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該去香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
謝謝大家的關心與建議,最終還是決定去北大了。
題主是2016應屆畢業生,深圳人,已經保送至北京大學英語系,同時拿到了香港大學的有條件錄取資格(全省前520名給加三十分選擇專業)。在今年高考中得分654,全省500名左右。請問這個成績能否選到港大的金融專業?以及北京大學英語系和香港大學金融專業的就業和讀研前景怎麼樣?如果在北京大學本科同時讀了經濟雙學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嗎?
家庭條件不錯的話可以考慮港大,要有4年60萬的預算準備。港大那邊要argue一下專業,盡量爭取金融,爭取不到也沒關係,其他專業再怎麼不如意也不會差過英語系(當然,你要是對英國文學感興趣或者想從事這方面事業的話,就當我沒說,不過看樣子明顯不是)。
港大整體商科氛圍很濃,基本上文理工商全都向商科看齊(經提醒,太偏激了,港大學風踏實認真搞科研學術的還是很多的,表示道歉),大家也都鉚著勁兒想進商圈,所以說即使不進商科也不意味著沒機會進商圈工作,進了商科更要和各行各業的同學競爭。具體發展怎麼樣,就要看你自身造化了。
粵語倒不是大問題,一般專業都是英文授課,港大內地出身的教授也不少,很多同學四年都不會講廣東話,也是混得下去的——當然,我建議還是一定要學廣東話的,畢竟在香港呆四年,不會說也要會聽。學校會給內地生專門開設粵語課程,雖然不能指望就此學會粵語,但基本聽說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內地生在香港確實會有受排擠或者歧視的現象,這不是港大的問題(學校一般是素質最高的地方),全香港都這樣。隨著內地生越來越多,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大,情況也在逐漸改善和好轉——但和本地生的割裂和矛盾也在逐年擴大。一般內地生想混進local圈子真的不容易、也不一定是歧視,語言和文化是最大的門檻。不過內地生圈子完全可以滿足一般人社交需求。
再說北大。北大英語系其實就是英國文學系,跟中文系性質差不多(當然有很大不同,你可以這麼想來便於理解),並不是純粹的語言、翻譯學科。英語系出來的大部分要轉方向,經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北大的經雙認可度和含金量都是很高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選,也是有名額限制的——尤其在大家都非常熱衷經雙的外院,必須本專業成績夠好才可以。當然,要求也沒那麼高,中等成績左右就可以。轉專業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原則上保送生不允許轉專業,但我個人見過轉專業的保送生不要太多……轉專業的問題不在於條件限制上,而在於個人能力。外院轉經院和光華的話,難度係數還是杠杠的,畢竟外院的數學簡直可以忽略,轉去這兩個學院的大多是信科等專業,數學底子都很好,轉院是要考高數和線代的。而且,轉成與否還要考慮當年報考人數等因素,隨機性有點大,所以不要報太多的希望在轉院上。
若說學校牌子的話,個人認為,在國內發展絕對北大吃香——其實越來越多用人單位都已經過了盲目崇拜港校的階段,港大港中文包括港科的實際錄取線要遠低於北大清華——雖然也有很多高分選擇港校,但分數線是要看最低錄取分的。還有,校友圈絕對不能忽視。如果你還想繼續讀研,北大保研還是比較容易的;申請國外大學的話,北大港大應該差得不會太多,很多學科北大都是完爆港大的(順便插一句,北大光華排名已經好多年亞洲第一、世界前八了,而香港本地的話,港大商院一般都在港科之後吧——不過港大勝在地理位置好啊,港科的話……其實也很好啦,至少有海~)雖然排名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至少說明,即使在商科領域,北大也不見得比港大差。港大有一個北大無法比的優勢,就是它在香港。如果你不打算留香港的話,好像也算不上優勢……
如果你想留香港,不用說肯定是港大啊。當然,最大的問題是,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想留香港,現實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殘酷很多,留港之後問題也是重重。多打聽一下學長學姐的經驗,能幫你做出選擇。
