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林建建在香港話題中的答案?

1 他是香港人嗎?看他的文筆,不像我認識的那些香港人。
2 他的答案,能不能反映香港主流年青人的看法?
相關鏈接:林建建(投誠) 在話題 香港 下的回答

有人提到知乎用戶light,請問林建建和light是什麽關係?
light是否比林建建更能代表香港年青人的立場?
為什麽知乎上,同情林建建的人好像比同情light的人多?
當中兩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麽分別?
如何評價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知乎用戶「Light」? - 如何評價 X


這是本人知乎首答,如有行文不暢,回答不到位之處,還請包涵。本人為香港土生土長的85後,正在讀社會學,談一下我個人對林建建的主觀評價,順便抒發己見,若果我語氣有過份之處,請原諒。


活躍在知乎並回答有關香港時政問題的,我覺得林建建是難得能保持一定理性的,其他竭力以香港本位出發的人大多在某程度上被迫瘋了(不管是被自己的意識形態,還是被他人的激烈言辭),所以我對林建建能堅持理性至今,頗感佩服。不過本人立場是傳統中國的民族主義,在香港的同輩人中恐怕買少見少,為免生枝節,故匿名。我曾在中文大學社會學就讀,個人擅長量化分析社會數據,既不擅長,亦不喜愛作質性研究,因此下述內容或有「離地」之處,請見諒。


我不確定林建建在大學讀的是甚麼學科,從他的行文我猜想大概是社會學同行吧。無論如何,我想批評一下他回答的局限性。林建建一直都在試圖努力將各種不滿及其成因介紹給知乎的朋友,可是我認為他只是將目前香港年輕人中的主流解釋呈現出來,諸如地產霸權、本地政治體制問題、內地負面影響等等。簡而言之,他對香港面對的問題之解讀,可被視為香港年輕人的「主旋律」。這種「主旋律」實證上是對(empirically
valid)的嗎? 可能是,亦可能不是。就我個人純anecdotal的觀察,與我同輩的人近年都有一種莫可名狀的浮躁(或是焦躁?),我也竭力嘗試理解其狀態及成因,但上述的「主旋律」卻在近幾年被香港社會主流(尤其是年輕人)接受,基本上所有大型社會運動均以類似的「主旋律」為意識形態基礎去動員群眾。


林建建在他的解釋中多次引用各種歷史、民調、經濟數據去支持他的論點,實屬不易。但是這牽涉到更深層次的,同時亦是非常經典的學術問題:
Does correlation imply causation?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No。以林建建在最近有關國家歸屬感的答案為例子,大體上是列出統計數據,再以主觀方式作解讀。他本人亦在該回答一開始就聲明有此割裂。可見林建建亦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但我認為他這種意識有點「捉到鹿唔識脫角」或隔靴搔癢之感,故在此抒發己見。


首先,我個人很認同Mingo鳴哥說的這段話: 「我想是因為香港年輕人有局限性——在焦慮的狀況下已經不能夠去聽不一樣的說法和想法,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不過我認為這段話可以改為: 「香港年輕人有局限性- 他們不是沒有時間,但是他們沒有空間。他們沒有渠道去聽不一樣的說法和想法,是因為香港社會仍未習慣生活在複雜的先進(或曰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看法,是基於本人的研究經歷。我曾以美國和內地的大型社會統計數據作基礎來寫論文,其中美國的社會調查數據之豐富,令我非常羨慕,同時亦慨嘆中國的數據相較之下頗有不足(主要是涵蓋範圍只有約十多或二十多年,遠較美國為短,至於題材方面中國暫時只能兼顧大而全,卻不及美國精而細),可喜的是,內地在這方面的追趕速度頗快,近十年內不同類型的社會調查數據愈來愈豐富,數據質量亦與日俱增,對我等研究者而言,實在是寶庫。不過坦白講,當我嘗試找有關香港的社會調查數據作分析時,我面對著非常多的問題,以下逐一吐槽。

首先香港的社會調查數據稀缺程度實在太嚴重,除了Asia
Barometer和World Values
Survey之外,居然沒有恆常的社會調查數據(即是各種價值觀、社會關係和信念,而不是指統計處的General
Household Survey之類的政府數據,因為政府收集的這些數據多是傳統的人口、家庭、經濟、金融、貿易之類,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統計部門也是這樣的,我很難怪責香港政府在題材上做得不夠)。除了上述兩種的社會調查數據外,我知道其實還有一些非恆常性質的調查,可是數據多由少數學者掌握,只供同系師生以至負責教授指導下的研究生使用和分析,不對外界開放(甚至不開放給其他學校)。公開數據對相關社會科學研究有何助益,我相信不需多作解釋,大家都能明白。


以美國為例,各種各樣的社會調查數據大多可以在相關網站輕易下載,我能夠在大洋的彼岸分析美國過去半世紀的微觀數據,至少能驗證某些現象之間的correlation是否存在。而建基在這麼豐富的數據之上,美國社會科學界才能在因果推斷的統計學方法上日漸精進,同時作出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為政策建言。即使不以美國這個領頭羊作對比,內地的社會調查數據不但愈來愈豐富,亦像美國一般,大多能在相關網站下載,極大地幫助內地社會科學和中國研究之發展。按常理推斷,更為自由開放的香港,在這方面應該表現不錯。


諷刺的是,當我嘗試找香港的數據作分析時,除了上述的兩個調查外,我找不到其他公開數據。當我問政府統計處能否取得General
Household Survey的微觀數據作分析時,我得到的回應是只供本港學術機構作申請,亦要事先提交計劃書供審核,審核時間長度不確定,同時不保證成功,即使獲批准,也不能取得所有樣本,只能取得其中一定比例(我忘了是多少)。類似性質的政府收集回來的微觀數據如美國的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或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都是可經網路下載的,即使要分析較為敏感的例如人口普查微觀數據(主要涉及個人私隱問題),美國政府也在不同大學設立data center,只要研究人員申請即可入內使用並作分析。香港缺乏類似的政府與院校合作,統計處的態度亦比較封閉。總的而言,香港相對起內地跟美國,社會調查數據異常不足,那麼當香港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嘗試對香港社會作分析,很多時候都無從入手(空有理論或假設,卻沒有數據)。


第二,這與第一點相關,缺乏足夠多的數據,導致香港學術界對長時間的趨勢沒有足夠認識,究竟國民身份認同的改變是基於甚麼因素?
例如林建建說是由於內地在08年開始出現各種負面新聞所引致的,但是香港媒體對內地的負面報導不是從08年才開始的,03年沙士初期內地政府隱瞞消息其實對香港社會有更大的切身關係,那麼為何03年沒有重大轉變? 內地的負面新聞一直都有,為何在08年而不在其他時間點影響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林建建以否定失業率與身份認同有相關性,進而否定身份認同趨勢與任何經濟趨勢無關,先不論這是否站得住腳,林建建在數據上犯了區群謬誤(ecological
fallacy)。我提出這點不是想批評林建建,而是他能嘗試討論這些相關性,已是難能可貴。因為香港缺乏足夠微觀社會調查數據,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所能做到的分析僅此而已,客觀上缺乏數據導致有志深入分析香港社會的人(包括林建建和我本人)面對兩難,要不通過不夠嚴謹的方法論證自己的觀點(就我觀察,泛民以及本土派支持者多走這條路線),要不則閉口不言(我猜想包括本人在內,香港不少建制支持者都是這樣)。這兩難局面導致香港學界及社會對例如貧富差距成因之類的基本議題缺乏認識。結果各種假設和猜測滿天飛,討論來討論去卻沒有一個結果,在缺乏客觀數據分析作「裁判」之下,各方繼續堅持己見,各自宣揚己方的「主旋律」。所以我認為亦不能責怪香港媒體和網上輿論日趨情緒化,始終無相關研究和分析,除了宣揚己見,還可以做甚麼呢?目前來看,傳統泛民的「主旋律」有衰落之勢,本土派的「主旋律」開始佔據主流,建制派的「主旋律」依然聽者藐藐。我們當然有需要分辨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或是否部份為真,甚至是否所有「主旋律」都不正確。最可悲的是,香港現正處於最壞的情況:
沒有數據,則沒有結論,那麼爭論亦不可能平息。


