輕人去破壞穩定。而這些大佬們要付出的就是一個承諾。社會不能亂。就像黑社會2里的吉米仔一樣,想做生意,就必須答應別人對他的要求。想自己脫離出去,搞創業,搞新和聯社,那是萬萬不行的。要成功,要不就變成大佬,要不就獲得大佬的支持。誰亂來,我就幹掉誰。反正你們都是有把柄的。政府不可能依靠民眾進行治理,民主的政體有多亂,想想台灣立法會的亂象你們就知道了。政府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另外,回歸後,香港必須要面對一個新的問題。它必須和內地的其他區域競爭。這是現階段的香港面臨的最大問題。一些答主說香港衰敗,是因為它是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社會,但這是不對的,香港的問題,更多地在於它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地區,卻要被迫在一個特色社會主義的框架內去與其他地區競爭。資本主義社會,只要有錢就可以了。但在內地卻不同。就像橫行香港的大盜,到了內地就被槍斃了,港珠澳大橋遲遲也未能通車,制度與法制的不同,成了香港融入內地的最大障礙。
比如說,中國的經濟奇蹟,是由無數個地域經濟的血腥競爭發展帶動起來的。地方長官的業績決定了他們升遷與否,因此每個地方長官都會拚命地去發展地方的經濟。就像養蠱一樣,只有最後的勝利者能站在最高的舞台上。而香港地區的長官是沒有這個條件的。不管他發展的再好,最多也就一個政協委員保底了。再怎麼拼,他也不會調動到其他地區。只要保持安穩就行了。因此地方長官缺少進取的動力。
區域經濟的發展,極大地依賴於地方長官的關係網路,就像現在的能源部長之所以調任到這個崗位上,就像因為他之前在新疆工作時有相應的工作經歷,新疆是個能源豐富的地方,他擔任地方長官時的關係網路在能源部長這個職位上同樣能發揮出來。所謂的跑步前進,並不是只有縣級或以下的地方才有的,無論在哪一個層面,地方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中央的支持。在這些時候,關係就很重要了。而香港的行政長官,大多都是從香港本地的精英人士中選出,你要指望他們立刻就和內地有深厚的人際聯繫那是不可能的。而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和發展地方經濟的理想比起來,還是維持地方治安的現實更為重要。畢竟,一個做起來萬分艱難,而另一個卻可以得到諸多幫助,並且保你和你的家族榮華富貴。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人都是很現實的。還是不要太高看自己了。
不過,最近幾年,內地的資本大量進入香港,看來是要取代以前英國人和舊時代的大佬們的位置了,英國人努力發展香港,是因為他們能從中汲取到巨額的利潤。一旦大佬們退位,內地資本嘗到了甜頭,發展經濟的議題很快就會被重視起來。相信到時候,香港經濟又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期。


香港自作死而已,能怪誰啊?

1、香港過去發達的基礎是:大陸封閉,香港作為大陸和外界的貿易渠道,坐地收錢,自然很舒服。

2、改革開放後,香港的角色被深圳、上海等一系列的沿海城市取代,好處沒那麼多了。

3、香港的出路被自己堵死了。香港本來可以和廣東融合,就像上海與華東類似,這樣做的話,香港起碼不比上海差,但是香港人選擇陳方安生,一心一意和廣東切割,結果廣東起來了,自己完蛋了。

4、香港資本家的自毀。
香港本來是殖民地,所有政策都是有利於殖民者的,回歸後,香港的頭面人物都是舊資本家過來的,變得有利於他們了。李嘉誠在80年代收購和黃時,只有區區不到7億港元,現在呢?當真是勤勞致富?
2008年之後,香港進一步困難了,遊離與大陸之外,但是大陸賺錢的機會讓他們眼紅。這幫人的想法不是配合大陸的政策,推動深廣聯合,而是來邪招,推動香港人鬧事,向共黨施壓。
但是這幫蠢貨不知道共黨是什麼出身?共黨警告幾次之後,還不買賬,李嘉誠的資產大規模向歐洲轉移,結果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李嘉誠僅僅是資本家集團的一個代表而已。

5、只佔便宜不承擔義務。
中央政府本來想把上海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以及石油期貨交易所等等給香港,但是這幫王八蛋想的是:好處給我,義務不承擔,這些業務給我之後我說了算,你不能干預,別人還不能幹。
但是中央政府搞這些金融機構,是要和美國爭奪金融話語權的,無法干預,憑什麼?
其他領域類似的事很多。
最終把改開初期中央對香港的好感、人脈關係等等全部消耗乾淨。