論學風的話,北大清華學風更濃一點(非商科領域。最開始用詞不講究,有點貶低港大,不好意思),在北大,想要靜下心來做出點東西的老師和同學還是很多的,學生的思想價值也更加多元化——那些說北大學術氛圍和思想氛圍不如港大的,一般是既沒有讀過北大,也沒有讀過港大。北大里真的各種思想的人都有;但在港大,你敢公然誇一句TG試試……
整體而言,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選擇。但港大有一個讓我比較擔心的變數是,港大和香港一起,在朝著更加政治化的方向發展。我覺得這對一個學校來講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對內地生。這個問題就要你自己考慮了。
祝你好運吧。
—————
都散了吧,題主之前沒有透露家裡是深圳的。家裡深圳的還考慮什麼北大啊!去港大周末坐地鐵就回家了啊!還糾結對比什麼……
—————再次更新,我對這方面信息有所關注,是因為自己當初很想去香港讀書,面臨一樣的選擇:北大專業不理想和香港學校沒有獎學金,所以自己自認為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功課在上面了解到底去哪裡好、花這麼多錢值得不值得。沒有任何想要貶低港大的意思——各位上港大的,不是比我高考分數高很多,就是比我有錢,我摸著良心發誓沒有任何黑的意思……
呃,看了一圈答案就知道這裡有多少是港大校友了(笑)。
題主,我不確定你是哪一個省份的人,所以這個名次不好說能不能來得到香港,但是基本上你這個成績來港大讀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獎學金基本就不要指望了。
不知道你港大的那個加分能不能用得到,但是你這個名次只要能來到港大讀,基本上af會計金融和ef經濟金融是可以讀得到的。如果你那個加分能用上,我保證你100%可以讀到這兩門。
北京大學,那當然是數一數二的好學校了;但是你的這個專業你喜不喜歡,不喜歡之後能不能轉專業,你就要掂量掂量了。
香港這個地方,不能說有北京那麼穩定(笑),但是基本的安全還是可以保證的,你在學校裡面的學習也可以得到保證;政治和社會矛盾不至於成為令你擔憂的問題。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這一點還是沒有爭議的,但是干金融這一行好不好、你來到之後還想不想干、你還希望不希望讀研...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坦白來說,來香港會比去北京遇到的挑戰大一些,這樣一來你做的選擇也和你自己的個性有關。比如廣東話啊,校友圈啊,適應社會啊,今後發展啊,誠然說,也都是存在的問題。但是多數情況下還是要考慮自己有沒有努力、做沒做到最好,畢竟有校友在香港發展得也很好、吃得香、很開心,咱就不能埋汰這個學校不好,說這個地方不滿意。
建議題主去面面港大,兩個學校招生又不矛盾,面個試不吃虧,拿到offer你再考慮也不遲。拿到港大offer,還想去北大,直接拒掉港大offer,瀟洒利落;拿到港大offer,不想去北大,直接從教育部提檔走人,乾脆漂亮。怎麼玩你都不吃虧,面上兒還都好看。
更建議題主問問自己的內心,到底喜歡學什麼,到底鐘意什麼樣的文化,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專業,對兩個城市有沒有特殊的感覺,以後畢業到底想怎麼干。想清楚了這些問題,你的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看見問題沒怎麼整理思路,想到哪就寫到哪了,思路不清晰,邏輯有混亂,請各位原諒。
另附:ef同學們如果覺得委屈了,可以憑此貼換su午餐一次。
以上。先去面試下港大,無論如何不虧,如果能申請到港大金融系再說——有句講句,港大的金融系確實值得一去。
如果不能去金融系,可以仔細考慮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教育體系。這兩年媒體之流對港大吹噓很誇張,實際上港大和國內學校的教育方式有明顯差別。如果題主是那種比較外向、積極、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學生,港大比較適合。
另,去港大需要額外考慮獎學金給的多少,以及學生本人的政治氛圍承受能力。
先偏個題:看問題描述同學你學商科的意向挺強的,既然考慮了港校不知有沒考慮港科商學院(已經報考/仍可以補報考),近些年無論從教學質量還是畢業出路我覺得比港大商學院都要高一個段位。你這個分數應該已經可以上港科商的面試線,而港科商招生過了面試線就純看面試了,跟港大主要看分數還不一樣,可以一搏。
專業錄取問題:如果沒有錄到經濟類金融類專業是可以跟港大談的,據我所知彈性還是挺大的,更何況金融其實並不是港大招生少、難度高的專業(i.e. 醫學、法律),一半的內地生都在商院,努力爭取一下還是有希望的。進去後要轉專業到大部分學院也相對自由。