第三,這與第一點相關,就我個人觀察,香港缺乏足夠微觀數據導致香港本地的社會科學研究仍然很大程度上偏向質性(qualitative)研究,量化研究卻愈來愈多由內地來港的研究生和教授做(這當然不是絕對,但趨勢大體如此),而且基於香港微觀數據稀缺,香港社科學者(不管出身地)的量化研究大多以分析內地或外國數據為主。即使有人希望分析香港本地的數據,基於已有的數據題材所限(都是國際性的大型調查,其中涉及的題材自然較難切合香港本地社會的需要),很難與香港重要的社會議題有連結。因此,作香港研究的學者多為質性研究者,我不是說質性研究不好,但是當涉及分析宏觀的或結構性的社會問題,質性研究遠遠不能勝任。但香港正正沒有量化研究的基礎建設(恆常和公開的微觀社會調查數據),導致本地社會科學界一直都在畸形發展: 愈來愈多本地出身的學者以質性研究為主,乃至形成一種蔑視量化研究之勢,同時為保持足夠學術競爭力,香港的社科院系聘請不少內地出身並擁有歐美博士學位的學者。


本地出身的學者以質性研究來研究香港,動輒推論至宏觀或結構性問題,內地出身的學者則以量化研究來出版學術論文,基本上不是使用歐美的數據,就是用內地的。再加上在大學教授最多本科生課程的,正是本地出身的學者,那麼一個(我眼中)的惡性循環就發生了: 本地學者在課堂上強調質性研究的好處,鼓勵本地學生以質性研究的眼光審視香港的社會問題,同時質性研究者在政治上偏向anti-establishment的機會很高,那麼不單是已有的本地學者同情泛民和本土派,而且他們也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製造愈來愈多新一代有類似意識形態的本地學者,學理上不夠嚴謹的論文(我指以質性研究推論宏觀和結構性問題)在同一主題下重複出現,那麼那個主題自然會成為學界的「主旋律」了。與此同時,既然大多在同一意識形態下培育出來的本地出身的學者成為有地位的教授並壟斷了香港研究,傳媒找學者評論香港新聞和事務時,亦愈來愈傾向找那些有類似意識形態的學者們,甚至傳媒工作者中可能有不少當年是他們的學生呢。我猜測,林建建可能是同一方式教育出來的,不過他至少對量化研究有一定的尊重,而且他面臨的局限不是他的錯,所以如前所述,我仍是頗佩服他的。


各位看過上述長文後,相信明白我說這麼多話,不單純是個人吐糟,我個人感覺香港社會風氣在政治上的浮躁,是有其客觀基礎的:
缺乏微觀數據作深入分析和討論。我不是說有了這些數據就能解決問題,但是我相信數據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當不能滿足這個必要條件,香港社會只會長期停滯下去,同時社會輿論(傳媒和網上)亦會愈來愈忽視數據作為判斷論述真偽的重要性,各方繼續堅持己見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太遲,積重難返,到時候香港就會作出負面的榜樣,完成了香港對中國現代化進程最後的歷史使命了。

最後加一句,上述觀察和推測都缺乏數據支持論證,但這又回到我一直在批評的地方:
香港缺乏恆常和公開的微觀社會調查數據。


---20160501增補---

首先多謝大家的贊同和意見,想不到大家如此熱烈,非常感謝。我希望能回應一些評論內的疑惑並再進一步解釋我的看法。

Mingo鳴哥在她的回答中提出為何香港只有高登而無類似知乎那麼理性的本地論壇。是香港沒有人才嗎?
我不覺得。那麼是為甚麼呢?
我就說一下我個人的體驗吧,我是知乎重度用戶,基於我個人的專業知識,我當然是最喜愛有乾貨的回答,對我來說,乾貨不單是論點新穎有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論據。討論一些較為輕鬆的話題,譬如攝影、美食、旅遊的時候,所謂論據只需要是將拍過的照片、食過的東西、去過的地方列出來就可以了,反正這些都是頗為主觀的。


但是當涉及到社會上宏觀或是結構性的問題,乾貨的要求就高得多,舉個例子,我在知乎中最佩服(沒有之一)的用戶是chenqin,他的答案就是乾貨滿滿的典型,他有不少的答案都使用到恆常和公開的微觀社會調查數據,所以你只要看一下他回答的題目,有了他的回答,討論基本上就可以終結了。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結論,那麼你就需要有同樣有力的數據來論證你的論點,不會變成無意義的泥漿摔角,假如你試圖人身攻擊或是單純是攻擊他的論點卻沒有數據去支持你的結論,在知乎的風氣中,你的回答是很難達到chenqin的影響力。未來知乎的風氣會不會改變,我不知道,但是起碼目前這一種的風氣能存在,不單需要普遍用戶對這些乾貨的支持和chenqin這麼有才的用戶,還需要微觀社會調查數據讓像chenqin這麼有才的人來使用。你們可以想像一個情況,假設內地沒有這些微觀社會調查數據,像chenqin那麼有能力的用戶能夠成為大V嗎? 換句話來說,把chenqin之類的用戶答案中用數據論證的部分去掉,chenqin的答案還會這麼有說服力嗎? 沒有這麼豐富的數據來支持他的觀點,他的論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恐怕他的回答以及他在知乎內的地位也會泯然眾人了。那麼在沒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的情況之下,知乎的高贊數回答還能保持客觀理性嗎?


簡而言之,我的觀點是有了微觀社會調查數據,客觀理性的討論環境才有存在的空間,儘管這不是決定性的(deterministic),而只是或然的(probabilistic)。可是起碼有了微觀社會調查數據,出現客觀理性討論環境的機會率(probability)是大於零的,沒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這個機會率只能是零,香港正是處於這個困境。當一個社會連這種客觀理性的聲音都不能存在,社會還有可能穩定嗎?
我個人覺得,除非香港像8,90年代那樣繁榮,就是儘管有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但是經濟發展很順利,各個階層的人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那麼很多社會問題都會暫時被掩蓋,社會整體看起來就一片和諧。當這個物質條件慢慢失去了(我不是說香港經濟衰落了,而是說增長幅度慢了,各個階層能享受到的紅利也顯得愈來愈不平等了),很多已有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不是說之前被人為的掩蓋了,而是說發展順利,大家都不關心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大多能在物質條件豐裕以及預期未來會愈來愈好的情況下得到緩解,在長遠而言這些都不會是重要問題,因而對這些問題都視若無睹。到了發展慢下來了,大家才發覺很多問題變得嚴重,更發覺未來的預期不會愈來愈好了,反而可能會愈來愈差了,這些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在這個時候,要解決問題,就不單需要知道社會整體的趨勢(貧富問題、醫療問題、住房問題等等),還需要知道社會上不同群體(sub-groups)的狀況跟期望,缺乏了微觀社會調查數據,這些都無從說起。


舉個例子吧,2014年周永新教授為特區政府寫了一篇有關未來香港退休保障發展的報告,他在報告內以焦點小組的方法去了解退休長者、僱主、僱員等持份者的意見,他在該部份開初就說了這麼一句:
"但由於參加者數量有限,且不是隨機抽樣樣本,焦點小組旨在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不同的意見,並不適宜作有代表性的統計數據。"
這句話用普通人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以下列出的被訪者意見,可能跟社會主流的意見有偏差,甚至可能他們的意見會誇大或是低估了他們的觀點,導致基於他們意見所作出的結論可能遠遠不能吻合整體社會的需要」。我這樣的批評跟我在前文對林建建的批評相似,不是周永新教授的錯,而是他根本沒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他除了在報告前面的部份說一下香港目前的人口結構、總體勞動人口的變化跟未來老年化的趨勢之外,他還能說甚麼呢?
假設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這份報告可以怎麼寫呢?


我覺得可以先列出65歲及以上的香港老人的開支分佈,他們在住房、交通、飲食等等的開支總體分佈是怎樣,之後我會再細分階層,用譬如教育水平、退休前的工資水平、資產水平等方式去把老人分為不同經濟階層,再看不同階層的老人他們的開支分佈是怎樣的,尤其是對低下階層的老人來說,住房跟飲食佔了主要的開支,這是用常識就能知道的,可是相對應的實際開支量(以港幣計算)是多少呢? 退休保障說到底就是錢的問題呀,沒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怎麼知道呢?