6、香港的再次崛起,簡單地說要靠香港居民自己努力推動香港的政治改革,這個政治改革指的是建立一套有理於香港本地居民的政治體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讓香港的資本家可以肆意壓榨普通百姓。——這是一個複雜的去殖民化過程。
值得借鑒的例子不是日本和新加坡,這兩個都是半殖民地;值得借鑒的例子的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這些國家是真正獨立的國家而不是殖民地。
現在的香港呢?千方百計地鬧,其實都是在撒嬌,他們在跟gcd說:「你不給我錢,我就死給你看」。但是,這麼干頂屁用啊,共產黨是幹革命出身,你那點事連場面都夠不上。


香港的情況,不是香港人不努力,是沒有努力的機會。

對所有香港人的地域炮,實際上是不公平的。

無論經濟如何,有錢人依然有錢,包租公依然收租,豪門馬照跑舞照跳。

因為階層固化了。

為了穩定的需要,也同時為了更有效的管理香港,TG的沿用了英國扶植資本的模式。

控制資本,讓資本控制民選和資源,而香港資本脫離TG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這就是目前的統治循環。

所以四大地產商可以繼續在香港人身上吸血,在這樣一個地方,你做任何的生意、創業都要繳納非常高額的地租,階層因此而固化。

無論佔中、無論其他多麼傷害我們感情的事情,其實都是希望改變的香港人在表達不滿,這種不滿是否會改變TG的策略,短期我比較悲觀。

其實TG的統戰非常牛逼,在少民領域也是一樣,扶植既得利益者,分化階層,再用既得利益者去掌握民間輿論和基層。

在外交上對付其他國家的時候也是如此。

所以香港只是比較倒霉,沒辦法,別瞧不起香港人。

延伸閱讀
港獨分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回答作者: 陳文斌 港獨分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陳文斌的回答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貼一段話,以前在網上看到的,不保證真假。

「這是值得高興的日子,但不用太興奮。它回來了(指香港回歸),至少是名義上回來了。不過人家政治、司法、行政自成一套,本質上就是和當年的租界沒區別。這不是貶低它,而是有話直說。這種單方面的事實獨立,再結合我們處於弱勢的意識形態地位,最終只能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它發展的好了,是它民主自由、法制健全,抗拒我們干涉的結果;它發展遇到困難了,就是它自由受我們限制、法制被我們破壞、經濟被我們拖累的結果。總之,無論回歸後,它是好是壞,都極有可能把我們當作對立面,進行導向型攻擊。我本人,一點也不看好兩邊能互利互惠地作為一家人過日子。」

  ——李欣欣,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社會研究局副局長,1998年4月《回歸後續發展的幾點預測》

看到有人說這段話是杜撰的,我當時看完也覺得不可能,高層對話能如此完整流出?隻言片語還可以,這種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說不保證真假。

我們拋開這段話的真偽,單就這段話而言,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這就類似與人的認知偏差。成功是我努力的結果,而失敗則是客觀現實限制了我的發揮。

詳細的內容可以移步人容易出現哪些認知偏差? 這裡。


香港不明白啊,現在香港不是當年的香港,而大陸也不是曾經的大陸了。

香港就像一盞油燈,在黑夜裡熠熠生輝。後來身後亮起萬家燈火,這盞油燈便沒那麼明亮了,隨著燈油耗盡,這盞油燈遲早淪為萬家燈火中的普通一盞,甚至若是沒有別人給它燈油,就離油盡燈枯不遠了。


香港在之前,靠他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金融屬性可以發達。
那麼為什麼會有落魄的感覺呢?
滙豐銀行之前叫做香港-上海銀行。由此可見英國人的布局。
在改革開放之前,上海這個對外貿易港被關閉了,香港變成獨一無二的存在。
隨著上海變成吞吐量世界第一,金融屬性回歸併加強,香港失去了其獨一無二的地位,因此下滑是再正常不過的。

香港沒有太大的轉型空間,它的根本屬性還是對外貿易和金融方面。
對大陸的價值依然很大,即使要取消兩制,也會作為一個特區方便某些領域的操作,除非出於某些極端情況,需要把香港徹底抹掉,讓廣東和海南其它地方取而代之,不然還會繼續使用香港現成的特殊優勢。

還有,為什麼歷史上諸多有名的黑幫會選香港和上海作為活動區域?
所謂的自由港,也有它藏污納垢的地方。自由,沒有管制。香港也涉嫌部分大陸人士的洗黑錢等行為的中轉站。
留下這麼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有好處,方便幹事。比如在香港成立的先豐服務集團,是中信集團與黑水創始人達成的合作,為一帶一路提供物流保障服務。


推薦閱讀:

經濟學研究者如何評價金刻羽的學術水平?
蘇聯早期犧牲農業發展重工業是正確的選擇嗎?
為什麼先富不願帶後富?
為什麼日本比中國更擠,日本大學卻是單間,不學中國大學推行4-8人寢(經濟,文化,制度,歷史等原因)?
為什麼國內滑雪越來越貴?

TAG:香港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中國大陸 | 香港與內地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