經濟問題:看題主在問題描述中並沒有提及港校問題中常見的家庭負擔的問題,斗膽一猜對題主不是主要影響因素。個人觀點是,在承擔壓力不大的情況下,花費問題可以排在教育選擇的相對次要因素中,「性價比」的討論權重相應減小。
關於學校、專業的信息題主應該已經了解了不少,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可能是認識自己、明確志向,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我列舉幾個:
-
題主的性格是否積極、外向、適應性較強、比較懂得爭取機會?總體來說,擁有這些特質的學生在港校的成功率較高。我當然不是說這些在北大就不需要或是北大學生就不具備,只是說這幾點在港校生存中尤為重要。當然了,題主想學商科、考慮走北大英語+經雙/可能之後保研或出國的曲線救國路線,我覺得以上特質就算去北大也特別重要。
-
題主是在學霸林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更容易發揮潛能,還是在相對溫和一點的環境中容易表現優異?鑒於高考的偶然性還是挺大的,我在此就不基於題主的高考成績做出推測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港大的競爭相對於北大還是要小一些,可以爭取到的人均機會、資源可能比題主去北大英語系走經雙的道路要多一些。當然,相生相伴的是,港校的同輩壓力可能會更小,優秀的範例更少,能否保持目標堅定、頭腦清醒、嚴格自律是相當重要的。
-
題主在過往的學習中是什麼科目都興趣盎然遊刃有餘,還是有明顯的偏好和發力點?如果說對英語專業興趣不大的話,能不能在北大英語系保持成績優異,以爭取到經雙以及接下來的一系列機會(e.g. 保研、出國、就業)?我有朋友去了調劑專業仍然精神飽滿以頂尖成績在北大轉專業的,也見過選了不甚感興趣的專業一路不甚順利泯然眾人的。如果是後一類人,直接選擇心儀的專業可能是更好的道路。
-
……
依以上的思路,題主在分析很多選校建議時都可以多想一想:有人說學校大於專業,北大的平台、人脈港校遠不能比,自己混圈子、利用人脈資源的潛力如何呢(當然,你要學商科……咳咳)?有人說港校國際化程度高、交換機會比北大英語系多,但自己是不是正好有經濟條件自費參與一些交換、暑校項目呢(現在越來越多的大門在打開)?
一些其他回答提到的因素,例如是否粵語native
speaker,我倒覺得不甚重要。生活上,有部分語言能力、適應能力強的同學到了港校很快能學會粵語,也有些同學雖然幾年過去粵語不好但仍然能與香港同學友好交流、對香港社會有獨到了解 。求職上,現在香港高端職位普通話和英語才是王道。不過,對香港文化、政治觀點的開放程度,倒是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在港求學的舒適度。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後還是要題主自己選擇,認識自己、了解學校、考量專業,每個考慮因素題主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權重。根據我的觀察,腦中有藍圖、心中有乾坤的同學,無論在內地還是港校過得都不差。環境和學校,更多的是錦上添花。
恭喜你有選擇的自由,無論去北大還是港大,都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祝大學生活充實愉快,夢想成真。
全省500名的成績不算太高,即使有加分估計要進港大最好的專業也比較懸,畢竟排在題主前面的同學如果之前報了港大,恐怕也有相當一批人拿到了加分,而從裸分上看,題主的競爭優勢不大。
如果這個判斷基本認可的話,那其實就是兩種選擇:北大英語系or港大某未必很熱門的專業。北大英語系的未來發展方向其實比較predictable,而與之相伴的就是,如果題主希望往其他方向發展(或者轉專業)其實不容易。而港大的話據說各個方向的發展前景基本還算不錯,另外還有英語教學的優勢,之後如果有意向出國會更方便一些。這一塊是港大無可爭議的優勢,不管是北大還是任何一所內地高校都無法與之相比。