另外,一個政策要得到社會支持,就不單是在物質上滿足社會的需要,還需要滿足不同人的期望。譬如,目前的老人在住房、交通、飲食、醫療等等面臨的甚麼問題,他們目前的飲食足夠健康嗎?
對低下階層的老人價錢足夠便宜嗎?
他們求醫的傾向是甚麼? 不同階層的老人去公立跟私立醫院的比例有甚麼不同? 是不是物質條件好的老人能夠自我滿足所有的需要,基本上不需要政府的幫助呢?
他們在求醫時會在輪候時間和開支(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開支低,私立醫院則輪候時間短,開支高)之間掙扎嗎? 他們會因為沒有相關資訊、怕開支大、交通不方便、輪候時間太長或是迷信去醫院就會死而極力避免求醫嗎?
還是因為自己或子女擔心他們的健康、醫療費對中產或以上不是問題、或是其他原因而動輒去求醫,甚至導致濫用的情況出現嗎?
再加上老人可以粗略的分為大體上健康跟長期病患者,以上的問題對這兩個群體也是不一樣的。


有了微觀社會調查數據,這些問題才能得到回答,這些問題都跟政府在醫療制度、社會福利體系、交通補貼等等的開支密切相關的,在這些基礎上有關退休保障、醫療系統、與衣食住行有關的經濟政策等等才可以作相應的調整。有了這些分析,社會上對議題的討論不會單純是政府應否搞一個全民退休保障,而是怎麼建立一個退休保障制度能滿足老人的需要。而且這麼豐富的數據,亦給了各個政黨用這些數據的機會,他們就可以按照各自信奉的意識形態去提出他們本黨的政策建議,如果在議會上能加入這些討論,試圖保持溫和理性的議員就有發揮的空間,難道這不是一個開始嗎?

沒有微觀社會調查數據,周永新教授就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寫出他的報告,他的建議和論點的說服力也弱,社會的討論也沒有相關數據作為基礎來討論了。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沒有數據,則沒有結論,那麼爭論亦不可能平息。」作為一個量化研究者而言,這樣的情況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呀!


---20160506改正錯別字, 分段---


說句公道話。就我對當代香港年輕人的了解,一個85後香港人願意在這樣一個99%都是內地人的社交網站,試圖用內地人能夠理解的視角去講述自己對香港的理解和看法,讓兩個群體相互增進了解,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甚至應該被感謝。

就像你不會去高登論壇發一篇文章講中國年輕人怎樣看待香港人,這如同獨身一人站在城池下,手無寸鐵的你只有手上的數據。我打賭你沒有這樣的勇氣,但是林建建有,所以我很佩服他。

---更新分界線---

沒想到這個答案被這麼多人贊了,我也看到了評論里許多支持林建建的聲音,很感動。同時也有很多人反駁,說拿高登類比知乎,是知乎史上被黑的最慘的一次。這個我承認,那為什麼我這麼舉例呢?不是因為我類比不當,而是因為我在香港找不到像知乎這樣總體還是比較理性的本土論壇,找了,真的沒有。

既然開了頭,那就多說一點。我在北京生活20年,畢業後到港中文讀媒體,然後在港做了四年記者編輯,目前留在香港的創業公司。今年是我居港第五年,一路目擊了陸港關係惡化的全過程。

2011年我來港時幾乎還沒有什麼關於水客的轟炸報道,留港對於大部分研究生來講困擾是語言和文化差異,最多是local覺得內地人有點土,遊客隨地大小便/插隊沒有素質(不過確實是),那時候的房價200萬還能買套30平米的房;

2016年的當下,陳奕迅的歌曲已經奪得了金像獎最佳影片,蘋果高登FB上「內地」幾乎成了唯一的話題,房價也飆升到歷史最高點,30平米的「上車」盤在400-500萬港幣之間,而畢業生薪水沒有一點增長,反而被內地優秀的Master搶佔了很多就業資源。期間最激烈的事件我就不說了,當時我也是全程跟報道的。

做記者四年,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永遠不要看到事件就擅自發表個人的判斷。

不同的觀點之所以存在,並紮根對方的意識,必定也是反映了他們的教育背景、價值認同和喜好偏向。我們需要探求的,需要追問的,不是他們應不應該這樣想,這樣想這樣做對不對,而是他們現在的客觀處境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觀點和做法?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林建建一直在做的,就是把這三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說給你聽。

再解釋一下,為什麼香港沒有知乎,只有高登。我想是因為香港年輕人有局限性——在焦慮的狀況下已經不能夠去聽不一樣的說法和想法,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

當一艘世世代代在上面生活了一百五十年的熟悉的船,被迫要靠岸的時候,大家心裡更多是對陸地的恐懼和抗拒——我們在海上很自由很好,雖然擠了一些,但是我們可以生活,也滿意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僅有的安全和自由的空間,請不要上來更多的人,也不要逼我們去不熟悉的陸地。請讓我們在熟悉的環境下終老,哪怕陸地發展的再好,我們真的不想要那些繁榮。

當孤獨的人們對陸地發出一次次吶喊卻沒有迴音,也無法阻擋大船靠岸的時候,他們的孤獨變成了憤怒。即使所有岸上的人都知道,船上的人更應該思考的,也許是如何與陸地上的人協作和融合。

作為陸地上出生的人,這艘船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旅行,所以我既能夠生長於海上,又知曉陸地的路徑,我的心情是輕鬆的。但是船上的人從未踏及過土地,他們不知道。

就像《海上鋼琴師》,出生於海上的1900,最終選擇和船一起被炸成灰燼。說實話,香港的年輕人是我見過很單純和理想主義的一群年輕人,我不希望他們成為1900。

那麼如何讓1900了解陸地也不是全無希望的領域,而讓1900願意嘗試去到陸地施展自己鋼琴的驚世才華?我想一定不會是陸地的人用高音喇叭對對方喊話——你們這群生活在船上的人都特么活該,不想上岸就特么去死。

最起碼,當船上的有個勇敢的小夥子願意劃著小船過來,給大家送來一些想法和資料的時候,不要一腳把人家的船踹翻,再罵個萬劫不復。

最後一句,真誠的希望不要讓知乎變成高登,全仰仗大家了。


說來有點慚愧,我認為這條問題裡,大家對我的評價過譽了,過譽得連我自己也無法想像。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我喜歡中國,特別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作為一個文科人,無論里爾克的詩如何優美,但說到共鳴,還是杜甫的詩更吸引。「香港」以至「香港人」要與「中國」完全割裂,沒有可能。只要粵語一天是「中文」,只要繁體字一天是「中文」,香港是不可能與中國分裂的。

香港與中國不能分裂,不是政治上的原因,而是文化上的原因。

「如何評價我在香港話題中的答案?」

小弟認為,沒有需要評價,也不用太認真看待。我的文字,只反映了我對香港最真實的想法。我與知乎上大部份知友不同的,只是我「生於斯、長於斯」。

社會學或人文學學術上,對於香港的定義,是一個「移民城市」。無論是晚清時期因政治原因移居香港的,還是內戰時期為求逃避戰火而遠臨香港的,到文革時期「大逃港」的,「移居香港」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無可奈何之下所作出的選擇,也是「大環境」下我們「小市民」唯一能夠作出的決定。

一:香港故事

//30萬饑民逃港,彈丸之地的香港,如何消化得了呢?港英當局只得採用「隨抓隨遣」的辦法,出動大批軍警抓捕遣送,但受到香港市民的反對

同是中華人,血濃於水,香港市民對沿街乞討的大陸饑民,非常同情,從慷慨施捨,發展到組織起來,救濟災民,對抗軍警抓捕。有送衣送糧的,有把饑民藏到自己家裡的,有為饑民介紹打工的,急饑民之所急!//

(如今,知乎上有人嘲笑香港人「失去」優越感,就是說香港人不再如往時般,要施捨大陸人。我從來沒想過,當時香港人積極幫助大陸人,竟是為了所謂的優越感。其實,承認香港人曾經很愛國,很困難嗎?還是大家寧願看到像今天一樣的陸港關係?)

