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和安妮寶貝有什麼相同以及不同?
喜歡太宰,幾乎是戀愛的那種。結果因為喜歡太宰被人安利了安妮寶貝,說都蠻悲觀(?)。結果我看安妮寶貝只是一種輕飄飄的悲哀感,表層的那種,用語言堆積的那種。可太宰就是在平常的語言中帶著深重的絕望,卻依舊給人力量與光明。如此想問問他們的不同之處。
若有不妥之處,十分抱歉。
你這麼對比,你知道太宰治多傷心嗎?
完了,太宰治如果知道這個問題又要自殺一次了╭(°A°`)╮
剛看完把太宰治、尼采、卡夫卡和郭敬明相比較的問題。。
心疼太宰治
太宰治作為日本戰後文學三大馬車夫之一,無論是在文采還是思想的深度上都是遠超所列舉的作家的。而且太宰治的作品讓人看到的可不只是所謂的悲觀,其中有一種生的渴求,而且這種渴望非常強烈。所以我個人認為,太宰只是太過溫柔了
碰巧,我最近同時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和安妮寶貝的《春宴》,也許能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深度不夠,還請見諒。
我先讀的是安妮的書,這本書我三年前已看過,但那時覺得對於自己來說並沒有什麼用,純粹的當做故事來看,看完之後只有一種感覺,哦,講的是兩個家門不幸的女人的愛情故事。
現在,我重讀這本書,幾乎是顛覆了我所有的想法。也許是和我這段時間的狀態有關。
「遭遇自己,迎頭痛擊,這是必經的道路」
「承認失敗,保持安靜,試圖自愈」
單看這兩句我從中摘抄的話,我覺得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可能是一本雞湯書。我承認的確如此,裡面有很多道理,那些適用於有類似主角那種情況,卻不知如何處理的人的道理。但又不同於雞湯。它讓我們關注自己多一點。我覺得這很正確,人倘若不關注自己的好與壞,一味的從別人身上找出一些東西來填補自己,是不可取的。
靈魂會孤獨,會破碎,但也會安靜,滿足。
如果題主的朋友單純的覺得安妮的書很悲,我覺得題主可以關注一下你朋友從未展現給別人的一面,那一面很可能是有陰影的。
我曾一度想要絕望,現實帶來的不滿令我暴躁,憂鬱。可是我調整自己,讓自己熱愛生活。並且試圖於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我問她,究竟想要什麼。我不斷的問自己,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才不會被路上的其他風景所吸引。這讓我有了專註力。同時在面對不斷對世界妥協的自己,我不停地說服她要堅持下去,她不一定要接受這個世界,但是身處其中,也不要抗拒,既來之,則安之適用於任何大的小的處境。
這些,都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本書,救了我。
所以題主如果想要看到安妮在書中所展現的深度,我推薦她後期作品。如《得未曾有》《月童度河》等,關於人的內心的探索過程。我覺得很有意思。
《人間失格》這本書我也在當作故事來看。並且想從中獲得什麼。不可否認,太宰治的文章確實很有魔力。我有幾位朋友讀完這本書都推薦我看,說這是一本很神奇很神奇的書。我借來便開始讀。
一般來說,正常人(我指的是至少,沒有和人間失格那一篇裡面的主角結局一樣的人)認為這本書神奇是很正常的反應。大家其實在這本書里找到里某種共鳴,比如,確實會為了得到大人的喜歡做一些不是發自內心的事。或者覺得,怎麼會有這樣子的人。
就我來說的話,我反而覺得這些故事很悲觀。因為裡面寫到了一個猜悲劇名詞或者喜劇名詞的遊戲
「那『死』呢」
「喜劇。牧師和和尚也是。」
我看著一段的時候就在想,太宰治是不是太孤獨了。因為寫作是在表達自己,裡面很多話會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理。
我看完,覺得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很有趣,令人意猶未盡。同時我覺得很荒誕,也令我空虛。它令我感覺,生命好像是一場很荒唐的遊戲。大家好像都不是在為自己活著,好像是在為了迎合世界,所以去做著一些事。(事實上,大部分確實是這樣,所以才會有共鳴)可是我的世界觀,不是這樣的,我有血有肉,會喜會悲,會愛會恨。我想要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痕迹,哪怕是微小的,但也足以證明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太宰治,我不敢下太多的結論,我不了解。但是作為一個剛接觸他的讀者,讀他的作品,讓我聯想到很多關於生命的東西,我從中反思。在書的結尾,也有很多我認同的觀點。這更加令我覺得,太宰治是一個不滿現實,企圖掙脫世俗的枷鎖的小頑童。可是他找不到方向,所以他寫作,把他的對世界的不滿通過嘲諷的方式吐露。
此時此刻,我反而覺得這些東西才是消極的,它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缺陷,卻並沒有通過直白的語言來以自身作為範例,教我們去面對這個世界,包容它。或許大家都掙扎著,並且沒有想法去逃脫掙扎,找到共鳴,因此覺得它好。
如果說比較,我覺得答案里只有一個比較好,大概說的是沒有可比性。其餘的,我不知道他們究竟讀過安妮的書沒有,如果沒有,單憑主流文學對她的批評妄加評論,我覺得不可取。如果讀過,我無話可說,因為這就是他們所讀到的東西,我不能去評論他們得到的究竟是好是壞。
寫作終究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我們通過寫作認識作者,同時認識自己。並且完善自己。我覺得,這就夠了。
我覺得太宰治被過譽了 他的很多觀點是狹隘的 但因為是日本的而且因為陰暗不主流所以人云亦云了 然後安妮寶貝我覺得 也不是大部分人說的那麼差 她是一開始名字起得腦殘了 但其實真的很多書是國內一些口水作家比不上的 即使她陰暗帶壞過兒童 後期也在用宗教信仰重塑自己 重塑她人 她在思考也在引領更多人思考當代 我覺得不容易。。
慶山有慶山的人格,太宰治有太宰治的想法,為何要做對比呢?
作為讀者應各取所需,即使尋不到自己滿意的作品也不應該有絲毫批評不滿的語言,應繼續啟程尋找。只需在內心感嘆即可。
你抱歉也沒用。
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竟然會有這種問題...
推薦閱讀:
※太宰治和魯迅對比?
※《人間失格》中的「失格」,究竟失去的是什麼資格,是否是自私,虛偽,討好,欺瞞的人之本性?
※如何評價《人間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