而港大的劣勢則可能主要在於兩點。其一,費用較高,題主的成績估計拿不到太好的獎學金(甚至可能拿不到獎學金),那麼在港大的學費、生活費都要自理,這個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其二,港大的校園文化未必很容易融入,以港大的hall制度為例,港大對本科生只提供一年的住宿機會,大二開始能不能留在hall里就要看同學評議,而如果要通過同學評議來獲得繼續住宿的機會,就必須完全融入當地學生的圈子裡面,比如說參加很多社團、跟著本土學生一起進行各種排練等等,總之就是必須參與很多的社交活動,這勢必會影響到學業,概括起來說就是在學業、社交和睡眠三者之間不可兼得。而如果沒有通過同學評議,那接下來的幾年裡就只能自己在校外借房子住。根據周圍在港大就讀的高中同學的情況看,大陸學生基本都會遇到這兩大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前幾年去港校的潮流很熱,而這幾年港校很快就遇冷的原因。
這個回答肯定是有偏向性的,因為我高三的時候最終選擇了北大而非港大,所以只能盡量陳述我所了解到的兩校的情況,如何選擇自然還是要看題主自己的意願和家庭情況來決策。謝邀,希望還來得及。
我知道我在知乎差不多一半的贊都來自於關於香港/大學/香港大學的話題,但是漸漸的我其實越來越不好意思回答類似的選校問題了。一方面,畢業之後關於學校的了解和體驗也就停留在原地了,隨著時間推移反而會越來越過時;另一方面,離開學校越久,學校對於當下生活的影響力也就越弱了。
題主的concern我很能理解,英語系是一個乍看起來很雞肋的選項。幾年前的7月,我也有著一樣的心路歷程,覺得本科專業是通往將來人生的唯一一條路,專業決定了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專業比學校重要。隨著經歷的增加,我慢慢跑到另一個極端去了。我開始相信,最重要的是,你想要大學在自己身上留下怎樣的烙印,你是否認同學校所標榜的獨特的氣質,你希望畢業時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以及大學時光想要怎麼度過。
「選專業 vs 選學校」這個問題古以有之,就跟政治立場一樣無解。我相信大學的氣質會影響每個學生一輩子而且不論你在大學裡選擇怎樣的生活都無法避免受其影響,不過若是你堅持認定每周刷50小時實驗和50小時實習的區別才是唯一顯著的東西,我也不會刻意反駁。在18歲這個年紀,不知道想選什麼專業或者不知道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簡直是太正常的事情了,不管是我的北大同學還是港大同學,有大一或大二轉專業延期畢業的,有修雙學位並以雙學位找工作/讀研的,有研究生轉專業的,雖然說都是別人的例子,但是也算是必要時候的一點正能量。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簡單說,北大的話,轉專業也好經雙也好路都是通的,文科轉理科都沒問題,非光華經院畢業拿到投行諮詢大offer的也不罕見。港大的話,不管讀什麼專業的他們畢業都做金融去了。
所以,你是想選擇北大120年的兼容並包,還是港大100年的明德格物呢?此處原本打了幾個排比句比較北大的情懷和港大的現實,不過為了客觀我還是刪掉了。我個人的北大不能代表真正兼容並包的北大;除了情懷,北大也有GPA的苦苦掙扎,學生會團委的勾心鬥角,求職季和申請季的痛苦。我個人的港大也不能代表真正務實又精緻的港大,除了現實,港大也有對學術的極致追求,對社會的深刻思考,真正的全球視野。
現在的北大已經不是當年的北大,現在的港大也早就不是當年的港大了。所以,題主願意的話可以私信我。
另,我以前寫過的關於香港/大學/香港大學的老生常談:香港大學為什麼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華還高?香港大學比北大、清華好在哪裡?三者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 Florence Wu 的回答
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 Florence Wu 的回答
北大光華,港大的經管哪個比較好? - Florence Wu 的回答
如何評價香港大學內地生髮起「抵制繳納學生會會費」? - Florence Wu 的回答
你在讀或曾就讀的學校有哪些好玩的傳統? - Florence Wu 的回答
名校畢業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么? - Florence Wu 的回答
講真,年輕人,全省500名去港大還能混混,到北大就只能被虐了。
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港科?…
商學院亞洲第一,沒有什麼政治氣氛,十分務實
還有屌炸天的CS
面試線都到了人大之類錄取線了,生源不差的,有不少人放棄清北去的港科呢其實商學院的話 港科會更好吧 題主不要太拘泥於這兩個選擇呀 我愛港大我並沒有在黑ˊ_&>ˋ
謝池白夜、 梁琳琳、 唐慰廷邀。