「香港」在很多人心目中,只不過是他們人生中,一個短暫路過的城市。張愛玲如是,朱經武如是。

他們的家,不是香港

真正以香港為家的,是我們這一代,學者所謂的「第四代香港人」。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但此前好一段時間,「移民」是香港社會最熱烈的討論。英國、加拿大、澳洲等,無不成為當時很多香港人選擇移居的地方。為什麼?因為他們擔心。基於歷史原因,基於他們逃難香港的決定,他們對「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充滿戒心。

「恐共」對於香港人來說,不是歷史名詞,而是活生生的一個概念。

家父生於廣東佛山一個略有名氣的醫學世家,文革時期宅門被貼大字報,家父當時看見,便立即撕了下來。貼大字報的看到,就把他拖了出去打。爺爺知道後,賣了家業找了關係才「拯救」了我父親。但自此家道中落,不久後爺爺也去世了。之後,父親偷渡香港,一捱就捱了好幾十年,至今。

家母的故事,則發生在柬埔寨。家母是柬埔寨的華商,在金邊生活。童年生活環境十分好,在當地的法國學校讀書。然後,發生了「赤柬」事件。家母一家二十多口,連同工人等,在事件「完結」之時,僅餘六人。後得國際社會協助,以「難民」身份抵達英治香港。

那個時候,中英還沒簽訂聲明,香港前途仍不明朗。

以上就是家父家母的故事。在「大時代」裡,他們的生死根本沒有人關心。即使不幸過身,名字也不會被銘記。僥倖生存的,也不能決定自身命運。

他們一代人,是無可奈何的。正如「香港」的前路,「香港人」不能決定
所以1997年之前,才會有移民潮。

對於第四代香港人來說,我們有「自決權」嗎?
沒有。
特區政府已經清楚地告訴了香港人,
中央政府也用盡了他們的各種方法,警告香港人。

第四代香港人不甘心。
所以有佔中,有暴動,有獨立運動。

第四代香港人知道這樣做的下場嗎?
知道。
他們不怕死嗎?
怕。
為什麼還要對抗?
因為 不 甘 心

Naive?很Naive.

但再Naive,我都沒有辦法斥責他們做錯。
他們的確很衝動,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
然而,香港人一直以來都不懂政治。
否則上一代的香港人也不會被稱為「政治冷感」。

香港的年輕人需要什麼?
有人說:以各種武力打他們一頓就可以解決了。

真的可以?不。君不見大年初一,他們勇武起來?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願意不怕煩,不怕討論,願意聆聽他們說話,然後一步一步和他們解釋的人。
我比很多香港的年輕人幸運,因為我遇上林泰。林泰是誰?
(轉發)中國為什麼不能搞西方那樣的多黨制 -----清華大學.林泰
試想像,如我這樣一個被黨媒稱為「反中亂港」的香港廢青,能與這種老黨員對話,畫面何其有趣?

文字上,我有辦法駁回林老師的理論,當時我也有這樣做。
對話上,我亦有各種理論支持自己的說法,當時也這樣做了。
但林老師,一步一步,一點一點地告訴我,向我解釋,
很多問題可以用時間來解決,不要急,急就麻煩了。
再之後,我就接受了,我理解了,明白了。

他沒有要求我放棄我的觀點,但希望我能多點認識「中國」,
聽他的話,我這樣做了。
我不知道到最後,自己能做到多少,
但我有嘗試去做,只是期間所受的辱罵,也不少。

[刪]

有些奇怪的人,是真實存在的。

算了。過去了。

記得在清華裡,自我介紹時,我是課室內唯一一個說我來自中國。相比,別人不是說來自西安就是雲南,不是北京就是上海。唯獨我一個,說我來自「中國」。
為什麼?因為我怕,我怕別人誤會。

到清華之前,我在上海交大,
不小心說了一個「我是香港人」,
然後就被好幾人接著罵了。

「我來自香港」,是政治不正確的事

算了。

為什麼我在知乎上,會不斷回答有關香港的問題?
我其實想告訴大家,
「香港」這個地方,有香港獨特的故事。
但香港的故事,又往往會扯上多種「不能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

沒有辦法,
「香港」的歷史,始終是「中國人」的恥辱。

1842年,
香港成為「中國」第一個被割讓的地方。
隨後,列強開始模倣英國,「肢解」中國。

1842年的香港,一遍荒蕪。
看到「香港島」,有英國官員表示,這個地方,
百無一用

然而,一個在中國古代歷史無任何立足之地的地方,
因為被殖民統治的原因,成為現代社會上其中一個最富裕的城市。
當中的歷史意義,耐人尋味。

在這個情況下,
「中國」若要去除這種「恥辱感」,
「香港」就得「死」。
這個「死」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死,
而是「象徵意義」的死

所以中央官員看到香港郵筒上的港英標示,就已經會大發雷霆,指責香港人沒有「依法去殖」,責怪香港人「戀殖戀英」。

我不戀殖,但我不想否認香港的特殊歷史。

二:「高登」

@Mingo鳴哥 提到「高登」,引起了一陣討論。為此,我想寫幾句關於「高登」的文字。

在學術領域上,眾多關於香港的議題,唯一我無法堅持研究的,就是「高登」。

記得高登有一個討論,是關於小米電飯煲的。
討論的題目是什麼,我忘記了,但當中一條評論,我極深刻:

高登仔A:「小米電飯煲會上傳你屋企D米去北京」

很荒謬,對吧。我在看到這條評論的時候,卻笑到要哭了。
這句說話,其實很幽默

我們應如何看待A的這句回應?一般人會聯想的,是A反國貨反上腦,是不愛國的;又或者我們會說他無知,不清楚小米的地位已經是國際企業。

除此之外呢?

其實A在反諷,反諷高登上主流的「盲反現象」。同樣的例子很多,例如有人發表一篇關於日本一條天橋倒下的新聞,就會有高登仔說:「崇日撚快點出來洗地(類似的話)」。

「高登」其實是網路匿名化最極端的例子。而「高登」上的言論除了激烈的「反中」之外,還會(按出現次數順序)「反東南亞、反韓、反台、反美、反英、反日」等。

「高登仔」除了反外國之外,還會反香港,還會反香港人。他們不單反香港人,更呈明顯的反女性情況。他們會用盡他們懂得最邪惡淫亂的字眼來描述女性。簡單來說,他們把人類內心最黑暗的一面盡情在高登上釋放出來。

這些高登仔,現實世界是誰?
是loser嗎?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因為高登仔是我在網路世界上看過,其中一群最懂得保護自己私隱的網民。而這種戒心,是高登仔的特質。

有些高登仔為了反網路警察的追蹤,或擔心要為言論負責,會運用各種網路技術,隱藏身份。基本上,我們不會在高登的會員名字上看得到任何一點關於個人身份的訊息。這個現象背後涉及的,是高登早期成立時,其「電腦論壇」的本質。

扯遠了。

「認真,你就輸了」,是高登上唯一的真理。

說到這裡,相信有人會說我「為高登洗地」。
「高登」,根本沒有需要洗,也沒必要洗。
他們不想洗,他們根本就以此而自豪。

「高登」,本質上,只不過是一塊被香港人用來抒發情緒的網站。

如果你希望打動高登仔,要他們「理性客觀」,我想他們會看一看你,然後說一句:「巴打絲打!我又活捉一個CHI-NA人!」

相比之下,知乎才是一個號稱「理性、客觀、中立」的網站。

縱然「高登」或其他香港的論壇如此「反中」,2008年也是特別的一年:

在2008年5月14日,《蘋果日報》的李怡在《蘋論》就四川大地震發表「天譴」言論,以《災難頻仍,積德消災》為題來借題發揮,內容中批評四川大地震是中國共產黨的報應;結果引來一眾網友的憤怒,批評李怡的言論太「冷血」,更有網友發起罷買《蘋果日報》行動。

2008年5月15日,《蘋果日報》的陳也在《頂級頂肺》就四川大地震發表和李怡一樣的「天譴」言論,以《震央中的紅、橙旗》為題,指出「四川這一震,震得及時,震醒了那些自以為保衛奧運『聖火』乃歷史使命的憤青」,並發表「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之論。自此,部份網友對《蘋果日報》的憤怒,又再一度升級,
有網民甚至直斥陳也是「人渣」。同日,《蘋論》作者李怡就上一天發表的《蘋論》致歉,並為「天譴」言論解畫。

2008年的香港網路,因四川地震創作了不少作品:

2008童謠

今年的雪,特別的大,爸爸還有媽媽,回不了家。
有群壞人,來把人嚇,燒了我的學校,砸我的花。
那個喇嘛,嘰裡呱啦,長鼻子的洋人,假裝眼瞎。
巴黎鐵塔,倫敦警察,抱火炬的姐姐,人見人誇。
汽笛嘟嘟,鐵軌嘩嘩,去天堂的列車,還沒到達。
龍又翻身,大地垮塌,教室的瓦礫下,埋了童話。
重重的牆,將老師壓,我們在他身下,都很聽話。
沒過很久,聽到喇叭,外面有個爺爺,叫我別怕。
叔叔的手,使勁地挖,解放軍的飛機,送我回家。
經過災難,我已長大,永遠不會忘記,二零零八……

溫總理說過:
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
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

現在我們要說: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變成愛的海洋;
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一同過渡》(寄:《無間道》)

填詞:superbbq2000

你 要為你活下去
要為愛活下去 沈重也是無懼
毋用再 怕地震或餘震
面對困難堅強地鬪爭

生命再短 仍可齊互勉
請手牽手的賜予光和暖
把所有眼淚埋藏那些傷心記憶
讓世界變到更亮更光

殘存世界仲是難免淚亦未停斷
但不屈的精神仍然能互勉
連同冷泠碎石埋葬身軀與共
仲身死卻是未心死
看著這荒土 前來相告
共你 齊挽手同過渡

生命再短 仍可齊互勉
請手牽手的賜予光和暖
把所有眼淚埋藏那些傷心記憶
讓世界變到更亮更光

殘存世界仲是難免淚亦未停斷
但不屈的精神仍然能互勉
連同冷泠碎石埋葬身軀與共
仲身死卻是未心死
看著這荒土 前來相告
共你 齊挽手同過渡

完全明暸刻不能緩
齊齊來同心不再沈澱
盼有您奮力前來奉獻
那管一點 多一點 亦已很正面

殘存世界仲是難免淚亦未停斷
但不屈的精神仍然能互勉
連同冷泠碎石埋葬身軀與共
仲身死卻是未心死
看這荒土 齊來禱告
望你 忘記傷口 前行闊步

《地裂天崩》(寄:《風雨同行》)

網友「小羔羊」把原本用來響應雪災的歌曲《風雨同行》一曲改成《地裂天崩》。

填詞:dannychan0429 (小羔羊)

長江的一方 帛帛路上疊遍蒼茫
含淚 見家亡 離愁落魄帶心傷

狂呼 聲悽愴 樓房埋藏無數村莊
匆匆去 逃到他方

南方這香港 無言助物奉獻幫忙
全為 這一場 無情禍劫震山江

誠懇心救亡 危城中找出曙光
祝福句 朋友健壯

就算山塌地裂天崩 勇敢一夥心
可知道 這一刻尚存是慶幸

浩劫仿似萬箭穿心 大地盡黑喑
漆黑中 讓全城傷感

面對山與地兩相分 卻不可灰心
請緊記 火一般熱能定送贈

尚有千里萬眾一心 人漸漸拉近
風聲中 令人能安穩
遠方慰問 能解困

南方這香港 無言助物奉獻幫忙
全為 這一場 無情禍劫震山江

誠懇心救亡 危城中找出曙光
祝福句 朋友健壯

就算山塌地裂天崩 勇敢一夥心
可知道 這一刻尚存是慶幸

浩劫仿似萬箭穿心 大地盡黑喑
漆黑中 讓全城傷感

面對山與地兩相分 卻不可灰心
請緊記 火一般熱能定送贈

尚有千里萬眾一心 人漸漸拉近
風聲中 令人能安穩
遠方慰問 能解困

《天災人和》(寄:《認命》-《銀樓金粉》主題曲)

作詞:Winson

如果你相信打拚 定勝天命
還相信可以改變 你的性命
煩請向風雪打聽 便會知命 難定性

任你活到多神奇 未勝於大地
人類的生死 哪可跟天比
就算避過分和離 雪崩怎避
天災不堪再回味

除非你骨鑄精鋼 未怕晃盪
除非你不屑慘況 否則會望
而聽見災劫天降 亦會失望 難敵抗

任你活到多神奇 未勝於大地
人類的生死 哪可跟天比
就算避過分和離 雪崩怎避
天災不堪再回味

但世上有種人情 在雪中候命
人類間溫馨 較海風堅貞
在劫難裏得同情
我的生命 因此色彩更繁盛

重覆再收到死訊 未免激動
連總理都會心痛 四川震動
而當看到愛相送 漸覺感動 情義送

《當年今日》(寄:《明年今日》)

作詞:tcshek

看四川的建築倒塌下來
城鄉裡 已不再存在
失親的悲哀 亦不可以更改
見到屍體滿堆嚴重驚呆
哭聲中呼喊著愛 悲傷因發生天災
離開的經已再分開

尋親不見已經心碎
也期望明天可重聚
重情重性 流下眼淚

勇抗天災 為四川將來
齊心兼慷慨 同捐獻顯出愛
江山已改一朝不復再
毋忘地崩負了傷害
無罔之災 為地震感慨
熊貓都不再 人心終都不改
日後還未找到世間真愛
同是命根只得救災 競賽

就算幾多痛苦 也不卑微
打這仗不怕斷氣
天災不再可怕
人生終無牽掛

《仍驚》(寄:葉德嫻 -《明星》)

作詞:小南

當我聽到災民哭聲 心痛怎好過
當我見到驚惶每一臉 搖動我顫抖心酸這震波

當我見到深埋片段 眼淚已成河
眨眼數千生靈去逝 埋沒了 在那當中困著過

*聽著那徬徨哭聲 讓我陣陣痛過
盼望那人人「覽」過 送走慘痛楚
當你聽到悽涼歌聲 請挽手手緊扣
當你見到當前國難 齊去為災區送份愛*

《振作(國)》(寄:林志美 - 《偶遇》)

作詞:candywong88

天 降下無情的災 家都變成了灰
孩子們沒有了 生命中的倚傍
媽 失去心肝寶貝 痛長留心中
拚命的呼喊著 只可惜還是來不及
一個一個希望的面容
都在扮著奇蹟出現
一秒過去 一天過去 不敢再呼吸
大地奪走有情的生命
閉上眼淚還在流著
親愛的你 往後的路 要當心走

心 痛得無法再痛 悲哀佈滿空氣
前路是多艱苦 都必須勇敢走
身 流著同樣的血 愛從沒間斷
我們是中國人 你的苦就是我的苦
一定一定要好好活著
我們 共同為你打氣
遠方的他 都希望你 活好每一天
在天國親愛的你們啊
一樣都要繼續快樂
忘記痛苦 忘掉悲傷 不要思念

太多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引用。

但之後,災區被爆出捐款去向不明,或行政費高,到有維權律師被捕、學校家長被軟禁等,之後,香港社會的輿論方向,就變了。

前文提到的李怡,今天已經上了神檯。

當然,有人堅持香港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或者香港的其中一個問題是經濟問題,但除了經濟問題,香港還有更多我們沒有足夠討論的問題。

是不是大多數香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歸屬感很低?這是歷史原因還是說天高皇帝遠? - 林建建(投誠) 的回答
為什麼我不斷強調200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不是我「為寫而寫」,而是我真心相信,這一年,發生了一些事情。

說得太多,大家就容易不耐煩了。
無論如何,祝願未來,
一切安好。


不知道關注香港話題的人,記不記得一個 Alex Chou君。

Alex君是個愛提問的香港人。他抱著一腔熱血來到知乎,問大家香港以外,有大城市排斥遊客的例子嗎? - 美食。有人和他大戰三百回合,他繼而怒問 大陸人是不是普遍認為、認同或傾向以強硬手段解決問題? - 中國 。不料 @Fan Francis 以碾壓般的姿態在評論區和他談古論今,引得滿堂喝彩。時至今日再看Francis君的答案和論述,有理有據,Alex君的抗辯,不卑不亢。當時我就想,這才叫「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Francis那般講道理。Alex君評論區髒話滿篇的肆意狂歡,一個個鍵盤黨的冷嘲熱諷,連我這五毛都看不下去。可大概Alex君是真的求知若渴,在罵聲中他反而對內地的興趣越來越大。他不再是那個抱殘守缺的香港人,而是一個關心中國政治,真正站在革命者身份思考問題的青年。中國公民可以怎樣推動法律的完善化? 如強姦的定義 - 政治。甚至他最後問到 我想理解 中共/毛澤東 的 革命理論,可以由那裡入手? - 香港 在這時,我眼裡的Alex君簡直可愛,心想若是有機緣線下見上一面也未嘗不可,誰知很快——