自己對港大並不了解,只是說下自己的情況,看看能不能對題主有一點幫助。
我自己當時高考是全省48名,港大提供獎學金,最後沒有去北大也沒有去港大,去的清華。
為什麼沒有去港大,幾個原因:
1、經濟問題,雖然有提供獎學金,但還是不夠;
2、語言(文化)問題,那個時候就有聽不少香港排斥大陸人的言論,加上自己對香港確實無感;
3、個人發展,我自己就一直打算在國內發展的,所以清北絕對是最優先考慮的;
然後根據題主自己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關鍵點在於題主你自己對以後的長遠規劃是什麼樣子的。
北大和港大其實代表的兩個不同的圈子,你自己能不能喜歡或者習慣周圍環境的文化氛圍,港大不了解,清北的牌子和校友對自己混國內還是有不少幫助的。
至於題主不能轉專業的問題,名次不夠沒辦法,如果題主對英語學本身有所想法,那北大是個很好的選擇。
希望能有所幫助,祝你好運。我和藍盆友分別是這兩個地方畢業的。建議?不是粵語native speaker的話去北大,不能轉專業就做跳板轉學出國吧,香港的學費快趕上美國公立了,然而校友質量,教學質量和出路並沒有特別好。的確香港做金融有月入八萬的同學,但也有很多AF,EF的同學最後是去四大的,港中矛盾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去北大至少還有以後回內地發展的籌碼。
講實話,還是北大好,因為你大概率是要回國找工作的,這時候,北大比港大的競爭力更強。如果你在英語系修了經濟雙學位,兩個學位成績都不錯的話,工作很容易找。
只不過,經雙要修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對英語和數據的能力都很強,大一要學高數B,10個學分,大二要學概率和統計。不知道你高中是文科還是理科,通常來說,文科生要在這幾門專業課得到高分並不容易。所以大學四年肯定要比一般的專業要辛苦很多。
我建議你大學期間把90%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上,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好,大一大二不要分心做實習兼職,到了大三再好好找暑期實習。社團可以參加1-2個,鍛煉一下團隊合作和社交能力。
fighting~謝邀。
這個真的要自己想好,想好,再想好。
一定要認清行業前景和自己內心真實需求。
金融從業者,低端的吐血搬磚拿命換錢,中端的升遷困難得過且過,高端的要麼拼爹要麼燒腦,要麼權貴子弟要麼數學大牛。我認識做的最好的、30歲以下的中國人,是開國元勛後代+巴黎高師數學本科+普林斯頓金融數學博士。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教育也是國際化的,如果在那裡讀金融,最後一定要面對國際競爭的。請問自己,是不是不甘平凡,熱愛挑戰的人?另外恕我直言,如果您的成績在全省不是前五,也沒有奧賽獎,將來成為數學大牛的可能性為零。
如果是我這種錢夠用就好,痛恨不自由,喜歡談笑有鴻儒的生活的人,還是北大的英文更適合我。我就提供兩個視角,最後題主如何選擇還是看自己。
香港大多數家境較好自己又爭氣的學生會選擇出國讀大學,所以可能在港大遇到香港最優秀的同齡人的機會比在北大遇到中國最優秀的同齡人的機會要低一點。
港大的教學模式和英國比較相似,日後出國深造更易銜接。
北方尖子生應該南下,南方的應該北上
去港大吧,現在的英語保送應該是不能轉系的。
題主你好,我是今年和你一樣參加了北京大學外語保送招生並被英語專業錄取的學生。
首先我想先問一點:題主是如何參加的高考?在我的省份,所有外語保送生都是不允許參加高考的。我們不會被安排座位,沒有準考證,在被陽光高考確認之後就無權參與有關高考的任何行動。我對此非常好奇,希望能得到解釋。另外,題主應該用的是全國一卷,654分全省500名,要知道在很多全國一考生的家鄉,理科654是上不了第一二梯隊的大學的(笑),會排到全省三四千名開外。
其次,有關北大和港大的問題,我就以自己和學長之間的一些交流和我個人的了解淺談一下。
我有修經濟雙學位的學長,同樣是外語保送。這個雙學位是國家發展研究院支持的,在國內的認可程度很高。雙學位學起來自然會很累,不過我覺得題主像是理科生,應該完全可以handle。我因為活動去過很多次北大,北京大學是一個很「中式」的大學,帶的是中國書生的學究氣,人們可以自己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條有理的。相信題主在接受今年外語保送的面試時也有感受。北京大學提倡把無意義的壓力放到最低,鼓勵學生做一個有自我特色的人。所以讀起來自然也會比較輕鬆。而且北大的保證四年內至少一次交流這些特質也讓它在與國際接軌。至於缺點,其他答案已經列出來了很多,我也沒有要補充的。