從此不會有人提問「內地人怎麼想」,從此香港板塊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批判港獨,和香港美食介紹。可惜。有時點開「香港」話題,滿屏的九記牛腩,魚蛋和張國榮,有若大夢初醒,心空空。我竟懷念起Alex君來。

而林君的政治素養,對內地的了解程度乃至語言的組織力,無不遠勝Alex君。當然,他也顯得」惡毒「的多。不過如若我們大聲的喊著」我不聽我不聽「把他批鬥一番,只怕我們,就是他筆下的紅小將吧。

所以我懇請大家,不要舉報看不順眼的 @林建建(投誠) 君的答案,不要對他進行惡毒的人身攻擊,不要把不該在這個平台上出現的辭彙用在他的身上。

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真理越辯越明。靠堵別人嘴獲得的「正確」,不要也罷。


記得我剛剛到知乎的時候,一位知友看過我的答案,鼓勵我說,加油,希望你能和林建建一樣,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據。
再到後來,在香港的政治話題上,我也多次見到有人引用林建建兄的名句,若是大陸人和香港人分享的是相同的訊息,那麼隔閡不會如此之大。
毫無疑問,那一刻,我對林建建兄是有些神往的,一個香港人能如此被大陸朋友認可,銘記,的確很難得。
我便去看了林建建兄的回答,老實說,知乎用戶對他的讚譽,他是受之無愧的。
他的答案很長,其論據之豐富,言語之流暢,邏輯之順遂,讓人不由心生敬佩。應該說,他對待他的答案是很認真的,我認為他的很多答案甚至可以拿來當一篇essay的draft。由此可見,他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寫這些答案,這一點大多數知乎用戶包括我,是做不到的。就憑這一點,他就值得我們尊重。老實講,若讓我花一個鐘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做很多research,寫一篇答案,我做不到,從小被教育的時間觀念,讓我會覺得不值得。而林建建兄拿出很多leisure time來消除兩地民眾隔閡,讓各位免費看到這麼多所謂的乾貨,不管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對著他的態度也應該比個like。這就是知乎創立之初的分享精神之所在。
建建兄的觀點能不能代表香港年青人或者八十後的觀點,很遺憾,不能,但是他的觀點絕對可以代表香港溫和的中產階級,或者說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這一類人在香港多不多,很遺憾,並不多。
內地人總喜歡說,你們眼界窄,對大陸充滿偏見。其實你們對香港呢?不是偏見,而是被所謂的傳媒,被所謂的網友,帶得雲裡霧裡,真正的不了解。
比如有人說,香港人在殖民統治下怎麼沒有爭取民主?(你的意思是大陸是殖民者囉?)香港人爭取過,你們不知。
也有人大談特談佔中這類的港獨運動如何被外國勢力指使利用,可惜,佔中既不是港獨,也沒有證據證明與外國勢力有關。
還有人說,黃之鋒這個港獨分子就是佔中運動火起來的?可惜,黃之鋒是反國教的時候火的,而且佔中後參加節目還坦言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為此挨了不少罵。
香港沒有大陸就完了?大陸輸血香港?
這一切的一切,誠如建建兄所言,都來源於信息不對等,也導致了大陸人對香港深入骨髓的偏見和不了解。
建建兄所做的,就是讓很多人看清楚很多事件的全貌,嘗試消除這些不了解。
應該說,建建兄目前在知乎來說,也算一個頗有名氣的大V,而他成就,不是來源於所謂的親中,而是來源於他的知識。
是的,我在知乎見過不少港澳台人士甚至外國人,他們也有不少follower,但靠的都是所謂的親中立場,靠的都是所謂的對大陸毫不吝嗇的讚美,儘管其觀點可能毫無價值,共青團寫得比他們好得多。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喜歡外人讚美。天朝上國,物產豐饒,我等蕞爾小邦,遠不及之。一些毫無價值的供品,總能換來數倍價值的珍寶,只要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滿足了天朝百姓的虛榮心。畢竟,天朝富庶,飲食例來概不取值嘛。
建建兄另闢蹊徑,以自己的學識來證明大陸人普遍不喜歡的觀點,也贏得了大陸朋友的尊敬,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評價林建建兄,有理有據,不卑不亢這八字最為恰當。

我關注建建兄數月,發現建建兄被刪帖辱罵,心冷後產出極少。毫無疑問,若建建兄不再產出,對於兩地交流是不小的損失。

事實上,林建建兄絕對是想心平氣和的交流,而各位的做法,實在是和各位看不起的臉書黃絲毫無區別。


我也使用過不止一次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統計數據,如 台灣/香港人對大陸最真實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 Milo Yip 的回答。

為什麼只貼一些圖,不嘗試更詳細地分析?我試過,但很快就被和諧了。

再者,我感覺現在知乎的讀者更愛看個人經歷、故事,不喜歡看數據。

即使你希望化解一些分歧、誤解,刪幾次答案後,甚麼熱情也會退卻。

你說甚麼便甚麼吧,反正我開不了口。


首答,匿名。
首先,在來到知乎之前,我是一個絲毫不關注政治的學生。因為來到了這裡關注了政治這個話題,才開始關注這些存在著我卻沒注意過的問題。陸港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講真,即使在香港佔z期間,我也沒關注這件事,我周圍的人也是這樣。政治冷感,不知道這是不是大多數大陸年輕人的共性。
林建建先生是我在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之後,發現的很客觀很理性的香港人,他的答案寫的很用心,至少讓我感覺到這是一位想要去改善兩地關係的香港人,他想讓知乎上的大陸人明白香港人的想法。
但是他的遭遇真的讓我很痛心。他的好意,為什麼有的人不能理解?你們為什麼不能聽一聽不一樣的聲音呢?即使有很多想法不相同,為什麼要去擾亂人家的生活?這樣對你,對他,對陸港兩地人,有什麼好處呢?
那天看見他釣魚式的回答,我很吃驚,那不是他的風格。知道原因後,我明白了,不要試圖去和某種人講道理。你根本講不通。
因為了解到他的想法,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香港這座城市,也對兩地關係有了更仔細的思考。我相信他的努力會有人看到,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去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兩地關係。
最後感謝林建建先生的答案,感謝他作出的貢獻。對他的未來表達祝願。
僅是個高中生,文筆較差,就寫到這裡了。


我覺得林健健在這幾年的轉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現象,他徹底反映了在目前兩地關係之下,所謂的中間派是沒有任何前途的,社會上如此,政治上亦然,中港兩地激進派一起用力為兩地矛盾打上了一個死結。

林健健剛進知乎時並非是以討論政治話題引起注意,他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引起大眾的注意。然後才漸漸涉獵與香港有關的一系列問答。不論觀點你是否認同,他的確是在用心答題,也正如他所言,他也是在希望促進兩地溝通的。也正是因此因此,我為他的離開以及憤怒的回歸感到惋惜。因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兩地都是以立場挂帥的社會環境下。不走極端往往意味著可以可以被任何一方劃為敵人然後肆意地攻擊。即使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理客中,很多人為他的答案點贊,他的答案還是會被刪掉,還是會被人電話騷擾。還是會被某些人人身攻擊。 (不信你看樓下的某答案?)

所以哪裡有什麼三觀正,理客中。大家都是自己喜歡就好,不是嗎?理性,真相,邏輯,Who cares?反正所謂的兩地爭議不過是一場大眾參與的自瀆,只要自己爽就好啦。雙重標準又如何,聽信謠言又怎樣?

然後又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一覺醒來該搬磚的還是搬磚,擠地鐵的繼續擠地鐵。啊,世界真美好啊!

只是可惜了這一番心意。


按目前我兔的言論自由範圍,政治是深海區。所以直接導致了大量政治正確的答案,而又對反對意見進行暴擊回復。
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國家不準在網路自由地討論政治,那算不算言論不自由?以前我曾經回復過別人這個問題,當時我說的是「中國不能自由討論政治,某國不能自由宗教,因此不能說前者不自由而後者自由,畢竟不同國家對言論自由的界定範圍不同」,但是最近我又覺得不是這樣。除非政教合一的國家,否則宗教對大多數國民的影響並不大。然而政治並不一樣。它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對於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為什麼不能討論呢?當然,說不能討論政治也是片面的,只是的確不知道政治討論的邊界在哪裡,有時莫名其妙就被【因不宜討論的政治問題】要求修改答案。
回到該問題,說實在的,一方面是由於缺失自由的政治討論,導致部分國人的政治素養不忍卒看,完全討論不下去,而且經常優越感爆棚,無法平等交流,另一方面就是知乎普遍存在的問題,問的好好問了,答的好好答了,結果一群吃瓜群眾在評論區撕逼,真是醉了,最後就是大陸與港台在價值觀方面南轅北轍,想要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真的很難,更何況雙方看到的對方新聞都是有傾向的,在不客觀的媒體環境下想保持客觀理性,簡直難於上青天……

默默等該答案被摺疊


關注了這個香港用戶好一段時間,也備份了好幾篇他寫的作品。雖然我並不喜歡這個人,但如果他從此退出知乎,損失最大的始終還是我們。

我們對香港的認識足夠嗎?我們對香港目前的局面了解夠深入嗎?我看未必。自從@林建建在知乎上突然消失之後(其實也非突然,只是他的告別宣言早被和諧),「香港」話題里好像再沒有幾個願意長篇大論地答題的香港人。而且,不論林建建的論點或文筆,他站在香港人的角度分享他香港人的立場及看法這個行為,就已經值得鼓勵。

在知乎上,林建建勉強算得上一個比較溫文的用戶,特別是他在知乎中前期階段的時候。像他這種人最終也變得如此激進,這個過程很值得大家討論。

林建建的學歷和知識水平,我認為在香港人里算很不錯了。我認識的香港人,文筆差,見識狹窄。相比之下,林建建勉強可以稱為「知識分子」。

如:

作者:林建建(投誠)
鏈接:黑社會的存在有對社會有利的一面嗎? - 林建建(投誠)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最簡單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解釋,社會上無法得到正常保障的人,為了滿足其「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自然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社會上出現越多「邊緣人」,他們很自然就會走到一起「抱團」。在他們的世界,有他們自己的「規範」,而這些「規範」的出現,最終就會產生一個異於正常社會(或「白社會」)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黑社會。

同時,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謂的「現代社會」,是指「高度資本商業化」下的「後工業社會」。用字或許不太準確,但主要的核心描述,是生活在「後工業」城市裡「個人」於「社會」出現的疏離感。我即時想起的,是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 Flaneur"(閑逛者)。

閑逛者

閑逛者只會在具備現代意義的城市出現,這種人遊走在城市之間,卻又好像抽離於城市之外。若然把「閑逛者」的概念略為往外延伸,則可描述到那些無法在城市或所屬社群中,產生「歸屬感」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社會上有一些人,雖然生活在城市裡,但又不屬於這個城市。為什麽傳統社會很少(或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一是傳統社會多為務農社會,在務農社會裡,人(個體)更容易找到屬於他們的角色。

他也寫過:

2004-2012年的數字如下:

別的不說,單看數據,就能理解香港奶粉為什麽會供不應求。不是他說,我還真的不知道。

作者:林建建(投誠)
鏈接: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理性對話已經不可能

幾年前我以為,若中港兩地的學生能更深入了解對方,問題或未至於化解,但至少可以緩和。可惜,我高估了「理性」能扮演的角色。

對於絕大部份今時今日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香港這個城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跳板,或為將來到外國升學之用,或為未來更好的工作條件。無論那個原因,他們選擇香港,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香港,而是「香港」這個城市能夠成為他們手中的一個「工具」,來達成他們各自的個人目的。所以,對他們來說,香港人珍重的「文化」,他們不會關心;香港人珍重的「核心價值」,他們無意捍衛。而香港人在「中國」近當代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他們更加不感興趣。

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根本無法理解香港人,他們根本不會明白香港這個社會目前所面的種種問題。用一個更準確的說法,是香港的未來,他們毫不關心。

我並不怪責他們沒有興趣關心香港的未來,畢竟香港只是他們生命中一個過客。但對於香港人來說,香港就是我們的家,唯一的家。因此,在對待「香港」這個地方時,兩地學生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無可厚非。話雖如此,香港(和香港人),確有特殊的經歷,而這種經歷,建構出今天這一代香港人。

香港這個城市,曾經發生的事,在中港邊界上那些同胞流過的血,港人對赤化的恐懼,有其歷史原因。香港人看到的中國,和大陸人看到的中國,並不是同一樣貌的中國。中國大陸固然是個泱泱大國,但背後因政治原因而受到各種打壓的中國人,卻無人關心。
那些受打壓的人,受打壓的原因可能因為他們是少眾,但長遠而言,香港人又會不會成為中國里的少眾而被受打壓?對大陸人來說,香港或者可有可無;對香港人來說,香港已在存亡之秋。存在還是毀滅,就在一線之間

他這段說話,我印象很深刻。他寫的文字,總給我一種他很困惑的感覺。雖然我不是香港人,更沒到過香港,但「他」寫的這段文字,讓我對香港這個地方的故事感到興趣,很想知香港曾經發生的事。

算了。

對了,他有一個答案,我也很喜歡的,那是他在知乎上早期的答案來的。
當時他的關注者不多,談論的都是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

剛剛重讀了一遍,文筆不及他談論政治社會問題般鋒利,
但這樣的一個林建建,給我的感覺,很真實.....

作者:林建建(投誠)
鏈接:聽陳奕迅的《月球上的人》,你想到了什麼故事? - 林建建(投誠)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四)
從未來再見 遺憾舊時不太會戀愛
願我永遠記不得我正身處現在

從歐洲回到香港之後,一下子我好像失去旅行的興趣。同時,身體健康急速惡化。那年大部份時間我都和她在一起。看電影、聽歌,她陪著我養病,希望我快點好起來。我跟她回了她老家一遍,但自己身體真的不行,病態的樣子應該給了她父母我一個很壞的印象。亦因為這趟行程,埋下了最終分開的伏線。

我知道,若然我沒有病,我們會很快分手,因為我很賤,很花心。但很幸運,我有病。要不是這個病,我不可能有她。

我們在2014年8月正式分開。某天晚上,她約我陪她到馬鞍山散步。路上她默不作聲,我又不懂說話。在海濱走了兩個小時,又在海邊看日落,在碼頭上她凝望著來來回回的小蟹,最後在她曾經很喜歡的乳酪店,用電話記下了幾個字:「我喜歡別人了。」

從那天起,我每次跑步都會經過這幾個地方,而每一次,我都會想起她。試過一邊跑一邊哭,但時間長了,惆心的感覺便習慣了。只是每一次跑步,我也看見她的影子。

(香港馬鞍山)

(香港馬鞍山)

(五)
再見 仍舊未能跟你再戀愛

在成都,我在街上聽到有人唱陳奕迅的歌。我想:如果她在,多好。

(六)
"月球上的人"這首歌,是其中一首我跑步時會聽的歌。歌這首歌時我想到的故事,就是她。我不知道她的近況,因為我已經成為她朋友圈的黑名單。她在離開香港前使用的facebook帳戶已經關閉,因為我才使用的微博ID亦因為有"我"的原故而被她清空,她也刪除了曾放我倆合照的人人號。除了回憶之外,她完全消失在我的世界。我知道她這樣做是對的,否則我們都沒有辦法往前走。

怎麽說好呢?
我想:原本林建建和我們一樣,也是人,也會失戀,也會傷心。

無論如何,我祝這個人生活愉快。「知乎」,始終只是一個社交網站。


1.是
2.不能,但能代表部分中產知識分子的看法。

長文章寫的很棒,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然而肯定有極端人士謾罵。但很明顯,部分故意寫出用於激怒極端人士的文章讓我感覺到,很明顯他是那些對於中國大政府架構絕望的知識分子的典型,同時也對過於民粹的民間狀態表示不滿。