同時我也有在港大和和一些外國大學上大學的朋友。不知道題主看沒看過《社交網路》這部電影,有沒有在意過裡面反映的哈佛校園。你會從裡面看到很多難以接受的東西,實際上真正的西式大學校園與此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具有像上面幾個答案中所說的種種事物。我在這裡對這種校園文化不做評判,畢竟這是西方異國這麼多年養成的傳統,它的教育成果也有目共睹。只是如果要去港大,需要做好一定的覺悟。還有像其他答案所說的語言等問題,都需要深思。我高二差一點就去日本留考,同時也對港澳台的大學做了一定的調查。出境讀本科的話,融入local真的很難,會消磨掉很多你本來用於學習的精力,還要思考到底是留在香港還是回來,以及牽扯到的關係和人脈問題。
最後說點無關的。一般來說在參加外語類保送之前,肯定是要做好必須上外語專業的覺悟的。北京大學的外語專業都是以研究為主,和北外的應用為主具有一定的差別。題主現在看來卻非常想走金融路線,那當時為何選擇外語保送這條路?我們都是外語保送生,其中的程序也都清楚得很。如果你去了港大,對學校相當於浪費了一個名額。真的,如果題主真的非常想學金融的話,我覺得港大的大門一定會為你敞開。如果題主仍然對英語有那麼一點留戀,對北大仍有那麼一點喜歡的話,我們開學再見。
十八以前我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 參加高考之後發現原來
是我想多了
從樓主的敘述看,貌似樓主就想在金融界混了。那港大金融肯定比北大英語+經雙要好了。
但如果樓主不想現在就死死定住自己的未來,還想保持一定的開放的話,那還可以考慮北大。北大能提供最大程度的各種可能性,讓你見識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知識,這方面港大達不到。
總之就是看樓主現在的目標到底有多明確了。鑒於很容易被人肉出來我還是匿名一下
本人深圳的 當年高考有幸爆發 清北港科港大專業任挑。然後我選了港大 從來沒後悔。(好吧學校很坑人的時候稍稍後悔過一下下......)
說說我的理由:
1. 我本身是很自由的人 所以遇到了很自由的體制就如魚得水了。小到今天一天要不要去上課 要跟誰吃飯 下學期要不要租房子 跟誰一起住 大到我這個三個月的暑假要用來做什麼 要去哪裡交換 以後直接工作還是讀研 工作做哪類 讀研去哪國讀等等等等。所有的東西都取決於你自己 你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和規劃。想學術的人可以非常學術 想找好工作的人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 想賺錢的人機會也不是沒有 當然了 想隨便混的人也有大把。
2. 我覺得港大讓你提前進入社會沒啥不好的 我覺得這反而更好。其實港大也沒有逼迫你提前思考那麼多人生 你也還是可以選擇每天靜心學術不去思考那麼多的。但我的觀念是 既然給你了機會思考 那就把自己徹徹底底想個清楚 會發現未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們說的青春的迷茫期完全被壓縮了我的媽。
3. 讀港大英文不退步呀!gmat準備兩周就去考 一次過啊!
4. 說說政治氛圍。其實呢 你在學校呢 不搭理他們 他們也不會強迫你搭理他們。因為自由 所以他們尊重每個人的想法 你可以選擇支持他們 可以選擇反對 也可以選擇漠視。你選擇哪種他們都不會怎樣你。(可以說佔中的時候在學校完全感覺不到在佔中嗎.....)
5. 港大國際化平台還是好的。身邊的朋友們申研一申一個準 就沒漏兒的。
6. 我學金融的 工作就是應該在香港找。pay高稅低生活成本適中(適中是說對比紐約倫敦...)然後 港大的金融系不算難申 因為人多。但四年後能不能在這些人里脫穎而出 就要看你自個兒造化啦。
多補充兩句,
7. 題主深圳的啊!深圳的還猶豫個毛啊!九龍福田的線開了啊!分分鐘實現一言不合就回家啊!
8. 外語的語言保送生這幾年管得很嚴 完全不給轉專業。英文系的話你可能需要比別人雙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別人得到的機會。
最後的最後 希望當完你高中學姐 能繼續當你大學學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你的專業在魔法世界中會叫什麼?
※選擇專業應該以未來發展為主,還是個人興趣為主?
※還有100多天專插本能成功嗎?好煩啊 糾結 因為每次面試都碰壁
※比醫學更辛苦的專業有哪些?
※如果碩士想學藝術管理,本科留學學什麼專業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