說林是中間派,還不如說是站在香港考慮問題的客觀派,然而在知乎這種大陸網站,面對的要麼是站在大陸考慮問題的客觀派,要麼就是極端大陸派。無論他提出任何觀點,註定會因為很多人的反對。

我很認同香港人的鬥爭,但面對大陸大政府主義+民間民粹主義+世界第一工業國,唯一能讓香港不被大陸碾壓的原因只有一個,面對盤子里的牛排,用手抓著生吞是不好看的,刀叉小塊細嚼慢咽才是最好的。

所以,他很清楚現在的香港的狀態,所以在焦慮,在掙扎,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大陸民眾也不認為有什麼意義,最後只能絕望。

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是,承認自己的家鄉香港有不足(這方面很多大陸台灣人都做不到,尤其是姓游的),不會給犯罪分子洗地。其實我覺得吧,如果你要真的不舒服,還是離開知乎吧,寫那些極度極端分子的文章不會讓你更加快樂。就如同去2CH說韓國好,跟英格蘭人說支持蘇格蘭民族自決一樣,總歸是敵意多餘善意。

說點題外話,其實我挺理解林健健的感受的。

我小時候北京可是北京人占絕對多數的,二十年過去了。熟悉的衚衕和建築物一個一個沒有了,越來越多的北京人說著我聽不太明白的方言。皇城根腳下的北京人有種特殊的阿Q精神,叫做得過且過。在我們北京人眼裡是破壞,在外地人眼裡就是建設,我們還能怎麼樣那?且行且珍惜吧,你們還有抗爭的機會,我們北京人是一點都沒有,稍微反抗下就是歧視外地人。

去他媽的國際化大都市。


前年接待了一群香港的高中生,通過交流後認為可以做到互相理解。

所以林所說的「若然大陸人與香港人所分享的是相同的資訊,隔閡不會如此之大。」是我切身驗證過的。

而我還記得他曾經說過,站在中間大聲呼喊,兩方竟沒有一方願意靜下心來傾聽,而是繼續怒目而視地對罵。

在網路上,無論喊的多麼大聲,終究也是無聲。所以在現實中如果能遇到香港同胞,親切地問聲好吧!


講真啦,林建建的語氣已經算是非常緩和非常理客中了。


作為一個香港人,來說幾句吧。

來到知乎大概也有一年多,當初註冊,「香港」是我首批關注的話題之一,也是在那首批關注的眾多話題中,第一個取消關注的。潛水良久,我在知乎上的第一個答案,就是在「香港」話題之下。那個答案早已匿名,找不回了,只記得問題之下全是對香港冷嘲熱諷的答案。當時看得胸中發悶,心中不快,頭昏腦熱就答題了。之後也在其他相關問題中回答過。贊數零零星星,我也自知答案質量平平,毫無乾貨可言,只是面對幾乎一邊倒、海量的尖銳答案,我又不能視之不理。

尖銳的答案未必不對,甚至有些確實是切中要害,一語道出我所身處的這個社會的弊病——我雖然看得不快,但也不得不佩服。不過有另一種,是為圖一時快意,優越而作的答案。各種謬誤,各種誇大,動輒卻上千萬贊。其他客官看得爽,我看得內傷。在知乎香港話題下答問題,像擁擠在人山人海的群眾中,我身為異類,被淹沒在一片聲討之中,在竭力在喊,在說不是這樣的,不該那樣的,為什麼不這樣,然而我算什麼,有什麼能力,中港、陸港、內港,隨便你怎麼喊,這些矛盾,雙方的偏見,又豈是我區區一名鍵盤俠在知乎上打幾篇文章就能了事的。

知道各位想說什麼,高登嘛,面書嘛,蘋果日報嘛,強國蝗蟲云云,大家翻牆過去,估計只會看得比我更絕望。所以我也從不在上面費心思。但知乎是什麼?提倡理性分享,以「理性」為榮的網站;大家都說是內地各大網站中,平均用戶質量最高的網站——可要是連知乎都這樣,一般,廣大一般的群眾豈不是更??

諸位可能覺得我誇張,但當我意識到這個事實的時候,那種絕望真是剜心。為什麼我還要答題?為什麼我還要一遍又一遍地,引用某些知友的說法,為香港「洗地」?我說什麼都是洗地,我花的時間再多,引用的資料再多,都不及其他人的一句冷嘲熱諷,我為什麼還要再繼續下去,兩面不討好?

後來越發越鬧心,就直接取關了,眼不見為凈。高票答案說得對——這不僅是關乎乾貨與否,更多的是勇氣還有堅持。那都是我,以及許多潛在在知乎上其他的香港人所缺乏的,空有一腔情懷,卻要麼是不敢,要麼是累覺不愛。林建建的答案,許多我都不同意,至於反映香港主流青年觀點云云,更是笑話。說實話,要是他的態度、觀點反映得了香港主流青年的立場,大家就不用斗得這麼你死我活了,陸港矛盾也未至於這個程度。

最為可貴的還是願意溝通的這一個態度看似簡單,事實上是不論是高登上的激進青年又好,抑或是知乎上的理性答主也好,能夠做到放下包袱,放下固有偏見自尊去溝通的,真的不多。


一句話,我們從內心深處沒把香港人當自己人。
舉個例子 @珍寶珠 是一個很可愛的香港妹子,假如她來南京找我玩,我會好好招待,因為不能給中國人丟臉,就和招待韓國朋友、日本朋友、美國朋友、巴基斯坦朋友……一樣
但是如果是別的朋友找我玩,我雖然也會好好招待,但是並不會認為不好好招待就是給武漢人或者南京人丟臉。
香港人是外人,大陸人是自己人,內外有別。
有個回復很有意思,說自己的香港親友,從「親中」變成了「仇中」
我覺得很好笑,真當自己是中國人的話,哪裡有「親中」和「仇中」這兩個概念呢?

所以,既然不是自己人,我們有毒奶粉,我們不富強不民主不文明不和諧,那是我們的事情,用不著香港人這種外人指指點點。
畢竟我知道自己胖要減肥是一回事,你對我的體重指指點點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既然不是自己人,你們經濟衰退,你們房子貴,你們過得好不好,其實我們並不怎麼關心。反而,考慮到你們指指點點,我看到你們過得不好,我才會開心。


今天端傳媒出了一篇關於他的文章
微信公眾號:「獨身一人站在城池下」:一個香港85後的孤獨知乎之旅
端傳媒主站(需翻牆):「獨身一人站在城池下」:一個香港85後的孤獨知乎之旅

文章比較長,就不擅自轉載了。


為人很友善,敢於實事求是地說真話,在一個極度左傾的地方表達香港人民真實感受,儘管天天被一幫小粉紅「關心」,仍然鎮定自若。
不過我想對林先生說,現實生活沒幾個正常人會無緣無故仇恨香港,就如同罵美國罵得最激烈的司馬南,生活上極端熱愛美國。
同情HK民主、支持真普選的大陸人總是多數,但沉默的大多數總是不敢也不能發聲。


首先,祝賀林同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已經進入小網紅的階段^_^另外,知乎的討論越來越沒有理性,情緒化的用于越來越多,特別是涉及政治和香港等問題上。不管是否認同你的觀點,在理性的情況下交流思想是提倡和希望的,真誠的希望能繼續留下。


其實鄙人覺得只是中原文明對沿海文明的不理解導致中港矛盾,自古閩人粵人多出海為生,接觸西方文明,從而有兩個比較傑出的西方文明基礎的華人社會,而就個人經驗感覺,中原文明的地區普遍對沿海文明存在偏見,認為他們裝x,媚外,從而強烈要求異己者向自己靠攏,有大民族主義。


我們的ls課 @林建建(投誠)


推薦閱讀:

怎樣說出香港味的普通話?
如何在香港租到称心的房子?
你聽到「大陸人」這個稱呼會覺得不舒服嗎?
為何香港社會變得如此冷漠?

TAG:香港 | 香港人 | 陸港矛盾 |